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是什么啊 以太网是什么

\u4ec0\u4e48\u662f\u4ee5\u592a\u7f51\uff1f\uff1f\uff1f

\u4ee5\u592a\u7f51\u662f\u5728 20 \u4e16\u7eaa 70 \u5e74\u4ee3\u7814\u5236\u5f00\u53d1\u7684\u4e00\u79cd\u57fa\u5e26\u5c40\u57df\u7f51\u6280\u672f\uff0c\u4f7f\u7528\u540c\u8f74\u7535\u7f06\u4f5c\u4e3a\u7f51\u7edc\u5a92\u4f53\uff0c\u91c7\u7528\u8f7d\u6ce2\u591a\u8def\u8bbf\u95ee\u548c\u51b2\u7a81\u68c0\u6d4b( CSMA/CD )\u673a\u5236\uff0c\u6570\u636e\u4f20\u8f93\u901f\u7387\u8fbe\u5230 10MBPS \u3002
\u4f46\u662f\u5982\u4eca\u4ee5\u592a\u7f51\u66f4\u591a\u7684\u88ab\u7528\u6765\u6307\u5404\u79cd\u91c7\u7528 CSMA/CD \u6280\u672f\u7684\u5c40\u57df\u7f51\u3002\u4ee5\u592a\u7f51\u7684\u5e27\u683c\u5f0f\u4e0e IP \u662f\u4e00\u81f4\u7684\uff0c\u7279\u522b\u9002\u5408\u4e8e\u4f20\u8f93 IP \u6570\u636e\u3002\u4ee5\u592a\u7f51\u7531\u4e8e\u5177\u6709\u7b80\u5355\u65b9\u4fbf\u3001\u4ef7\u683c\u4f4e\u3001\u901f\u5ea6\u9ad8\u7b49\u3002
\u5148\u524d\u7269\u7406\u754c\u8ba4\u4e3a\u5b87\u5b99\u95f4\u5b58\u5728\u4e00\u79cd\u6781\u7a00\u758f\u7684\u4ecb\u8d28\u5e76\u79f0\u4e4b\u4e3a\u4ee5\u592a\uff0c\u4f46\u540e\u6765\u5b9e\u9a8c\u8bc1\u660e\u5e76\u4e0d\u5b58\u5728\u6240\u8c13\u7684\u4ee5\u592a\uff0c\u56e0\u4e3a\u8fd9\u4e2a\u8bcd\u662f\u5f53\u65f6\u7684\u4ea7\u7269\uff0c\u5c31\u50cf\u6211\u4eec\u5148\u524d\u7684\u5f88\u591a\u4e0d\u79d1\u5b66\u7684\u547d\u540d\uff0c\u90fd\u662f\u5728\u4eba\u4eec\u4e3a\u53d1\u73b0\u524d\u7684\u5bfc\u81f4\uff0c\u867d\u7136\u540e\u6765\u8bc1\u660e\u662f\u4e0d\u6b63\u786e\u7684\uff0c\u4f46\u65e0\u8bba\u662f\u4e3a\u4e86\u7eaa\u5ff5\u8fd8\u662f\u5176\u4ed6\u7406\u7531\uff0c\u90fd\u628a\u540d\u5b57\u8a00\u4f20\u4e86\u4e0b\u6765\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6700\u521d\u7684\u4ee5\u592a\u7f51\u662f\u91c7\u7528\u540c\u8f74\u7535\u7f06\u6765\u8fde\u63a5\u5404\u4e2a\u8bbe\u5907\u7684\u3002\u7535\u8111\u901a\u8fc7\u4e00\u4e2a\u53eb\u505a\u9644\u52a0\u5355\u5143\u63a5\u53e3\uff08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uff0cAUI\uff09\u7684\u6536\u53d1\u5668\u8fde\u63a5\u5230\u7535\u7f06\u4e0a\u3002
\u4e00\u6839\u7b80\u5355\u7f51\u7ebf\u5bf9\u4e8e\u4e00\u4e2a\u5c0f\u578b\u7f51\u7edc\u6765\u8bf4\u8fd8\u662f\u5f88\u53ef\u9760\u7684\uff0c\u5bf9\u4e8e\u5927\u578b\u7f51\u7edc\u6765\u8bf4\uff0c\u67d0\u5904\u7ebf\u8def\u7684\u6545\u969c\u6216\u67d0\u4e2a\u8fde\u63a5\u5668\u7684\u6545\u969c\uff0c\u90fd\u4f1a\u9020\u6210\u4ee5\u592a\u7f51\u67d0\u4e2a\u6216\u591a\u4e2a\u7f51\u6bb5\u7684\u4e0d\u7a33\u5b9a\u3002
\u56e0\u4e3a\u6240\u6709\u7684\u901a\u4fe1\u4fe1\u53f7\u90fd\u5728\u5171\u7528\u7ebf\u8def\u4e0a\u4f20\u8f93\uff0c\u5373\u4f7f\u4fe1\u606f\u53ea\u662f\u53d1\u7ed9\u5176\u4e2d\u7684\u4e00\u4e2a\u7ec8\u7aef\uff08destination\uff09\uff0c\u67d0\u53f0\u7535\u8111\u53d1\u9001\u7684\u6d88\u606f\u90fd\u5c06\u88ab\u6240\u6709\u5176\u4ed6\u7535\u8111\u63a5\u6536\u3002
\u5728\u6b63\u5e38\u60c5\u51b5\u4e0b\uff0c\u7f51\u7edc\u63a5\u53e3\u5361\u4f1a\u6ee4\u6389\u4e0d\u662f\u53d1\u9001\u7ed9\u81ea\u5df1\u7684\u4fe1\u606f\uff0c\u63a5\u6536\u76ee\u6807\u5730\u5740\u662f\u81ea\u5df1\u7684\u4fe1\u606f\u65f6\u624d\u4f1a\u5411CPU\u53d1\u51fa\u4e2d\u65ad\u8bf7\u6c42\uff0c\u9664\u975e\u7f51\u5361\u5904\u4e8e\u6df7\u6742\u6a21\u5f0f\uff08Promiscuous mode\uff09\u3002
\u8fd9\u79cd\u201c\u4e00\u4e2a\u8bf4\uff0c\u5927\u5bb6\u542c\u201d\u7684\u7279\u8d28\u662f\u5171\u4eab\u4ecb\u8d28\u4ee5\u592a\u7f51\u5728\u5b89\u5168\u4e0a\u7684\u5f31\u70b9\uff0c\u56e0\u4e3a\u4ee5\u592a\u7f51\u4e0a\u7684\u4e00\u4e2a\u8282\u70b9\u53ef\u4ee5\u9009\u62e9\u662f\u5426\u76d1\u542c\u7ebf\u8def\u4e0a\u4f20\u8f93\u7684\u6240\u6709\u4fe1\u606f\u3002\u5171\u4eab\u7535\u7f06\u4e5f\u610f\u5473\u7740\u5171\u4eab\u5e26\u5bbd\uff0c\u6240\u4ee5\u5728\u67d0\u4e9b\u60c5\u51b5\u4e0b\u4ee5\u592a\u7f51\u7684\u901f\u5ea6\u53ef\u80fd\u4f1a\u975e\u5e38\u6162\uff0c\u6bd4\u5982\u7535\u6e90\u6545\u969c\u4e4b\u540e\uff0c\u5f53\u6240\u6709\u7684\u7f51\u7edc\u7ec8\u7aef\u90fd\u91cd\u65b0\u542f\u52a8\u65f6\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4ee5\u592a\u7f51

\u4ee5\u592a\u7f51\u662f\u4e00\u79cd\u8ba1\u7b97\u673a\u5c40\u57df\u7f51\u6280\u672f\u3002
\u4ee5\u592a\u7f51\u7684\u57fa\u672c\u7279\u5f81\u662f\u91c7\u7528\u4e00\u79cd\u79f0\u4e3a\u8f7d\u6ce2\u76d1\u542c\u591a\u8def\u8bbf\u95ee/\u51b2\u7a81\u68c0\u6d4bCSMA/CD\u7684\u5171\u4eab\u8bbf\u95ee\u65b9\u6848\uff0c\u5373\u591a\u4e2a\u5de5\u4f5c\u7ad9\u90fd\u8fde\u63a5\u5728\u4e00\u6761\u603b\u7ebf\u4e0a\uff0c\u6240\u6709\u7684\u5de5\u4f5c\u7ad9\u90fd\u4e0d\u65ad\u5411\u603b\u7ebf\u4e0a\u53d1\u51fa\u76d1\u542c\u4fe1\u53f7\uff1b
\u4f46\u662f\u4ee5\u592a\u7f51\u5728\u540c\u4e00\u65f6\u523b\u53ea\u80fd\u6709\u4e00\u4e2a\u5de5\u4f5c\u7ad9\u5728\u603b\u7ebf\u4e0a\u8fdb\u884c\u4f20\u8f93\uff0c\u800c\u5176\u5b83\u5de5\u4f5c\u7ad9\u5fc5\u987b\u7b49\u5f85\u5176\u4f20\u8f93\u7ed3\u675f\u540e\u518d\u5f00\u59cb\u81ea\u5df1\u7684\u4f20\u8f93\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
\u4ee5\u592a\u7f51\u7531\u5171\u4eab\u4f20\u8f93\u5a92\u4f53\uff0c\u5982\u53cc\u7ede\u7ebf\u7535\u7f06\u6216\u540c\u8f74\u7535\u7f06\u548c\u591a\u7aef\u53e3\u96c6\u7ebf\u5668\u3001\u7f51\u6865\u6216\u4ea4\u6362\u673a\u6784\u6210\u3002\u5728\u661f\u578b\u6216\u603b\u7ebf\u578b\u914d\u7f6e\u7ed3\u6784\u4e2d\uff0c\u96c6\u7ebf\u5668/\u4ea4\u6362\u673a/\u7f51\u6865\u901a\u8fc7\u7535\u7f06\u4f7f\u5f97\u8ba1\u7b97\u673a\u3001\u6253\u5370\u673a\u548c\u5de5\u4f5c\u7ad9\u5f7c\u6b64\u4e4b\u95f4\u76f8\u4e92\u8fde\u63a5\u3002
\u4ee5\u592a\u7f51\u53ef\u4ee5\u5728\u4e92\u8054\u8bbe\u5907\u4e4b\u95f4\u4ee510-100Mbps\u7684\u901f\u7387\u4f20\u9001\u4fe1\u606f\u5305\u3002\u4ee5\u592a\u7f51\u53ef\u80fd\u5de5\u4f5c\u5728\u4e24\u79cd\u6a21\u5f0f\u4e0b\uff0c\u534a\u53cc\u5de5\u548c\u5168\u53cc\u5de5\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767e\u5ea6\u767e\u79d1-\u4ee5\u592a\u7f51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

以太网实现了在网络上向无线系统中的多个节点发送信息的思想。每个节点必须获取电缆或通道来传输信息,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可以通过当前的快速以太网将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速度和效率,以减少冲突,使用集线器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

扩展资料

以太网的网络接口类型

SC光纤接口类型。SC光纤接口已在以太网时代得到应用,接口种类繁多,主要用于局域网交换环境,它在一些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

FDDI接口类型。FDDI是以太网局域网中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它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点,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为光纤。

RJ-45接口类型。这个接口是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传输介质均为双绞线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太网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IEEE
802.3ae
以太网简史:
1972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和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同事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实验型的以太网系统,用来实现Xerox
Alto(一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工作站)之间的互连,这种实验型的以太网用于Alto工作站、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之间的互连,其数据传输率达到了2.94Mbps。
梅特卡夫发明的这套实验型的网络当时被称为Alto
Aloha网。1973年,梅特卡夫将其命名为以太网,并指出这一系统除了支持Alto工作站外,还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计算机,而且整个网络结构已经超越了Aloha系统。他选择“以太”(ether)这一名词作为描述这一网络的特征:物理介质(比如电缆)将比特流传输到各个站点,就像古老的“以太理论”(luminiferous
ether)所阐述的那样,古代的“以太理论”认为“以太”通过电磁波充满了整个空间。就这样,以太网诞生了。
最初的以太网事一种实验型的同轴电缆网,冲突检测采用CSMA/CD
。该网络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0年,三家公司(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施乐公司)联合研发了10M以太网1.0规范。最初的IEEE802.3即基于该规范,并且与该规范非常相似。802.3工作组于1983年通过了草案,并于1985年出版了官方标准ANSI/IEEE
Std
802.3-1985。从此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标准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更新,以支持更多的传输介质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等。
1979年,梅特卡夫成立了3Com公司,并生产出第一个可用的网络设备:以太网卡(NIC),
它是允许从主机到IBM终端和PC机等不同设备相互之间实现无缝通信的第一款产品,使企业能够以无缝方式共享和打印文件,从而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范围的通信能力。
以太网和IEEE802.3:
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它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以太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网络中零散的和偶然的堵塞而开发的,而IEEE802.3标准是在最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以太网2.0版由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联合开发,它与IEEE802.3兼容。
以太网和IEEE802.3通常由接口卡(网卡)或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以太网电缆协议规定用收发器将电缆连到网络物理设备上。收发器执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其中包括冲突检测及收发器电缆将收发器连接到工作站上。
IEEE802.3提供了多种电缆规范,10Base5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以太网最为接近。在这一规范中,连接电缆称作连接单元接口(AUI),网络连接设备称为介质访问单元(MAU)而不再是收发器。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以太网的连接
拓扑结构:
总线型:所需的电缆较少、价格便宜、管理成本高,不易隔离故障点、采用共享的访问机制,易造成网络拥塞。早期以太网多使用总线型的拓扑结构,采用同轴缆作为传输介质,连接简单,通常在小规模的网络中不需要专用的网络设备,但由于它存在的固有缺陷,已经逐渐被以集线器和交换机为核心的星型网络所代替。
星型:管理方便、容易扩展、需要专用的网络设备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需要更多的网线、对核心设的可靠性要求高。采用专用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或交换机)作为核心节点,通过双绞线将局域网中的各台主机连接到核心节点上,这就形成了星型结构。星型网络虽然需要的线缆比总线型多,但布线和连接器比总线型的要便宜。此外,星型拓扑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很方便的将网络扩展到很大的规模,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绝大部分的以太网所采用。
传输介质:
以太网可以采用多种连接介质,包括同轴缆、双绞线和光纤等。其中双绞线多用于从主机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而光纤则主要用于交换机间的级联和交换机到路由器间的点到点链路上。同轴缆作为早期的主要连接介质已经逐渐趋于淘汰。
接口的工作模式:
以太网卡可以工作在两种模式下:半双工和全双工。
半双工:半双工传输模式实现以太网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传统的共享LAN是在半双工下工作的,在同一时间只能传输单一方向的数据。当两个方向的数据同时传输时,就会产生冲突,这会降低以太网的效率。
全双工:全双工传输是采用点对点连接,这种安排没有冲突,因为它们使用双绞线中两个独立的线路,这等于没有安装新的介质就提高了带宽。例如在上例的车站间又加了一条并行的铁轨,同时可有两列火车双向通行。在双全工模式下,冲突检测电路不可用,因此每个双全工连接只用一个端口,用于点对点连接。标准以太网的传输效率可达到50%~60%的带宽,双全工在两个方向上都提供100%的效率。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帧听多路访问(CSMA/CD)机制。以太网中节点都可以看到在网络中发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们说以太网是一种广播网络。以太网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以太网中的一台主机要传输数据时,它将按如下步骤进行:
1、帧听信道上收否有信号在传输。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就继续帧听,直到信道空闲为止。
2、若没有帧听到任何信号,就传输数据
3、传输的时候继续帧听,如发现冲突则执行退避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执行步骤1(当冲突发生时,涉及冲突的计算机会发送一个拥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节点)
4、若未发现冲突则发送成功,计算机会返回到帧听信道状态。
注意:每台计算机一次只允许发送一个包,所有计算机在试图再一次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最近一次发送后等待9.6微秒(以10Mbps运行)。

以太网,指由施乐公司创建并由施乐、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 Mbp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90年代,交换型以太网得到了发展,并先后推出了100兆的快速以太网、1000兆的千兆位以太网和10000兆的万兆位以太网等更高速的以太网技术。以太网的帧格式特别适合于传输IP数据包。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以太网被广泛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接入网也采用以太网,将形成从局域网、接入网、城域网到广域网全部是以太网的结构,这样采用与IP数据包结构近似的以太网帧结构,各网之间无缝连接,中间不需要任何格式转换,可以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管理,降低成本,这种结构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基于以上原因,以太网接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说明白点,我们平常所用局域网一般都是以太网,为什么是以太网呢?局域网中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卡,各种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也是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其实一个IEEE802.3下的协议标准,各生生产厂商在这个协议标准之下,不同的厂家,生产出同种电气结构,数据通信结构的产品,用这些产品组建起来的网络总称就是以太网,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的物理学家假设的电磁辐射媒体-光以太。后来的研究证明光以太不存在。
每一个节点有全球唯一的48位地址也就是制造商分配给网卡的MAC地址,以保证以太网上所有节点能互相鉴别。由于以太网十分普遍,许多制造商把以太网卡直接集成进计算机主板。
以太网实现了网络上无线电系统多个节点发送信息的想法,每个节点必须获取电缆或者信道的才能传送信息,有时也叫作以太(Ether)。
扩展资料: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减少冲突,将能提高的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交换机(Switch
hub)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
如此一来,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即载波多重访问/碰撞侦测)的总线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以太网

  • 浠涔堟槸浠ュお缃?涓轰粈涔堣鍙仛鈥滀互澶濈綉?
    绛旓細浠ュお缃(Ethernet)鎸囩殑鏄敱Xerox鍏徃鍒涘缓骞剁敱Xerox銆両ntel鍜孌EC鍏徃鑱斿悎寮鍙戠殑鍩哄甫灞鍩熺綉瑙勮寖,鏄褰撲粖鐜版湁灞鍩熺綉閲囩敤鐨勬渶閫氱敤鐨勯氫俊鍗忚鏍囧噯銆備互澶綉缁滀娇鐢–SMA/CD(杞芥尝鐩戝惉澶氳矾璁块棶鍙婂啿绐佹娴)鎶鏈,骞朵互10M/S鐨勯熺巼杩愯鍦ㄥ绉嶇被鍨嬬殑鐢电紗涓娿備互澶綉涓嶪EEE802.3绯诲垪鏍囧噯鐩哥被浼笺傚寘鎷爣鍑嗙殑浠ュお缃(10Mbit/s)銆佸揩閫熶互澶綉(...
  • 浠涔堟槸浠ュお缃?涓轰粈涔堣鍙仛鈥滀互澶濈綉?
    绛旓細浠ュお缃(Ethernet)鎸囩殑鏄敱Xerox鍏徃鍒涘缓骞剁敱Xerox銆両ntel鍜孌EC鍏徃鑱斿悎寮鍙戠殑鍩哄甫灞鍩熺綉瑙勮寖锛屾槸褰撲粖鐜版湁灞鍩熺綉閲囩敤鐨勬渶閫氱敤鐨勯氫俊鍗忚鏍囧噯銆備互澶綉缁滀娇鐢–SMA/CD锛堣浇娉㈢洃鍚璺闂強鍐茬獊妫娴嬶級鎶鏈紝骞朵互10M/S鐨勯熺巼杩愯鍦ㄥ绉嶇被鍨嬬殑鐢电紗涓娿備互澶綉涓嶪EEE802.3绯诲垪鏍囧噯鐩哥被浼笺備互澶綉杩欎釜鍚嶅瓧锛岃捣婧愪簬涓涓...
  • 鈥浠ュお缃鈥鏄粈涔鎰忔濆憿?
    绛旓細浠ュお缃戙鎸囩殑鏄敱Xerox鍏徃鍒涘缓骞剁敱Xerox,Intel鍜孌EC鍏徃鑱斿悎寮鍙戠殑鍩哄甫灞鍩熺綉瑙勮寖銆備互澶綉缁滀娇鐢–SMA/CD(杞芥尝鐩戝惉澶氳矾璁块棶鍙婂啿绐佹娴嬫妧鏈)鎶鏈紝骞朵互10M/S鐨勯熺巼杩愯鍦ㄥ绉嶇被鍨嬬殑鐢电紗涓娿備互澶綉涓嶪EEE802路3绯诲垪鏍囧噯鐩哥被浼笺傚畠涓嶆槸涓绉嶅叿浣撶殑缃戠粶锛屾槸涓绉嶆妧鏈鑼冦備互澶綉鏄綋浠婄幇鏈夊眬鍩熺綉閲囩敤鐨勬渶閫氱敤...
  • 璇烽棶浠涔鍙浠ュお缃???
    绛旓細浠ュお缃戞槸Xerox鍏徃鍙戞槑鐨勫熀甯AN鏍囧噯銆傚畠閲囩敤甯﹀啿绐佹娴嬬殑杞芥尝鐩戝惉澶氳矾璁块棶鍗忚锛圕SMA锛廋D锛夛紝閫熺巼涓10Mbps锛屼紶杈撲粙璐ㄤ负鍚岃酱鐢电紗銆備互澶綉鏄湪20涓栫邯70骞翠唬涓瑙e喅缃戠粶涓浂鏁g殑鍜屽伓鐒剁殑鍫靛鑰屽紑鍙戠殑锛岃孖EEE802锛3鏍囧噯鏄湪鏈鍒濈殑浠ュお缃戞妧鏈熀纭涓婁簬1980骞村紑鍙戞垚鍔熺殑銆傜幇鍦紝浠ュお缃戜竴璇嶆硾鎸囨墍鏈夐噰鐢–SMA锛廋D...
  • 浠ュお缃戞槸浠涔堝晩
    绛旓細浠ュお缃锛Ethernet锛夋槸涓绉嶈绠楁満灞鍩熺綉鎶鏈紝鏄洰鍓嶅簲鐢ㄦ渶鏅亶鐨勫眬鍩熺綉鎶鏈紝鍙栦唬浜嗗叾浠栧眬鍩熺綉鏍囧噯銆備互澶綉瀹炵幇浜嗗湪缃戠粶涓婂悜鏃犵嚎绯荤粺涓殑澶氫釜鑺傜偣鍙戦佷俊鎭殑鎬濇兂銆傛瘡涓妭鐐瑰繀椤昏幏鍙栫數缂嗘垨閫氶亾鏉ヤ紶杈撲俊鎭紝鍖呮嫭鐗╃悊灞傜殑杩炵嚎銆佺數瀛愪俊鍙峰拰浠嬭川璁块棶灞傚崗璁殑鍐呭銆備互澶綉鍙互閫氳繃褰撳墠鐨勫揩閫熶互澶綉灏嗘渶澶ч檺搴﹀湴鎻愰珮...
  • "浠ュお缃"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浠ュお缃戯紙Ethernet锛夋槸涓绉嶈绠楁満灞鍩熺綉鎶鏈侷EEE缁勭粐鐨処EEE 802.3鏍囧噯鍒跺畾浜嗕互澶綉鐨勬妧鏈爣鍑嗭紝瀹冭瀹氫簡鍖呮嫭鐗╃悊灞傜殑杩炵嚎銆佺數瀛愪俊鍙峰拰浠嬭川璁块棶灞傚崗璁殑鍐呭銆浠ュお缃戞槸鐩墠搴旂敤鏈鏅亶鐨勫眬鍩熺綉鎶鏈紝鍙栦唬浜嗗叾浠栧眬鍩熺綉鏍囧噯濡備护鐗岀幆銆丗DDI鍜孉RCNET銆備互澶綉瀹炵幇浜嗙綉缁滀笂鏃犵嚎鐢电郴缁熷涓妭鐐瑰彂閫佷俊鎭殑鎯虫硶锛屾瘡涓妭鐐...
  • 浠ュお缃鍏蜂綋鏄粈涔,鍖呮嫭鍝簺涓滆タ?璁$畻鏈哄拰璺敱鍣ㄦ槸涓嶆槸閮芥湁浠ュお缃
    绛旓細浠ュお缃(Ethernet)鎸囩殑鏄敱Xerox鍏徃鍒涘缓骞剁敱Xerox銆両ntel鍜孌EC鍏徃鑱斿悎寮鍙戠殑鍩哄甫灞鍩熺綉瑙勮寖锛鏄綋浠婄幇鏈夊眬鍩熺綉閲囩敤鐨勬渶閫氱敤鐨勯氫俊鍗忚鏍囧噯銆備互澶綉缁滀娇鐢–SMA/CD锛堣浇娉㈢洃鍚璺闂強鍐茬獊妫娴嬶級鎶鏈紝骞朵互10M/S鐨勯熺巼杩愯鍦ㄥ绉嶇被鍨嬬殑鐢电紗涓娿傚綋鐒剁幇鍦ㄥ凡缁忓彂灞曞埌100M/s,1000M/S,鐢氳嚦10000M/S<~~~浠ュお...
  • 浠ュお缃戞槸浠涔?
    绛旓細浠ュお缃(Ethernet)鏄竴绉嶈绠楁満灞鍩熺綉缁勭綉鎶鏈侷EEE鍒跺畾鐨処EEE 802.3鏍囧噯缁欏嚭浜嗕互澶綉鐨勬妧鏈爣鍑嗐傚畠瑙勫畾浜嗗寘鎷墿鐞嗗眰鐨勮繛绾裤佺數淇″彿鍜屼粙璐ㄨ闂眰鍗忚鐨勫唴瀹广浠ュお缃戞槸褰撳墠搴旂敤鏈鏅亶鐨勫眬鍩熺綉鎶鏈銆傚畠寰堝ぇ绋嬪害涓婂彇浠d簡鍏朵粬灞鍩熺綉鏍囧噯锛屽浠ょ墝鐜丗DDI鍜孉RCNET銆備互澶綉鐨勬爣鍑嗘嫇鎵戠粨鏋勪负鎬荤嚎鍨嬫嫇鎵戯紝浣嗙洰鍓嶇殑...
  • 浠涔堟槸浠ュお缃?
    绛旓細浠ュお缃(Ethernet)鏄竴绉嶈绠楁満灞鍩熺綉缁勭綉鎶鏈侷EEE鍒跺畾鐨処EEE 802.3鏍囧噯缁欏嚭浜嗕互澶綉鐨勬妧鏈爣鍑嗐傚畠瑙勫畾浜嗗寘鎷墿鐞嗗眰鐨勮繛绾裤佺數淇″彿鍜屼粙璐ㄨ闂眰鍗忚鐨勫唴瀹广浠ュお缃戞槸褰撳墠搴旂敤鏈鏅亶鐨勫眬鍩熺綉鎶鏈銆傚畠寰堝ぇ绋嬪害涓婂彇浠d簡鍏朵粬灞鍩熺綉鏍囧噯,濡備护鐗岀幆缃(token ring)銆丗DDI鍜孉RCNET銆備互澶綉鐨勬爣鍑嗘嫇鎵戠粨鏋勪负鎬荤嚎鍨嬫嫇鎵,浣嗙洰鍓嶇殑...
  • 浠涔鍙仛浠ュお缃涓昏鏄仛浠涔堢敤鐨
    绛旓細浠ュお缃戞槸Xerox鍏徃鍙戞槑鐨勫熀甯AN鏍囧噯銆傚畠閲囩敤甯﹀啿绐佹娴嬬殑杞芥尝鐩戝惉澶氳矾璁块棶鍗忚锛岄熺巼涓10Mbps锛屼紶杈撲粙璐ㄤ负鍚岃酱鐢电紗銆備互澶綉鏄湪20涓栫邯70骞翠唬涓鸿В鍐崇綉缁滀腑闆舵暎鐨勫拰鍋剁劧鐨勫牭濉炶屽紑鍙戠殑锛岃孖EEE802銆3鏍囧噯鏄湪鏈鍒濈殑浠ュお缃戞妧鏈熀纭涓婁簬1980骞村紑鍙戞垚鍔熺殑銆傜幇鍦紝浠ュお缃戜竴璇嶆硾鎸囨墍鏈夐噰鐢ㄥ甫鍐茬獊妫娴嬬殑杞芥尝渚﹀惉澶氳矾...
  • 扩展阅读:笔记本怎么建立以太网 ... w10以太网电缆被拔出 ... wifi怎么变成以太网了 ... 怎么把以太网改成wifi ... 以太网电缆口图片 ... 以太网接口样子 ... 以太网无internet访问 ... 以太网和宽带的区别 ... 如何修复以太网适配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