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赋税制度与徭役介绍

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完善的赋税制度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租庸调制在唐初配合均田制的情况下,使得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朝廷的赋税收入又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巩固
唐代初年,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唐太宗等君臣们经常以历史兴衰作为借鉴,注重吸取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改革措施。其赋税方面主要有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后来的两税法等
唐代均田制明确规定,18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授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老男、残疾授口分田40亩,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
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授永业田20亩,户分田30亩。工商业者、官户授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30亩,尼姑、女冠给田20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授田
唐代均田制还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永业田100顷递降至5顷。职事官从一品至八九品,授永业田60顷递降至两顷。散官五品以上授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授永业田30顷递降至6顷
此外,各级官僚和朝廷,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朝廷
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乡和卖充住宅、抵店的,并准许卖地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
唐代在均田的基础上,制订了租庸调制。规定田有租,户有调,身有庸,外有杂役
租制规定:每丁每年要向朝廷缴纳租粟两石。此外对岭南等特殊地区实行轻税政策,岭南诸州纳米,上户纳米1.2石,次户8斗,下户6斗
庸制规定:每丁每年需要为朝廷无偿地服徭役20天,闰年加两天;不服劳役的人,要纳绢或布代替,一天折合绢3尺,谓之庸
庸是应服役者而不去服役的一种折纳,不是一般的赋税,而是以交纳实物来代替劳役,故具有免役金的性质。如果朝廷额外加役,加役15天,免调;加役30天,租调全免。每年的额外加役,最多不得超过30天
唐代除正役之外还有杂役。唐代基本的徭役负担,每年一丁相当于30天至50天。对于遭受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的地方,又有减免租庸调的规定
灾情在4成以上,免租;灾情在6成以上,免租调;灾情在7成以上,课役全免调的规定
调制中的调调是户税,即户为征收对象与征收单位,以丁立户,以实物缴纳,也可以货币缴纳银14两
调制规定:每丁每年纳绢或绫两丈,绵2两;不产绢绵的地方,交纳布2.5丈和麻2斤
737年又作了新的规定,布帛要求1.8尺宽,4丈长才算一匹;布5丈才算一端;绵6两为屯,丝5两为绚。如一户所纳之物,不成匹、端、屯、的,都要折凑成整数
唐代租庸调制,自唐高祖李渊时规定,经唐太宗整顿,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至唐玄宗开元年,一直未变。在这段日子里,经济逐步发展,户口也逐年增加,朝廷财政也有了结余,国库也充实起来,出现了唐初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
租庸调制以外的杂税,主要则为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时的宰相杨炎鉴于当时赋税征收紊乱的情况,建议实行两税法,为唐德宗所采纳
两税法规定:按各户资产定分等级,依率征税。首先要确定户籍,不问原来户籍如何,一律按现居地点定籍。取缔主客户共居,防止豪门大户荫庇佃户、食客,制止户口浮动。依据各户资产情况,按户定等,按等定税
实施办法是,各州县对民户资产,包括田地和动产不动产进行估算,然后分别列入各等级,共3等9级,厘定各等级不同税率
地税以实行两税法的前一年,即779年的垦田数为准,按田亩肥瘠差异情况,划分等级,厘定税率征课。其中丁额不废,垦田亩数有定,这是田和丁的征税基数,以后只许增多,不许减少,以稳定赋税收入
两税法的征税原则是量出制入,统一征收。即先计算出各种支出的总数,然后把它分配出各等田亩和各级人户。各州县之内,各等田亩数和各级人户数都有统计数字,各州县将所需粮食和经费开支总数计算出来,然后分摊到各等田亩和各级人户中。这就叫量出制入,统一征收
两税法的征课时期分为夏秋两季。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收获的季节性,由于农业的收获季节是夏秋两季,所以在夏秋两季向朝廷缴纳赋税
征课资产按钱计算。因为要按资产征税,就必须评定各户资产的多少,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尺度,这就是货币。所以两税的征收,都按钱计算,按钱征收
但是有时将钱改收实物,朝廷定出粟和帛的等价钱,按钱数折收粟帛
两税法是符合赋税征课的税目由多到少、手续由繁到简、征收由实物到货币的发展规律的。它是适应农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繁荣与货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按社会贫富等级,资产多寡征税也是合理的、公平的
在徭役方面,唐代除了一般正役之外,尚有杂徭,也就是比正役较轻、较小的徭役,服杂徭称为充夫
征发方式并非按户征调,而是以人口数为准;使役地点多在州县境内,但地方朝廷没有随意派遣夫役的权力,必须经过一定手续才得以派遣
原则上,丁男规定要服正役,没有一定必须要服杂徭,但若服杂徭两日可折抵正役一日
有别于丁男,唐代将16岁者称中男,中男就有服杂役的义务,役期10天,但若充夫满40日,则可免户内一丁之丁租。因此,丁男必须义务服正役20天,中男义务充夫10天,都体现了杂徭轻、小的特点
杂徭的内容有临时性事务,也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如水利设施所需要的夫役,或是修缮盐池设备、官田营种、兴修水利、修城、门夫、守桥丁等劳动。使役范围广泛,不似正役载入律令正式规范
有时哪些是中男充夫的工作,哪些是丁男折抵正役的工作,也不易清楚区分。这说明唐代的徭役是很轻的,切实做到了减轻人民的负担
兵役制度是随着朝廷的形成而产生,又随着朝廷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变化及战争的需要而得到发展。历史上鼎盛的王朝莫不如此,大唐王朝也不例外
唐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条件下的征兵制。府兵的来源,是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3年选拔一次。府兵从21岁服役,60岁免役,服役期间免本身租调
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班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有时也到其他地方出征和戍防。除外出执行任务时期外,府兵不脱离自己的乡土和农业生产,只有冬季集中进行军事训练,实行所谓兵农合一制
战时,朝廷从各地调集军队,高级将领都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唐玄宗后期,边镇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使唐的军事形势由原来的内重外轻逐渐变成外重内轻
737年,唐玄宗诏令各道节度使,招募自愿长驻镇、戊的健儿,并允许家属随军,官给田地屋宅。至749年,唐玄宗将府兵制度废除
唐后期实行募兵制,当时的神策军、藩镇兵大多是招募来的。招募数额由朝廷确定,各藩镇具体负责募集。朝廷一般号召自愿应募,以身体健壮,有一定身高,会使用某种兵器为应召条件
朝廷对招募作了规定:允许家属随军居住;给士兵发放衣、粮和酱菜钱;给兵士发放养活家口的薪俸,方式是应募、征战、捉贼等皆有赏赐;招募兵士无服役年限规定,但有淘汰老弱病残即拣放的要求;因作战阵亡的将士,允许其子弟从军,如无子弟,死者家属可领其三五年的衣粮,伤残者终身不停衣粮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尊号天可汗,庙号太宗。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书法家和诗人。开创了我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女冠也称女黄冠、女道士、道姑。唐代女道士皆戴黄冠,因俗女子本无冠,唯女道士有冠,故名
岭南是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唐代岭南道,也包括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杨炎,唐代财政改革家,两税法的倡行人。780年,杨炎主持在全国施行两税法。两税法大为简化了税制,便利了租税的征收,免去了税吏许多催索的苛扰,不但使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而且也减轻了人民负担
府兵制我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时停废,历时约200年
募兵制我国古代兵制之一。募兵制由朝廷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朝廷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
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
唐太宗同意了
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询问魏征缘由,魏征说:把湖水弄干捉鱼,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朝廷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唐太宗闻听此言,很懊悔自己的错误。他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 鍞愪唬璧嬬◣鍒跺害涓庡经褰逛粙缁
    绛旓細鍞愪唬寰焦闄や簡姝e焦锛岃繕鏈夋潅寰紝杩欎簺寰焦鐩稿杞诲井锛屼富瑕佹槸宸炲幙鍐呯殑涓浜涗复鏃舵у伐浣銆備竵鐢锋湁鏈嶆褰圭殑涔夊姟锛岃屼腑鐢峰垯鏈夋湇鏉傚经鐨勮矗浠汇傝繖绉嶅垎宸ュ噺杞讳簡浜烘皯鐨勮礋鎷咃紝鍚屾椂涔熶繚璇佷簡鍥藉琛屾斂鐨勯『鍒╄繘琛屻傚攼浠g殑鍏靛焦鍒跺害鍚屾牱涓庤祴绋庡埗搴︾揣瀵嗙浉鍏筹紝搴滃叺鍒朵笅鐨勫緛鍏靛埗鍜屽悗鏉ョ殑鍕熷叺鍒讹紝閮芥槸鏍规嵁鍥藉闇瑕佸拰缁忔祹鍙戝睍鑰屽彉鍖栫殑銆
  • 鍞愪唬璧嬬◣鍒跺害涓庡经褰逛粙缁
    绛旓細搴稿埗瑙勫畾:姣忎竵姣忓勾闇瑕佷负鏈濆环鏃犲伩鍦版湇寰焦20澶,闂板勾鍔犱袱澶;涓嶆湇鍔冲焦鐨勪汉,瑕佺撼缁㈡垨甯冧唬鏇,涓澶╂姌鍚堢虎3灏,璋撲箣搴稿焊鏄簲鏈嶅焦鑰呰屼笉鍘绘湇褰圭殑涓绉嶆姌绾,涓嶆槸涓鑸殑璧嬬◣,鑰屾槸浠ヤ氦绾冲疄鐗╂潵浠f浛鍔冲焦,鏁呭叿鏈夊厤褰归噾鐨勬ц川銆傚鏋滄湞寤烽澶栧姞褰,鍔犲焦15澶,鍏嶈皟;鍔犲焦30澶,绉熻皟鍏ㄥ厤銆傛瘡骞寸殑棰濆鍔犲焦,鏈澶氫笉寰楄秴杩30澶...
  • 鍞愭湞鐨鍐滄皯閮芥壙鎷呭摢浜璧嬬◣鍜屽经褰?
    绛旓細璧嬬◣鍜屽经褰圭殑鍚堢О銆傝祴绋庢寚鍘嗕唬缁熸不闃剁骇鐢ㄥ己鍒舵柟娉曞悜浜烘皯寰佹敹鐨勫疄鐗┿侀摱閽辩瓑锛寰焦鍗冲巻浠g粺娌昏呭己杩汉姘戜粠浜嬬殑鏃犲伩鍔冲焦锛屽寘鎷啗褰广佸姏褰广佹潅褰圭瓑銆傛渶鍒濓紝鍛ㄧ帇瀹ゅ拰璇镐警鍚戣嚕灞炲畾鏈熷緛鐢ㄥ叺鏉傘佹鍣ㄣ佽。鐢茬瓑锛岀О璧嬶紱寰佹敹鍐滀骇鍝佺О绋庢垨绉熴傛槬绉嬪悗鏈燂紝鍚勫浗閫愭笎浠庣敯浜╁緛璧嬶紝璧嬪拰绋庢笎瓒嬫贩鍚堛傜Е姹夎捣锛屾寜鐢板湴銆佷汉涓...
  • 鍞愭湞鐨勮祴绋庡埗搴鏄庢牱鐨?鏈変綍鍙樺寲?
    绛旓細鍞愭湞鐨勮祴绋庡埗搴︽湁浠ヤ笅涓ょ锛氱搴歌皟鍒讹細绉熷焊璋冨埗鏄湪鍧囩敯鍒跺熀纭涓婄殑璧嬪焦鍒跺害锛屽潎鐢板埗鏄湪涓嶈Е鍔ㄥ湴涓诲湡鍦扮殑鍓嶆彁涓嬶紝灏嗗浗瀹舵墍鎺屾彙鐨勫湡鍦板垎閰嶇粰鏃犲湴鎴栧皯鍦扮殑鍐滄皯锛屽彈鐢板啘姘戝鍦熷湴涓嶅緱杩涜涔板崠锛屾鍚庨儴鍒嗗湡鍦拌浜よ繕鍥藉銆傝鎸夎瀹氫氦绾冲畾閲忕殑绉熻皟锛堝疄鐗╁湴绉燂級锛屽悓鏃惰繕瑕佹壙鎷呭浗瀹剁殑鍚勭寰焦锛堝姵褰瑰湴绉燂級锛屾湇褰规湡...
  • 鍞愭湞鐨勮祴绋庡埗搴鏄粈涔
    绛旓細璋冮殢涔″湡鎵鍑猴紝姣忓勾浜ょ撼缁紙鎴栫猾銆侊級浜屼笀锛岀坏涓変袱锛涗笉浜х坏鐨勫湴鏂癸紝鍗崇撼甯冧簩涓堜簲灏猴紝楹讳笁鏂銆傛澶栵紝姣忎竵姣忓勾杩樿鏈嶅经褰逛簩鍗佹棩锛岄棸鏈堝姞浜屾棩锛涘鏃犲经褰,鍒欑撼缁㈡垨甯冩浛浠,姣忓ぉ鎶樺悎缁笁灏烘垨甯冧笁灏轰竷瀵镐簲鍒嗭紝鍙綔搴搞傝祴绋庨澶栧埗搴 濡傛灉鏀垮簻棰濆鍔犲焦锛屽姞浜屽崄浜斿ぉ锛屽厤璋冿紱鍔犲焦涓夊崄澶╋紝绉熻皟鍏ㄥ厤銆傛瘡骞...
  • 鍞愭湞鐨勮祴绋庡埗搴鏄庢牱鐨
    绛旓細鍞愭湞鐨勮祴绋庡埗搴︽槸涓浗鍙や唬璧嬬◣鍒跺害鍙蹭笂鐨勪竴涓噸瑕侀噷绋嬬锛鍏舵牳蹇冩槸绉熷焊璋冨埗銆備笅闈㈡垜浠潵璇︾粏瑙f瀽杩欎竴鍒跺害銆1. **绉熷焊璋冨埗**锛氱搴歌皟鍒舵槸鍞愭湞鏃舵湡鐨勪竴绉嶅湡鍦板拰浜哄彛璧嬬◣鍒跺害銆傚叾涓紝鈥滅鈥濇寚鐨勬槸鍐滄皯鑰曠鍥藉鍒嗛厤鐨勫湡鍦帮紝闇瑕佸悜鍥藉缂寸撼鐨勭伯椋燂紱鈥滃焊鈥濆垯鏄寚鍐滄皯涓哄浗瀹舵彁渚涚殑鍔冲焦锛屽寘鎷慨绛戝娈裤佸煄澧欍...
  • 鍞愭湞鍚庢湡鍙堝疄琛屼粈涔璧嬬◣鍒跺害?浣曟椂寮濮嬫帹琛?杩欎竴鍒跺害鏈変綍绉瀬鎰忎箟?_鐧 ...
    绛旓細涓ょ◣娉曗濓細鍞愭湞鍚庢湡鐨勫緛鏀璧嬬◣寰焦鐨勬柟寮忋傜敱浜庡湡鍦板吋骞朵弗閲嶏紝鍘熸潵鐨勫潎鐢板埗琚牬鍧忥紝鍞愪唬鍚庢湡寮濮嬫帹琛屼袱绋庢硶銆傝鍒跺害鍙栨秷浜嗕箣鍓嶇殑绉熷焊璋冨拰鏉傜◣锛屼笉鍒嗕富鎴峰拰瀹㈡埛锛屼竴寰嬩互鐜板湪鐨勫眳浣忓湴涓哄噯鐧诲叆鎴风睄绾崇◣锛屾寜鐓ц祫浜у拰鐢颁憨杩涜寰佺◣銆傛渶澶х殑鐗圭偣灏辨槸姣忓勾鍒嗗绉嬩袱瀛e緛绋庛備袱绋庢硶浠ュ湡鍦拌储浜т负渚濇嵁杩涜鏀剁◣锛屽噺灏戜簡...
  • 琛屽嫙鍏靛埗鍏嶇绋,鍞愭湞鐨勫经褰鏄庢牱鍑忓厤鐨勫憿?
    绛旓細鍞愭湞鏄垜鍥藉巻鍙蹭笂鏄己鐩涚帇鏈濈殑浠h〃涔嬩竴,姝e洜涓哄姝,鍞愪唬鐨璧嬬◣鍒跺害鍜屽经褰鍒跺害瀵瑰悗浠g殑鍙戝睍鏈夌潃闈炲父閲嶈鑰屾繁杩滅殑褰卞搷鍜屾剰涔,鐜嬫湞瑕佸己鐩,鍒欒婊¤冻涓や釜鏉′欢,涓鏄啗闃熺殑寮哄ぇ,浜屾槸鍥藉簱鐨勫瘜鐩,杩欐槸鐜嬫湞寰椾互鏄岀洓鍜岀箒鑽g殑蹇呰鏉′欢銆傚浜庡啗闃熺殑寮虹洓鏉ヨ,鍏呰冻鐨勫+鍏垫槸蹇呭鏉′欢,鍏舵灏辨槸灏嗛鍜岀墿璧,浣嗘槸,鐜嬫湞鐨勭粺涓鏈鐩存帴鐨勬柟寮...
  • 鍞愭湞鐨勮祴绋庡埗搴鏄庢牱鐨
    绛旓細浠嬬粛浜嗙搴歌皟,鎴戜滑绠鍗曞皢姹変唬鍜屽攼浠鐨璧嬬◣鍒跺害姣旇緝涓涓嬨 鍦ㄦ眽浠f枃鏅箣娌绘椂,涔熸槸杞寰钖勮祴鐨勫吀鍨,姹夋枃甯濈敋鑷冲垱閫犱簡涓巻鍙:鍓167骞,浠栨浘棰佸竷闄ょ敯涔嬬绋庣殑璇忎护,鍏嶉櫎鍏ㄥ浗鍦扮銆 浣嗘眽鏈濈敯鍦版槸鍙互鑷敱涔板崠鐨,濡傛涓鏉,鍒板悗鏈熸椂,鍦熷湴鍏煎苟瓒婃潵瓒婁弗閲嶃傚媼璐佃豹缁呭簞鍥竾浜,璐皯鍗翠负绔嬮敟涔嬪湴,鍙兘绉熷湴涓荤殑鍦拌曠銆傚湴涓绘敹...
  • 璧嬬◣鍜屽经褰鍙堟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1. 璧嬬◣鏄斂搴滀緷娉曟垨渚濅範淇楀緛鏀剁殑娆鹃」锛屾渶鍒濅互瀹炵墿褰㈠紡寰佹敹锛屽悗鏉ュ彂灞曟垚鍖呮嫭鍦熷湴鍜屽伐鍟嗙粡钀ユ敹鍏ョ殑寰佺◣銆2. 寰焦鍒欐槸鍙や唬鏀垮簻寮哄姞浜庝汉姘戠殑鏃犲伩鍔冲姩锛屽寘鎷姏褰瑰拰鍏靛焦锛屾槸浜烘皯韬笂鐨勯噸璐熴3. 浠庢槬绉嬫垬鍥芥椂鏈熷紑濮嬶紝璧嬬◣閫愭笎涓庡经褰娣峰悎锛岀壒鍒槸鍦ㄧ鏈夌粡娴庡彂灞曞拰鍦熷湴鍒跺害鍙橀潻鍚庛4. 鍞愪唬浠ュ悗锛岀敯璧嬫垚涓烘寜鍦熷湴...
  • 扩展阅读:免除徭役是哪个朝代 ... 唐朝赋税制度的演变 ... 中国古代历代赋税制度 ... 唐朝实行什么赋税制度 ... 古代的税 赋 徭役的区别 ... 唐到明清赋税制度发展 ... 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度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分类 ... 宋代赋税制度及徭役介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