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长恭出生于哪里


庄长恭
庄长恭(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15日),男,字丕可,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甾体化学的先驱者和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2年2月15日逝世。
他对有机合成,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确证了麦角甾烷结构,推测了麦角甾醇的结构,设计了带有角甲基双酮a—酮的合成方法,被称为“庄氏法”。研究了甾族边链的氧化断裂,是当时国际上少数从事甾体全合成研究的知名化学家之一,其工作曾被引入教科书。从中药汉防己中分离出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并阐明其结构。重视并参与拟定有机化学中文命名,现用的吲哚、吡咯等杂环化合物名称均为他所倡议。
他在研究工作中强调创新精神,提倡“有所不为始有所为”的治学思想。他推动筹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化学研究所。1956年,他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委员,参与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曾任东北大学化学系主任、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中文名:庄长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
出生日期:1894年12月25日
逝世日期:1962年2月15日
职业:化学家
毕业院校: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代表作品:《麦角甾醇的结构》等
性别:男
学历:博士
生平
科研一生
庄长恭(1894.12.25~1962.2.15)字丕可,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福建泉州鲤城人。1916年毕业于泉州中学(今泉州五中),因学业优异,以地方奖学金保送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确证了麦角甾烷结构,推测了麦角甾醇的结构,设计了带有角甲基双环α-酮的合成方法;研究了甾族边链的氧化断裂,是当时国际上少数从事甾体全合成研究的知名化学家之一,其工作曾被引入著名教科书。研究了防已诺林、去甲基防已碱等生物碱结构。对有机合成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作出了贡献。重视并拟定有机化学中文命名,现用的吲哚、吡咯等杂环化合物名称均为他所倡议的。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22年毕业,留校深造;1925年获得化学博士。回国后,担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主任、中美文化基金委员研究讲座。1931年,赴德国哥丁根大学的慕尼黑大学研究有机化学,从事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1934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不久,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抗日战争期间,曾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后辗转到云南昆明,继续从事科研活动,抗战胜利后,再度赴美国与有机化学界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毅然间道返回大陆,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有机经学研究所所长。1956年3月,出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10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委员,任该部常务委员、化学学部副主任。1954年-1958年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5日,不幸于上海逝世。
取得成就
庄长恭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对有机合成,行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天然有机物结构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37-1941年期间,发表重要论文18篇。在德国哥丁根大学期间,对麦角醇结构的研究卓有成效,探明其化学结构,有力地推动了多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为合成带有角甲基多环a-酮,他设计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有效方法,受到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重视。庄长恭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时,曾经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学习刚刚发展起来的机微量分析技术。回国后,首次在中国引进和建立此项新技术。此外,他和合作者进行生物碱结构的研究,从中药汉防已中分离出2种结晶生物碱,并对其结构进行探索,一种已证明为防己碱;另一种定名为防己诺林碱,其中含有酚基,被证明为脱甲基的防己碱。庄长恭治学严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极为仔细。如他在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过程中,从麦角甾烷的氧化物中,发现有难于溶解的钠盐悬浮于乙醚层和水层之间,便把它们分离出来,经酸化得到关键性的产物——去甲胆酸。庄长恭的科研著述颇丰,硕果累累。主要论文有《麦角甾醇的结构》《〔1〕甲基-环已烷乙酸》《〔1〕甲酸-〔2〕及有关化合物的合成》、《草酸酯与甲基-丙三羧酯的缩合》。他的科学成就及其事迹,载入《中国科苑英华录》、《中国科学家辞典》等书中。
化学研究
在甾体化合物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中作出贡献
1933年,庄长恭在德国哥丁根大学为客座教授时,从事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曾做出杰出的贡献。他从麦角甾烷(ergostane)的铬酸氧化产物中分离到失碳异胆酸(nor-allo-choIanicacid,C23H38O2),并且从已知结构的异胆酸降解成为失碳异胆酸,进行比较,从而证明了麦角甾烷的结构为
推测了麦角甾醇的结构
麦角甾醇结构的重要性,它和维生素D的结构关联,是国际间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在40年代出版的国际间通用的教科书卡勒(Karrer)的名着《有机化学》第二版中所列举的166项文献中,一篇中国人的着作就是庄长恭的关于麦角甾烷文章。
1934—1938年,庄长恭主要从事与甾体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首先,他认为许多甾体化合物中,AB环和CD环之间均存在着角甲基,如何合成带有角甲基的多环α-酮及其有关化合物,是甾体化合物全合成的关键。这是他早期科研工作的重点。他从2-甲基环己酮-甲酸酯-〔2〕经过三步,合成了2-甲基-环己烷-乙酸-〔1〕-甲酸-〔2〕(2)。
合成了2-甲基-环己烷-乙酸-
化合物(2)的合成,是他设计的甾体全合成中CD环的模型试验。事实上巴赫曼(Bachmann)等在此后5年合成第一个天然甾体产物雌马甾酮(equilenin)的途径就部分地采用了庄长恭的方法。
从1-甲基-2-乙酰基-环戊烯-〔1〕,通过迈克尔(michael)加成,他和他的学生们合成了2,4-二氧代-8-甲基全氢茚,并进一步氧化成顺式和反式的2-甲基-1-羧基-环己烷-乙酸-〔2〕。
庄长恭还指出,由2,4-二氧代-8-甲基全氢茚进一步与1-甲基-2-乙酰基-环己烯-〔1〕进行加成,可望获得具有甾体基本骨架的化合物(3)。
应用同样方法,从1—乙酰基—环己烯〔1〕,通过迈克尔加成,则得到化合物(4),它经不同浓度的乙醇—氢氧化钠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得到反式的或顺式的十氢萘1,3-二酮。前者氧化成为反式邻羧基环己烷乙酸,而后者则氧化成为顺式酸。
分离得到两种化合物
值得指出,上述反应由康(Kon)以及鲁茨卡(Ruzicka)等人作过研究,但均未能分离到纯的顺式和反式二酮,庄长恭分离得到两种化合物,足见其研究工作的严密性,堪为楷模。
为了合成带有角甲基的双环α-酮,他设计了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制法,并获得满意的结果。方法的关键是,首先合成带有甲基环烃不饱和酸(5),然后通过达金(Darzen)反应,环化为带角甲基的不饱和的α-酮,再催化氢化为所需的化合物。
根据这一设计,他和他的学生们,通过下列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化合物(6)和(7)。
合成了化合物(6)和(7)
上述化合物(6)的结构,是由(6)氧化成(2)予以证明。化合物(7)的结构,是由它的前身经克莱门逊(Clemensen)还原,再经高温硒脱氢得到萘而予以证明。据着者所知,高温硒脱氢时,封管炸碎了几根,原料损失了几次。于是他不得不重新合成,终于在多次失败后,获得了萘,而不是甲基萘,从而证明了(7)的结构。此举充分显示了庄长恭对待工作的严谨作风。他的这个带有角甲基的双酮α-酮制法被费歇尔(Fiser)誉为庄氏方法。这一工作成果发表后,引起了当时国际有机化学界特别是英国的鲁宾逊(Robinson)、林斯特德(Linstead)、柯克(Cook)等人的重视,也把他们的带有角甲基的多环α-酮的合成予以发表。
由于在带有角甲基的多环化合物的合成取得了进展,庄长恭及其学生们接着致力于甾体本身——雌马甾酮的合成。这也是当时国际有机化学界如英国的鲁宾逊,德国的布特南迪(Butenandt)研究的对象。首先庄长恭用简捷的方法合成了γ-m-甲氧基苯丁酸,保证了起始原料的供应。从它经过若干步骤合成了α-萘丁酸衍生物(8),从它进行下列几步的合成,可望获得雌马甾酮的前体(9)(x=CH3,n=1)。
治学态度
观察敏锐
庄长恭治学态度极其严谨,观察也很敏锐。例如他在决定麦角甾醇的结构工作中,从麦角甾烷的氧化产物中发现有难溶性的钠盐悬浮于乙醚层与水层之间,将它分离酸化得到关键性的失碳异胆酸,其数量是极微的(从7克的麦角甾烷只能得到20毫克的失碳异胆酸),这对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是相当先进的,并对麦角甾醇结构的推断具有决定意义。庄长恭的工作成果发表以后,有一位在哥廷根同实验室的化学家说他运气好,庄长恭回答道,科学研究不是靠运气的,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观察才能获得成就。这些话成为他的座右铭。
触觉敏感
庄长恭对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很敏感。他在德国研究时曾到维也纳大学去亲自学习有机微量分析技术,这在当时是刚刚发展的新技术,对研究微量成分非常重要,回国后即与其学生首次在中国建立了这门分析技术,对以后国内研究工作的开展有深远的影响。
庄长恭热爱研究工作,关心干部的成长。他领导助手做研究工作时,都亲自指导。有一年旧历除夕,实验室内的一些青年约好夜间聚餐,可是庄长恭却留在实验室里工作直到下班铃响过好久以后。当时青年们虽然早就坐立不安,但事后却深深地为他诲人不倦的精神所感动。又有一次他按规定到莫干山作一个月的暑期休假,可是不到一周,又赶回来亲自参与研究。当他设计一个研究路线时,要参阅许多文献,甚至通夜不眠。有一天清晨,他来到实验室告诉助手,他一夜没有入睡,考虑了一条合成雌马甾酮的路线,极有前途。后来通过实验,证明了他的考虑是对的,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助手和学生。
勤于思考
他经常地鼓励学生多想。当学生偶有一得和他讨论时,他耐心地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当他看到学生正确的设计时,往往在纸上画上两三个圈,欣然自喜,学生也感到异常兴奋。
庄长恭在大学任教时,备课非常认真,反复思考怎样讲才能使学生们易于了解,因此他讲课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例如他讲有机化合物生色理论时,开始介绍生色团、助色团等,接着告诉同学不要满足于只知道琴的声音发自何处,还得思考琴弦为何能发出声音来,于是再介绍电子振动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波而产生补色的理论。这样,不但把问题讲清楚,还启发了大家认识自然必须逐步深入,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认真严谨
庄长恭不论做什么工作,态度都是严肃认真的。不仅做年终总结或季度总结认真;即便是开一个清单或开列一个一年收发信件的目录,也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有一次校对库存,一连改正了7次才开出一张清单来。他说国家的外汇必须节省,尤其是主管人更应当认真负责。
严于律己
庄长恭严于律己,生活俭朴,热爱祖国,为人正直不阿。他在台湾大学担任校长时,原想辞退一批与当时权贵有裙带关系的教师,但事与愿违,遭到当局反对。他还曾几次抗拒反动军警入校捕人,并在他的宿舍里保护过被追捕的学生。
个人简历
1894年12月25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16—1918年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学习。
1919—192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21—192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24—1931年任东北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
1926—1933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科学讲座。
1931—1932年任德国哥廷根大学、明兴大学客座教授。
1933—1934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
1934—1945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研究教授。
1934—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当选为中央研究院学术评议会评议员。
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数理化学部副主任。
1962年2月25日病逝于上海。
主要论著
1庄长恭,马集铭.国药玄参的化学组成初步报告.Trans..Sci.Soc.China,1932,7:187——194,C.A.1932,26:5699.
2庄长恭,田遇霖.国药狼毒的经学研究初步报告.同上,1932,7:195—205;C.A.1932,26:5699.
3庄长恭,张维屏,沈海峰.中国药泽泻的化学组成初步报告.同上,1932,7:207—215;C.A.,1932,26:5699.
4庄长恭.麦角甾醇的结构.Ann.,1933,500:270—280;C.A.1933,27:2157.
5庄长恭,田遇霖,黄耀曾.2-甲基-环己烷乙酸-〔1〕-甲酸-〔2〕及其有关化合物的合成.Ber.deut.Chem.Ges.,1935,68B:864-870;C.A.1935,29:5081.
6庄长恭,马集铭.环已烷二乙酸一〔1,2〕及其有关化合物的合成.同上,1935,68B:871-876;C.A.1935,29:5085.
7庄长恭,韩金鉴.丁二烯与烷基苯醌的加成.同上,1935,68B:876—882;C.A.,1935,29:5098.
8庄长恭.马集铭,草酸酯与β-甲基-丙三羧酸酯的缩合.同上,1935,68B:882-886;C.A.,1935,29:5083.
9庄长恭,马集铭,田遇霖.8-甲基全氢茚衍生物及顺-和反-2-甲基-1-羧基-环戊烷-乙酸-〔2〕.同上1935,68B:1946-1957;C.A.1936,30:724.
10庄长恭,田遇霖.顺和反十氢萘二酮-〔1,,3〕.同上,1936,69B:25-31;CA.1936,30;2953.
11庄长恭,田遇霖,马集铭.带有角甲基的多脂环α-酮合成的一般方法.同上,1936,69B:1494-1505;C.A.1936,30:6000.
12庄长恭,黄耀曾.γ-甲氧基苯基-丁酸的合成.同上,1936,69B:1505-1508:C.A.1936,30:6001.
13庄长恭,田遇霖,黄耀曾.甾醇及性激素类合成的研究.第一报,10羟基-3-氧代-六氢屈及其甲醚的合成.同上,1937,70B:858-863;C.A.1937,31:4674.
14庄长恭,邢其毅,高怡生,张国仁,一种汉防己生物碱防已诺林,去甲基防已碱的研究.同上,1939,72B:519-525;C.A.1939,33:4257.
15庄长恭,黄耀曾,马集铭.甾醇及性激素类合成研究.第二报,3-氧代-六氢屈的合成.同上,1939,72B,:713-716;C.A.1939,33:4982.
16庄长恭,马集铭,田遇霖,黄耀曾.甾醇及性激素类合成研究.第三报,7-羟基-3-氧代-3,4-二氢-(环戊烯基-1′,2′:1,2-菲)及其甲醚的合成.同上,1939,72B:949-953;C.A.1939,33:5862.
17庄长恭,朱任宏,高怡生.2-甲基-4-苯基-环已基乙酸及其有关化合物.同上,1940,73B:1347-1353;C.A.1941.35:2865.
18庄长恭,朱任宏,高怡生.甾醇及性激素类合成研究.第四报,3-萘基-〔2〕-环戊酮衍生物合成.同上,1941,74B:798-806;C.A.1941,35:6951.
相关报道
庄长恭:中国化学界的“一面旗帜”(2019-10-25来源:中国科学报冯丽妃)
提起庄长恭,有一件事曾在东北大学传为佳话。那是在东北大学工作时,一个星期天,他带着一位工人在实验室做实验。当他聚精会神地进行实验时,随手将一个玻璃瓶交给站在背后的人说:“请把它洗干净。”那人回答:“晓得,庄教授。”接着笑出了声。他回头一看,背后竟是校长张学良。张学良翘起大拇指说:“你是真正的科学家。”
从此事可见庄长恭对研究工作的认真。创新、坚毅、正直、勤勉,这是学生和同事对他的印象。中国科研的面貌与70年前相比已经焕然一新,但多位受访者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庄长恭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品质依然闪耀着光辉,值得科研人学习。
作为中国有机化学界的先驱,庄长恭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他在甾体化合物合成方面的研究在国际有机化学界享有声誉,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有机微量分析实验室,培养了高怡生、黄耀曾等一批学术带头人,倡议的有机化学名词如吲哚、吡咯等仍在沿用。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称他是“中国化学界的一面旗帜”。
乱世辗转立身化学
庄长恭1894年12月25日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没落的读书人家。受菲律宾华侨庄汪料资助,他在25岁那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目睹彼时闽南经济凋敝,他原本打算学习农业化学搞甘蔗制糖,走实业救国之路,经博士生导师JuliusStieglitz劝服,懂得了从事基础研究同样可以报效祖国。
1924年,庄长恭学成回国。他先在武汉大学短暂停留,随后到东北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他不仅讲授化学课程,还开展基础研究,带领学生发表了有关玄参、狼毒、泽泻等中草药化学组成的研究文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他不屈从于敌寇,离开东北。
随后,庄长恭前往德国访学,在诺奖得主、哥廷根大学教授A.Windaus实验室期间,以缜密的计划和实验技巧,解决了Windaus等尚未解决的麦角甾烷结构问题,并推测了麦角甾醇的结构。由于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的结构有关,相关成果在《李比希化学年报》发表后,迅速引起关注。他当初用的氧化方法后来成为甾族激素工业生产沿用的方法。
诺奖得主P.Karrer在《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列举了这篇论文。“这是上世纪40年代国际通用的有机化学教科书。在1942年出版的版本中共列举了166篇文献,其中,只有庄长恭研究麦角甾醇的文章是由中国人做的。”中科院院士戴立信介绍。此后,其他两本美国专著也提到了这一工作。
这增强了庄长恭在基础研究领域为国争光的信心,他决定把甾体化学全合成这个国际前沿课题带回中国研究。甾体结构复杂,不对称碳原子多,当时全世界只有少数人敢于问津。庄长恭与几个国立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埋头苦干,从1935年到1941年间,他们在当时全球最有名的德国《化学会志》上前后发表了14篇论文。
但庄长恭最能出成果的时候,恰好也是我国处于水深火热之时。日寇的全面入侵让他不得不频繁“跳槽”。这一时期他先后供职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等机构,辗转于南京、上海、昆明等地,甚至停止工作。他关于性激素雌马甾酮的研究也因此在与欧美团队的竞争中失去了先机。尽管如此,其成果依然引起国际关注。
“庄先生在人工合成甾体化合物方面的工作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都很超前,可谓前无古人。从他发表文章的杂志看,他的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戴立信说。对此,在1992年第5期《科学月刊》中,台湾大学化学系荣休教授刘广定也写道:“他的成功能使中国人产生信心。”
不止于此,庄长恭还首次在国内建立了有机微量分析学科。当年各种谱学仪器尚未问世,有机微量分析是测定结构的最重要手段,但因量微,需要努力学习才能掌握。在德国研究时,他曾到诺奖得主、奥地利格拉兹大学F.Pregl实验室学习有机微量分析技术,并订购了相关仪器。人们在参观有机所所史展览馆时,还能一睹他从奥地利带回的微量天平。
学科兴旺匹夫有责
一花独放不是春,唯有实干报家国。庄长恭从未忘记这个初衷。
早在1923年,庄长恭就与旅美化学学者李宝庆等在美组织了中华化学会,并计划出版“中华化学会志”以刊载研究性的论题,惜未能出版。中国化学会1932年成立后,他积极参加。
庄长恭很早就认识到质而非量才是提高国际学术地位的重要因素。在担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期间,他改变了该所自己写研究报告、自己编辑出版的方式,要求同仁把研究成果向国内外期刊投稿,正式发表后再进行汇编。“不数年,该所的研究成绩大为进步。”刘广定写道。可惜的是,接踵而至的战火让当时的中国科学界失去学习和推广这一办法的机会。
1948年,庄长恭在赴美考察归国后,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却因难以辞退一些有关系的旧教职员,加之遇到国民党特务擅自闯入学校抓捕学生,让他无力推展校务,最终决然离台。返沪后,他居家靠审阅书稿为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庄长恭很快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的筹备委员。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科院有机化学所第一任所长。建所初期,他广泛延聘人才,调整研究方向,为新中国的有机化学发展创造了条件。“他的很多思想都非常新,一些见解和看法在当时起了重要作用。”戴立信举例说,以二级学科建立有机所就是其一。
庄长恭总是紧跟新科学技术的步伐。“当时,对于有机所开拓的高分子和抗菌素两个新领域,他作为所长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科学知识。”于1953年进入有机所的戴立信曾协助庄长恭搜集有关高分子研究的文献,后者的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给他以很深的印象。
此后,有机所高分子组搬往北京,成为中科院化学所的一支主力。庄长恭又被任命为该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此外,庄长恭还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和《化学学报》的编辑委员。他对中文有机化学名词极为重视,常说这是化学在中国生长的先决问题。一些常用的有机化学名词,如吲哚、吡咯等杂环名词都是他的创意。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庄长恭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当年的学生及共同工作者,如邢其毅、田遇霖、高怡生、黄耀曾、朱任宏等人,后来都成了领导一个教学单位或研究单位的负责人。
据田遇霖等人回忆,庄长恭备课非常认真,总是反复思考怎样讲才易于学生理解,因此讲课时往往使同学们“像着了魔似的,听得津津有味”,而与他讨论问题时又能让人“真正感到如沐春风”。
庄长恭对科学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田遇霖等在回忆导师的文章中写道,他暑期按例有一个月的假期,有一次,还不到一星期,他又赶回来参与实验。当他设计一个研究路线时,往往会参阅许多文献,甚至通宵不眠。
庄长恭强调科研要有严谨的态度。当他的麦角甾醇结构工作发表后,Windaus实验室的一位同事认为他的成功是由于运气好,庄长恭答道:“科学研究不是靠运气的,必须有坚强的毅力、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观察,才能获得成就。”他常用这件事教育学生。
庄长恭也很重视家庭教育。受父亲影响,庄亚辉兄弟三人中有两人选择了化学专业。在庄亚辉印象里,父亲讲得最多的就是“有所不为,始有所为”“取法乎上,适得其中”,以及“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父亲让我在做科研时,选择有创新性的、有意义价值的方向,而且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全心全意地攻克难关。”从走上科研岗位到后来担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父亲的话一直印刻在庄亚辉心里。
一次去东北考察,庄长恭不幸染病,此后健康每况愈下。1962年2月15日,他在上海与世长辞。
为了纪念庄长恭在基础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从

  • 搴勯暱鎭鐨勪釜浜虹畝鍘
    绛旓細1894骞12鏈25鏃ュ嚭鐢熶簬绂忓缓鐪佹硥宸炲競銆1916鈥1918骞村寳浜啘涓氫笓闂ㄥ鏍″涔犮1919鈥1921骞寸編鍥借姖鍔犲摜澶у鍖栧绯诲涔狅紝鑾峰澹浣嶃1921鈥1924骞寸編鍥借姖鍔犲摜澶у鍖栧绯诲涔狅紝鑾峰崥澹浣嶃1924鈥1931骞翠换涓滃寳澶у鏁欐巿锛屽寲瀛︾郴涓讳换銆1926鈥1933骞翠腑鍗庢暀鑲叉枃鍖栧熀閲戣懀浜嬩細绉戝璁插骇銆1931鈥1932骞翠换寰峰浗鍝ュ环鏍瑰ぇ瀛︺佹槑鍏村ぇ瀛...
  • 搴勯暱鎭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鍦ㄧ斁浣撳寲鍚堢墿鍚堟垚涓庡ぉ鐒舵湁鏈哄寲鍚堢墿缁撴瀯鐨勭爺绌朵腑浣滃嚭鍗撹秺璐$尞 1933骞,搴勯暱鎭湪寰峰浗鍝ヤ竵鏍瑰ぇ瀛︿负瀹㈠骇鏁欐巿鏃,浠庝簨楹﹁鐢鹃唶缁撴瀯鐨勭爺绌,鏇惧仛鍑烘澃鍑虹殑璐$尞銆備粬浠ョ簿婀涚殑鎶宸,浠庨害瑙掔斁鐑(ergostane)鐨勯摤閰告哀鍖栦骇鐗╀腑鍒嗙鍒板け纰冲紓鑳嗛吀(nor-allo-choIanicacid,C23H38O2),骞朵笖浠庡凡鐭ョ粨鏋勭殑寮傝儐閰搁檷瑙f垚涓哄け纰冲紓鑳嗛吀,杩涜姣旇緝,浠...
  • 寮犲鑹浠栨槸鈥滅湡姝g殑绉戝瀹垛,閮搏鑻ヨ浠栨槸鈥濃滀腑鍥藉寲瀛︾晫鐨勪竴闈㈡棗甯...
    绛旓細搴勯暱鎭1894骞12鏈25鏃ュ嚭鐢熶簬绂忓缓娉夊窞涓涓病钀界殑璇讳功浜哄銆傚彈鑿插緥瀹惧崕渚ㄥ簞姹枡璧勫姪,浠栧湪25宀侀偅骞村埌缇庡浗鑺濆姞鍝ュぇ瀛︽繁閫犮傜洰鐫瑰郊鏃堕椊鍗楃粡娴庡噵鏁,浠栧師鏈墦绠楀涔犲啘涓氬寲瀛︽悶鐢樿敆鍒剁硸,璧板疄涓氭晳鍥戒箣璺,缁忓崥澹敓瀵煎笀Julius Stieglitz鍔濇湇,鎳傚緱浜嗕粠浜嬪熀纭鐮旂┒鍚屾牱鍙互鎶ユ晥绁栧浗銆1924骞,搴勯暱鎭鎴愬洖鍥姐備粬鍏堝湪姝︽眽澶у鐭殏鍋滅暀,闅忓悗...
  • 涓浗绉戝瀹剁殑鍚嶅瓧
    绛旓細閽变笁寮,鍘熷悕閽辩绌,1913骞鍑虹敓浜娴欐睙缁嶅叴,鐖朵翰閽辩巹鍚屾槸涓浗杩戜唬钁楀悕鐨勮瑷鏂囧瓧瀛﹀銆備粬灏戝勾鏃朵唬鍗抽殢鐖跺湪鍖椾含鐢熸椿,鏇惧氨璇讳簬钄″厓鍩逛换鏍¢暱鐨勫瓟寰蜂腑瀛,16宀佷究鑰冨叆鍖椾含澶у棰勭,1932骞,鍙堣冨叆娓呭崕澶у鐗╃悊绯汇1936骞,閽变笁寮烘瘯涓氬悗,鎷呬换浜嗗寳骞崇爺绌堕櫌鐗╃悊鐮旂┒鎵涓ユ祹鎱堟墍闀跨殑鍔╃悊銆傜繉骞,浠栭氳繃鍏垂鐣欏鑰冭瘯,鍦ㄥ崲娌熸ˉ鐨勭偖澹板搷璧...
  • 楂樻$敓鐢熷钩姒傚喌
    绛旓細楂樻$敓锛1910骞8鏈30鏃ュ嚭鐢熶簬姹熻嫃鐪佸崡浜競鐨勪竴涓煡璇嗗垎瀛愬搴锛屼粠灏忓氨娴告帆鍦ㄤ功棣欎箣涓紝鍏绘垚鐑埍闃呰鐨勪範鎬с備腑瀛︽瘯涓氬悗锛屽嚟鍊熶紭寮傜殑鎴愮哗锛屼粬鑰冨叆浜嗗浗绔嬩腑澶ぇ瀛︾殑鍖栧绯伙紝寮濮嬩簡瀛︽湳鐢熸动銆1934骞达紝浠栧湪鏈夋満鍖栧澶у笀搴勯暱鎭殑鎸囧涓嬶紝瀹屾垚浜嗛涓恒婄斁浣撳寲鍚堢墿鐨勫畾鎬у垎鏋愮爺绌躲嬬殑姣曚笟璁烘枃锛岃繖绡囪鏂囧洜鍏舵繁搴﹀拰...
  • 楂樻$敓璇︾粏璧勬枡澶у叏
    绛旓細1910骞8鏈30鏃鍑虹敓浜鍗椾含涓涓煡璇嗗垎瀛愬搴,瀹朵腑钘忎功杈冨,鑷辜鍏绘垚浜嗗崥瑙堢兢涔︾殑涔犳儻銆備腑瀛︽瘯涓氬悗,浠ヤ紭寮傛垚缁╄冨叆鍥界珛涓ぎ澶у(浠婂崡浜ぇ瀛)鍖栧绯汇 楂樻$敓 1934骞,鍦ㄦ湁鏈哄寲瀛﹀搴勯暱鎭鎸囧涓嬪畬鎴愭瘯涓氳鏂囥婄斁浣撳寲鍚堢墿鐨勫畾鎬у垎鏋愮爺绌躲,姣曚笟浜庡浗绔嬩腑澶ぇ瀛(浠婂崡浜ぇ瀛)鍖栧绯汇傚苟琚帹鑽愬埌鍥界珛涓ぎ鐮旂┒闄㈠寲瀛︾爺绌舵墍浠诲姪...
  • 绉戝瀹舵湁鍝簺?
    绛旓細鐖卞洜鏂潶,杈惧皵鏂囷紝甯曟柉鍗★紝浜氶噷澹寰,闇嶉噾,鐗涢】,瀹夊煿锛屾濮嗭紝楂樻柉,娉曟媺绗,缃椾集鐗硅檸鍏,鍒楁枃铏庡厠,娉㈠皵,鐡︾壒,鐖辫开鐢,鑾辩壒鍏勫紵,閽卞妫,閽变紵闀,閽变笁寮,鏌忔媺鍥,涓佽倗涓,鍙茶拏鑺瓩,瑗块棬瀛,浼藉埄鐣,鍝ョ櫧灏
  • 搴勯暱鎭嚭鐢熶簬鍝噷
    绛旓細涓枃鍚:搴勯暱鎭浗绫:涓浗姘戞棌:姹夋棌鍑虹敓鍦:绂忓缓娉夊窞鍑虹敓鏃ユ湡:1894骞12鏈25鏃ラ濅笘鏃ユ湡:1962骞2鏈15鏃ヨ亴涓:鍖栧瀹舵瘯涓氶櫌鏍:鑺濆姞鍝ュぇ瀛︿富瑕佹垚灏:涓浗鏈夋満鍖栧鐮旂┒鐨勫厛椹辫1948骞撮夎仒涓轰腑澶爺绌堕櫌闄㈠+浠h〃浣滃搧:銆婇害瑙掔斁閱囩殑缁撴瀯銆嬬瓑鎬у埆:鐢峰鍘:鍗氬+鐢熷钩绉戠爺涓鐢熷簞闀挎伃(1894.12.25锝1962.2.15)瀛椾笗鍙,鍖栧瀹,涓浗绉戝闄㈠閮...
  • 寮犲鑹浠栨槸鈥滅湡姝g殑绉戝瀹垛,閮搏鑻ヨ浠栨槸鈥濃滀腑鍥藉寲瀛︾晫鐨勪竴闈㈡棗甯...
    绛旓細搴勯暱鎭1894骞12鏈25鏃ュ嚭鐢熶簬绂忓缓娉夊窞涓涓病钀界殑璇讳功浜哄銆傚彈鑿插緥瀹惧崕渚ㄥ簞姹枡璧勫姪,浠栧湪25宀侀偅骞村埌缇庡浗鑺濆姞鍝ュぇ瀛︽繁閫犮傜洰鐫瑰郊鏃堕椊鍗楃粡娴庡噵鏁,浠栧師鏈墦绠楀涔犲啘涓氬寲瀛︽悶鐢樿敆鍒剁硸,璧板疄涓氭晳鍥戒箣璺,缁忓崥澹敓瀵煎笀Julius Stieglitz鍔濇湇,鎳傚緱浜嗕粠浜嬪熀纭鐮旂┒鍚屾牱鍙互鎶ユ晥绁栧浗銆1924骞,搴勯暱鎭鎴愬洖鍥姐備粬鍏堝湪姝︽眽澶у鐭殏鍋滅暀,闅忓悗...
  • 扩展阅读:庄毓聪一尺价格 ... 天眼查询 ... 庄毓聪字画大概价位 ... 庄毓聪水墨画作品 ... 庄毓聪的画多少钱一尺 ... 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 ... 普通个人简历 ... 庄则栋一家照 ... 庄蕴宽字体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