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红椿寺

久慕其名,很早就想到红椿寺看看的,这次终于成行了。早晨六点钟,开着借来的一辆越野车,我和吴君等一行四人开始向嵩南深处进发。

红椿寺位于车村镇高峰村,始建于明嘉靖初年,毁于明末闯王义军。虽然其存世时间不长,但却如划过天际的一颗流星 ,在嵩县佛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它是当时四川无际明悟派创始人月幻无际的弟子、后来成为南岳门下第二十六世法嗣的荆辟和尚所创建;明萧顺太后曾为该寺颁大藏金经、赐千盘盛会和提供资助,是一所规格很高的皇家寺院,对研究明末的宗教和 社会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汽车 沿着山谷颠簸着艰难地向上爬行,道路又窄又陡,路面凹凸不平,有几次差点擦上路旁突出的岩石。快到山顶的时候,前面一下子豁然开朗,一座古石桥赫然出现在眼前。石桥高有四米,宽五米,长约五十米,有三个石拱,全部用片石干砌而成。石拱的外沿用雕凿精细的花岗岩镶嵌,桥两侧有安装栏杆的痕迹。在接近桥头的桥面上应该还有亭子什么的标志性的建筑,现在只剩下一堆瓦砾,其它基本保存完好。石桥刚好跨过临近水沟的一片开阔的洼地,估计这里过去可能是一片沼泽,该桥应是专为接引进寺的达官显贵而修建。

过了石桥上行一里,在路右侧的山凹里隐约出现一个古寨,沿着衰草掩遮的古道走近寨墙,一个拱形的石砌门洞出现在面前,原来这就是红椿寺的大门啊,由于树枝藤架遮挡,远一点根本看不到。门洞宽一米八多,高两米五,进深三米,里面有安门的柱石和闩门的洞眼。与石桥的桥拱一样,门洞的拱券也是用薄石干砌而成,从散落在地上的构件看,外沿是用精美的花岗岩牡丹浮雕镶嵌,门洞的上方有砖瓦之类的建筑遗存。寨墙大部分都还完好,全是用石块筑砌,顶宽约一米,象长城一样随山势起伏蜿蜒,周长足有五里。

进得寨墙,走过一片开阔的平地,迎面是一道乱石堆积、杂树丛生的陡坡,一条小路深没其中,若不是木叶凋零、百虫蛰伏的初冬,我们还真不敢贸然而入呢。进得里面,随着对林中光线的适应,我们发觉有点不对,仔细向周围一看,天那,这那里是什么乱石啊,只见到处是散落的凿造精美的石头构件、宽厚古朴的砖头瓦片和叠压在一起的经过加工的石条。这时同行的吴君叫道:“这不是台阶吗?”我忙过去一看,只见有三、四级台阶模样摆放的石条,清除过去一些杂物,又现出两级台阶,其中一级还比较完整,有六、七块一米以上的石条接成,尽头还有断裂的栏杆和凿口。好家伙,这原来是通往上面的主干道啊,竟有十米之阔。那么这些台阶是如何毁坏成这个样子的呢?还有这些“建筑垃圾”都是哪来的呢?心里想着不觉已到了台阶尽头,上面是一个巨大的场子,看样子足有十亩。场子前相距十多米,对称树着两组石柱,这也许就是民间传说的拴马桩吧。场两侧是数间坍塌的石墙,靠南的场子边有一个巨大的碾盘,石磙半埋在一旁的腐土里;旁边又有两扇石磨,直径有1.2米,厚约30公分。场子以北靠近寨墙的地方,往上依次是一级又一级平整的场子,估计当初上面应该是僧舍禅堂之类的建筑。

绕过场子尽头高高的石垣,上面又是一个很大的坪坝,从露出地面的巨大柱石来看,这里应该就是大殿的位置了。一个长一米二、宽高近一米的斗形碑座侧翻在一边,不远处有一截断裂的碑首,上面“钦赐”二字清晰可辨。我们四人合力将断碑翻了过来,只见正中刻有“懿旨”两个大字,下面刻着“皇图永固,帝道长存”等几个小字,可惜下半截已经找不到了。再往上走,在接近寺院尽头的又一处平台的地方,两通碑楼巍然耸立在面前。两通石碑规格一样,高大威猛,每通碑的两侧有整块树立的花岗岩石条护持,碑顶上面由雕凿精美的屋脊瓦垅形状的花岗岩楼顶覆盖,整碑足有5米高。两通碑的碑题都是篆刻的“重修红椿寺记”,同立于万历十七年四月,其中右边的碑刻保存得较为完好,碑文曰“……中岳支伏牛,属嵩邑。……四方檀越,以进影摄缁为幸。阜城里许额有名红椿寺者,建自嘉靖之初,临济正宗第二十五世壁老人。荆辟者,幼嗜禅学,过函谷,择春寺居焉。索然一榻逾二十年,足不履城市,口不下烟火……既而游京都,妙悟益深,依归益众,事皆前知,临化有一拳打破虚空、赫得诸佛退位之偈。其徒依宗师,兼主持,延寿、印空恪守宗风,广兴禅舍,今又逾三十余祀矣,季久倾塌。荆壁孙明海,号慈舟,……谋同忝法派、明本等捐赀集施。复铲崖堙,早驱石剪棘,削污壤,裒高隅,乃栋若宇,以桷以楹,修千佛藏经殿。去数武,增三大士殿;配殿之左右,则天王祖师伽蓝也。慈圣宣文明萧皇太后赐大藏金经,复增禅堂,延众检阅以虔祝延。”其大意是:伏牛山景物名胜甲天下,四方的施主以到过这里领悟佛法为荣。其中有个红椿寺,建于明嘉靖初年,为荆壁老人所创。后来,他的门徒依照宗师教诲,广修禅舍,至今三十余年过去了,时间久了又有些倒塌破败。荆壁的徒孙有个叫明海、号慈舟的人,同忝法派、明本等人谋划,共同捐资、收集布施。他们先修千佛殿和藏经殿,距离数步,增修三大士殿,在配殿的两边,则修建伽蓝殿,其次盖禅堂,金壁辉煌,焕然一新。李太后(明万历皇帝之母)给寺院颁赐大藏金经,增修禅堂,以供僧众研学……

另一通石碑有一定的损毁,部分字迹剥落,但大意尚且完整。“伏牛胜概甲里区,佛所阐灵地也。而里区披淄论呗者,率亦记写宗印,盖自唐已然矣。然所谓伏牛者何?辟支隐居,野牛阻路,自在和尚降之,名斯著耳。详载禅乘,无容赘论。论其显者,山之寺,环云岩,辖 百五十余区。宝刹霞张,衲流云聚,世宗时,荆壁和尚修之。……乃慈舟上人以中贵披剃,栖迹伏牛几星霜矣。企荆辟踵印空禅心肆力,大振宗风,润色招提,尽复当年之胜。……所以声彻慈宫,颁经赐镪,且奉懿旨建千盘盛会。讲演秘典……”其大意是说,伏牛山形胜方圆闻名,是阐明佛法要义的地方。至于身披缁衣口诵经文的僧人,也大都记写宗门的渊源,那么伏牛山是什么意思呢?有辟支头陀在这里隐居,野牛出没阻挡通行,自在和尚降服了它,名字才开始流传下来。其最有名的,是山上的寺院环绕云岩寺(这个中心)有一百五十余所,寺院像云霞一样(在山上)铺排,僧众像流云一样汇聚。(红椿寺)明世哲宗时由荆壁和尚修建。岁月久了便有些倾颓,总需要有人来修复。慈舟上人以太监的身份剃度出家,栖身在伏牛山区已经几年了。企望着象荆壁、印空那样,尽心尽力,重振先辈业绩,于是对红椿寺做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这件事传到朝庭后宫,李皇太后为该寺颁赐了大藏金经和金银钱币。(慈舟上人)并奉太后懿旨建立千盘盛会,讲演佛门经典。该碑为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修撰承务师傅野肖及徐联芳撰文,御马监太监张思、陈儒、李官等九名太监立石。红椿寺在当时地位之高、规模之盛由此可见一斑,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皇家寺院。

说到红椿寺,不能不谈到其开山始祖荆壁和尚,以上碑文中也多次提及。那么荆壁何许人也?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先生在《明代四川楚山绍琦禅师与河南伏牛山红椿寺的因缘》一文中谈到,荆壁即楚山绍琦,四川简州唐安人,弃业出家,参拜无际明悟,终有省悟,再至江南,遍访诸山长老,学业大增。楚山绍琦37岁时回四川重访无际长老得到长的认可,成为南岳门下第二十六世传人。楚山绍琦在成都“驻锡天成上刹,而“四方衲子请益问道者川至云集”,因此,被朝庭册封为“荆壁禅师”,于成化九年圆寂,是明朝后期四川乃至全国最有名的高僧。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气势恢宏的红椿寺是如何衰落的呢?在附近一位牧牛老者的缓缓述说中,一幅幅画面在我的眼前铺展开来: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当时,与官府作战失利的李闯王退据到伏牛山一带活动。这期间,与朝庭有着刻骨仇恨农民起义军,把香火鼎盛、资产丰饶的红椿寺锁定为劫掠的目标。危难之际,深受皇恩的红椿寺岂甘束手待毙?于是,一场义军与护寺僧兵的战斗爆发了,义军初战未克,僧兵居高临下,把一些进攻寺院的义军射杀寨下。这一下激怒了攻寺的义军,他们又调集一支人马从背后夹击。寺院住持眼看劫数难免,仓促间将寺院积蓄的金银珠宝等藏于早已备好的隐秘处,然后在石壁上给后人留下“寺前寺后,金银一担六,一半用于建庙,一半你拿走”的血书,纵火自尽。在义军前后夹击下,寺院被攻破,红了眼的义军由本意的劫财演变成一场杀戮,刀光剑影中,僧兵被一个个搏杀,粮食财物被掠取一空,竖在殿前的刻有“钦赐”、“懿旨”的石碑在呼喝声中被推倒在地摔为数截,禅堂大殿在熊熊火光中化为灰烬,袅袅青烟中,一切归于沉寂……伏牛山其它寺院的僧人闻知此讯纷纷远避他方,“流寇纷扰,佛像蒙尘,众僧奔散”,盛极一时的伏牛山佛教从此走向衰落。

迈着沉重的步子,我们默默地走出了红椿寺,回首凝睇,那朦胧如血的夕阳下,一个衲流云聚,雄伟辉煌的古刹仿佛出现在眼前,慢慢地又幻化为一个刀光剑影、火光熊熊的屠场……“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埃尘”?千秋佛业,竟至于斯,哀哉!惜哉!孰是孰非?孰顺孰违?逝者已矣,来者何往?

  • 鎺㈢绾㈡た瀵
    绛旓細绾㈡た瀵鍦ㄥ綋鏃跺湴浣嶄箣楂樸佽妯′箣鐩涚敱姝ゅ彲瑙佷竴鏂,鏄竴搴у悕绗﹀叾瀹炵殑鐨囧瀵洪櫌銆 璇村埌绾㈡た瀵,涓嶈兘涓嶈皥鍒板叾寮灞卞绁栬崋澹佸拰灏,浠ヤ笂纰戞枃涓篃澶氭鎻愬強銆傞偅涔堣崋澹佷綍璁镐汉涔?涓浗绀剧闄笘鐣屽畻鏁欑爺绌舵墍榛勫骞村厛鐢熷湪銆婃槑浠e洓宸濇灞辩粛鐞︾甯堜笌娌冲崡浼忕墰灞辩孩妞垮鐨勫洜缂樸嬩竴鏂囦腑璋堝埌,鑽嗗鍗虫灞辩粛鐞,鍥涘窛绠宸炲攼瀹変汉,寮冧笟鍑哄,鍙...
  • 扩展阅读:香格里拉旅游 ... 椿树沟云墅民宿 ... 红椿寺 ... 探秘兰若寺 ... 香格里拉必去4个景点 ... 悟惑寺诡异事件 ... 红木大床 ... 桐木原木 ... 被国家隐藏的灵异事件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