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大问题》---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安德烈 · 莫罗阿,法国著名作家,近代文化名人,于 1939 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布朗勃尔上校的沉默》,传记《雪莱传》《巴尔扎克传》等,演讲集录《人生五大问题》。他的大量作品属于法兰西优秀文化之列,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他一生精进艺事,认为 “艺术乃是一种努力,于真实世界之外,创造一个更合乎人性的天地”。

关于本书 

《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从人的天然本性出发,揭示了婚姻、家庭、友谊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合理性。通过对各种人际关系冲突的分析,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幸福,进而从而帮助人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其中文译本由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翻译,其优美流畅的文笔还原了书中的精辟分析和名言警句,令人读之大受启发。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男女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我们的愿望和幸福之间,天然就是有矛盾冲突的。不断的冲突、不断的调和、不断的平衡,才是婚姻与家庭的本质;反过来,婚姻与家庭所具有的制度和形式感,也保证了我们能获得这样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正因为如此,正视矛盾、接受矛盾而不是试图逃避和消灭矛盾,才是我们享受婚姻与家庭幸福的办法,才能让我们活得更淡定,更快乐。

前言

《人生五大问题》在 20 世纪 30 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书名取得很宏大,但它并不是很厚的一本大部头,而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只不过讨论的倒真是一些人生大事:婚姻啊、家庭关系啊、幸福啊等等。

这些话题从古至今,已经有无数名人学者谈论过了,甚至成为了专门的学科。但即使放到今天它们依然是常谈常新。就拿家庭来说,网上隔三岔五就会出现关于 “原生家庭” 的讨论:人们倾向于认为,原生家庭的文化氛围、知识水平甚至情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前途。还有 “父母逼婚”,这也是不少影视剧热衷于表现的。被 “逼婚” 的年轻人总觉得压力很大,恨不得从此不要再回家。

家庭生活常常让我们感到烦恼,但我们大多数人却还在积极组建家庭。不仅如此,对于爱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人类往往也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揭示了婚姻、家庭、友谊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合理性。作为一部教育著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各种人际关系冲突的分析,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幸福,进而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同样是探讨人生重大问题,有的书说教意味太浓,有的书则偏重社会学等学术分析、让大众很难理解。而《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的出发点是人性,以聪明和幽默的方式来剖析我们人类的本能,不但引经据典找了很多名人名言来作证,并且结合了生活中的很多实例,让人觉得很接地气,容易产生共鸣。

更重要的是,本书的中文译本是由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翻译的。傅雷先生一生翻译了大量经典的法文作品,包括罗曼 · 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他不仅在翻译上拥有卓越成就,在教育方面也是独树一帜。这本《人生五大问题》便是他送给恋爱中的儿子的礼物,希望他在面对爱情、婚姻和未来的人生时能少一点人性的冲动,能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并从中摸索到属于自己的路。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男女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我们的愿望和幸福之间,天然就是有矛盾冲突的。不断的冲突、不断的调和、不断的平衡,才是婚姻与家庭的本质;反过来,婚姻与家庭所具有的制度和形式感,也保证了我们能获得这样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正视矛盾、接受矛盾而不是试图逃避和消灭矛盾,才是我们享受婚姻与家庭幸福的办法,才能让我们活得更淡定,更快乐。

这本书的作者莫罗阿是法国著名作家,以传记写作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 “金句王”。因为在他的不少小说和传记作品、包括在这本书中,他都写出了很多关于爱情友情与人生的金句,句句都可以被摘录下来当座右铭。比如他谈家庭:“在家庭中,统治着生活的是最庸俗的一般人。正如一个家庭散步时,是走得最慢的脚步统治着大家的步伐。” 再比如谈婚姻:“不少幸福的婚姻,在数年之后已变成真正的友谊。凡友谊中最美的形式,如尊敬、如精神沟通,都具备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傅雷先生的译本中,优美的文笔精准传达了书中的观点,名言警句更是比比皆是,一边读一边划线估计你都忙不过来。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叙述书中内容。本书既然叫《人生五大问题》,显然是讨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婚姻、父母和子女、友谊、 与经济机构、幸福。

其中,婚姻、亲子、友谊的确是我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几种人际关系,但 “政治机构与经济机构” 这个话题看上去却不属于人生重大问题。实际上,作者在这个部分特别分析了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由此引导我们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去看待人生幸福的可能。

而本书的最后一章专门讨论了 “幸福”,这可以看作一个总结性的部分:当我们已经看清楚婚姻、亲子、友谊、政治经济等事物的本质之后,就可以来学习一下具体的办法,将这些东西都整合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幸福。

从本书的整体内容结构来看,婚姻及亲子话题古已有之,而且与我们生活的结合紧密,更受现代人关注,相对而言是本书较为重点的内容。另外再加上本书带有总结性质的 “幸福” 话题,我在这里主要为你讲述的是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人类天性偏爱自由,男女之间差异堪比火星和水星,但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婚姻?

第二个重点,为什么我们总在反叛家庭又回归家庭?家庭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第三个重点,“不幸” 与 “幸福” 真正的差异在哪里?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 “练习” 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第一部分

好,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为什么需要婚姻?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上学上班、结婚生子,这是每个人都要度过的人生流程。人人都要结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作者在第一个篇章里就开宗明义地告诉你:结婚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并不需要婚姻。

作者罗列出了一系列欧洲名人及学者谈到的 “不宜结婚” 的理由。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理由就是,两性之间之所以会互相喜欢,基础就在于心灵的爱欲和身体的肉欲,而这些欲望天生是会变化的。今天因为一个微笑而爱上你,明天可能因为一句刻薄的话而讨厌你。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婚姻的誓言去束缚自己的本性?

婚姻会束缚本性,所以不要结婚。韦小宝就曾用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娶七个老婆辩护,现代社会里有不少花花公子也常常会将类似的话挂在嘴边。但在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对此加以道德评判。因为本书的讨论出发点是人的天性。

除了刚才那个不结婚的理由之外,还有观点认为,结婚会减少男人的勇气和力量。中国民间有 “妻管严”“耙耳朵” 之类的俗话,就是说男人结了婚之后会被女人管住,凡事都听老婆的话。西方教会也会规定教士们保持单身,他们认为单身更能给予一个男人力量。

在摆出这些反对结婚的理由之后,作者亮出了他的态度:的确,这些对婚姻的攻击都挺有道理的,但是数千年来,婚姻依然顽固地存在。这说明婚姻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且这理由更强大。这个理由就是:美好的爱情让男女互相欣赏、愿意厮守在一起,但如果没有任何制度去支撑他们的相爱,这种关系很容易就会分崩瓦解。

对于这一点,作者还是从人的天性出发来分析。每个人天生就是自私的,会利用其他人来保障自己的舒适和安全。如果任由大家这么自私下去,天天打架,这日子也不要过了。所以我们需要与之相反的本能来对抗这种自私,这就是性爱的本能和母性的本能。当一个男人和女人相爱了,这就发挥了性爱的本能;当男女同房,女人生下了孩子,这孩子便带来一种母性的本能。如果三天两头因为一点点矛盾闹分手,这两种本能就没办法持续地得到满足。所以婚姻既满足了我们的本能,锻炼了我们的忍耐力、包容心,也让男女之间最初的美好关系得以长久维系下去,这正是婚姻诞生并且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一点,也有人表示,满足恋爱生子的本能,并不一定需要婚姻啊?我也可以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放纵不羁啊。作者对此也做出了分析:那种无节制的纵欲,本质上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快乐,长久以往会让人产生厌倦和无聊感。

不仅如此,爱情本身还具有 “排他性”,恋爱男女中的一方如果滥交,很可能会招来对方的嫉妒和反抗,从而让两人的恋爱关系无法继续下去。在当今世界上,一夫多妻制远远少于一夫一妻制,这就是一个明证。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婚姻之所以延续下来,是因为满足了我们性爱和生育的本能。但实际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婚姻所带给我们的满足早已不仅仅是生理层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比如追求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同时也包括一定物质层面的因素,比如集合双方家庭之力,让下一代更好成长等等。这样看来,作者的这个观点是具有一定时代局限的。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指出,建立婚姻其实并不难。换句话说,在不考虑财产等外部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但这似乎和我们的体验相悖。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都听过大龄未婚的人这样抱怨:我们不是不想结婚,就是遇不到合适的人啊,没有共同语言啊,就是不喜欢啊,怎么办?

而作者对此的观点是:只要两个人的家世背景、受教育程度、智商情商都差不多,就算一开始没有爱情,后来也会慢慢产生的。对于很多人强烈追求的所谓 “灵魂的共鸣”、“共同的语言”,作者也提出了一个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的结论:我们人类,尤其是女人,并没有那么在乎精神思想上的交流。最初决定两个人是不是能走到一起的,多半都是外表的吸引,也就是性的吸引。正因为如此,要构建一个好的婚姻,其实只需要有大致相当的个人条件、足够真诚的态度和一颗包容忍耐的心就足够了。

但事实上,门当户对的个人条件、真诚的态度和包容的心,往往可以成就一桩婚姻,却未必能成就幸福的、好的婚姻。对于男女双方而言,性的吸引只不过是爱情的开端,在漫长的岁月里,要想婚姻持续下去,还需要有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需要平等的精神交流和对话。如果双方的教育背景、性格脾性相去甚远,要实现这一点就比较难,婚姻也就难以为继。这样看来,作者此处的观点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婚姻的实际状况。

在现代人的理念里,自由婚姻的基础一定是爱情,而在作者看来,爱情大部分源于我们的想象和感受,或许跟被爱的那个人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其实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名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就曾表达过,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爱你,这是我自己的强烈感受,和你是不是爱我、你是不是足够优秀没什么关系。世界名著《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斯嘉丽,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英俊帅气的男主,到最后才发现,她爱的不过是她想象出来的男主。

所以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婚姻所需要的那些主观因素,比如 “合适” 啊、“喜欢” 啊等等,其实都可以在双方长期的交往中被构建出来。所以婚姻没有那么难,婚姻也值得你拥有。事实上,作者的这一观点放到现代来看未必能引起共鸣,毕竟在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心里,爱情一定是构建婚姻的前提。不仅如此,构建婚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在大城市里要结个婚,有车有房已经成为起码的门槛。正因为这样,结婚在今天来看,并不像作者说的那么容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龄单身青年越来越多的当下,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的确具有启发性。比如他犀利地指出,我们有时候并非为了爱不肯将就,而是没有遇到符合我们颜值要求的人;我们一味追求所谓的共同语言,不过是不想花功夫去和对方一起学习和成长。婚姻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本书提出的看法可以供你参考。

第二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为什么需要婚姻?因为婚姻让男女之间的相爱得以持久延续,让我们的性爱本能和母性本能都得以满足。结了婚,就算建立了家庭;再生了娃,这个家庭就更完整了。这就说到了接下来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在讨论婚姻的时候,作者着重指出了人类婚姻本身具有的矛盾性:渴望自由却又需要婚姻。而在对于家庭的讨论中,本书同样清楚地展示了这种矛盾,也就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两种特质,一种是有力的保护,一种是特别的烦恼。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特质往往是同时让你感受到的。

正如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你的父母家人总是在无私的爱你,不因为你贫穷或富有,他们就是爱你;而很多家庭里的年轻人却总想着要对抗父母,要逃离家庭。他们当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仍然想逃。这就是家庭带给我们的矛盾感。

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家庭给予孩子的有力的保护。这种保护最初和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母爱。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就是他全部温暖和安全的来源;而对于母亲来说,孩子也是她所有快乐和慰藉的去处。他们彼此之间是非常忠诚的爱护关系。这种完全无私、无害、带着强烈的温柔和保护的爱,是家庭温暖的重要来源。

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就有了一个重要作用:让我们完全放松,展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本来面目?当我们走出家庭,我们是工人、医生、律师、职场白领,我们总是在扮演一些角色,展示某种态度和做法。当我们与家庭之外的人交流时,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注意沟通方式、注意社交礼貌…… 简单来说,我们必须得 “端” 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塑造成某种样子,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扮演各种在社会中的角色,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

而当我们待在家里的时候,因为和父母的关系已经足够熟悉,并且家庭给予我们的氛围是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所以我们可以在累的时候不发一言,直接回房睡觉;我们可以仅仅和父母坐在一起看电视,或者各做各的事,而不需要考虑如何找个话题,让气氛不冷场。

一句话,当我们回到家,我们感到很自由,却又不孤单。

当然你也可以说,作者提到的这种家庭的自由与放松,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所变化了。比如过年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到年轻人吐槽说不愿回家。因为回去以后要面对来自父母和亲戚的各种 “逼问”:工资多少、有对象没有、什么时候要娃…… 过于泛滥的关爱变成了无形的压力,反而让回到家的孩子感到喘不过气来。

但也正是这个变化,说明了一百年来家庭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印证了本书接下来要提到的家庭的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特别的烦恼。很显然,家庭并不总是让我们感到开心的,那么烦恼来源于何处?

本书认为,家庭之所以令我们感动烦恼,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平凡化”。意思就是,虽然家庭会让孩子们感到自由无拘束,虽然父母会无条件爱他们的孩子,但也正因为这种 “无条件”,让父母也看不到孩子的独特之处。

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在学校登台演出时,父母往往都会去捧场。而且无论孩子演得如何,他们都会热烈地鼓掌;而当这个孩子上了大学,头一次在专业论坛上发表演讲,家里的老祖母可能也会去充当听众。虽然祖母一点也听不懂,却仍然会为这个孙子深感自豪。

父母为你鼓掌,老祖母为你骄傲,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你做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懂你,而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的孩子。

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平凡普通,没什么特殊的价值了。毕竟,只要孩子和父母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不变,孩子永远都能轻易获得家人的爱和宽容。

在作者看来,这成为很多年轻人想要逃离家庭的关键原因。因为他们渴望彰显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所作所为显得独特。

家庭的烦恼让年轻人想要逃离,而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也会感到焦虑和手足无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尴尬关系难免让人感到沮丧,由此就带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话题:作为父母,应当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以及这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本书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的观点,那就是:父母应当放手让孩子去闯,去经历属于孩子自己人生应该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实际上,父母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孩子种种告诫,殊不知这些告诫对于年轻人都是耳边风。如果他们自己不去走走那条路,不去摔得鼻青脸肿,不去体会那种痛苦,他们也就无法真正获得教训。这就像不去尝尝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味道?

在分析了家庭所具有的双重特点,以及父母对孩子应有的态度之后,作者总结了好的家庭应当是什么样的。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就是在孩子小时候给予他温暖的爱、平等的看待;在孩子长大以后给予他适当的建议,而不是强制的逼迫。

至于孩子们总是想要在一定年龄逃离家庭这件事,他想逃就让他逃吧。“逃离” 来源于本能,来源于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追寻自己的渴望,是自然而然的;而逃离之后的回归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扮演各种角色,总会有疲倦的时候。只有回到家中,他们才能摘下面具、重新成为自己。这也正是家庭对于我们的意义。

第三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家庭对于我们而言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家庭给了我们非常珍贵的自由和放松氛围,是我们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但同时,家庭无条件包容我们,反而导致我们逃往外面的世界,去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两个相反相成的特质,也就是家庭对于我们的意义。那么,结了婚、成了家,我们就真的就能获得幸福了吗?下面,就让我来为你说说本书最后一个重点:人生的 “幸福” 到底能否通过练习来获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来看看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常常感到不幸福? 如果一个人整天躺在病床上,总是忍饥挨饿,他肯定很容易产生不幸的感受。而实际上,无论是在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有太多人早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但还是常常感到不幸。这样的不幸往往来源于其他的情形:比如欲望的不满足、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内心的冲突与纠结、对未来的莫名担忧、生活的无聊和烦闷等。作者指出,这些 “不幸” 其实并非真正的不幸,只是你所 “感到” 的不幸。他认为真正的不幸只有两种,就是贫穷与疾病,因为那是威胁到你生存的。

也就是说,不幸和幸福,说到底只是我们的一种心理感受,而且这种感受往往是被我们 “创造” 出来的,并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练习,让 “不幸” 的感受转变为 “幸福” 的感受。

作者结合古人的智慧和他自己的洞察,提供了五个让人生更幸福的秘诀。所谓 “秘诀”,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你进行一次自我的反思,让你看到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很多事正是造成自己烦闷不幸的根源,而一些微小的改变就可能带给你美妙的幸福感。

第一个秘诀就是,不要总是回想过去的事。要往前看,不要老是往后看。有些人总喜欢反复去想那些已经无法补救的事,对着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这样做除了增加你的不幸感,一点用处都没有。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第二个秘诀:既然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与其一味地伤心哀叹,不如重新开始新的尝试。你只有真正开始行动,才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快乐。比如你有了一个创业的点子,你把这个点子到处说给朋友们听,这样的兴奋和快乐只能持续一时,很快就消退了;而当你脚踏实地开始创业,把这个点子一步步变成现实,那种持续的成就感将一直激励你,最终演变成创业带给你的幸福感。

接下来说到第三个秘诀,为了人生的幸福起见,你得选择一些合适的伙伴。生活伙伴,事业伙伴,旅行伙伴都可以,总之你得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待在一起。我们的老祖宗早说过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和一些不理解你、不愿意支持你的人混在一起,只能徒增自己的烦恼而已。

第四个秘诀对于女性来说可能特别重要,那就是,不要去想象那些还没发生的灾祸。女人天生比较缺乏安全感,无论是未婚的单身女子,还是已为人妻或为人母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担心未来。

要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为未来做计划、做准备,而是指出,我们对于未来的大多数想象其实是没有根据的,并且是夸大的。整天沉浸在这些类似 “幻觉” 一样的想象中,而忽略了当下的生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关于幸福的最后一个秘诀,其实是说给那些已经觉得幸福的人听的。作者认为,如果你现在已经觉得很幸福了,千万不要忘了让你感到幸福的那些好品德。比如你一贯勤恳工作,终于实现人生目标或事业有成,成为人生赢家,此时你就应当继续保持对工作的勤恳态度,而不应该变得狂妄自大。否则,好运可能变成厄运,幸福也可能转化为不幸。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两性之间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充满了差异和冲突,但这些问题在无婚姻的自由状态中依然存在。而婚姻既满足了我们 “异性相吸” 的本能,又能帮助我们更深切真实地了解另一个性别,同时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包容力,所以婚姻关系的出现和延续带给了我们最重要的愉悦,也就是精神上的快乐。

其次,我们说到了,所有家庭都同时拥有美好的温暖和可怕的压力这两方面的特质。这使得我们对家庭的态度也是二合一的:一方面,我们从家庭中得到无条件的爱,这种爱却也让家人看不出我们特别的价值,所以我们总想逃离家庭;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中担任各种职务,扮演各种角色,只有回归家庭才能真正恢复自己的本性,因此我们又需要回归家庭。

最后,我们说到了,无论你是贫穷或富有,无论你处在人生怎样的阶段,都可以通过一定的 “练习” 来获得幸福感。这种练习的核心要点就是:不要太执着于过去,不要去想象尚未发生的灾祸,同时要勇于行动、不要让事情停留在口头上。

除此之外,在 “论友谊” 这一章中,作者指出,是灵魂与性格的相契合造就了友谊。而友谊和婚姻都一样,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才能维持下去。夫妻、父母和朋友,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组织。在谈到政治与经济对人生的影响时,作者认为,相比婚姻家庭制度的稳固性,政治经济制度则是摇摆不定、持续变化的。但也正是这样不断的冲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推动大众的财富理念、自由观念不断更新。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关于它的一点争议。在本书的第一篇章 “论婚姻” 中,作者对男女本质的不同进行了阐述,其中透露出来的观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 “直男癌” 思维。

作者莫罗阿认为,女人天性倾向于爱和家庭,而男人则专注于外界和行动。如果女人想要支配男人或是改造世界,这女人便很可怕;反之,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停留在家庭的安乐窝里,不思进取,他也就不是个男人了。

先别急着对这样的说法大发雷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莫罗阿独有的。即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下,这样的观点依然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比如我们往往会认为,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人是 “女汉子”,一个愿意为妻子洗衣做饭的男人不像个 “男人”。

为两性打上不同的性别标签,这其实是一种本能,并延续至今。它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两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去正视这种男女之间清晰的标志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两者不断的摇摆中去追求一种宽容和平衡。

当然,以绝对的方式来区分两性,实际上就是以人为的手段去遏制人性,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早已是不合时宜的了。女人也可以上阵杀敌,男人也可以照顾孩子,这只与个人的性格和选择有关,而不应当作为僵化的教条和规则被固定下来。

  • 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鏍戠珛鐢熸椿鐨勪俊蹇冨拰鍕囨皵
    绛旓細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杩欐湰涔︿粠浜虹殑澶╃劧鏈у嚭鍙,鎻ず浜嗗濮汇佸搴佸弸璋婂湪鍏舵紨鍙樿繃绋嬩腑鎵寤虹珛璧锋潵鐨勫悎鐞嗘с傞氳繃瀵瑰悇绉嶄汉闄呭叧绯诲啿绐佺殑鍒嗘瀽,寮曞浜轰滑鍦ㄦ棩甯哥敓娲讳腑鎰熷彈骞哥,杩涜屼粠鑰屽府鍔╀汉浠鏍戠珛鐢熸椿鐨勪俊蹇冨拰鍕囨皵銆傚叾涓枃璇戞湰鐢辫憲鍚嶇炕璇戝銆佹暀鑲插鍌呴浄鍏堢敓缈昏瘧,鍏朵紭缇庢祦鐣呯殑鏂囩瑪杩樺師浜嗕功涓殑绮捐緹鍒嗘瀽鍜屽悕瑷璀﹀彞,浠や汉璇讳箣澶у彈鍚...
  • 鍖楁枟璇戜笡:浜虹敓浜斿ぇ闂鍐呭绠浠
    绛旓細鍖楁枟璇戜笡涓紝鏈変竴閮ㄥ悕涓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鐨勬澃浣滐紝瀹冨嚭鑷硶鍥界煡鍚嶇姽澶綔瀹惰帿娲涗簹涔嬫墜銆傝繖閮ㄤ綔鍝佹兜鐩栦簡浜斾釜鏍稿績鐨勪汉鐢熻棰橈細濠氬Щ涓庡搴佸弸璋婁笌骞哥銆佺敓鍛戒笌姝讳骸銆侀亾寰蜂笌鑹烘湳锛屼互鍙婄粡娴庝笌鏀挎不銆傝繖浜涢棶棰橈紝鏄瘡涓汉鍦ㄤ汉鐢熼亾璺笂閮戒細閬囧埌鐨勬寫鎴樺拰鎬濊冪偣銆傘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嬫浘鍦ㄥ叏鐞冭寖鍥村唴寮曡捣骞挎硾鍏遍福锛屽璁稿浜虹殑...
  • 鍖楁枟璇戜笡:浜虹敓浜斿ぇ闂鍥句功淇℃伅
    绛旓細濡傛灉鎮ㄦ鍦ㄥ鎵惧叧浜庝汉鐢熷摬瀛︾殑娣卞叆鎺㈣锛岄偅涔堛婂寳鏂楄瘧涓:浜虹敓浜斿ぇ闂銆杩欐湰涔﹀彲鑳芥槸涓笉閿欑殑閫夋嫨銆傝涔︾敱钁楀悕浣滃鑾礇浜氭挵鍐欙紝鏃ㄥ湪瑙g瓟鐢熸椿涓殑浜斾釜鍏抽敭鐤戦棶锛屽紩瀵艰鑰呮濊冧汉鐢熸剰涔夊拰浠峰笺傝繖閮ㄤ綔鍝佷簬2011骞5鏈1鏃ョ敱姹熻嫃鏂囪壓鍑虹増绀惧拰鍑ゅ嚢鍑虹増浼犲獟闆嗗洟鑱斿悎鍑虹増锛屽叿鏈夋潈濞佺殑ISBN鍙风爜9787539942650銆傘婂寳鏂楄瘧涓:浜...
  • 浜虹敓浜斿ぇ闂璇诲悗鎰
    绛旓細銆愮瘒涓:浜虹敓浜斿ぇ闂璇诲悗鎰熴 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鏄硶鍥借憲鍚嶇姽澶綔瀹惰帿娲涗簹鐨勪竴閮ㄤ唬琛ㄤ綔,閲岄潰鐨5澶ч棶棰樺垎鍒槸濠氬Щ鍜屽搴,鍙嬭皧鍜屽垢绂,鐢熷懡鍜屾浜,閬撳痉鍜岃壓鏈,缁忔祹鍜屾斂娌汇備互鏈鐫挎櫤銆佹渶骞介粯銆佹渶绮惧僵鐨勮瘽璇В璇,姣忎釜浜轰笉寰椾笉闈㈠鐨勪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 姝や功涓殑澶ч儴鍒嗚鐐,鏄潪甯稿瑙傜殑銆傚畠浠庝竴涓秴鑴变笘淇楃殑鐪煎厜鐪嬪緟浜虹敓涓...
  • 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浣犵殑骞哥涔嬭矾,闇瑕佽嚜宸辨妸鎻
    绛旓細浜虹敓鐨勯棶棰樺緢澶氾紝浣嗗緢澶氭椂鍊欙紝濡傛灉鎴戜滑鑳戒互涓绉嶅钩鍜岀殑蹇冩侊紝涓嶆柇纾ㄧ偧鍐呭績锛屽幓钀ラ鐢熸椿涓殑骞哥鎰燂紝鎴栬鍦ㄤ竴浜涢毦浠ヨ法瓒婄殑鍧庨潰鍓嶏紝浣犱篃鑳借交鏉捐穬杩囷紝杩欎篃鏄垢绂忕殑榄呭姏鎵鍦ㄣ傚鏋滀綘澶勪簬浜虹敓鐨勫矓璺彛锛屼笉鐭ラ亾浣曞幓浣曚粠锛屼笉濡ㄤ粠杩欐湰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涓幓瀵绘壘绛旀锛岀浉淇′綘浼氭湁鎵鏀惰幏锛屾嫢鏈夎嚜宸辫浜嗙畻鐨勪汉鐢熴
  • 涓鐢熷繀璇讳功鏈夊摢浜?
    绛旓細銆婄緤鑴傜悆銆嬨婇挗閾佹槸鎬庢牱鐐兼垚鐨勩嬨婂娲汇嬨婁紛绱㈠瘬瑷绮鹃夈嬨婂畨寰掔敓绔ヨ瘽绮鹃夈嬨婄畝路鐖便嬨婂搱鍏嬭礉閲屄疯姮鍘嗛櫓璁般嬨婃涔熷Ξ路钁涙湕鍙般嬨婂彉褰㈣銆嬨婂煿鏍硅浜虹敓銆銆婄湡涓庣埍鈥斺旂綏绱犳暎鏂囬泦銆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銆婄編鐨勫巻绋嬨嬨婅タ鏂圭編鏈彶璇濄嬨婅皥缇庝功绠銆嬨婇煶涔愭璧忓叆闂ㄣ嬨婃枃鍖鐢熸椿灏忕櫨绉懧峰奖瑙嗐嬨婃枃鍖栫敓娲诲皬鐧剧...
  • 鏃ュ父鐢熸椿涓殑鎮栬闂?
    绛旓細鏈杩戣鑾礇浜氱殑銆婁汉鐢熶簲澶ч棶棰樸锛屾渶鍚庝竴棰樹篃鏄"璁哄垢绂"銆備絾鍦ㄥ墠鍥涢涓紝浠栧涓庝汉鐢 骞哥瀵嗗垏鐩稿叧鐨勯棶棰橈紝鍖呮嫭鐖辨儏鍜屽濮伙紝瀹跺涵锛屽弸璋婏紝绀句細鐢熸椿锛屼綔浜嗙敓鍔ㄩ忓墧鐨勮杩帮紝浠 浜鸿鑰屼笉鍊︺傚垢绂忛棶棰樼殑璁ㄨ鍘嗘潵鍖呮嫭涓や釜鏂归潰锛屼竴鏄ぞ浼氭柟闈紝鍏崇郴鍒板垢绂忕殑瀹㈣鏉′欢锛 鍙︿竴鏄績鐞嗘柟闈紝鍏崇郴鍒板垢绂忕殑涓昏浣撻獙銆...
  • Z132銆浜虹敓浜斿ぇ闂--鍌呴浄璇
    绛旓細鍌呴浄鐨勮瘧浣浜虹敓浜斿ぇ闂,杩欐槸涓鏈瘮鏈卞厜娼滅殑缁欓潚骞寸殑鍗佷簩灏佷俊鍚嶆皵鏇村ぇ鐨勪功绫,浠栦滑澶ф鏄悓鏃舵湡鐨,涓嶈繃涓涓槸鍘熶綔,涓涓槸璇戞湰,鍏舵灏辨槸涓涓槸缁欓潚骞,涓涓槸缁欐墍鏈変汉,铏界劧涔熸槸浠ラ潚骞翠负涓昏瀵硅薄銆備笂娆¢兘杩囦竴閬,寰堢矖绯欑殑杩囦簡,鎰熷彈涓嶆繁,杩欐涔熶笉鑳界畻鏄潪甯告姇鍏ラ潪甯歌鐪,鏉傚姟澶,浣嗘槸鎰熻Е鍜屼笂娆″緢涓嶄竴鏍,璁や负寰堟湁...
  • 浜虹敓浜斿ぇ闂鐨勭洰褰
    绛旓細鈪狅紟濠氬Щ鍜屽搴笌鍏舵鐏敾蹇冿紝鍊掍笉濡傜粨濠氫负濡欏鐙殑浜烘槸涓嶅垢鐨勫濮诲拰鐢熻偛閮芥槸澶т簨鍝插瀹剁粨濠氭槸鍙瑧鐨勮嚜鐢辩殑濠氬Щ骞朵笉鑷敱瀵逛簬濠氬Щ鏈熸湜鍊煎お楂橈紝寰寰澶辨湜濠氬Щ浜х敓浜虹敓锛岀埍鎯呭彧浜х敓蹇箰鍚圭唲浜嗙伅锛屽摢涓コ浜洪兘涓鏍风粨濠氾紝闂笂浣犵殑鍢村反鐖辨儏鏄笉鑳芥寔涔呯殑涓涓函绮圭殑鐢蜂汉闇瑕佷竴涓函绮圭殑濂充汉鐢蜂汉蹇犱簬鎬濇兂锛屽コ浜哄繝浜庡搴...
  • 浜虹敓浜斿ぇ闂涔嬩簩:鎴戞槸璋
    绛旓細杞嚜锛氭祹缇ゆ硶甯 浜屻佹垜鏄皝 鐢熷懡鏈夊緢澶氫笉瑙d箣璋溿傚彜寰浠婃潵锛屼汉浠笉鍋滃湴杩介棶鐫锛氭垜鏄皝锛熸垜浠庡摢閲屾潵锛熸垜鍒板摢閲屽幓锛熻繖鏄汉绫绘案鎭掔殑鍥版儜锛屼篃鏄瘡涓汉鏃犳硶閫冮伩鐨勭粓鏋闂銆傚洜涓烘垜浠渶鍦ㄤ箮銆佹渶鍏虫敞鐨勫氨鏄繖涓滄垜鈥濄傛垜浠殑鏁翠釜鐢熸椿锛屽熀鏈兘鏄互鑷垜涓轰腑蹇冭屽缓绔嬨備絾鎴戜滑鏄惁鎯宠繃锛氱┒绔熶粈涔堜唬琛ㄧ潃鎴戯紵...
  • 扩展阅读:扫一扫题目出答案 ... 基层干部的生活作风 ... 一生的五大幸事 ... 佛法的人生五大问题 ... 最美好的三件事失而复得 ... 大学生应如何立德树人 ... 人世间最美好的三件事 ... 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三件事 ... 人生五大问题 何为幸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