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其一》原文及赏析

《观书有感·其一》原文及赏析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观书有感·其一》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书有感·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二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朱熹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

  • 瑙備功鏈夋劅鍏朵竴鎷奸煶 瑙備功鏈夋劅鍏朵竴璇戞枃
    绛旓細瑕侀棶涓轰粈涔堥偅鏂瑰鐨勬按浼氳繖鏍锋竻婢堝憿?鏄洜涓烘湁閭f案涓嶆灟绔殑婧愬ご涓哄畠婧愭簮涓嶆柇鍦拌緭閫佹椿姘村晩銆備綔鍝佸師鏂 瑙備功鏈夋劅浜岄鍏朵竴 鏈辩喒 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傞棶娓犻偅寰楁竻濡傝?涓烘湁婧愬ご娲绘按鏉ャ璧忔瀽 銆婅涔︽湁鎰浜岄銆嬪叾涓杩欓璇楀熷姪姹犲姘存竻鍥犳湁娲绘按娉ㄥ叆鐨勭幇璞★紝姣斿柣瑕佷笉鏂帴鍙楁柊浜嬬墿锛屾墠鑳戒繚鎸佹濇兂...
  • 鏈辩喒銆婅涔︽湁鎰熴嬪師鏂璇戞枃鍙婅祻鏋
    绛旓細澶╁厜浜戝奖鍏卞緲寰娾憽銆傞棶娓犫憿鍝緱娓呭璁革紵涓烘湁婧愬ご娲绘按鈶f潵銆傘瑙備功鏈夋劅銆戯紙鍏朵簩锛夛紙鏈辩喒锛夋槰澶滄睙杈规槬姘寸敓锛岃墾鑹熷法鑸颁竴姣涜交銆傚悜鏉ユ瀴璐规帹绉诲姏锛屾鏃ヤ腑娴佽嚜鍦ㄨ銆傘愭敞閲娿戝叾涓锛氣憼鏂瑰锛氬張绉板崐浜╁锛屽湪绂忓缓灏ゆ邯鍩庡崡閮戜箟鏂嬮鑸嶏紙鍚庝负鍗楁邯涔﹂櫌锛夊唴銆傛湵鐔圭埗浜叉澗涓庨儜浜ゅソ锛屾晠灏濇湁銆婅澏鎭嬭姳閱夊閮戞皬鍒銆嬭瘝浜...
  • 銆婅涔︽湁鎰熴涓ら璇楃殑浣滆呭垎鍒槸璋,鍏ㄨ瘲璧忔瀽
    绛旓細1銆銆婅涔︽湁鎰熴嬪叾涓 浣滆咃細鏈辩喒 鏈濅唬锛氬畫 b脿n m菙 f膩ng t谩ng y墨 ji脿n k膩i 锛宼i膩n gu膩ng y煤n y菒ng g貌ng p谩i hu谩i 銆傚崐浜╂柟濉樹竴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倃猫n q煤 n脿 d茅 q墨ng r煤 x菙 锛寃茅i y菕u yu谩n t贸u hu贸 shu菒 l谩i 銆傞棶娓犻偅寰楁竻濡傝锛屼负鏈夋簮澶存椿姘存潵銆傜櫧璇濊瘧鏂 鍗婁憨...
  • 銆婃椿姘翠涵瑙備功鏈夋劅浜岄路鍏朵竴銆鏄粈涔堣瘲
    绛旓細鍏朵竴銆銆鍏ㄦ枃锛銆婅涔︽湁鎰浜岄路鍏朵竴銆嬪畫浠o細鏈辩喒 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傞棶娓犻偅寰楁竻濡傝锛熶负鏈夋簮澶存椿姘存潵銆傝瘧鏂囷細鍗婁憨澶х殑鏂瑰舰姹犲鍍忎竴闈㈤暅瀛愪竴鏍锋墦寮锛屾竻婢堟槑鍑锛屽ぉ鍏夈佷簯褰卞湪姘撮潰涓婇棯鑰娴姩銆傝闂睜濉橀噷鐨勬按涓轰綍杩欐牱娓呮緢鍛紵鏄洜涓烘湁姘镐笉鏋鐨勬簮澶存簮婧愪笉鏂湴涓哄畠杈撻佹椿姘淬
  • 銆婅涔︽湁鎰熴涓绘棬鏄粈涔?
    绛旓細1銆銆婅涔︽湁鎰熴涓绘棬鏄細鍊熷姪姹犲姘存竻鍥犳湁娲绘按娉ㄥ叆鐨勭幇璞★紝姣斿柣瑕佷笉鏂帴鍙楁柊浜嬬墿锛屾墠鑳戒繚鎸佹濇兂鐨勬椿璺冧笌杩涙銆2銆鍘熸枃 銆婅涔︽湁鎰熴嬫湵鐔癸紙鍗楀畫锛夊叾涓 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傞棶娓犲摢寰楁竻濡傝锛熶负鏈夋簮澶存椿姘存潵銆傚叾浜 鏄ㄥ姹熻竟鏄ユ按鐢燂紝鑹ㄨ墴宸ㄨ埌涓姣涜交銆傚悜鏉ユ瀴璐规帹绉诲姏锛屾鏃ヤ腑娴佽嚜鍦ㄨ銆3...
  • 瑙備功鏈夋劅鍏ㄨ瘲璧忔瀽
    绛旓細鎯抽棶閭d竴浜╂柟濉橀噷鐨勬按鎬庝箞浼氬姝ょ殑娓呮緢(鎰忔濇槸杩欐枃瀛︿綔鍝佹庝箞浼氬姝ゆ竻鏂伴毥姘稿憿)?鍥犱负鏈夋按浠庢簮澶寸殑鍦版柟婧愭簮涓嶆柇鐨勬祦娣屽嚭鏉ワ紝鍥犳灏辨垚浜嗘椿姘(鎰忔濇槸閭f槸鍦ㄤ簬涔﹀啓浜虹殑蹇冧腑鏈変簺婧愭簮涓嶆柇鐨勮壓鏈伒鎰熷湪鍑虹幇)!銆婅涔︽湁鎰熴嬪叾涓 鏈辩喒路鍗楀畫 浣撹:涓冭█缁濆彞 棰樻潗:鍝茬悊璇 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澶╁厜浜戝奖鍏卞緲(p谩i)...
  • 瑙備功鏈夋劅鍏朵竴鍏朵簩涓ら璇 鎰忔濆拰閬撶悊鏄粈涔
    绛旓細杩欎袱棣栧彨鍋銆婅涔︽湁鎰熴锛屽彲瑙侊紝璇椾腑鐨勫舰璞★紝鏈繀鏄綔鑰呰鍒扮殑褰㈣薄锛岃屾槸浣滆呭湪璇讳功鏃跺績涓兂鍒扮殑鏅薄銆傛垜瑙夊緱锛屽啓绗竴棣栬瘲鐨勬椂鍊欙紝浣滆呭ぇ绾﹀湪璇讳簩绋嬬殑涔︺傛瘮濡傘婁紛宸濆厛鐢熸枃闆銆嬨缁忚銆嬨婂懆鏄撲紶銆嬬瓑銆傚啓绗簩棣栫殑鏃跺欙紝鎴戣寰椾粬寰堝彲鑳芥槸璇讳簡銆婂簞瀛愰嶉仴娓搞嬭屾湁鎵鎰熴傚叾涓湁涓斿か姘翠箣绉篃涓嶅帤锛屽垯鍏...
  • 涓轰粈涔瑙備功鏈夋劅鍏朵竴閭d箞鐨勬湁鍝茬悊鍟?
    绛旓細銆婅涔︽湁鎰熉峰叾涓銆琛ㄨ揪浜嗕綔鑰呮斁寮鐪肩晫銆佽繙澶勭潃鐪笺佹案涓嶆灟绔佹案涓嶉檲鑵愩佹案涓嶆薄娴婄殑鎬濇兂鎰熸儏銆傛湵鐔规槸鎻忕粯鍏垛滆涔︹濈殑鎰熷彈锛屽熷姪鐢熷姩鐨勫舰璞℃彮绀烘繁鍒荤殑鍝茬悊銆傝繖棣栬瘲鍊熷姪姹犲姘存竻鍥犳湁娲绘按娉ㄥ叆鐨勭幇璞★紝姣斿柣瑕佷笉鏂帴鍙楁柊浜嬬墿锛屾墠鑳戒繚鎸佹濇兂鐨勬椿璺冧笌杩涙銆傚師鏂囷細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傞棶娓犻偅寰楁竻...
  • 瑙備功鏈夋劅浜岄鍏朵竴鍘熸枃鍜缈昏瘧
    绛旓細瑙備功鏈夋劅锛堝叾涓锛夌殑鐧借瘽璇戞枃锛氬崐浜╁ぇ鐨勬柟褰㈡睜濉樺儚涓闈㈤暅瀛愪竴鏍峰睍鐜板湪鐪煎墠锛屽ぉ绌虹殑鍏夊僵鍜屾诞浜戠殑褰卞瓙閮藉湪闀滃瓙涓竴璧风Щ鍔ㄣ傝闂负浠涔堥偅鏂瑰鐨勬按浼氳繖鏍锋竻婢堝憿锛熸槸鍥犱负鏈夐偅姘镐笉鏋鐨勬簮澶翠负瀹冩簮婧愪笉鏂湴杈撻佹椿姘村晩銆傚師鏂囷細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傞棶娓犻偅寰楁竻濡傝锛熶负鏈夋簮澶存椿姘存潵銆
  • 銆婅涔︽湁鎰浜岄(鍏朵竴)路鏈辩喒銆嬪師鏂涓璧忔瀽
    绛旓細鏈辩喒 鍗婁憨鏂瑰涓閴村紑锛屽ぉ鍏変簯褰卞叡寰樺緤銆傞棶娓犻偅寰楁竻濡傝锛熶负鏈夋簮澶存椿姘存潵銆傝繖棣栬瘲鏄涔﹀悗鏈夋劅鑰屼綔锛岄殣瀵撶潃鍝茬悊锛岄氬父绉颁负鍝茬悊璇椼傚畫浠o紝涓嶅皯鏂囦汉鍠滅埍浠ユ枃鍏ヨ瘲锛屼絾杩欑被璇椾腑鎬濇兂鎬с佽壓鏈ч珮鐨勫嵈涓嶅锛屽鏁伴櫡浜庢灟鐕ョ殑璇寸悊锛岀己涔忚瘲鍛炽傛湵鐔硅繖棣栬瘲鍗磋兘浣胯壓鏈舰璞′笌璇寸悊姘 *** 铻嶏紝鑷劧娴佺晠锛屽彂...
  • 扩展阅读:观书有感 其一 其二 ...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 最全版原文及译文 ... 原文及译文全部 ... 观书其一其二古诗 ... 颂古五十五首其一原文赏析 ... 观书有感其一诗意赏析 ... 朱熹《观书有感》全诗 ... 古诗十九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