古今中外普通人经过努力成才的例子(5个)和天资聪颖的人后天不读书最终成为普通人的例子(3个,伤仲永不算) 有没有天资聪颖的名人.因为后天不努力学习而成为平凡的人。

\u5929\u8d44\u806a\u9896,\u540e\u5929\u4e0d\u52aa\u529b,\u6700\u540e\u53d8\u666e\u901a\u4eba\u7684\u6545\u4e8b

\u65b9\u4ef2\u6c38\u3002\u5177\u4f53\u4f60\u53ef\u4ee5\u770b\u738b\u5b89\u77f3\u5199\u7684\u300a\u4f24\u4ef2\u6c38\u300b\uff0c\u662f\u4e00\u7bc7\u540d\u4f5c\u3002\u5e0c\u671b\u7b54\u6848\u5bf9\u4f60\u6709\u5e2e\u52a9\u3002

\u3000\u3000\u738b\u5b89\u77f3\uff0c\u5199\u8fc7\u4e00\u7bc7\u300a\u4f24\u4ef2\u6c38\u300b\u3002
\u3000\u3000\u8bb2\u8ff0\u4e86\u4e00\u4e2a\u6c5f\u897f\u91d1\u6eaa\u4eba\u540d\u53eb\u201c\u65b9\u4ef2\u6c38\u201d\u7684\u795e\u7ae5\u56e0\u540e\u5929\u7236\u4eb2\u4e0d\u8ba9\u4ed6\u5b66\u4e60\u548c\u88ab\u7236\u4eb2\u5f53\u4f5c\u9020\u94b1\u5de5\u5177\u800c\u6ca6\u843d\u5230\u4e00\u4e2a\u666e\u901a\u4eba\u7684\u6545\u4e8b\u3002
\u3000\u3000\u6587\u7ae0\u501f\u4ef2\u6c38\u4e3a\u4f8b\uff0c\u544a\u8beb\u4eba\u4eec\u51b3\u4e0d\u53ef\u5355\u7eaf\u4f9d\u9760\u5929\u8d44\u800c\u4e0d\u53bb\u5b66\u4e60\u65b0\u77e5\u8bc6\uff0c\u5fc5\u987b\u6ce8\u91cd\u540e\u5929\u7684\u6559\u80b2\u548c\u5b66\u4e60\uff0c\u5f3a\u8c03\u4e86\u540e\u5929\u6559\u80b2\u548c\u5b66\u4e60\u5bf9\u6210\u624d\u7684\u91cd\u8981\u6027\u3002

一、全文浏览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题目意义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不过从历史宏观的观点来看,只能说方仲永他爸太蠢,莫扎特的父亲也带他儿子从小巡回演出,可你瞧瞧人家。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三、原文及注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意义: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四、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五、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大臣。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生于临江军(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号半山。父王益,进士出身,长期在今江西、广东诸州县任职,卒于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通判任上,全家举迁后久居不去,江宁成为第二故乡。幼随其父遍历各地,见多识广,深谙民情。庆历二年(1042)举进士,出任潍南东路(治今江苏扬州)判官。庆历七年(1047),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东南)知县,遍访东西14乡,部署水利兴修,创导贷谷与民(为“青苗法”之发端),政绩有声,且对理财必须“资之天地”(即靠发展生产)有独特的见解。皇佑三年(1051)再调任舒州(今安徽怀宁)通判。时在京名人范仲淹、富弼等闻其文辞政事有声,交表推荐,均以“家贫口众”不愿就翰林馆职,其间仅一年任太常寺群牧判官,坚请离京出任东南地方官吏,“得尽其才”。嘉佑二年(1057)即改任常州知州。次年移任提点江南东路(治饶州,今江西波阳)刑狱,不久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言事书》,力言当从培养、使用人才的各个环节着手改革吏治,兼及理财、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实为后来变法的早期纲领或理论雏形。仁宗赞其文才,拔为知制诰,然对改革不加采纳。再上《时政疏》(又名《本朝百年无事札》;一说呈于熙宁元年,神宗时,强烈呼吁及时改革,“有为之日,莫急于今日;过今日臣恐有无所及之忧”。嘉佑八年(1063)仁宗死,不久母丧回江宁守制,离职去。英宗在位四年,居家不出。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次年改元熙宁。由江宁知府改任翰林学士,应神宗之召,力主变法。熙宁二年(1069)二月,出任参知政事,入主制置三司条例司,准备变法。吕惠卿亦于同时被任为条例司检详文字,成为王安石变法行政副手。是年颁行均输法、青苗法与农田水利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宰相。神宗罢制置三司条例,权归中书。颁行保甲法与募役法(先在开封府试行)。此后三年内渐次颁行贡举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与置将法;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次年即推行至全国。熙宁七年(1074),因外有文彦博、司马光,内有三后(仁宗后、英宗后与神宗皇后)激烈反对新法,郑侠献《流民图》危言耸听,又加新法要员吕惠卿与曾布互争失和,神宗权罢新法,愤而辞职凡六次,出知江宁府,离相位而去。次年二月,复相,终因与神宗不合,变法进展困难,一年不到,再次辞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封爵荆国公。晚年好佛,闲赋以著述《字说》为娱,仍不忘变法。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先后罢免役、青苗法。是年四月病逝。谥“文”,故史称“王文公”。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辑本等传世,余佚。

六、重点词句解释

一、词解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感到奇怪;
6.借旁近:就近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1.观:看;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或:有人;
16.宾客:用宾客之礼款待;
17.邑人:同乡人;
18.乞:讨;
19.利其然:贪图这样;
20.扳:强要;
21.环谒:到处拜访;
22.使:让;
23.从:跟从;
24.称:符合;
25.泯然:消失的样子。
二、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就近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实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事后写上了名字,他的诗把奉养父母、和谐的相处作为诗的内容。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着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辞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乞讨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贪图这样,硬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以成为普通人。

七、人教版教参

一、整体把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二、问题研究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练习说明

一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观点。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见“课文研讨”。

二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这是一道诵读训练题,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法特殊的(“奇”“宾客”“利”),一种是文言常用虚词(“于”)。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比。 于: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略加点拨,适当答疑。
二、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三、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有关资料

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意义: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我呗

  • 閫氳繃鍕ゅ鎴愭墠鐨鍚嶄汉浜嬩緥 绠浠
    绛旓細钂叉澗榫勮崏浜棶璺銆傛竻浠f枃瀛﹀钂叉澗榫勫湪璺竟鎼缓鑼呰崏鍑変涵锛岃褰曡繃璺浜烘墍璁茬殑鏁呬簨锛岀粡杩囧嚑鍗佸勾濡備竴鏃ュ湴杈涘嫟鎼滈泦锛屽姞涓婅嚜宸卞簾瀵濆繕椋熺殑鍒涗綔锛岀粓浜庡畬鎴愪簡涓浗鍙や唬鏂囧鍙蹭笂鍒掓椂浠g殑杈夌厡宸ㄨ憲銆婅亰鏂嬪織寮傘嬨鎮鍒鸿偂 涓滄眽鏃跺欙紝鏈変釜浜哄悕鍙瓩鏁紝鏄憲鍚嶇殑鏀挎不瀹躲備粬骞磋交鏃跺嫟濂嬪ソ瀛︼紝缁忓父鍏宠捣闂紝鐙嚜涓浜轰笉鍋滃湴...
  • 浣犺繕鐭ラ亾鍏朵粬鍚嶄汉鍦ㄨ壈鑻︾殑鏉′欢涓嬪嫟濂嬪涔犵殑鏁呬簨鍚?涓惧嚭涓渚嬪苟绠瑕佽鏄...
    绛旓細5銆侀煢缂栦笁缁 鏄ョ鏃舵湡鐨勪功锛屼富瑕佹槸浠ョ瀛愪负涓鏍圭绠涓婂啓瀛楋紝澶氬垯鍑犲崄涓瓧锛屽皯鍒欏叓涔濅釜瀛椼備竴閮ㄤ功瑕佺敤璁稿绔圭畝锛岄氳繃鐗㈠浐鐨勭怀瀛愪箣绫荤殑涓滆タ鎸夋搴忕紪杩炶捣鏉ユ墠鏈鍚庢垚涔︼紝渚夸簬闃呰銆傞氬父锛岀敤涓濈嚎缂栬繛鐨勫彨鈥滀笣缂栤濓紝鐢ㄩ夯缁崇紪杩炵殑鍙滅怀缂栤濓紝鐢ㄧ啛鐗涚毊缁崇紪杩炵殑鍙滈煢缂栤濓紝鍏朵腑涓虹啛鐗涚毊缁虫渶涓虹粨瀹炪傚儚...
  • 鍙や粖涓閫氳繃鍕ゅ鍔姏鍙栧緱鎴愬姛鐨勫悕浜轰簨渚
    绛旓細2銆鏉庡瘑 鏉庡瘑鍦ㄩ殝鏈濇椂鏇惧湪闅嬬個甯濈殑瀹环涓媴浠讳緧鍗紝浣嗗洜澶╂х伒娲昏瑙嗕负涓嶈佸疄鑰岃鍏嶈亴銆傛潕瀵嗗苟鏈洜姝ゆ皵棣侊紝鍙嶈屾洿鍔犲彂鎰ゅ浘寮猴紝绔嬪織鎴愪负瀛﹁瘑娓婂崥涔嬩汉銆備粬鏇惧湪璺笂楠戠墰璇讳功锛屽皢銆婃眽涔︺嬫寕鍦ㄧ墰瑙掍笂锛屾姄绱ф瘡涓鍒嗘瘡涓绉掑涔犮3銆佸瓩鏁 涓滄眽鏃舵湡鐨勫瓩鏁紝鏄綅鏉板嚭鐨勬斂娌诲銆備粬骞磋交鏃朵究浠ュ嫟濂嬪ソ瀛﹁憲绉帮紝甯歌嚦...
  • 鍙や粖涓閫氳繃鍕ゅ鍔姏鍙栧緱鎴愬姛鐨勫悕浜轰簨渚
    绛旓細灏煎彲娲浡峰笗鏍煎凹灏兼槸鎰忓ぇ鍒╁皬鎻愮惔瀹躲佷綔鏇插锛岃浜虹О涓"鐙鸡鐞翠笂缁冨嚭鏉ョ殑灏忔彁鐞村"銆備粬鐨勮壓鏈亾璺潕鍧蜂笉骞炽備粬鐢熶簬涓灏忓晢浜哄搴紝鎹锛屾浘鍥犱负鏀挎不鐘姜鍧愪簡20骞寸墷銆備絾鍗充娇鏄韩闄峰浌鍦勶紝浠栦篃涓嶆浘鐏板績锛岃屾槸鍧氭寔鐙变腑瀛︿範銆備粬鍦ㄧ嫳绐楄竟锛岀敤涓鎶婂彧鍓╀笅涓鏍瑰鸡鐨勬彁鐞达紝鍧氭寔鑻︾粌锛屽嚑鍗佸勾濡備竴鏃ワ紝缁堜簬鍦ㄦ紨濂...
  • 鍙や粖涓鍕ゅ鎴愬姛鐨勪汉鐗╃粡鍏镐簨渚
    绛旓細鍙や粖涓鍕ゅ鎴愬姛鐨勪汉鐗╃瘒1 绔ョ鍛ㄥ皬鏃跺欑殑濂藉蹇冨崄鍒嗗己锛岀湅鍒颁笉鎳傜殑闂寰寰瑕佸悜鐖朵翰闂釜涓轰粈涔堛傜埗浜叉瘡娆¢兘涓嶅帉鍏剁儲鍦拌愬績缁欎粬璁茶В銆備竴澶╋紝绔ョ鍛ㄧ湅鍒板眿妾愪笅鐨勭煶闃朵笂鏁存暣榻愰綈鍦版帓鍒楃潃涓琛屽皬鍧戝潙锛屼粬瑙夊緱鍗佸垎濂囨紝鐞㈢(鍗婂ぉ寮勪笉鏄庣櫧鏄庝箞鍥炰簨锛屼究鍘婚棶鐖朵翰锛“鐖朵翰锛岄偅灞嬫獝涓嬬煶鏉夸笂鐨勫皬鍧戞槸璋佹暡...
  • 鍙や粖涓鏅氫汉缁忚繃鍔姏鎴愭墠鐨渚嬪瓙(5涓)鍜屽ぉ璧勮仾棰栫殑浜哄悗澶╀笉璇讳功鏈缁堟垚...
    绛旓細璇:浠叉案鐨勭壒寮備箣澶勬秷澶卞噣灏,浠ユ垚涓鏅氫汉銆備竷銆佷汉鏁欑増鏁欏弬涓銆佹暣浣撴妸鎻 鏈枃鍊熶簨璇寸悊,浠ユ柟浠叉案鐨勫疄渚,璇存槑鍚庡ぉ鏁欒偛瀵鎴愭墠鐨閲嶈鎬с傛枃绔犲垎涓ら儴鍒:鍙欎簨閮ㄥ垎鍐欐柟浠叉案骞煎勾鏃跺ぉ璧勮繃浜,鍗村洜鍏剁埗鈥滀笉浣垮鈥濊屾渶缁堚滄朝鐒朵紬浜衡,鍙樺緱骞冲焊鏃犲;璁閮ㄥ垎鍒欒〃鏄庝綔鑰呯殑鐪嬫硶,鎸囧嚭鏂逛徊姘告墠鑳借“閫鏄敱浜庘滃彈浜庝汉鑰呬笉鑷斥,寮鸿皟浜...
  • 鍙や粖涓鍝簺浜洪氳繃涓嶆噲鍔姏鏈鍚庢垚鍔熺殑浜
    绛旓細鍙や粖涓鍝簺浜洪氳繃涓嶆噲鍔姏鏈鍚庢垚鍔熺殑浜 灞呴噷澶汉銆佽璐濆皵銆侀挶瀛︽.銆佸崕缃楀簹绛 缇庡浗浣滃娴蜂鸡鍑箰,鍦ㄤ竴宀佸崐灏卞弻鐩け鏄,鍛借繍瀵瑰ス鏄噭鎯ㄧ殑,鍙粬鍑憲瀵硅嚜宸辩殑淇″績,椤藉己鐨勬椿浜嗕笅鍘,鍚庢潵,浠栧張闈犺憲涓嶆噲鐨勫姫鍔,鏈缁堣鍝堜經澶у褰曞彇,鎴愪负涓句笘鐬╃洰鐨勬畫鐤句綔瀹. 绔ョ鍛ㄥ皬瀛︽垚缁╁緢绯,宸偣琚姹傜暀绾.鐒惰屼粬鍙戝鍔姏,...
  • 璋佹湁鍙や汉鎴栧悕浜哄嫟濂嬪涔鐨勪緥瀛
    绛旓細鍗庣綏搴氫粠灏忓澧冭传鍥帮紝鍒濅腑姣曚笟涓嶄箙灏卞湪涓瀹舵潅璐у簵褰撳寰掞紝浣嗘槸浠栭叿鐖辨暟瀛︼紝鍕ゅ涓嶆狅細鏌滃彴鏃侊紝鑳界湅鍒颁粬鏃跺父鐮旇鏁板涔︾睄锛涘崐澶滈噷锛岃兘瑙佸埌浠栨寫鐏濊冪殑韬奖鈥︹︺傚崄涔濆瞾鏃讹紝鍗庣綏搴氬埌涓鎵瀛︽牎鍘诲綋浼氳锛屼粬鍙樺緱鏇村繖纰屼簡锛屼絾浠栧苟娌℃湁鍥犳涓柇閽荤爺鏁板锛岀啲澶滄槸甯告湁鐨勪簨鈥︹缁忚繃涓嶆噲鐨鍔姏锛屼粬缁堜簬鎴愪负涓句笘闂诲悕...
  • 涓惧嚑涓鍙や粖涓鐨鍚嶄汉闈犺嚜宸辩殑鍔姏鎴愬姛鐨勪緥瀛愩
    绛旓細闈犺嚜宸辩殑鍔姏鎴愬姛鐨勫悕浜轰緥瀛愶細1銆佽淳濮嗚 1947骞寸殑涓澶╋紝缇庡瓪鐭虫补鍏徃钁d簨闀胯礉閲屽鍒板紑鏅暒妫鏌ュ伐浣滐紝鍦ㄥ崼鐢熼棿閲岀湅鍒颁竴涓粦浜哄皬浼欏瓙璺湪鍦颁笂鎿︽按娓嶏紝鎿︿竴涓嬪氨纾曚竴涓ご銆傝礉閲屽灏遍棶浠栦负浠涔堣杩欐牱鍋氾紝閭d釜灏忎紮瀛愯浠栧湪鎰熻阿涓婂笣锛屽洜涓烘槸涓婂笣甯粬鎵惧埌浜嗚繖浠藉伐浣溿傝礉閲屽鍚悗绗戜簡绗戣閬:鈥滃崡闈炵殑澶ф俯鐗硅儭鍏嬪北...
  • 鏈夊摢浜涘悕浜烘槸闈犲嫟濂嬪彇寰楁垚鍔熺殑
    绛旓細鍦ㄨ矾鐏笅鐪嬩功锛屽澶╄繕濂藉姙锛屽啲澶╁氨鍙ソ绌夸笂妫夎銆佸ぇ澶撮瀷锛屾埓涓婂彛缃┿5銆佽嫃绉﹀ご鎮閿ュ埡楠 鎴樺浗鏃惰嫃绉︼紝涓庨瓘浜哄紶浠悓甯堥璋峰厛鐢熴備粬澶滈棿璇讳功锛岃嫤蹇冮捇鐮旓紝鍥板︽鐫℃椂锛屽氨鐢ㄩ敟瀛愬埡鑷繁鐨勫ぇ鑵匡紝琛涓鐩存祦鍒拌剼姝ヤ笂銆傛眽浠e瓩鏁ソ瀛︼紝璇讳功鏃讹紝鐢ㄧ怀瀛愭妸澶村彂绯诲湪灞嬫涓婏紝浠ラ槻姝㈡墦鐬岀潯锛屾潵鐫d績鑷繁鍔姏鏀昏銆
  • 扩展阅读:有古今的成语大全 ... 中国在磨难中出现的人才 ... 努力读书成才的素材 ... 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什么各类人才 ... 一个人努力成功的故事 ... 靠自己努力成功的故事 ... 古今名人成长成才成功 ... 古今中外努力名人名言 ... 后天努力成功的古人例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