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读书笔记

《读懂孩子的心》,书如书名,和孩子相关,和育儿相关,是读书人樊登的读书笔记。书里分为三章:无条件的爱的力量、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每个章节都对应相应的书。看完书,我心里的小孩也被治愈,温暖的力量。教育、育儿,侧重点都在育,除了言传身教,父母还需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性格的同时,充满智慧的孩子。

有人说,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也同样长这么大,没走弯路,所以我也这样教育我的小孩。话是没错,中国人讲究传承, 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越来越好,一代更比一代强。

昨天人民日报报道“面对面”栏目采访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荣一家,她是湖南省文科第四名,也是个留守儿童,她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网友热议,因为考古是个冷门专业,也是个“不赚钱”的行业。她选择这个专业事因为自己的兴趣,父母尊重她的选择。在记者问到她妈妈,得知女儿的成绩,你想到什么?妈妈说:“女儿有出息了,她的孩子不会再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可以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

父母努力工作是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陪伴孩子、读懂孩子的心是为了和孩子更好的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

1.评价

常言道:没有人不说人,没有人不被别人说。评价他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最好从正面评价他人,多看到他人的闪光点。评价他人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人外在的东西来证明他在社会上的存在,第二种是从内在进行评价。

我们评判孩子,是说宝贝特别聪明,学习特别好,还是说宝贝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沟通?

从内在评价一个人尤为重要。一个人只有充满安全感,才能自然地用第二种评价方式。

2.学会倾听

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倾听状态:第一,不要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孩子没有问你应该怎么做,你就不要说“你应该怎么做”, 这种话不是倾听的语言;第二,不要轻易跟孩子谈论家长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孩子在讲他的事,你却在想讲你的事,这是倾听的大忌;第三,别忽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他的痛苦并不重要。

3.和老师沟通

做老师的时候,遇见过各类家长,有的沟通顺畅,有的很难沟通。前两天,看见张玉石老师的文章,一语中的,家长不爽的不是你沟通的内容,而是你的态度。

那作为家长,老师找咱沟通孩子的问题,咱该怎么做呢?书中的方法可以试试:

·保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

·积极、主动地了解更多的情况;

·参与其中,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不是认为“这事不归我管”;

·找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请教;

·对自己想要什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告诉老师,他需要了解你的孩子的哪些方面;

·表扬老师;

·支持学校的工作而不恼火。

4.减少焦虑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寝食难安,之前网上说月入5万已经不能负担孩子的各项开销,家长可以省,娃报班不能省。鸡娃家长们焦虑,连带着娃也焦虑,每天都奔波在各个辅导班中。减少孩子焦虑,要限制自己的忧虑和想象。以下四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到我们。

第一个思维方式叫作“你想的事未必会发生”。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让每一个人把自己最担心的一件事写在纸上,投进纸箱子。两周之后,大家打开箱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担心的事都没有发生。焦虑来自担心。

第二个思维方式叫作“你想的事未必是事实”。人是一种特别善于幻想的动物,大量的矛盾是幻想出来的。人的痛苦往往来自推理。“庸人自扰”就是说很多焕似是目己找来的。

第三个是思维方式决定感受。事件发生未必导致你的压力增大,在事件发生和压力增大之间,隔着你的思维方式-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比如说,成绩考得很差,是不是压力就一定很大?未必!看你怎样看待这件事了。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反应。当价值观不稳固,或者不正确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个小小的痛苦变得特别大。而真正有稳定价值观的人,即便身处困境,他依然可以露出安详的微笑,对所有来帮他的人双手合十,表示感激。

第四个思维方式就是要对抗全有或全无。我们特别容易在生活中产生全有或全无的表现。比如,我表扬了一个团队的小姑娘,她有可能很高兴,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特别有前途。但如果我说她的某个方案写得不好,她就立即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没前途了,老板不喜欢自己,得换工作了。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件事就特别高兴,也会因为一件事特别不高兴。同样的事,它未必完全是个好消息,也未必完全是坏消息。当我们看透全有或全无时,才会达到中庸,才知道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就处理什么事,只要保持正面即可。

5.表扬的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扬孩子,“你真棒!”“真聪明!”这类评价式的表扬不绝于耳。表扬孩子应该肯定他的动机和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肯定结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了、不知道哪儿做对了,就不会继续养成这个习惯。如果肯定的是过程和动机,他就会继续保持探索精神,下一件事会做得更好。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就是他成长的过程,伴随着成长,不断地增长知识是一种更天然、更自然的教育方式。

幼稚的人会在梦想前担心、怀疑做不到怎么办。他们只会有想法、情绪,但不会行动;而成熟的人如果真的想做的话,就要从小事做起,来分析,制订计划,画路线图,一点一点地行动。

自勉

  • 銆婅鎳傚瀛愮殑蹇冦嬭涔︾瑪璁
    绛旓細绗竴瑕侀潬澶栭儴鍔姏,瀹堕暱鍜岃佸笀灏婇噸瀛╁瓙鐨勮妭濂,璁╁瀛愰氳繃涓嶆柇鎺㈢储鍜屽涔犳潵涓嶆柇瀹屽杽浜烘牸,涓嶆柇淇偧銆 绗簩闈犲瀛愯嚜韬皟鑺傘 鍐呭悜瀛╁瓙鐨勬綔鍦ㄤ紭鍔 鍒ゆ柇鍐呭悜杩樻槸澶栧悜鏈閲嶈鏍囧織,鏄鐪嬩粬鑾峰彇銆佹秷鑰椼佷繚瀛樿兘閲忕殑鏂瑰紡銆 瀵规槑鏄剧緸鎰у拰涓嶈嚜淇$殑鍐呭悜瀛╁瓙,涓ュ帀鐨勫寰呭寘鎷繃鍒嗕弗鍘夌殑绠℃暀蹇呯劧浼氬け璐(鍙兘瀛╁瓙鍙樺緱鏇村鍍绘垨鑰呭彌閫)銆...
  • 涓嶈鍚戞槑澶╄祳璐
    绛旓細浜嬪疄涓婏紝鎴戣姳浜嗗崐骞村鐨勬椂闂存墠鎶銆婅鎳傚瀛愮殑蹇冦璇诲畬锛岃嚦浠璇讳功绗旇杩樻病鏈夊啓瀹屻傛绘兂鐫浠庢槑澶╁紑濮嬫敼鍙樺惂锛屾槑澶╁啀鍔姏鍚э紝涓嶅仠鍦板悜鏄庡ぉ璧婅处銆傛槑鏃ュ鏄庢棩锛屾槑鏃ヤ綍鍏跺銆傚叾瀹炶繖浜涢兘鏄己涔忚嚜鎺у姏鐨勮〃鐜般傛垜鐭ラ亾閽堝鎷栧欢鐥囨渶鏈夋晥鐨勫氨鏄潥鎸佷粖鏃ヤ簨浠婃棩姣曪紝鐒惰屾湁鏃朵负浜嗚嚜鎺э紝甯稿父璁╄嚜宸辩瓔鐤插姏灏姐備负浜嗘敼鍠勬嫋寤...
  • 銆2-6宀,鏈夎叮鐨勫辜鍎垮績鐞嗗銆嬭涔︾瑪璁1
    绛旓細涔犳儻浜嗚鍒欑殑鎴愬勾浜虹湅鍒瀛╁瓙鐨涓浜涚濂囪涓,甯镐細瑙夊緱瀛╁瓙澶皟鐨崳铔,澶浜哄ご鐤间簡,甯稿父浼氬懙鏂ュ瀛,鎯╃綒瀛╁瓙,杩欐牱鍙嶈屾洿瀹规槗婵鍙戝瀛愮殑閫嗗弽蹇冪悊,璁╁瀛愭洿涓嶅惉璇濄 瀵逛簬瀛╁瓙鐨勮皟鐨,瀹堕暱涓嶈鎬ヤ簬璁枼瀛╁瓙,瑕佸垎鏋愬瀛愯涓虹殑鍔ㄦ満鏄粈涔,鏄崟绾殑璋冪毊,杩樻槸濂藉蹇冮┍浣夸笅鐨勬帰绱㈣涓,鍐嶅喅瀹氭槸鍔濋樆杩樻槸鍥犲娍鍒╁銆 瀹堕暱涔熻鏈変竴...
  • 骞煎効鏁欏笀璇讳功绗旇銆婂瀛愭妸浣犵殑鎵嬬粰鎴戙
    绛旓細鐪嬩簡杩欎釜渚嬪瓙璁╂垜鍙嶆濅簡鑷繁浠ュ墠鍦ㄥ鐞嗚繖绫讳簨鎯呯殑鏂瑰紡銆佹柟娉曪紝瑙夊緱鑷繁鐪熺殑蹇借浜嗗幓璇绘噦瀛╁瓙鐨勫績銆傝繕璁板緱鏄皬鐝紑瀛︾殑澶翠竴澶╋紝濂藉骞煎効閮藉湪鍝紝濂戒笉瀹规槗锛屽辜鍎块兘涓嶅摥浜嗐傝繖鏃跺張鏉ヤ簡涓鍚嶆柊鐢燂紝鎴戠敤鐑儏鐨勬佸害鍘昏繋鎺ヤ粬锛屽彲鏄粬鍗翠笉棰嗘儏锛屾姄鐫濡堝鐨勬墜涓嶆斁寮锛屾垜璇曠潃鍘荤壍浠栫殑灏忔墜锛屽嵈琚粬鐢╁紑浜嗐傚闀...
  • 銆婅鎳傚瀛愮殑蹇冦嬭涔︾瑪璁
    绛旓細銆婅鎳傚瀛愮殑蹇冦嬶紝涔﹀涔﹀悕锛屽拰瀛╁瓙鐩稿叧锛屽拰鑲插効鐩稿叧锛鏄涔︿汉妯婄櫥鐨勮涔︾瑪璁銆備功閲屽垎涓轰笁绔狅細鏃犳潯浠剁殑鐖辩殑鍔涢噺銆佷笌瀛╁瓙涓璧锋垚闀裤佷翰瀛愭矡閫氱殑鏂规硶涓庤缁冿紝姣忎釜绔犺妭閮藉搴旂浉搴旂殑涔︺傜湅瀹屼功锛屾垜蹇冮噷鐨勫皬瀛╀篃琚不鎰堬紝娓╂殩鐨勫姏閲忋傛暀鑲层佽偛鍎匡紝渚ч噸鐐归兘鍦ㄨ偛锛岄櫎浜嗚█浼犺韩鏁欙紝鐖舵瘝杩橀渶涓嶆柇瀛︿範锛屽畬鍠勮嚜宸...
  • 扩展阅读:《倾听孩子》读书笔记 ... 《读懂孩子》教师摘抄 ... 《教师的语言力》摘抄 ... 《读懂孩子》教师笔记 ...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 《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 《教育从爱开始》读书笔记 ... 《稻草人》读书笔记 ... 《勇敢做自己》读书笔记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