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大全

1. 文言文阅读题

1解释带*字

近塞之人有善*(擅长)术者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慰问)之

居*(经过)数月

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代词,这)不为福乎

翻译句子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边塞的人,有个善于方术的人。(他家的)马无原无故跑到胡人那去了。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到边塞的人打仗的人,死去的人有百分之九十。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揭发了(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的关系。

2. 需要十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除人教版初中有的所有文言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 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

3. 求大量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带翻译的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

这是为什么?(3分)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2分)(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

(6分)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

(2分)(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一)(3分)(二)(13分)9.(3分)C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11.(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12.(4分) (1)(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三)(6分)13.(2分)(1)我 (2)停止14.(2分)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15.(2分)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201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10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谓: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3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

(共10分) 12.(1)翳:遮盖 (2)谓:为,是 评分标准:(2分) 每题1分。 13.示例: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一句一分。 14.与民同乐。

评分标准:(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5. 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评分标准:(3分) 生活态度1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分。201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12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① 年且九十( ) ② 寒暑易节( )③ 杂然相许(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15.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② 面山而居 。 16.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译文: 17.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分)18.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四、阅读理解(Ⅱ)(30分)14。

4. 求10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

5. 文言文阅读题(写答案,要正确的)

一、1 ①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②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

③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

4 ①代词,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词,指尺子;

④代词,指尺子; ⑤代词,指鞋。

二、1 ①窃:偷偷地; ②辄:就; ③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 ④恬:坦然;

⑤挞:用鞭子打。 ⑥曷:同“何”,怎么,为什么。

2 ①王冕是诸暨县人。

②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

3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

三、1 ①啖:吃。

②出:驱除。

2 菱是在水中生长,而他说是在土中生产,这是本来不知道的事情却硬说自己知道。

3 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虚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出这个北方人的愚昧。(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四、1 ①自:从。

②是:这。

2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3 记述;

议论。

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

6 刻舟求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6.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找一一篇短一点的,要有4个加点字解释,一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个别字翻译 仕:官,做官 啖:吃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 灏忓璇惧鏂囪█鏂囬槄璇璁粌
    绛旓細绗竴姝:蹇熸祻瑙堥鐩 璇惧鏂囪█鏂囬槄璇昏瘯棰樻湁涓壒鐐:鏈夌殑棰樼洰閫夐」鍑虹ず浜嗘枃涓煇浜涘叧閿瓧璇嶇殑鎰忔:鏈夌殑棰樼洰鍒欐彁绀轰簡鏂囪█鏂囩殑涓昏鍐呭銆 娴忚棰樼洰,鏈夊姪浜庡悓瀛︿滑鍒濇浜嗚В鏂囪█鏂囩殑澶ц嚧鎰忔濄傛墍浠,鎺ュ埌璇惧鏂囪█鏂囬槄璇绘枃娈,棣栧厛搴旇蹇熸祻瑙堟枃娈靛悗鐨勯鐩 绗簩姝:浠旂粏鍒嗘瀽鏍囬 涓鑸岃█,璇惧鏂囪█鏂囬槄璇绘枃娈甸兘浼氱粰鍑烘爣棰,...
  • 鍒濅簩骞寸骇鏂囪█鏂囬槄璇婚鍙婄瓟妗
    绛旓細涓銆佺敾鐨嗕互浜洪噸 瀛愬皾璋撹瘲鏂囦功鐢荤殕浠ヤ汉閲嶏紝鑻忋侀粍閬楀ⅷ娴佷紶鑷充粖锛屼竴瀛楀吋閲戔憼锛涚珷銆佷含銆佸崬鈶♀懀宀備笉宸ヤ功锛屽悗浜虹勃鍦熻涔嬶紝涓閽变笉鐩淬傛案鍙旀湁瑷锛屽彜涔嬩汉鐜囩殕鑳戒功锛岀嫭鍏朵汉涔嬭搐鑰呬紶閬傝繙锛屼娇棰滈瞾鍏憿涔﹁櫧涓嶅伐锛屽悗涓栬鑰呭繀瀹濅箣锛岄潪鐙功涔熴傝瘲鏂囦箣灞炶帿涓嶇殕鐒躲傛敞閲婏細鈶犲吋閲戯細浠峰肩瓑浜庡钩甯搁噾瀛愬嚑鍊嶇殑...
  • 鐭瘒鏂囪█鏂囬槄璇鐞嗚В鍙婄瓟妗
    绛旓細1.涓嬪垪鍚勭粍鍙ュ瓙涓姞鐐硅瘝鐨勬剰涔夊拰鐢ㄦ硶瀹屽叏鐩稿悓鐨勪竴缁勬槸:()A.鍗冮噷椹父鏈夎屼集涔愪笉甯告湁 鍏堝笣鍒涖佷笟鏈崐鑰屼腑閬撳穿娈侭.涓旀甯搁┈绛変笉鍙緱 鍖楀北鎰氬叕鑰,骞翠笖涔濆崄C.鍏剁湡鏃犻┈閭 涔冮噸淇渤闃虫ゼ,澧炲叾鏃у埗D.鍙颈浜庡ゴ闅朵汉涔嬫墜 鎵х瓥鑰屼复涔2.灏嗕笅鍒鏂囪█鏂璇彞缈昏瘧鎴愮幇浠f眽璇 鈶犵瓥涔嬩笉浠ュ叾閬 璇戝彞 銆傗憽椋熶箣涓嶈兘灏...
  • 鍒濅腑璇惧鏂囪█鏂囬槄璇诲強绛旀
    绛旓細(涓)鏂囧緛鏄庝範瀛椼婁功鏋楃邯浜嬨 銆愬師鏂囥 鏂囧緛鏄庝复鍐欍婂崈瀛楁枃銆,鏃ヤ互鍗佹湰涓虹巼,涔﹂亗澶ц繘.骞崇敓浜庝功,鏈皾鑻熶笖,鎴栫瓟浜虹畝鏈,灏戜笉褰撴剰,蹇呭啀涓夋槗涔嬩笉鍘,鏁呮剤鑰佽屾剤鐩婄簿濡. 銆愯瘧鏂囥 鏂囧緛鏄庣洃璐村啓銆婃枃瀛楁枃銆,姣忓ぉ浠ュ啓鍗佹湰浣滀负鏍囧噯,涔︽硶灏辫繀閫熻繘姝ヨ捣鏉.浠栧钩鐢熷浜庡啓瀛,浠庢潵涔熶笉椹檸鑽夌巼.鏈夋椂缁欎汉鍥炰俊,绋嶅井鏈変竴...
  • 鍒濅竴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鍙婄瓟妗)
    绛旓細鍒濅竴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鍙婄瓟妗)  鎴戞潵绛 3涓洖绛 #鐑# 銆婅鍥炵瓟2021銆嬬摐鍒嗙櫨涓囧閲 cuitiandandan 2013-06-24 路 TA鑾峰緱瓒呰繃825涓禐 鐭ラ亾绛斾富 鍥炵瓟閲:108 閲囩撼鐜:100% 甯姪鐨勪汉:15.8涓 鎴戜篃鍘荤瓟棰樿闂釜浜洪〉 鍏虫敞 灞曞紑鍏ㄩ儴 涓銆佹浜哄鑸 妤氣憼浜烘湁涔犳搷鑸熻,鍏跺鎶樻棆鈶$柧寰,鎯熻垷甯堜箣...
  • 鍏勾绾鏂囪█鏂璇惧闃呰璁粌绛旀
    绛旓細1. 8骞寸骇璇惧鍙ゆ枃闃呰鍙婄瓟妗 (涓)鍞愬瓙瑗夸簯:鈥滆瘲鍒濇垚鏃,鏈鍙ň(璇嬫瘉,鎸囪矗)澶,濮戠疆涔嬨 鏄庢棩鍙栬,鍒欑憰鐤电櫨鍑,涔冨弽澶嶆敼姝d箣銆傞殧鏁版棩鍙栭槄,鐤电疮鍙堝嚭,鍙堟敼姝d箣銆 濡傛鏁板洓,鏂规暍绀轰汉銆傗濇鏁拌█,鍙皳鐭ュ叾闅捐屾繁閫犱箣鑰呬篃銆 浣欎簯:鈥滅煡涓閲嶉潪,杩涗竴閲嶅;浜︽湁鐢熼噾,涓閾歌屽畾銆傗 璇楁敼涓瀛,鐣屽垽浜哄ぉ,闈...
  • 姹傚垵涓鏂囪澶鏂囪█鏂囬槄璇婚,闄勭瓟妗,瓒婂瓒婂ソ!!!
    绛旓細鍙わ細 鍜告邯鍘跨闀涘锛岀暅浜岀姮锛屼竴鐧戒竴鑺憋紝鍏卞嚭涓姣嶃傛х嫛鐙紝瑙d汉鎰忋傛棩鍒欏瑝鎴忥紝澶滃垯瀹堥棬銆傚悗鐧借呭忕洰鐩诧紝涓嶈兘杩涚墷鑷銆備富浜轰互鑽夎棄妾愬鍗т箣銆傝姳鑰呰楗悙鑰岄ゲ涔嬨傚鍒欏崸鍏朵晶锛屽嚑浜屽勾浣欍傚強鐧借呮锛屽煁璇稿北楹撱傝姳鐘箖鏈濆寰锛岃嚦钁鍒欓粯鍝锛岃嫢鎷滄常鐘讹紝鑹箙涔冨弽銆傝瘧锛 鍜告邯鍘跨闀...
  • 鐭瘒鏂囪█鏂囬槄璇鐞嗚В
    绛旓細3. 鎴戜滑閮芥槸鎴愬姛鑰鐭枃闃呰绛旀 鎴戜滑閮芥槸鎴愬姛鑰呪憼璇村埌鎴愬姛,浜轰滑鏈変竴涓敊璇蹇:鎴愬姛鍙瓑浜庢垚鍚.鏈変汉璁や负,鍙湁鎵浆涔惧潳鐨勫.涓,鎵嶇畻鏄垚鍔熺殑涓惧姩;鏈変汉璁や负,鍙湁棰嗚銆佸悕浜哄拰绉板緱涓娾滃鈥濈殑浜,鎵嶇畻鏄垚鍔熻;鏈変汉鍒欏共鑴嗘柇瑷,涓栫晫涓婃病鏈変竴涓垚鍔熻,鍥犱负浜虹敓鏈缁堢殑缁撳眬鏄偛鍓---鍚庝汉鑲畾瓒呰秺鍓嶄汉.杩欏疄鍦ㄦ槸涓绉嶅彲鎬...
  • 鏂囪█鏂囬槄璇娴嬭瘎绛旀
    绛旓細1. 鏉ㄥ竷鎵撶嫍鐨勮澶鏂囪█鏂娴嬭瘎鍙婄瓟妗 鏉ㄦ湵涔嬪紵鏇板竷,琛g礌琛h屽嚭銆 澶╅洦,瑙g礌琛,琛g紒琛(zi 榛戣壊鐨勮。鏈)鑰屽弽銆傚叾鐙椾笉鐭,杩庤屽悹涔嬨 鏉ㄥ竷鎬,灏嗘墤涔嬨 鏉ㄦ湵鏇:鈥滃瓙鏃犳墤鐭,瀛愪害鐘规槸涔熴 鍚戣呬娇姹濈嫍鐧借屽線榛戣屾潵,瀛愬矀鑳芥棤鎬煟?鈥濄愮炕璇戙 鏉ㄦ湵鐨勫紵寮熷彨鏉ㄥ竷,鏈変竴澶,浠栫┛浜嗕欢鐧借壊鐨勮。鏈嶅嚭闂ㄥ幓銆 澶╀笅闆...
  • 涔屽嘲鏂囪█鏂囬槄璇荤瓟妗堝ぇ鍏
    绛旓細绛: 绛旀;1.娌荤敓涔嬮亾,鑾皻涔庡嫟銆 2.BD 3.浠ュ彜浠e湥璐ょ弽鎯滃厜闃寸殑姒滄牱鏉ラ紦鑸炶鑰,浣胯鑰呰閱掋 5. 鈥滃搥婧烘枃鈥鏂囪█鏂囬槄璇荤瓟妗 鏂囪█鏂囥婂搥婧烘枃銆嬮夎嚜鍒濅腑鏂囪█鏂囧ぇ鍏鍏惰瘲璇嶅師鏂囧涓: 銆愬師鏂囥 姘镐箣姘撳捀鍠勬父銆備竴鏃,姘存毚鐢,鏈変簲鍏皳,涔樺皬鑸圭粷婀樻按銆備腑娴,鑸圭牬,鐨嗘父銆傚叾涓姘撳敖鍔涜屼笉鑳藉甯搞傚叾渚f洶:鈥滄睗鍠勬父...
  • 扩展阅读:luan短篇散文500字大全 ...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 母鸡阅读短文答案大全 ... 简短文言文阅读100篇 ... 文言文阅读训练100篇 ... 文言文10篇含答案简短 ... 文言文大全必背100篇 ... 文言文小短文10篇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