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归纳

如果是对的,就别在意他人的评说,那只能左右你的判断;如果需要艰辛的付出,那就不要吝啬你的努力,从来没有一种真正的成功,可以毫不费力地生长于荒草丛中;如果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无须有过多的抱怨,这会让你的心更累;如果面临最彻底的失败,也不必和命运较真,我们来世上走一遭,都有许多不容易。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统编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 方法 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2.《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参考译文

秦王派使者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加恩惠,以大换小,这非常好。但是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着它,不敢换掉。”秦王很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拿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不答应我,这是为什么?秦国消灭了韩国和魏国,只有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那是因为我认为他是忠厚长者,所以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希望同安陵君交换,他却违抗我,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手里继承了封地并保有它,即使一千里也是不敢换掉的,何况只是五百里?”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可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唐雎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伏尸一百万,流血一千里!”唐雎说:“大王听说过平民的发怒吗?”秦王说:“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当专诸刺杀王僚时,慧星遮盖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虹穿过了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在宫殿上扑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士人,满腔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预兆就从天而降,加上我就是四个人了。所以士人要发怒,两具尸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内鲜血四溅,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这样了。”说着便拔出剑站了起来。

秦王脸色大变,挺起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坐下!何至于这样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凭着五十里土地安然无事,只是因为有先生在啊。”

3.《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大雪 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4.《曹刿论战》

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5.《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参考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 拜访 ),(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6.《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不应有所不同。

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

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商讨,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归纳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及译文梳理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

★ 九年级语文下册字词汇总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内容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知识点复习及解析

★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2020



  • 缁熺紪鐗堜節骞寸骇涓嬪唽鏂囪█鏂囨暣鐞嗗綊绾
    绛旓細鏉ユ彮绀轰粬浠殑杩囧け;闄涗笅涔熷簲鑷璋嬪垝,姣棤淇濈暀鍦拌繘鐚繝璇氱殑寤鸿,閲囩撼姝g‘鐨勮█璁,娣卞垏杩藉康鍏堝笣涓寸粓鐣欎笅鐨勬暀璇层傛垜鎰熸縺涓嶅敖銆 浠婂ぉ(鎴)灏嗚鍛婂埆闄涗笅杩滆浜,闈㈠杩欎唤濂忚〃绂佷笉浣忕儹娉旱妯,涔熶笉鐭ヨ浜嗕簺浠涔堛 缁熺紪鐗堜節骞寸骇涓嬪唽鏂囪█鏂囨暣鐞嗗綊绾鐩稿叧 鏂囩珷 : 鈽 涔濆勾绾ц鏂囦笅鍐屽繀鑳屽彜璇楄瘝鍙婅瘧鏂囨⒊鐞 鈽 閮ㄧ紪鐗堜節骞寸骇璇枃...
  • 閮ㄧ紪鐗堝垵涓璇枃鐭ヨ瘑鐐姊崇悊
    绛旓細涔濆勾绾т笅鍐 璇枃鐭ヨ瘑 鐐 鎬荤粨 1銆併婂湪灞辩殑閭h竟銆嬮夎嚜銆婇暱姹熸枃鑹恒,浣滆呯帇瀹舵柊,杩欐槸涓棣栫幇浠h瘲,璇椾汉杩愮敤璞″緛鐨勬墜娉,鍙栬薄浜庣兢灞卞拰澶ф捣銆傜敤澶ф捣姣斿柣鐞嗘兂,鐢ㄧ兢灞辨瘮鍠婚噸閲嶅洶闅,鐢ㄧ埇灞辨瘮鍠昏壈鑻﹀鏂椼傚憡璇変汉浠:濂斿悜鐞嗘兂鐨勪汉鐢熷緛閫旀槸婕暱鐨,浣嗘槸,鍙鐧炬姌涓嶆尃鍦板潥鎸佸鏂,鐞嗘兂澧冪晫缁堝皢瀹炵幇銆 2銆併婅蛋涓姝,鍐嶈蛋涓姝ャ嬬殑...
  • 涔濆勾绾т笅鍐璇枃鐭ヨ瘑鐐褰掔撼
    绛旓細涔濆勾绾т笅鍐璇枃鐭ヨ瘑鐐1 绗1璇 璇椾袱棣 涓銆侀噸鐐瑰瓧璇 1銆佹牴鎹嫾闊冲啓鍑虹浉搴旂殑姹夊瓧銆 (s墨 y菐) 鍢跺搼 (h贸u l贸ng) 鍠夊挋 (xi艒ngy贸ng) 姹规秾 2銆佺敤鎭板綋鐨勮瘝璇~绌恒 (1)杩欐棤姝㈡伅鍦板惞鍒潃鐨勬縺鎬掔殑椋,鍜岄偅鏉ヨ嚜鏋楅棿鐨勬棤姣旀俯鏌旂殑榛庢槑鈥︹ (2)涔℃剚鏄竴寮犵獎绐勭殑鑸圭エ (3)涔℃剚鏄竴鏂圭煯鐭殑鍧熷 浜屻侀噸鐐 鍙ュ瓙 ...
  • 涔濆勾绾璇枃涓嬪唽鍙よ瘲璇嶇煡璇嗙偣
    绛旓細涔濆勾绾璇枃涓嬪唽鍙よ瘲璇嶇煡璇1 璇楄瘝鍚嶅彞 1.濉炰笅绉嬫潵椋庢櫙寮,琛¢槼闆佸幓鏃犵暀鎰忋(鑼冧徊娣广婃笖瀹跺偛路绉嬫濄) 2.鍗冨秱閲,闀跨儫钀芥棩瀛ゅ煄闂(鑼冧徊娣广婃笖瀹跺偛路绉嬫濄) 3.娴婇厭涓鏉涓囬噷,鐕曠劧鏈嫆褰掓棤璁°(鑼冧徊娣广婃笖瀹跺偛路绉嬫濄) 4.宸︾壍榛,鍙虫搸鑻,閿﹀附璨傝,鍗冮獞鍗峰钩鍐堛(鑻忚郊銆婃睙鍩庡瓙路瀵嗗窞鍑虹寧銆) 5.涓烘姤鍊惧煄闅忓お...
  • 鍒濅腑閮ㄧ紪鐗堣鏂囧繀鑳屽彜璇楁枃67绡,閮ㄧ紪鐗堟暀鏉愬彜璇楁枃(1?
    绛旓細鍙よ瘲銆鏂囪█鏂鏄鏂囪冭瘯鐨勫繀鑰冮鍨嬶紝闈炲父閲嶈銆傚彜璇楅壌璧忎竴鐩存槸鎴戜滑鍦ㄥ钩鏃朵綔涓氱粌涔犲拰鑰冭瘯涓亣鍒扮殑闅鹃锛屽垎鏁颁篃姣旇緝澶с傚彜璇楅壌璧忛锛屾湁涓瀹氱殑寮鏀炬э紝浣嗛紦鍔辫冪敓鍒涢犳цВ绛旓紝鍙互鑷渾鍏惰锛屽彲浠ュ緱鍒嗐備絾鏄紝杩樻槸瑕佹寜鐓ч棶棰樼殑瑕佹眰锛岄棶浠涔堬紝鐩稿簲鍦板洖绛斾粈涔堬紱 浣犳兂瑕佷粈涔堬紝鐩稿簲鍦扮粰浠涔堬紵鍙湁閲嶈绛旀鐨勪竴瀹氳鑼...
  • 鎰氬叕绉诲北[PPT璇句欢鐧芥澘璇句欢鎬濈淮瀵煎浘鐭ヨ瘑鐐筣閮ㄧ紪缁熺紪浜烘暀鐗堝垵涓鏂
    绛旓細瀹冪殑鐗圭偣鏄瘬涓瀹氱殑閬撶悊浜庣畝鐭殑鏁呬簨涔嬩腑銆傚ソ鐨勫瘬瑷锛屽線寰缁欎汉浠ユ湁鐩婄殑鍚ず鍜屾繁鍒荤殑鏁欒偛銆傛暀瀛︾洰鏍:1銆佺Н绱鏂囪█鏂閲嶈鐨勫疄璇嶃佽櫄璇嶃2銆佺悊瑙h鏂囨繁鍒荤殑瀵撴剰銆3銆佹妸鎻℃剼鍏繖涓浜虹墿褰㈣薄锛屼綋浼氬姣斻佽‖鎵樻墜娉曠殑琛ㄨ揪鏁堟灉銆傛鏌ラ涔狅細閫氬亣瀛•濮嬩竴鍙嶇剦•鐢氱煟锛屾睗涔嬩笉鎯•娌虫洸鏅哄彑浜′互搴...
  • 鍒濅腑鏂囪█鏂鐨勭畝绛旈
    绛旓細锛1锛夐夎嚜銆婂瓱瀛•鍛婂瓙涓嬨嬮鐩槸浣滆呭姞缂栫殑锛屽憡瀛愶紝濮撳憡锛屽瓱瀛愮殑瀛︾敓锛屽吋娌诲剴澧ㄤ箣瀛︺傝繖閲岃妭閫夌殑閮ㄥ垎锛屾湁鐨勭増鏈涓恒婅垳鍙戜簬鐣庝憨涔嬩腑銆嬨傦紙2锛夎垳锛坰h霉n锛夊彂浜庣晭锛坬u菐n锛変憨涔嬩腑锛氳垳鏄粠鐢伴噹闂磋浠荤敤鐨勩傝垳鍘熸潵鍦ㄥ巻灞辫曠敯锛屼笁鍗佸瞾鏃讹紝琚哀璧风敤锛屽悗鏉ョ户鎵垮哀鐨勫悰涓讳箣浣嶃傚彂锛岃捣锛屾寚琚...
  • 缁熺紪鐗鏁欐潗涔濆勾绾т笅鍐缂栨帓鍑哄僵鍑烘柊鐨勫唴瀹规湁鍝簺?
    绛旓細鏂囪█鏂锛岀幇浠f枃閮芥柊澧炪傛渶鏂扮増娆缁熺紪涔濅笅鏁欐潗鍒氬垰鍑虹倝锛屽皢鍏朵笌鈥2019骞1鏈堢1鐗堚濆姣旓紝鍙戠幇鏂囪█鏂囨柊澧炪婇檲娑変笘瀹躲嬶紝鐜颁唬鏂囥婄鍥藉晩锛屾垜浜茬埍鐨勭鍥姐嬭ˉ鐧藉唴瀹圭敱銆婇氳繃鎯宠薄鐞嗚В璇椼嬶紙璋㈠啎锛夎皟鏁翠负銆婂彲鐖辩殑涓浗銆嬶紙鏂瑰織鏁忥級锛屻婃捣鐕曘嬭ˉ鐧芥柊澧炪婃棩銆嬨婃湀銆嬶紙宸撮噾锛夛紝鍏朵粬鍙樺寲涓嶅ぇ銆
  • 缁熺紪鍙搁┈鍏鏂囪█鏂璇炬枃鍐呭
    绛旓細涓婅捣鎴樺浗,涓鑷充簲浠,鍑′竴鍗冧笁鐧惧叚鍗佷簩骞,鍏变簩鐧句節鍗佸洓鍗枫 3. 鍙搁┈鍏夌牳缂 鏂囪█鏂鐨勫叏鏂 鍘熸枃:鍙搁┈鍏変竷宀,鍑涚劧濡傛垚浜,闂昏銆婂乏姘忔槬绉嬨,鐖变箣,閫涓哄浜鸿,鍗充簡鍏跺ぇ鏃ㄣ傝嚜鏄墜涓嶉噴涔,鑷充笉鐭ラゥ娓村瘨鏆戙傜兢鍎挎垙浜庡涵,涓鍎跨櫥鐡,瓒宠穼娌℃按涓,浼楃殕寮(鍘),鍏夋寔鐭冲嚮鐡,(鐮)涔,姘磋扛,鍎垮緱娲汇 閲婃枃:鍙搁┈鍏...
  • 闄堣儨鍚村箍璧蜂箟鏂囪█鏂鏄嚑骞寸骇瀛︾殑
    绛旓細璋(qi谩o) 褰撹(h谩ng) 浠ュ簲(y矛ng) 蹇挎仛(hu矛) 璋垗(zh茅 sh霉) 搴﹀凡澶辨湡(du贸) 闄堣儨鐜(w脿ng) 浼(hu矛)璁′簨 瀹(n矛ng)鏈夌涔 浠ユ暟璋(shu貌 ji脿n) 閫氬亣瀛 銆愯嫙瀵岃吹锛屾棤鐩稿繕銆"鏃"閫"姣",涓嶈 銆愬彂闂惧乏閫傛垗娓旈槼锛屼節鐧句汉灞ぇ娉戒埂銆戔滈傗濋氣滆蔼鈥濓紝 寮鸿揩 銆愬浐浠ユ箣鐭c戔...
  • 扩展阅读:九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 ... 初三语文下册教材电子 ... 九年级下册古文朗诵 ... 七至九年级必背文言文 ... 九下统编版语文电子版 ... 初二语文下册背诵内容 ... 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 ...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全部 ...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