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的故事读后感或数学家的故事读后感(各400字)

我最敬佩数学家是华罗庚.他聪明、好学、勤奋、爱国,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很聪明、好学.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很勤奋.他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很爱国. 1936年夏天,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像华罗庚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像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这些天,阅读了校长给数学教师推荐的《人民教育》中蔡宏基的《捕捉数学史中的教育基因》一文.刚开始,看到以“字母表示数”为例,正好是我们年级选择上实验课的内容,所以粗略浏览了导入和体验部分,觉得我们如果要上这节课,也会如此设计,于是就没有看下去.想着读了还要交体会,于是拿起来重新看了一遍,读到文章的反思和运用部分让我耳目一新、心为之一震.在多年注重课堂形式多样之后,这节课却以纯数学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在这节课蕴含了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和深厚的学科素养,还有就是从数学发展史较好的捕捉了教育基因,是数学学习变得丰富有趣.我想,这样的一节课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乐趣,并爱上数学这门学科.读完这篇文章,我思绪澎湃,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对数学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原来数学是如此之美,数学课也能上得如此精彩!想想之前的我,每当家长询问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数学时,我一直都很理直气壮的回答,是因为数学是一门很抽象,枯燥的学科.学完此文,我深感惭愧,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数学真的就是枯燥乏味,还是教数学的我们没有了解数学的乐趣呢?我也在思考着,为什么在我的数学课中没能将数学之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被数学的魅力吸引而萌发浓厚的兴趣呢?要做到这些,我缺少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结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我觉得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在教学中,也能从设计中较好的体现数学基础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也能考虑学生的特点,设计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我能让学生在设计图案时感受图形变换之美.可是,根本没能深入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挖掘出数学本质的美并以此去引导学生,由此去探究数学魅力,激起学习的兴趣.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师,很少有接受过高等数学的教育的,大部分教师还是中师毕业,然后去进修到大专的,有些进修的也不是数学专业,我也是如此.所以以我们的知识和能力,要上出一节如此精彩的数学课,我想我还有很多不足,具体如下:首先是本人对数学本质美的认识和对数学发展史的了解欠缺.学生之所以不喜欢这门学科,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门学科,没有认识到这门学科的美妙之处,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堂上时不时的向孩子们讲一些数学的历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也许真能找到一条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的捷径.这不禁让我想起在校本思维训练课程中的尝试,正是那一个个的数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才使得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我何不将之带到数学课堂当中呢?要做好这些,必须先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储备.通过上网收集资料,我将在08阅读年中,于本学期认真阅读M·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了解数学的乐趣所在,下学期将阅读有关数学发展史的书籍,提高对数学学科发展的了解.第二是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了解,从而在教学设计中很少思考中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没有从的大教学发展观去设计教学.以前就听到过中学数学教师埋怨小学数学教师的话,当时很是愤愤不平.可读了这篇文章后,感到确实如此.要实现小学到中学的顺利过渡,我将在今后的阅读计划中加入学习初中,甚至高中数学课本的内容,提高数学学科知识的储备.第三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之前的我,还很满足于目前的状况,所教班级在年级排名不错,公认的年级差班成绩也在不断提高,达到了中等.在每学期的实验课中获得了几次“十节好课”,感觉真不错.可读完文章,我感觉自己要这样下去,就会跟不上时代脉搏.感谢校长推荐了这样一篇好文章,不止是找到自己的不足,更明确了个人发展的方向.最后,引用屈原的“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结束.

  • 鏁板瀹剁殑鏁呬簨璇诲悗鎰
    绛旓細鏁板瀹剁殑鏁呬簨璇诲悗鎰 绡1 銆婃暟瀛﹀鐨勬晠浜嬨嬭杩颁簡璁稿浣嶆暟瀛﹀灏忔椂鍊欑殑鏁呬簨銆傚叾涓湁涓ょ瘒缁欐垜鍗拌薄鏈娣,鍒嗗埆鏄婂皬娆ф媺鏅烘敼缇婂湀銆嬪拰銆婃暟瀛︾绔ュ笇甯曡拏浜氥嬨 銆婂皬娆ф媺鏅烘敼缇婂湀銆嬭杩颁簡娆ф媺鐖哥埜璁捐浜嗕竴涓暱40绫,瀹15绫崇殑闀挎柟褰㈢緤鍦,鏂藉伐杩囩▼涓彂鐜板洿缇婂湀鐨勬潗鏂欏皯浜10绫炽傜埗浜插湪澧炲姞鏉愭枡鍜岀缉灏忕緤鍦堜箣闂撮毦浠ュ彇鑸嶆椂,灏...
  • 銆鏁板鏁呬簨銆璇诲悗鎰400瀛
    绛旓細銆鏁板鏁呬簨銆璇诲悗鎰400瀛1 鏁板鐨鐪熻皼鍦ㄤ簬鍒涙柊,鑰屼笉鍦ㄤ簬姝昏纭儗銆傗斺旈璁 鈥滄暟瀛︾帇瀛愨濋珮鏂粠灏忓閲屽氨绌,鍦ㄤ粬涓冨瞾鐨勬椂鍊,灏忛珮鏂笂灏忓浜嗐傛暀甯堝悕瀛楀彨甯冪壒绾,鏄綋鍦板皬鏈夊悕姘旂殑鈥鏁板瀹鈥濄傝繖浣嶆潵鑷煄甯傜殑闈掑勾鏁欏笀,鎬昏涓轰埂涓嬬殑瀛╁瓙閮芥槸绗ㄨ泲,鑷繁鐨勬墠鍗庢棤娉曟柦灞曘備粬鍦ㄥ彂浜嗕竴閫氳劸姘斾箣鍚,鍦ㄩ粦鏉夸笂鍐欎笅浜嗕竴涓暱闀...
  • 鏁板瀹剁殑鏁呬簨璇诲悗鎰
    绛旓細鏁板瀹剁殑鏁呬簨璇诲悗鎰 绡1 杩戞湡,鎴戠湅浜嗕竴鏈功,鍚嶅瓧鍙婃暟瀛﹀鐨勬晠浜嬨,鍏朵腑鏈璁╂垜鏁僵鐨勫氨鏄崕缃楀簹,杩欎綅浼熷ぇ鐨勬暟瀛﹀鎵鍙戠敓鐨勬晠浜嬩簡銆 鍗庣綏搴氬洜鐥呭乏鑵挎畫鐤,鎵浠,浠栧钩鏃惰蛋璺兘闇瑕佸乏鑵垮厛鐢讳竴涓ぇ鍦嗗湀,鍙宠吙鍐嶈繄涓婁竴灏忔銆傚浜庤繖绉嶅鐗硅岃垂鍔涚殑姝ヤ紣,浠栨浘骞介粯鍦版垙绉颁负鈥滃渾涓庡垏绾跨殑杩愬姩鈥濄傚湪閫嗗涓,浠栭〗寮虹殑涓庡懡杩愭姉...
  • 銆鏁板鐨勬晠浜銆嬨併婇樋鍏板浘鐏点嬨併婃鐜囩煡澶氬皯銆嬭鍚庢劅
    绛旓細銆鏁板鐨勬晠浜銆璇诲悗鎰:瑙傜湅瀹屾暟瀛︾殑鏁呬簨鍚庯紝鎴戝張鐪嬪埌浜嗗彟涓鐗囧ぉ鍦帮紝杩欐湰涔︽湁缇庡浗鐞嗘煡寰锋浖鍑淮濂囬攣浣忥紝涓鍏24寮狅紝浠庢鍑犻噷寰风殑銆婂嚑浣曞師鏈嬶紝鎴戝彂鐜颁簡涓浜涜秴浜虹殑鏅烘収锛屼竴浜涚幇浠d汉涓嶆暍鎯宠薄鐨勮鐐逛笌鐞嗚锛屽氨鍦ㄤ粬浠偅涓椂浠e彂灞曚笖绂佹涓庡畬鍠勪簡锛屽垬杈夎兘鏁欐垜浠敤姝f柟浣撳垏鍓茬鐞冦傚钩鏂规牴鐢ㄥ垏鍓茬珛鏂逛綋鏉ユ眰绔嬫柟鏍癸紝...
  • 鏈夊叧浜庢暟瀛︾殑涔︾殑,鍐欎竴绡璇诲悗鎰銆傛~~!
    绛旓細銆鏁板鏁呬簨銆璇诲悗鎰銆婃暟瀛︽晠浜嬨嬭鍚庢劅 涓栫邯鑰佷汉鍐板績璇磋繃锛氣滆涔﹀ソ锛屽ソ璇讳功锛岃濂戒功銆傗濃滆涓鏈ソ涔︼紝鍙互浣夸綘蹇冪伒鍏呭疄锛涜涓鏈ソ涔﹀彲浠ヤ娇浣犳槑杈ㄦ槸闈烇紱璇讳竴鏈ソ涔﹀彲浠ヤ娇浣犳湁鐖卞績銆佺煡绀间华銆傗濊鎴戜滑鍠滄璇讳功锛岀儹鐖辫涔︼紝浠庤涔︿腑鑾峰緱蹇箰涓庡垢绂忋傝繖鏄垜浠浜屽疄楠屽皬瀛﹀笀鐢熶滑涓嶆柇鐨勮拷姹傘傛垜鏈杩戣浜嗐...
  • 鏈夊叧鏁板鐨勬晠浜嬭鍚庢劅鎴栨暟瀛﹀鐨鏁呬簨璇诲悗鎰(鍚400瀛)
    绛旓細鎴戞渶鏁僵鏁板瀹鏄崕缃楀簹.浠栬仾鏄庛佸ソ瀛︺佸嫟濂嬨佺埍鍥,鏄垜鍥芥澃鍑虹殑鏁板瀹. 鍗庣綏搴氬緢鑱槑銆佸ソ瀛.1910骞11鏈12鏃,鍗庣綏搴氱敓浜庢睙鑻忕渷閲戝潧鍘.浠栧澧冭传绌,鍐冲績鍔姏瀛︿範.涓婁腑瀛︽椂,鍦ㄤ竴娆℃暟瀛﹁涓,鑰佸笀缁欏悓瀛︿滑鍑轰簡涓閬撹憲鍚嶇殑闅鹃锛氣滀粖鏈夌墿涓嶇煡鍏舵暟,涓変笁鏁颁箣浣欎簩,浜斾簲鏁颁箣浣欎笁,涓冧竷鏁颁箣浣欎簩,闂墿鍑犱綍?
  • 鏁板瀹剁殑鏁呬簨鏉5涓互鍙婂惎鍙.
    绛旓細20涓栫邯鏈鏉板嚭鐨鏁板瀹涔嬩竴鐨勫啹路璇轰緷鏇硷紟浼楁墍鍛ㄧ煡锛1946骞村彂鏄庣殑鐢靛瓙璁$畻鏈猴紝澶уぇ淇冭繘浜嗙瀛︽妧鏈殑杩涙锛屽ぇ澶т績杩涗簡绀句細鐢熸椿鐨勮繘姝ワ紟閴翠簬鍐疯渚濇浖鍦ㄥ彂鏄庣數瀛愯绠楁満涓墍璧峰埌鍏抽敭鎬т綔鐢紝浠栬瑗挎柟浜鸿獕涓"璁$畻鏈轰箣鐖".1911骞翠竴1921骞达紝鍐疯渚濇浖鍦ㄥ竷杈句僵鏂殑鍗㈢憻浼︿腑瀛﹁涔︽湡闂达紝灏卞喘闇插ご瑙掕屾繁鍙楄佸笀鐨勫櫒閲...
  • 銆婁笉涓鏍风殑鏁板鏁呬簨銆璇诲悗鎰
    绛旓細銆婁笉涓鏍风殑鏁板鏁呬簨銆璇诲悗鎰 绡1 瀵掑亣鎴戣浜嗐婁笉涓鏍风殑鏁板鏁呬簨5銆嬭繖鏈功涓昏璁蹭簡浜斿勾绾т笅鍐岀殑鏁板鍐呭,鐢鏁呬簨鐨褰㈠紡鎶婃暟瀛﹁鐨勬棦鏈夎叮鍙堢畝鍗,璁╂垜鍙堝鍒颁簡璁稿鏂扮殑鐭ヨ瘑銆 涔︿腑鎬佸笀鐨勯瓟娉曞け甯,濂规妸鍚屽浠甫鍒颁簡绌峰北鎭舵按鐨勫皬灞辨潙,骞稿ソ鑱槑鏈烘櫤鐨勫崥澶氱敤浣撶Н鍘熺悊鎶婂ぇ瀹跺甫鍑轰簡灏忓北鏉戙傚洜姝ゆ垜鐭ラ亾浜嗕竴涓噸瑕...
  • 鎬ユ眰:10绡鏈夊叧鏁板鐨勬晠浜嬫垨鏁板鐨勮叮闂昏蕉浜鎴栨暟瀛﹀鐨浼犺銆100瀛楃殑璇诲悗 ...
    绛旓細1 16涓栫邯寰峰浗鏁板瀹椴侀亾澶紝鑺变簡姣曠敓绮惧姏锛屾妸鍦嗗懆鐜囩畻鍒板皬鏁板悗35浣嶏紝鍚庝汉绉颁箣涓洪瞾 閬撳か鏁帮紝浠栨鍚庡埆浜轰究鎶婅繖涓暟鍒诲埌浠栫殑澧撶涓娿 鐟炲+鏁板瀹堕泤璋仿蜂集鍔埄锛岀敓鍓嶅铻虹嚎锛堣瑾変负鐢熷懡涔嬬嚎锛夋湁鐮旂┒锛屼粬姝讳箣鍚庯紝澧撶涓 灏卞埢鐫涓鏉″鏁拌灪绾匡紝鍚屾椂纰戞枃涓婅繕鍐欑潃锛氣滄垜铏界劧鏀瑰彉浜嗭紝浣嗗嵈鍜屽師鏉ヤ竴鏍封濄傝繖鏄...
  • 瑕佷笁绡鏁板瀹剁殑鏁呬簨璇诲悗鎰
    绛旓細绗竴绡 浠婂ぉ鎴戣浜嗐鏁板瀹鍗庣綏搴鐨勬晠浜銆嬭繖涓绡囨枃绔狅紝鍗庣綏搴氭槸鎴戝浗钁楀悕鐨勬暟瀛﹀锛屼腑鍥界瀛﹂櫌闄㈤暱銆傚崕缃楀簹灏忔椂鍊欐槸涓皟鐨佽椽鐜╃殑瀛╁瓙锛屽彲瀵规暟瀛﹀嵈寰堟劅鍏磋叮銆備粬鍦ㄨ瀹屼腑瀛﹀悗锛屽洜涓哄閲岃传绌凤紝浜や笉璧峰璐癸紝浠庢鍗庣綏搴氬け瀛︿簡锛屼粬鍥炲埌瀹跺悗鍙兘渚濋潬鍗栫偣灏忎笢瑗跨敓娲汇備笉鑳戒笂瀛﹀苟娌℃湁闃绘尅鍗庣綏搴氱埍瀛︿範鐨勫娍澶达紝浠...
  • 扩展阅读:数学家的故事及感悟 ... 十个数学家故事读后感 ... 数学家的故事共400字 ...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感悟 ... 数学家故事读后感简短 ... 数学家的小故事读后感 ... 数学家故事读后感200字 ... 数学家的读后感100字 ... 数学家的个人事迹及感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