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缅怀先烈的资料有哪些? 清明节缅怀先烈内容是什么?

\u6e05\u660e\u8282\u7f05\u6000\u5148\u70c8\u7684\u8d44\u6599

\u201c\u6e05\u660e\u65f6\u8282\u96e8\u7eb7\u7eb7\uff0c\u8def\u4e0a\u884c\u4eba\u6b32\u65ad\u9b42\u3002\u501f\u95ee\u9152\u5bb6\u4f55\u5904\u6709\uff0c\u7267\u7ae5\u9065\u6307\u674f\u82b1\u6751\u3002\u201d\u6b63\u5982\u5510\u4ee3\u5927\u8bd7\u4eba\u675c\u7267\u7684\u540d\u8bd7\u4e00\u6837\uff0c\u6bcf\u5e74\u7684\u6e05\u660e\u90fd\u662f\u4f34\u7740\u8499\u8499\u7ec6\u96e8\u800c\u81f3\uff0c\u5b83\u7ed9\u4eba\u7684\u611f\u89c9\u603b\u662f\u5fe7\u6101\u7684\u3002 \u8fd9\u4e0d\uff0c\u4e00\u5e74\u4e00\u5ea6\u7684\u6e05\u660e\u8282\u53c8\u4f34\u7740\u8499\u8499\u7ec6\u96e8\u5230\u6765\u4e86\u3002 \u8fd9\u5929\u65e9\u4e0a\uff0c\u53c8\u662f\u6d53\u90c1\u7684\u5929\uff0c\u5f98\u5f8a\u4e86\u4e00\u4f1a\u4e86\uff0c\u611f\u5230\u5206\u5916\u5fe7\u6101\uff0c\u4ecd\u662f\u4e0d\u9002\u5b9c\uff01\u88ab\u7238\u7238\u62c9\u53bb\u5403\u4e86\u65e9\u996d\uff0c\u62ff\u8d77\u9999\u7eb8\uff0c\u625b\u8d77\u9504\u5934\u626b\u5893\u53bb\u4e86\u3002 \u8e0f\u7740\u8def\u4e0a\u7684\u8346\u68d8\uff0c\u987a\u7740\u6ce5\u6cde\u7684\u5c0f\u8def\uff0c\u6211\u4eec\u6765\u5230\u4e86\u8001\u7237\u7237\u3001\u8001\u5976\u5976\u7684\u575f\u524d\u3002\u7238\u7238\u628a\u575f\u56db\u5468\u7684\u6742\u8349\u9664\u6389\u4e4b\u540e\uff0c\u6211\u5728\u4e0a\u9762\u8d34\u9ec4\u7eb8\uff0c\u63d2\u4e0a\u9999\u5c31\u79bb\u53bb\u4e86\u3002 \u4f17\u591a\u4eb2\u4eba\u7684\u575f\u524d\u90fd\u53bb\u8fc7\u4e86\uff0c\u6211\u4eec\u53c8\u5192\u7740\u5c0f\u96e8\uff0c\u51c6\u5907\u53bb\u7237\u7237\u5976\u5976\u7684\u575f\u524d\u3002\u4e00\u8def\u4e0a\uff0c\u82b1\u5440\uff0c\u8349\u5440\uff0c\u6211\u65e0\u5fc3\u6b23\u8d4f\uff1b\u9e1f\u53eb\u58f0\uff0c\u866b\u9e23\u58f0\uff0c\u6211\u65e0\u5fc3\u8046\u542c\uff0c\u53ea\u987e\u7740\u65e9\u4e9b\u6765\u5230\u575f\u524d\u3002\u4e00\u4f1a\u513f\uff0c\u6211\u4eec\u5230\u4e86\u3002\u671b\u7740\u5b64\u96f6\u96f6\u7684\u575f\u5893\uff0c\u6211\u4e0d\u7981\u6ee1\u8179\u5fe7\u6101\u3002\u5f85\u7238\u7238\u9504\u5b8c\u8349\uff0c\u8d34\u5b8c\u7eb8\u540e\uff0c\u6211\u4eec\u53c8\u62ff\u51fa\u7eb8\u94b1\u8dea\u5728\u575f\u524d\uff0c\u5c06\u5b83\u4eec\u5168\u90e8\u6492\u5728\u575f\u4e0a\u2026\u2026 \u96e8\u8d8a\u4e0b\u8d8a\u5927\uff0c\u82b1\u8349\u88ab\u6253\u5f97\u4e1c\u5012\u897f\u6b6a\uff0c\u5468\u56f4\u4e00\u7247\u6b7b\u6c14\u6c89\u6c89\u3002\u6b64\u60c5\u6b64\u666f\uff0c\u4f7f\u6211\u4e00\u80a1\u601d\u5ff5\u4e4b\u60c5\u6cb9\u7136\u800c\u751f\uff1a\u60f3\u60f3\u4ed6\u4eec\u751f\u524d\u5bf9\u6211\u7684\u5173\u7231\uff0c\u5e26\u7ed9\u6211\u7684\u6b22\u4e50\uff0c\u60f3\u5230\u4ed6\u4eec\u4e34\u7ec8\u524d\u7684\u9057\u5631\uff0c\u6211\u4e0d\u7981\u4e00\u9635\u60c6\u6005\uff0c\u987f\u65f6\u6cea\u6d41\u6ee1\u9762\u3002\u6b64\u65f6\uff0c\u7238\u7238\u4e5f\u6d41\u6cea\u4e86\u3002\u96e8\u52bf\u5e76\u4e0d\u51cf\u9000\uff0c\u6211\u4eec\u5df2\u7ecf\u54ed\u6210\u4e86\u4e00\u4e2a\u6cea\u4eba\uff0c\u597d\u4e45\u624d\u7ad9\u8d77\u6765\u3002 \u8fd9\u65f6\uff0c\u6211\u770b\u89c1\u4e86\u8fdc\u5904\u706b\u7ea2\u7684\u675c\u9e43\u82b1\u3002\u542c\u5988\u5988\u8bf4\uff0c\u675c\u9e43\u82b1\u53c8\u79f0\u6e05\u660e\u82b1\uff0c\u5b83\u4e4b\u6240\u4ee5\u5728\u6e05\u660e\u65f6\u8282\u5f00\u653e\uff0c\u662f\u56e0\u4e3a\u5b83\u662f\u7eaa\u5ff5\u548c\u5b89\u629a\u4ea1\u7075\u7684\u6700\u4f73\u7269\u54c1\u3002\u4e8e\u662f\uff0c\u6211\u8dd1\u4e86\u8fc7\u53bb\uff0c\u6458\u4e86\u51e0\u675f\u63d2\u5728\u7237\u7237\u5976\u5976\u7684\u575f\u524d\uff0c\u5e0c\u671b\u4ed6\u4eec\u90fd\u80fd\u5f97\u5230\u5b89\u629a\u2026\u2026 \u5e74\u5e74\u90fd\u6709\u6e05\u660e\uff0c\u5e74\u5e74\u90fd\u6709\u4e0d\u540c\u7684\u5fe7\u6101\u3002\u8fd9\u5fe7\u6101\uff0c\u4e0d\u662f\u4efb\u4f55\u4eba\u90fd\u80fd\u611f\u53d7\u5230\u7684\u3002\u6211\u5411\u5f80\u5728\u8fd9\u96e8\u4e2d\u7684\u5fe7\u6101\uff0c\u6240\u4ee5\u6211\u5411\u5f80\u6e05\u660e\u8282\u7684\u5149\u4e34\uff01

1\u3001\u5386\u53f2\u662f\u4eba\u6c11\u7fa4\u4f17\u4e0e\u4eba\u6c11\u82f1\u96c4\u5171\u540c\u521b\u9020\u7684\uff01\u5386\u53f2\u662f\u52b3\u52a8\u7fa4\u4f17\u4e0e\u9769\u547d\u82f1\u96c4\u5171\u540c\u521b\u9020\u7684\uff01\u4eca\u5929\u7684\u5e78\u798f\u751f\u6d3b\u662f\u9769\u547d\u5148\u70c8\u7684\u9c9c\u8840\u548c\u751f\u547d\u548c\u52b3\u52a8\u7fa4\u4f17\u8f9b\u52e4\u7684\u6c57\u6c34\u5171\u540c\u6362\u6765\u7684\uff01
2\u3001\u6768\u67f3\u98d8\u7d6e\u71d5\u98de\u5f80\uff0c\u6843\u674f\u82b1\u5f00\u9999\u98d8\u67d3\u3002\u9675\u56ed\u4e00\u7247\u82b1\u6d77\u6d0b\uff0c\u82b1\u73af\u796d\u7956\u6cea\u98de\u626c\u3002\u6ce3\u4e0d\u6210\u58f0\u5bf8\u65ad\u80a0\uff0c\u656c\u62dc\u4ea1\u7075\u70e7\u7eb8\u94b1\u3002\u4e00\u58f6\u6d4a\u9152\u656c\u5929\u5730\uff0c\u7948\u798f\u5929\u5730\u90fd\u5b89\u8be6\uff01
3\u3001\u4f1f\u5927\u7684\u6218\u58eb\u4eec\uff01\u4f60\u4eec\u662f\u7956\u56fd\u7684\u9a84\u50b2\uff01\u4f60\u4eec\u7528\u81ea\u5df1\u7684\u751f\u547d\u4fdd\u536b\u7740\u7956\u56fd\u7684\u6bcf\u4e00\u5bf8\u571f\u5730\uff0c\u8ba9\u7956\u56fd\u7e41\u8363\u660c\u76db\uff0c\u8ba9\u6211\u4eec\u8fc7\u4e0a\u65e0\u5fe7\u65e0\u8651\uff0c\u5e78\u798f\u6e29\u6696\u7684\u751f\u6d3b\uff01
4\u3001\u6e05\u660e\u65f6\u8282\u96e8\u7ef5\u7ef5\uff0c\u6491\u4f1e\u96e8\u4e2d\u628a\u6b65\u6563\u3002\u7b11\u770b\u6843\u82b1\u7efd\u6b22\u989c\uff0c\u64b7\u53d6\u82ac\u82b3\u5165\u5fc3\u7530\u3002\u773a\u671b\u8fdc\u5c71\u5fc3\u653e\u5bbd\uff0c\u5b9e\u73b0\u68a6\u60f3\u4e0d\u9065\u8fdc\u3002\u96e8\u58f0\u6ef4\u7b54\u6765\u76f8\u4f34\uff0c\u613f\u53cb\u6e05\u660e\u4e50\u65e0\u8fb9\u3002
5\u3001\u4f60\u4eec\u7684\u82f1\u540d\u6c38\u5782\u4e0d\u673d\uff0c\u4f60\u4eec\u7684\u7cbe\u795e\u4e07\u53e4\u957f\u9752\uff01\u5411\u4f60\u4eec\u81f4\u656c\uff01\u5411\u4f60\u4eec\u5b66\u4e60\uff01

6\u3001\u9762\u5bf9\u7740\u82f1\u96c4\u7684\u5893\u7891\uff0c\u6211\u5fc3\u60c5\u601d\u7eea\u4e07\u5343\uff0c\u5fc6\u5f80\u6614\uff0c\u5728\u8840\u96e8\u8165\u98ce\u7684\u6218\u4e89\u5c81\u6708\u91cc\uff0c\u65e0\u6570\u7684\u4e2d\u534e\u513f\u5973\u4e3a\u6c11\u65cf\u7684\u89e3\u653e\u4e8b\u4e1a\uff0c\u4e3a\u4e86\u56fd\u5bb6\u7684\u548c\u5e73\u7edf\u4e00\uff0c\u4e3a\u4e86\u5b9e\u73b0\u6700\u5e7f\u5927\u4eba\u6c11\u7fa4\u4f17\u7684\u6839\u672c\u5229\u76ca\uff0c\u4e0d\u60dc\u629b\u5934\u9885\uff0c\u6d12\u70ed\u8840\uff0c\u8d74\u6c64\u8e48\u706b\u3002
\u820d\u751f\u53d6\u4e49\uff0c\u8fd9\u77d7\u7acb\u5728\u6211\u4eec\u9762\u524d\u7684\u70c8\u58eb\u4e30\u7891\uff0c\u8bc9\u8bf4\u7740\u82f1\u96c4\u4eec\u5149\u8363\u800c\u65e0\u6094\u7684\u4e8b\u4e1a\uff0c\u5c81\u6708\u7684\u98ce\u5c18\u65e9\u5df2\u5728\u4ed6\u8eab\u4e0a\u523b\u4e0b\u6591\u9a73\u7684\u5370\u8bb0\uff0c\u8ba9\u6211\u4eec\u65e0\u6cd5\u4e0d\u56de\u60f3\u8d77\u90a3\u6bb5\u6ca7\u6851\u6c89\u91cd\u7684\u5f80\u4e8b\uff0c\u52a8\u8361\u5c81\u6708\u4e2d\u7684\u6218\u4e89\u8fde\u7ef5\u6210\u4e00\u66f2\u6fc0\u8361\u4eba\u7684\u519b\u6b4c\uff0c\u8fd9\u4ee4\u4eba\u6fc0\u6602\u7684\u65cb\u5f8b\u4e2d\uff0c\u8df3\u8dc3\u7740\u4e00\u4e2a\u4e2a\u8d64\u8272\u7684\u97f3\u7b26\uff0c\u4ed6\u4eec\u2014\u2014\u4fbf\u662f\u6211\u4eec\u7684\u82f1\u96c4\u3002
7\u3001\u6bcf\u5e74\u7684\u8fd9\u5929\u90fd\u627f\u8f7d\u7740\u8bb8\u591a\u601d\u5ff5\uff0c\u4e5f\u8bb8\u66fe\u7ecf\u7684\u90a3\u79cd\u4f9d\u604b\u5982\u4eca\u5df2\u65f6\u8fc7\u5883\u8fc1\uff0c\u90a3\u4e48\u8ba9\u6211\u4eec\u7528\u6700\u6df1\u60c5\u7684\u8bdd\u8bed\u6765\u540a\u5501\uff0c\u7528\u771f\u631a\u7684\u884c\u52a8\u53bb\u796d\u5960\u3002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

白求恩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

他拒绝了很多特殊的照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

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

白求恩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

他拒绝了很多特殊的照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

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烈士

焦裕禄烈士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他在兰考县任中共县委书记期间,为了改变兰考的沙丘、碱地、涝洼地,亲自带领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漠里、急流里,度过了120多个白天和黑夜,方圆跋涉5000余里。规划了一个除三害的蓝图。但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于1964年5月14日不幸病逝。焦裕禄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他为我们树立起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典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王进喜烈士

王进喜烈士生前是中共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0年11月15日病逝,在大庆石油会战中被誉为“铁人”。他的一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邱少云烈士
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刘胡兰
别名:刘富兰

生辰:1932年10月8日

忌日:1947年1月12日

职业:革命家

民族:汉

籍贯:山西省

国家:中国

简介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回答者: 拾噫嗳 - 一级 2010-4-1 22:00

检举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埽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国外的“清明节”】

5月6日 叙利亚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5月30日 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8月份 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

9月1日 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10月31日 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11月1日 法国万灵节。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

参考资料: 回答
回答者: 123.89.172.* 2010-4-2 19:34

检举 [email protected]

回答者: 1237hj - 一级 2010-4-3 13:09

检举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清明节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路上的行人都为思念去世的人们而深感悲哀!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并且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烈士

焦裕禄烈士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他在兰考县任中共县委书记期间,为了改变兰考的沙丘、碱地、涝洼地,亲自带领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漠里、急流里,度过了120多个白天和黑夜,方圆跋涉5000余里。规划了一个除三害的蓝图。但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于1964年5月14日不幸病逝。焦裕禄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他为我们树立起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典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王进喜烈士

王进喜烈士生前是中共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0年11月15日病逝,在大庆石油会战中被誉为“铁人”。他的一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邱少云烈士
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杨开慧烈士

杨开慧烈士是毛主席的爱人。她1921年入党,在长沙郊区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但敌人丝毫无法动摇她对革命的信心。1930年11月,年仅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

毛岸英烈士

毛岸英烈士是毛主席的大儿子,8岁就和母亲一块儿坐牢,后被救出。1936年当组织找到他,送他去苏联学习。1943年在苏联入党,1946年回到祖国农村锻炼,1950年8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诺尔曼 白求恩烈士

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受派遣来到中国,转送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军区卫生部部长。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中毒,治疗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逝世。

刘胡兰烈士

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烈士

焦裕禄烈士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他在兰考县任中共县委书记期间,为了改变兰考的沙丘、碱地、涝洼地,亲自带领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漠里、急流里,度过了120多个白天和黑夜,方圆跋涉5000余里。规划了一个除三害的蓝图。但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于1964年5月14日不幸病逝。焦裕禄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他为我们树立起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典范,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王进喜烈士

王进喜烈士生前是中共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0年11月15日病逝,在大庆石油会战中被誉为“铁人”。他的一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邱少云烈士
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上下畲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义愤填膺,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白求恩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他拒绝了很多特殊的照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刘胡兰
别名:刘富兰

生辰:1932年10月8日

忌日:1947年1月12日

职业:革命家

民族:汉

籍贯:山西省

国家:中国

简介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埽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 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鍐呭鏄粈涔?
    绛旓細榛勭户鍏夌儓澹1930骞村嚭鐢熷湪鍥涘窛鐪佷腑姹熷幙鐨勪竴涓传鑻﹀啘姘戝搴紝1950骞寸編甯濆浗涓讳箟鍙戝姩渚电暐鏈濋矞鐨勬垬浜銆1951骞20宀佺殑榛勭户鍏夊弬鍔犱簡涓浗浜烘皯蹇楁効鍐涳紝鍦ㄤ笂鐢樺箔鎴樺焦涓紝浠栫敤鑷繁鐨勮兏鑶涘牭浣忎簡鏁屼汉鐨勫皠鍙o紝鐢ㄨ嚜宸卞疂璐电殑鐢熷懡涓洪儴闃熷紑杈熶簡閬撹矾锛岄粍缁у厜鍚屽織宕囬珮鐨勭埍鍥戒富涔夊拰鍥介檯涓讳箟绮剧姘歌繙鍊煎緱鎴戜滑瀛︿範銆5锛鐒﹁绂勭儓澹鐒﹁绂勭儓澹...
  • 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鎵嬫妱鎶璧勬枡鍐呭澶у叏
    绛旓細鎴戜滑鐨勯潻鍛藉厛鐑堜滑,鍍:鐙肩墮灞变簲澹+,瀹佹涓嶅眻,鎴樻枟鍒版渶鍚庝竴鍒,鏈鍚,姣呯劧璺充笅鎮礀,澹儓鐗虹壊,浠ゆ晫浜鸿儐棰ゅ績鎯;閭卞皯浜戜负闈╁懡鐨勮儨鍒,鐑堢伀鐑ц韩涓鍔ㄤ笉鍔,鐢ㄧ敓鍛芥崲鏉ヤ簡鑳滃埄鐨勬洐鍏;澶忔槑缈扮儓澹嫳鍕囧氨涔夊墠,闈㈠鏁屼汉鐨勫殻寮犳皵鐒,澶т箟鍑涚劧鍦板啓浜嗏滅爫澶翠笉瑕佺揣,鍙涓讳箟鐪熴傛潃浜嗗鏄庣堪,杩樻湁鍚庢潵浜恒傗濈殑澹附璇楃瘒;骞翠粎宀佺殑鍒樿儭鍏,...
  • 鍏充簬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鐨勮祫鏂欐湁鍝簺?
    绛旓細1947骞1鏈12鏃ワ紝骞翠粎15宀佺殑鍒樿儭鍏锛屾鐫瀵瑰叡浜т富涔夌殑鍧氬畾淇″康锛岃姝诲褰掞紝浠庡鍦拌汉鍦ㄦ晫浜虹殑閾″垁涓嬶紝涓轰腑鍥戒汉姘戠殑瑙f斁浜嬩笟鐚嚭浜嗗疂璐电殑鐢熷懡銆傛瘺涓诲腑涓哄ス棰樿瘝锛氣滅敓鐨勪紵澶э紝姝荤殑鍏夎崳鈥濄璇哄皵鏇悸风櫧姹傛仼1890骞村嚭鐢熶簬鍔犳嬁澶у畨澶х暐鐪佹牸闆锋枃璧柉鐗归晣銆1916骞存瘯涓氫簬澶氫鸡澶氬ぇ瀛﹀尰瀛﹂櫌锛岃幏瀛﹀+瀛︿綅銆1935骞磋閫変负...
  • 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璧勬枡
    绛旓細1. 姣忓勾娓呮槑鑺傦紝鎴戜滑閮戒細鍓嶅線鍏堜汉鐨勫鍦扮キ鎵紝杩欐槬椋庡惞鎷備箣澶勶紝鏃犱笉鏄犺‖鐫瀵归潻鍛藉厛鐑堢殑缂呮銆傚涔犱粬浠殑闈╁懡绮剧锛屼负涓崕姘戞棌鐨勪紵澶у鍏磋础鐚姏閲忋傛垜浠笉搴斿繕璁伴偅浜涗负鍥芥崘韬殑鐑堝+锛屼粬浠殑蹇犺瘹涓庡媷姘旓紝姝f槸鎴戜滑鍥藉绻佽崳鏄岀洓鐨勫熀鐭炽傚湪杩欎釜鐗规畩鐨勬棩瀛愰噷锛岃鎴戜滑閾鍘嗗彶锛岀弽鎯滀粖澶╃殑鍜屽钩鐢熸椿锛屽苟涓哄浗瀹剁殑绻佽崳...
  • 娓呮槑鑺鎵嬫妱鎶缂呮鍏堢儓鍐呭
    绛旓細娓呮槑鑺傛墜鎶勬姤缂呮鍏堢儓鍐呭濡備笅锛1銆侀偅浜涗负鎴戜滑鎶涘ご棰咃紝娲掔儹琛鐨勭儓澹滑锛屼綘浠垗韬晳鍥斤紝濂嬪媷鏉鏁岋紝鍒涢犱簡鎴戜滑濡傛缇庡ソ鐨勪粖澶锛屾垜浠案杩滀笉浼氬繕璁颁綘浠殑鑻卞媷浜嬭抗锛屾効浣犱滑瀹夋伅锛岀鍥界殑鏄庡ぉ鍥犱綘浠洿鍔犵編濂姐2銆佹病鏈夊厛鐑堢殑浠樺嚭锛屽氨涓嶄細浠婂ぉ鐨勪腑鍥斤紝涓轰簡涓涓己澶х殑涓浗锛屼粬浠粯鍑轰簡澶锛屼粖澶╁湪闈㈠澶嶆潅鐨勫浗闄呭浗鍐...
  • 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鎵嬫妱鎶ュ唴瀹
    绛旓細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鎵嬫妱鎶ュ唴瀹癸細1銆佸勾骞寸キ鎵厛浜哄锛屽澶勬湁鐘归暱鏄ラ锛屽涔犲厛鐑堥潻鍛界簿绁烇紝涓烘尟鍏翠腑鍗庡缓鍔熺珛涓氾紝涓嶅繕鐑堝+鎶涘繝楠紝姘戞棌澶嶅叴涓浗姊︺傛竻鏄庤妭鍒颁簡锛屼粖澶╂槸鏃犳暟闈╁懡鍏堢儓鐢ㄩ矞琛鍜岄潻鍛芥崲鏉ョ殑锛屾病鏈変綘浠紝鍜变滑鐨勭鍥戒篃涓嶄細绻佽崳鏄岀洓锛屾垜瑕佸ソ濂藉涔犮傛病鏈変綘浠殑鑻卞媷鐚韩锛屽氨娌℃湁鍜变滑浠婂ぉ鐨勫垢绂忕敓娲伙紒鏄...
  • 杩娓呮槑缂呮鍏堢儓鎵嬫妱鎶ュ唴瀹璧勬枡
    绛旓細杩娓呮槑缂呮鍏堢儓鎵嬫妱鎶ュ唴瀹1锛鍏充簬娓呮槑鑺傜殑璧勬枡 娓呮槑鑺傚張鍙笍闈掕妭锛屽湪浠叉槬涓庢毊鏄ヤ箣浜わ紝涔熸槸鍐嚦鍚庣殑绗108澶┿傛槸涓浗浼犵粺鑺傛棩锛屼篃鏄渶閲嶈鐨勭キ绁鑺傛棩涔嬩竴锛屾槸绁璺熸壂澧撶殑鏃ュ瓙 銆備腑鍥芥眽鏃忎紶缁熺殑娓呮槑鑺傚ぇ绾﹀浜庡懆浠o紝璺濅粖宸叉湁浜屽崈浜旂櫨澶氬勾鐨勫巻鍙层傚彈姹夋棌鏂囧寲鐨勫奖鍝嶏紝涓浗鐨勬弧鏃忋佽但鍝叉棌銆佸.鏃忋侀剛浼︽槬鏃忋...
  • 娓呮槑鑺傜紖鎬闈╁懡鍏堢儓鐨勭煡璇嗛棶绛
    绛旓細1. 娓呮槑鑺傜殑鍘嗗彶鍙互杩芥函鍒板懆浠o紝宸叉湁涓ゅ崈浜旂櫨澶氬勾鐨勫巻鍙层傛竻鏄庝竴璇嶆簮浜庛婂巻涔︺嬶紝鎰忔寚涓囩墿鐢熼暱姝ゆ椂锛岀殕娓呮磥鑰屾槑鍑锛屾晠寰楀悕銆2. 娓呮槑鑺備笌鍐滀笟鐢熶骇瀵嗗垏鐩稿叧锛屾槸鏄ヨ曟槬绉嶇殑濂芥椂鑺傘傛湁鈥滄竻鏄庡墠鍚庯紝绉嶇摐绉嶈眴鈥濈殑璇存硶銆3. 娓呮槑鑺備篃鏄竴涓噸瑕佺殑绁鑺傛棩锛屼汉浠細鎵銆佺キ绁栵紝浠ヨ〃杈惧绁栧厛鐨勫皧鏁拰鎬蹇点4....
  • 娓呮槑缂呮鍏堢儓鐞嗙敱 娓呮槑鑺傜紖鎬鍏堢儓浜虹墿
    绛旓細娓呮槑鑺傚彲浠ョ紖鎬鐨勫厛鐑堜汉鐗╄繕鏈夎皝 1銆佺嫾鐗欏北浜斿.澹锛氱嫾鐗欏北浜斿.澹繖浜斾綅鎶楁棩鑻遍泟鍒嗗埆鏄┈瀹濈帀銆佽憶鎸灄銆佸畫瀛︿箟銆佽儭寰锋灄銆佽儭绂忔墠锛屽湪闈㈠鏁屼汉鐨勪竴姝ユ绱ч肩殑鏃跺欙紝浠栦滑瀹佹涓嶅眻锛屾瘉鎺変簡鑷繁鐨勬灙鏀紝鍏ㄩ儴璺充笅浜嗘偓宕栦箣涓嬨2銆佽懀瀛樼憺锛氳懀瀛樼憺琚О涓烘槸“鎶楁棩灏忚嫳闆”锛屼粬鐗虹壊鐨勬椂鍊欏勾榫勫彧鏈19宀侊紝浠栦互...
  • 娓呮槑杩芥缂呮鍏堢儓鎵嬫妱鎶ュ唴瀹
    绛旓細1銆娓呮槑鑺锛屼笉鍐嶆槸涓涓棤鍏崇棝鐥掔殑鏃ュ瓙锛屾垜浠噸璇讳粬浠殑鏁呬簨锛岃拷瀵讳粬浠殑瓒宠抗锛缂呮鐫閭d笉鑳藉繕鍗寸殑鍥炲繂銆2銆鍏堢儓姘镐笉蹇橈紝绔嬪織鏇村潥寮恒傚鍏翠腑鍗庤矾锛屾瘡閫㈡竻鏄庣キ绁栧繖锛屾濆康鍏堢儓鎰熻》銆備粊涔夊繝瀛濇槸绁栧浗锛岃繋鏉ョ洓涓栧ソ鏃跺厜銆傚叡鍒涗紵涓氱厡銆3銆佸綋涓鐑堝+浠暚璇嶇殑鏃跺欙紝鎴戝績閲屾湁涓绉嶉吀閰哥殑鎰熻銆備絾鏄紝鎴戠煡閬撴垜涓瀹...
  • 扩展阅读:清明节网上祭扫平台 ... 缅怀先烈的清明节寄语 ... 清明节祭奠先烈的资料 ... 清明缅怀先烈的短句 ... 清明节寄语怀念烈士 ... 缅怀先烈内容简短 ... 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 ... 清明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 清明缅怀先烈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