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白鹿洞二首·其一》(王贞白)

        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庐山不但有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留给我们的诗情画意和东、西林寺的佛理梵音,还有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本期我们通过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来看看在白鹿洞的读书人是怎么珍惜时间的。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赏析

附: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图片对照。

        在跟随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的作品探寻庐山的“真面目”的过程中,我们渐次领略了庐山的诗情画意和佛理梵音,但就像我在上期分享的最后说的,这还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全部。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庐山还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前几期分享中我给大家分享了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去过的陶渊明纪念馆、秀峰、石钟山、三叠泉、花径、东林寺……但游学期间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却是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

        在做这几期分享的过程中,那掩映在群山绿树之中的白墙黑瓦的楼阁庭院式古建筑总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记得沿着蜿蜒的山路有贯道溪的潺潺流水相伴的晨跑、在独对亭里跟着鸟鸣一起叽叽喳喳的我们渐渐静下心来的晨读、每天去文会堂上课时都会路过却视而不见的碑廊的碑刻和堂前的周敦颐雕像、每次外出都路过的古老的棂星门、傍晚散步时看到的状元柱和江西进士榜、枕流桥下那块老师和邂逅的雅人烹茶其上的枕流石,还有离开前被妈妈拉着去看的朱熹纪念馆。当然,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日夜“住于斯,吃于斯,歌诗欢聚于斯”的延宾馆大院,还有白鹿洞书院那一进院后山的白鹿。实际上当时的我在每天丰富多彩的游学生活中并没有用心去看它,反倒是现在做分享时才补上对它的理性认识。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合,一水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实在是个读书求学的好地方。我还记得我们在那天早晨坐着车来到白鹿洞书院的大门前,那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着“白鹿洞书院”的横额,古树垂荫,溪水轻吟, 好一派山居风景 。白鹿洞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东向西串联式而筑,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分别为先贤书院、棂星门院、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和延宾馆。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包括书院门楼、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士子楼、高等林业学堂等建筑。从方位格局上看,白鹿书院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群,建筑均坐北朝南;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白鹿书院建筑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培养学子、交流学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战乱之后国家兴办的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情况下,由私人读书而兴办的乡里之学,也是各派学者在民间自由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白鹿洞书院正是书院中大名鼎鼎的代表。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但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 李渤 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一头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宝历年间李渤为官江州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南唐升元年间开始在白鹿洞“建学置田”,供给各方来学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时称“庐山国学”,又谓白鹿国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的国子监齐名,当时的学者争相往之。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给白鹿洞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白鹿洞书院得以发展。不过,对于白鹿洞书院贡献最大的人,恐怕还是朱熹。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者。在儒家学者的心目中,朱熹是一位地位仅次于孔、孟的夫子,享有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殊荣。他在知南康军期间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传播文化,教育士子,这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在统一大部分国土后,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学子士人纷纷要求就学。但政府无暇顾及,开国后80余年未兴办学校,于是“儒者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学,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到宋真宗执政以后,又大力提倡科举,发展官学,制订了不入官学不能应举的政策,书院又逐渐衰落下来,但白鹿洞书院还在勉强维持。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烽烟四起,庐山的建筑罹于兵火,白鹿洞书院也“屋宇不存”、“基地埋没”、“莽为荆榛”、“荒凉废坏”。白鹿洞书院获得新生和兴旺,除了南宋偏安一隅,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以外,与朱熹的有志于振兴教育事业,为恢复书院所作的种种努力有很大关系。

        南宋淳熙六年,朱熹被任命为知南康军。他考察了白鹿洞书院遗址,发现这里已是一片野草丛生、瓦砾成堆的废墟,感慨万分,决定加以修复。他一面分派人筹措兴复诸事,同时又将自己有关修复书院的种种设想奏告朝廷。

        当时,南宋朝廷对金兵南下的惊惶始定,财政困难尚多,对教育事业无余力顾及,何况南康军已有三所官校,不必为修复书院烦费。但朱熹认为,白鹿洞这个地方“山川环合,草木秀润,真闲燕讲学之区。”他力排众议,一再上本朝廷,坚持重建白鹿洞书院,理由有二:一是宋朝开国以来,朝廷就十分重视白鹿洞书院的建设,书院对于传播文化、教育士人、巩固统治,贡献很大,因此,重建书院,“理不可废”;二是强调在庐山境内佛寺道观“以百十所计”,其毁坏无不兴葺。如果只修寺观,不修儒馆,只闻钟鼓之声,不闻弦歌之声,就太不重视文化教育了。由于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批准重建白鹿洞书院。书院落成之日,朱熹高兴地饮酒赋诗:“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前贤听鹿鸣。三爵何妨奠萍藻,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无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

        淳熙六年至八年朱熹任南康军期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重建院宇、筹措院田、聚书、立师、聚徒、订学规和立课程。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所订规制和禅林清规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了《白鹿洞教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这一学规后来在全国书院被普遍遵行,至今仍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和研究。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学”、“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展礼”等,而以学徒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为主要形式。朱熹对学生读书方法有许多精辟的指导,后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值得指出的是,朱熹每有闲暇则与学生优游于山石林泉之间,寓讲解、启迪、点化于其中。正因此,朱熹在书院周围修建了许多供游息赏景的亭榭,开凿了许多风景点,让师生把修身、讲学与适当的休息和旅游结合起来,活跃文娱生活,增进身心健康,认为这是造就德才的良好途径。这也正是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的读书方式。

        正是由于朱熹的苦心经营,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誉享海外,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一个重要文化摇篮,也为明清时期白鹿洞书院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游学时住的延宾馆庭院的正中央有一座朱子像,我们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准时来到朱子像前穿着深衣歌诗,讲义中也专门编入了朱子的《敬斋箴》和《心箴》。我现在再翻看当时的照片和讲义,才理解了檀老师带我们到这里来游学的深意。白鹿洞书院真是读书游学的好地方,这十几天的游学生活是多么美好和难得呀!

        与朱熹和李渤一样珍爱白鹿洞读书生活的还有我这期要分享的主题诗《白鹿洞二首·其一》的作者王贞白,他正是在白鹿洞读书求学时写下了这首有着“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传诵千古名句的名作。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人。唐乾宁二年登进士,七年后授职校书郎。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的描写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征戌之情,深切动人。在政治上,王贞白有着鲜明的立场与决心,他在《宫池产瑞莲》诗中写道:“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然而天性耿直的王贞白并没有能够实现他的志向。他生活在政治一派腐朽、朝廷上下到处有贼臣奸相、战端四起的晚唐。自从进入朝廷之后,王贞白就已深刻地感受到了唐末政治上的污浊与腐败,于是在朝廷中担任闲职的王贞白在盘桓数年后,终于无法忍受尔虞我诈、人心惶惶的官场生活,趁唐昭宗赴岐山狩猎之时,愤然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归隐返乡,时年还不到三十五岁。

        王贞白深感自己无力挽救日益衰败的大唐社稷而弃官退隐,但是他始终摆脱不了面对国家危亡的情感痛苦。守义退隐实际上是他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王贞白退隐之后并没有去过那种闲逸自在的生活,而是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家乡百姓,在乡邑永丰县城外西山之南创建了“山斋书舍”潜心教学,为家乡子弟传道解惑。教学之余他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江西四大诗人”。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南唐中兴元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信州永丰,即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王贞白的诗在唐末声名远扬,其文学地位在历代均获很高评价。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但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他的名字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坛却很不起眼。不过他的《白鹿洞二首·其一》里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你一定从老师或者家长的口中听到过很多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写白鹿洞最有名的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

        “春深”就是春末,暮春;“引笑”就是逗笑,开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礼法、孔子儒学,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追寻”意思是深入研究。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已经快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若不是被道人的逗笑打断了思绪,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树木荫浓,春色已深,这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时序转换本属寻常,为什么之前诗人没有发现呢?“读书”二字道出了缘由。正是因为诗人的心思完全沉浸在读书之中,所以才发现时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变。然而这发现所引起的并不是对大好春光易逝的感慨和遗憾,而是读书的光阴如此珍贵,因而时不我待的珍惜心情,所以接下来发自诗人肺腑的感叹“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了传诵千载的惜时金句。这一诗句以金子喻光阴,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表达时间之宝贵,极其形象而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珍惜。

        这里的“一寸光阴”指极短的时间,那么古人为何把时间称作“光阴”?“一寸光阴”又是多长时间呢?“光阴”这个词的出现与古代的计时工具有关。在清代以前,中国没有钟表,要想计时很不容易。当然,这并不代表古时没有计时工具,比如我在《正月十五夜》那一期分享中就给大家讲到了“铜壶滴漏”这种计时工具。而“光阴”一词则跟“日晷”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有关。日晷是人类根据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由底座、晷面、指针组成。底座与地面平行,晷面与赤道平行,指针与地轴平行。指针一般为铜质,垂直穿过晷面。晷面呈圆盘形,石质,正反两面都刻有12个时辰。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投影就会投向晷面,指在哪个位置上,便意味着是相应的时刻。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每走一步,日晷指针的影子也紧随其后产生相应变化。太阳是“光”,影子为“阴”,流逝的时间体现为光的阴影变化,“光阴”这个词就由此而来。

        再来看这个“寸”。我们现在用时、分、秒来度量时间,古人为何用“寸”来度量光阴呢?《大戴礼记·主言》中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郑玄注解《礼记·投壶》时也说:“铺四指曰扶,一指案寸。”可见,寸是一指宽的长度。日晷指针的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花的时间,就被称为一寸光阴,即“寸阴”。因为寸只是一指那么短,所以“寸阴”自然指的是很短的时间,以此来衡量时间,更显时间之珍贵易逝。

        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在四时的流转往还里,古人逐渐认识到,时光流逝从来无情,不曾等人。首先将“寸阴”与“寸金”连在一起,劝喻人们珍惜点滴时光的,是《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璧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环,虽价值连城,但时间却比璧玉更为宝贵。而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在第一句“读书不觉已春深”叙事的基础上自然引发出来这样意味深长的感悟,正足以引起每一个珍惜时间的读书人共鸣,也因此诗句一出,便成为有口皆碑的格言警句,以至于后来被编入集结中国从古到今各种格言、谚语的明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不过,《增广贤文》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寸金难买寸光阴”组合起来的广泛流行反倒让人们忘了它原本的出处: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我和妈妈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录制时,我们家庭团多次冲出百人团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符昕姐姐在有一场答题时就是给卡到了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上句这道题上。

        在表达了深深的惜时感叹后,诗人是否又接着读书去了呢?原本还真是的,但却被来访的道士朋友给打断了,这正是接下来诗的第三句“不是道人来引笑”所表达的内容。这个道人看来是个诙谐有趣之人,不知他对诗人说了点什么,把专心读书的诗人给逗笑了。道人要静坐养生、炼丹修道,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则还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那诗人读的又是什么书呢?第四句“周情孔思正追寻”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虚心涵泳圣人的教导呢。

        从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王贞白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想来他能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一定也得益于这样的品质吧。

        有意思的是,对白鹿洞书院有决定性贡献的朱熹也有一首和王贞白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异曲同工的诗作《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此诗大约写于朱熹的晚年。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堂,看到一群学子在室外池塘边打闹戏耍。当时正值深秋,梧桐树叶随风飘落,想到自己白头,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下了这首诗。这里的“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不是和“一寸光阴一寸金”表达的惜时之意如出一辙?而“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是不是也和“读书不觉已春深”一样,用敏锐、细腻的笔触和含蓄而形象的时序流转的意象,表达了相似的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因而一定要珍惜时间的感受?唯一不同的是,朱熹的《偶成》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少年们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而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则是用“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道出自己对时间的无比珍视。

        实际上古诗中表达类似劝学、惜时的还有不少呢。比如我之前曾经分享过的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是不是和朱熹的《偶成》诗意有些像?

        我妈妈很喜欢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在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录制时,她第一次上场时选择的定场诗就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她在答接上两句诗的题目时,却把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和朱熹的“一寸光阴不可轻”给混到一起了,虽然这两首诗压的是同一个韵部,貌似也是无缝对接,但妈妈常常自嘲“还是背诗的功夫没下到啊!”确实是,我们读书学习,不但要珍惜时间,更要在宝贵的时间里真正下到足够的功夫啊!

        我们在白鹿洞书院游学时也践行了王贞白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和朱熹诗中“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惜时精神。我们每天早早起来跑步和读书,上下午都在上课学习,到了晚上也不忘记写作业,外出游玩的安排也都很好地配合了读书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我们当时格外的珍惜每分每秒,才让这短短两周的游学变得如此难忘。

        在王贞白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他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中“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名句已经被当做当地的文化名片来打造了。2012年9月11日,当地政协举办了“王贞白文化品牌建设”调研座谈会,努力想把王贞白文化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品牌,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珍惜时间的人们想到时间就会想到广丰,想到王贞白。甚至有部分政协委员还建议将“光阴”文化写进城市名片,成立组织机构,抢先进行品牌注册,并加大宣传力度,让王贞白的“光阴”文化家喻户晓。这种较为商业化的推广确实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否真能传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时精神用于读书的内涵呢?

1.你去过什么书院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喜欢的书院吗?

2.你参加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游学活动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3.你读过朱熹的诗吗?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首他的诗,比如《春日》。

4.你还读过什么劝大家珍惜时间的诗吗?能给大家分享一首吗?

5.你在学习中有没有感受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吧。

【特别题目】去过庐山营的小伙伴们,你们对白鹿洞书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贞白》

(元)脱脱等撰《宋史·朱熹传》

雒诵堂《庐山营讲义》

白鹿洞书院官网

中国最早的书院,是官方的什么机构?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白鹿洞,曾是仙家宅,半开门户绿苔长。径步红莲初展处,倾耳听泉水声响。百合注解:白鹿洞位于湖南岳阳洞庭山麓,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以“半开门户绿苔长”描绘出这个仙家宅的荒凉和古朴;“径步红莲初展处”则表现出洞内的景象,也似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最后一句“倾耳听泉水声响”则是诗人对于洞内清幽之境的再一次描绘,也表现出他心境恬静、身临其境的感受。整首诗简洁凝练,意境清新淡雅,让人感受到了那种清静幽深之美。

  • 鐧惧悎鐨勩婄櫧楣挎礊浜岄路鍏朵竴銆(鐜嬭礊鐧)
    绛旓細鑰岀帇璐炵櫧鐨勮繖棣銆婄櫧楣挎礊浜岄路鍏朵竴銆鍦ㄧ涓鍙モ滆涔︿笉瑙夊凡鏄ユ繁鈥濆彊浜嬬殑鍩虹涓婅嚜鐒跺紩鍙戝嚭鏉ヨ繖鏍锋剰鍛虫繁闀跨殑鎰熸偀,姝h冻浠ュ紩璧锋瘡涓涓弽鎯滄椂闂寸殑璇讳功浜哄叡楦,涔熷洜姝よ瘲鍙ヤ竴鍑,渚挎垚涓烘湁鍙g殕纰戠殑鏍艰█璀﹀彞,浠ヨ嚦浜庡悗鏉ヨ缂栧叆闆嗙粨涓浗浠庡彜鍒颁粖鍚勭鏍艰█銆佽皻璇殑鏄庝唬鍎跨鍚挋涔︺婂骞胯搐鏂囥,鍗冪櫨骞存潵涓鐩村媺鍔变汉浠,鐗瑰埆鏄涔︿汉鐝嶆儨...
  • 璋卞啓浜虹敓鏂扮瘒绔犵殑璇楀彞
    绛旓細鎬呭崸鏂版槬鐧惧悎琛,鐧介棬瀵ヨ惤鎰忓杩濄 鏉庡晢闅 2.鍏充簬鏂颁簨鐗╃殑璇楀彞 娌夎垷渚х晹鍗冨竼杩,鐥呮爲鍓嶅ご涓囨湪鏄.鈥斺斿攼路鍒樼閿°婇叕涔愬ぉ鎵窞鍒濋㈠腑涓婅璧犮 [瑙h]鍦ㄦ矇鑸规梺杈瑰張鏈夊崈涓囧彧鑸归┒杩,鏋爲鍓嶉潰鍙堟湁鍗冧竾妫电豢鏍戝湪鑼佸.鎴愰暱.鍞愭暚瀹楀疂鍘嗕簩骞(鍏厓826骞),鍒樼閿″拰鐧藉眳鏄撳湪鎵窞鐩搁亣.鐧藉眳鏄撳湪绛靛腑涓婂啓璇楄禒鍒樼閿,涓哄垬绂归敗琚船...
  • 鍏充簬鏂扮瘒绔犵殑璇楀彞
    绛旓細1銆銆婄櫧楣挎礊浜岄.鍏朵竴銆鍞愪唬:鐜嬭礊鐧 璇讳功涓嶈宸叉槬娣,涓瀵稿厜闃翠竴瀵搁噾銆 涓嶆槸閬撲汉鏉ュ紩绗,鍛ㄦ儏瀛旀濇杩藉銆傝瘧鏂:涓撳績璇讳功,涓嶇煡涓嶈鏄ュぉ杩囧畬浜,姣忎竴瀵告椂闂村氨鍍忎竴瀵搁粍閲戜竴鏍风弽璐点 鑻ヤ笉鏄鏉ュ線琛屼汉璧炶祻鐨勯楃瑧鎵撴柇浜嗘濈华,鎴戞鍦ㄦ繁鍏ラ捇鐮斿懆鍏瓟瀛愮殑绮句箟銆佹暀瀵煎憿銆2銆併婂洓鏃惰涔︿箰.鏄ャ嬪畫鏈:缈佹. 灞卞厜鎷傛姘寸粫寤,鑸...
  • 鏄ュぉ鐨勫彜璇楄瘲鍙
    绛旓細1. 绔瑰妗冭姳涓涓鏋,鏄ユ睙姘存殩楦厛鐭ャ俖__鑻忚郊銆婃儬宕囨槬姹熸櫄鏅 / 鎯犲磭鏄ユ睙鏅撴櫙銆 2. 娌夎垷渚х晹鍗冨竼杩,鐥呮爲鍓嶅ご涓囨湪鏄ャ俖__鍒樼閿°婇叕涔愬ぉ鎵窞鍒濋㈠腑涓婅璧犮 3. 鏄ュ績鑾叡鑺变簤鍙,涓瀵哥浉鎬濅竴瀵哥伆!___鏉庡晢闅愩婃棤棰樎烽椋掍笢椋庣粏闆ㄦ潵銆 4. 鐩歌鏃堕毦鍒害闅,涓滈鏃犲姏鐧捐姳娈嬨俖__鏉庡晢闅愩婃棤棰樎风浉瑙佹椂闅惧埆浜﹂毦...
  • 鎻忓啓鏄ョ殑璇嶅彞澶у叏
    绛旓細鈥斺旂帇璐炵櫧銆婄櫧楣挎礊浜岄路鍏朵竴銆绛夐棽璇嗗緱涓滈闈紝涓囩传鍗冪孩鎬绘槸鏄ャ傗斺旀湵鐔广婃槬鏃銆嬩袱涓粍楣傞福缈犳煶锛屼竴琛岀櫧楣笂闈掑ぉ銆傗斺旀潨鐢婄粷鍙ャ嬫槬椋庡崄閲屾壃宸炶矾锛屽嵎涓婄彔甯樻讳笉濡傘傗斺旀潨鐗с婅禒鍒嬬緦绗涗綍椤绘ㄦ潹鏌筹紝鏄ラ涓嶅害鐜夐棬鍏炽傗斺旂帇涔嬫叮銆婂噳宸炶瘝浜岄路鍏朵竴銆嬫槬椋庡張缁挎睙鍗楀哺锛屾槑鏈堜綍鏃剁収鎴戣繕?鈥斺旂帇瀹夌煶...
  • 鍏充簬瀛︾鐨勫敮缇庤瘲鍙
    绛旓細鈥斺 鐜嬭礊鐧銆婄櫧楣挎礊浜岄路鍏朵竴銆 榛戝彂涓嶇煡鍕ゅ鏃,鐧介鏂规倲璇讳功杩熴 鈥斺 棰滅湡鍗裤婂姖瀛﹁瘲銆 涓夋洿鐏伀浜旀洿楦,姝f槸鐢峰効璇讳功鏃躲 鈥斺 棰滅湡鍗裤婂姖瀛﹁瘲銆 鍧戠伆鏈喎灞变笢涔,鍒橀」鍏冩潵涓嶈涔︺ 鈥斺 绔犵ⅲ銆婄剼涔﹀潙銆 涓鏃ヤ笉璇讳功,鑳歌噯鏃犱匠鎯炽 鈥斺 钀ф姟璋撱婅涔︽湁鎵瑙佷綔銆 骞兼晱鎮熻繃浜,璇讳功杈勬垚璇点 鈥斺 ...
  • 鏄ュぉ缇庢櫙鐨勪匠鍙
    绛旓細1銆佹槬澶╁氨鏄竴涓俯鏆栫殑瀛h妭锛屽湪鏍戞灄閲岋紝璁稿鐨勬爲鏈ㄩ兘寮婊′簡椴滆壋鐨勮姳鏈碉紱澶у閮戒笉鑲浉璁╋紝绾㈢殑榛勭殑鐧界殑绱殑锛屽悇绉嶅悇鏍 鐨勮姳鐪熷ソ鍍忎竴涓編涓界殑澶ц姳鍧涖傝璁稿澶氱殑铦磋澏鍜岃湝铚傞兘闂诲埌浜嗚姳鐨勯鍛筹紝閮戒笉绾﹁屽悓鍦伴鏉ラ噰铚滐紝鍦ㄥ崐绌轰腑椋炴潵椋炲幓銆2銆佽繋鐫鍜岀叇鐨勬槬椋庯紝闈掕洐鎵撲簡涓搱娆狅紝浼镐簡涓噿鑵帮紝璧板嚭瀹堕棬...
  • 鍏充簬璧炵編鏄ュぉ鐨勮瘲绡
    绛旓細鐜嬭礊鐧銆婄櫧楣挎礊浜岄鍏朵竴銆銆 19銆併愯惤绾笉鏄棤鎯呯墿, 鍖栦綔鏄ユ偿鏇存姢鑺便 榫氳嚜鐝嶃婂繁浜ユ潅璇楀叾浜斻嬨 20銆併愰洉鏍忕帀鐮屽簲鐘瑰湪,鍙槸鏈遍鏀广 鏉庣厹銆婅櫈缇庝汉鏄ヨ姳绉嬫湀浣曟椂浜嗐嬨 21銆併愭槬椋庢帬杩囧綋鐒舵湁鍚庡姴鐨勫啿鍔,涓鍒囬兘鍚戠潃鏄ュ厜,鍘诲鎵惧笇鏈,鎮犻棽鍦ㄦ槬椋庝箣澶滀腑,閮戒細鎯充粈涔堛佺湅浠涔堛佸張鍋氫粈涔堛傚彧鏈変竴涓查棶鍙锋偓鍦ㄨ剳闂ㄣ備笉鐭ラ亾...
  • 鎻忓啓鏄ュき鐨勮瘝璇
    绛旓細鈥斺旂帇璐炵櫧銆婄櫧楣挎礊浜岄路鍏朵竴銆 娴佹按钀借姳鏄ュ幓涔,澶╀笂浜洪棿銆傗斺旀潕鐓溿婃氮娣樻矙浠ぢ峰笜澶栭洦娼烘胶銆 7.鎻忓啓鏄ュぉ鐨勮瘝璇湁鍝簺 鎻忓啓鏄ュぉ鐨勮瘝璇: 鏄:鏄ュ;涓骞寸殑绗竴瀛c傚鈥滃洓瀛e鏄モ,鈥滀竴骞翠箣璁″湪浜庢槬鈥濄傚彲缁勬垚鈥滄槬鏅濄佲滄槬鍏夆濄佲滄俯鏆栧鏄モ濈瓑銆 [鍚屼箟] 鏄ュぉ 鏄ユ棩 鏄ュ 鏄ヤ粖 闃虫槬 鑹抽槼 鏄ヤ笂 澶ф槬 涓夋槬 ...
  • 缇庝附鐨勬槬澶╁儚浠涔堢殑姣斿柣鍙,浼樼編璇楀彞鍚嶈█鍙ュ瓙
    绛旓細___鐜嬭礊鐧銆婄櫧楣挎礊浜岄路鍏朵竴銆 娌捐。娆叉箍鏉忚姳闆,鍚归潰涓嶅瘨鏉ㄦ煶椋庛俖__蹇楀崡銆婄粷鍙ャ 鏄ュ績鑾叡鑺变簤鍙,涓瀵哥浉鎬濅竴瀵哥伆!___鏉庡晢闅愩婃棤棰樎烽椋掍笢椋庣粏闆ㄦ潵銆 娴佸厜瀹规槗鎶婁汉鎶,绾簡妯辨,缁夸簡鑺晧銆俖__钂嬫嵎銆婁竴鍓路鑸熻繃鍚存睙銆 鏄ラ鍗侀噷鎵窞璺,鍗蜂笂鐝犲笜鎬讳笉濡傘俖__鏉滅墽銆婅禒鍒 杩熸棩姹熷北涓,鏄ラ鑺辫崏棣欍俖__鏉...
  • 扩展阅读:白鹿洞二首其一动画 ... 李白最吓人的一首诗 ... 白鹿洞王贞白全文 ... 白鹿洞二首其一书法 ... 林徽因最撩人的情诗 ... 水莲花 ... 《不许人间见白头》 ... 白鹿洞其一视频 ... 白鹿洞二首其一毛笔字楷书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