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长学院」“孩子还小,不懂事”这话都要听腻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流传着著名的 “四大宽容” 定律:

“人都死了”

“来都来了”

“大过年的”

以及屡试不爽、让你瞬间语塞的

“孩子还小”

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熊孩子捣蛋,又想发脾气时,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从天而降的一顶“道德高帽”,逼得人不得不把积在胸口的火生生地压了下去一大半。

仿佛这些家长们眼中,年龄小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有了父母的“护体”,熊孩子也因此更加如鱼得水,肆意妄为。

不久前,两则关于熊孩子捣蛋新闻接连上了热搜,引发热议。

#女孩被闯厕男孩的母亲辱骂#

#孩子砸坏别人车玻璃妈妈报警赔偿#

这两则新闻发生的时间相隔不长,但是两位妈妈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让众多网友开始对孩子的道德素质教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侧面反映出父母的教养和素质。正如教育学家弗洛姆所说:“父母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的确,孩子犯错有时候是在所难免的,可是犯错后,父母的态度,将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婴儿一切行为是以满足自我的生存需要为前提,这层意义上说,可以被看作是最自私的生物。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道德感?他们心中的是非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他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

2-5岁:自我中心阶段

2-5岁,被视为道德萌芽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还不能掌握抽象思维的道德原则,其道德标准 只是简单 以“好”或“坏”来判断 , 并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

6-8岁:权威阶段

这时儿童产生了遵守规则的意识,他律道德意味着道德规则是绝对的, 权威人物(父母、老师)制定的规则都是必须要遵守和服从的, 认为违反了道德规范,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8-10岁:可逆性阶段

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 “平等的观念” ,表现为“我要你遵守,我也得遵守”,以 是否公平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 认为公平的行为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

10-12岁:公正阶段

这一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一方面青少年开始有自己主观的道德标准来引导、调节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心理的发展还跟不上身体成熟的速度,叛逆心理开始出现。因此,这是儿童道德 两极分化严重 的阶段。

通过了解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我们似乎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弄清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我们家长更好地去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道德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如今现代 社会 的浮躁,父母教育的缺失等等原因促成了一批批“人人喊打”的熊孩子,随之而来的是 社会 对于加强儿童德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当今孩子最接受什么样的德育方式?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家长们需要哪些问题呢?让我们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来了解一下。


近8万名儿童调查数据揭示:孩子最接受什么样的德育方式?

《中国儿童德育发展报告(2017)》采集了近8万名儿童的数据,可以权且称为第一份国家样本,对中国儿童道德发展国家数据库的建设进程有一定推动作用。


报告中有一项关于儿童最喜欢的学校德育方式受到关注,数据显示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主题实践活动(33.34%)、讲故事(24.80%)和各种形式的榜样示范(22.98%)。


讲故事受欢迎的程度随着年龄增高有下降的趋势,榜样示范的接受情况则是随年龄增高而逐渐上升。

其中,相对男生,女生更喜欢主题实践活动的德育方式,而男生更喜欢榜样故事,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

此外,“如果自己是老师,最想使用的德育方式是什么?”


小学生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 直接告诉、讲故事举例子和实践行动 ;初中生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 讲道理、采用宣传警示语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高中生选择排在前三位的是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讲道理和讲故事


这说明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成熟,更注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对公平价值观的理解、自我权利的诉求愈发深刻。



  • 銆岄槼鍏夊闀垮闄鈥瀛╁瓙杩樺皬,涓鎳備簨鈥濊繖璇濋兘瑕佸惉鑵讳簡
    绛旓細鈥滃瀛愯繕灏忊濇瘡褰撳湪鐢熸椿涓亣鍒颁竴浜涚唺瀛╁瓙鎹h泲锛屽張鎯冲彂鑴炬皵鏃讹紝涓鍙モ瀛╁瓙杩樺皬锛屼笉鎳備簨鈥濓紝浠庡ぉ鑰岄檷鐨勪竴椤垛滈亾寰烽珮甯解濓紝閫煎緱浜轰笉寰椾笉鎶婄Н鍦ㄨ兏鍙g殑鐏敓鐢熷湴鍘嬩簡涓嬪幓涓澶у崐銆備豢浣涜繖浜瀹堕暱浠溂涓紝骞撮緞灏忔槸鍧椻滅爾鈥濓紝鍝噷闇瑕佸摢閲屾惉銆傛湁浜嗙埗姣嶇殑鈥滄姢浣撯濓紝鐔婂瀛愪篃鍥犳鏇村姞濡傞奔寰楁按锛岃倖鎰忓涓恒備笉涔...
  • 鐔婂瀛愭崳涔,瀹堕暱璇瀛╁瓙杩樺皬,涓鎳備簨,浣犺鎬庢牱鍥炵瓟?
    绛旓細铏界劧瀛╁瓙灏忥紝浣嗘槸濡傛灉浣犱笉鎯╃綒鐨勮瘽灏变細鍔╃海涓鸿檺锛屾垜浠簲璇ヤ粠灏忓煿鍏讳粬浠殑浼樼鍝佹牸銆
  • 瀛╁瓙,浣杩樺皬,浣犱笉鎳!
    绛旓細瀛╁瓙杩樺皬锛杩欏勾榫勬杩樹粈涔堥兘涓嶆噦鍛紒杩欓兘鏄瀹堕暱鐨勬櫘閬嶈蹇碉紝鎶婂瀛愭案杩滈兘褰撳瀛愶紝涓鍛冲湴鍖呭簢銆佹汉鐖憋紝瀹堕暱鐩茬洰鐨勬姢鐭細鏇村姞璁╁瀛愪笉鎳備簨锛屽嵄閫煎瀛愮殑鎴愰暱鍙戝睍銆備織璇濊瀛愪笉鏁欐槸鐖舵瘝鐨勮繃閿欙紝鐖舵瘝鎬绘槸閲嶅吇鑲茶岃交鏁欒偛锛岃繖鏍峰彲鑳戒細姣佷簡瀛╁瓙鐨勪竴鐢熴傛枃绔犲浘鐗1 鍓嶄簺鏃跺欑綉涓婄殑涓涓棰戞瘮杈冪伀锛屽氨鏄濡堝甫瀛╁瓙...
  • 瀹堕暱鎬昏:鎴戝瀛╁瓙杩樺皬涓鎳備簨,浣犱竴涓ぇ浜烘庝箞璺熷瀛愯杈,杩欒瘽瀵瑰悧
    绛旓細鎴戣涓轰笉瀵癸紝浣滀负涓涓瀛╁瓙锛屾瘮濡傜姱浜嗕粈涔堟牱鐨勯敊璇紝涔熷簲璇ユ壙鎷呯浉搴旂殑璐d换銆
  • 澶т汉濡傛灉鐢瀛╁瓙杩樺皬,涓鎳備簨鏉ヤ负鐔婂瀛愯京瑙,璇ユ庝箞鍙嶉┏?
    绛旓細鐔瀹堕暱甯歌锛屸滀粬杩樻槸涓瀛愶紝浣犺窡浠栬杈冧粈涔堚濓紝閭eソ锛屾垜浠笉鍜屽瀛愯杈冿紝鐩存帴鍜屼綘璁¤緝銆傜‘瀹烇紝鐔婂瀛愬勾绾灏忥紝鎴戜滑鏈夌悊涔熻涓嶆竻锛屾墍浠ユ垜浠洿鎺ュ拰澶т汉璁查亾鐞嗐傚吇涓嶆暀锛岀埗涔嬭繃锛瀛╁瓙灏忎笉鎳備簨锛岄毦閬撳ぇ浜轰篃灏忋佷篃涓嶆噦浜嬶紵鏃㈢劧鎶婂瀛愬甫鍑烘潵浜嗭紝灏辫鎵挎媴鑷繁瀛╁瓙缂轰箯鏁欏吇浜х敓鐨勫悗鏋滐紝杩欎笉鏄緢鍏钩鍚楋紵
  • 閬囧埌鐔瀛╁瓙瀹堕暱璇粹瀛╁瓙杩樺皬鈥,璇ユ庝箞鍙嶉┏?
    绛旓細绋嶅ぇ浜涘氨瑕佺粰瀛╁瓙璁查亾鐞嗭紝鍑洪棬鍓嶄簣浠ヨ姹傦紝璁╁瀛愭參鎱㈡噦寰楅【鍙婂埆浜虹殑鎰熷彈銆備絾搴斾笖蹇屽綋鐫澶栦汉鐨勯潰鎵硅瘎璁枼瀛╁瓙锛岃繖鏍峰奖鍝嶅瀛愮殑鑷皧锛屾晥鏋滃弽鑰屼笉濂戒簡銆傛墍浠ュ綋閬囧埌鐔婂瀛愬湪鍒汉瀹舵崳涔辨椂锛屽闀搴旇绠℃潫锛岃屼笉鑳解瀛╁瓙杩樺皬鈥濅竴鍙ヨ瘽浜嗕簨銆傞偅绉嶈涓哄瀛愯繕灏忎换鍏惰嚜鐒跺彂灞曠殑璁よ瘑鏄斁寮冩暀鑲茬殑鍋氭硶锛屾槸涓嶆纭殑銆
  • 瀛╁瓙杩樺皬,瀹堕暱鍦ㄦ暀鑲叉椂瑕佷笉瑕佺粰瀛╁瓙鐣欓潰瀛?
    绛旓細瀛╁瓙鏃犺鏄亾寰锋暀鑲茶繕鏄涓虹瓑鏂归潰鐨勬暀鑲诧紝閮借浠庡皬鎶撹捣锛屼竴鏃﹀舰鎴愪笉濂界殑鏂归潰鐨勪範鎯紝鎴戜滑褰撳闀跨殑鍚庢倲涔熸櫄浜嗐傚瀛愮殑璐d换鎰熸槸鍦ㄧ敓娲讳腑涓鐐逛竴鐐瑰湴鍩瑰吇璧锋潵鐨勩傚钩鏃跺瀛╁瓙濞囩敓鎯吇锛屼粠涓嶅叧蹇冿紝鍙細缁欓挶锛屽笇鏈涘瀛愯兘鍦ㄦ煇涓澶╃獊鐒跺彉寰楁湁璐d换鎰燂紝閭f槸涓嶅彲鑳斤紒姣斿浠栦滑鎻愬嚭涓浜涗笉鍚堢悊鐨勮姹锛屽闀灏辫瀵逛粬浠...
  • 瀛╁瓙杩樺皬,搴斾笉搴旇鏁欏瀛愯鍒掍汉鐢?
    绛旓細涓銆佷笉瑕佹彁鍓嶆暀瀛╁瓙瑙勫垝浜虹敓瀵逛簬瀹堕暱鏉ヨ锛屼竴瀹氭竻妤氳鍒掍汉鐢熺殑閲嶈鎬э紝鐗瑰埆鏄湪澶у姣曚笟涔嬪悗銆傚鏋滀竴鐩存祽娴戝櫓鍣╄繃鐨勮瘽锛岄偅涔堜細褰卞搷鍒拌嚜宸辨湭鏉ョ殑鍙戝睍锛屽緢澶氫汉鍦ㄦ寫閫夎亴涓氱殑鏃跺欙紝涔熼潪甯哥殑鐩茬洰銆傛墍浠ュ皬缂栧缓璁垜浠笉瑕佸お鏃╄鍒掑瀛愮殑浜虹敓锛屽闀涔熷彲浠ユ崲浣嶆濊冦傚湪瀛╁瓙骞寸邯杩樻瘮杈冨皬鐨勬椂鍊欙紝浠栦滑鏍规湰涓嶆噦寰楀浣曡鍒...
  • 瀛╁瓙杩樺皬,鐜板湪杩樹笉鎳傚緱瀛︿範鐨勯噸瑕佹,浣滀负瀹堕暱鏈変粈涔堝姙娉曡兘鍔濆コ鍎垮璇诲垵...
    绛旓細棣栧厛锛屼綘瑕佸憡璇夊ス鐭ヨ瘑鐨勯噸瑕佹с傛瘮濡傝锛屽涔犺鏂囧彲浠ユ彁楂樿瑷琛ㄨ揪鑳藉姏锛岃兘澶熸洿濂戒笌鍒汉鐩稿銆傚涔犵墿鐞嗗彲浠ヨВ鍐充竴浜涚敓娲讳腑鐨勯棶棰樼瓑绛夈傚叾娆★紝浣犺鍛婅瘔濂瑰鍘嗙殑閲嶈鎬э紝鍦ㄥ浠婄殑骞翠唬瀛﹀巻瓒婃潵瓒婇噸瑕侊紝澶у浜洪兘鏄湰绉戞枃鍑紝鐢氳嚦鐜板湪鑰冪爺鐑秺鏉ヨ秺鐢氥傚叾瀹炴垜浠笂瀛﹁冭瘯鐨勭洰鐨勬槸浠ュ伐浣滀负瀵煎悜锛屼綘鍙互缁欏ス鍒椾妇涓涓...
  • 扩展阅读:六种征兆说明你抑郁了 ... 一米阳光家长版 ... 孩子犯错挨打后的心理 ... 家长寄语简洁大气 ... 阳光校车家长版 ... 赞扬孩子阳光的话语 ... 四宝逆天妈咪最受宠 ... 家长对孩子阳光的寄语 ... 孩子从小挨打的心理疏导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