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是怎么回事? 美国发生南北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u7f8e\u56fd\u5185\u6218\u7684\u4e3b\u8981\u539f\u56e0\u548c\u5386\u53f2\u610f\u4e49\u662f\u4ec0\u4e48\uff1f

\u7f8e\u56fd\u5185\u6218\u7684\u4e3b\u8981\u539f\u56e0\u662f\u5357\u5317\u65b9\u4e0d\u65ad\u6fc0\u5316\u7684\u5229\u76ca\u51b2\u7a81\u3002\u7f8e\u56fd\u72ec\u7acb\u4ee5\u540e\uff0c\u7279\u522b\u662f\u5728\u6269\u5f20\u9886\u571f\u7684\u8fc7\u7a0b\u4e2d\uff0c\u5317\u65b9\u5de5\u5546\u4e1a\u8d44\u672c\u4e3b\u4e49\u548c\u5357\u90e8\u79cd\u690d\u56ed\u7ecf\u6d4e\u6cbf\u7740\u4e0d\u540c\u7684\u7ecf\u6d4e\u9053\u8def\u90fd\u5f97\u5230\u4e86\u8fc5\u901f\u53d1\u5c55\u3002\u4f46\u662f\uff0c\u5357\u5317\u77db\u76fe\u8d8a\u6765\u8d8a\u5c16\u9510\u3002\u53cc\u65b9\u7684\u77db\u76fe\u4e3b\u8981\u8868\u73b0\u5728\u5bf9\u897f\u90e8\u65b0\u62d3\u5c55\u571f\u5730\u7684\u4e89\u593a\u548c\u5974\u96b6\u5236\u7684\u5b58\u5e9f\u95ee\u9898\u4e0a\u3002\u53cc\u65b9\u5bf9\u897f\u90e8\u571f\u5730\u7684\u4e89\u593a\u9664\u4e86\u7ecf\u6d4e\u539f\u56e0\u8fd8\u5728\u4e8e\u5e0c\u671b\u7531\u6b64\u589e\u52a0\u81ea\u5df1\u5728\u56fd\u4f1a\u7684\u8bae\u5e2d\uff0c\u8fdb\u800c\u5f71\u54cd\u8054\u90a6\u653f\u5e9c\u7684\u653f\u7b56\uff0c\u540c\u65f6\uff0c\u5357\u65b9\u5974\u96b6\u4e3b\u91c7\u7528\u5974\u96b6\u5236\u65b9\u5f0f\uff0c\u5360\u7528\u4e86\u5927\u6279\u52b3\u52a8\u529b\uff0c\u800c\u5317\u65b9\u8d44\u672c\u4e3b\u4e49\u7ecf\u6d4e\u7684\u53d1\u5c55\u5374\u9700\u8981\u5927\u91cf\u5ec9\u4ef7\u7684\u201c\u81ea\u7531\u7684\u201d\u96c7\u4f63\u52b3\u52a8\u529b\u3002\u523019\u4e16\u7eaa\u4e2d\u671f\uff0c\u5357\u5317\u77db\u76fe\u96c6\u4e2d\u8868\u73b0\u5728\u9ed1\u4eba\u5974\u96b6\u5236\u7684\u5b58\u5e9f\u95ee\u9898\u4e0a\uff0c\u77db\u76fe\u7684\u4e0d\u65ad\u6fc0\u5316\uff0c\u5bfc\u81f4\u4e86\u7f8e\u56fd\u5185\u6218\u3002
\u7f8e\u56fd\u5357\u5317\u6218\u4e89\u662f\u7f8e\u56fd\u5386\u53f2\u4e0a\u7684\u7b2c\u4e8c\u6b21\u8d44\u4ea7\u9636\u7ea7\u9769\u547d\u3002\u5b83\u53d6\u6d88\u4e86\u9ed1\u4eba\u5974\u96b6\u5236\u5ea6\uff0c\u4e3a\u8d44\u672c\u4e3b\u4e49\u7684\u8fdb\u4e00\u6b65\u53d1\u5c55\u626b\u9664\u4e86\u969c\u788d\uff0c\u4f7f\u7f8e\u56fd\u7684\u7ecf\u6d4e\u572819\u4e16\u7eaa\u540e\u534a\u671f\u8fc5\u901f\u8d76\u4e0a\u548c\u8d85\u8fc7\u82f1\u3001\u6cd5\u7b49\u8d44\u672c\u4e3b\u4e49\u56fd\u5bb6\u3002

\u7f8e\u56fd\u5357\u5317\u6218\u4e89\u7684\u80cc\u666f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日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起因
主条目:美国内战起因和美国内战时间列表
美国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曾有过一场持续的纷争,不管是对于中央的权力或者公民的效忠,而这场竞争几乎自共和成立以来便已揭幕。例如1798年的肯塔基及维基尼亚决议案(Kentucky and Virginia Resolutions)便公然反对客籍法和镇压叛乱法(Alien and Sedition Acts),另外在哈特福特会议(Hartford Convention)中,新英格兰表示反对麦迪逊总统与1812年战争。

于1828年与1832年,国会通过了保护关税以利北方各州的贸易。由于这项关税政策将对倚重对外贸易的南卡罗莱那州及其它南方各州造成经济上之冲击,因此被讥为“嫌恶关税”。对此南卡罗莱那州议会召开州代表大会,通过了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Ordinance of Nullification),宣布1828及1832年的关税法于该州内无效作废。州议会并通过相关法令以贯彻该项条例,包括授权组织军队与购置武器。为回应南卡罗莱那州的威胁,国会通过了“军力动员法”(Force Bill),而杰克森总统于1832年11月派遣七艘小型海军船只与一艘武力军舰前往查理斯顿。12月10日,杰克森振辞反制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的一方。

在内战前夕,美国是由四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组成的国家:1.东北部(即今新英格兰)—成长中的工业与商业及相应之人口密度增长;2.西北部(即今中西部Midwest)—自由农民于此迅速发展,拜西北条例(Northwest Ordinance)之赐此处永无奴隶制度;3.上南方(the Upper South)-垦殖农场,但部份区域经济衰退;4.西南方-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棉花经济区。基于两个本质迥异的劳工制度,社会经济在不同地区中映射出完全不同之影像-北方的自由劳役制度与南方的奴隶制度,因此导致19世纪中叶起南北两地辕辙互异的社会观。

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宪法为将来政府提供了和平辩论的基础,并且能够平衡这个新的国家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数年间,自由州和奴隶州的数目在妥协中逐渐令参议院得以平衡。1845年最后一个奴隶州得克萨斯得到承认,五个自由州在1846年到1859年间得以认可,原先是奴隶州的堪萨斯在先前被拒绝,随后在1861年以自由州加入。随后在北方兴起大规模民主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旧的两党格局解除,日益激烈和敌对的思想意识形态以致,以往为了避免危机而订立的君子协定(例如密苏里妥协与1850妥协)越来越不可能。同时南方各州使用奴隶让北方各州成为新移民优先选择的目的地,以致北部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优势按照人口规模日益强大。

1850年代党争在本质和强度急剧转変。美国共和党在1854年成立,这个新生的政党反对将奴隶制在美国西部地区实行。虽然有小部分北方人支持令南方废除奴隶制度的措施,共和党却有能力得到不愿和奴隶竞争的北方人和西部人的支持。共和党赢得很多前辉格党员及担心美国参议院、布坎南政府及最高法院受南方不成比例的影响的北方前民主党员。

同时,棉花的丰厚利润加深南方对种植及奴隶的依赖。少部份奴隶的主人,特别是棉花种植者,主导南方的政治和社会。

亚伯拉罕·林肯
第16任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林肯的当选引发南方的脱离。林肯是反对奴隶制度的温和派。他承诺尽其所能反对奴隶制度在领土的扩张(及阻止任何奴隶州加入联邦);但也说联邦政府无力废除已实行州份的奴隶制度,所以他会执行逃奴法。南方州份预期会对它们独特的制度敌意增加;而不信任林肯,并对其他众多共和党员有意全面废除奴隶制度起戒心。林肯甚至在1858年以“分裂之家演说”鼓励废奴主义者,即使那演说与奴隶制度最后继奴隶主人的补偿和前奴隶的迁居,续渐和自愿终止吻合。

由于林肯的总统胜选,奴隶州失去了在参议院的权力平衡,并将会面对在总统府和国会在数十年控制后的持续弱势。南方人也感到不能阻止类似莫里尔关税法的保护主义关税。

在1798年肯塔基及维基尼亚决议案及1832年拒行联邦法危机(Nullification Crisis)之前经已辩论,面对关税的威胁,南方以此为由单方面行使州权脱离联邦
南北对立与冲突
来自美国北方的共和党人林肯虽然不是解放黑奴的倡言者,但他认为蓄奴不人道,反对扩大蓄奴,而一向以奴隶来发展产业的南方对此感到强烈反对。然而,北方对于南方这种工人的垄断者亦产生仇视心理,双方开始出现矛盾。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而林肯在政纲中提及的保护关税及《宅地法》大大削弱了南方奴隶主的利益。这使南卡罗来纳州在1861年旋即宣布退出联邦,而南方各州亦纷纷响应南卡罗来纳州,脱离联邦,并成立“美利坚联盟”,推举来自肯塔基州的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两个月后,南方政府开始发动武装起事,北方政府被逼应战,南北战争开始爆发。

林肯入主白宫前,有七个州脱离联邦,1861年2月9日,它们组织建立了一个新的南方政府—美利坚联盟国。在布坎南少许反抗下,它们在取得范围内联邦城堡和物业的控制权。讽刺地,在脱离后,反抗的州份减弱对有争议地域的要求,取消北方归还逃奴的责任,并保证它们长期反对的议案和修订得到顺利通过。1861年4月12日内战由邦联将领皮瑞·波利加德向南卡罗莱那州查尔斯顿港的桑特堡开火开始。

南方诸州
共有七个州于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后,林肯就任前迅速脱离联邦。这些州分别是:

南卡罗莱纳州(1860年12月21日)
密西西比州(1861年1月9日)
佛罗里达州(1861年1月10日)
阿拉巴马州(1861年1月11日)
佐治亚州(1861年1月19日)
路易斯安纳州(1861年1月26日)
得克萨斯州(1861年2月1日)
这些奴隶制和棉花种植园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深南”州(Deep South)于1861年2月4日成立了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杰斐逊·戴维斯(Jefferson Davis)为总统,并且依据美国宪法建立政府。在南卡罗莱纳的萨姆特堡战役(Battle of Fort Sumter)后,林肯号召所有其余州的部队收复萨姆特堡,结果维吉尼亚州、阿肯色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四州脱离联邦。

[编辑] 边界州
在维吉尼亚州周围的马里兰州、德拉瓦州、密苏里州及肯塔基州虽然仍保有奴隶制度(亦即所谓的“奴隶州(Slave States)”),但并未加入南方邦联,这四州以及西维吉尼亚州(维吉尼亚州西北方部分郡县的居民拒绝脱离美国联邦政府,于是另组西维吉尼亚州加入联邦)成为南北战争的边界州。

德拉瓦州虽然在1860年的选举支持南方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布瑞肯里奇(John C. Breckinridge),但是畜奴制度并不普遍,是以并未考虑脱离联邦政府。马里兰州的多数公民当初亦支持布瑞肯里奇,不过随着1861年巴尔的摩暴动因联邦政府宣布戒严法而平息之后,州议会于同年4月27日否决了脱离联邦政府的提案。密苏里州以及肯塔基州虽然并未脱离美国联邦政府,但是部分政治人物组成了所谓的独立政府("secessions"),并且获得了南方邦联的认可。.

密苏里州州长克雷泵.杰克森(Claiborne F. Jackson)因为支持南方的独立运动,所以在1861年离开了该州首府杰佛逊市,并于娜秀镇(Neosho)组成流亡政府,并宣布脱离联邦;南方邦联则于同年10月30日予以承认。同一时间,美国联邦政府在密苏里召开制宪大会否决脱离联邦的提案并且另组州政府。

南部联盟宣称拥有的领土虽然肯塔基州并未脱离联邦,但是在南北战争期间该州长期宣布中立。在南军短暂占领该州期间,同情南方的民众以及政治人物发起了独立大会,并选出州长,此一政府旋即获得南方邦联的承认。

如前所述,维吉尼亚州西北部的居民因为拒绝脱离联邦政府,最终脱离维吉尼亚州,并宣布将逐步废除奴隶制度,该州于1863年正式以西维吉尼亚州的名义加入联邦。除维吉尼亚州之外,其他南方各州也曾零星发生类似的反独立运动,不过都被南方邦联以军事戒严的方式敉平。另一方面,新墨西哥州虽然效忠联邦政府,但是该州南方各郡县决议脱离联邦,并以亚利桑那州的名义加入南方邦联。虽然新墨西哥州从未宣布脱离联邦政府,但是南方邦联宣称拥有新墨西哥州的主权,并曾于1862年3月13日至4月6日间,短暂地占领其首府圣菲(Santa Fe),不过南方邦联并未进而筹组新墨西哥州临时州政府。
战争初始
林肯在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获胜引发南卡罗莱那州脱离联邦。到1861年2月,再多六个州脱离。在2月7日,七个州为邦联采纳临时宪法并在蒙哥马里建立首都。战前的2月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1861和平会议尝试解决危机失败。其余南部各州仍然留在联邦。部分脱离联邦的州夺取在范围内的联邦要塞(但未取得萨姆特堡),总统布坎南抗议,但除尝试补给桑特堡失败外没有作出认真的军事反应。不过,麻萨诸塞州、纽约州及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秘密购入武器及训练军队。

少于一个月后,在1861年3月4日,林肯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在他的总统就职会场上,他主张宪法作为一个“更完美的结合”,有别于之前的邦联条例作为一份有约束力合约;并宣称脱离联邦“在法律上无效”。他声称无意入侵南部州份,但将使用武力以维持联邦物业的所有权。他的演说以恢复联邦关系的请求结束。

南部曾经派出代表到华盛顿并愿意为联邦物业付出代价及与美国讨论和平条约。林肯以邦联不是合法政府为由拒绝任何与邦联代表的交涉,而交涉等同承认邦联为一个有主权的政府。

南卡罗莱那州查尔斯顿的萨姆特堡是三个在邦联范围内仍然受联邦控制的要塞之一,而且林肯坚持要守住它。在邦联总统杰佛逊·戴维斯的命令下,邦联政府的皮瑞·波利加德部队在4月12日炮击要塞,迫使要塞投降。北方应林肯向各州的号召派遣部队重夺要塞及保护联邦。在当时叛乱显示的小规模,林肯在90天召集74,000志愿者。在数个月前,部分州长已经慎重地准备了民兵;在次日开始行动。

四个上南方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北卡罗莱那州及维吉尼亚州)虽曾经多次拒绝邦联提议,但此时拒绝联邦派遣军队对抗他们的同胞,宣布脱离联邦,并加入邦联。为报答维吉尼亚州,邦联迁都到里奇蒙。那个城市是邦联的标志;一旦失守,邦联将失去法律地位。里奇蒙是一个在迂回曲折的补给线上难以防守的地点。虽然里奇蒙已经深沟高垒,城市的补给被谢尔曼占据亚特兰大削弱并在格兰特包围彼得斯堡及补给里奇蒙的铁路后完全中断。

[编辑] 蟒蛇计划及联邦封锁 1861

1861年史考特"蟒蛇计划"的漫画美军司令温菲尔德·史考特(Winfield Scott)订定蟒蛇计划(Anaconda Plan)[1]以尽量减少流血之下胜出战争。他的计划是以联邦封锁(Union Blockade)主要港口来削弱邦联经济;然后夺取密西西比河以切断南部。林肯接纳计划,但否决史考特反对立即攻击里奇蒙的警告。

1861年5月,林肯对所有南部港口实施联邦封锁,终止邦联大部分国际船运。违法的船只及货物被掳获而很多时不被保险所保障。在1861年后期,封锁阻止了大多数港口之间的交通。封锁中止了棉花贸易,打击南方经济。英国投资者建造小型快速的走私船从古巴及巴哈马运来军火及奢侈品交换高价的棉花及烟草。[2]被掳获时,走私船及货物被出售而收入归联邦水手,英国船员则获释。封锁引发粮食及其他用品的短缺,加上邦联征收粮食引致南部恶性通货膨胀及粮食暴动。[3]

1862年3月,邦联海军铁甲舰维吉尼亚号(CSS Virginia)向联邦海军发动攻击打开封锁;初时势不可挡,但次日在汉普顿锚地海战与新型联邦战舰莫尼特号(USS Monitor)交战。[4]战役不分胜负,在联邦而言是保住封锁的战术胜利。邦联在逃走时失去维吉尼亚号以免于被掳,于是邦联建造莫尼特号的复制品。由于欠缺建造高效能战舰的技术,邦联尝试向英国购入战舰。1865年1月联邦在第二次非瑟堡之役的胜利封锁最后一个南方可用的港口并中止偷运。

[编辑] 东部战场 1861–1863
由于在维吉尼亚州马纳沙斯小撮邦联军队的猛烈抵抗,在1861年7月,在尔温·麦克道威少将率领一次向邦联的行军并进行第一次马纳沙斯之役[5](第一次牛奔河之役),及后被邦联军将领约瑟夫‧强斯顿及皮瑞·波利加德击退返回华盛顿。这次战役邦联军将领汤玛士·杰克森得到“石墙”的称号,因为他有如石墙般抵御联邦军队。被这次失败所惊醒,及以防更多奴隶州脱离联邦,同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Crittenden-Johnson Resolution,声称战争是为保存联邦而不是终止奴隶制度。

乔治‧麦克莱伦少将在7月26日接手联邦波多马克军团(他曾当联邦军司令,但其后让亨利·郝列克接替),战争在1862年正式展开。

在总统林肯强烈要求开始进攻行动下,麦克莱伦在1862年春季由里奇蒙东南,约克河与詹姆斯河之间的维吉尼亚半岛入侵维吉尼亚州。虽然麦克莱伦在半岛行动(Peninsula Campaign)[6]中到达里奇蒙大门,约瑟夫‧强斯顿在七松之役(Battle of Seven Pines)阻止他的前进,继后罗伯特·李和部下詹姆斯·隆史崔特、约瑟夫‧强斯顿[7]在七天战役将他击退。北维吉尼亚行动,包括第二次牛奔河之役,均以南方胜利告终。[8]麦克莱伦违反司令郝列克增援约翰‧波普在维吉尼亚州联邦军的命令,令罗伯特·李的邦联军更易打败为数两倍的敌军。

在第二次牛奔河之役的鼓励下,邦联首次入侵北部,9月5日李将军率领北维吉尼亚军团45,000人越过波多马克河进入马里兰州。林肯随后向麦克莱伦归还波普的部队。9月17日麦克莱伦和李在马里兰州夏普斯堡附近安提耶坦之役[9]交战,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李的军队到最后被制止,在被麦克莱伦歼灭之前回到维吉尼亚州。安提耶坦之役被认为是联邦的胜利,因为它阻止李的北侵并让林肯有机会宣布《解放奴隶宣言》[10]

谨慎的麦克莱伦未能在安提耶坦追击后,他被安伯洛斯·本赛少将接替。本赛很快就在12月13日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11]落败,向玛莉高地正面进攻徒劳无功,超过12,000联邦士兵伤亡。战役后本赛被约瑟夫·胡克少将接替。胡克同样不能击败李的军队,虽然数量上与邦联比较超过2比1,他在1863年5月在钱斯勒斯维尔战役[12]遭到羞辱。在6月李的第二次北侵被乔治·米德少将接替。米德在7月1日至7月3日的最血腥的盖茨堡之役[13]打败李,并被认为是整场内战的转捩点。在7月3日的皮克特冲锋亦是邦联军的最后高潮,不单是因为它代表了李将军计划向华盛顿施压的终结,而且控制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据点维克斯堡在翌日陷落。李军死伤约28,000人(米德军23,000人)。但是林肯不满米德未能拦截李的撤退,在米德非决定性的秋季攻势后,林肯决定转向西部战场一决雌雄。

[编辑] 西部战场 1861–1863
正当联盟军在东部取得了无数的胜利时,然而他们却在最关键的西部上失败了。联盟军在早期的Pea Ridge战役中被联邦军从密苏里州赶了出去。另外,联盟国的李欧尼达斯·波克(Leonidas Polk)将军在肯塔基州发动的侵入行动,结果也激怒了该州的民众,因此,肯塔基州便成为了联盟国的敌人。

纳许维尔(田纳西州的首府)也于1862年输给了联邦军。自从1862年5月份,密西西比州的第10号岛(Island No. 10)、密苏里州的New Madrid、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几个南方大城市都被联邦军占领了,从此,联邦军便可在密西西比州的土地上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只剩下Vicksburg(密西西比州西南部的城市)在整条河的对岸继续与联邦抗拒。

联盟军的布雷斯顿·布瑞格(Braxton Bragg)将军亦在第二次肯塔基州的侵略行动中被联邦军的比尔(Don Carlos Buell)将军,于血腥的培利维尔(Perryvillel)战役中被赶走。数月后又在Stone River战役里被William S. Rosecrans的军团于田纳西州打败。但庆幸的是,联盟军于近田纳西州的边境,佐治亚州里的奇卡牟加战役(battle of Chickamauga)中取得了胜利。因为布雷斯顿·布瑞格将军在这场战役里得到了James Longstreet军团的支援(李将军的东部援军)。尽管联邦的George Henry Thomas军团在那里英勇奋守,最终也只能撤退。

联邦的主要战争策略是来自西部的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Grant,Ulysses Simpson)所出的谋略,他曾在这次内战中控制了敌军的Donelson和Henry等要塞,和田纳西州的坎伯兰河。巩固了联邦政府对于密西西比州的控制,以及开始了美国内战的转捩点。而且,尤里西斯将军更把联盟军由田纳西州赶了出去,并向联盟国的“心脏”地点进行入侵,那就是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编辑] 泛密西西比战场 1861–1865
于1861年,联盟国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战役都一直顺畅。而且该地的居民亦很快适应了联盟国的条令,更要求联盟国派出军队将当地驻守的联邦军赶走。后来,联盟军便派出Col. John Baylor将军执行任务,并攻占了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叫Mesilla的城镇,还活捉了几名联邦将领。次年(1862年),联盟军队欲北上夺取联邦的领土,但可惜被由联邦派出的加州援军打败,因此被逼退守亚利桑那州。

Glorieta Pass战役是一场“小规模战斗”,因为在此次斗争里双方各有损伤(联邦有140人死,联盟则有190人死)。但若联盟军继续向北追上,就有可能夺取到联邦的要塞和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城。所以,有一名来自德州的市民就发言说“如果没有那些来自派克峰(Pike's Peak)的混帐(联邦军)来阻挡我军,可能整个国家都是属于我们的了!”在4月份,加州组织了联邦军队,并于Picacho Pass战役中将驻亚利桑那州的联盟军彻底赶走。至于美国的东部,双方的战争已进行了近3年,而西北部的战役亦宣告终结。

联邦国曾经在1862年战争快结束的时期,几次欲夺取得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领土。因此,这三个州便在河流上进行封锁行动。尤其是得克萨斯州,他几乎占领和封锁了所以东部的港口。同时,为了给联盟国有“后门”可逃,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不停地在路地上,向墨西哥的Matamoros自治市提供棉属植物等庄稼,更派人航行至欧洲各地交换供应,以收买人心。联邦国为了阻止这些行动,决定对得克萨斯州进行侵略,但是每次都失败。联盟国的胜利例如在:得克萨斯州境内的加尔维斯敦和Sabine Pass战役。这两次战争都把联邦的军队彻底地击退。特别是联邦军灾难般的失败,就是在路易斯安那州西部的红河战役(Red River Campaign),和知名的Mansfield战役。这些胜利终结了联邦军对这些地区的侵略计划,直至到联盟国垮台之后。自从联盟军在东部被困和李将军的投降,内战在未来几国月里依然没有停止。双方的最后会战是在得克萨斯州南部的Palmito Ranch战役。讽刺地说,这是联盟军的“大胜利”。

南北战争时各战役分布图
[编辑] “猛虎”格兰特
1863年时格兰特将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将南方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战略格局从此改变;

[编辑] 南方邦联瓦解
但北军在战略以及经济上的优势使得1865年4月李将军终于放弃了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北军胜利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 李将军在里奇蒙沦陷后一周内被俘。

1865年5月26日,南军全数投降,战事宣告结束。

[编辑] 南北教会
由于南北双方奉行的政策不同,使得宗教界有出现了严峻的考验,北方的教会对于圣经了理解把握得更加灵活,不断设法透过对圣经的诠释针对解放黑奴加以辩护。在南方的教会领袖如:罗伯特·刘易斯·达布尼(Robert Lewis Dabney)使用加尔文宗的思想为奴隶制,和南方脱离联邦的行动提供了看似合理的理论依据。因为南北的分歧,使得教会间互不信任、互相抨击,而导致了教会的分裂。长老会早在1837年早已分裂,这除了种族问题其它的事件使得分裂更为复杂化。而卫理公会及浸信会也在这一波风暴中分歧的相当严重。

战后
边境州份密苏里州及马里兰州随战事的进展终止了奴隶制度,在1864年12月, 国会动议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第13修正案在1865年尾被完全订立,全美国废止了奴隶制度。1868年第14修正案确定公民权利及给予联邦政府更大权力以要求各州提供平等法律保障。1870年订立第15修正案保证男性黑人(不包括女性黑人)投票权利。第14和第15修正案推翻了美国最高法院Dred Scott在1857年的决定,但特别在第14修正案,有意想不到及深远的影响。

由1876年大选到1964年大选,佐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及阿肯色州没有选举人票投给共和党,南卡罗莱那州及路易斯安那州例外的各只有一张。大部分其他曾脱离联邦的州份也压倒性地投票反对共和党,各州的地方选举也有同样主流性的支持趋势。这个现象被称为Solid South。但是,当民主党总统林登·詹森在1964年签订公民权利法案后,在1964年南部州份的民主党员离弃他而转投共和党的贝利·高华德。虽然贝利·高华德惨败,共和党在南部的支持仍然很强,也令南部成为共和党的据点。

南方的生存者还是受到战后的贫穷。此外,大部分的政治权力都转移到北方。由于联邦侵南的原故,南方多地饱受摧残。虽然联邦愿意在战后重建南方(Reconstruction)(1865—1877),但战后75年内,Vicksburg城的市民都一直拒绝纪念美国独立日,而密西西比州的州议会直到1995年才接受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

同样地,美国的北部虽然享受了经济和政治上的胜利,但也因此而付出了很多牺牲,其中包括被支持南方的恐怖份子刺杀的林肯总统。战后数十年里,共和党的政治人物仍通过挑起战争的记忆来攻击自己的对手民主党(这一策略被称为“挥动血衣”)。并且,战争和重建导致的南北冲突不断,令许多北方人对南部失去兴趣,这使得共和党在1876年大选后并不费力地就放弃了重建南方的计划。同时,南方的贫穷现象日益严重,北方人也视之不理,更说南方的政治人物经常给联邦政府添加麻烦。同时,北方也没有在南方严格保护民权。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人的思想观念都有所改变。1932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令南方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南方人也和北方人一样,开始重新考虑联邦政府在经济上的地位。此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公众设施兴建计划,像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就为南方建设立了不少公共设施(如铁路、公路、下水道等)。尽管如此,冲突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停止,在战后仍存在的有民权活动,与一系列守旧的反联邦政治行动。另外,问题所在的是:该如何平息战后的怨恨?关于南方联盟的旗帜(Southern Cross),该不该再次使用?

重建南方
战后,南方被美国实行“半军事管制”,但美国联邦政府对奴隶主很宽容,致使重建中的南方一直存在奴隶制的残余,很久以后才摆脱。南方在战后形成了一些‘3K党’。南方的重建一直是很艰难的。

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年,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占优势的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蓄奴州之间的战争。又称南北战争。

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北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以残酷剥削黑奴和大量消耗土地为基础的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日趋尖锐。1860年11月,反对奴隶制扩张的共和党人A.林肯当选总统,南部奴隶主丧失对联邦政府的控制。次年2月,南部7个蓄奴州(后增至11个)退出联邦,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推选J.戴维斯为“总统”,定都蒙哥马利(后迁至里士满),造成国家分裂局面。4月12日,南部同盟军炮击联邦军守卫的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堡,挑起内战。在力量对比上,北、南双方相差悬殊:土地面积3∶1,人口2.5∶1,工业生产总值10∶1,铁路总里程3∶1。但北部战争准备不足,内战爆发时陆军只有1.6万人,海军作战舰艇40余艘。为此,林肯于4月15日下令紧急征召服役期仅3个月的志愿兵7.5万人。南部战争准备比较充分,已征集服役期为一年的志愿兵10万人,备有大量武器弹药,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军官队伍,军事上暂居优势,且战略上为内线作战,并可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援。这场战争战场东起美国东部沿海,西至密西西比河流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为东战区,以西为西战区;华盛顿-里士满地区和田纳西-密西西比河地区为主要战场。战争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1~1862) 联邦政府企图在不触动南部奴隶制的情况下,迅速镇压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由W.斯科特将军制定的“长蛇计划”规定:海军封锁南部沿海,切断南部同盟与欧洲的联系;陆军沿密西西比河南下,占领并控制沿河重镇,将南部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尔后围困和封锁南部主体东南诸州,最终迫使南部屈服。南部同盟执行积极防御、争取外援、伺机出击的战略方针。1861年4月南军攻占萨姆特堡后,迅速占领哈珀斯费里和诺福克海军基地。5月6日,南军将领P.G.T.博雷加德率1.8万人进驻铁路枢纽马纳萨斯,威胁联邦首都华盛顿。24日,I.麦克道尔率联邦军主力3.5万人南下弗吉尼亚迎击。7月21日,两军进行第一次布尔河之战,联邦军战败,向华盛顿溃退。此后,双方进一步加强战备。联邦议会授权总统征召50万志愿兵,使联邦军兵力增至80余万人;南部同盟议会也批准征召40万志愿兵。

1862年初,联邦军在东西两线发动进攻。在西战区,2月6~16日,U.S.格兰特指挥田纳西军团在舰炮火力支援下,先后攻克亨利堡和多纳尔森堡。2~6月间,联邦军先后占领坎伯兰河上的纳什维尔和密西西比河上的哥伦布、十号岛、新奥尔良和孟菲斯及科林斯等要地。至此,肯塔基州全部、田纳西州大部和密西西比河大部地段为联邦军所控制。在东战区,3月,G.B.麦克莱伦将军率波托马克军团10万余人经水路进抵詹姆斯河与约克河之间的半岛东端,随后西进里士满,但进展迟缓,仅约克敦围攻战就耗时一个月,致使南军预有准备。经“七日之战”(6.25~7.1),R.E.李指挥北弗吉尼亚军团挫败联邦军的进攻,麦克莱伦被迫撤退。李乘胜挥师北上,于8月29~30日同J.波普指挥的弗吉尼亚军团进行第二次布尔河之战。联邦军再次受挫,损失1.4万人。李军团随即北渡波托马克河,威逼华盛顿。麦克莱伦率部于9月17日在安蒂特姆与李军团鏖战,击退南军,但未追击,致使李军团安然撤退。12月13日,A.伯恩赛德率波托马克军团12万余人与李军团近8万人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交战,联邦军败退,伤亡1.2万余人。

第二阶段(1863~1865) 由于联邦军在战场上不断失利,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林肯政府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1863年1月1日,林肯正式颁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叛乱州黑人奴隶。这一革命性文件连同1862年5月颁布的《宅地法》,以及后来采取的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惩治反革命分子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战争期间黑人参军约 17.9万人),从而使这场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1863年5月1~4日,J.胡克率波托马克军团13.3万人与李军团6.2万人在钱瑟勒斯维尔激战,联邦军伤亡1.7万人,南军损失1.3万人。6月,李军团7.6万人再次北上,攻入宾夕法尼亚州。7月初,G.G.米德率波托马克军团9万人在葛底斯堡之战中击败南军。与此同时,西战区格兰特军团取得维克斯堡之战的胜利。联邦军的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南军从此逐步丧失战略主动权。7月8日,联邦军占领哈得孙港,打通密西西比河,将南部同盟分割成东、西两部分。9月9日,W.S.罗斯克兰斯率坎伯兰军团攻占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查塔努加,取得向南部进攻的前进基地。11月23~25日,格兰特率军击败围攻该城之敌。

1864年3月, 林肯任命格兰特为联邦军总司令,W.T.谢尔曼为西战区司令。在林肯主持下,格兰特与谢尔曼共同制定新的战略计划,决定东西战区协同行动:格兰特亲率波托马克军团,以歼灭李军团为主要目标,相机夺取里士满;谢尔曼由西向东南挺进,深入敌后,向沿海地区进军,对南部同盟东部地区实施中间突破。4月底,格兰特率11.8万人南下,5~6月与李军团6万余人在怀尔德尼斯、斯波契尔瓦尼亚和科尔德港等地交战,损失5万余人,但迅速得到补充。6月15日,联邦军围攻里士满以南的彼得斯堡,与南军相持9个月之久。7月上旬,李派J.A.厄尔利率部2万人奔袭华盛顿,北军P.H.谢里登将军率部阻击。同年8月~次年3月,在谢南多厄河谷之战中,南军厄尔利部被歼。在西战区,谢尔曼率10万大军于1864年5月7日从查塔努加出发,进军佐治亚,目标是歼灭南军J.E.约翰斯顿重兵集团(5.3万人),破坏南部的战争潜力。他采取穿插迂回战术,于9月2日攻占亚特兰大,11月16日率6.2万精兵开始著名的“向海洋进军”。为迷惑敌人,他分兵两路,使约翰斯顿不明其主攻方向,防不胜防。23日,两路兵力在米利奇维尔会合后继续东进,于12月21日在海军配合下攻占沿海重镇萨凡纳。这次无后方作战行动,联邦军长驱300余公里,沿途捣毁南军后勤基地,破坏其交通线,摧毁种植园,沉重打击了奴隶制。1865年1月,谢尔曼挥师北上,配合格兰特对南军实施南北合击。4月2~3日,格兰特率部相继攻占彼得斯堡和里士满。9日,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26日,约翰斯顿也率部向谢尔曼投降。历时四年的内战至此结束。战争中,联邦军伤亡63万余人,南军伤亡48万余人。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恢复和巩固了联邦的统一,摧毁了奴隶制,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而且对欧洲革命、各国工人运动和黑人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军事上看,这次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以骑兵实施远程奔袭和大兵团深入敌后作战;大量使用线膛枪、装甲舰、装甲列车等新式武器装备,开始运用气球进行照相侦察,电报和铁路在通信联络和部队机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疏开队形、野战工事和步兵近迫作业的运用和发展,并提高了陆、海军协同作战能力。(

南北战争:Civil War,U.S.
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 而北方资产阶级的目的在于打败南方,以便恢复全国的统一。

19世纪中叶,北部自由劳动制度与南部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北之间的斗争在西部土地的争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但是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发生在该州内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蓄奴州,奴隶主利用其在美国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美国共和党。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州,于是在堪萨斯州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的序幕。1857年奴隶主又企图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全部领土上去。从而导致约翰·布朗起义。
内战期间,双方战费消耗150亿美元。北军伤亡63万人,南军伤亡48万人。战争显示了近代工业的威力,双方都大量装备了新式线膛武器,促进了散开队形、野战工事和步兵近迫作业的运用和发展。铁路和电报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在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装甲舰、地雷、水雷和潜水艇。

北方在战争中的胜利,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内战消灭了奴隶制,从而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实施 ,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因而19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黑人在内战后的重建时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和种植场主的剥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权及选举权,从奴隶枷锁下解放出来。因此,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伤亡人数超过60万,但较好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林肯只是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这些黑人虽然被解放了,但是并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力。

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 而北方资产阶级的目的在于打败南方,以便恢复全国的统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33977.htm

原因是,美国北方想拿黑人当便宜的劳动力(榨取最大省余价值),尔南方想要不花钱的劳动力(不用给钱,而且奴隶还是他们的财产)。两边意见不和,打起来了!

  • 绠杩缇庡浗鍐呮垬鐖嗗彂鐨勫師鍥犲強鍏舵剰涔夈(12鍒)
    绛旓細(1)缇庡浗鍐呮垬鏄編鍥藉巻鍙蹭笂鐨勭浜屾璧勪骇闃剁骇闈╁懡銆(1鍒)(2)瀹冨彇娑堜簡锛岄粦A.濂撮毝鍒跺害锛屼负璧勬湰涓讳箟鐨勮繘涓姝ュ彂灞曟壂闄や簡闅滅銆(2鍒)(3)瀹冧娇缇庡浗缁忔祹鍦19涓栫邯鍚庡崐鏈熻繀閫熷彂灞曪紝璧朵笂鍜岃秴杩囪嫳銆佹硶绛夊厛杩涜祫鏈富涔夊浗瀹躲(2鍒)
  • 缇庡浗鍐呮垬鏈夊摢浜涚壒鐐?
    绛旓細缇庡浗鍐呮垬鎸囩編鍥藉寳閮ㄨ宸炲悓鍙戝姩鍙涗贡鐨勫崡閮ㄥ悇钃勫ゴ宸炰箣闂寸殑鎴樹簤銆傝繖娆℃垬浜夋槸璧勬湰涓讳箟鍒跺害鐨勫寳閮ㄥ悓濂撮毝鍒跺害鐨勫崡閮ㄤ箣闂翠笉鍙皟鍜岀殑鐭涚浘婵鍖栫殑缁撴灉銆傞┈鍏嬫濇寚鍑:鈥滃綋鍓嶅崡閮ㄤ笌鍖楅儴涔嬮棿鐨勬枟浜変笉鏄埆鐨,鑰屾槸涓ょ绀句細鍒跺害鍗冲ゴ闅跺埗搴︿笌鑷敱鍔冲姩鍒跺害涔嬮棿鐨勬枟浜夈傗 1860骞,鍙嶅濂撮毝鍒跺害鐨勫叡鍜屽厷鍊欓変汉鏋楄偗褰撻変负缇庡浗鎬荤粺銆傝繖鎰忓懗鐫濂撮毝...
  • 2) 缇庡浗鍐呮垬鐨勪富瑕佸師鍥鏄粈涔?瀹鏄浣甯姪濉戦犵幇浠g編鍥界鏃忓叧绯荤殑?
    绛旓細绗竴锛棰嗗湡鐨勬墿寮犲姞鍓т簡鍗楀寳涓ょ缁忔祹鍒跺害涔嬮棿鐨勭煕鐩銆傜編鍥藉缓鍥戒箣鍚庯紝绉瀬鎺ㄨ澶ц妯℃墿寮犻鍦熺殑鏀跨瓥銆傜浜岋紝搴熷ゴ杩愬姩鎺ㄥ姩浜嗘垬浜夌殑鐖嗗彂銆傚崡鍖楀湪绀句細鍒跺害涓婄殑灏栭攼鐭涚浘涓涓噸瑕佷綋鐜板氨鏄簾濂磋繍鍔ㄧ殑楂樻定銆傜涓夛紝瀵硅仈閭︽斂搴滄帶鍒舵潈鐨勪簤澶哄姞鍓т簡鍗楀寳鏃㈠瓨鐨勭煕鐩俱傛牴鎹編鍥藉娉曡瀹氾紝缇庡浗鍙傝闄㈢郴鐢辨瘡宸炴淳鍑轰袱鍚嶄唬琛ㄧ粍鎴...
  • 绠杩缇庡浗鍐呮垬鐖嗗彂鐨勫師鍥犲強杩囩▼?
    绛旓細缇庡浗鍐呮垬鐖嗗彂鐨勫師鍥狅細缇庡浗鐙珛鍚庯紝鍗楁柟鍜屽寳鏂规部鐫涓ゆ潯涓嶅悓鐨勯亾璺彂灞銆鍖楁柟棰嗗鎴樹簤鐨勬槸璧勪骇闃剁骇锛屾垬鏂楀姏閲忔槸骞垮ぇ宸ヤ汉銆佸啘姘戝拰榛戜汉锛涘寳鏂硅祫浜ч樁绾ц姹傛彁楂樺叧绋庯紝鍗楁柟绉嶆鍥富涓诲紶闄嶄綆鍏崇◣锛涘寳鏂逛富寮犲簾闄ゅゴ闅跺埗搴︼紝鍗楁柟涓诲紶鎵╁厖濂撮毝鏁伴噺锛涘崡鏂逛富寮犳妸濂撮毝鍒跺害鎵╁睍鍒拌タ閮ㄦ柊寮杈熺殑鍦熷湴涓婏紝鍖楁柟鍧氬喅鍙嶅锛涘崡鍖楀弻鏂圭煕鐩剧殑...
  • 缇庡浗鍐呮垬鐨勪富瑕佸師鍥犲拰鍘嗗彶鎰忎箟鏄粈涔?
    绛旓細缇庡浗鍐呮垬鐨勪富瑕佸師鍥犳槸鍗楀寳鏂逛笉鏂縺鍖栫殑鍒╃泭鍐茬獊銆傜編鍥界嫭绔嬩互鍚庯紝鐗瑰埆鏄湪鎵╁紶棰嗗湡鐨勮繃绋嬩腑锛屽寳鏂瑰伐鍟嗕笟璧勬湰涓讳箟鍜屽崡閮ㄧ妞嶅洯缁忔祹娌跨潃涓嶅悓鐨勭粡娴庨亾璺兘寰楀埌浜嗚繀閫熷彂灞曘備絾鏄紝鍗楀寳鐭涚浘瓒婃潵瓒婂皷閿愩傚弻鏂圭殑鐭涚浘涓昏琛ㄧ幇鍦ㄥ瑗块儴鏂版嫇灞曞湡鍦扮殑浜夊ず鍜屽ゴ闅跺埗鐨勫瓨搴熼棶棰樹笂銆傚弻鏂瑰瑗块儴鍦熷湴鐨勪簤澶洪櫎浜嗙粡娴庡師鍥犺繕鍦ㄤ簬甯屾湜...
  • 浠涔堟槸缇庡浗鍐呮垬?
    绛旓細鎴樺墠10骞,缇庡浗鍖楅儴宸ヤ笟璧勬湰涓讳箟杩呴熷彂灞,浠ユ畫閰峰墺鍓婇粦濂村姵鍔ㄤ负鍩虹鐨勫崡閮ㄧ妞嶅洯缁忔祹鍒跺害鏋佸叾鑵愭溄,鎴愪负缇庡浗璧勬湰涓讳箟杩涗竴姝ュ彂灞曠殑涓ラ噸闃荤銆1860骞村弽瀵瑰ゴ闅跺埗鐨勫叡鍜屽厷鍊欓変汉鏋楄偗褰撻変负缇庡浗鎬荤粺,浣垮ゴ闅朵富鍗犱紭鍔跨殑姘戜富鍏氫抚澶变簡鑱旈偊鏀挎潈銆備簬鏄,鍗楅儴鍚勮搫濂村窞鐩哥户閫鍑鸿仈閭,浜1861骞2鏈堟垚绔嬧滃崡閮ㄨ仈鐩熲,鎺ㄩ夋埓缁存柉涓衡滄荤粺鈥,浠...
  • 缇庡浗鍐呮垬鐨勬椂闂村拰鍏蜂綋鐨勫師鍥犱笌缁忚繃鏄粈涔?
    绛旓細鍥犺19涓栫邯鏈編鍥戒竴璺冭屾垚涓轰笘鐣屼笂鏈鍏堣繘鐨勫伐鍐滀笟璧勬湰涓讳箟澶у浗銆 榛戜汉鍦ㄥ唴鎴樺悗鐨勯噸寤烘椂鏈熶粛鍙楀埌澶氭柟闈㈢殑姝ц鍜岀妞嶅満涓荤殑鍓ュ墛,浣嗗湪鏀挎不涓婂彇寰楀叕姘戞潈鍙婇変妇鏉,浠庡ゴ闅舵灧閿佷笅瑙f斁鍑烘潵銆傚洜姝,缇庡浗鍐呮垬鍦ㄧ編鍥藉巻鍙插彂灞曚腑鏄叿鏈夊垝鏃朵唬鐨勫奖鍝嶃 浜斻缇庡浗鍗楀寳鎴樹簤璇勪环 鍗楀寳鎴樹簤鎽ф瘉浜嗗ゴ闅跺埗,鍗楀寳鎴樹簤鏄缇庡浗鍘嗗彶涓婄浜屾璧勪骇...
  • 缇庡浗鍐呮垬鏄庝箞鍥炰簨?
    绛旓細鍗楀寳鎴樹簤,鍙堢О缇庡浗鍐呮垬(American Civil War),鏄編鍥藉巻鍙蹭笂涓鍦哄ぇ瑙勬ā鐨勫唴鎴,鍙傛垬鍙屾柟涓虹編鍒╁潥鍚堜紬鍥(绠绉拌仈閭)鍜岀編鍒╁潥鑱旂洘鍥(绠绉伴偊鑱)銆傝繖鍦烘垬浜夌殑璧峰洜涓虹編鍥藉崡閮ㄥ崄涓宸炰互浜氫集鎷夌綍路鏋楄偗浜1861骞村氨浠绘荤粺涓虹敱鑰岄檰缁鍑鸿仈閭,鍙︽垚绔嬩互鏉版枑閫娐锋埓缁存柉涓衡滄荤粺鈥濈殑鏀垮簻,骞堕┍閫愰┗鎵庡崡鏂圭殑鑱旈偊鍐,鑰屾灄鑲笅浠ゆ敾鎵撯滃彌涔扁濆窞...
  • 缇庡浗鍐呮垬涓轰粈涔浼氱垎鍙?
    绛旓細鏍规湰鍘熷洜锛氱粡娴庡師鍥犮1854骞村湪鍖楁柟鎴愮珛浜鍏卞拰鍏氥傚悓骞达紝鍗楁柟濂撮毝涓讳紒鍥剧敤姝﹀姏鎶婂ゴ闅跺埗鎵╁紶鍒板牚钀ㄦ柉锛屼簬鏄湪鍫惃鏂垎鍙戜簡瑗块儴鍐滄皯涓庢潵鑷嚜鐢卞窞鐨勭Щ姘戝弽瀵瑰崡鏂瑰ゴ闅朵富鐨勬瑁呮枟浜夛紝鏂椾簤鎸佺画鍒1856骞达紝鎻紑鍐呮垬搴忓箷銆1857骞村ゴ闅朵富鍙堝埄鐢ㄦ柉绉戠壒鍒ゅ喅妗堜紒鍥炬妸濂撮毝鍒舵墿灞曞埌缇庡浗鍏ㄩ儴棰嗗湡涓婂幓锛屽鑷寸害缈奥峰竷鏈楄捣涔夈1860骞...
  • 缇庡浗鍐呮垬鍙戠敓鐨勫師鍥鏄粈涔?
    绛旓細2. 闅忕潃棰嗗湡鎵╁紶锛屽崡鍖楀弻鏂圭殑缁忔祹鍒╃泭鍐茬獊鏃ョ泭鍔犲墽锛屽挨鍏舵槸鍦ㄨタ閮ㄦ柊棰嗗湡鐨勪簤澶轰笂銆3. 濂撮毝鍒剁殑瀛樺簾闂杩涗竴姝ュ姞鍓т簡鍗楀寳涔嬮棿鐨勭煕鐩俱傚崡鏂逛緷璧栧ゴ闅跺姵鍔紝鑰屽寳鏂瑰垯闇瑕佽嚜鐢卞姵鍔ㄥ姏鏉ユ敮鎸佸叾璧勬湰涓讳箟缁忔祹銆4. 19涓栫邯涓湡锛屽崡鍖楀弻鏂瑰湪濂撮毝鍒堕棶棰樹笂鐨勫垎姝ф垚涓轰笉鍙皟鍜岀殑鐭涚浘锛屾渶缁堝鑷浜嗙編鍥藉唴鎴鐨勭垎鍙戙5. 缇庡浗...
  • 扩展阅读:美国内战2024电影 ... 美国内乱有多严重 ... 美国内战在线免费观看 ... 美国内战电影解析 ... 美国内乱最新消息 ... 美国是否会爆发内战 ... 国共内战打了几年 ... 美国内战剧情介绍 ... 国共不打内战能打赢日本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