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尾望都的白日妄想

昭和二十四年的春天,在即将步入盛夏之时,一个名为萩尾望都的女孩子出生了。

未来的她,笔下将描绘着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世界:永生不死的波之一族,来自不同星球的第十一人,只有男性的荒芜世界,芭蕾少年李维的烦恼等。

少女漫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面世。由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所创作的《蓝宝石王子》为开端,因此早期的少女漫画一直由男性主笔的居多。直到六十年代后,大批的女性才加入到了漫画这个行业里。

其中最为优异的一批女性漫画家被统称为“花之二十四年组”。

她们讲述的不再是单纯甜美的浪漫爱情,而是夹杂了大量心理刻画、文艺美学元素,需要大量文献资料所形成的作品。

“花之二十四年组”拓展了有限的少女漫画题材,融合了大量的历史、科幻、文学等色彩。

作画精致华丽,故事内容结构紧密,打破了过去漫画的构图模式,加入大量的旁白与内心描写,多以长篇为主,注重剧情的刻画是这一时期少女漫画的风格。

作为少女漫画家的萩尾望都,颠覆了一贯少女漫画的风格。让笔下的主角由女孩摇身一变,成为了性别模糊的美少年。

纵观萩尾望都的全部作品,便会发现其中的角色,都是有着异国血统的外乡人。

“花之二十四年组”的山岸凉子曾说过:

“日本漫画由手冢治虫开创,而其中的少女漫画,则得益于日本设计艺术黎明期所受到的穆夏的影响。”

穆夏全名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Mucha)。

他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里,童年时是教堂里诗唱班的成员。

受到教堂里保留的大量的艺术品熏陶,穆夏长大后选择成为了一位画家。

然而他的作品不仅有西方宗教中神秘的色彩形象,还带有一种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

穆夏笔下的女性留着蓬乱的卷发,星星与鲜花时常围绕装饰着这些优雅的女性,几何纹样铺底,与当时以与谢野晶子为主的女性诗人所追求的星星、鲜花、长发等元素相洽和。

这一对女性形象的界定,影响了后期少女漫画对角色的塑造。

受到西方绘画艺术和文学影响,萩尾望都的作品里通过大量的西方神话与圣经内容,来隐喻故事的发展与角色的结局。

如作品《波族传奇》中(又译为《波之一族》),作为主角兄妹的二人,名字均有渊源。

哥哥Edgar和与他同行的少年Allan,最后在加上波族的姓——Poe,就组成了美著名小说家、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名字。

爱伦·坡的小说和诗集中,“死亡”是其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漫画《波族传奇》那奇妙莫测的格调,也与爱伦·坡哥特式的写作风格相相呼应。

不老不死的Edgar在漫长的时间里遇见了那些会生老病死的生者,匆匆路过他们的人生,留下神秘诡异的传说。

而妹妹Marybell的名字出处,则有着两种说法。

一是源于爱伦·坡写给妻子的诗歌《Annabel Lee》,此时他的妻子才13岁,与漫画中Marybell被转换成波族人的年龄恰好相同。

二是源于鹅妈妈童谣中的《Bessy Bell and Mary Gray》:

Bessy Bell and Mary Gray,

They were two bonny lasses;

They built their house upon the lea,

And covered it with rushes.

Bessy kept the garden gate,

And Mary kept the pantry;

Bessy always had to wait,

While Mary lived in plenty.

两种来源,都暗喻了Marybell不停等待和早早步向结束的命运。

同样,在卷三《小鸟的巢》中,萩尾望都完整的引用了英国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Who killed Cock Robin)。

以此首童谣为线索,探讨了人对自身黑暗的一面的拒绝与厌恶,导致行为与本心背道而驰。

深入阅读萩尾望都的作品,就会发现她在文字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将暗线及其巧妙的穿插在画面之中:停不下来的雨、潮湿寒冷的空气、大片大片如血般的玫瑰花园。

萩尾望都作为日本漫画界富享盛名的大师,被誉为“漫画诗人”,她笔下的主角总是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魔性。在特定时代的影响下,萩尾望都与同时期的女性漫画另辟蹊径。

为深度发掘女性的思想,她将加诸于女性的一些不公,转移到漫画中有着少女性格的男性角色身上。

《波族传奇》中的失去父亲,母亲病重在床的Allen,他的伯父想要他娶自己的女儿为妻,借此来占有Allen家的财产。

Allen在作画中一直留着半长的短发,曾被收养的Lydia称为娇弱的一方,并多次在漫画中提及自己是Edgar找来的替代品(代替Edgar死去的妹妹Marybell),以及与女孩子在一起生活嬉闹要更加轻松。

通过每卷角色的不同视角,描写了这对神秘的男孩,宛如精灵的Allen和如同鬼魅的Edgar,甚至在漫画中还出现了同Edgar相貌相同的女孩。

通过上述的这些描述,不难看出萩尾望都笔下的少年都带着一种奇妙的中性之美。

柏拉图的《会饮篇》里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我们都是“双体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

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但是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难的事情之一,但是孤独的“半人”仍然苦苦寻找着。

萩尾望都早期的漫画深受这种双面人思想的影响。在《第11人》中也同样有类似的设定,即可以在成年后选择性别维内人。

到了中后期的作品《残酷之神所支配的命运》中,将身为男性的Jeremy化作镜子,照出女性所遭受的残忍和不公。

母亲用畸形的爱将Jeremy捆绑在身边,不愿长大。为了永远活在童话故事般的幸福结局,即使是牺牲自己的儿子也无所谓。而在扭曲亲子关系下长大的Jeremy,对着柔软易病的母亲产生了不必要的责任感。

在2015年的后续对谈中,萩尾望都解释了Jeremy这一角色之所以是以少年的形象出现,是因为Jeremy若是以传统少女漫画中女性的姿态出现,他所遭受的一切,就会让Jeremy从母亲的保护者变成竞争者,变成与母亲争夺爱的另一方。

而男性姿态的Jeremy则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以此来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也更容易让女读者产生怜惜感,毕竟女性总是对自己的同性更为严厉。

《残酷之神所支配的命运》作为萩尾望都最富盛名的作品,花费了近九年时间才完成。

广义来讲是探讨了一个少年如何走出童年创伤的故事。

就如漫画一卷中,由另一男主Ian的视角,不断被提及的“悲伤”一词。并在独白中以“想要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揭开了他们看似幸福的家庭背后的真相。

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这“悲伤”又是谁的呢?

随着两个主角不同的叙述,在时间的推移下,作品中每个人的另一面都浮出了水面。

“我并不是在避开现实。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狂妄,但我想要做的是触及现实,触及真正真实的东西。”

在2005年的一次对谈中,萩尾望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了如此的表述。

“花之二十四年组”中的作画者,都擅长于将现实毫无痕迹的接架在虚构的作品中。

在《我的女儿是蜥蜴》里,通过描绘母亲百合子对女儿梨花的不断忽视,和语言上的刻薄打击,导致梨花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在拥有自己的孩子后,产生了对孩子的厌恶和自己的恐惧,来揭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对自身的态度。

萩尾望都的漫画中,母亲和孩子的关系通常都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而这种“极端”,则源自萩尾望都与母亲的关系——不管萩尾望都获得了多少赞扬与奖项,她的母亲始终认为她是在不务正业。

甚至她在最初开始绘制漫画投稿时,收件地址都不敢填写自己家的地址,只能填成友人的住址。

即便是到了现今,她的母亲依旧不承认萩尾望都作为漫画家的这一身份。

构思《残酷之神所支配的命运》的起点始于萩尾望都的家庭影响,而后在阅读了家庭心理相关的大量书籍文献后,她发现了许多孩子被父母虐待的案例,至此《残酷之神所支配的命运》的雏形就形成了。

相比继父Greg肉体上的折磨,母亲Sandra对孩子的虐待是精神上的。她知道Jeremy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为了自己虚幻的幸福,选择了漠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肉体的折磨就是可以忽视的。Greg对Jeremy可视的伤害,成为了后日消失不了的恶梦。

与家庭相关的漫画,萩尾望都的笔下都隐隐透出,父母以爱为由去压抑孩子,或是因爱而有恃无恐的为所欲为。

然而,萩尾望都也是温柔的浪漫者。即使笔下的人物经历了再多的痛苦,最后总是能够遇见一束细光。

萩尾望都的漫画世界是富有哲理的,里面不止含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同时也探讨不同社会因素对心理带来的转变。

昭和二十四年的来到人间的萩尾望都,用笔为她的读者展现一个一个绚丽多彩的故事。

在这如同万花镜的瑰丽世界中,你或许可以找到自身茫然的理由,亦或是获得一片心灵的寂静之地。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 无物永驻 ,多平台同名。

  • 钀╁熬鏈涢兘鐨勭櫧鏃ュ鎯
    绛旓細娣卞叆闃呰钀╁熬鏈涢兘鐨浣滃搧,灏变細鍙戠幇濂瑰湪鏂囧瓧涓婁笅浜嗘瀬澶х殑鍔熷か,灏嗘殫绾垮強鍏跺阀濡欑殑绌挎彃鍦ㄧ敾闈箣涓:鍋滀笉涓嬫潵鐨勯洦銆佹疆婀垮瘨鍐风殑绌烘皵銆佸ぇ鐗囧ぇ鐗囧琛鑸殑鐜懓鑺卞洯銆 钀╁熬鏈涢兘浣滀负鏃ユ湰婕敾鐣屽瘜浜洓鍚嶇殑澶у笀,琚獕涓衡滄极鐢昏瘲浜衡,濂圭瑪涓嬬殑涓昏鎬绘槸甯︾潃浜涜涓嶆竻閬撲笉鏄庣殑榄旀с傚湪鐗瑰畾鏃朵唬鐨勫奖鍝嶄笅,钀╁熬鏈涢兘涓庡悓鏃舵湡鐨勫コ鎬ф极鐢诲彟...
  • 扩展阅读:《甜蜜指尖让身体温热》 ... 白日妄想三无下载 ... 朝の光を感しじて吉他指弹 ... 渡边和直子做的那一段 ... 白日妄想歌曲mp3免费下载 ... 《温度》高干文txt ... 白日妄想免费听 ... 《垂涎》骨科仙品 ... 白日妄想三无祖娅纳惜mp3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