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左传·石碏谏宠州吁(隐公三年)》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左传·石碏谏宠州吁(隐公三年)》原文鉴赏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①,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②。

又娶于陈③,曰厉妫。生孝伯,蚤死④。其娣戴妫生桓公⑤,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⑥。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⑦:“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⑧。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⑧,憾而能眕者⑩,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11),远间亲(12),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13),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注释】 ①卫:国名,姬姓,故址在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卫庄公:名扬,公元前757年至公元前735年在位。 齐:国名,姜姓,其地在今山东省北部、中部一带。 东宫:太子宫,这里代指太子。 得臣:齐太子名,早死,没有继承君位。 ②赋:赋诗。不歌而诵谓之赋。《硕人》:《诗经·卫风》篇名,诗中极写庄姜的尊贵家世、惊人的美貌和侍从之盛。 ③陈:国名,妫(gui音规)姓,其地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西部一带。 ④蚤:同早。 ⑤娣:这里指妹妹。 戴妫:“戴”和上文“厉妫”的“厉”,都是谥号。 ⑥嬖(bi音必)人:指受宠爱的婢妾。 ⑦石碏(que音确):卫国大夫。 ⑧阶:阶梯。在此作动词用,谓留作祸乱之阶梯。 ⑨憾:怨恨。 ⑩眕(zhen音诊):安重,能忍而不轻举妄动。 (11)陵:同凌,欺凌。 (12)间:离间。 (13)去:背离。 效:仿效。



【今译】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庄姜容貌美丽而没有生孩子,卫国人为她作了一首名为《硕人》的诗。

卫庄公又在陈国娶妻,名叫厉妫。厉妫生孝伯,早死。厉妫的妹妹戴妫生桓公,庄姜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姬生的儿子,受到庄公的宠爱而喜欢玩弄兵器,庄公不禁止,庄姜很讨厌他。

石碏劝谏庄公说:“我听说疼爱儿子,就应该用道义教导他,使他不要走入邪路。骄横奢侈纵欲放荡,是走入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习的产生,是由于宠爱和享受太过分了。如果要立州吁为太子,那就赶快决定。如果犹豫不决,就会逐渐酿成祸乱。那种受到宠爱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忍耐克制的人,是很少的。而且卑贱的人妨害尊贵的人,年少的人欺凌年长的人,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新来的人离间旧有的人,官位小的人加害官位大的人, *** 的人侵犯正直的人,这就是所说的‘六逆’。为君者言行合乎礼义,为臣者奉行君命,为父者慈爱子女,为子者孝顺父母,为兄者友爱弟弟,为弟者尊敬兄长,这就是所说的“六顺”。抛弃“六顺”而效法“六逆”,就会很快地酿成祸乱。作为治人的君主,应该尽力去掉祸害,现在却加速祸乱的到来,恐怕不行吧!”

卫庄公不听。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交游,石碏禁止,没有用。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辞官了。



【集评】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宠字乃此篇始终关键。自古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石碏有见于此,故以教之义方为爱子之法,是拔本塞源而予绝其祸根也。庄公愎而弗辨,图之不早,贻祸后嗣。呜呼惨哉!”

清·余诚《古文释义》:“此传因是年桓公为州吁所弑,而追录其事之始终以罪庄公也。其曰‘纳邪’,曰‘阶祸’,曰‘速祸’,语语归罪庄公,见桓公之死,死于庄公之手也。虽石碏谏时,尚未见弑之迹,然据其‘有宠而好兵’,则其后来之必弑桓公,可予为决矣。故正叙州吁处,只此五字,而州吁之作祸,植公之受祸,庄公之酿祸,一齐都到。夫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苟及此时而严以教之,格其非心,即不能为正人君子,或可免为贼子乱臣。石碏所谓不能默然己手,其谏之义,大抵是要杜渐防微,词旨恳切。开口特提出 ‘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九字,作侃侃正论;随以骄奢淫佚,指出邪所自来;又以四者之来,归在宠禄之过,则宠之生祸,已自昭著于此。直以‘将立’四语作危言以悚听,能不令人惊心动魄耶!其下复迳接宠字,递推出所以生祸之故,虽属烦言,而州吁之不宜宠,盖可见矣。‘且夫’以下,顺逆并陈,而以去顺效逆为速祸,则州吁固不宜宠,而嬖妾僭嫡亦断然不可意,隐隐言外,其不粘在庄公身上说,义严词宛,立言亦极有体。此谏谋深虑远,关系匪轻,无奈庄公狂荡暴疾,僻溺之意,牢不可破,难以挽回。纵州吁为邪行以致桓公见弑,庄公恶能逃其罪哉!假使庄公肯听此谏,从前即有弗禁之失,尚或不难匡救。篇中‘弗禁’、‘弗听’,皆特笔也。至入手详叙姜桓州吁本末,字字针锋相对,尤当细心寻细。”

清·冯李骅《左绣》:“此篇特详石碏谏宠一番议论,为州吁弑君张本。起手从庄姜叙入,为六逆等伏笔也。石碚因其父子之间,趁便并论其夫妇嫡妾之际,本是暗讽,左氏却先替他叙明来历,此最是史家伏案精细处。使后之读者不知为是因文而缀其事,不知为是因事而缀其文,但见其照应入妙而已矣”。

又:“虽从庄姜叙起,却不重写他贤而失位,只轻轻将赋《硕人》一点,便足其意。总以‘无子’ ‘己子’,跌出嬖人之子,所以归并谏宠州吁作一个头绪也。与克段篇作意相似而不同。”

又:“公子州吁,特作提笔,又非他处换头之比,其从上段对举出落,详略轻重,有体有法,而变法之妙,只于一顺一逆间辨之。”

清·王源《文章练要·左传评》:“前入州吁之宠,笔笔曲;后序石碏之谏,笔笔切曲矣。而立案甚严切矣,而敷辞甚变,用笔之妙也。”

又:“以‘东宫’二字起,不知其所来;以‘乃老’二字结,不知其所往。起得离奇,结得巉峭,一篇中多少境界,岂若后人文字一览无余也。”



【总案】 卫国公子州吁是卫庄公嬖妾之子,因为庄姜无子,厉妫生孝伯又早死,所以受到庄公的宠爱。卫国大夫石碏深知宠子的危害,因此劝说卫庄公不要过分宠爱州吁。他首先阐明什么是真正的爱子。真正的爱子,是“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接着,提出“六逆”、“六顺”,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但卫庄公却听不进这种逆耳忠言,继续骄宠州吁,终于酿成卫国公室内讧的严重后果。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州吁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卫国大乱。这种宠子致祸的教训,是值得后人记取的。



  • 鐭崇璋忓疇宸炲悂鍘熸枃|缈昏瘧|璧忔瀽_鍘熸枃浣滆呯畝浠
    绛旓細銆婄煶纰忚皬瀹犲窞鍚併嬭瘧鏂 鍗簞鍏ǘ浜嗛綈鍥藉お瀛愬緱鑷g殑濡瑰锛屽彨搴勫锛屽璨屽緢婕備寒锛屽嵈娌℃湁鍎垮瓙銆傚崼鍥戒汉鍋氫簡涓棣栧悕涓恒婄浜恒嬬殑灏辨槸鎻忓啓濂圭殑缇庤矊鐨勩傚簞鍏張浠庨檲鍥藉ǘ浜嗕竴涓瀛愶紝鍙帀濡紝鐢熶簡鍎垮瓙瀛濅集锛屾棭姝汇傝窡濂归櫔瀚佹潵鐨勫濡规埓濡紝鐢熶簡妗撳叕锛屽簞濮滃氨鎶婁粬浣滀负鑷繁鐨勫効瀛愩銆婄煶纰忚皬瀹犲窞鍚銆嬫敞閲 锛1锛...
  • 銆婂厛绉︽暎鏂嚶峰乏浼犅风煶纰忚皬瀹犲窞鍚(闅愬叕涓夊勾)銆嬪師鏂囬壌璧
    绛旓細銆婂厛绉︽暎鏂嚶峰乏浼犅风煶纰忚皬瀹犲窞鍚(闅愬叕涓夊勾)銆嬪師鏂囬壌璧 鍗簞鍏ǘ浜庨綈涓滃寰楄嚕涔嬪鈶狅紝鏇板簞濮溿傜編鑰屾棤瀛愶紝鍗汉鎵涓鸿祴銆婄浜恒嬩篃鈶° 鍙堝ǘ浜庨檲鈶紝鏇板帀濡傜敓瀛濅集锛岃殼姝烩懀銆傚叾濞f埓濡敓妗撳叕鈶わ紝搴勫浠ヤ负宸卞瓙銆 鍏瓙宸炲悂锛屽瑬浜轰箣瀛愪篃鈶ャ傛湁瀹犺屽ソ鍏碉紝鍏紬绂侊紝搴勫鎭朵箣銆 鐭崇璋忔洶鈶...
  • 鍙ゆ枃瑙傛鏈鍚庝竴绡囨枃绔犵殑浣滆呮槸璋?
    绛旓細涓鐭崇璋忓疇宸炲悂宸︿紶 鍥涜嚙鍍栦集璋忚楸煎乏浼 浜旈儜搴勫叕鎴掗ガ瀹堣嚕宸︿紶 鍏嚙鍝浼皬绾抽儨榧庡乏浼 涓冨姊佽皬杩芥甯堝乏浼 鍏浌鍒胯鎴樺乏浼 涔濋綈妗撳叕浼愭鐩熷眻瀹屽乏浼 鍗佸涔嬪璋忓亣閬撳乏浼 鍗佷竴榻愭涓嬫嫓鍙楄儥宸︿紶 鍗佷簩闃撮ゴ鐢ュ绉︿集宸︿紶 鍗佷笁瀛愰奔璁烘垬宸︿紶 鍗佸洓瀵轰汉鎶鏂囧叕宸︿紶 鍗佷簲浠嬩箣鎺ㄤ笉瑷绂勫乏浼 鍗佸叚灞曞枩鐘...
  • 銆婂乏浼銆嬩富瑕佽浠涔
    绛旓細浣滀负鍘嗗彶钁椾綔,杩欎簺鎻忓啓鍐呭瀹屽叏鍙互涓嶅啓 鎴栫暐鍐,浣銆婂乏浼銆嬪嵈澶ч噺鍦版弿鍐欎簡杩欎簺鐞愪簨缁嗚妭,瀹冧滑鍦ㄥ彊浜嬬敓鍔ㄥ拰浜虹墿鍒荤敾 鏂归潰鍏锋湁鏂囧鎰忎箟,濡傗滃鍏簩骞粹濈殑瀹嬮儜澶ф涔嬫垬,鍏朵腑鐙傜嫛鍊掓垷鍑洪儜浜,鍗 鍏冮澹繕鍏跺尽缇婃枱,鍗庡厓閫冨綊鍚庝笌缇婃枱鐨勫璇,鍩庤呬箣璁寸瓑,閮介潪杩欐鎴樹簤鐨勯噸 瑕佷簨浠,浣嗗鏋滃彧鍐欏畫閮戞垬浜庡ぇ妫,瀹嬪笀璐ョ哗...
  • 鏈夋湪鏈変汉鐭ラ亾銆婂彜鏂囪姝嬬殑鏁呬簨姊楁銆佷富棰樿繕鏄嚭鐜扮殑璇楀彞鏄椹...
    绛旓細涓 鐭崇璋忓疇宸炲悂 宸︿紶鍥 鑷у儢浼皬瑙傞奔 宸︿紶浜 閮戝簞鍏垝楗畧鑷 宸︿紶鍏 鑷у搥浼皬绾抽儨榧 宸︿紶涓 瀛f璋忚拷妤氬笀 宸︿紶鍏 鏇瑰埧璁烘垬 宸︿紶涔 榻愭鍏紣妤氱洘灞堝畬 宸︿紶鍗 瀹箣濂囪皬鍋囬亾 宸︿紶鍗佷竴 榻愭涓嬫嫓鍙楄儥 宸︿紶鍗佷簩 闃撮ゴ鐢ュ绉︿集 宸︿紶鍗佷笁 瀛愰奔璁烘垬 宸︿紶鍗佸洓 瀵轰汉鎶鏂囧叕 宸︿紶鍗佷簲 浠嬩箣鎺ㄤ笉瑷绂 宸︿紶...
  • 鍙ゆ枃瑙傛涓殑鐭枃瑷鏂
    绛旓細銆鐭崇璋忓疇宸炲悂銆嬪崼搴勫叕濞朵簬榻愪笢瀹緱鑷d箣濡,鏇板簞濮,缇庤屾棤瀛,鍗汉鎵涓鸿祴銆婄浜恒嬩篃銆 鍙堝ǘ浜庨檲,鏇板帀濡傜敓瀛濅集,鏃╂銆 鍏跺ǎ鎴 濡,鐢熸鍏,搴勫浠ヤ负宸卞瓙銆 鍏簬宸炲悂,瀣栦汉涔嬩簬涔,鏈夊疇鑰屽ソ鍏,鍏紬绂併 搴勫鎭朵箣銆 鐭崇璋忔洶;鈥滆嚕闂荤埍瀛,鏁欎箣浠ヤ箟鏂广佸紬绾充簬閭 楠勩佸ア銆佹帆銆佹硢,鎵鑷偑涔熴傚洓鑰呬箣鏉...
  • 浣曚负鈥滃洓涔︿簲缁忊,鏈変功鍚嶅拰浣滆,鏈濂芥湁绠鍗曠殑浠嬬粛銆
    绛旓細姹夋枃甯濇妸銆婅璇嬨併婂瓭缁忋嬨併 瀛熷瓙銆嬨併婂皵闆呫嬪悇缃崥澹,渚垮彨鈥滀紶璁板崥澹濄傚埌浜斾唬鍚庤渶鏃,鍚庤渶涓诲瓱鏄跺懡浠や汉妤蜂功鍗佷竴缁忓埢鐭,鍏朵腑鍖呮嫭浜嗐婂瓱瀛愩,杩欏彲鑳芥槸銆婂瓱瀛愩嬪垪鍏モ滅粡涔︹濈殑寮濮嬨傚埌鍗楀畫瀛濆畻鏃,鏈辩喒缂栥婂洓涔︺嬪垪鍏ヤ簡銆婂瓱瀛愩,姝e紡鎶娿婂瓱瀛愩嬫彁鍒颁簡闈炲父楂樼殑鍦颁綅銆 浜屻佷簲缁忊斺斿剴瀹舵湰鏈夊叚缁,銆婅瘲缁忋...
  • 扩展阅读:《秦律十八种》 ... 《蜀道难》原文 ... 《过秦论》原文 ... 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吗 ... 先秦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 左传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 《左传》原文 ... 先秦历史散文有哪些 ... 左传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