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独立不倚的操守》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独立不倚的操守

南怀瑾先生说:在现实的人生社会里,必须在逆境中操练出自己独立不倚的操守和性格,才能挺拔在“位高金多”的俗世之中,并因而有一番作为和成就。

中国历来的知识分子,十分注意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不倚。为了维护自我尊严和人格的独立,不食嗟来之食,可以“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节操和道义,为此可以“舍生取义”。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操守。

《碧岩录》中有个“不为俗人拭涕”的故事。懒瓒和尚长年隐居在衡山的一座石窟里。唐德宗慕其高名,派使者召他入京。

使者行至石窟,口中念道:“圣旨到,和尚请起立,谢恩接旨。”

懒瓒和尚正扒开火堆找烤山芋充饥呢,哪顾得什么王法、圣旨。

天寒洞湿,鼻涕清水流到了和尚下颚上。一本正经地宣读圣旨的钦差看到和尚的这样子,忍不住笑着对和尚说:“尊师,请先揩一下清水吧。”

和尚答道:“我哪有工夫替俗人拭鼻涕呢!”说完又一言不发,端坐在地上不起来。

使者回到宫中禀告了皇帝,德宗也大为感动。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子,为什么却不是这样呢?是因为他们尊崇心中的大道,而忘记人的尊贵的。所以,王公对贤明君子,如果不致以尊敬之礼,就不能见到他;见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叫他来当臣子呢?”

这就是说君主当以道德重视君子,君子当以道德自重。

可见,孟子提倡为人要守正道,而鄙视并拒绝纵横之术等偏邪之道,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维护作为士(即知识分子)的尊严和人格、气节和操守。守正道,守正气,不苟且,不贪慕虚荣,不惧权贵,遗世独立,坚守道义。古代尹伊不食嗟来之食,后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都是士人坚守气节和操守的表现。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不遇,则“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独善其身,也不会消极怠惰,虚度光阴;一旦有遇,则施展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造福于民。但是,士人绝不会为了得到名利或地位而降格以求,委屈自己,向现实和权贵妥协,失去自己的气节,失去自我。

从前,战国的游说之士,大多愿意屈身拜见诸侯,以寻求个人发展。而孟子坚守道德,以个人气节和操守为重,于是就不免显得寂寞清苦。

孟子的学生陈代对老师的行为表示不解,于是问道:“君子坚守进退之礼义,固然应以保全名节为本,但施展平生抱负,及时济世,也是君子毕生的追求。现在先生不去拜见诸侯,作为保全个人名节,是当然的,但如果拘泥于此小节,则是不必要的。现在先生如果去见诸侯们,就可行道济世,大则拨乱反正,安邦定国;小则可以诚信往来,互利修好,成就霸王事业,功成名就,只在一眨眼的工夫。先生却不能为此稍微委屈一下自己,有所放弃吗?而且,《志书》上说:‘丢掉一尺,得到一丈。’就是说,失去小的,得到大的,不去因小失大。现在先生如果去见诸侯,成就王道和霸王之业,舍小得大,这样应该是可取的。”

孟子回答说:“我不是不想施展抱负,济世为民,但如果考虑到节义,去就是不妥当的了。从前,齐景公在外打猎,当时应有虞人来为他做些事情。于是齐景公派人用旌旗来召见他。当时君王,如果要见臣子,都要持有一件信物,以为凭证。召见虞人,应该用皮草帽子,但齐景公用的是旗帜,不合虞人的原则操守,所以遭到拒绝。齐景公为此大怒,几乎要杀人。孔子赞美虞人说:‘有志节之人,本来就甘守清贫寂寞,即便死于沟壑,也不忘保全自己的志节;有勇气的人,本来就甘心舍生取义,即便为此捐躯,丢掉脑袋性命,也要保全自己的义气。这就是虞人的可贵之处啊。’孔子为什么单拿虞人来赞美?就是赞赏他的‘召见我却不用合适的东西,那我宁死不去’的精神。现在,如果我不等诸侯来召见我,我自己就去了,那我的志气就不如虞人啊!这算什么呢?所以,君子的出处进退,要有所坚持和操守,绝不能苟且屈节,岂是成就霸王之业就可打动他的心呢?而且,《志书》上说的‘失尺得丈’,主张失小得大,这是从利益的角度谈的。如果目的为了利益,那么就可以蝇营狗苟,无所不为。即便是名节败坏,甚至失丈得尺,失大得小,认为只要有利益可得,就不会顾惜什么,无所不能做了。这是做人之大节不能允许的。你相信吗?君子的进退取舍,是衡量节义的屈与伸,而从不去考虑利益的多与少的。”

所谓君子,以修养自我,独立不倚为重。

春秋的曾参,生活穷苦。鲁国君主听说了,便派人送他钱财,对他说:“请添些衣服吧!”曾参再三推辞。来人说,“并非你去求他人,是他人要送给你,为什么不受呢?”

曾子说:“我听说,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即使他对我赐而不骄,我能受而无畏。始终不肯接受。”

孔子听说此事后,赞道:“曾参之言,足以全其节。”

这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保全自己的名节为重。所谓“无功不受禄”,“君子生财有道”,君子是绝不轻易收受人礼物,更不取不义之财的。他不想为此所累,被人左右,失去自由,失去自我。

列子生活贫困,面有土色。

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列御寇,乃有道之人,在你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是不喜欢贤人吗?”子阳立即派人送给列子米粟。

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列子的妻子埋怨说:“据说有道之人,妻子们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我们却成天忍饥挨饿。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送先生食物,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

列子笑着安慰道:“郑相子阳并不真正了解我。他是听人说了,才赠与我米粟,据此可知,他很可能因为别人的话而加罪于我,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与的原因。”

君子有所不受,因为独立不倚的人格,更因为有自己明达智慧的处世原则。



  • 鍗楁鐟銆鐙珛涓嶅氱殑鎿嶅畧銆嬩汉鐢熷浗瀛︽櫤鎱у叏闆
    绛旓細鍗楁鐟鍏堢敓璇达細鍦ㄧ幇瀹炵殑浜虹敓绀句細閲岋紝蹇呴』鍦ㄩ嗗涓搷缁冨嚭鑷繁鐙珛涓嶅氱殑鎿嶅畧鍜屾ф牸锛屾墠鑳芥尯鎷斿湪鈥滀綅楂橀噾澶氣濈殑淇椾笘涔嬩腑锛屽苟鍥犺屾湁涓鐣綔涓哄拰鎴愬氨銆備腑鍥藉巻鏉ョ殑鐭ヨ瘑鍒嗗瓙锛屽崄鍒嗘敞鎰忎汉鏍煎拰绮剧鐨勭嫭绔嬩笉鍊氥備负浜嗙淮鎶よ嚜鎴戝皧涓ュ拰浜烘牸鐨勭嫭绔嬶紝涓嶉鍡熸潵涔嬮锛屽彲浠モ滃畨璐箰閬撯濓紱鍧氬畧鑷繁鐨勮妭鎿嶅拰閬撲箟锛屼负姝ゅ彲浠モ滆垗...
  • 瑗挎父璁颁竴鍒颁簩鍗佸洖鐨勫唴瀹规鎷,绋嶅井鐭竴浜
    绛旓細涓鏃,鎮熺┖鍙椾紬浜烘寫鍞,鍙樹负鏉炬爲,寮曡捣绁栧笀涓嶅揩,琚愬嚭娲炪傚洖鍒拌姳鏋滃北,涓庡崰灞卞榄斿幃鏂楀彇鑳,甯﹀洖琚幊鐨勪紬鐚翠笌鐗╁搧銆  3銆佺涓夊洖  鍥涙捣鍗冨北鐨嗘嫳浼  涔濆菇鍗佺被灏介櫎鍚  鎮熺┖浣挎憚娉曞皢鍌叉潵鍥藉簱棣嗛噷鍏靛櫒鎼繘灞变腑,鎿嶆紨缇ょ尨銆傚北涓銆佸吔绾风悍鎷滄偀绌轰负灏娿傛偀绌哄悜榫欑帇璁ㄥ緱閲嶄竴涓囦笁鍗冧簲鐧炬枻鐨勫鎰忛噾绠嶆銆傚湪骞...
  • 扩展阅读:上等命的10个胎记 ... 毛的前世今生因果 ... 易经中三种人最好 ... 南怀瑾补阳第一秘方 ... 南怀瑾说抑郁症因果 ... 信佛后好多人得了精神病 ... 南师治疗抑郁症的咒语 ... 什么人一看就是修行人 ... 算出8341的那个道士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