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涵义 简要概述一下戏曲音乐的内涵?

\u4e2d\u56fd\u620f\u66f2\u6709\u7740\u535a\u5927\u7684\u5185\u6db5

1\u3001\u4e2d\u56fd\u620f\u66f2\u4e3b\u8981\u662f\u7531\u6c11\u95f4\u6b4c\u821e\u3001\u8bf4\u5531\u548c\u6ed1\u7a3d\u620f\u4e09\u79cd\u4e0d\u540c\u827a\u672f\u5f62\u5f0f\u7efc\u5408\u800c\u6210\u3002\u5b83\u8d77\u6e90\u4e8e\u539f\u59cb\u6b4c\u821e\uff0c\u662f\u4e00\u79cd\u5386\u53f2\u60a0\u4e45\u7684\u7efc\u5408\u821e\u53f0\u827a\u672f\u6837\u5f0f\u3002\u7ecf\u8fc7\u6c49\u3001\u5510\u5230\u5b8b\u3001\u91d1\u624d\u5f62\u6210\u6bd4\u8f83\u5b8c\u6574\u7684\u620f\u66f2\u827a\u672f\uff0c\u5b83\u7531\u6587\u5b66\u3001\u97f3\u4e50\u3001\u821e\u8e48\u3001\u7f8e\u672f\u3001\u6b66\u672f\u3001\u6742\u6280\u4ee5\u53ca\u8868\u6f14\u827a\u672f\u7efc\u5408\u800c\u6210\uff0c\u7ea6\u6709\u4e09\u767e\u516d\u5341\u591a\u4e2a\u79cd\u7c7b\u3002\u5b83\u7684\u7279\u70b9\u662f\u5c06\u4f17\u591a\u827a\u672f\u5f62\u5f0f\u4ee5\u4e00\u79cd\u6807\u51c6\u805a\u5408\u5728\u4e00\u8d77\uff0c\u5728\u5171\u540c\u5177\u6709\u7684\u6027\u8d28\u4e2d\u4f53\u73b0\u5176\u5404\u81ea\u7684\u4e2a\u6027\u3002\u6bd4\u8f83\u8457\u540d\u7684\u620f\u66f2\u79cd\u7c7b\u6709\uff1a\u4eac\u5267\u3001\u6606\u66f2\u3001\u8d8a\u5267\u3001\u8c6b\u5267\u3001\u7ca4\u5267\u3001\u6dee\u5267\u3001\u5ddd\u5267\u3001\u79e6\u8154\u3001\u8bc4\u5267\u3001\u664b\u5267\u3001\u6c49\u5267\u3001\u6cb3\u5317\u6886\u5b50\u3001\u6e58\u5267\u3001\u9ec4\u6885\u620f\u3001\u6e56\u5357\u82b1\u9f13\u620f\u7b49\u3002
2\u3001\u620f\u66f2\u7684\u5185\u6db5\u5305\u62ec\u5531\u5ff5\u505a\u6253,\u7efc\u5408\u4e86\u5bf9\u767d\u3001\u97f3\u4e50\u3001\u6b4c\u5531\u3001\u821e\u8e48\u3001\u6b66\u672f\u548c\u6742\u6280\u7b49\u591a\u79cd\u8868\u6f14\u65b9\u5f0f,\u4e0d\u540c\u4e8e\u897f\u65b9\u5c06\u6b4c\u5267\u3001\u821e\u5267\u3001\u8bdd\u5267
\u3000\u30003\u3001\u620f\u66f2\u662f\u6c49\u65cf\u4f20\u7edf\u827a\u672f\u4e4b\u4e00,\u5267\u79cd\u7e41\u591a\u6709\u8da3,\u8868\u6f14\u5f62\u5f0f\u8f7d\u6b4c\u8f7d\u821e,\u53c8\u8bf4\u53c8\u5531,\u6709\u6587\u6709\u6b66,\u96c6\u201c\u5531\u3001\u505a\u3001\u5ff5\u3001\u6253\u201d\u4e8e\u4e00\u4f53,\u5728\u4e16\u754c\u620f\u5267\u53f2\u4e0a\u72ec\u6811\u4e00\u5e1c,\u5176\u4e3b\u8981\u7279\u70b9,\u4ee5\u96c6\u6c49\u65cf\u53e4\u5178\u620f\u66f2\u827a\u672f\u5927\u6210\u7684\u4eac\u5267\u4e3a\u4f8b,\u4e00\u662f\u7537\u626e\u5973\u3001\u5973\u626e\u7537\uff1b\u4e8c\u662f\u5212\u5206\u751f\u3001\u65e6\u3001\u51c0\u3001\u4e11\u56db\u5927\u884c\u5f53\uff1b\u4e09\u662f\u6709\u5938\u5f20\u6027\u7684\u5316\u88c5\u827a\u672f--\u8138\u8c31\uff1b\u56db\u662f\u201c\u884c\u5934\u201d(\u5373\u620f\u66f2\u670d\u88c5\u548c\u9053\u5177)\u6709\u57fa\u672c\u56fa\u5b9a\u7684\u5f0f\u6837\u548c\u89c4\u683c\uff1b\u4e94\u662f\u5229\u7528\u201c\u7a0b\u5f0f\u201d\u8fdb\u884c\u8868\u6f14.\u6c49\u65cf\u7684\u6c11\u65cf\u620f\u66f2,\u4ece\u5148\u79e6\u7684"\u4ff3\u4f18"\u3001\u6c49\u4ee3\u7684\u201c\u767e\u620f\u201d\u3001\u5510\u4ee3\u7684\u201c\u53c2\u519b\u620f\u201d\u3001\u5b8b\u4ee3\u7684\u6742\u5267\u3001\u5357\u5b8b\u7684\u5357\u620f\u3001\u5143\u4ee3\u7684\u6742\u5267,\u4e00\u76f4\u5230\u6e05\u4ee3\u5730\u65b9\u620f\u66f2\u7a7a\u524d\u7e41\u8363\u548c\u4eac\u5267\u7684\u5f62\u6210,\u620f\u66f2\u59cb\u7ec8\u624e\u6839\u4e8e\u6c49\u65cf\u6c11\u95f4,\u4e3a\u4eba\u6c11\u6240\u559c\u95fb\u4e50\u89c1.\u770b\u620f\u81f3\u4eca\u4ecd\u7136\u662f\u6c49\u65cf\u7684\u4e3b\u8981\u5a31\u4e50\u6d3b\u52a8\u4e4b\u4e00.\u4e00\u822c\u8bf4\u6765,\u5317\u65b9\u4eba\u591a\u559c\u770b\u4eac\u5267,\u5357\u65b9\u4eba\u5219\u591a\u7231\u597d\u8d8a\u5267,\u5404\u79cd\u5730\u65b9\u5267\u79cd\u90fd\u6709\u5176\u81ea\u5df1\u7684\u89c2\u4f17\u5bf9\u8c61.\u8fdc\u79bb\u6545\u571f\u5bb6\u4e61\u7684\u4eba\u751a\u81f3\u628a\u542c\u3001\u770b\u6c11\u65cf\u620f\u66f2\u4f5c\u4e3a\u601d\u5ff5\u6545\u4e61\u7684\u4e00\u79cd\u8868\u73b0.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的戏曲有个特定的含义,就是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凡第一人称的表述大都采用韵文体的“曲”(曲子)这种形式为唱词,所以“戏曲”称谓的本身,就体现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但它又不同于歌剧,它在世界剧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概括地说:戏曲是产生在中国特定时期、扎根于特定民族土壤,具有特定概念的音乐戏剧样式。这三个“特定”大体可将戏剧与戏曲,戏曲于其他音乐戏剧作出概念上的区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释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编辑本段]戏曲的特点

京剧

京剧女老生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经典剧目:
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群英会、借东风(须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全部)锁麟囊、探阴山、杨门女将、 文姬归汉、罗成叫关、孟丽君、游上林(折子戏)、赵氏孤儿、谢瑶环......

评剧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秦,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
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四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 道光二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三路蹦蹦戏。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折出戏扮演者由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一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一桌二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一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 《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根据真人真事编剧。写民国七年,富绅富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二姐劝夫改邪归正,高便怀恨在心。奸夫淫妇合谋,害死二姐。三姐杨玉娥在吊孝中发现疑点,乃赴滦县告状,县官受贿,致使三姐败诉。三姐不服,上告直隶总厅(天津),斗争终于胜利。高占英伏法遭枪决。 此剧民国八年(1919)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院。剧本首载1929年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戏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的《成兆才剧本选集》亦收此剧。 《花为媒》故事见《聊斋志异-寄生》。写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互相爱慕,但月娥父坚不允婚,俊卿相思成病。媒婆阮妈另选张五可,并定计花园相亲。张、王一见钟情。迎娶之日,月娥母趁丈夫外出,亦将月娥送至王家,俊卿遂娶二妻。 此剧民国三年(1914)由庆春平腔梆子班首演于唐山盛茶园。后收入《评剧大全》第2集。 越剧名剧玉蜻蜓评剧表演艺术家有新凤霞、赵丽蓉等。

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尹桂芳、徐玉兰、王文娟、袁雪芬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追鱼》《春香传》《孟丽君》《孔雀东南飞》《何文秀》《沙漠王子》《九件衣》《玉蜻蜓》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梅花大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主要剧院剧团有上越、浙百、绍百、芳华、南越等

黄梅戏

黄梅戏《红楼梦》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杨俊、韩再芬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剧团主要有安徽省黄梅剧团、安庆黄梅剧团、湖北省黄梅剧团

淮剧

淮剧《牙痕记》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距今已在二百余年的老剧种,早在清代中叶,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淮剧语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淮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三大主调。[淮调]高亢激越,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大,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出来的一些曲调,如一字腔、叶字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
淮剧的伴奏乐器、管弦乐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在香火戏锣鼓基础上吸收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演变而成。
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顾凤英》(牙痕记)《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淮剧传统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痕记》(又名《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嫁衣血案》(又名《九件衣》)、《打碗记》、《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上海淮剧团为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当今 江苏省淮剧团创作的精品工程淮剧现代戏《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孟丽君》也深受观众喜爱;《金色的教鞭》、《小豆庄风情》 被拍成电影。

昆曲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豫剧

豫剧

陕西省咸阳豫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迄今已逾五十年历史,是陕西省具有较高影响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有全民...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传统剧目有六百多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秦腔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为妙),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编辑本段]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
(点击看动画↓)《柜中缘》女红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鹞子翻身-《太阳花》报警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序性 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戏曲音乐

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这种综合了戏剧、音乐、表演、杂技、舞美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也是区分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
戏曲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汉代的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戏曲音乐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
1、曲牌体(又称联曲体)。即各种曲牌根据唱腔设计的需要进行联缀的套曲形式。其中包括散-慢-快-散的板式变化;
2、板腔体(也称板式变化体),包括基本板式、附属板式和各种腔调等。
[编辑本段]报纸《戏曲》
《戏曲》, 戏曲史论期刊。民国二十一年(1942)1月1日创刊,上海曲学丛刊社出版,赵景深、庄一拂编辑,沈衡逸、唐秉熙发行。月刊,三十二开本。该刊是曲学丛刊之一种,系戏曲理论刊物之一,主要发表研究宋元明清戏剧,包括南戏、杂剧、散曲、传奇、乱弹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创刊号的编后语说道:“纯粹谈昆曲和戏曲史的学术性戏剧刊物,可说是从来不曾有过。过去剧学月刊水准较高,但也花部与雅部并重。现在我们的戏曲月刊,专谈昆曲和戏曲史,可说是一种创举。”内容包括:一、昆曲谱曲和演唱艺术研究。有朱尧文的《谱曲法》、《昆曲声调之今昔》,管际安的《昆曲工谱四声阴阳赂说》、《度曲杂说》,以及周贻白的《昆曲声调之今昔》,比较《游园》各谱,更有趣味。曲谱有《贩马记》和《绣儒记》,前者是内廷供奉的秘本,后者是向各藏曲家汇集的藏本,计有二十八出之多,不易见到。二、古典戏曲史料辑佚,有谭正壁的《宋元戏剧与宋元话本》、宋瑞捕的《元明杂剧穿关考》、冯沉君的《南戏拾遗补》、叶德均的《地方志与戏曲家传记》等。三、古典戏曲剧目考释。有庄一拂的《古今杂剧东同韵存目》、《古今杂剧传奇江阳韵存目》,钱南扬的《西厢记杂剧校释序》,赵景深的《散曲集丛七种》,彭子仪的《介绍孤本之明杂剧》,谭正壁的《宋金杂剧院本与元明杂剧》等。此外还有管际安的《度曲歌诀》和吴柏用的《对于度曲之趣兴》,均是谈曲佳文。赵景深还就此书为他自己的《元人杂剧辑逸》补正,宋瑞槐就此书研究元明杂剧的穿关。钱南扬根据《南词所谱》辑出《墨憨斋词》谱,兼校《九宫正始》,叶德均《谈元曲选》后写下了重要的64L记》。该刊第三辑是吴梅逝世三周年的纪念特辑。刊载了他的遗像、手迹、年谱、著述考略、别传等。徐益藩、梁理、徐调字、郑逸梅、浦江清、李一平等撰文悼念。此外还有《一年来上海曲社的动态》,并发表内廷演出秘本如《贩马记》、《绣懦记》等。主要撰稿人有:赵景深、朱尧文、庄一拂、谭正壁、吴梅、郑逸梅、管际安、邵萝士、徐调字、魏如晦、胡山源、郑振择、周贻白、傅东华、叶德均、钱南扬、浦江清、俞平伯等。另设有《戏曲信箱》,专答各地读者提出的问题。民国三十一年5月停刊。共出五期。[1]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目前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至今尚有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等五十多个剧种。这些戏是明清以后发展起来的。除了昆曲外,称花部乱弹。

  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 鈥鎴忔洸鈥鐨勬兜涔
    绛旓細涓浗鐨勬垙鏇叉湁涓壒瀹氱殑鍚箟锛灏辨槸鍦ㄨ〃婕旀晠浜嬬殑杩囩▼涓紝鍑$涓浜虹О鐨勮〃杩板ぇ閮介噰鐢ㄩ煹鏂囦綋鐨勨滄洸鈥濓紙鏇插瓙锛夎繖绉嶅舰寮忎负鍞辫瘝锛屾墍浠モ滄垙鏇测濈О璋撶殑鏈韩锛屽氨浣撶幇浜嗛煶涔愬湪鍏朵腑鐨勪綔鐢紝浣嗗畠鍙堜笉鍚屼簬姝屽墽锛屽畠鍦ㄤ笘鐣屽墽鍧涗笂鏄嫭鏍戜竴甯滅殑锛屾鎷湴璇达細鎴忔洸鏄骇鐢熷湪涓浗鐗瑰畾鏃舵湡銆佹墡鏍逛簬鐗瑰畾姘戞棌鍦熷¥锛屽叿鏈夌壒瀹氭蹇电殑闊...
  • 鎴忔洸浣滃搧鐨勬斂娌娑典箟
    绛旓細鏈韩鎴忔洸灏辨槸渚涗汉浠ū涔愮殑鐜╂剰锛屽鍚岀數褰便佺數瑙嗗墽涓鏍凤紝鏄汉浠尪浣欓キ鍚庣殑娑堥仯銆傞潪瑕佸線鏀挎不涓婇潬锛岄偅灏辨槸鏁欏寲鐧惧鐨勬墜娈碉紝鍊熷彜璁戒粖鐨勬墜娈点傛瘮濡傚渤姣嶅埡瀛楁暀鑲插瓙姘戝繝鍚涚埍鍥斤紱鎶楁垬鏃舵湡涓婃紨鎶楅噾鍏碉紝琛ㄨ揪鎶楁棩鐨勫惈涔夈
  • 鎴忓瓧鎬庝箞璇
    绛旓細鎴忔洸鏄垜鍥戒紶缁熸垙鍓х殑涓涓嫭鐗圭О璋銆傚巻鍙蹭笂鏈鍏堜娇鐢ㄦ垙鏇茶繖涓悕璇嶇殑鏄畫鍒樺煓锛1240-1319锛夛紝浠栧湪銆婅瘝浜哄惔鐢ㄧ珷浼犮嬩腑鎻愬嚭鈥滄案鍢夋垙鏇测濓紝浠栨墍璇寸殑鈥滄案鍢夋垙鏇测濓紝灏辨槸鍚庝汉鎵璇寸殑鈥滃崡鎴忊濄佲滄垙鏂団濄佲滄案鍢夋潅鍓р濄備粠杩戜唬鐜嬪浗缁村紑濮嬶紝鎵嶆妸鈥滄垙鏇测濈敤鏉ヤ綔涓轰腑鍥戒紶缁熸垙鍓ф枃鍖栫殑閫氱О銆傛垙鏇叉渶鏄捐憲銆佹渶鐙壒鐨勮壓...
  • 浜墽鑴歌氨鑹烘湳鏄箍澶鎴忔洸鐖卞ソ鑰呯殑闈炲父鍠滅埍鐨勪竴闂ㄨ壓鏈,鏂囧寲鎰忎箟鏈夊摢浜...
    绛旓細瀵撹璐佸埆鍠勬伓锛屼篃鏄劯璋辫壓鏈殑涓绉嶉噸瑕佺壒寰锛岃屽畠鐨勬兜涔変篃澶у閮界涓嶅紑鍙栧舰銆傛垜鍥戒含鍓ц劯璋辫壓鏈柟寮忓鏍疯兘澶熺簿纭佺湡鍒囩殑琛ㄧ幇浜虹墿鐨勬ф牸鐗瑰緛锛岀粡杩囪劯璋卞彲浠ョ洿鎺ヨ瑙備紬杈╁埆浜虹墿鐨勬ф牸銆佸搧璐ㄣ佸勾绾瓑缁煎悎鐗瑰緛銆備含鍓ц劯璋辩殑鍒涘缓鏉ユ簮浜庣敓娲伙紝鑰屼笖鍙堝鐢熸椿涓殑鑷劧瑙勫緥鍔犱互姒傛嫭銆備含鍓ц劯璋卞嬀璋辩簿宸с侀鑹查矞鏄庛佺粯鐢...
  • 瀛欐偀绌虹殑鎴忓墽鑴歌氨鐨勬兜涔鏄粈涔
    绛旓細瀛欐偀绌哄湪浜墽涓槸姝︾敓锛屽畠鐨勮劯璋卞浘妗堟槸鐏溂閲戠潧锛岀溂鍦堢敤閲戣壊鎴栭粍鑹诧紝棰濆ご涓婃湁浣涚彔銆備唬琛ㄧ浣涚簿鐏碉紝閲戦摱鏅収锛娑典箟鏄唬琛ㄧ潃娉曟湳楂樻繁鐨勭浠欙紝鍚屾椂鍙堟湁绾㈣壊琛ㄧず蹇犺礊锛岃嫳鍕囷紝棰濆ご涓婂嬀鏈変經鐝狅紝琛ㄧず浣涢棬寮熷瓙锛岄噾銆侀摱鑹诧紝鎴栧湪杈呰壊涓坊鍕鹃噾銆侀摱鑹茬嚎鏉″拰娑傝壊鍧楋紝浠ョず绁炲湥濞佷弗銆
  • 鍏充簬鎴忔洸鑹烘湳褰㈣薄鍖栨寚浠涔?
    绛旓細鎴忔洸鑹烘湳鏄氳繃婕斿憳鐨勮〃婕斿垱閫犲嚭鑸炲彴褰㈣薄锛屽啀鐜板墽鏈枃瀛︾殑鍐呮兜銆傛紨鍛橀氳繃鍞卞康鍋氭墦濉戦犲墽涓汉鐗╋紝鎶婂墽涓汉鐨勫唴蹇冩椿鍔ㄥ拰绮剧姘旇川杞寲涓洪矞鏄庣殑澶栭儴褰㈣薄銆傛垙鏇蹭箣鐗瑰埆娉ㄩ噸浜虹墿褰㈣薄鐨勫埢鐢伙紝灏辨槸杩芥眰鑹烘湳鐨勭編鎰熴傛紨鍛樺湪鑸炲彴涓婄殑涓涓句竴鍔ㄩ兘鍦ㄧ粰瑙備紬缇庣殑浜彈锛屼篃鍖呮嫭绌跨潃鎵撴壆銆鎴忔洸鐨褰㈣薄鍖栫獊鍑轰綋鐜板湪涓ょ偣锛氭瓕鑸炲寲鍜...
  • 涓浗鎴忔洸鐨涓昏鐗圭偣鏄粈涔
    绛旓細铏氭嫙鏄鎴忔洸鍙嶆槧鐢熸椿鐨勫熀鏈墜娉曘傚畠鏄寚浠ユ紨鍛樼殑琛ㄦ紨锛岀敤涓绉嶅彉褰㈢殑鏂瑰紡鏉ユ瘮鎷熺幇瀹炵幆澧冩垨瀵硅薄锛屽熶互琛ㄧ幇鐢熸椿銆傜▼寮忔 绋嬪紡鏄垙鏇插弽鏄犵敓娲荤殑琛ㄧ幇褰㈠紡銆傚畠鏄寚瀵圭敓娲诲姩浣滅殑瑙勮寖鍖栥佽垶韫堝寲琛ㄦ紨骞惰閲嶅浣跨敤銆傜▼寮忕洿鎺ユ垨闂存帴鏉ユ簮浜庣敓娲伙紝浣嗗畠鍙堟槸鎸夌収涓瀹氱殑瑙勮寖瀵圭敓娲荤粡杩囨彁鐐笺佹鎷佺編鍖栬屽舰鎴愮殑銆傜患鍚堟 涓浗...
  • 浼犵粺鎴忔洸鏈嶈鐨勮壓鏈唴娑典富瑕佹湁鍝簺
    绛旓細鈹鈹鎴忔洸鐩斿附銆備篃鍙滅帇甯解濇垨鈥滃爞甯解濄備负鍓т腑鐨囧笣涓撶敤涔嬬ぜ甯姐傚附褰㈠井鍦,鍓嶄綆鍚庨珮,閲戝簳,涓婇摳閲戦緳,缂榛勮壊缁掔悆,鍚庢湁鏈濆ぉ缈呬竴瀵,宸﹀彸鍚勬寕榛勮壊澶х銆 绾卞附 鈹鈹鎴忔洸鐩斿附銆傚附褰㈠井鍦,鍓嶄綆鍚庨珮,绾粦鑹层備袱鏃佹彃鏂圭繀鑰,涓虹敓瑙掓壆婕旂殑蹇犳鏂囧畼鎵鎴淬傚銆婄兢鑻变細銆嬩腑鐨勯瞾鑲;鎻掑皷缈呰呬负鍑瑙掓壆婕旂殑濂搁偑鑰呮墍鎴...
  • 鏇规搷鍦ㄤ紶缁鎴忔洸涓槸浠涔堟牱鐨勮劯璋?鑳借璇存湁浠涔娑典箟鍚?
    绛旓細琛ㄧ幇濂歌瘓澶氱枒锛屽惈璐箟锛屼唬琛ㄥ嚩璇堛傛浌鎿嶏紙鐧藉噣鑴革級銆傝劯璋憋紝鏄眽鏃忎紶缁鎴忔洸婕斿憳鑴镐笂鐨勭粯鐢伙紝鐢ㄤ簬鑸炲彴婕斿嚭鏃剁殑鍖栧閫犲瀷鑹烘湳銆傝劯璋卞浜庝笉鍚岀殑琛屽綋锛屾儏鍐典笉涓銆傗滅敓鈥濄佲滄棪鈥濋潰閮ㄥ瀹圭畝鍗曪紝鐣ユ柦鑴傜矇锛屽彨鈥滀繆鎵濄佲滅礌闈⑩濄佲滄磥闈⑩濄傝屸滃噣琛屸濅笌鈥滀笐琛屸濋潰閮ㄧ粯鐢绘瘮杈冨鏉傦紝鐗瑰埆鏄噣锛岄兘鏄噸鏂芥补褰╃殑锛...
  • 涓浗鎴忔洸閲岀殑琛屽綋鏄庢牱鐨?
    绛旓細鏈鎵紨涓勾浠ヤ笂鐢峰瓙锛屽鏁版寕椤汇傚張缁嗗垎涓鸿佺敓銆佹湯銆佽佸銆傚湪鍖楁潅鍓т腑锛屾湯绉扳滄湯娉モ濇垨鈥滄湯灏艰壊鈥濓紝娉涙寚鏈湰姝h锛屼笌瀹嬪厓鏉傚墽鎵绉扮殑鈥滅敓鈥濆悓锛岃屼笌鈥滄湯鈥鐨勬兜涔涓嶅悓銆5.涓戯細鏄枩鍓ц鑹诧紝鍦ㄩ蓟姊佺溂绐濋棿鍕剧敾鑴歌氨锛屽鎵紨婊戠ń璋冪瑧寮忕殑浜虹墿銆傚湪琛ㄦ紨涓婁竴鑸笉閲嶅敱宸ワ紝浠ュ康鐧界殑鍙i娇娓呮櫚娴佸埄涓轰富銆傚彲鍒...
  • 扩展阅读:花鼓戏全集 ... 戏曲 释义 ... 勾兑 释义 ... 抠抠搜搜 释义 ... 音像 释义 ... 戏曲 ... 暗示 释义 ... 扒分 释义 ... 戏曲背景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