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妄,修定 阿弥陀佛,请问各师兄怎样把心定下来,是怎样修戒的

\u4f5b\u6559\uff1a\u5982\u4f55\u4fee\u884c\u6212\u3001\u5b9a\u3001\u6167\uff1f

\u201c\u6212\u201d\u81ea\u79c1\u81ea\u5229\u3001\u540d\u95fb\u5229\u517b\u3001\u4e94\u6b32\u516d\u5c18\u3001\u8d2a\u55d4\u75f4\u6162
\u201c\u5b9a\u201d\uff0c\u505a\u5230\u4fee\u6212\u91cc\u7684\u6240\u6709\u5185\u5bb9\uff0c\u5e76\u4e14\u4fdd\u6301\u4e0d\u53d8\uff0c\u5b9a\u751f
\u201c\u6167\u201d\uff0c\u56e0\u6212\u5f97\u5b9a\uff0c\u56e0\u5b9a\u5f00\u6167\uff0c\u6212\u5b9a\u6167\u662f\u4e00\u800c\u4e09\u3001\u4e09\u800c\u4e00\uff0c\u53ea\u662f\u89d2\u5ea6\u4e0d\u4e00\u6837

\u201c\u5fc3\u5982\u6b62\u6c34\u201d\u7684\u610f\u601d\u5c31\u662f\u4e0d\u4e3a\u81ea\u5df1\u800c\u8d77\u5fc3\u52a8\u5ff5
\u201c\u968f\u7f18\u5ea6\u65e5\u201d\u7684\u610f\u601d\u662f\u4e00\u5207\u90fd\u4e3a\u5176\u4ed6\u4eba\u7740\u60f3\uff0c\u5c3d\u81ea\u5df1\u6700\u5927\u52aa\u529b\u5e2e\u52a9\u522b\u4eba
\u201c\u7f18\u8d77\u6027\u7a7a\u201d\u6240\u63cf\u8ff0\u7684\u662f\u4e0d\u53ef\u4ee5\u6267\u7740\u4e8e\u4e00\u5207\u7269\u8d28\u3001\u73b0\u8c61
\u201c\u4e0d\u88ab\u7269\u8f6c\u201d\u5c31\u662f\u5177\u6709\u5b9a\u6027\uff0c\u4e0d\u518d\u88ab\u5883\u754c\u8bf1\u60d1
\u201c\u968f\u7f18\u81ea\u5728\u201d\u662f\u8bf4\u968f\u987a\u4e00\u5207\u4e8b\u6001\u7684\u53d1\u5c55\uff0c\u4f53\u4f1a\u968f\u7f18\u7684\u6df1\u610f\uff0c\u5c31\u4f1a\u751f\u6d3b\u65e0\u969c\u788d\uff0c\u4e00\u5207\u81ea\u5728

\u963f\u5f25\u9640\u4f5b

\u8bfb\u4e00\u90e8\u7ecf\uff0c\u8ddf\u4e00\u4f4d\u6cd5\u5e08\u5b66\uff0c\u5c11\u5a31\u4e50\u4fee\u6e05\u51c0\uff0c\u65e9\u665a\u505a\u529f\u8bfe\u3002\u80fd\u4e0d\u7ba1\u7684\u4e0d\u7ba1\uff0c\u80fd\u4e0d\u5b66\u7684\u4e0d\u5b66\uff0c\u80fd\u4e0d\u505a\u7684\u4e0d\u505a\u3002\u5357\u65e0\u963f\u5f25\u9640\u4f5b\uff01

可以采用观心、参禅、念佛等法门。
举例-——元音老人讲如何观心(观照 )
达摩祖师:「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但如何观心?本文即是元音老人对这个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下座后日常生活中的观照,保护本心、观照除习,学佛修行得受用与否,此处即是关键,相信对同学们很有帮助。下面将元音老人在散落其著作和开示中有关观心功夫问题的论述,略加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我们学佛修道认识本性之后,就是具正见。见性之后,本来应是无修无得无证的,但是你习气未了,见境还要动心,那就生死不了,还是要修。为何如此说?因为你成佛之后,佛也不可得,哪还有什麼东西可得?所以是无得;既然无得,你证个什麼东西呢?所以是无证;无得无证,你本来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无修。然而你的习气不了,还是要修。如何修呢?无修之修,即是时时观照,不要用什麼方法来修。所以,无修之修还是需要的。
二、下座观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时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觉除。你只看着它,久久,能看的正念与所看的妄念,一齐化去,则亲见本来矣。修此法以易於成就故,须善根福德全备者方可承当。  
三、观心就是警觉地看着念头起处。念头来了,问它从什麼地方来;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麼地方去。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飞、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观心,不是观肉团心,而是观心念……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观心。座上持咒、心念耳闻,念得字字清晰,听得了了分明。座下观照,警觉念头起处,如猫捕鼠。一起念就看见,不随念转、不为境迁。现介绍两种做功夫的方法:一种是听到开示,认识了本性后,时时刻刻保护它,“朝於斯,夕於斯,流离於斯,颠沛於斯”,时时刻刻保护它不动,才有念起就把它转过来,不跟它跑,长期坚持这样做。另一种是修个具体的法门,或念佛,或参禅,或修心中心法。不仅座上做功夫,座下也要做功夫,要时时观照,绵密保任,这样才会有效果。  
四、为何要时时观照?因为我们的念头多得不得了,刹那的念头很多。因为我们八识田里的种子太多,好的、坏的都藏在里面。比如我们看香蕉,只用眼识,不用意识,香蕉就是香蕉。眼睛就好比是照相机。如果用意识,看到香蕉就想:“这是香蕉,很好吃。这个大,那个小。”所以一用意识就产生分别心了。耳根也如此。意识跟着跑,六识的消息就交给了第七识,第七识就传给第八识,就有种子了。所以要时时观照,观照就是:念头一动就知道,不睬它,要观照念头的起处。  

五、昨天有人问我参禅的问题,他说他喜欢参禅,参究“念佛是谁?”,但总是提不起疑情。我对他说:参禅就要提起疑情,提不起疑情就糟糕了。要麼换个方法,念头来了,你就问它从何而来,并不是理睬念头,而是穷追它的起处。念头息下去时,你就问它到什麼地方去,并不是留住念头,而是看着它的灭处。如猫捕鼠,猫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刚一冒头,猫立即扑上去。老鼠喻妄念,你时时警觉如猫,妄念一露头,立即追究它的来处。妄念息下,你就看着它的灭处。这就是参禅法门,目的也是使“念无连续”。这样久久用功,念有连续由熟变生,念无连续由生变熟。功夫成熟,触机遇缘,能看之心、所看之念于一刹那化於无形,“囫 ”(口+力)地一声,能所双亡,根尘脱落,那你就证成大道了。

  六、下座要时时观照。这个更难,因为人都是跟着境界跑。刚刚下座时还有个定境,知道看着自己不要乱动。可是,在事情上一做一滚,就忘记观照了,跟着境界跑了,与平时没打坐时一样的乱七八糟,这就不好。所以,我们上座的时候要死心塌地地心念耳闻,下座的时候要绵密观照,不要忘记。但是我们在境上也容易忘记,和几个朋位一谈心,什麼事情一做,马上就乱了。念头来了,要赶快拉回来,观住自己。一定要做这个功夫,否则就不能上路。  
七、有人认为心中心法下座后的观照,没讲清楚,而台湾禅师来传的观照有下手处。他认为观照即是法法平等,不起分别。做任何事,均要清楚,每个细节都不忽略。在观照中,当下即了,要念念不停留,如有停留即有不清楚处,即是妄心。元音老人对此说进行评价:真没讲清楚吗?如果初观心的人对样样事都清楚,这是观境而不是观心。观心者知境本虚而不将心循境;知心本空而不住心,心境两空,当下无念。正无念时也不执着於无念,而当念起时也不落於有念,有无皆消,当下灵觉。而此灵觉之性,非心非境,全体是空。正于空时,却又了了分明,全体是假。空假不二,更无分别取舍,正於此时,正观历然矣!这不是如实观照吗?难道要如此人所说,将吃东西的味道留在心中或将同房的淫乐长期藏贮在心脑中,才是观照吗?假如这是观照,只是魔王的观照,是下地狱的观照。再说,讲这个观照已是多馀,已是钝置了行人。本来大家都是佛,只要醒悟,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当人的佛性。起念就是妙用,用不着照空,才是真正的禅法。此人叫大家每个细节都不忽略,这是“不起分别”吗?这不是着相吗?细品食味与淫乐,还要将食品经过咽、喉、肠、胃的情形体会出来,这是“当下即了”吗?既要念念不停留,又叫人将淫欲念发展扩大到身体各部和一切生活中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魔王说法,就是这样矛盾百出。  
八、观心最重要的是,你时时要看着念头起处,也就是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念头一起,你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不动了,你就看着不动,如猫捕鼠地看着。猫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时,此时猫要看着,不能走开。看着这个心,就是正念。这正念不能没有,正念没有,就落於无记,所以,看着这个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也就是时时看着念头起处,念头起起灭灭,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地一下熟了,一脱脱开来,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脱掉了,那时是真的脱落了,能所双亡,打开本来,亲见本性了。
  九、观心就是警觉地看着念头起处。念头来了,问它从什麼地方来;念头息下去了,问它到什麼地方去。观心就是观照,观察它、照住它,这样,念头就不会乱起乱灭、迁流不息了。若不观照,妄想纷飞、思虑万千,你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乱,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觉,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念佛也是观照、也是止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号摄住,思想不动了,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听,听得了了分明,这就是观。纵然不出声,心念阿弥陀佛,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照。照顾佛号、不杂用心,是止;照见佛号、明明历历,是观。观心,不是观肉团心,而是观心念。我们修心中心法,也是观心。座上持咒、心念耳闻,念得字字清晰,听得了了分明。座下观照,警觉念头起处,如猫捕鼠。一起念就看见,不随念转、不为境迁。念起即知,就是禅宗所说的“识得”,识得不为冤啊!  
十、只观境,不观心,会随念流转。(因为妄念在不对境时,还是流动不息,所谓“家贼难防”,不是不对境就一念不生了。)仍是无用,必须双照才行。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观之念,就会一时脱落,那就“能所双亡”了,能观之心、所观之念都没有了。若不观照,就不会能所双亡,就不会脱开,所以一定要观照。  
十一、弟子问:请师父开示观心法要。
元音上师答曰:观心最重要的是,你时时要看着念头起处,也就是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念头一起,你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不动了,你就看着不动。如猫捕鼠地看着。
弟子问:猫鼠何喻?
师答曰:猫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时;此时猫要看着,不能走开,看着这个心,就是正念。这正念不能没有,正念没有,就落于无记。
弟子曰:噢!正念没有,就是无记。
师答曰:对!正念没有,就是无记,所以,看着这个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着一念未生时光景,也就是时时看着念头起处,念头起起灭灭,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的一下熟了,一脱脱开来,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脱掉了,那时是真的脱落了,能所双亡,打开本来,亲见本性。
弟子问:观心时看得太紧怎么办?
师答曰:不要怕。从前来果、虚云禅师他们看话头时,常常是拿着饭忘记吃的,他们才看得紧,执着得很呢!巡堂的僧人发现后,“啪”地一巴掌打过去,参禅人心一惊:哎呀!我的话头给他打掉了。参禅人正看话头,还没恰到好之处,功夫火候还不到,就被这一打惊住了。所以,坐禅时不能这样乱打人。看话头,看到恰到好处时,外面有个声音,“哗”地一激发,就打开了。(如今精进用功者少,懒懒散散者多。曾见几多人观得紧也?遑论太紧乎?) 当然,用功要善于调整,松紧适度。如琴弦,太松即走调,甚至发不出声音;太紧,弦要断。故松紧适度,方能奏出优美的乐曲。我师傅相六公说,做功夫就象手里握一只鸟,握得太紧鸟要死,太松了鸟要飞走。要即不捏死鸟,也不要让它飞走,松紧适度。做功夫太紧了也不好,比如打坐不顾身体实际,加时、加座,太紧了身体吃不消,那时要生病的。身体吃得消,就加座加时,吃不消就放松点,总之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做功夫,无论上座修法,还是下座观照,都要善于调和。
弟子问:师父,我观心,见念头来了,就叫它停下来。有时一停下来,什么念头也没有了,这时怎样做功夫?
师答曰:就看着它!什么念头也没有时,就看着它!
弟子问:看那没有念头的吗?
师答曰:对!能看的心不能没有,所以要看着它。一直看到你功夫真正到家时,“口”(囫-勿+力)地脱开来,能看的心没有了,那就好了。
弟子问:师父,我观心常常忘失,怎么办?
师慈祥地笑道:哈哈……一忘记你就把它拉回来了。
弟子曰:晚上我上床睡觉,只是一观就睡着了。
师慈祥地笑道:哈哈……你看念头不动,就睡着啦?
弟子曰:以前我坐在上班的汽车上是睡不了觉的,现在我一观心就睡着了。
师更是慈祥地笑道:哈哈……这是毛病啊!用功人的毛病有两个,一是掉举,一是昏沉。掉举时念头多,念头不多时,就昏沉睡着了。做功夫昏沉时,眼睛要张开,或念佛或持咒,而且要出声念,把昏沉驱走。做功夫要把自己的心调得正好,既不昏沉,亦不掉举就好了。 人的毛病都是这样,初用功都是掉举,昏沉还在后头。心能定下来就昏沉,心不定就掉举。掉举、昏沉关一过,就入定了。
弟子曰:某老师来信叫我们修“彻且”法。
师答曰:这是立断法门。就是我们用功把我们的妄想断掉了,看——这是谁?认识这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本性。
弟子曰:某老师要我们在心中提一个“断”字,猛的放下,不起分别心。某老师说初做时不明白,做一段时间后,佛性就现前,一丝不挂,了了分明。
师曰:不对!现在一念断处,就是一丝不挂、了了分明,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现前?一念断处就是了。一念断处就是一念不生时,这就是!
弟子问:这个方法可以用么?
师答曰:可以。
弟子曰:某老师他要我们一天“断”40次。
师答曰:一天10次20次就不错了,当然一天40次更好!
弟子问:这方法是不是这样用,心中一下子提个“断”字,看着!对吗?
师答曰:对!“断!——”,一念不生,就看着它,看这么一分钟。忙事情时,提个“断”字,看一分钟,然后做事,再“断”,看一分钟,然后做事,再断再看。一天“断”几十回就行。这就是打坐啊!
弟子曰:我有时一天记起来才“断”一两次,工作忙就忘记了。
师曰:一两次不行,要断几十次。要“断”20、30次才好,要是能够“断”40次不得了啊!
弟子问:这“断”念法是不是非要打坐来修?还是随时可修,比如现在就可以做。
师曰:“断”念法随时随地都可以修。现在就可以修啊!
弟子问:“断”念法,不是跟观心一样吗?
师曰:不错,“断”了,你就看着它,这就是观心。这时一个念头不起,你看着它。你一天“断”30回或40回,很好啊!“断”念法就是斩断妄念,使它不能连续。念佛、持咒为了什么?“阿弥陀佛……”、“嗡,伯啦伯啦……”这么念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把你的念头斩断。你如果一心念佛、持咒,妄念就没有了。所以,念佛持咒就是把你的念头斩断,叫你的妄念不连续。 念佛为了什么?你以为念佛是喊西方的佛吗?你想喊西方的佛来照顾你吗?不是!念佛是把你的主人公喊醒,不要着相,不要跟着念头,斩断念头,认识主人公。 打坐,什么叫打坐?打,打死妄念,妄念不起,坐,坐见本性。时时打坐,时时见性。现在一念断处,无见无闻,无觉无受而又了了分明的,这就是佛性。佛性不在别处,你时时都可以见本性啊!这功夫就这么简单,做就是了。 所以说佛法没有什么玄奇奥妙。说什么秘密不传,那是假的、骗人的。佛法是可以公开传的。
弟子曰:普度众生,哪里有秘密?!
师曰:对!哪里有什么秘密不传?若有人说我的佛法是秘密不传的,不可以告诉别人的,那绝对是假东西。佛法是公开的!
一居士问:打坐主要是调思吧?
师答曰:打坐主要是斩断你的妄念,打坐在佛法里也叫静虑,就是静止你的思虑,就是用佛号和咒语来代替我们的妄念。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心动个不停已成习惯,现在要你心不动是很难的,所以就让你的心动到在佛号动到咒语去吧!用耳根静听念佛、持咒的声音把妄念摄住,一心听念佛、持咒,专注在佛号咒语上,妄念就自然不动了。这是善巧方便的转换方法。
弟子问:坐的时间长了,不思不想了,这样好不好?
师答曰:坐的时间长也不怕,只要你有正念就好。不思不想落于无念窼臼,就象木头石子一样了,不好!
有居士问:佛究竟是什么?
师答曰:佛就是觉悟,佛就是不住相了,晓得一切相是空的,了不可得。心不住相,没有烦恼,自在无碍就是佛,逍遥自在就是佛。
弟子问:师父您喝点凉开水吧?
师答曰:我不要喝水。
弟子曰:那倒点热的给您喝吧?
师笑道:哈哈!冷也不喝,热也不喝,就是不喝,不喝也不喝!
弟子等亦大笑。

参考答案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戒掉贪嗔痴,可以去掉妄想,修定慧。阿弥陀佛。仅供参考。

妄:就是想得而又得不到实现不了的,说明是贪,不能根据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好高骛远,也有虚荣心名利心在里面,所以要修定,就得戒去贪心显示心名利心等,你不再为这些实现不了的空想烦恼时,你自然清静入定!!

  • 鍦ㄥ灞呭+濡備綍淇鈥斺旀垝绡
    绛旓細闃块毦鏇捐浜嗕竴鍙ヨ瘽:銆岀紭璧锋硶寰堢畝鍗曘,浣涢檧灏辫:銆屼笉鏄,闃块毦浣犲埆璇В,缂樿捣鐢氭繁,鐢氭繁銆屻傛墍浠ヤ經娉曠殑涓夊銆屾垝銆佸畾銆佹収銆嶆槸鏈変粬鐩稿綋鍛ㄥ瘑鐨勬绗,涓嶇煡鑰呭崈涓囦笉鍙嚜浣滆仾鏄,鏈湯鍊掔疆,浠ヤ负鍏堜慨銆屾収銆嶅氨涓嶉渶瑕淇垝瀹浜,杩欎釜灏卞お澶╃湡浜,浣涢檧鑻ュ湪浼氭懜浠栧ご,鐢氳嚦璁粬,浣犳棤鎴掑績灏变笉瀹,瑕濡備綍闆嗕腑绮剧鏉ユ濇儫鎱?浣犺鐨...
  • 浣涜:鎴掑璇,鍒板簳璇鎬庝箞鍋氭墠鑳芥垝濡勮
    绛旓細澶у璇槸鏈緱璋撳緱锛屾湭璇佽█璇併傚鐜颁唬鏈変汉璇存槸浠涔堣彥钀紝浠涔堢綏姹夊啀鏉ャ傛樉绁為氬氨鏄傚妤炰弗缁忓洓澶ф竻鍑鏄庤:鑻ヤ笉鏂叾澶у璇咃紝濡傚埢浜虹勃涓烘牬妾褰紝娆叉眰棣欐皵锛屾棤鏈夋槸澶勩傛垜鏁欐瘮涓樼洿蹇冮亾鍦猴紝浜庡洓濞佷华涓鍒囪涓紝灏氭棤铏氬亣銆備簯浣曡嚜绉板緱涓婁汉娉曘傝濡傜┓浜哄鍙峰笣鐜嬶紝鑷彇璇涚伃銆傚喌澶嶆硶鐜锛屽浣曞绐冦傚洜鍦...
  • 浣涙暀闂:鏃ュ父鐢熸椿涓濡備綍淇绂呭畾?
    绛旓細閭d箞,杩欎簲鍗佷笁浣嶅杽鐭ヨ瘑,浠栦滑鐨勭瀹氬湪鍝噷淇殑?鍦ㄦ棩甯哥敓娲诲綋涓慨鐨,鍦ㄥ伐浣滃綋涓垚灏辩殑,鍦ㄥ浜嬪緟浜烘帴鐗╀慨鎴愬渾婊$殑澶у畾銆傚姩闈欎竴濡傘佸姩闈欐棤纰,鏃犻殰纰嶇殑娉曠晫,鐞嗕簨鏃犵銆佷簨浜嬫棤纰嶃傗鎴銆佸畾銆佹収鈥濆湪鍝噷?鈥滄垝銆佸畾銆佹収鈥濆氨鍦ㄧ幇鍓,鍦ㄧ┛琛e悆楗佸湪鏃ュ父鐢熸椿,娲荤殑!涓嶆槸姝荤殑銆備粬鐪熸鍒扳滃洓鏃犵鈥濈殑娉曠晫,杩欐硶韬彥钀...
  • 濡備綍淇浣涙暀绂呭畾?
    绛旓細鍥犱负榄斿睘鏌撴硶,琛岃呰嫢鑷笉鎸佹竻鍑鎴,鍒欎笌鏌撴硶鐩稿簲;涓庢煋娉曠浉搴旀晠,鍗充负榄斾箣鍐呭簲,榄斿嵆寰楀叾渚裤傚張璇稿澶栭亾鍙婂嚒澶害鐨淇畾,鑻ヤ慨瀹氫笉鎸佷經鎴,鍗充笉鑳界О涓哄湪淇經瀹,鑰屾槸鍦ㄤ慨鍑″か瀹氥佹垨澶栭亾瀹氥傛槸鏁呬慨涔犱經瀹氳,蹇呴』鍚屾椂浜︽寔浣涙垝銆傜涓夈佷慨浣涘畾鑰,椤诲厛閫氳揪浣涗箣鏁欑悊銆 淇瀹氳屼笉閫氫經鐞,蹇呯劧閿欒鐧惧嚭銆傚挨鍏舵槸...
  • 浣涙暀鐨勨滄垝銆佸畾銆佹収鈥濇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鈥鎴銆佸畾銆佹収鈥濈殑鎰忔濓細鎴掞細浜︾О澧炰笂锛堝崜瓒婏級鎴掑锛屾寚鎴掑緥銆傚嵆闃叉琛屼负銆佽瑷銆佹濇兂涓夋柟闈㈢殑杩囧け銆傚畾锛氫害绉板涓婂績瀛︼紝鎸囩瀹氥傚嵆鎽堥櫎鏉傚康锛屼笓蹇冭嚧蹇楋紝瑙傛偀鍥涜皼銆傛収锛氬張绉板涓婃収瀛︼紝浜﹀嵆浣涙暀鏁欎箟銆傛収灏辨槸鏈夊帉銆佹棤娆层佽鐪熴傛憟闄や竴鍒囨鏈涘拰鐑︽伡锛屼笓鎬濆洓璋涖佸崄浜屽洜缂橈紝浠ョ瑙佹硶锛岃幏寰楁櫤鎱цВ鑴便傛垝...
  • 澶ф効娉曞笀:濡備綍鎸佷笉濡勮鎴
    绛旓細鍗板厜澶у笀---浣涘皢濡勮浣滀负鏍规湰閲鎴掞紝鐩殑灏辨槸闃叉铏氫吉蹇冿紝杩欐墠鑳藉緱鐪熶慨瀹炶瘉銆傝嚜鍙ら珮鍍э紝鏃犺鏄彜浣涘啀鏉ワ紝杩樻槸鑿╄惃绀虹幇锛岄兘浠ュ嚒澶嚜灞咃紝鍐虫病鏈夎鎴戞槸浣涖佹槸鑿╄惃鐨勩備經鍦ㄦ涓ョ粡涓婄壒鍒己璋冿細鈥滄垜鐏害鍚庯紝涓鍒囪彥钀ㄥ強闃跨綏姹夛紝鍖栦綔绉嶇褰㈠儚锛岀ず鐜伴檷鐢燂紝搴﹁劚浼楃敓銆備笉鍏佽鑷繁璇磋嚜宸辨槸鐪熻彥钀紝鐪熼樋缃楁眽锛...
  • 瀛︿經濡備綍鎷ユ湁鑳藉噣鍖栫殑瀹氬姏?
    绛旓細瀛︿經浜哄簲褰撴槑鐧斤紝鍑鍖栫殑涓嶆槸瀹氬姏锛屽噣鍖栫殑搴旇鏄湰蹇冿紝鍙湁鑷績娓呭噣浜嗭紝鎵嶈兘浜х敓瀹氬姏銆傚畾鍔涘氨鏄淇殑涓嶅姩蹇冿紝涔熷氨鏄瀹氥備慨琛岀瀹氾紝棣栧厛瑕佸仛鍒扮殑灏辨槸涓ヨ皑鎸佹垝銆傛憚蹇冧负鎴掞紝鍥犳垝鐢熷畾銆傝鎯虫竻鍑鏈績锛屼竴瀹氬厛瑕佹垝琛屾竻鍑銆傚鏋滀竴涓慨琛屼汉鎴掕閮戒笉杩囧叧锛岃繖瀹氬姏灏辨棤浠庤皥璧枫
  • 鍕淇垝瀹氭収 鎭伃璐瀷鐥
    绛旓細鎬庝箞鏍蜂慨瀹氬拰鎱у憿?瀹氭庝箞鏍蜂慨鍛?澶у鏄庣櫧鍚?鍗佷簩涓瓧,淇畾鍜屾収,涓嶈捣蹇冦佷笉鍔ㄥ康,杩欏氨鏄慨瀹氱殑鏂规硶;涓嶅垎鍒佷笉鎵ц憲,杩欐槸淇櫤鎱х殑鏂规硶銆 涓嶈捣蹇冦佷笉鍔ㄥ康,澶у涓瀹氳姝g‘鍦扮悊瑙c備笉璧峰績銆佷笉鍔ㄥ康,閭d釜鎰忔濇槸浠涔?浣犱笉浼氳杩欎釜澶栭潰鐨勭幆澧冩墍缁戜綇銆備笉鏄浣犱笉浜嗚В瀹,涓嶆槸杩欎釜鎰忔濄備笉鍔ㄥ康閭d釜鎰忔濇槸浠涔?鍏...
  • 鍑哄浜洪兘鏈夊摢浜涙垝寰?
    绛旓細鍑哄浜烘垝寰嬩簲鎴掞細涓銆佷笉鏉鎴掞細璋撲汉鑻ヤ簬褰间紬鐢锛屽鍔犳潃瀹筹紝鑰屽ず鍏跺懡锛屾鍫曟伓閬擄紱鎴栫敓浜轰腑锛屼害瀵垮懡鐭績銆傝嫢涓嶄綔鏄簨锛屽悕涓嶆潃鎴掋備簩銆佷笉鍋风洍鎴锛氳皳浜鸿嫢浜庢湁涓荤墿涓嶄笌鑰岀獌鍙栦箣锛屾鍫曟伓閬擄紱鎴栫敓浜轰腑锛屼害鍙楄传涔忔姤銆傝嫢涓嶄綔鏄簨锛屽悕涓嶅伔鐩楁垝銆備笁銆佷笉閭帆鎴掞細璋撲汉鑻ユ帆娉嗘棤搴︼紝濂界姱浠栦汉濡诲锛屾鍫曟伓...
  • 濡備綍鎴掑蹇,鑹茶椽
    绛旓細浜烘病鏈変簡璐康锛岃嚜鐒朵細鎴掕壊銆備汉娌℃湁浜嗛偅涔堝鐨勮椽蹇碉紝灏变細鍐呭績骞抽潤锛屼笉浼氭湁澶鐨勫ア鏈涖
  • 扩展阅读:破戒一次等于多少天白戒 ... 错失焦虑量表 ... 精神病1-5级的表现 ... 别解脱戒是声闻戒吗 ... 最狠的戒手机方法 ... 如何戒掉瘾 ... 别解脱戒分哪七种 ... 戒为良药为什么被国家禁止了 ... 别解脱戒内容是什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