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人物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JohnHuffam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中文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
外文名:CharlesJohnHuffamDickens
国籍:英国
出生地:朴次茅斯市郊
出生日期:1812年2月7日
逝世日期:1870年6月9日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等。
人物经历
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诞生于朴次茅斯。父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职员,母亲名叫伊丽莎白·巴罗。查尔斯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姐姐范妮·狄更斯比他大两岁。1813年12月,全家迁往绍思西。
1821年,查尔斯·狄更斯入威廉·贾尔斯办的学校读书,写作悲剧《印度君主米斯纳尔》。
1824年2月20日,约翰·狄更斯因负债被捕,关在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数周后其母伊丽莎白及幼年子女们也迁入其中。此前,查尔斯·狄更斯已于2月9日入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因此没有随家人住进监狱,独自在朋友家借宿。5月28日,约翰·狄更斯获释,全家在索默斯镇约翰逊街栖身。随后查尔斯·狄更斯离开作坊。
1825年,查尔斯·狄更斯进威灵顿豪斯学校读书。1826年,约翰·狄更斯被不列颠通讯社派往议会当采访员。全家因欠缴房租而遭驱逐。查尔斯·狄更斯被迫辍学,先后在艾里斯和布莱克默律师事务所和查尔斯·莫洛伊律师事务所当学徒。
1829年,查尔斯·狄更斯学会速记,入伦敦民事律师法院,担任审案速记员。1830年5月,他爱上银行家之女玛丽亚·比德奈尔。
1831年,查尔斯·狄更斯担任由其舅父J.M.巴罗编辑的《议会镜报》记者。1832年,查尔斯·狄更斯担任《真阳报》派驻议会的记者。他的采访工作颇有成绩,同时,他的戏剧天才也被科文特加登剧院发现,剧院有意录用他,并已通知他去试演,但一场病阻止了他当演员的前途。
1833年,查尔斯·狄更斯和父母弟妹一同住在班丁克街,他常在家里举行业余戏剧演出。他向玛丽亚·比德奈尔求婚,被拒绝。创作第一个短篇故事《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后收入《博兹特写集》)投寄《每月杂志》,立即被采用,受到极大的鼓舞。
1834年,查尔斯·狄更斯担任《记事晨报》记者。8月,他结识了《记事晚报》编辑乔治·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霍加斯。他的短篇故事、特写和随笔署上“博兹”的笔名,接连在《每月杂志》、《贝尔周刊》和《记事晨报》上发表。他在弗尼佛尔旅馆租房开始独立生活。
1835年,查尔斯·狄更斯与凯瑟琳·霍加斯订婚。他的故事、特写和随笔继续在《每月杂志》、《记事晚报》和《贝尔氏伦敦生活》上发表。
1836年,2月8日,《博兹特写集》第一辑出版。3月31日,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由查普曼与霍尔出版社开始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4月2日,查尔斯·狄更斯与凯瑟琳·霍加斯在契尔西的圣路克教堂结婚,旋即赴肯特郡度蜜月。9-12月,戏剧《怪绅士》与《俏村姑》在圣·詹姆斯剧院上演。12月,结识约翰·福斯特,后者成为他的终生朋友与传记作者(三卷本《狄更斯传》出版于1872-1874年)。12月17日,《博兹特写集》第二辑出版。
1837年1月1日,查尔斯·狄更斯主编的月刊《本特莱杂志》第一期出版。该刊第二期起分段连载他的《奥利弗·特威斯特》(24个月登完)。1月6日,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一个孩子(查尔斯)出生。3月,戏剧《她是他的妻子吗?》在圣·詹姆斯剧院上演。7月,初次访问欧洲。11月17日,《匹克威克外传》单行本出版。
1838年1、2月间,偕H.K.布朗采访约克郡的学校。第二个孩子(玛丽)出生。3月31日,开始逐月分段出版《尼古拉斯·尼克尔贝》(20个月出齐)。11月9日,《奥利弗·特威斯特》(雾都孤儿)单行本出版。
1839年1月31日,辞去《本特莱杂志》主编职务。第三个孩子(凯特)出生。10月23日,《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单行本出版。
1840年4月4日,主编的文学周刊《汉弗莱老爷之钟》第一期出版。4月25日,《老古玩店》在该周刊上分段连载(40周登完)。10月,《汉弗莱老爷之钟》单行本第一卷出版。
1841年,第四个孩子(华尔特)出生。2月13日,《巴纳比·拉奇》在《汉弗莱老爷之钟》周刊上分段连载(42周登完)。4月、12月,《汉弗莱老爷之钟》单行本第二卷、第三卷出版。12月5日,《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单行本出版。
1842年1-6月,偕妻访问美国。10-11月,偕福斯特等访问康沃尔。10月19日,《游美札记》出版。12月31日,《马丁·朱述尔维特》开始由查普曼与霍尔出版社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
1843年10月5日,主持曼彻斯特文学协会开幕式。12月19日,《圣诞颂歌》(后收入《圣诞故事集》)出版。
1844年,第五个孩子(弗兰西斯)出生。与查普曼与霍尔出版社脱离,著作改由布雷德伯里与埃文斯出版社出版。7月,《马丁·朱述尔维特》单行本出版。7月16日,去意大利热那亚居住。11月30日至12月8日,回伦敦向友人们朗读《教堂钟声》。12月16日,《教堂钟声》(后收入《圣诞故事集》)出版。
1845年,偕妻访问那不勒斯。9月,业余演出本·琼生的戏剧《人人高兴》。第六个孩子(阿尔弗雷特)出生。12月20日,《炉边蟋蟀》(后收入《圣诞故事集》)出版。
1846年1月21日至2月9日,主编《每日新闻》。5月18日,《意大利风情》出版。6月11日至11月16日,去瑞士洛桑居住,后去巴黎。9月30日,《董贝父子》开始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12月19日“人生的战斗》(后收入《圣诞故事集》)出版。
1847年2月28日,由巴黎回伦敦。第七个孩子(西德尼)出生。
1848年4月,《董贝父子》单行本出版。5-7月,在伦敦和外地进行业余导演和演出活动。12月19日,《着魔的人》(后收入《圣诞故事集》)出版。
1849年,第八个孩子(亨利)出生。4月30日,《大卫·科波菲尔》开始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
1850年,第九个孩子(朵拉)出生。与布韦·李顿共同创建文艺家协会。3月30日,主编文学周刊<家常话》,出版第一期。11月,《大卫·科波菲尔》单行本出版。开始为文学周刊《家常话》写圣诞小说。12月,发表《圣诞树》,这项写作活动一直坚持到1867年。
1851年1月起,《儿童英国史》开始在《家常话》周刊连载。在洛金额姆堡举行业余戏剧演出。4月14日,女儿朵拉夭亡。
1852年,第十个孩子(爱德华)出生。在北方演出布韦一李顿的戏剧。10月,去法国波洛涅度假。《荒凉山庄》开始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圣诞故事集》单行本出版。1853年,在法国波洛涅居住。偕威尔基·柯林斯游瑞士。9月,《荒凉山庄》单行本出版。12月27日,在伯明翰初次举行公开朗诵表演,朗诵《圣诞颂歌》。
1854年1月,访兰开夏普雷斯顿。夏季去法国波洛涅。4月1日至8月12日,《艰难时世》在《家常话》上连载,同年出单行本。
1855年2月,与玛丽亚·比德奈尔重逢,那时她已成为温德夫人了。6月,导演并演出柯林斯的戏剧《灯塔》。参加行政改革协会。10月,偕家人去巴黎居住。12月1日,《小杜丽》开始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
1856年3月,购买盖茨山庄。4月,回英国。1857年1月,导演并演出柯林斯的戏剧《冰海深处》。安徒生亲临盖茨山庄拜访狄更斯。在曼彻斯特演剧时与女伶爱伦·特南及其母、其姐结识。《小杜丽》单行本出版。10月,与柯林斯合作的《两个懒学徒漫游记》在《家常话》上刊出。
1858年4月29日至7月22日,在伦敦举行营业性的朗诵表演。5月,与妻凯瑟琳分居,社会上议论纷纷。6月12日,在《家常话》上发表关于自己家庭纠纷的声明。8月2日至11月13日,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各地举行首次巡回朗诵表演。
1859年4月30日,狄更斯主编的文学周刊《一年四季》第一期出刊,创刊号上开始连载《双城记》,至11月26日登完。同年出单行本。5月28日,《家常话》最后一期出刊。10月,举行第二次巡回朗诵表演。
1860年,次女凯特·狄更斯与查尔斯·柯林斯(威尔基的弟弟)结婚。查尔斯·狄更斯在盖茨山庄定居。1月28日,《非旅行推销商札记》开始在《-年四季》上连载。12月1日,《远大前程》开始在《一年四季》上连载。
1861年3-4月,在伦敦举行朗诵表演。8月,《远大前程》单行本出版。《非旅行推销商札记》单行本出版。10月至次年1月,到外地举行朗诵表演。1862年,3-6月,在伦敦举行朗诵表演。
1863年1月,在英国驻巴黎大使馆为慈善目的举行朗诵表演。1864年5月1日,《我们共同的朋友》开始逐月分段出版(20个月出齐)。1865年6月9日,与爱伦·特南乘火车旅游时在肯特郡斯台博赫斯特发生车祸。11月,《我们共同的朋友》单行本出版。12月,《非旅行推销商札记》第二辑出版。
1866年4-6月,在伦敦及外地举行朗诵表演。1867年1—5月,在英格兰、爱尔兰各地举行朗诵表演。11月,赴美国举行朗诵表演。最后一篇圣诞故事《此路不通》(与柯林斯合作)在《一年四季》上刊载。
1868年4月22日,由美国返回英国。10月,举行告别朗诵表演。1869年1月5日,朗诵表演《奥利弗·特威斯特》中“赛克斯杀南希”的篇章。4月22日,由于健康原因中止朗诵表演。
1870年1月,在伦敦举行十二场告别朗诵表演。3月9日,受维多利亚女王接见。4月1日,《德鲁德之谜》开始分段发表(计划分12段,逝世时仅完成6段)。6月9日,因患脑溢血在盖茨山庄逝世。他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个人生活
狄更斯18岁那一年在家庭间的小剧团认识了玛丽亚·皮特奈尔。玛丽亚是一个小银行家的女儿,比家境较差的狄更斯要好很多。她的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之间的往来,加之玛丽亚并不是一个对待生活严肃的女子,在自以为双方互相钟情的狄更斯鼓足勇气向玛丽亚倾诉了爱慕以后遭遇到了冷淡的拒绝。这次经历在狄更斯的心灵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致于他轻蔑现实中的女子而爱好幻想理想中的女性。
在《匹克威克外传》陆续发表期间,狄更斯与凯瑟琳相爱,并于1836年4月2日结婚。这桩婚姻虽然抚平了他在初恋时所受到的伤害,但却并没有为狄更斯带来幸福。一方面源于他们夫妻在思想、性格、志趣上的迥然不同;另一方面与狄更斯憧憬着理想中的女性,认为现实中寻找不到如此可爱、忠实的女子有关。
狄更斯与凯瑟琳的婚姻一开始就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但他与凯瑟琳的妹妹却处得异常得好。在他与凯瑟琳结婚以后,16岁的玛丽(凯瑟琳有两个妹妹,玛丽排行老三)经常来家中作客,这让他有了足够与玛丽相处的机会。有人说,狄更斯所爱的原却是玛丽,这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玛丽在狄更斯的心目中确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小说《老古玩店》中的耐尔就是以玛丽为原型塑造的。
1837年5月,玛丽骤然病故,这使狄更斯十分悲痛。在长达几个星期的时间狄更斯都无法振作起精神来工作。数年以后回忆当时的情景,他写道:“她逝世后,有好几个月——我记得是大半年——我每夜都带着一种恬静的快乐梦见她,那是这样愉快,以致我没有一夜睡觉时不盼望她以这种形象或那种形象回来。”
在狄更斯逝世的那一年,他对玛丽的思念更为浓郁。他说:“她老是这么深刻地留在我的思想里以至对她的回忆变成我生存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我心脏的跳动跟我的生存不能分离一样。”
1858年,狄更斯与凯瑟琳正式分居。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慎重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体现了英国人的核心精神,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但狄更斯身上还有英国人的另一种精神,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他为弱势群体代言,追求社会正义,探寻能使人类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叩问世界首富之国的良心,用15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散文作品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和梦想。
商业态度
在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读者还间或能发现他对商业价值的肯定,但越是到后期,狄更斯对“商业”一词就越是持贬损的态度,他的作品也更倾向于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在逐渐工业化了的社会里,金钱所具有的颠覆一切的力量——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是一种漠视人性的哲学,包括宗教生活在内的一切精神生活都无可救药地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和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他们对所有的东西都会称重量、量尺寸和定价格。对于他们来说,不可以称重量、量尺寸和定价格的东西从来就不存在。”(《董贝父子》)
道德观念
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发展,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中产阶级文化的冲击,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伦理道德的发展性反映在文化中就是维多利亚时期文化的发展,从而使原有的一元文化价值观被打破。
因而可以说,狄更斯在小说中不仅仅是在批判那个社会阶级不平等,而且是在评述那个社会的文化,特别是道德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作品风格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从《董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儿,但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丧失了原有的淳朴天性,经历严酷的磨难后才幡然悔悟,重新生活,整个小说在结构上也更精练。
《我们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广泛深入社会的批判小说,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见深刻,作品运用的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手法更增添其艺术魅力。
狄更斯最后一部小说《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虽仅完成23章,从中也可见其精雅文笔、严谨构思以及诱人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他描写为数众多的中、下层社会的小人物,这在文学作品中是空前的。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生动的细节描写、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细致入微的分析,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英国19世纪初叶的社会面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认识价值,并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
他反映生活广泛、多样,开掘深而有力。他不采用说教或概念化的方式表现他的倾向性,而往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激发读者的愤慨、憎恨、同情和热爱。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有鲜明的个性。他善于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用他们习惯的动作、姿势和用语等揭示他们的内心生活和思想面貌。他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生动的人民的语言,以人物特有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狄更斯的创作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气息,他所描写的事物似乎也都是有某种能与人物的感情、气质相契合的“灵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边缘人物
“边缘人物”是英国维多利亚社会的一个现实存在,狄更斯是第一个注意到他们存在,并以同情和怜悯的语调把他们写入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这一反叛当时文学传统的精神及努力激起了社会对“边缘人物”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广泛关注,而且丰富了维多利亚小说的创作,为后来的下层中产阶级作家——H·G·威尔斯、阿诺德·班奈特、乔治·吉辛等指明了一条广阔的创作道路。
另外,狄更斯笔下的“边缘人物”作为维多利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繁衍出来的“异己”“独创性”反抗力量,借助文学这张能够产生独创性的温床来施展其威力,这既保持了文学的相对独立性,颠覆了维多利亚社会意识形态主导话语——中产阶级价值观,又反映出一种对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依赖,由此来构筑自己的话语权,在反抗的过程中张显着自己的“他者”力量。他通过小说实践表达出来的文学创作的独立性与依附性充分阐释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相生关系,从而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文学的社会性、历史性思考,以更深刻理解维多利亚社会文化,乃至现代社会文化的深层意蕴。
人物影响
狄更斯的文学成就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1908年林纾与魏易同译了《块肉余生述》(即《大卫·科波菲尔》)、《贼史》(即《奥列佛·特维斯特》)和《孝女耐儿传》(即《老古玩店》)。此后,又陆续翻译出版了狄更斯的多种重要作品。狄更斯在创作中表现的人道主义与社会批判精神以及艺术技巧,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至今畅销,更被大量改编拍摄为电影和电视剧,他的15本小说中的每一部都已经至少被拍摄两次。
人物评价
狄更斯“对社会生活一切最重大的问题的‘集中注意’”,强调狄更斯“那颗诗人的心永远和穷苦不幸的人在一起。”(德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弗朗茨·梅林评)
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评)
狄更斯是英国小资产阶级的痛苦、爱好和仇恨的伟大表现者,他是一个温和的诗人,善于缓和、平衡他的创作里的尖锐刺人的因素。(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评)
“狄更斯从来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个革命者。他对众议院的毫无缓和余地的蔑视从未动摇过。不过在《艰难时世》中,他就公开地背离了民主,而采取了卡莱尔和罗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义,认为贵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级,同时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仆。(爱尔兰现实主义剧作家乔治·萧伯纳评)
狄更斯开城市小说之先河,只有在城市经验的维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评)
狄更斯在19世纪小说家中无人能比。他的名声早已超出了英伦三岛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从他身上汲取营养的作家不可胜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纳博科夫、贝克特、拉什迪以及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等。(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经典》评)
后世纪念
纪念活动
2012年2月7日,是查尔斯·狄更斯200周年诞辰。为纪念这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全英国以及世界各地超过50个国家从2011年开始就陆续举办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在2012年2月达到高潮,并将延续至整个2012年。
在狄更斯200周年诞辰纪念日当天,英国王储查尔斯,于7日当天到达西敏寺出席纪念仪式,并为狄更斯的坟墓敬献花圈。狄更斯的作品也将在纪念仪式上朗读。
博物馆
狄更斯博物馆位于伦敦道提街48号,博物馆是由狄更斯曾经居住的住所改造成的。
主题公园
为纪念狄更斯英国巨资兴建文学主题公园。
该主题公园暂命名为“狄更斯世界”(DickensWorld)。“狄更斯世界”建在英国东南部查塔姆镇的一块郊地上,该处原是一所海军造船厂。


  • ...鎴戞兂瑕併婅繙澶у墠绋嬨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 鐨浜虹墿浠嬬粛銆傚笇鏈涙槸涓枃鐨,涓嶆兂...
    绛旓細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锛圕harles Dickens锛夛紙1812骞达紞1870骞达級锛鑻卞浗灏忚瀹讹紝鍑虹敓浜庢捣鍐涘皬鑱屽憳瀹跺涵锛10宀佹椂鍏ㄥ琚揩杩佸叆璐熷鸿呯洃鐙锛11宀佸氨鎵挎媴璧风箒閲嶇殑瀹跺姟鍔冲姩銆傛浘鍦ㄩ粦鐨瀷娌逛綔鍧婂綋绔ュ伐锛15 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 宀佹椂鍦ㄥ緥甯堜簨鍔℃墍褰撳寰掞紝鍚庢潵褰撲笂浜嗘皯浜嬭瘔璁兼硶搴殑瀹℃璁板綍鍛橈紝鎺ョ潃鍙堟媴浠绘姤绀炬淳椹昏浼氱殑璁拌呫備粬鍙笂...
  • 鐙勬洿鏂鐨勭敓骞绠浠,绠鍗曚竴浜
    绛旓細鐙勬洿鏂1812骞2鏈7鏃ョ敓浜庢湸娆¤寘鏂競閮婏紝鍑虹敓浜庢捣鍐涘皬鑱屽憳瀹跺涵锛屽皯骞存椂鍥犲搴敓娲荤獦杩紝鍙兘鏂柇缁画鍏ユ牎姹傚銆傚悗琚揩鍒板伐鍦哄仛绔ュ伐銆15宀佷互鍚庯紝褰撹繃寰嬪笀浜嬪姟鎵瀛﹀緬銆佸綍浜嬪拰娉曞涵璁板綍鍛樸20宀佸紑濮嬪綋鎶ラ閲囪鍛橈紝鎶ラ亾涓嬭闄1835骞达紝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涓庡嚡鐟熺惓路闇嶅姞鏂濠氥1837骞翠粬瀹屾垚浜嗙涓閮ㄩ暱绡囧皬璇淬...
  • 鑾鏇存柉鍝浗浜
    绛旓細鐙勬洿鏂棭鏈熺殑灏忚锛屾皵鍔垮畯浼燂紝閫氫織娴佺晠锛屽菇榛樻臣杈h屽張鍏呮弧鎰熶激鎯呰皟锛屽叾涓绀句細鐨勬彮闇叉壒鍒わ紝涓鑸彧闄愪簬灞閮ㄧ殑鍒跺害鍜岄鍩熴傚銆婂ゥ鍒椾經路鐗圭淮鏂壒銆嬨併婂凹鍙ゆ媺鏂峰凹鍏嬪皵璐濄嬨併婅佸彜鐜╁簵銆嬨併婇┈涓伮锋湵杩板皵缁寸壒銆嬨併婂湥璇炴姝屻嬬瓑銆備粠銆婂綋璐濈埗瀛愩嬩互鍚庯紝鐙勬洿鏂殑鍒涗綔鏇翠负鎴愮啛銆傝繖閮ㄥ皬璇撮氳繃褰撹礉鍏堢敓涓庡効瀛愪繚缃椼...
  • 鐙勬洿鏂鏄?浠栫殑璧勬枡銆
    绛旓細鐙勬洿鏂壒鍒敞鎰忔弿鍐欑敓娲诲湪鑻卞浗绀句細搴曞眰鐨勨滃皬浜虹墿鈥濈殑鐢熸椿閬亣锛屾繁鍒诲湴鍙嶆槧浜嗗綋鏃惰嫳鍥藉鏉傜殑绀句細鐜板疄锛屼负鑻卞浗鎵瑰垽鐜板疄涓讳箟鏂囧鐨勫紑鎷撳拰鍙戝睍鍋氬嚭浜嗗崜瓒婄殑璐$尞銆備粬鐨勪綔鍝佽嚦浠婁緷鐒剁洓琛岋紝瀵硅嫳鍥芥枃瀛﹀彂灞曡捣鍒颁簡娣辫繙鐨勫奖鍝嶃備富瑕佷綔鍝併婂尮鍏嬪▉鍏嬪浼犮嬨併婇浘閮藉鍎裤 銆併婅佸彜鐜╁簵銆嬨併婅壈闅炬椂涓栥嬨併婃垜浠叡鍚岀殑鏈嬪弸...
  • 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浜虹墿绠浠
    绛旓細浜虹墿缁忓巻1812骞2鏈7鏃,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璇炵敓浜庢湸娆¤寘鏂銆傜埗浜茬害缈奥风媱鏇存柉鏄嫳鍥芥捣鍐涘啗闇澶勮亴鍛,姣嶄翰鍚嶅彨浼婁附鑾庣櫧路宸寸綏銆傛煡灏旀柉鍦ㄥ涓叓涓瀛愪腑鎺掕绗簩,濮愬鑼冨Ξ路鐙勬洿鏂瘮浠栧ぇ涓ゅ瞾銆1813骞12鏈,鍏ㄥ杩佸線缁嶆濊タ銆1821骞,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鍏ュ▉寤壜疯淳灏旀柉鍔炵殑瀛︽牎璇讳功,鍐欎綔鎮插墽銆婂嵃搴﹀悰涓荤背鏂撼灏斻嬨1824骞2鏈20鏃,绾︾堪路...
  • 璋佽兘鍙戠粰鎴戜竴浠藉緢鐩镐俊鐨鐙勬洿鏂鐢熷钩浠嬬粛?鐫鎬,璋㈣阿!
    绛旓細鏌ュ皵鏂路绾︾堪路璧姮濮喡鐙勬洿鏂(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骞2鏈7鏃1870骞6鏈9鏃) 鑻卞浗缁村鍒╀簹鏃舵湡鐨勮憲鍚嶅皬璇村,浠栫殑浣滃搧鑷充粖渚濈劧鐩涜,骞跺鑻卞浗鏂囧鍙戝睍璧峰埌閲嶈褰卞搷銆 鏃╁勾鐙勬洿鏂1812骞村嚭鐢熶簬鑻卞浗鏈存鑼呮柉(Portsmouth),鏄捣鍐涜亴鍛樼害缈奥风媱鏇存柉鍜屼紛涓借帋鐧铰峰反娲涙墍鐢熺殑绗簩涓瀛愩傜媱鏇存柉5宀佹椂鍏ㄥ灏辫縼灞呭崰鏉(...
  • 鎬ユ眰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鐨勪綔瀹舵儏鍐,浣滃搧,鍐欎綔鐗圭偣,鏃舵湡,鍘嗗彶鍦颁綅,鏁呬簨姊楁...
    绛旓細鏌ュ皵鏂路绾︾堪路璧姮濮喡鐙勬洿鏂锛1812骞2鏈7鏃ョ敓浜庢湸娆¤寘鏂競閮婏紝1870骞6鏈9鏃ュ崚浜庣綏鍒囨柉鐗归檮杩戠殑鐩栬尐灞卞簞銆19涓栫邯鑻卞浗鎵瑰垽鐜板疄涓讳箟灏忚瀹躲傜媱鏇存柉鐗瑰埆娉ㄦ剰鎻忓啓鐢熸椿鍦ㄨ嫳鍥界ぞ浼氬簳灞傜殑鈥滃皬浜虹墿鈥濈殑鐢熸椿閬亣锛屾繁鍒诲湴鍙嶆槧浜嗗綋鏃惰嫳鍥藉鏉傜殑绀句細鐜板疄锛屼负鑻卞浗鎵瑰垽鐜板疄涓讳箟鏂囧鐨勫紑鎷撳拰鍙戝睍鍋氬嚭浜嗗崜瓒婄殑璐$尞銆備粬鐨...
  • 鍘嗗彶涓婄殑鐙勬洿鏂鏄皝
    绛旓細鏌ュ皵鏂·鐙勬洿鏂(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锛1812骞2鏈7鏃-1870骞6鏈9鏃)锛屽崄涔濅笘绾嫳鍥芥渶浼熷ぇ鐨勪綔瀹讹紝涔熸槸涓浣嶄互鍙嶆槧鐜板疄鐢熸椿瑙侀暱鐨勪綔瀹讹紝浠栧湪鑷繁鐨勪綔鍝佷腑锛屼互楂樿秴鐨勮壓鏈墜娉曪紝鎻忕粯浜嗗寘缃椾竾璞$殑绀句細鍥炬櫙锛屼綔鍝佷竴璐〃鐜板嚭鎻湶鍜屾壒鍒ょ殑閿嬭姃锛岃疮褰绘儵鎭舵壃鍠勭殑浜洪亾涓讳箟绮剧锛屽閫犲嚭浼楀浠や汉闅惧繕鐨浜虹墿...
  • 浠嬬粛涓涓鐙勬洿鏂
    绛旓細涓汉灞ュ巻 (1812锝1870)Charles.Dickens 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1](Charles Dickens,1812--1870)鏄嫳鍥芥壒鍒ょ幇瀹炰富涔夋枃瀛︾殑濂犲熀浜轰笌鏉板嚭浠h〃,鏄户鑾庡+姣斾簹涔嬪悗瀵逛笘鐣屾枃瀛︿骇鐢熷法澶у奖鍝嶇殑灏忚瀹躲 浠h〃浣滄湁銆婂尮鍏嬪▉鍏嬪浼犮(1837)銆併婇浘閮藉鍎裤(鍙堝悕銆婂ゥ鍒楀紬路鐗圭淮鏂壒銆1838)銆併婅佸彜鐜╁簵銆(1841)銆併婇┈涓伮锋湵杩板皵缁寸壒銆(1844...
  • 鍏充簬鐙勬洿鏂鐨绠浠
    绛旓細涓銆鏌ュ皵鏂风媱鏇存柉锛19涓栫邯鑻卞浗鎵瑰垽鐜板疄涓讳箟灏忚瀹躲備簩銆1812骞2鏈7鏃ョ敓浜庢湸娆¤寘鏂競閮婏紝鍑虹敓浜庢捣鍐涘皬鑱屽憳瀹跺涵銆1870骞6鏈9鏃ュ崚浜庣綏鍒囨柉鐗归檮杩戠殑鐩栬尐灞卞簞銆備笁銆佷富瑕佷綔鍝侊細1銆併婂崥鍏规湱璁般1836骞村嚭鐗堛2銆併婇浘閮藉鍎裤1839骞村嚭鐗堛3銆併婂凹鍙ゆ媺鏂峰凹鍏嬭礉銆1839骞村嚭鐗堛4銆併婅佸彜鐜╁簵銆1841骞村嚭鐗堛5銆...
  • 扩展阅读: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 ... 狄更斯《双城记》 ... 查尔斯狄更斯英语简介 ... 查尔斯狄更斯 小杜丽 ... 狄更斯简介 ... 狄更斯的生平简介 ... 42个功勋人物简介 ... 查尔斯狄更斯作者简介 ... 查尔斯 狄更斯名言警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