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德以配天地,出处 “为人师者”后面4句是什么

\u4e3a\u653f\u4e34\u6c11\u8005\u53ef\u4e0d\u614e\u4e4e\u7684\u610f\u601d\uff1f

\u7edf\u6cbb\u6cbb\u7406\u4eba\u6c11\u7684\u4eba\u600e\u4e48\u80fd\u4e0d\u8c28\u614e\u5c0f\u5fc3\u5462\uff1f

\u4e3a\u4eba\u5e08\u8005\u201d\u7684\u540e\u97624\u53e5\u662f\u201c\u5fc5\u5148\u6b63\u5176\u8eab\uff0c\u65b9\u80fd\u6559\u4e66\u80b2\u4eba\uff0c\u6b64\u4e43\u5e08\u5fb7\u4e4b\u672c\u4e5f\u201d\u3002
\u51fa\u81ea\u4e8e\u300a\u793c\u8bb0\u00b7\u5b66\u8bb0\u300b\u539a\u5fb7\u7bc7\u3002
\u8bd1\u6587\uff1a\u8001\u5e08\u5728\u6559\u4e66\u80b2\u4eba\u4e2d\uff0c\u8a00\u4f20\u8eab\u6559\uff0c\u7528\u81ea\u5df1\u7684\u65e5\u5e38\u884c\u4e3a\u6f5c\u79fb\u9ed8\u5316\u6765\u5f71\u54cd\u6559\u80b2\u5b66\u751f\u624d\u662f\u5e08\u5fb7\u7684\u6839\u672c\u4f53\u73b0\u3002
\u5728\u300a\u793c\u8bb0\u300b\u91cc\uff0c\u6709\u5f88\u591a\u6211\u4eec\u8033\u719f\u80fd\u8be6\u7684\u6587\u7ae0\uff0c\u5c24\u5176\u6709\u90a3\u4e48\u51e0\u7bc7\u8ddf\u6559\u80b2\u5173\u7cfb\u5f88\u5927\uff1a\u300a\u5927\u5b66\u300b\uff0c\u300a\u4e2d\u5eb8\u300b\uff0c\u300a\u4e50\u8bb0\u300b\u2014\u2014\u97f3\u4e50\u5bf9\u4e8e\u4eba\u5185\u5fc3\u7684\u9676\u51b6\u5728\u53e4\u4eba\u770b\u6765\u662f\u5341\u5206\u91cd\u8981\u548c\u4f18\u96c5\u7684\uff1b
\u518d\u6709\u5c31\u662f\u300a\u5b66\u8bb0\u300b\uff0c\u300a\u5b66\u8bb0\u300b\u628a\u6574\u4e2a\u6559\u80b2\u7684\u7ae0\u8282\u5206\u6790\u5f97\u5f88\u6e05\u6670\u3001\u8109\u7edc\u4e5f\u662f\u5f88\u5206\u660e\uff0c\u867d\u7136\u53ea\u6709\u77ed\u77ed\u4e00\u7bc7\u6587\u7ae0\uff0c\u4f46\u662f\u300a\u793c\u8bb0\u00b7\u5b66\u8bb0\u300b\u7684\u5185\u5bb9\u5374\u4ee4\u4eba\u6df1\u601d\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300a\u793c\u8bb0\u00b7\u5b66\u8bb0\u300b\u767d\u8bdd\u89e3\u793c\u8bb0\u5377\u5341\u516b\u524d\u8a00\uff1a\u672c\u7bc7\u8bb0\u8ff0\u5b66\u4e60\u7684\u529f\u7528\u3001\u65b9\u6cd5\u3001\u76ee\u7684\u3001\u6548\u679c\uff0c\u5e76\u8bba\u53ca\u6559\u5b66\u4e3a\u5e08\u7684\u9053\u7406\uff0c\u4e0e\u5927\u5b66\u53d1\u660e\u6240\u5b66\u7684\u9053\u672f\uff0c\u76f8\u4e3a\u8868\u91cc\uff0c\u6545\u751a\u4e3a\u5b8b\u4ee3\u7406\u5b66\u6240\u63a8\u5d07\uff0c\u4ee5\u4e3a\u300a\u793c\u8bb0\u300b\u9664\u3008\u4e2d\u5eb8\u3009\u3001\u3008\u5927\u5b66\u3009\u4e4b\u5916\uff0c\u552f\u3008\u5b66\u8bb0\u3009\u3001\u3008\u4e50\u8bb0\u3009\u6700\u8fd1\u9053\u3002 \u6309\uff1a\u672c\u7bc7\u8c08\u4eb2\u5e08\u656c\u4e1a\uff0c\u662f\u5b66\u8005\u521d\u5165\u5b66\u65f6\u4e0d\u53ef\u4e0d\u77e5\u7684\u4e8b\uff0c\u6bd4\u8f83\u5927\u5b66\u6240\u8c08\u6df1\u5965\u7684\u7406\u8bba\u65b9\u6cd5\uff0c\u66f4\u5207\u4e8e\u5b9e\u7528\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5b66\u8bb0

出自《礼记.学记》的一段: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拓展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

礼记_百度百科



“为人师者,德以配天地”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位教师,教书育人,需要言传身教,自己的道德品行必须经得起考验,能配得上教师的身份。

扩展资料

《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汉代的郑玄对《礼记·学记》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记



完整的这句话应该是: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礼记.学记》

意思是: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只要言传,还要身教,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这就是老师本该有的职责。

扩展资料

礼记·学记:《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汉代的郑玄对《礼记·学记》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札记



出自《礼记.学记》的一段: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汉代的郑玄对《礼记·学记》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扩展资料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礼记学记



出自《礼记.学记》的一段: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便是身教,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这便是为人师表。

扩展资料: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说话和考虑问题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贤良人士辅佐自己,那就足可以有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礼贤于德行贤良的人,亲近于才艺广远的人,就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但还不足以教化臣民,成其美俗。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会明白儒家至道。所以古代的三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兑命》篇中说:“由始至终要经常想着学习先王正典”,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其中奥妙。因此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德行不足,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奋勉。因此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中说:教育别人所起到的效果,其中一半就是使自己增长德行学识。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古代设学施教,每一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设有学校叫庠,每一遂设有学校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有大学。新生每年都可入学,隔年考试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析经文义理和辨别志向所趋的能力;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敬师长,能否和学友和睦相处;第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广学博览,亲敬师长;第七年考察学生在学术上的见解和择友的眼光,称之为“小成”。

第九年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通达,临事不惑,不违背老师教诲,称之为“大成”。然后就足可以教化臣民,移风易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人心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纲要。《记》中说:“幼蚁时时学习它(幼蚁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 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大学开学时,官吏身穿朝服以素菜祭祀先圣先师,教育学生求学要首先具备谦虚和恭敬的态度;在祭祀时,齐颂《小雅》,练习三首(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从学习像这三首诗所描述的长幼有序,各自劝励那样去做官开始;

学生入学时乐师的助手击鼓召集学生,然后发放盛有所发经书的书筐,这样是为了让学生恭顺于学业;夏楚两件东西,是为了让学生害怕,用以整肃学生的威仪;夏祭之前天子诸侯不视察学校,不考查学生经业,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教师时时观察学生,而不加以指导,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让学生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思考,直到怎么想也想不通,想来想去都无法表达时,才去启发,这样学生才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如果有疑难问题必须请教老师时,则推举学长一人请教老师,初学者只可以听,不允许插嘴,教育学生要知道谦让,长幼有序不能逾越次第。这七点,教学的宗旨呀。《记》中说:“凡学习,想做官的先学习管理,想做学者的先立志。” 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大学的教育,要让学生时时练习,一定要用先王正典进行教学,休息一定要有固定住处。学习的关键在于练习基本功,学习音乐时,如果课余不练习基本指法,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学习诗书时,如果不依靠课余广泛练习比喻,课内就不能学好诗书;学习礼法时,如果课余不学习各种场合办事应酬的规矩,课内就学不好礼仪。总的来说,如果对这些课外的操缦、博依、六艺不感兴趣,就不可能对《诗经》、《尚书》等正典感兴趣。

所以,君子学习的方法是:时刻放在心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休息时也要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闲暇旅游时也要牢记学习。这样,才能潜心于学业并亲敬师长,与学友和睦相处并深信所学圣贤之道,即使离开师友也不会违背。《尚书.兑命》篇中说:“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敬重圣贤之道、逊顺于学业、时时练习、立即行动,他就会学业有成。”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现在的教师,或者自己心里并没有领悟经文义理,只是看着经书读经文;或者故意找些疑难问题来问学生,然后讲些难点,让人听不懂;或者急于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赶进度,只考虑多诵读经典,不考虑学生是否领悟;或者让学生自己读了经书,然后老师给学生讲讲自己的见解,并不考虑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完全没有忠诚之心;

或者教师教学不能倾其所能,总想保留一些自认为高明的见解,以使自己永远处于权威地位。鉴于以上五种弊端,教师教学违背教学规律,讲得也不正确,学生不能领悟经文义理,遇到问题也不问老师,以至于学生学习没有成效而怨恨老师,感到学习苦不堪言而体会不到学习可以获益终生,即使勉强结业,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没有成效,原因就在于此呀!

大学教育的原则:在问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从而达到不发生问题叫做“防患于未然”;在最适合学习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学习叫做“抓住最佳学习时机”;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叫做“循序渐进”;相互观察,效法从而达到各自获益叫做“同学互相切磋”。这四点,教育成功的经验呀。

问题发生之后再设法禁止,则学生会产生强烈抗拒心理而没有效果;如果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才去学习,即使勤奋刻苦也难有成效;如果教学杂乱无章而不能做到循序渐进,则教学会陷入混乱而学生学习没有成效;如果独自冥思苦想的学习而没有学友相互切磋,则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品行不好的朋友交往会学到一些坏习气而违逆师长的教诲;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教学失败的原因呀。

立志从事教育的人如果既懂得了教育成功的经验,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就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了。所以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明白道理。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如果能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且能够用心思考,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一个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了。

学生在学习上经常有四种过失,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或者失于把学习看的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懂得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学生的过失。教学,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过失。

擅长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继承他的志向(如今人继承周、孔志向)。如果一个教师的语言简洁而透彻,含蓄而妥帖,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这样的教师可算是善于让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教师知道了学生学有所成在什么情况下最困难,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而且知道怎样讲解效果好,怎样讲解效果差,知道了这四点,然后就能够触类旁通全面明白教育教学的方法了;能全面明白教育教学的方法,然后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然后就能够做好官长;能做好官长然后就能做好一国之君。所以从师学道,就是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君德。正是这个缘故,选择老师不可不谨慎。《记》中说:“三王四代没有一个选择老师不谨慎的。”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

大凡求学时存在的问题,尊敬老师是难能可贵的。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敬重学业。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有两种情况:当他在祭祀中作为祭尸时,则不以臣子相待;当他作为君主老师时,则不以臣子相待。根据大学礼制,给天子授课,授课的臣下无需北面而居臣位,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而教学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更把功劳归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勤苦而学生收效甚微,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还要埋怨老师教导无方。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木工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纹理较顺的部位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功夫到了,学生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不善于提问题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如同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弱,用力大,钟声则强,等到尽力撞击时,则发出最为洪亮的一声。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恰巧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呀。

自己没有领悟经文义理,只记住一些别人观点,到上课时为学生解说的人,或者学生没有问就给学生谈自己见解的人,没资格做教师。一定要等到学生问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解答。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时,则一定要等到学生非常想明白,怎么想也想不通时,才加以指点;老师指点后学生仍不明白,只好暂时放弃指导,以待将来。

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衣;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簸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先拴在车后,让小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个例子反映的道理,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古代的学者,善于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然后汇总为一类。鼓声不在五声之列,而如果没有鼓声则五声就没有谐和之节拍;水色不在五色之列,而五色如果没有水调和,则不能分明;学习之目的在于博闻强识,而不在于学会做五官中任何一官,而五官中任何一官不经过学习就没有办事能力;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任何一种亲属关系,但没有教师教导,则五服之情就不和亲了。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仅仅能担任某一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件事物;真正守信不必盟约发誓;天时变化的时间并不相同。”君子领会到这四点,就可以立定以学为本的志向了。三王祭祀百川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因为河是水的源头,海是水的归宿。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记·学记



  • 鍏充簬閲戠涔濇湀棰傚笀鎭╃殑璇楀彞
    绛旓細銆鍑哄銆:鍖楀畫路鍙搁┈鍏夈婅祫娌婚氶壌銆嬨愰噴涔夈:鎵句竴涓崟绾暀涔︽湰鐭ヨ瘑鐨勮佸笀寰堝鏄,鎵句竴涓负浜哄笀琛,浠ヨ嚜宸辩殑瀹為檯琛屼负鏁欏浣曞仛浜虹殑鑰佸笀寰堥毦銆4銆佷粖涔嬩笘,涓轰汉甯堣浼楃瑧涔嬨 涓句笘涓嶅笀,鏁呴亾鐩婄銆傘愬嚭澶勩:鍞惵锋煶瀹楀厓銆婂笀鍙嬬銆嬨愰噴涔夈:褰撲粖绀句細,骞茶佸笀杩欎竴琛岃浜鸿荤瑧銆 鑰屽叏绀句細浜洪兘涓嶅綋鑰佸笀閮戒笉灏婇噸鑰佸笀,鎵浠ユ暣涓...
  • 璋堣皥浣犲鏁欏笀杩欎釜鑱屼笟鐨勭湅娉
    绛旓細浠ュ墠瑙夊緱杩欎釜鑱屼笟寰堢鍦e緢浼熷ぇ锛屽彲鐜板湪瑙夊緱涓嶈繃涔熸槸涓轰簡涓浠藉伐浣滆屽凡銆傚苟涓嶆槸璇存暀甯堜笉濂斤紝鍙槸浠ョ幇鍦ㄧ殑鐪煎厜鐪嬫潵锛屽凡缁忓彉鍛充簡锛屽緢澶氳佸笀閮芥槸涓轰簡瀹屾垚鑷繁鐨勫伐浣滃氨绠椾簡锛屽瀛︾敓骞舵病鏈夊澶х殑璐d换蹇冿紝涓嶆帓闄ゆ湁浼樼鐨勬暀甯堬紝鍙偅鍙槸灏戞暟銆傛垜璁板緱鎴戣灏忓鐨勬椂鍊欙紝姣忎釜骞寸骇鐨勮佸笀閮藉緢璐熻矗浠伙紝鎴戜滑瀛︿竴閬嶄笉浼氱殑浼...
  • 閫傚悎鍑洪珮鑰冮鐨勬枃瑷鏂
    绛旓細澶互灏忛倯寰楄搐浠,鍙堝緱瀹涓轰汉甯堣涓轰箣甯,鑰屼互淇唶涓鏄撴不涔嬩織,鑰岃繘缇庤寕鏄撴垚涔嬫潗,铏芥嫎浜庢硶,闄愪簬鍔,涓嶅緱灏藉鍙や箣鎵涓,鍚惧浐淇″叾鏁欏寲涔嬪皢琛,鑰岄淇椾箣鎴愪篃銆傚か鏁欏寲鍙互缇庨淇,铏界劧,蹇呬箙鑰屽悗鑷充簬鍠勩傝屼粖涔嬪悘,鍏跺娍涓嶈兘浠ヤ箙涔熴傚惥铏藉枩涓斿垢鍏跺皢琛,鑰屽張蹇уか鏉ヨ呬箣涓嶅惥缁т篃,浜庢槸鏈叾鎰忎互鍛婃潵鑰呫 8. 涓嬪垪...
  • 鑻忕Е璇撮綈闂电帇鍘熸枃鍙婄炕璇,鑻忕Е璇撮綈闂电帇鍘熸枃鍙婄炕璇
    绛旓細鈥滆嚕涔嬫墍闂,鏀绘垬涔嬮亾闈甯堣,铏芥湁鐧句竾涔嬪啗,鍖椾箣鍫備笂;铏芥湁闃栭椌銆 鍚磋捣 涔嬪皢,绂戒箣鎴峰唴;鍗冧笀涔嬪煄,鎷斾箣灏婁繋涔嬮棿;鐧惧昂涔嬪啿,鎶樹箣琛藉腑涔嬩笂銆傛晠閽熼紦绔界憻涔嬮煶涓嶇粷,鍦板彲骞胯屾鍙垚;鍜屼箰鍊′紭渚忓剴涔嬬瑧涓嶄箣,璇镐警鍙悓鏃ヨ岃嚧涔熴傛晠鍚閰嶅ぉ鍦涓嶄负灏,鍒╁埗娴峰唴涓嶄负鍘氥傛晠澶杽涓虹帇涓氳,鍦ㄥ姵澶╀笅鑰岃嚜浣,涔卞ぉ涓嬭岃嚜瀹...
  • 璺眰鈥澶╁湴浜插悰甯堚濈殑涓汉鐞嗚В3鍗冨瓧銆併併佽阿璋㈣阿璋簡,澶х甯繖鍟
    绛旓細瀛斿瓙鏄腑鍥戒负甯堣鐨勮佺瀹楋紝浠栫殑涓轰汉鏂芥暀锛屽牚绉板笀琛ㄣ傛湁鏁欐棤绫伙紝鏄粬鐨勪紵澶ф暀鑲叉濇兂銆傛棤璁鸿吹鏃忓钩姘戯紝鏃犺鑱収鎰氶挐锛屾棤璁鸿佸辜鐥呮畫锛岄兘鏄彈鏁欒偛鐨勫璞°傜劧鑰岋紝鍙や汉铏芥妸甯堜笌澶╁湴鍚涗翰鐩告帓鍒楋紝浠ヨ鏄庡笀鐨勫皧璐靛湴浣嶏紝瀹為檯涓婂彧鏄缁欐枃鐩插惉鐨勩傝涔︿汉閮芥槸鑰佸笀鏁欑殑锛屼絾璇讳功浜哄嵈浠庝笉鎶婂綋鑰佸笀浣滀负鑷繁杩芥眰鐨...
  • 鎬ユ眰涓绡囨暀甯堣妭鍥芥棗涓嬫紨璁茬(瀛︾敓鐢)
    绛旓細涓夊绮夌瑪鐢绘湰鏂囩珷婧愪簬鍏枃鏈夌害鍑轰汉闂村喎鏆栥澶╁湴鏂瑰渾锛屾垜鐖辫繖涓夊绮夌瑪锛屽敖鎯呮尌娲掑寲鍋氱殤鐨戠粏娌紝鏄畠纾婅惤鐨勫啓鐓э紝瀛滃瓬浠ユ眰浼犻掍俊鎭枃鏄庢槸瀹冧竴鐢熺殑杩芥眰銆備笁灏鸿鍙版槸浠栭┌楠嬫矙鍦虹殑娌冮噹锛屼竴鍧楅粦鏉挎槸浠栧闀滄⒊濡嗙殑闀滈壌銆傛墜鎷夸笁瀵哥矇绗旂珯鍦ㄨ繖涓夊昂璁插彴涓婏紝鎴戜滑鑷豹锛屾垜浠崳骞搞傚洜涓虹幇浠f暀瀛︽敼闈╃粰浜嗘垜浠疄鏂界礌璐ㄦ暀鑲...
  • 鍐欒櫄鎷熺殑鏂囪█鏂
    绛旓細鐢熻涓轰汉,鍫傚爞姝f,搴勪弗鑰屽皧宕;杩芥湰婧簮,浜烘ф湰娣,鍚戠編鑰屾眰鐪熴 4. 鐪熺嫭绠璐,鍒氭涓嶉樋;闈欎慨姝h韩,绠鍏荤湡寰枫傝韩姝e痉鐪,楂樺北浠版,鏅琛屼箣銆 5. 鐪熷繀璇氥傛湪鏈夋牴鍒欒崳,浜哄畧鐪熷垯璇氥備汉闄呬箣浜,瀹滀互璇氱浉寰,濡傚欢闄垫寕鍓;姹傚涔嬩汉,褰撳績绗冩剰璇,鐘圭▼闂ㄧ珛闆 6. 璇氭湸涔嬩汉,寰鍘氭湁璋;璇氭伋涔嬭█,娌佷汉蹇冭劸...
  • 寤夋磥浠庝笟璀﹁█璀﹀彞
    绛旓細/寤夋斂浠ョ珛韬,鍕ゆ斂浠ュ姟鍏,鍠勬斂浠ュ瘜姘戙 40銆涓轰汉姘戞湇鍔″簲瑙嗗悕鍒╂贰濡傛按,鎼炵粡娴庡缓璁鹃』鐭ュ彂灞曢噸浜庡北銆 41銆佷竴韬姘涓轰汉,涓よ娓呴澶勪笘銆 42銆佹暀鑲层佸埗搴︺佺洃鐫e苟閲;鎯╂不銆侀闃层佹煡澶勯綈鎶撱 43銆佺鍏姙浜嬩负鏀浠ュ痉,涓哄畼娓呭粔涓嶄弗鑰屾不銆 44銆佸竷鍕,鏃犱互鎴愬氨浜嬩笟;涓嶅粔,闅句互鍑濊仛浜哄績銆 45銆佺旱璐濡傝惤姘,涓嶇敤鍚圭伆涔...
  • 缁欐垜涓绡囧缓绔嬫柊鍨嬪笀鐢熷叧绯荤殑鏂囩珷
    绛旓細濡傛灉浣犳槸鑰佸笀 閭e氨鍒暣閭d簺铏氫吉鐨勪笢瑗夸簡 鍝湁浠涔堟柊鍨嬪笀鐢熷叧绯诲晩 鍝堝搱 瀛︾敓姘歌繙鐣忚佸笀 鍙槸浜ゆ槗鐨勫叧绯 瀛︾敓缁欓挶 鑰佸笀缁欑煡璇
  • 鍏充簬鐝富浠诲伐浣滄柟闈㈢殑璁鸿憲鏈夊摢浜
    绛旓細杩欐槸涓轰汉甯堣鐨勫繀璇讳箣涔︺傘婄彮涓讳换宸ヤ綔鍒涙柊鑹烘湳100鎷涖嬪紶涓囩ゥ 2002骞12鏈堟睙鑻忔暀鑲插嚭鐗堢ぞ绗竴鐗堣涔︽槸浣滆呬粠涓婄櫨涓囧瓧鐨勭彮涓讳换宸ヤ綔绗旇涓瓫閫夊嚭瀵屾湁鍒涙柊鎬с佽叮鍛虫с佽壓鏈х殑鎷涙暟鑰屾挵鍐欑殑,鍔涘浘鍋氬埌鍏釜鈥滆鈥:绛涢夎涓,瀹炰緥瑕佺簿,鎷涙暟瑕佸阀,鎸栨帢瑕佹繁,璇勬瀽瑕佸噯,鏂囧瓧瑕佺編銆傚姏鍥惧仛鍒颁笉鏉跨潃闈㈠瓟璇存暀,鍔涘浘杈惧埌鍚开鎬с...
  • 扩展阅读:为人师者之最高境界 ... 为人师者电影 ... 《驭女诡术》原文 ... 文言文翻译转换器 ... 放宽心态看淡一切的诗 ... 四字人生禅语 ... 为人师者的古典诗词 ... 师者如舟千里不殆 ... 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