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流浪汉都那么有底气?

上周跟我的大学老师裴亚莉老师见了一次面,我知道她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过一年,但是我们还没用深入交谈这次访学经历。

裴老师是一个特别率性的人,她对艺术的执著与热爱以及天真的好奇心让她对纽约街头的流浪艺人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关于街头艺人的一件趣事。

1.给钱的路人与不要钱的街头艺人

我每次出门都忘了带零钱,所以每次看到街边的流浪艺人,都没有给他们钱,但是给整钞的话,又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

比如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演说家,是一位黑人大姐。她说到自己失业了,丈夫又成天酗酒,孩子无人照料,怎么怎么的。听到的人纷纷给了她一些钱,我也有意给人家一些零钱。

但是,摸了摸口袋,只能找到几个硬币,没有1美元的纸币,看到别人给的都是1美元,我的硬币实在是拿不出手,只好“狠心”没有给。

后来,暗暗下定决心:下次出门一定要多备零钱。

终于,机会来了。

那天,我和儿子买完台灯坐地铁回家的路上。一个哥们正倚在车门的地方边弹边唱。这位艺术家头上戴着一顶两边都垂着小辫子的花帽,衣服裤子都很大很宽,脏兮兮的,这样的形象应该是比较缺钱的吧。我和儿子相视一笑:终于可以把准备好的零钱给出去了。

我想他一会儿准会拿下他的小花帽走过来我们这边收钱。但是,他就是自顾自地弹啊弹,唱啊唱,丝毫没有要收钱的意思。

中途,地铁里通知停靠站变更信息,他只好暂时停止了弹唱。我心想:这个空档总会过来收钱了吧。但是通知一结束,他依然不受影响地继续唱他的。眼看着我们就要到站了,他也没有来收钱。

我们到站换乘时,他也下车了,但他下车后,抱着吉他昂首阔步地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了。我和儿子看着他的背影哈哈大笑,真是第一次遇到准备好给钱却给不成的情况呢。

当然我笑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一贯的想法:我以为这些流浪艺人就是为了谋生而在街上“卖艺”的,其实,他们只是想要那一份自在啊。

这时候,我想起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的“红白蓝三部曲”的《蓝》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女主角经常去的那家咖啡馆门口,经常会有一个流浪艺人,于是,她每次路过总会随手给他一点钱。后来,有一次她去早了,看到一辆豪车开来停在了咖啡馆门口,流浪艺人从车上下来,妻子和他吻别后,开着车走了。

女主角明白了:原来这位流浪艺人并不是穷困潦倒,他只是找到了让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

你以为人家是值得同情的弱势群体,其实,人家快乐着呢。

《蓝》剧照

2.美国人的爱搭不理与多管闲事

我还认识一个美国学计算机的,学历很漂亮,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从外表来看,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程序员。人也很随和,有时间的话,也约着吃过几次饭。

一天,我不经意地问他:“你能力也不差,为什么不去硅谷闯一闯呢?”他说:“我不喜欢硅谷,我更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比较自在。”

我心里还想:这人怎么这么没有致富头脑,要知道,硅谷的股票可是很值钱的!

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发现他有一张合影,上面是他、他哥哥、还有扎克伯格!天哪,那可是扎克伯格啊!我问他怎么会有这张合影,他说他哥哥是Facebook的元老。那么,这样的话,他哥哥也有亿万身家了。

他说办公室里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啊,但是没有人跟他套交情,也没有烦他帮忙走关系的,反而是爱搭不理、该怎样怎样。

我说:你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利用呢?

他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我比较喜欢悠闲自在,没有哥哥那么有决断力,也不求致富,只想拥有一份淡泊的安祥。

听他这么说完,我心里反而对他有一种认同和肯定了。

如果说这件事,是美国人的爱搭不理,那么下面的这件小事,就能说明他们其实很爱多管闲事。

有一次,我跟朋友在一个餐厅的户外座位上吃饭,突然听到一声断喝。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有个路人拉着爱犬正大摇大摆地从餐厅外走着,但是他的爱犬在这时候突然拉了粑粑。那个路人竟然装作没看见,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餐厅门口一个拿着帽子讨钱的流浪汉大声喝止了他,让他立即清理。那个人不占理似的争执了几句,然后红着脸借了餐厅的扫把,清理了爱犬的粑粑。

是什么样的底气能让一个流浪汉喝令一位穿着体面的富人清理公共场所的粑粑?他们不仅时时处处追求公平、正义、平等,而且人而为人的尊严与自信也渗透在每一个美国人的血液中。

在纽约,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don't judge",意思是不要评判。不跟任何人作比较,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活法,你无权评判我。没在美国生活过的底层民众很难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一句话,这是一个社会对个人最大的肯定。

3.中国式“谦虚”与美国式“自大”

中国式的“谦虚”是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但是在美国,这种“谦虚”却成了一种并不受人尊重的作风。

我在美国访学期间,要写一份申请书,里面有一项是自我评语,在草稿中我用了一句:“虽然我的成长不是全班最快的……”当时的美国朋友读了后,皱着眉头,使劲摇了摇头说到:这太消极了!应该立即改成:“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

总之,一定要强调再强调自己优秀的一面,忽略再忽略自己不足的一面。这种思维模式,不能不说是和我们中国人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还有一次上课讨论问题,主题是:你母亲对你说过的最大谎言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母亲善意的鼓励,暖心的谎言。到我这位美国朋友这里,画风就变了。

因为他是这么答的:“我母亲对我的最大的谎言是说我‘长得英俊’。事实上我是光彩照人!“(The biggest lie my Mom told me is that I’m handsome. The truth is, I’m gorgeous.)全场由温情直接爆笑了。虽然他的回答多有调侃之意,但是不得不说,美国人果然人人自信。

美国式的“自大”在他们的文化中处处可见。

记得很久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个我最喜欢的美国男演员杰克·尼科尔森的获奖演说(他当时荣获一个电影界的终生成就奖)。在演讲中他讲到自己如何爱这个事业,讲到做演员的工作如何危险等等。

美国著名演员杰克·尼科尔森

平时幽默风趣的他在讲到这些时突然很动情,甚至哽咽,但最后他还是用自己独特的调侃口吻说到:“其实真正‘危险的’是,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我会不可救药地爱上我自己。”说完台下一片掌声和泪水。

是的,爱自己,爱自己的一切:聪明也好,迟钝也好,胖也好,瘦也好,美也好,丑也好。只有一个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才可能活得幸福美好,才可能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4.美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

美国人的自信不是附在表面那么简单,而是根植于长期的,不间断的家庭和社会的熏陶。在美国,自打孩子出生起,就沐浴在父母无条件的爱的氛围中。这种无条件的爱,并非体现在物质上的极大给予,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美国的家长不会把自己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较,不会以成绩好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美国妈妈在孩子上学的时候,说的都是“have fun!”而不是中国妈妈说的“听老师的话,别跟同学打架。”

在美国,孩子会得到各方的尊重,并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孩子的意见、孩子的想法,家长和老师都会听取。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怎样,他们会鼓励孩子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擅长做的事。

所以,在美国流行一句话,“爱一行,干一行”。而不是我们小时候被教导的“干一行,爱一行”。别小看这两句话,前者能使人发挥巨大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让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而后者只会使人被动地苟活。在不知不觉中,孩子有了这样的意识:“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最棒的!”

美国的学校,基本不公开学生的考试分数。每个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分数,而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分数。有一位朋友跟我说过自己开家长会的一段经历。

老师是单独一个一个地照会家长。轮到她的时候,老师拿出考试排行顺序,用纸将其他人的分数挡住,只告诉她女儿的考试成绩。当她下意识地问老师,女儿在班上排第几名时,老师礼貌地对她说“抱歉,我不能告诉你”。

这就是中美教育理念上的一种差距。当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保护的时候,她怎么可能不自信呢?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朋友又讲到了女儿来美前不会讲英文,来美上学后,老师说至少用三个月的时间通过语言关,可她只用了两个月就可以跟同学交流了。

每天放学,看到她都是一脸的开心。总是说,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说我英语说得好。每逢节日,老师就带孩子做手工,这些便是孩子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所以,女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节日必会给父母送个礼物。

是的,常受到赞美的孩子,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自豪感,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从而自信心会越来越强。相反,常被批评、训斥和挖苦的孩子,就会产生挫折感,渐渐地产生自我怀疑,从而产生自卑心里,严重的会厌学、叛逆。

在美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从点滴开始的。由于从小到大的教育,美国人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自信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且一代一代地承传下来。

美国人的自信不是空穴来风,流于表面,而是根源深厚。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会按计划去努力实现。

在这里,没有人会感兴趣你家是不是高官富豪;也不会在意你开的是什么车,住的是什么房子,穿的是不是名牌。美国人不会以他人的价值取向作为自己的成功标准,更不会向金钱屈膝。 “我就是我”,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有底气的根源。

  • 涓轰粈涔堢編鍥界殑娴佹氮姹夐兘閭d箞鏈夊簳姘?
    绛旓細娌″湪缇庡浗鐢熸椿杩囩殑搴曞眰姘戜紬寰堥毦鐞嗙洿姘斿.鍦拌鍑鸿繖涓鍙ヨ瘽,杩欐槸涓涓ぞ浼氬涓汉鏈澶х殑鑲畾銆 3.涓浗寮忊滆唉铏氣濅笌缇庡浗寮忊滆嚜澶р 涓浗寮忕殑鈥滆唉铏氣濇槸鎴戜滑浠庡皬鍒板ぇ鍙楀埌鐨勬暀鑲,浣嗘槸鍦ㄧ編鍥,杩欑鈥滆唉铏氣濆嵈鎴愪簡涓绉嶅苟涓嶅彈浜哄皧閲嶇殑浣滈銆 鎴戝湪缇庡浗璁垮鏈熼棿,瑕佸啓涓浠界敵璇蜂功,閲岄潰鏈変竴椤规槸鑷垜璇勮,鍦ㄨ崏绋夸腑鎴戠敤浜嗕竴鍙:...
  • 涓轰粈涔堟湁浜涘ぇ瀛︾敓浼氶夋嫨娴佹氮琛楀ご?
    绛旓細涓夋槸杩囦簬涓ュ帀鍨:杩欑被瀹堕暱鏄弗鍘夋暀鑲茬殑鍧氬畾瀹炴柦鑰,鍐呭績鏍规繁钂傚浐鐨勬蹇靛氨鏄滀笉鎵撲笉鎴愭墠鈥,浠栦滑璁や负瀛╁瓙鍙湁鍦ㄩ珮鍘嬫暀鑲蹭笅鎵嶆湁鍙兘浼氳嚜寰嬨佷細鎴愰暱,瀵瑰瀛愭瀬灏戣偗瀹氬拰琛ㄦ壃,鏈夌殑澶氭暟鏄墦鍑诲拰鍚﹀畾,姘歌繙鍦ㄦ壒鍒ゅ瀛愩傝繖绉嶆儏鍐典笅鐨勫瀛,鏈夊彲鑳芥椂鍒婚兘浼氬湪瀹虫曠姱閿欒鎯╃綒鐨勬媴蹇т腑搴﹁繃,浠ヨ嚦浜庣姱涓鐐瑰皬閿欒灏卞鎬曞彈鍒扮埗姣嶈矗缃,浠庤...
  • 閮借鐢蜂汉涓鏈夐挶灏卞彉鍧,鏄湡鐨勫悧?
    绛旓細涔熷彲浠ヨ繖涔堣鍚э紝褰撲竴涓汉鏈夐挶涔嬪悗锛屼粬鎵闈㈠鐨勮鎯戝氨浼氬彉澶銆傛瘡涓汉閮芥槸骞冲嚒浜猴紝閮芥湁浜烘у浐鏈夌殑寮辩偣锛屽綋闈㈠璇辨儜鐨勬椂鍊欙紝娌℃湁鍑犱釜浜鸿兘淇濇寔鐞嗘櫤銆傛墍璋撶殑鐢蜂汉鏈夐挶灏卞彉鍧忓彧鏄洜涓轰粬鏈変簡杩欎釜鏉′欢锛岀劧鍚庢帴瑙﹀埌浜嗕箣鍓嶆帴瑙︿笉鍒扮殑鈥滆祫婧愨濓紝涔熷彲浠ヨ閲戦挶灏辨槸浠栧彉鍧忕殑璧勬湰銆備竴涓竴绌蜂簩鐧界殑浜猴紝浠栧氨绠楁槸鏈夐偅...
  • 涓涓汉鏈夎璇嗗埌搴曟湁澶氶噸瑕
    绛旓細褰撴椂,鎴戝湪绾界害,涓缇娴佹氮姹鍦ㄨ矾杈硅汉鐫,涓涓櫧浜哄濡堝甫鐫灏忓コ瀛╃粡杩,鐧戒汉濡堝瀵瑰皬濂冲璇:鐪嬪埌浜嗗悧,浣犺濂藉ソ瀛︿範,灏嗘潵灏卞彲浠ュ府鍔╀粬浠 閭d釜濂崇敓璇,鎴戝綋鏃惰浜嗚繖涓簨,杩樿窡濂硅璁轰簡涓編鏁欒偛鐨勫樊璺,鎴戜滑閮藉緢鎰熸叏,缇庡浗灏忓鐨勬牸灞鐪熺殑濂介珮,浠庡皬灏辩煡閬撹鏀瑰彉涓栫晫銆 澶╁晩,鎴戝眳鐒杩欎箞鏈娣卞害杩?绠鐩翠笉鏁㈢浉淇°傞偅涓コ鐢熻繕...
  • 濡備綍鍦ㄦ柊鍏徃浜夊彇鍒版洿澶氱殑钖按?
    绛旓細钖按鐢卞浐瀹氳柂閰佹诞鍔ㄨ柂閰拰鍚勭绂忓埄缁勬垚锛屾槸瀵瑰矖浣嶄环鍊肩殑鏁版嵁灞曠幇锛屼篃鏄鍦ㄥ矖鑰呯殑浠峰艰兘鍔涗綋鐜般傚悇琛屽悇涓氫腑姝h浼佷笟鐨勮柂閰鐞嗗埗搴閮芥槸鏈绔犲彲寰殑锛屼笉浼氫互涓汉鐨勬剰鎰块殢鎰忓幓鏀瑰姩鎴栬呰皟鏁达紝鍥犳锛屽湪绛涢夋眰鑱岃呮垨鑰呭彂甯冩眰鑱屼俊鎭椂閮戒細鍦ㄨ繖涓尯闂村幓閫夋嫨绠鍘嗘垨鍊欓変汉銆傚洜姝わ紝褰撴眰鑱岃呭湪鎶曢掔浉鍏冲矖浣嶇殑绠鍘嗘椂锛...
  • 鏃犻瀵煎皬缁勪細璁湁鍝簺鐗圭偣
    绛旓細鍓嶅ぉ鍒氬弬鍔犱簡涓鍝ヤ滑鍎跨殑鈥滃伐浣滃簡鍔熷鈥,閭f帓鍦,閭f皵姘,鐪熸槸缇$厼鎴戜滑杩欎簺灏氭棤鐫钀鐨勬祦娴眽銆 姝f兂鐫,鍙埌鎴戠殑鍚嶅瓧浜,鑷劧,鍚屾椂琚彨鐨勮繕鏈夊叾浠6涓汉銆傚コ瀛╁甫鎴戜滑鏉ュ埌涓涓被浼间細璁鐨勬埧闂撮棬鍙,姣忎汉鍙戜簡寮犲皬绾告潯,涓婇潰鏄竴娈垫柊闂绘潗鏂欍傚コ瀛╄:鈥滆繖娆¢潰璇曞舰寮忔槸鏃犻瀵艰璁,鏃堕棿30鍒嗛挓銆傛潗鏂欎綘浠厛鐪5鍒嗛挓,寰呬細鍎胯璁...
  • 涓轰粈涔堣繖涔澶氬ぇ瀛︾敓閫夋嫨娴佹氮?
    绛旓細鍦ㄢ滆鐖卞洖瀹垛濆叕鐩婂浜茬綉,蹇楁効鑰呬粎浠呮槸鍘诲勾鏁戝姪鐨勫ぇ瀛︾敓娴佹氮浜哄憳灏辨湁46鍚,鑰屼笖鏃犱竴渚嬪閮芥槸鐢锋с傝繖涓暟鎹湡鐨勪护浜洪毦浠ョ疆淇!澶氬勾瀵掔獥鑻﹁,鍙负涓鏈濋噾姒滈鍚嶃傚湪浜虹敓鍗佸瓧璺彛,鍘熸湰鍏夐矞浜附鐨勫ぇ瀛︾敓鍗磋浆韬垚浜娴佹氮姹,杩欐牱鐨勬垙鍓фу拰钀藉樊鎰熻浜哄攺鍢樹笉宸层傚埌搴曟槸浠涔堝師鍥犺杩欎簺鏈韩璧勮川浼樼鐨勪汉鏀惧純姝e父鐨勭敓娲,鑰屽幓...
  • 扩展阅读:为什么头胎都建议打掉 ... 流浪大肚女 ... 国家为什么隐瞒1996 ... 美国流浪汉真实生活 ... 美国华人不回国的原因 ... 美国女流浪汉真实现状 ... 美国流浪汉会饿死吗 ... 美国街头流浪的女孩子 ...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流浪汉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