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王姓是何人之后?王姓又分多少姓氏?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u738b\u59d3\u662f\u4e2d\u56fd\u5386\u53f2\u4e0a\u540d\u4eba\u6700\u591a\u7684\u59d3\u6c0f\u4e48\uff1f

\u8fd9\u4e2a\u6211\u4e5f\u4e0d\u6562\u5b9a\u8bba\uff0c\u636e\u6211\u6240\u77e5\uff0c\u5728\u300a\u4e2d\u56fd\u540d\u4eba\u5927\u8f9e\u5178\u300b\u4e2d\uff0c\u6536\u5165\u738b\u59d3\u7684\u540d\u4eba\u662f\u6700\u591a\u7684\u3002\u8fd9\u91cc\u539f\u56e0\u5f88\u591a\uff0c\u6211\u627e\u4e86\u4e00\u4e9b\u8d44\u6599\uff0c\u53ef\u4ee5\u53c2\u8003\u4e00\u4e0b\u3002\u5185\u5bb9\u6bd4\u8f83\u957f\uff0c\u8bf7\u541b\u6162\u6162\u770b\u3002\u7279\u522b\u662f\u738b\u59d3\u7684\u670b\u53cb\u3002
\u59d3\u6c0f\u6765\u6e90
\u3000\u30001\u3001\u51fa\u81ea\u59ec\u59d3\u3002\u5468\u7075\u738b\u7684\u592a\u5b50\u59ec\u664b\uff0c\u56e0\u76f4\u8a00\u8fdb\u8c0f\uff0c\u88ab\u5e9f\u4e3a\u5eb6\u6c11\uff0c\u8fc1\u5c45\u5230\u7405\u740a\uff08\u4eca\u5c71\u4e1c\u7701\u80f6\u5357\u4e00\u5e26\uff09\uff0c\u4e16\u4ee3\u7e41\u884d\u751f\u606f\u3002\u56e0\u5176\u672c\u4e3a\u738b\u65cf\uff0c\u4e16\u4eba\u79f0\u5176\u4e3a\u201c\u738b\u5bb6\u201d\uff0c\u5ef6\u7528\u6210\u59d3\u3002\u8fd8\u6709\u5468\u6587\u738b\u7684\u7b2c\u5341\u4e94\u5b50\u6bd5\u516c\u9ad8\uff0c\u5176\u540e\u4ee3\u5b50\u5b59\u56e0\u6545\u6563\u5c45\u4eac\u5146\u3001\u6cb3\u95f4\u4e00\u5e26\uff0c\u4ee5\u672c\u4e3a\u738b\u65cf\u4e4b\u6545\uff0c\u81ea\u79f0\u4e3a\u738b\u59d3\u3002\u540e\u4e16\u6cbf\u88ad\u672a\u6539\uff0c\u6e10\u6210\u5927\u59d3\u3002\u8fd8\u6709\u5468\u5e73\u738b\u592a\u5b59\u8d64\u51fa\u5954\u664b\u56fd\uff0c\u5176\u5b50\u5b59\u4e3a\u7eaa\u5ff5\u5176\u8eab\u4efd\u6539\u59d3\u738b\u3002\u53e6\u6218\u56fd\u672b\u5e74\u897f\u5468\u6853\u516c\u63ed\u4e4b\u540e\u4eba\uff0c\u4e3a\u7eaa\u5ff5\u88ab\u79e6\u706d\u540e\u7684\u539f\u5c45\u4f4f\u5730\u738b\u57ce\uff0c\u5206\u522b\u6539\u59d3\u738b\u3002
\u3000\u30002\u3001\u51fa\u81ea\u59ab\u59d3\uff0c\u4e3a\u53e4\u5e1d\u738b\u865e\u821c\u4e4b\u540e\uff0c\u5c45\u4e8e\u5317\u6d77\u3001\u9648\u7559\u4e00\u5e26\uff0c\u56e0\u51fa\u53e4\u541b\u738b\u540e\u88d4\uff0c\u4e16\u4e3a\u738b\u59d3\u3002
\u3000\u30003\u3001\u51fa\u81ea\u5b50\u59d3\uff0c\u662f\u6210\u6c64\u7684\u540e\u4eba\u3002\u6bb7\u672b\uff0c\u738b\u5b50\u6bd4\u5e72\uff0c\u4e3a\u7ea3\u738b\u7684\u53d4\u7236\uff0c\u56e0\u529d\u8c0f\u7ea3\u738b\u88ab\u6740\uff0c\u846c\u4e8e\u6c72\u90e1\uff0c\u5176\u5b50\u5b59\u5c45\u5176\u5730\u4ee5\u5b88\u9675\u5893\u3002\u56e0\u6e90\u51fa\u738b\u65cf\u4e4b\u6545\uff0c\u6539\u59d3\u738b\u6c0f\u3002
\u3000\u30004\u3001\u51fa\u81ea\u7530\u59d3\u3002\u516c\u5143\u524d368\u5e74\uff0c\u7530\u548c\u53d6\u4ee3\u59dc\u59d3\u4e3a\u9f50\u56fd\u541b\u4e3b\uff0c\u53f2\u79f0\u201c\u7530\u6c0f\u4ee3\u9f50\u201d\uff0c\u4f20\u516b\u738b\uff0c\u88ab\u79e6\u6240\u706d\uff0c\u5176\u5b50\u5b59\u88ab\u5e9f\u4e3a\u5eb6\u6c11\uff0c\u5176\u4e2d\u4e00\u652f\u81ea\u8ba4\u4e3a\u9f50\u56fd\u738b\u65cf\uff0c\u9042\u4ee5\u738b\u4e3a\u59d3\u3002
\u3000\u30005\u3001\u51fa\u81ea\u6625\u79cb\u65f6\u9b4f\u732e\u5b50\u4e4b\u540e\u3002\u97e9\u3001\u8d75\u3001\u9b4f\u4e09\u5bb6\u5206\u664b\uff0c\u5404\u81ea\u4e3a\u738b\u3002\u540e\u4e1a\u9b4f\u4ea1\u4e8e\u79e6\uff0c\u5176\u738b\u65cf\u907f\u96be\u4e8e\u5404\u5730\u3002\u56e0\u5176\u4e2d\u6709\u4e0d\u5c11\u652f\u5eb6\u5b50\u5b59\u4e3a\u9b4f\u56fd\u738b\u65cf\uff0c\u6545\u6539\u59d3\u738b\u3002\u5982\u4fe1\u9675\u541b\u9b4f\u65e0\u5fcc\uff0c\u907f\u96be\u4e8e\u6cf0\u5c71\uff0c\u81f3\u897f\u6c49\u5165\u671d\uff0c\u88ab\u5c01\u4e3a\u5170\u9675\u541b\u3002\u5176\u540e\u81ea\u8c13\u51fa\u81ea\u738b\u516c\u663e\u8d35\u4e4b\u5bb6\uff0c\u6613\u59d3\u738b\u6c0f\u3002
\u3000\u30006\u3001\u51fa\u81ea\u71d5\u592a\u5b50\u4e39\u4e4b\u540e\u3002\u897f\u6c49\u672b\u5e74\uff0c\u738b\u83bd\u7be1\u6c49\u81ea\u7acb\uff0c\u5efa\u7acb\u65b0\u671d\u79f0\u5e1d\u3002\u71d5\u592a\u5b50\u4e39\u7384\u5b59\u540d\u5609\uff0c\u4e0a\u732e\u7b26\u547d\uff0c\u4e3a\u738b\u83bd\u6240\u5ba0\uff0c\u8d50\u59d3\u738b\u6c0f\uff0c\u4e0e\u5e1d\u738b\u540c\u59d3\u3002\u5386\u53f2\u4e0a\u56e0\u5c01\u8d50\u59d3\u738b\u7684\u4eba\u8fd8\u591a\uff0c\u5176\u5b50\u5b59\u4e5f\u4ee5\u738b\u4e3a\u6c0f\u3002
\u3000\u30007\u3001\u51fa\u81ea\u5c11\u6570\u6c11\u65cf\u3002\u636e\u300a\u901a\u5fd7.\u6c0f\u65cf\u7565\u300b\u79f0\uff1a\u738b\u59d3\u201c\u51fa\u6cb3\u5357\u8005\uff0c\u4e3a\u53ef\u9891\u6c0f\uff1b\u51fa\u51af\u8be9\u8005\uff0c\u4e3a\u94b3\u8033\u65cf\uff1b\u51fa\u8425\u5dde\u8005\uff0c\u672c\u9ad8\u4e3d\uff1b\u51fa\u5b89\u4e1c\u8005\uff0c\u672c\u67ef\u53f2\u5e03\u3002\u6b64\u7686\u864f\u59d3\u4e4b\u738b\uff0c\u5927\u62b5\u5b50\u4ee5\u738b\u8005\u4e4b\u540e\uff0c\u53f7\u66f0\u738b\u6c0f\u3002\u201d
\u3000\u30008\u3001\u51fa\u4e8e\u81ea\u6539\u59d3\u4e3a\u738b\u6c0f\u7684\u3002\u4e3e\u5982\u5357\u671d\u6881\u5c06\u738b\u50e7\u8fa9\uff0c\u672c\u4e3a\u9c9c\u5351\u65cf\uff0c\u59d3\u4e4c\u4e38\u6c0f\uff0c\u540e\u81ea\u6539\u59d3\u738b\uff1b\u968b\u4ee3\u6709\u4e2a\u738b\u4e16\u5145\uff0c\u672c\u4e3a\u897f\u57df\u80e1\u652f\u59d3\uff0c\u5165\u4e2d\u539f\u540e\uff0c\u4e5f\u81ea\u6539\u59d3\u738b\uff1b\u4e94\u4ee3\u65f6\u4eba\u5218\u53bb\u975e\uff0c\u81ea\u5df1\u6539\u540d\u6362\u59d3\u53eb\u738b\u4fdd\u4e49\uff0c\u5176\u5b50\u5b59\u5ef6\u88ad\u59d3\u738b\uff1b\u6ee1\u65cf\u5b8c\u989c\u6c0f\uff0c\u6709\u7684\u6539\u4e3a\u738b\u59d3\uff1b\u8499\u53e4\u65cf\u8036\u5f8b\u6c0f\uff0c\u4e5f\u6539\u4e3a\u738b\u59d3\u3002
\u3000\u30009\u3001\u7531\u590d\u59d3\u7b80\u5316\u800c\u6765\u3002\u8fd9\u79cd\u60c5\u51b5\u7684\u738b\u59d3\u8f83\u591a\uff0c\u636e\u7edf\u8ba1\u81f3\u5c11\u670914\u4e2a\uff0c\u5373\u738b\u5b50\u3001\u738b\u7236\u3001\u738b\u5b98\u3001\u738b\u4eba\u3001\u738b\u53f2\u3001\u738b\u53d4\u3001\u738b\u5b59\u3001\u738b\u5468\u3001\u6210\u738b\u3001\u5a01\u738b\u3001\u4e94\u738b\u3001\u897f\u738b\u3001\u5c0f\u738b\u3001\u4e50\u738b\u3002
\u3000\u300010\u3001\u51fa\u81ea\u5143\u671d\u738b\u5ba4\u3002\u6210\u5409\u601d\u6c57\u516d\u5b50\u4e3a\u9003\u907f\u56e0\u593a\u4f4d\u5f15\u8d77\u7684\u8feb\u5bb3\u3001\u8ffd\u6740\uff0c\u9003\u5f80\u4e2d\u539f\u3002\u56e0\u8eab\u4e3a\u738b\u7237\uff0c\u4e3a\u663e\u793a\u8eab\u4efd\u6539\u59d3\u738b\u3002

\u738b\u59d3\uff0c\u7531\u5468\u671d\u56fd\u59d3\u59ec\u59d3\u6f14\u53d8\u800c\u6765\u3002\u81ea\u4e0a\u53e4\u65f6\u671f\u8d77\uff0c\u590f\u5546\u5468\u6700\u9ad8\u7684\u7edf\u6cbb\u8005\u88ab\u79f0\u4e3a\u738b\uff0c\u738b\u4f5c\u4e3a\u59d3\u6c0f\u4fbf\u6765\u6e90\u4e8e\u8fd9\u4e2a\u81f3\u5c0a\u4e4b\u4f4d\uff0c\u65b0\u671d\u738b\u83bd\uff0c\u524d\u8700\u7684\u9ad8\u7956\u738b\u5efa\u3001\u540e\u7956\u738b\u884d\u3001\u4e94\u4ee3\u5341\u56fd\u7684\u95fd\u56fd\u738b\u5ba1\u77e5\u3001\u738b\u5ef6\u7ff0\u3001\u738b\u5ef6\u94a7\u3001\u738b\u7ee7\u9e4f\u3001\u738b\u5ef6\u7fb2\u3001\u738b\u5ef6\u653f\u90fd\u59d3\u738b\u3002

  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
  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 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
  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
  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以王为姓。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改姓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
5、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6、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看乱世豪门:王谢周杨李世系图。

图片根据正史编排,有史可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08.htm?fr=ala0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亶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亶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贵族。据说有一次晋平公派叔誉入周觐见,太子晋的能言善辩令叔誉感到十分意外,回到晋国后,就对晋平公说:“灵王太子晋才15岁,竟如此厉害,我和他辩论,竟被他问得理屈词穷。我们还是及早归还先前侵占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则我们就会大祸临头”。在一边的师旷听后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廷与太子晋辩论。没想到师旷见了太子晋后也被太子晋问倒。师旷是个盲人,他利用这个生理上的残疾为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他说:“我是个盲人,看不见,只靠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耳闻要比眼见的东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问倒。”话虽这么说,师旷也确实领教了太子晋的厉害。
太子晋不但对来较量的使臣唇枪舌剑,对自己国家的事也据理力争。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用堵截的办法阻住洪水,太子晋坚决反对,主张用疏导的办法根本解决。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太子晋从如何治水的问题中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指出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而使矛盾激化。他说:“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而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具有太子身份而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人。关于他没继承王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因为直言相谏而被废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种说法是年幼早丧,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

-- 作者:A零秒
-- 发布时间:2005-7-24 22:01:00

--
二、是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省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此为河南壬氏。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虞舜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
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的名字为姓,为妫氏。
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省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妫水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关系密切。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
在田完入齐约l70年以后,田完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

-- 作者:A零秒
-- 发布时间:2005-7-24 22:01:00

--

三、是出自子姓
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城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说也奇怪,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亳(今河南省商丘北)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
当时,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今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定都,建立了商朝。 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位君主纣王,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纣王的兄弟微子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而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省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

-- 作者:A零秒
-- 发布时间:2005-7-24 22:01:00

--

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1、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2、刘氏改姓王氏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3、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省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4、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

-- 作者:A零秒
-- 发布时间:2005-7-24 22:01:00

--

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2、羌族钳耳氏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3、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4、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5、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6、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8.蒙古人、满族人
宋朝以后,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参考资料:http://www.164300.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35&ID=23812

  • 涓浗鍙や唬鐜嬪鏄綍浜轰箣鍚?鐜嬪鍙鍒嗗灏戝姘?
    绛旓細鍦ㄤ含鍏嗐佹渤闂翠竴甯︾殑鐜嬫皬鏃忎汉锛鎹鏄懆鏂囩帇鐨勭鍗佷簲涓効瀛愭瘯鍏珮鐨勫悗浠锛屽洜姝よ繖涓鏀郴涔冩槸鍑鸿嚜浜庡К濮擄紱鍦ㄥ寳娴凤紙浠婂北涓滃鍐咃級銆侀檲鐣欙紙浠婃渤鍗楀紑灏侀檮杩戯級涓甯︾殑鐜嬪鍒欎紶璇存槸甯濊垳鐨勫悗浠o紝杩欎竴鏀郴鍑鸿嚜浜庡Λ濮撲箣鐜嬶紱鑰屽湪姹查兘閮★紙浠婃渤鍗楁柊涔′竴甯︼級鐨勭帇濮擄紝鍒欑О鑷繁鏄帇瀛姣斿共涔嬪悗锛屽嚭鑷簬瀛愬锛涗互涓婁笁鏀兘...
  • 濮撶帇鐨浠庡彜鑷充粖鏈夊摢浜
    绛旓細6銆佸嚭鑷嚂澶瓙涓逛箣鍚銆傝タ姹夋湯骞达紝鐜嬭幗绡℃眽鑷珛锛屽缓绔嬫柊鏈濈О甯濄傜嚂澶瓙涓圭巹瀛欏悕鍢夛紝涓婄尞绗﹀懡锛屼负鐜嬭幗鎵瀹狅紝璧愬鐜嬫皬锛屼笌甯濈帇鍚屽銆傚巻鍙蹭笂鍥犲皝璧愬鐜嬬殑浜鸿繕澶氾紝鍏跺瓙瀛欎篃浠ョ帇涓烘皬銆7銆佸嚭鑷皯鏁版皯鏃忋傛嵁銆婇氬織銆傛皬鏃忕暐銆嬬О锛氱帇濮"鍑烘渤鍗楄咃紝涓哄彲棰戞皬锛涘嚭鍐鑰咃紝涓洪挸鑰虫棌锛涘嚭钀ュ窞鑰咃紝鏈珮涓斤紱鍑哄畨涓滆...
  • 璇峰垎鏋鐜嬪鏄璋佺殑鍚庝唬???
    绛旓細鍑鸿嚜濮锛屼负鍛ㄦ枃鐜嬩箣鍚銆傚悗琛嶅寲涓轰笁鏀帇濮撴棌娲俱涓鏄懆鏂囩帇寮15瀛愭瘯鍏珮鐨勫悗瑁锛屽洜鏈潵鏄帇鏃忥紝鎵浠ヤ粬浠互鐜嬩负濮撱備簩鏄笢鍛ㄧ伒鐜嬪お瀛愬К鏅嬶紝鍥犵洿璋忚搴熶负搴朵汉锛屼笘浜虹О涓"鐜嬪"锛屼互鍚庝究浠ョ帇涓哄銆備笁鏄瓘鍥戒俊闄靛悰鏃犲繉锛岄瓘琚伃鍚庯紝鍏跺瓙瀛欒绉颁负"鐜嬪"锛岄殢浠ョ帇涓哄銆傚嚭鑷Λ濮擄紝涓洪綈鐜嬬敯鍔涚殑鍚庝唬銆
  • 濮撶帇鐨绁栧畻鍙粈涔堝悕瀛
    绛旓細6銆佸嚭鑷嚂澶瓙涓逛箣鍚銆傝タ姹夋湯骞达紝鐜嬭幗绡℃眽鑷珛锛屽缓绔嬫柊鏈濈О甯濄傜嚂澶瓙涓圭巹瀛欏悕鍢夛紝涓婄尞绗﹀懡锛屼负鐜嬭幗鎵瀹狅紝璧愬鐜嬫皬锛屼笌甯濈帇鍚屽銆傚巻鍙蹭笂鍥犲皝璧愬鐜嬬殑浜鸿繕澶氾紝鍏跺瓙瀛欎篃浠ョ帇涓烘皬銆7銆佸嚭鑷皯鏁版皯鏃忋傛嵁銆婇氬織.姘忔棌鐣ャ嬬О锛氱帇濮撯滃嚭娌冲崡鑰咃紝涓哄彲棰戞皬锛涘嚭鍐鑰咃紝涓洪挸鑰虫棌锛涘嚭钀ュ窞鑰咃紝鏈珮涓斤紱鍑哄畨涓滆...
  • 濮撶帇鐨绁栧厛鏄皝?
    绛旓細1銆佸お瀛愭檵鍚庤锛堝К濮撶帇姘忥級鍛ㄧ伒鐜嬮暱瀛愬お瀛愭檵锛岀О鐜嬪瓙鏅嬶紝鍥犵洿璋忚岃搴熶负骞虫皯銆傚叾瀛愬畻鏁粛鍦ㄦ湞涓换鍙稿緬涔嬭亴锛屾椂浜哄洜鍏舵槸鐜嬫棌鐨勫悗浠d究绉颁负鈥滅帇瀹垛濓紝杩欐敮鏃忎汉閬備互鐜嬩负姘忋傚厛绉︽椂鏈燂紝杩欐敮鐜嬪涓鐩存椿璺冧簬娌冲崡娲涢槼涓甯︼紝绉︽湯姹夊垵锛岀帇绂讳箣瀛愮帇鍏冨拰鐜嬪▉锛屼负閬挎垬涔卞垎鍒縼寰欒嚦灞变笢鐞呯悐銆佸北瑗垮お鍘燂紝鏈缁堝舰鎴...
  • 濮撶帇鐨鍦鍙や唬鏄浠涔堟皬
    绛旓細2銆佹簮浜庡瓙濮擄紝鍑鸿嚜鎴愭堡鐜嬪瓙姣斿共鍚庤锛屽睘浜庝互甯濈帇韬唤涓烘皬銆3銆佹簮浜庡Λ濮擄紝鍑鸿嚜鍙ゅ笣鐜嬭櫈鑸涔嬪悗榻愮帇鐢板拰鍚庤锛屽睘浜庝互甯濈帇韬唤涓烘皬銆4銆佸嚭鑷祼濮撴垨鏀瑰鐨鐜嬪銆5銆佸嚭鑷皯鏁版皯鏃忔湁鐜嬪鎴栨敼鐜嬪銆傜帇鐢变笁妯竴绔栨瀯鎴愶紝涓夋í浠h〃澶┿佸湴銆佷汉锛屼竴绔栬疮閫氬ぉ銆佸湴銆佷汉锛岃繖灏辨槸澶┿佸湴銆佷汉閮借褰掆滅帇鈥濈鐨勪笉浜屽摬瀛...
  • 鈥滅帇鈥濈殑濮撴潵鍘嗗拰濮撶帇鐨鍚嶄汉.
    绛旓細鍙や唬 鐜嬭幗锛涓浗鐜嬪绗竴浣嶇殗甯濓紙鏂版湞锛夌帇鑾斤紝涓浗鐜嬪绗竴浣嶇殗甯濓紙鏂版湞锛夌帇璇╋紝楝艰胺瀛 鐜嬬喀锛岀Е鍥藉皢鍐 鐜嬭床锛岀Е鍥藉皢鍐 鐜嬫槶鍚涳紝瑗挎眽瀹コ锛鍚鎴愪负鍖堝ゴ鍛奸煩閭崟浜庣殑闃忔皬 鐜嬭幗锛屾柊鏈濈殗甯 鐜嬬膊锛屼笢姹夋枃瀛﹀锛屽缓瀹変竷瀛愪箣涓 鐜嬫湕锛屼笁鍥芥椂鏈熼瓘鍥藉徃寰 鐜嬪钩锛屼笁鍥藉悗鏈熻渶鍥藉皢棰 鐜嬬静涔嬶紝涓滄檵涔︽硶瀹 鐜嬬尞涔嬶紝涓滄檵...
  • 鐜嬪鐨勭敱鏉?
    绛旓細6銆佸嚭鑷嚂澶瓙涓逛箣鍚銆傝タ姹夋湯骞达紝鐜嬭幗绡℃眽鑷珛锛屽缓绔嬫柊鏈濈О甯濄傜嚂澶瓙涓圭巹瀛欏悕鍢夛紝涓婄尞绗﹀懡锛屼负鐜嬭幗鎵瀹狅紝璧愬鐜嬫皬锛屼笌甯濈帇鍚屽銆傚巻鍙蹭笂鍥犲皝璧愬鐜嬬殑浜鸿繕澶氾紝鍏跺瓙瀛欎篃浠ョ帇涓烘皬銆7銆佸嚭鑷皯鏁版皯鏃忋傛嵁銆婇氬織.姘忔棌鐣ャ嬬О锛氱帇濮撯滃嚭娌冲崡鑰咃紝涓哄彲棰戞皬锛涘嚭鍐鑰咃紝涓洪挸鑰虫棌锛涘嚭钀ュ窞鑰咃紝鏈珮涓斤紱鍑哄畨涓滆...
  • 鈥滅帇鈥濆鐨勮捣婧
    绛旓細鎹婃柊鍞愪功路瀹扮浉涓栫郴琛ㄣ嬫墍杞,鍛ㄧ伒鐜嬪お瀛愭檵鍥犵洿璋忚搴熶负搴朵汉,鍏跺瓙瀹楁暚涓哄徃寰,鍏跺悗浜虹敱娲涢槼杩佸眳浜庡お鍘熴佺悈閭,鏃朵汉鍙风О鐜嬪,鍥犱互涓烘皬銆 3. 涓哄懆骞崇帇澶瓩璧涔嬪悗 娌充笢鐚楁皬鏈鐜嬪,涓哄懆骞崇帇澶瓩璧や箣鍚,骞崇帇鍦ㄤ綅浜斿崄澶氬勾,浠栫殑澶瓙娴婄埗鍏堜粬鑰屾,娴婄埗瀛愬悕璧,鏄懆妗撶帇鐨勮優鍏勩傚钩鐜嬪幓閫濆悗,璧ょ户鎵跨帇浣,浣嗗洜鍔垮姏涓...
  • 鐜嬪鏉ユ簮浜庤皝
    绛旓細瀹e叕鍗充綅鍚绔嬪尽瀵囦负澶瓙銆傚悗鏉ワ紝瀹e叕鐨勫疇濮張鐢熶簡鍎垮瓙锛屽悕瀛楀彨娆撅紝娣卞緱瀹e叕鍠滅埍銆傚鍏墦绠楄娆句綔鑷凡鐨勭户鎵夸汉锛屼簬鏄究鏉鎺変簡澶瓙寰″瘒銆傚尽瀵囨湁涓涓崄鍒嗕翰杩戠殑浜猴紝鍚嶅彨闄堝畬锛屾槸闄堝帀鍏殑鍎垮瓙銆傚尽瀵囪鏉锛岄檲瀹屼篃鍦ㄩ檲鍥藉憜涓嶄綇浜嗭紝渚垮甫鐫鑷繁鐨勫浜洪冨埌浜嗛綈鍥姐傝繖鏃跺欙紝涓浗鐨鍘嗗彶宸茬粡杩涘叆浜嗘槬绉...
  • 扩展阅读:三槐王氏家谱全册 ... 王姓最厉害的名人 ... 王氏免费查自己家谱查辈分 ... 王姓中最牛逼的人物 ... 王氏家谱一览表 ... 王姓皇帝为什么这么少 ... 王字姓氏的来源 ... 熊姓皇帝 ... 王姓最正宗的字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