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诲盗成良》的翻译

一、译文

魏国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

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

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

二、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三、出处

《渑水燕谈录》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笔记文是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之“笔”即文笔之分的“笔”,意谓散记、随笔、琐记。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有此体,其渊源还可以远溯至东汉。唐代笔记已多,到宋代又有发展。

用“笔记”两个字作书名的,则始于北宋宋祁的《笔记》3卷。宋代的笔记文以史料笔记一类为最发达。其主要特点在于多就“亲历”、“亲见”和“亲闻”来记叙本朝的轶事与掌故,内容较为切实,不乏第一手材料。《渑水燕谈录》就是北宋史料笔记中的代表性作品。

二、作品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三、作者简介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令仪诲人



  • 銆婁簬浠や华璇茬洍鎴愯壇銆嬬殑缈昏瘧
    绛旓細涓銆佽瘧鏂 榄忓浗鏈変釜鍙簬浠や华鐨勫晢浜猴紝浠栦负浜哄繝鍘氫笉寰楃姜浜猴紝鏅氬勾鏃剁殑瀹堕亾闈炲父瀵岃冻銆傛湁澶╂櫄涓婏紝涓鍚嶅皬鍋蜂镜鍏ヤ粬瀹朵腑琛岀獌锛岃浠栫殑鍑犱釜鍎垮瓙閫綇浜嗭紝鍙戠幇鍘熸潵鏄偦灞呯殑灏忓銆 浜庝护浠棶浠栬:鈥滀綘涓鍚戝緢灏戝仛閿欎簨锛屾湁浠涔堣嫤琛疯鍋氳醇鍛紵鈥濆皬鍋峰洖绛旇锛氣滀负璐洶鎵杩舰浜嗐傗濅簬浠や华鍐嶉棶浠栨兂瑕佷粈涔堜笢瑗匡紝灏忓伔璇达細鈥滆兘...
  • 浜庝护浠鐩楁垚鑹殑缈昏瘧
    绛旓細涓銆佽瘧鏂 榄忓浗鏈変釜鍙簬浠や华鐨勫晢浜猴紝浠栦负浜哄繝鍘氫笉寰楃姜浜猴紝鏅氬勾鏃剁殑瀹堕亾闈炲父瀵岃冻銆傛湁澶╂櫄涓婏紝涓鍚嶅皬鍋蜂镜鍏ヤ粬瀹朵腑琛岀獌锛岃浠栫殑鍑犱釜鍎垮瓙閫綇浜嗭紝鍙戠幇鍘熸潵鏄偦灞呯殑灏忓銆 浜庝护浠棶浠栬:鈥滀綘涓鍚戝緢灏戝仛閿欎簨锛屾湁浠涔堣嫤琛疯鍋氳醇鍛紵鈥濆皬鍋峰洖绛旇锛氣滀负璐洶鎵杩舰浜嗐傗濅簬浠や华鍐嶉棶浠栨兂瑕佷粈涔堜笢瑗匡紝灏忓伔璇达細鈥滆兘...
  • 扩展阅读:免费中文文字在线翻译 ... 原文及译文全部 ... 免费的翻译器 ... 最全版原文及译文 ... 免费古文翻译器 ... 原文译文及注释及翻译 ... 古文翻译器转换 ... 于令仪赠盗译文 ... 文言文翻译转换器在线翻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