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辩手教你在争论中占据上风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过去的我一样,在微博,知乎一类信息平台浏览评论时,或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一种“有理说不清”的痛苦。

总感觉有一些人说的话不合常识,但却不知道究竟错在哪,自己好似有话噎在喉咙里一般难受,最后迫不得已还是咽回肚子里。

到了大学我接触辩论并成为了一名辩手,才知道该如何面对“诡辩”

以下我便教大家如何识破诡辩,在争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以下盘点日常生活对话常见的三大逻辑谬误,正文约3000字,阅读约5--10分钟。如阅读过程中感到冒犯那么请一定看到结尾。

文章观点和思路来源于逻辑学书籍《批判性思维》,强烈推荐大家阅读。

关于稻草人谬误,一个月前我也算深有体会。

一个多月前,武汉出台一奖励项政策,为医护人员在2020年中考的子女加十分,引起剧烈讨论。

对此我持反对意见,于是在知乎上评论道:抗疫是全体医务人员为全体国民作贡献,用个别群众的利益去奖励个别医生的应届子女,对老百姓不公平,对未享受到奖励的医生也不公平,不如直接奖钱,以全体公民的税收为基础奖励全体医护人员。

当时收到一些对我观点的反驳,大意是说

“医生这么辛苦,结果发点奖励就有人不乐意了!”

“我看你就是酸了吧!不就是加十分吗影响又不大!”

我只觉欲哭无泪,本意是想促进公平,增加医生福利,却被硬生生打成了一个“不希望医生好的且自私”的反动派。

回归正题,究竟什么是所谓“稻草人”呢?

我们常看清宫剧中,贵妃妒忌女主,却又自知不受宠而斗争不过,心中不爽,这时候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会拿出一只小布(稻草)人,用针疯狂扎在上面。哼,我斗不过你我还弄不死一只稻草人吗!

而在语言表达中的稻草人谬误,便是将对方的观点进行扭曲,将对方观点与那个被扭曲的观点捆绑,从而塑造出一个虚假的,秉持扭曲观点的“稻草人”,再引诱大家攻击那个被扭曲的观点,从而达成目的。

譬如前段日子上海一名本地男子乱扔垃圾。一名外国人指责其不当行为,男子便大声宣扬称这位外国人辱骂中国人是垃圾。

这便是典型的利用稻草人谬误进行人身攻击。那位本地男子利用人们对“洋大人”现象的敏感,从而将一名遵纪守法的外国人扭曲成一个“洋垃圾”形象,,从而博取舆论优势。

在这一则事件中,“洋垃圾”便是他虚设的稻草人形象。

语言是一把无形的刀,虚设稻草人的语言很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无端伤害,而当自己面对稻草人谬误,更是一定要万分警惕,否则可能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张三:“我最近在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书,他讲的公民理论我觉得好有道理,你快去看!”

李四:“别别别,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里歧视女性你不知道吗?他说女性不会思考。可真让人恶心。”

张三:“可是这不妨碍他说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讨论是正确的啊!”

李四:“那又怎么?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种人能有什么学问!”

李四因为亚里士多德表达过错误观念,便对他整个人的成就予以否定,在以上对话当中,李四便是犯了逻辑谬误——诉诸人身。

其实理解“诉诸人身”非常简单。就是指因为一个人曾经说过错误的观点,便因此认定他所有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通过攻击一个人的品性,或曾经的行为,来反驳一个人所有的言行。

尽管先贤从古便教导我们“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但现实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对他人进行夸大或贬低。

但我们对一个人的言和行,应当区分开来辩证看待。对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言论,也应该辩证看待。

因为没有绝对正确的人,也没有绝对错误的话。

大艺术家毕加索私生活混乱,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剽窃通奸,即便是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曾有过生活绯闻。

但我们不会,也不应该否定《和平鸽》的寓意,否定黑人权利的正当,更不可能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世界作出的卓越贡献。

诉诸人身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对“自相矛盾”行为的全盘否定。

诚然,说一套做一套的行径屡见不鲜。满口正义平等,行为肮脏不堪的人确实存在。或许一个人说的好听但做得难看,但不能因此否定他所说之话的合理性。

韩国N号房事件主犯少年时期曾在网络上发言,为陌生女生提供安全正确的自我安全防护知识指导。

近日被曝的所谓“杰出律师”鲍毓明也曾建议完善与他所犯罪行相关的法律。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曾剥削少女,从而判定他对于完善法律这一建议是不合理的。

当然,我们更不能因为他曾做出善举,从而对他所犯罪行视若无睹。

人是复杂的动物,没有人是纯粹的善,也没有人是纯粹的恶,只有辩证看待罪恶与良善,正义才会降临。

我们可能有时会听到一些极端的环保主义者说:“现在还不停止工业,全球减排,难道你们是要毁灭地球吗!你们是要钱还是要生命呢?”

在这一句话中,便是创造了一个虚假的两难选择:要钱还是要生命?

更多时候是在家庭里,母亲要求子女打扫卫生,可能会说:“看看你在家里乱七八糟的,现在不打扫是要让家里变成垃圾堆吗?”

这一句话中虚假的,让人两头为难的选择是:如果不现在打扫垃圾,家里就会变成垃圾堆。

如果入了套,那么在两者中无论选哪一个,都会感觉自己有点不仁不义似的,明明占理但莫名其妙感觉自己亏了点啥。

虚假两难处境的最典型运用就是孟子的《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虚设了一个在生与义中不得不取舍的处境。

明明有很多选择途径,但是在创造出来的虚假的选择中,仿佛只有两条路可走,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然而现实生活中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现实中明明有的是折中的选项:先污染后治理,一边污染一边治理,一边污染一边治理一边产业升级。

在打扫垃圾的问题上,也可以做完手头工作打扫,一小时后打扫,两小时后打扫,等等等等

虚假两难在生活中还有更常见的一个诡辩形式,被称之为“完美主义谬误”,值得强调的是“完美主义谬误”的论调对社会危害很大。

所谓完美主义谬误,便是制造出一个虚假两难:要么做到完美,要么啥也不做。

譬如比赛场上有裁判吹黑哨,球员对结果予以抗议,要求回看比赛录像,这时候或许会有人抗议:“无论多少台摄像机跟踪拍摄,都难免会有误判嘛,想要绝对公平又不可能的咯!”

有比如某企业剥削员工,员工予以抗议,外人可能会评价说:“超时工作是难免的嘛,哪家私企没有呢?想要绝对公正待遇又不可能的咯!珍惜现在知足吧。”

继续按照这个逻辑推演,总有疾病让医生无能为力,那么便不发展医学了?总有犯罪出逃在外,那么便不需要警察了?

如果按照以上的逻辑,这个世界一切的公正良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将毫无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美好的事物,我们还追求啥呢?

确实,现实中有许多客观的事物,我们都无法得到其纯粹的本质。

这个世界上,人类无法得到绝对的纯金,纯银,纯净水。

比如圆形,圆周是直径的π倍,我们不知道π的具体数字,因此无论我们用电脑画得多精准,都得不到那个纯粹的圆。

但这不妨碍我们努力达到精准,追求客观。

同样的道理,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真,善和美,公平和正义,自由和平等,我们都未曾达到完美,但这不妨碍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对精炼语言表达的追求,同样如此。

(正文完)

上述三个逻辑谬误,只是逻辑海洋中的三朵浪花,现实中的逻辑谬误还有诉诸情绪,滑坡论证,红鲱鱼谬误等等等等数不尽数。

可能正在阅读的你,也曾犯过一些逻辑谬误,事实上即便我看过逻辑学的书籍,加入了大学的校辩论队,经受过逻辑的训练,但在生活实践中仍会不由自主让情绪掩盖理性。

任何人都会出错,如果一个表达者声称自己的逻辑是万无一失的,那么这句话本身就不合逻辑。

但要相信知识和逻辑,会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精炼严谨。

最后再留一个思考,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吗?



  • 骞茶揣!杈╂墜鏁欎綘鍦ㄤ簤璁轰腑鍗犳嵁涓婇
    绛旓細鑰屽湪璇█琛ㄨ揪涓殑绋昏崏浜鸿艾璇,渚挎槸灏嗗鏂圭殑瑙傜偣杩涜鎵洸,灏嗗鏂硅鐐逛笌閭d釜琚壄鏇茬殑瑙傜偣鎹嗙粦,浠庤屽閫犲嚭涓涓櫄鍋囩殑,绉夋寔鎵洸瑙傜偣鐨勨滅ɑ鑽変汉鈥,鍐嶅紩璇卞ぇ瀹舵敾鍑婚偅涓鎵洸鐨勮鐐,浠庤岃揪鎴愮洰鐨勩 璀鍓嶆鏃ュ瓙涓婃捣涓鍚嶆湰鍦扮敺瀛愪贡鎵斿瀮鍦俱備竴鍚嶅鍥戒汉鎸囪矗鍏朵笉褰撹涓,鐢峰瓙渚垮ぇ澹板鎵О杩欎綅澶栧浗浜鸿颈楠備腑鍥戒汉鏄瀮鍦俱 杩欎究鏄吀鍨...
  • 扩展阅读:军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 ... 反向占据在线观看 ... 埋怨别人却不反省自己 ... 奋斗观大讨论对照检查 ... 《妻子的谎言》免费版 ... 在争论中 ... 错误的代价中文 ... 表现被人误解的句子 ... 不跟愚蠢的人争论名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