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文化导致知识分子的病苦

狂人—迫害狂病

狂人在文中一出场便满心紧张,晚上总是睡不着,总担心有人要害他,一开始狂人觉得周围的人“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狂人惧怕周围人的交头接耳,也怕小孩子的议论,他总担心周围的人对他充满预谋与恶意,便分外注意周围人的神色与举止,狂人感觉周围人的青面狼牙,满眼凶光。连一个人对他笑一笑,“我便从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起初狂人的心里充满了猜测的不安与恐慌。经过观察与研究,狂人发现佃户等人在吃人,于是联想到“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狂人的哥哥请一个老头给狂人诊一诊,便引发了狂人的进一步发现“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谁都想“吃人”,谁都有可能被吃掉;再经过揣度与挖掘连狂人自己也有四千年吃人的履历。狂人几乎一出场便是一直经受迫害的形象,似乎一直怀疑,忐忑,求证,似乎一点“风吹草动”,便引发他暗藏明露的“心病”。而且从这一系列的描述里,狂人的迫害狂症,被一步一步剖析得更严重,他的内心根据“吃人”情况的变化,由开始的不安,恐惧到绝望。读者的心跟着狂人不定,不安,郁躁。看完整篇文章,明白了狂人有“病人”的迹象,但也有“病”了之后的独醒:他认识到,他处在一个吃人的社会,人人吃人,人人也可能被人吃掉,他曾很想劝说别人不要吃人,却最后发现自己也吃人,然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他是“病”人,但他却是清醒的人。这样一个清醒的病人,病源在哪里?在于根植思想的土壤,因为封建制度文化的本质便是“吃人”,于是狂人的病苦无法避免,也无法摆脱。《长明灯》中的疯子,一心设法熄灭长明灯,认为只有熄灭长明灯,才“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几乎他在文中一出现便是疯子,而他唯一的目标便是将长明灯熄灭。他是怎么疯的,在文中似乎看不出明确的交代,但是《长明灯》中的疯子,是生活在吉光屯那样的村庄,“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动一动就须查黄历,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倘没有写,出去也须走喜神方,迎吉利。”吉屯光的村们,想方设法,护卫“长明灯”,在他们的意识里,长明灯一灭,似乎天就塌了,吉屯光也面临灭顶之灾了,于是他们一起商讨,一起对抗,一起残害要灭灯的人。这里的村们,是封建制度的执行者,捍卫者与拥护者,说到底是封建制度本身对人的愚弄与践踏,衍生给人的病苦。

陈士成—痴迷

如果说科举是孔乙己的伤痕,那么更是陈士成的命脉。《白光》中陈士成的科举进学梦—很美: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普通人敬若神明,全新的屋宇,门口是旗杆和匾额。正是在这种“美梦”的诱惑下,陈士成参加了多达十六次的科举考试,彻底沦陷在科考的途中。当他终于知道应试科考第十六次失败时,他感觉“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似乎已无力在科举的路上前进,转而陷入精神恐慌与坍塌中,于是在得不到榜上的功名, 想起了可以圆“美梦”的财宝—陈家的祖宗埋着无数的财宝在屋子下,他便去掘地下的藏镪,将内心的寄托与幻想,延伸到地下。与其说他在乎的是科举进学,倒不如说他更本质的需求是拥有做“剥削阶级”的资本,有权有钱有人供奴役,他心里充满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的封建价值观,他相信只要科举联捷,这个美梦便能成真,于是他一再参加科举考试,虽然一再落地,却一再坚持,他痴迷的不是科举本身,而是痴迷于科考成功而带来的金钱与权力。科举制度本身是一大骗局,陈士成却遭其诱惑而无法自拔,终于跟着“白光”幻象,连命都搭了进去,陈士成的这种病苦,岂会轻?科举制度害人,的确能将人害死,陈士成用性命告诉给活着的人。

孔乙己—麻木

孔乙己在文章中一出现便是一幅潦倒,破落的形象:“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些伤痕;一副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面对“短衣帮”笑话他偷东西,他便用“窃书不能算偷”,“君子固穷”,为自己争辩。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蒋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由文中描述看来,孔乙己有那么一些文化人的资本,因为他读过书,识字,也写得一手好字,仅仅凭这一点也能换些生存;孔乙己也时常摆些文化人的姿态,有着以文化人自居的清高,因为他在“短衣帮”里,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似乎这样穿着长衫,便着上了文化人的光环,因此他同“短衣帮”说话时,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当“短衣帮”质疑孔乙己是否识字时,“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孔乙己把自己同短衣帮区分得很清楚,似乎孔乙己只有这点是清楚的,别的他似乎都麻木,尤其是生存境遇。他看不到自己同“短衣帮”的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穷人,甚至他比短衣帮更有生存压力,因为短衣帮无论如何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力来换取生存所需,然而孔乙己是“好吃懒做”,也正因为这一点,他连“钞书”的事情也断了,文中也看不出他会别的营生,于是为了生存,“偷”似乎成了他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由此他便经常挨打,也时常受伤,而这些便成了短衣帮的笑料,在短衣帮看来孔乙己还不如他们。事实上孔乙己也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弱势”,他以文化人自居的清高,与甘于贫穷,无非是那时代文人由来已久的一种通病,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与自我推脱,他把文人那种麻木的心里与状态,移接给自己。孔乙己的“偷”,是众所周知的惯偷,他也因此经常挨打,最后终于因打而死去。但是孔乙己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这种行为进行反思,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到耻辱,他有着文化人的假清高,却没有移接文化人的骨气与真清高,他一再遭人笑话,却一再为自己辩解,从不去想“偷”的这种行为对不对,也从不去想,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真的过得像文化人,他只是死守着文化人精神的糟粕,却没有继承文化人那些优良传统。他有些文化,却不会思考,他只是麻木的生存在当时当世。

四铭、高尔础—虚伪

《肥皂》中的四铭,封建复古派代表人物,以端风俗正人心为己任。在家实行封建家长制,规定妻子儿女打八卦拳,学孝女等,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四铭认为学生没有道德,社会上也没有道德,他在街上看到与祖母一起讨饭的少女,便想做个诗题为“孝女行”的文章登报,借此来针砭社会。可是,一块肥皂与一句光棍的语言“咯吱咯吱遍身的洗一洗,好得很哩!”的话,暴露了四铭的猥琐内心,四铭被他的太太看穿,露出了原形。而与“移风文社”的所谓好友在一起时,一再重复那句“咯吱咯吱……假道学便昭然若揭了。只不过四铭同道统他们不一样,道统的猥琐,下流是直接的,暴露的,四铭的则隐秘,幽暗。他明明是对一个少女的意淫,却硬是打着宣扬与表彰传统伦理道德的幌子,这只不过表明四铭更虚伪,很有些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意味。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生活中的肖像:在备课期间,他把从早晨到午后的时间,全用来照镜子,在镜子里看到眉棱上的瘢痕想竭力遮住,他想到,这瘢痕大概会给女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而愤愤不平。在教员预备室里,他又想到:“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上的瘢痕总应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而当他真站到讲台,却心虚胆怯,看女学生时,“连忙收回眼光”,总疑心听到了大家的嘲笑,课后却死认是女学生的“闹”,让他放弃教学。高尔础在学生前面表现出来的慌乱,窘迫,局促,与课后的掩耳盗铃,比那瘢痕更丑陋,惹人嫌弃。作为一名教员,他不在学问上做功夫,不在备课上做努力,不在讲课时做用心,却一心想给女学生留下好印象。高尔础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心理活动,如同女人化妆,做表象功夫。生活中的高尔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与人一起在牌桌上合谋捣鬼弄毛家大儿子的钱……他的老朋友黄三,老钵认为他谋女教员的职务是为了看女学生,黄三曾对高尔础说“你怎么在外面看看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即使这样一位不学无术的高尔础居然还发表了一篇名文,弄得自己很有些名气,他便觉得“黄三一无所长,便有些下等相了。”因此当黄三在同他对话时,高尔础便板着脸正正经经的回答道:“不要胡说,我正在预备功课……。”而当黄三偶然发现高尔础改了名字时,高尔础只是傲然的一笑,俨然自己便成了大文学家高尔基,心里对黄三无比的藐视。当黄三提议在牌桌上合谋别人的钱财时,高尔础却到床头取了麻将牌盒,交给黄三。不难看出,高尔础同黄三等人,在本质上都不学无术,卑鄙,下流,丑恶。只不过高尔础擅于包装自己,把自己装扮得有学问,假斯文,在这些自我感觉的假象里,衍生优越感。因此高尔础的虚伪,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很自然,连他自己都当真。

狂人,封建制度的反抗者,他像是黑暗社会里的一道明光,让人看到清醒与希望;陈士诚,是封建科举的牺牲品,虽然他给人“可怜人自由可恨之处的意味但也令人同情;孔乙己的麻木,真让人为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四铭,高尔础之流是封建制度的追随者,他们拥护封建文化制度,披着伦理道德的外衣,却装着满肚子的男盗女娼,行着假道学,作者对他们充满了批判,而读者对他们充满了憎恶。鲁迅用这几个知识分子,来尽情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残忍和毒害,它像是一颗恶性的毒瘤,携着病苦,散发人间。

二、在启蒙思想下,有现代思想,清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病苦

魏连殳—孤独

魏连殳,就像一个影子,黑在人的心里。他父母早亡且无子嗣,祖母死了后,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租住在一家丧妻无续弦有三个小孩的家庭里。在人们看来魏连殳脾气有些古怪,对人爱理不理。他的本家把他当作外国人一样的看待,觉得他很异样。他的神色总是冷冷的,却亲近失意的人,很少有长久的朋友,喜欢孩子。的确,魏连殳,不是一个人活着,在他的周围活着许多人;而他又确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把大人看得很坏,不让自己靠近别人,也不轻易让别人亲近自己,不被周围的人理解,认同。从业时魏连殳的孤独,在于他对人世看法的尖锐,悲观,失望,导致他有意识的与人维持着距离与隔阂。“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魏连殳,就像一个场,以他为中心向周边延伸,伸手触摸满是孤单。还好,他还有亲近的人,那就是小孩,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后来的坏是环境教的。正因为这样他曾经为房东家的孩子买东西,也为房东孩子的病而忧心。原本他的心里还有些热气与纯真,后来因为失业,房东家孩子对他的冷漠与疏离,让他丧失了最后一些温情,他将这一点近似阳光的东西也扼杀了。他看到孩子不再欢欣,不再眼睛里闪光,他对孩子也开始捉弄,糟践。他让孩子学狗叫,给自己磕头。这些恶劣的行为里,让读者感觉到魏连殳的内心,已在孤独的深渊里沉沦。为了让自己多活几天,为了不让自己毁灭,他选择了做杜师长的顾问,他从自己造的独头茧里伸了出来,正是这让他彻底的孤独,因为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失败了,于是他由思想的攻击,变成了行动的攻击。他不需要拿出真正的武器,他只是变相的运用了权力,让周围的人向自己屈服,来寻求主观的快感与刺激。他的客厅后来“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自杀,新的冷眼和恶心,新的失眠和吐血……。”这种表面的热闹,风光,疯狂,让魏连殳感觉到了无比的压迫,无比的颓废,无比的孤独,他在自杀似的活着。魏连殳的一生,总让我想起他在祖母办丧时那一惊人的举动:“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里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何尝不是他在真实生活中极端孤独的爆发?他那孤独似的病苦沦陷在他的骨髓里。

吕纬莆—颓废

在作者的记忆中,曾经的吕纬莆敏捷精悍,充满着朝气与激进。作者在小说中曾这样描述“那上来的分明的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的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莆了。”接着作者很快就发现吕纬莆在精神方面似乎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颓唐,连眼睛也失去了精采,别后怕已十年的时间,作者邀他同坐踌躇方才坐下。从这些起初的细节描写中,读者不难发现,吕纬莆给作者的感觉已大不如从前,眼前的他拘谨而又毫无神采。这是作者用眼睛扫描,用心感触久别后吕纬莆的颓废。而从吕纬莆自己敞说别后的生活,无外乎生活过得不如意,做些无聊的事情,为了母亲的心愿给其弟弟迁坟,也为了其母亲的心愿给一女子送绒花,为了生计教学生“子曰诗云”,《女儿经》之类。而这样的别后述说,更给读者一种颓废生活的感觉,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看不到丁点的生活之光,思想之光。作者同吕纬莆在酒楼的相遇,让吕纬莆自叙:“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这些无聊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当作者问吕纬莆:“你以后怎么办呢?”“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对比外表,行动,语言,吕纬莆似乎由一个极端过渡到了另一个极端,让他更显颓废。之前他曾因为思想的激进去拔掉神像的胡子,也曾因议论改革同人打起来。由此可以看出曾经的他很热血,很有思想,很奋进,像路上的前行者,大胆而又勇敢,狂热而又无所畏惧。也许正因为这样,吕纬莆在失望时,迫于生计教“子曰诗云”,《女儿经》连他自己也痛恨的东西。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一个敷敷衍衍,模模胡胡,随随便便。即使他怕之前的朋友会因为他现在的样子而不认他做朋友。他已经彻底的颓废了,无力去实施他之前的梦想,也无心去筹划未来,他就这样颓废得龟缩起来。

子君—执拗

子君有一句话,非常有力量。“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出了一个旧时女子的坚决,勇敢与执拗。在那个时期,能说出这样一句话,那无疑是向封建制度发出一声呐喊,一种宣告,宣告即将开始的战争。子君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她对在路上时时遇到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是大无畏的。毫无疑问,子君为了自己的爱情,作了多大的反抗同牺牲,又是多么的勇敢与绝对。她选择失去亲人,选择镇静的面对外界的压力。即使为了自己的爱情,子君几乎失去所有,当子君刚同涓生在一起,为房子筹备时,她就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涓生阻拦她,还是定要卖。婚后,喂阿随,饲养小油鸡,哪怕同邻居暗斗,哪怕涓生反对,埋怨,催逼,因为这些同涓生暗生裂痕,子君依然行我,如果不是因为迫于生计,子君不会放弃阿随,油鸡们,尽管因为这些小动物与邻居争斗,与爱人斗气。子君就是那样执拗,为心中所愿,然而,正是因为这份执拗与不理性,而引发悲剧。当涓生对子君说“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子君选择了决裂与死亡。子君似乎就是这种人:一切为了爱情。为了爱情,可以不要一切,失去爱情,将会奉上生命。从生活的细节看来,子君确实有那么一股执拗。然而这注定会失败,因为子君有着为了爱情而执拗的内心力量,却没有做撤退的准备。她还来不及明白现实的残酷,爱情的易变。她似乎只有执拗的为爱而爱的思想,却没有想过为了爱的延续而做准备。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爱情里,本身就是一场赌博。

魏连殳,吕纬莆,子君他们有着现代人的价值观,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都与生活作反抗,然而他们的反抗就像烟花,在社会的大背景下,逐渐的暗淡,消隐。让读者对他们充满着悲悯与同情。

在阅读与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过程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描绘知识分子的底色。无论是受封建制度传统文化影响的旧知识分子,还是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新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弥漫着悲剧的意味。鲁迅通过刻画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对传统的封建文化制度进行最深刻,最猛烈的抨击与批判;同时他也看到了启蒙思想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扰和病苦【2】。鲁迅一直着力表达国人的国民性,而作为国人中的一个分支—知识分子:旧的知识分子,深受传统文化的束缚,灵魂早已经麻木,腐朽【2】;新的知识分子,即使接受了新思想,病苦却无法解除,虽然觉醒了,反抗了,却依然看不到出路。

参考文献:

【1】《鲁迅小说全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到24页

【3】《鲁迅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郜元宝,2005年版,第42—70页

【4】《他们是孤独者》,唐莉,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26卷第6期,2005年6月

【5】《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刘明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7年12月

【6】《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许旭英,企业家天地·183

   

  • 椴佽繀灏忚涓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
    绛旓細1銆佸瓟涔欏繁 瀛斾箼宸辨槸椴佽繀灏忚銆婂瓟涔欏繁銆嬩腑鐨勪富浜哄叕銆傘婂瓟涔欏繁銆嬫槸椴佽繀鍦ㄢ滀簲鍥涒濊繍鍔ㄥ墠澶曠户銆婄媯浜烘棩璁般嬩箣鍚庡啓鐨勭浜岀瘒鐧借瘽灏忚锛岃繖绡囧皬璇存弿鍐欎竴涓病鏈夎冧笂绉鎵嶇殑璇讳功浜哄瓟涔欏繁锛屼粬涓уけ浜嗗仛浜虹殑灏婁弗锛屾拨钀戒负灏忛厭搴楅噷浜轰滑鍢茬瑧鐨勫璞★紝浠庤屾毚闇蹭簡褰撴椂鐨勭ぞ浼氶棶棰樸傚瓟涔欏繁閭e彲鎬滆屽彲绗戠殑涓х壒寰佸強鎮叉儴缁撳眬锛屾棦鏄...
  • 椴佽繀绗斾笅鐨勭煡璇嗗垎瀛愬舰璞涓昏鍙互鍒嗕负鍝嚑绉嶇被鍨?璇峰叿浣撹鍑鸿繖鍑犵绫诲瀷...
    绛旓細1锛庨瞾杩呯瑪涓嬬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涓昏鍙互鍒嗕负浠ヤ笅涓夌绫诲瀷锛氫竴鏄皝寤哄埗搴︾殑鍙楀鑰呭拰鐗虹壊鑰锛屽銆婂瓟涔欏繁銆嬩腑鐨勫瓟涔欏繁銆併婄櫧鍏夈嬩腑鐨勯檲澹垚绛夈 2锛庝簩鏄皝寤哄埗搴︾殑缁存姢鑰呭拰杩介殢鑰咃紝濡傘婅偉鐨傘嬩腑鐨勫洓閾併婇珮鑰佸か瀛愩嬩腑鐨勯珮灏旂绛夈 3锛庝笁鏄皝寤哄埗搴︾殑鐮村潖鑰呭拰鍙嶆姉鑰咃紝濡傘婄媯浜烘棩璁般嬩腑鐨勭媯浜恒併婅嵂銆嬩腑鐨...
  • 姹椴佽繀灏忚涓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 鎻愮翰
    绛旓細椴佽繀鐨勫皬璇翠腑鎵鎻忕粯鐨勭煡璇嗗垎瀛愮殑褰㈣薄涓昏鍒嗕负:鍏锋湁灏佸缓鎬濇兂鐨勭煡璇嗗垎瀛愮殑褰㈣薄銆佸叿鏈夊皬璧勪骇闃剁骇鎬濇兂鐨勭煡璇嗗垎瀛愮殑褰㈣薄銆佷互鍙婅閱掔殑鐭ヨ瘑鍒嗗瓙鐨勫舰璞銆傚湪浠栦滑鐨勮韩涓婁綋鐜颁簡涓浗鐨勬棫鐭ヨ瘑鍒嗗瓙鎵鍏锋湁鐨勫彲鎮叉с 涓銆佸叿鏈夊皝寤烘濇兂鐨勭煡璇嗗垎瀛愬舰璞; 鐢变簬浠庣Е鍒濆埌娓呮湯,灏佸缓闃剁骇濮嬬粓鍗犳嵁鐫缁熸不鍦颁綅,鑰屽皝寤烘濇兂鍙堝凡缁忓湪浜轰滑鐨勫績涓牴娣辫拏...
  • 椴佽繀绗斾笅鐨勭煡璇嗗垎瀛愬舰璞
    绛旓細涓銆佽嫤闂峰椒寰ㄣ佽蒋寮卞姩鎽囩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 椴佽繀瀵圭煡璇嗗垎瀛愰鏉愮殑寮鎺,鐫鐪间簬鎻ず浠栦滑鐨勭簿绁炲垱浼や笌鍗辨満:杈涗亥闈╁懡鐙垬澶氭暟鐨勮嫳闆勬憜鑴变笉浜嗗鐙呭懡杩,鍦ㄦ湡寮哄ぇ鐨勫皝寤哄帇鍔涗笅,鍍忎竴鍙潎瀛愰浜嗕竴灏忓湀,鍙堝洖鏉ュ仠鍦ㄥ師鍦扮偣,鍦ㄩ鍞愪腑鏃犺緶娑堢(鐫鐢熷懡(銆婂湪閰掓ゼ涓娿);鐢氳嚦鈥滆含琛屽厛鍓嶆墍鎲庢伓銆佹墍鍙嶅鐨勪竴鍒,鎷掓枼鍏堝墠鎵宕囦话,鎵涓诲紶鐨勪竴鍒...
  • 椴佽繀灏忚涓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
    绛旓細鍦ㄩ槄璇讳笌鍒嗘瀽椴佽繀灏忚涓殑鐭ヨ瘑鍒嗗瓙鐨勮繃绋嬩腑,鈥滃搥鍏朵笉骞,鎬掑叾涓嶄簤鈥濇槸椴佽繀鎻忕粯鐭ヨ瘑鍒嗗瓙鐨勫簳鑹銆傛棤璁烘槸鍙楀皝寤哄埗搴︿紶缁熸枃鍖栧奖鍝嶇殑鏃х煡璇嗗垎瀛,杩樻槸鍙楀惎钂欐濇兂褰卞搷鐨勬柊鐭ヨ瘑鍒嗗瓙,浠栦滑涓殑澶у鏁伴兘寮ユ极鐫鎮插墽鐨勬剰鍛炽傞瞾杩呴氳繃鍒荤敾涓绯诲垪鐨勭煡璇嗗垎瀛愬舰璞,鏉ュ浼犵粺鐨勫皝寤烘枃鍖栧埗搴﹁繘琛屾渶娣卞埢,鏈鐚涚儓鐨勬姩鍑讳笌鎵瑰垽;鍚屾椂浠栦篃鐪嬪埌浜...
  • 銆婂憪鍠娿嬪埢鐢讳簡涓嶅皯鏃鐭ヨ瘑鍒嗗瓙鐨勫舰璞,璇曚妇涓や緥浣滅畝瑕佸垎鏋
    绛旓細(涓) 椴佽繀灏忚涓殑涓嬪眰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 銆婂憪鍠娿嬩腑鎵鎻忓啓鐨勪竴绯诲垪涓嬪眰鏃х煡璇嗗垎瀛愮殑鎮插墽锛屼粬浠悇鑷互琚井杈便佽鎹熷銆佽鎵洸銆佽铏愭潃鐨勮娉汉鐢燂紝鎻湶浜嗗皝寤虹ぞ浼氱殑榛戞殫娈嬪繊鍜屽喎閰凤紝灞曠幇浜嗕竴骞呬护浜洪ⅳ鏍楃殑灏佸缓涓讳箟鍚冧汉鍥剧敾銆傚叾褰㈣薄浠h〃鏈夈婂瓟涔欏繁銆嬩腑鐨勫瓟涔欏繁锛屻婄櫧鍏夈嬩腑鐨勯檲澹垚绛夛紝浠栦滑澶ч兘鏄涓惧埗搴︾殑鐗虹壊...
  • 鍒嗘瀽閮佽揪澶瑪涓嬬殑闆朵綑鑰呭拰椴佽繀浣滃搧涓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鐨勫紓鍚
    绛旓細鍦椴佽繀鐨勫皬璇翠腑锛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鍒嗕负涓ょ被銆傜涓绫绘槸鍙楀皝寤烘暀鑲插埗搴﹀奖鍝鐨勭煡璇嗗垎瀛锛屼緥濡傚瓟涔欏繁锛堛婂瓟涔欏繁銆嬶級銆侀檲澹垚锛堛婄櫧鍏夈嬶級銆佸洓閾紙銆婅偉鐨傘嬶級銆侀珮灏旂锛堛婇珮鑰佸か瀛愩嬶級銆傚瓟涔欏繁鍜岄檲澹垚鏄涓惧埗搴︾殑鐗虹壊鍝侊紝鍥涢摥鍜岄珮灏旂鍒欐槸灏佸缓涓讳箟鎬濇兂鐨勭淮鎶よ呫傞瞾杩呴氳繃缁嗚吇鐨勬弿缁橈紝灏忕殑浜嬩欢锛屾繁鍒绘彮绀轰簡鍥芥皯...
  • 璁椴佽繀灏忚涓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鐨勬彁绾叉庝箞鍐
    绛旓細涓銆椴佽繀灏忚涓煡璇嗗垎瀛愬舰璞鐨勫埢鐢 銆婂瓟涔欏繁銆涓殑瀛斾箼宸憋紝銆婄櫧鍏夈嬩腑鐨勯檲澹垚绛夛紝浠栦滑澶ч兘鏄涓惧埗搴︾殑鐗虹壊鑰呭拰娈夎懍鑰呫傜涓惧埗搴︿骇鐢熶簡鏋佸皯鏁扮殑鏉冨娍鑰咃紝鑰屽ぇ澶氭暟鐭ヨ瘑鍒嗗瓙鍒欏儚瀛斾箼宸便侀檲澹垚杩欐牱锛屼竴鐢熺櫧棣栫┓寰勶紝鐧炬棤涓鑳斤紝绌锋剚娼﹀掋佹拨钀戒笅灞傘傝屾洿鍙偛鐨勬槸锛屼粬浠竴鐢熷彈鍏跺鑰屼笉瑙夋偀銆備粬浠粠鏉ヤ篃鎰忚瘑涓嶅埌...
  • 椴佽繀灏忚涓濉戦犵殑浜虹墿褰㈣薄鏈夊摢浜?
    绛旓細椴佽繀鐨勫皬璇涓昏濉戦犱簡鐜颁唬涓浗鐨勪袱绫诲瀷浜虹墿褰㈣薄锛屼竴绫绘槸浠ュ瓟涔欏繁銆侀檲澹垚銆佸悤绾敨銆侀瓘杩炴銆佸瓙鍚涘拰娑撶敓涓轰唬琛鐨勭煡璇嗗垎瀛鐨勫舰璞°備粬浠垨鎯ㄥ彈灏佸缓鏁欒偛鍒跺害姣掑鐨勭煡璇嗗垎瀛愶紙浠ュ瓟涔欏繁銆侀檲澹垚涓轰唬琛級;鎴栨湁杩涙瑕佹眰鍜屽彉闈╂効鏈涚殑鐜颁唬鐭ヨ瘑鍒嗗瓙锛堜互鍚曠含鐢侀瓘杩炴绛変负浠h〃锛;浜︽垨鏄滀簲鍥涒濆悗杩芥眰璧勪骇闃剁骇涓цВ鏀剧殑鐭ヨ瘑...
  • 姹傚姪銆婅椴佽繀灏忚涓殑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銆嬭鏂囩殑缁撹 300鈥400瀛
    绛旓細锛堝弬鑰冧竴锛椴佽繀灏忚涓浜虹墿褰㈣薄鐨勯瓍鍔涗笉浠呭湪浜庣敓鍔ㄣ佸舰璞★紝杩樺湪浜庨肩湡銆佺湡瀹烇紝鏇村湪浜庡睍绀哄浗浜虹伒榄傜殑鍏稿瀷褰㈣薄銆備粬鎶婁汉鐗╂斁鍦ㄨ緵浜ラ潻鍛借嚦浜斿洓鍓嶅悗杩欐涓浗绀句細鍙戠敓宸ㄥぇ鍙樺寲鐨勫吀鍨嬪巻鍙茬幆澧冧腑锛岀鍔涘彂鐜颁汉鐗╄韩涓婂鏂归潰鐨勭ぞ浼氬奖鍝嶅拰鍗拌锛岄氳繃浜虹墿澶嶆潅鎬ф牸鐨勬弿缁橈紝鍔涘浘鍙嶆槧鍑虹ぞ浼氭湰璐ㄣ鐭ヨ瘑鍒嗗瓙褰㈣薄鐨勬ф牸铏戒笉灏界浉鍚岋紝浣...
  • 扩展阅读:鲁迅肥皂中四铭的人物形象 ... 鲁迅笔下的国人形象 ... 鲁迅笔下现代知识分子 ... 鲁迅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 ...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 ...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 ... 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 鲁迅小说中的狂人的形象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