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u6982\u62ec\u8bf4\u660e\u6211\u56fd\u53e4\u4ee3\u519c\u4e1a\u5386\u53f2\u53d1\u5c55\u8fc7\u7a0b

\u4e2d\u56fd\u53e4\u4ee3\u519c\u4e1a\u53d1\u5c55\u53ef\u4ee5\u5206\u4e3a\u516d\u4e2a\u53d1\u5c55\u9636\u6bb5\uff1a

\uff08\u4e00\uff09 \u519c\u4e1a\u6280\u672f\u7684\u840c\u82bd\u65f6\u671f
\u65b0\u77f3\u5668\u65f6\u4ee3\uff08\u8ddd\u4eca\u7ea610000--4000\u5e74\u4ee5\u524d\uff09\u4e2d\u56fd\u519c\u4e1a\u5927\u7ea6\u8d77\u6e90\u4e8e\u4e00\u4e07\u5e74\u524d\u3002\u5b83\u662f\u5728\u91c7\u96c6\u548c\u6e14\u730e\u7ecf\u6d4e\u4e2d\u9010\u6b65\u53d1\u5c55\u8d77\u6765\u7684\u3002\u519c\u4e1a\u7684\u4ea7\u751f\uff0c\u4e3a\u4eba\u7c7b\u7684\u6587\u660e\u8fdb\u6b65\u5960\u5b9a\u4e86\u575a\u5b9e\u7684\u57fa\u7840\u3002

\uff08\u4e8c\uff09 \u519c\u4e1a\u6280\u672f\u7684\u521d\u6b65\u5f62\u6210\u65f6\u671f
\u590f\u3001\u5546\u3001\u5468\uff08\u7ea6\u516c\u5143\u524d2100--\u516c\u5143\u524d771\u5e74\uff09\u8fd9\u4e00\u65f6\u671f\uff0c\u4e2d\u56fd\u53d1\u660e\u4e86\u91d1\u5c5e\u51b6\u70bc\u6280\u672f\uff0c\u9752\u94dc\u519c\u5177\u5f00\u59cb\u5e94\u7528\u4e8e\u519c\u4e1a\u751f\u4ea7\u3002\u6c34\u5229\u5de5\u7a0b\u5f00\u59cb\u5174\u5efa\u3002\u519c\u4e1a\u6280\u672f\u6709\u4e86\u521d\u6b65\u7684\u53d1\u5c55\u3002

\uff08\u4e09\uff09 \u7cbe\u8015\u7ec6\u4f5c\u7684\u53d1\u751f\u65f6\u671f
\u6625\u79cb\u6218\u56fd\uff08\u516c\u5143\u524d770--\u516c\u5143221\u5e74\uff09\u6625\u79cb\u6218\u56fd\u662f\u4e2d\u56fd\u793e\u4f1a\u5927\u53d8\u9769\u548c\u79d1\u6280\u6587\u5316\u5927\u53d1\u5c55\u65f6\u671f\u3002\u70bc\u94c1\u6280\u672f\u7684\u53d1\u660e\u6807\u5fd7\u7740\u65b0\u7684\u751f\u4ea7\u529b\u767b\u4e0a\u4e86\u5386\u53f2\u821e\u53f0\uff0c\u94c1\u519c\u5177\u548c\u755c\u529b\u7684\u5229\u7528\uff0c\u63a8\u52a8\u4e86\u519c\u4e1a\u751f\u4ea7\u7684\u5927\u53d1\u5c55\u3002

\uff08\u56db\uff09 \u5317\u65b9\u65f1\u5730\u7cbe\u8015\u7ec6\u4f5c\u6280\u672f\u7684\u5f62\u6210\u65f6\u671f
\u79e6\u3001\u6c49\u81f3\u5357\u5317\u671d\uff08\u516c\u5143\u524d221--\u516c\u5143589\u5e74\uff09\u8fd9\u662f\u4e2d\u56fd\u5317\u65b9\u5730\u533a\u65f1\u5730\u519c\u4e1a\u6280\u672f\u6210\u719f\u65f6\u671f\u3002\u8015\u3001\u8019\u3001\u8031\u914d\u5957\u6280\u672f\u5f62\u6210\u3002\u591a\u79cd\u5927\u578b\u590d\u6742\u7684\u519c\u5177\u5148\u540e\u53d1\u660e\u7684\u8fd0\u7528\u3002\u8457\u540d\u519c\u5b66\u5bb6\u8d3e\u601d\u52f0\u5199\u4f5c\u5927\u578b\u519c\u4e1a\u767e\u79d1\u5168\u4e66\u300a\u9f50\u6c11\u8981\u672f\u300b\u3002

\uff08\u4e94\uff09 \u5357\u65b9\u6c34\u7530\u7cbe\u8015\u7ec6\u4f5c\u7684\u5f62\u6210\u65f6\u671f
\u968b\u3001\u5510\u3001\u5b8b\u3001\u5143\uff08\u516c\u5143581--\u516c\u51431368\u5e74\uff09\u7ecf\u6d4e\u91cd\u5fc3\u4ece\u5317\u65b9\u8f6c\u79fb\u5230\u5357\u65b9\u3002\u5357\u65b9\u6c34\u7530\u6280\u672f\u914d\u5957\u6280\u672f\u5f62\u6210\u3002\u6c34\u7530\u4e13\u7528\u519c\u5177\u53d1\u660e\u4e0e\u666e\u53ca\u3002\u68c9\u82b1\u5728\u4e2d\u56fd\u9010\u6e10\u63a8\u5e7f\u3002\u51fa\u73b0\u4f17\u591a\u519c\u4e66\u3002\u571f\u5730\u5229\u7528\u65b9\u5f0f\u589e\u591a\u3002\u5357\u5317\u65b9\u519c\u4e1a\u540c\u65f6\u83b7\u5f97\u5927\u53d1\u5c55\u3002

\uff08\u516d\uff09 \u7cbe\u8015\u7ec6\u4f5c\u7684\u6df1\u5165\u53d1\u5c55\u65f6\u671f

\u660e\u671d\u81f3\u6e05\u524d\u4e2d\u671f\uff08\u516c\u51431368--\u516c\u51431840\u5e74\uff09\u8fd9\u4e00\u65f6\u671f\u4e2d\u56fd\u666e\u904d\u51fa\u73b0\u4eba\u591a\u5730\u5c11\u7684\u77db\u76fe\uff0c\u519c\u4e1a\u751f\u4ea7\u5411\u8fdb\u4e00\u6b65\u7cbe\u8015\u7ec6\u4f5c\u5316\u53d1\u5c55\u3002\u7f8e\u6d32\u65b0\u5927\u9646\u7684\u8bb8\u591a\u4f5c\u7269\u88ab\u5f15\u8fdb\u4e2d\u56fd\uff0c\u5bf9\u4e2d\u56fd\u7684\u519c\u4f5c\u7269\u7ed3\u6784\u53d1\u751f\u91cd\u5927\u5f71\u54cd\u3002\u591a\u79cd\u7ecf\u8425\u548c\u591a\u719f\u79cd\u690d\u6210\u4e3a\u519c\u4e1a\u751f\u4ea7\u7684\u4e3b\u8981\u65b9\u5f0f\u3002

\u65b0\u4e2d\u56fd\u6210\u7acb\u4ee5\u540e\uff0c\u4e2d\u56fd\u519c\u4e1a\u4ee5\u9ad8\u79d1\u6280\u5e94\u7528\u4e3a\u57fa\u7840\uff0c\u53d6\u5f97\u4e86\u66f4\u4e3a\u8f89\u714c\u7684\u6210\u5c31\u3002\u4e2d\u56fd\u4ee5\u53ea\u53607\uff05\u7684\u571f\u5730\uff0c\u517b\u80b2\u4e86\u4e16\u754c\u4e0a\u4e94\u5206\u4e4b\u4e00\u7684\u4eba\u53e3\u3002\u5728\u519c\u4e1a\u79d1\u6280\u65b9\u9762\uff0c\u4e2d\u56fd\u53d1\u8fbe\u56fd\u5bb6\u7684\u5dee\u8ddd\u5df2\u7ecf\u8d8a\u6765\u8d8a\u5c0f\u3002\u79d1\u5b66\u6280\u672f\u5bf9\u519c\u4e1a\u53d1\u5c55\u7684\u8d21\u732e\u5df2\u7ecf\u4ece1949\u5e7420\uff05\u63d0\u9ad8\u523042\uff05

\u539f\u59cb\u519c\u4e1a\u8015\u4f5c\u65b9\u6cd5\u4e3b\u8981\u662f\u5200\u8015\u706b\u79cd\uff0c\u5546\u5468\u65f6\u671f\u5f00\u59cb\u4f7f\u7528\u9752\u94dc\u519c\u5177\uff0c\u6625\u79cb\u65f6\u671f\uff0c\u51fa\u73b0\u4e86\u94c1\u519c\u5177\uff1b\u6218\u56fd\u65f6\u671f\uff0c\u94c1\u519c\u5177\u5f97\u5230\u666e\u904d\u63a8\u5e7f\u3002
\u6625\u79cb\u540e\u671f\uff0c\u725b\u8015\u51fa\u73b0\uff0c\u6218\u56fd\u666e\u53ca\u3002\u4ece\u6b64\uff0c\u94c1\u7281\u725b\u8015\u6210\u4e3a\u53e4\u4ee3\u4e2d\u56fd\u519c\u4e1a\u7684\u4e3b\u8981\u8015\u4f5c\u65b9\u5f0f\uff0c\u968b\u5510\u65f6\u671f\u8fdb\u4e00\u6b65\u53d1\u5c55\uff0c\u51fa\u73b0\u66f2\u8f95\u7281\uff0c\u4e2d\u56fd\u7281\u8015\u6280\u672f\u6210\u719f\u3002
\u968f\u7740\u751f\u4ea7\u5de5\u5177\u4e0d\u65ad\u6539\u8fdb\u3001\u751f\u4ea7\u6280\u672f\u65e5\u76ca\u5b8c\u5584\u548c\u6c34\u5229\u5de5\u7a0b\u7684\u4e0d\u65ad\u5174\u5efa\uff0c\u7cbe\u8015\u7ec6\u4f5c\u7684\u519c\u4e1a\u751f\u4ea7\u4f53\u7cfb\u5206\u522b\u5728\u4e2d\u56fd\u7684\u5317\u65b9\u548c\u5357\u65b9\u5f62\u6210\uff0c\u5e76\u65e5\u81fb\u6210\u719f\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501f\u7528\u725b\u529b\u8015\u7530\u548c\u4e0d\u65ad\u6539\u826f\u751f\u4ea7\u5de5\u5177\u3001\u751f\u4ea7\u6280\u672f\uff0c\u4f7f\u7cbe\u8015\u7ec6\u4f5c\u7684\u519c\u4e1a\u751f\u4ea7\u6a21\u5f0f\u65e5\u76ca\u5b8c\u5584\uff0c\u4e5f\u662f\u53e4\u4ee3\u4e2d\u56fd\u519c\u4e1a\u7ecf\u6d4e\u7684\u7279\u70b9\u4e4b\u4e00\u3002
\u897f\u6c49\u4e2d\u671f\uff0c\u4eba\u4eec\u53d1\u660e\u4e86\u7281\u58c1\u3002\u7281\u58c1\u5728\u4f7f\u7528\u65f6\uff0c\u53ef\u4ee5\u628a\u571f\u6309\u4e00\u5b9a\u65b9\u5411\u7ffb\u5012\uff0c\u5e76\u80fd\u540c\u65f6\u5b8c\u6210\u7ffb\u571f\u3001\u706d\u832c\u3001\u5f00\u6c9f\u3001\u8d77\u5784\u7b49\u5de5\u5e8f\u3002\u81ea\u6b64\u4e4b\u540e\uff0c\u725b\u8015\u5f97\u5230\u5e7f\u6cdb\u7684\u63a8\u5e7f\u3002
\u5510\u4ee3\uff0c\u5728\u957f\u6c5f\u4e0b\u6e38\u4e00\u5e26\u65e9\u5df2\u51fa\u73b0\u4e86\u66f2\u8f95\u7281(\u53c8\u540d\u6c5f\u4e1c\u7281)\u3002\u66f2\u8f95\u7281\u7684\u53d1\u660e\uff0c\u662f\u81ea\u6c49\u4ee3\u4e4b\u540e\u519c\u5177\u6539\u9769\u7684\u53c8\u4e00\u6b21\u7a81\u7834\u3002\u5b83\u7684\u51fa\u73b0\u6807\u5fd7\u7740\u4e2d\u56fd\u4f20\u7edf\u6b65\u7281\u7684\u57fa\u672c\u5b9a\u578b\u3002
\u66f2\u8f95\u7281\u4e0e\u524d\u4ee3\u7281\u76f8\u6bd4\u6709\u4e09\u4e2a\u4f18\u70b9\uff1a
1\u3001\u66f2\u8f95\u548c\u7281\u8929\u7684\u51fa\u73b0\uff0c\u8fd9\u4e0d\u4ec5\u51cf\u8f7b\u4e86\u81ea\u8eab\u91cd\u91cf\uff0c\u800c\u4e14\u514b\u670d\u4e86\u76f4\u8f95\u7281\u56de\u8f6c\u76f8\u59a8\u7684\u7f3a\u70b9\u3002
2\u3001\u7281\u8bc4\u3001\u7281\u68a2\u7684\u51fa\u73b0\uff0c\u4f7f\u5f97\u5165\u571f\u7684\u6df1\u6d45\u3001\u8d77\u571f\u7684\u5bbd\u7a84\u66f4\u52a0\u968f\u5fc3\u6240\u6b32\u3002
3\u3001\u7281\u5e95\u4fee\u957f\uff0c\u7281\u68a2\u624b\u63a7\uff0c\u4f7f\u5f97\u8015\u4f5c\u65f6\u5e73\u7a33\u3001\u6df1\u6d45\u4e00\u81f4\uff0c\u5229\u4e8e\u6c34\u7530\u4f7f\u7528\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7cbe\u8015\u7ec6\u4f5c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作物种类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见,南方水稻籼、粳并存,大麻、苎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甜瓜等也已开始栽培。因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由以前游移和季节性的野营生活逐渐转入定居生活,男子在农业生产中渐居主要地位,从而实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半割的、似丝的茧壳”。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又发现一批丝织物,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开始养蚕缎丝,纺织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三、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于国家统治形式的确立及分层分区管理,从而在制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夏代政府机构中设立有专门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职。有组织的奴隶劳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规模治河导水及沟洫体系的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这一历史的生动写照。夏代人民还首开天文科学,并根据农耕经验,结合农事发展,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的历书和历法。当时谷物酿酒业已形成,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先声。陶器的发明为谷物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金属冶炼创造了基本条件。夏代后期,青铜器已经出现,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影响。

商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持续了6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商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长足发展,农业已成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具制作较夏代更为精细。商后期农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铜农具。商代还开创了井田制,以630亩地划为9区。1区70亩为公田,其余8区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纳贡。这一赋税形式,对解放奴隶生产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步入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国户口增殖,田地扩大,富源开阔,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周继承夏代沟洫和商代井田体系,施行井疆沟洫制。木制农具和青铜农具均有大量增加。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种植发展迅速。蔬菜品种有直根类、薯芋类、嫩菜类、葱类、柔滑及香生菜类多种。果树有落叶果树带和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果树品种40余种。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西周时代国家上层建筑已相当完备。各级组织均有首长领其事,如闾师、闾胥、族师、乡大夫、乡师等。他们经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农民传达政府命令并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第二节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因此,本节着重阐述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东迁后,国力日趋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诸侯的力量,从而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催化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嬗变。战国时期,“七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为了能在兼并战中取得胜利,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被废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长期沿袭的井田制逐渐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在赋役制度上,奴隶主贵族的“贡、助、彻”被废除,代之以按地亩征税的赋役制度。在经营方式上,改“千耦其耘”为个体经营。所言这一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较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犁与牛耕并举,相辅相成,使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如《吕氏春秋??上农》所言:“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些进步均为封建制度的最终确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如中国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魏国修建的漳水渠、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及我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道郑国渠等,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沟以防旱,在低温田中将庄稼种在垄青以防涝。由于积累了这些经验,西周时那种垦种休闲交替的易田制渐被废弃,耨地实行连种,一年一熟,部分发达地区还试行复种,两年三熟,从而实现了耨作制度上的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园艺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周以前虽然也有蔬菜和果树栽培,但多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春秋战国时,农圃已经分工。当时栽培果树有20种以上,食用蔬菜有4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者十余种。由此,独立的园艺业初步建立。

此期畜牧业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在西部游牧区,牧业渐成规模,战争中俘获的牲畜常以万甚至10万计。在广大中原地区,因战事、犁耕和积肥等多种需要,六畜被普遍饲养。以外形来鉴别家畜优劣的相畜术已具相当水平。名传千秋的相马专家伯乐和相牛专家宁戚就活跃在这一时代。为了保障畜牧业的发展,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牧业机构和“牛人”、“羊人”、“校人”等畜牧官员,同时还制定了各种畜牧法规。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厩苑律”竹简堪称世界最早的畜牧法规。

因战乱和连年滥伐,原始林遭到严重破坏,迫使政府不能不重视森林的养护和种树。当时设有“山虞”和“林衡”等林官。严禁滥伐,严防山火,将植树造林已作为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

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秦灭六国后,结束了诸侯纷争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和文字,大规模移民西北和五岭,修筑堤防,疏浚河道,这一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王朝继承了春秋战国时的农本思想,将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实行轻徭薄赋、垦荒实边、兴修水利、奖励力田、劝业农桑等一系列重农政策,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汉武帝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汉代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仅国都所在的陕西关中就兴建了六辅渠、龙首渠和灵轵渠等水利工程(图9-2)。山西引汾水和黄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东引巨定泽水和汶水,等等。井渠法传到新疆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地下灌溉渠道—坎儿井,解决了干旱地区开渠塌方或沙土漏水和蒸发量大的难题。此外,这一时期还创造了放淤压碱,成为后来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工艺水平的提高,此期铁农具的种类大为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具已完全铁器化。犁壁的发明使犁在破土松土的同时增加了翻土、灭茬、压草、开沟、作垄的功能,使得耕作更有效率。秦汉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搜粟都尉赵过在陕西关中推行“代田法”时,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铁犁的广泛应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广是汉代农业发展的两项重大措施,对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汉代我国还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条播机—耧车。它改原先的撒播为条播,将开沟、下种甚至施肥等作业合而为一,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播种均匀且节省种子。《齐民要术》称之为“省力过半,得谷加五”。耧车18世纪传入英国,经塔尔改进后成为当时通行于欧洲的畜力条播机。

秦汉时期,在耕作技术方面,进一步改进垄作法,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渐形成了耕、耙、磨、压、锄相结合的防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创造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旱作农业传统。因冬麦的推广,汉代时轮作复种制初步发展。在施肥方面,也创造了基肥、种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技术。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已完全成形并广泛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此期,园艺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一些有相当规模的果园和菜圃,栽培和管理技术也明显提高。

畜牧业方面,相畜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在中兽医方面,脉学和症治、阉割去势、本草学方面都有进展,并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与蚕桑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织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亚。

此期,人工养鱼和人工造林也进一步发展,渔业和林业逐渐成为农业中独立的生产部门。
总之,秦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无论从经营思想、农学理论,还是技术体系均已基本形成。

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但此期国军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较大发展,如曹魏时期的军屯与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无论军屯还是民屯,土地所有权都属国家。屯田按军事组织进行,屯垦工作与军事活动相结合。

这一时期,因豪强割据,水利事业废多兴少。但南朝各代比较重视水利建设,宋、齐、梁、陈相继修复了芍陂堤堰,溉田万顷。

随着钢铁冶炼和加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加,性能有较大改进。后魏《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有20余种,不少是汉代未见记载的。从出土农具看,这些农具全都通过白口铁柔化而制成。

这一时期传统农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谷田必须岁易”,连作“莠多而收薄”等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轮作的必要性。合理轮作不仅有利于消灭杂草,减轻病虫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从野生绿肥作物的利用发展到有意识栽种绿肥作物,并且将绿肥作物纳入轮作体系,开创了绿肥作物轮作制。《齐民要术》记述了谷、瓜、葵、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种,称之为“美田之法”。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良种,这一时期还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单种单收、精心管理、防止混杂,较汉代“穗选法”有了一定的进步,奠定了我国传统选种和良种繁育的基础。据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稻的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中粟的品种增至86个、水稻品种为24个。

在植物保护方面,农业防治增加了作物抗虫品种的选育及轮作防病等新内容。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总结了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经验,开创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在园艺方面,北方黄河流域栽培果树的种类与汉代相比变化不大,但南方栽培果树有显著增加,如柚、枇杷、频婆子(又名凤眼果)、韶子(又名毛荔枝)、海枣、古度树、枸橡等,而且出现了一些大面积果园。栽培的蔬菜种类也从东汉时期的20多种增加到30多种。蔬菜栽培技术发展了留“本母子瓜’作种、大蒜“条中子”及促使莲子早发芽等方法。窖藏鲜菜的技术较汉代进一步完善。

在畜牧兽医方面,因征战、驿传及农副业生产的需求旺盛,促使养马业蓬勃发展;家畜远缘杂交产生了骡子;相马术已有成套标准,相牛、相猪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家畜的阉割和兽医内外科均有一定进步,尤其是北魏时期对猪的阉割法的改进,使出肉率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我国蚕丝生产在农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敦煌为丝绸商业交易之地,南方蚕丝业发展更为迅速。这时人们认识到了孤雌生殖现象;学会了用低温控制蚕卵化性;发明了盐渍杀蛹储茧法。

我国很早就认识到蜂的用途,3000多年前已开始食蜜。有关蜜蜂的人工饲养最早见于西晋文献。张华《博物志》记载了人工养蜂蜂种的来源及收取蜂蜜的时间和方法。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渔业生产仍以捕捞为主,但已经试行人工养鱼。南北朝墓葬出土有养鱼的陶器涌。《齐民要术》也介绍了养鱼致富的经验,包括鱼的习性、鱼池规模、放养量、雌雄鱼的比例及鱼池蓄水的深度。

第三节 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经济重心一向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公元3世纪时依然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虽经汉、晋、南朝的持续开发,经济渐成规模,但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仍逊色许多。这种状况直到隋唐五代时始有改变。

一、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崩溃,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历时7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因未受战乱直接侵害,社会生产相对稳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西汉以前我国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东汉后开始向南方推进。南北朝时北方陷于破坏停滞状态,南方则进一步发展。中唐以前,南方灌溉工程仅23起、防洪排涝工程3起、运输工程3起。中唐以后,灌溉工程猛增至938起、防洪排涝工程7起、运输工程8起。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江南日益繁荣,出现了“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农具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犁壁与犁铧面不连续,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辕犁的出现和耖耙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发展。经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水田冬作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初步发展。

在园艺方面,此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果树和蔬菜品种;嫁接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蜡封果蒂的保鲜贮藏技术;开始了食用菌的人工培养;茶叶生产及茶叶栽培技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在畜牧业方面,相畜术进一步发展;创立了马籍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宛马、康居马和波斯马等国外优良畜种。在兽医方面,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中就有600余位专职兽医。解剖、针灸、脏腑学说及兽医外科等方面均有进展。

隋唐时期,我国蚕桑业相当发达,生产中心也从黄河流域移至南方。

二、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唐代后期,南粮北济最高年额不过300万石,北宋则超过700万石。

南方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宋代人口高峰时全国人口约1亿。因耕地不足,出现与山争地、与水争田的现象,导致梯田、圩田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芜湖万春圩田40万亩,江东络官圩80万亩。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涌现和农具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时已基本完备且趋于定型。

宋元时代,多熟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三季稻。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作物种植范围扩大。麦在南方长足发展,有不减“淮北”之势,成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种植日渐普遍,以至王祯《农书》称之为“济世之谷”。棉花的发展突出。北宋时期中棉栽培仅限于两广和闽滇地区,非洲棉也多在新疆和陕西栽培。但宋末元初,中棉已扩展至江淮流域。因植棉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比之种麻,“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倍受人们喜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此期土壤肥料的理论与技术也有一定突破,创立了“地力常新”论。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积制方法不断改进,施肥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园艺方面,原来主要在岭南种植的橙、橘、香蕉、荔枝、龙眼等,在宋元时分别向闽、浙、赣、川、苏等地推移,扩大了种植区域。

畜牧业在宋代北方汉族地区远不如汉唐,但元代有一定发展。南方畜牧多养牛、羊、猪、鸡,并以猪、鸡最多。此期,优良品种“湖羊”培育成功,淡水养鱼业也有较快发展。
。。。。 1000字真的概括不来

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发展原因及发展表现等):(1)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部分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2)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3)战国时期秦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二是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作用(如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等);三是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促进。(4)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三郡,即苏南和浙东一带)最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总体上恢复和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如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地区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兴修了水利(如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处都要通渠灌溉);开发了边疆地区(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了可喜成就)。(5)隋唐时期,农业较快发展,其特点表现在:一是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如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三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稻谷收割后,又种大麦,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6)明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如棉花、烟草、花卉等)。 2.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1)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稻、黍、稷、麦、豆),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2)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胡萝卜等陆续移植内地。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3)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有一些国外蔬菜品种传入我国,如来自地中海地莴苣,来自印度的刀豆,来自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4)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5)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水利技术与水利工程(1)灌溉技术与工具: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唐朝时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灌溉工程: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筑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汉武帝时,在关中地区开凿了六辅渠和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3)运河工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秦朝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农业灌溉;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4)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5)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1982年11月,全国实行承包制,农村经济新的格局全面建立。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日见减退,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种植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在这样的农区之外,又有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牧区,两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时期,又互有消长。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区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有些地区粗放经营,甚至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以精耕细作农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线索,中国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了下述阶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的时期,主要特点是与青铜工具、耒耜、耦耕、相联系的沟洫农业;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耱为中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③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耖为中心的水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持续发展时期,主要特点是应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麦、大豆,还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战国时期,适应休闲制向连作制的过渡,大豆一度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汉以后大豆向副食方向发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粮食行列。末期,小麦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以后传入中原,随着连作倒茬和农田灌溉与保墒耕作技术的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粟在长时期内仍是最主要的粮食。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还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国时的《广雅》首次提到籼稻,这一时期水稻的主要种植类籼,粳。唐、宋经济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麦作也进一步发展,稻、麦取代了粟、稻的传统地位而延续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高粱,宋、元时期传到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清时代,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 姒傛嫭璇存槑鎴戝浗鍙や唬鍐滀笟鍘嗗彶鍙戝睍杩囩▼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鍐滀笟鐨勫彂灞曞巻绋嬪彲鍒嗕负鍏釜涓昏闃舵锛1. 鍐滀笟鎶鏈悓鑺芥湡锛氬湪鏂扮煶鍣ㄦ椂浠锛岀害涓涓囧勾鍓嶏紝涓浗鍐滀笟閫愭笎浠庨噰闆嗗拰娓旂寧缁忔祹涓垎绂诲嚭鏉ャ傝繖涓鏃舵湡鐨勫啘涓氫负鏂囨槑鐨勮繘姝ュ瀹氫簡鍩虹銆2. 鍐滀笟鎶鏈垵姝ュ舰鎴愭湡锛澶忋佸晢銆佸懆鏃舵湡锛屽ぇ绾﹀叕鍏冨墠2100骞磋嚦鍏厓鍓771骞达紝閲戝睘鍐剁偧鎶鏈殑鍑虹幇浣垮緱闈掗摐鍐滃叿寮濮嬪湪鍐滀笟鐢熶骇涓娇...
  • 涓浗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鍘嗙▼銆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鍘嗙▼鍙垎涓哄叚涓樁娈碉細涓銆佸啘涓氭妧鏈悓鑺芥湡锛氭柊鐭冲櫒鏃朵唬锛堢害10000-4000骞村墠锛夎璇佷簡鍐滀笟鎶鏈殑璧锋銆傜害鍦ㄤ竴涓囧勾鍓嶏紝鍐滀笟鍦ㄤ腑鍥介愭笎鍙戝睍锛屼负鏂囨槑杩涙鎵撲笅鍩虹銆備簩銆佹妧鏈垵姝ュ舰鎴愭湡锛氬銆佸晢銆佸懆锛堝墠2100-鍓771骞达級鏃舵湡锛岄潚閾滃啘鍏风殑鍑虹幇鍜屾按鍒╁伐绋嬬殑鍏磋捣鏍囧織浜嗗啘涓氭妧鏈殑鍒濇鍙戝睍銆備笁銆佺簿鑰曠粏...
  • 涓浗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鍘嗙▼銆
    绛旓細锛堜竴锛 鍐滀笟鎶鏈殑钀岃娊鏃舵湡 鏂扮煶鍣ㄦ椂浠o紙璺濅粖绾10000--4000骞翠互鍓嶏級涓浗鍐滀笟澶х害璧锋簮浜庝竴涓囧勾鍓銆傚畠鏄湪閲囬泦鍜屾笖鐚庣粡娴庝腑閫愭鍙戝睍璧锋潵鐨勩傚啘涓氱殑浜х敓锛屼负浜虹被鐨勬枃鏄庤繘姝ュ瀹氫簡鍧氬疄鐨勫熀纭銆傦紙浜岋級 鍐滀笟鎶鏈殑鍒濇褰㈡垚鏃舵湡 澶忋佸晢銆佸懆锛堢害鍏厓鍓2100--鍏厓鍓771骞达級杩欎竴鏃舵湡锛屼腑鍥藉彂鏄庝簡閲戝睘鍐剁偧鎶鏈紝闈...
  • 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鍘嗙▼
    绛旓細澶忋佸晢銆佸懆鐜嬫湞鐩哥户寤虹珛锛屽巻鏃1300澶氬勾锛屽啘涓氭湁涓瀹氳繘姝ワ紝浣嗕粛澶勪簬绮楁斁鍐滀笟闃舵銆傚浠e紑濮嬭В浣撳ゴ闅剁ぞ浼氾紝绉佹湁璐骇钀屽彂锛屽湡鍦板埗搴﹀彉鍖栵紝鍥藉缁熸不褰㈠紡纭珛锛屼績杩涘啘涓氱敓浜у彂灞曘傚晢浠d负濂撮毝鍒堕紟鐩涙椂鏈燂紝鍐滀笟鎴愪负绀句細涓昏鐢熶骇閮ㄩ棬锛屽啘鍏峰埗浣滅簿缁嗭紝寮鍒涗簳鐢板埗锛岃祴绋庡舰寮忔敼闈╋紝涓綋缁忚惀鍏磋捣銆傝タ鍛ㄧ户鎵垮墠浠e埗搴︼紝鍐滀笟鐢熶骇鏈...
  • 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鍘嗙▼
    绛旓細璺濅粖1涓囪嚦4000骞村墠,涔熷氨鏄彶绉扮殑鏂扮煶鍣ㄦ椂浠,鐢熸椿鍦ㄨ繖鍧楀湡鍦颁笂鐨勫厛浜轰滑鍒涘浜嗗啘涓銆備竴鑸涓,閲囬泦娲诲姩瀛曡偛浜嗗師濮嬬殑绉嶆涓,鐙╃寧娲诲姩瀛曡偛浜嗗師濮嬬殑鐣滅墽涓氥備腑鍥藉彜浠f湁鍏斥滅鍐滄皬鈥濈殑浼犺灏卞弽鏄犱簡鍘熷鍐滀笟鍙戠敓鐨勯偅涓椂浠c傘 鏂扮煶鍣ㄦ椂浠f垜鍥藉師濮嬬妞嶄笟澶т綋缁忓巻浜嗕笁涓彂灞曢樁娈,鍗10000骞磋嚦8000骞村墠涓哄師濮嬪垁鑰曟垨鐏曢樁娈;...
  • 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鍘嗙▼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鍐滀笟鍙戝睍鏄笉骞宠 鐨勩傜簿鑰曠粏浣滅殑鍐滀笟鍖鸿櫧鐒朵笉鏂墿澶э紝浣嗕篃鏈変簺鍦板尯绮楁斁缁忚惀锛岀敋鑷宠繕淇濈暀鏈夊垁鑰曠伀绉嶇殑鍘熷鍐滀笟娈嬩綑銆備互绮捐曠粏浣滃啘鑹虹殑褰㈡垚鍜屽彂灞曚负涓昏绾跨储,涓浗浼犵粺鍐滀笟澶т綋缁忓巻浜嗕笅杩伴樁娈:鈶犲銆佸晢銆佽タ鍛ㄣ佹槬绉嬫槸鐢卞師濮嬪啘涓氬悜绮捐曠粏浣滅殑浼犵粺鍐滀笟褰㈡佽繃娓$殑鏃舵湡锛屼富瑕佺壒鐐规槸涓庨潚閾滃伐鍏枫佽掕溿佽﹁曘...
  • 鍙や唬鍐滀笟缁忚惀鏂瑰紡鐨勬紨鍙
    绛旓細1銆鏄ョ鎴樺浗浠ュ墠鏄泦浣撹曚綔銆2銆佹槬绉嬫垬鍥戒互鍚庡啘涓氳曚綔鏂瑰紡鏄釜浣撳啘鑰曪紝褰㈡垚浜嗚嚜缁欒嚜瓒崇殑灏忓啘缁忔祹锛3銆佸畫鏈濅互鍚庯紝绉熶絻鍏崇郴鏅亶鍖栵紝瀹冧笌鑷曞啘缁忔祹鎴愪负涓浗鍙や唬鍐滀笟涓昏鐨勭粡钀ユ柟寮忋備簩銆佸彜浠e啘涓氱殑鍘嗗彶 1銆佹垜鍥界殑绉嶆涓氬湪璺濅粖10000骞村墠灏卞凡缁忓紑濮嬩簡銆傝屾垜鍥界殑鍐滆曟枃鏄庝篃鍙互浠庝竴涓囧勾鍓嶇殑鏂扮煶鍣ㄦ椂浠鍒濇湡寮濮嬭拷...
  • 鍐滀笟鐢熶骇宸ュ叿鐨鍙戝睍鍘嗙▼鏄粈涔?
    绛旓細鍙や唬鐢熶骇宸ュ叿鐨鍙戝睍鍘嗙▼锛氫竴銆佺煶鍣ㄦ椂浠 鍐滀笟鍙戠敓涔嬪垵锛屼汉浠敤鐭抽敍锛坆膿n锛夈佺煶鏂х爫浼愮亴鏈ㄦ爲涓涳紝鏀剧伀鐒氱儳锛屽妶鍦伴犵敯锛屽紑濮嬩簡鈥滃垁鑰曠伀绉嶁濈殑鍘熷鍐滀笟闃舵銆傝窛浠婁竷銆佸叓鍗冨勾浠ュ墠锛屾垜鍥界殑鍐滀笟杩涘叆鑰滐紙si锛夎曢樁娈碉紝浜轰滑鍦ㄤ紣鏈ㄧ儳鑽掍互鍚庯紝杩樿杩涜缈诲湴锛屼簬鏄嚭鐜颁簡鐭抽摬銆佺煶閿勩佺煶鑰溿侀鑰溿佺煶鐘佺瓑缈诲湡宸ュ叿锛岃繕鍑虹幇...
  • 涓浗鍐滀笟鍙戝睍鍘嗙▼
    绛旓細涓浗鍐滀笟鐨鍙戝睍鍘嗙▼鍙皳婧愯繙娴侀暱锛岀粡鍘嗕簡澶氫釜闃舵鐨勬紨鍙樹笌闈╂柊锛屼粠鍙や唬鐨勪紶缁熷啘涓氬埌鐜颁唬鐨勫啘涓氱鎶鍖栵紝姣忎竴涓樁娈甸兘鍑濊仛浜嗘棤鏁板姵鍔ㄨ呯殑鏅烘収涓庢睏姘达紝鍏卞悓缁樺氨浜嗚繖骞呮尝婢滃.闃旂殑鍐滀笟鍘嗗彶鐢诲嵎銆傚湪鍙や唬锛屼腑鍥藉啘涓氫富瑕佷互灏忓啘缁忔祹涓轰富锛屼緷闈犱汉鍔涘拰鐣滃姏杩涜鑰曚綔銆傝繖涓椂鏈熺殑鍐滀笟鎶鏈浉瀵圭畝鍗曪紝浣嗗凡缁忓舰鎴愪簡涓濂楀畬鏁...
  • 鍙や唬鐢熶骇宸ュ叿鐨鍙戝睍鍘嗙▼
    绛旓細浜屻侀潚閾滃櫒鏃朵唬 澶忓晢瑗垮懆鏃舵湡锛屽嚭鐜颁簡閿嬪埄銆佽交渚跨殑闈掗摐鍐滃叿锛屽閾滄枾銆侀摐閾层侀摐閿勩侀摐閿搞侀摐闀扮瓑锛屼絾鏈ㄣ佺煶銆侀銆佽殞鍐滃叿浠嶆槸涓绘祦銆備笁銆侀搧鍣ㄦ椂浠 鏄ョ鎴樺浗鏃舵湡锛岄搧鍜岀暅鍔涜骞挎硾搴旂敤浜庡啘涓氱敓浜э紝鍐滃叿鍙戝睍鑷充互閾佺妬鐗涜曚负涓昏鐗圭偣鐨勭簿鑰曠粏浣滈樁娈点傛鍚庤繎涓ゅ崈骞达紝绮捐曠粏浣滄妧鏈綋绯讳笉鏂畬鍠勶紝宸ュ叿绉嶇被绻佸锛岃嚦...
  • 扩展阅读:农业发展四个历程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 新中国农业发展史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脉络 ... 农业的发展历程图 ... 古代农业经营方式 ... 农业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导图 ... 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