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u5c11\u6570\u6c11\u65cf\u7684\u8282\u65e5\u6709\u54ea\u4e9b \u5c11\u6570\u6c11\u65cf\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

\u5c11\u6570\u6c11\u65cf\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u6709\u54ea\u4e9b\uff0c\u90fd\u6709\u4ec0\u4e48\u98ce\u4fd7

\u5c11\u6570\u6c11\u65cf\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u6709\u8499\u53e4\u65cf\u4eba\u7684\u767d\u8282\u3001\u50a3\u65cf\u7684\u6cfc\u6c34\u8282\u3001\u4e09\u6708\u4e09\u796d\u9f99\u8282\u548c\u539a\u5357\u8282\u7b49\u3002
1\u3001\u8499\u53e4\u65cf\u4eba\u7684\u767d\u8282\uff0c\u662f\u8499\u53e4\u65cf\u7684\u201c\u6625\u8282\u201d\u3002\u76f8\u5f53\u4e8e\u6c49\u65cf\u6625\u8282\u7684\u5e74\u8282\uff0c\u4f20\u8bf4\u4e0e\u5976\u98df\u7684\u6d01\u767d\u6709\u5173\uff0c\u542b\u6709\u795d\u798f\u5409\u7965\u5982\u610f\u7684\u610f\u601d\u3002\u5bb6\u5bb6\u90fd\u5403\u624b\u628a\u8089\uff0c\u4e5f\u8981\u5305\u997a\u5b50\u3001\u70d9\u997c\uff0c\u521d\u4e00\u7684\u65e9\u6668\uff0c\u665a\u8f88\u8981\u5411\u957f\u8f88\u62dc\u796d\uff0c\u656c\u5976\u8336\uff0c\u656c\u9152\u3002
2\u3001\u50a3\u65cf\u7684\u6cfc\u6c34\u8282\uff0c\u4ea6\u79f0\u201c\u6d74\u4f5b\u8282\u201d\uff0c\u4eba\u4eec\u6e05\u65e9\u8d77\u6765\u4fbf\u6c90\u6d74\u793c\u4f5b\uff0c\u4e4b\u540e\u4fbf\u5f00\u59cb\u8fde\u7eed\u51e0\u65e5\u7684\u5e86\u795d\u6d3b\u52a8\uff0c\u671f\u95f4\uff0c\u5927\u5bb6\u7528\u7eaf\u51c0\u7684\u6e05\u6c34\u76f8\u4e92\u6cfc\u6d12\uff0c\u7948\u6c42\u6d17\u53bb\u8fc7\u53bb\u4e00\u5e74\u7684\u4e0d\u987a\u3002\u6cfc\u6c34\u8282\u662f\u50a3\u65cf\u7684\u65b0\u5e74\uff0c\u76f8\u5f53\u4e8e\u516c\u5386\u7684\u56db\u6708\u4e2d\u65ec\uff0c\u4e00\u822c\u6301\u7eed3\u81f37\u5929\u3002

3\u3001\u4e09\u6708\u4e09\u796d\u9f99\u8282\u662f\u6c34\u65cf\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uff0c\u8282\u5e86\u671f\u95f4\uff0c\u559c\u8df3\u94dc\u9f13\u821e\u548c\u82a6\u7b19\u821e\uff0c\u505a\u4e94\u8272\u996d\u5bb4\u5ba2\uff0c\u7537\u5973\u559c\u996e\u767d\u9152\u3001\u751c\u9152\u3002\u6c34\u65cf\u9664\u4e0e\u5468\u56f4\u6c49\u65cf\u540c\u6837\u6b22\u5ea6\u4f20\u7edf\u8282\u65e5\u5916\uff0c\u672c\u6c11\u65cf\u4e3b\u8981\u8282\u65e5\u6709\u4e09\u6708\u4e09\u796d\u9f99\u8282\uff08\u53c8\u53eb\u796d\u5929\u8282\uff09\u3001\u516d\u6708\u516d\u548c\u516d\u6708\u4e8c\u5341\u56db\u65e5\u796d\u5c71\u6797\u8282\u7b49\u3002
4\u3001\u539a\u5357\u8282\u662f\u5e03\u6717\u65cf\u76db\u5927\u7684\u5e74\u8282\uff0c\u6bcf\u9022\u519c\u5386\u4e09\u6708\u6e05\u660e\u8282\u540e7\u65e5\u4e3e\u884c\uff0c\u5373\u9633\u53864\u670813\u65e5~15\u65e5\u4e3e\u884c\u3002\u8282\u65e5\u91cc\u7684\u4e3b\u8981\u6d3b\u52a8\u662f\u76f8\u4e92\u6cfc\u6c34\u4ee5\u8fce\u63a5\u592a\u9633\u3002\u73b0\u5728\uff0c\u5b8b\u574e\u8282\u7684\u5185\u5bb9\u6bd4\u8fc7\u53bb\u6709\u5f88\u591a\u6539\u53d8\uff0c\u9664\u4ee5\u5f80\u7684\u4f20\u7edf\u6d3b\u52a8\u5916\uff0c\u53c8\u589e\u52a0\u4e86\u6587\u5a31\u8282\u76ee\u7684\u8868\u6f14\u548c\u4f53\u80b2\u6bd4\u8d5b\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5c11\u6570\u6c11\u65cf\u8282\u65e5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6cfc\u6c34\u828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4e09\u6708\u4e09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539a\u5357\u8282

1、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2、厚南节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3、花山节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4、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5、火把节

火把节是白民族内部唯一共同的节日。见于白族民家,拉玛和勒墨三大民系内。是白族全年节日中除去汉源节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节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官方认可的白族民族节”三月街“仅仅流行于泛洱海区域的南大理一带,其影响和重要性远不及火把节。火把节被简单地认定为彝族民族节也因此导致白族民间的很多怨言和不理解。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芦垄节 农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独龙族
卡崔哇 农历十月中下旬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俄罗斯族
复活节 公历三、四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鄂伦春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鄂温克族
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关门节 傣历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灯杆节 农历正月初一
布衣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 仡佬节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尝新节 农历六、七月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库扎节 傣历三月
朝鲜族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节 农历正月初五 尝新节 傣历十二月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获节 农历九月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哈萨克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刀杆节 农历二月初八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隆德节 藏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农历正月初一 满族
颁金节 阴历十一月十三日
回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庙会 农历四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景颇族
目脑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克尔克孜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基诺族
打铁节 农历一月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诺劳孜 农历正月初一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2、“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4、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5、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扩展资料: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由猿到人类,文明进化发展得产物。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文献记录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得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得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每个中华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与形成的必要条件。

参考资料:中国传统节日-百度百科



1.云南西双版纳州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习俗。

2.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御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3.云南阿细“祭火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居住在云南省 弥勒县 彝山怀抱中的红万村阿细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火仪式,其回归自然如痴似狂,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称得上是东方的狂欢节。祭祀当天,在村里等候的壮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男童,分成两组,悄悄地集中到村外事先选定的隐蔽处进行化装和文面文身。他们用于化装的颜料大多以本地土制的红、黄、白、黑、褐五色为主要颜色,其代表图案以象征动植物图案和五色连环图案为主,动物图案表现了村民们的动物崇拜,五色连环图案则象征着对土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崇拜,他们把这些五颜六色的颜料,按照各种图案涂抹在全身上下后,又用棕叶和松果树叶编织成各种近似野兽图形戴在头上,有的头上还插着飞禽羽毛和兽皮等装饰品,腰部用棕叶、棕片、地板藤、麻布等编织的“裙服”围住下身;也有的摹仿原始人类用树皮、树叶遮体,用粗狂的跳动和呐喊,挥洒心灵的欲望,释放原始的激情,用近乎虔诚的传统方式,来表现古代先民生产生活过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用各种千奇百怪的不同姿势和体态语言来表达祭火的含意。

4,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很多,每个民族都有很多不同的节日,如果不够的话你查一查云南地区的民族风情。这里写不下了,希望能对你有用

  • 灏戞暟姘戞棌鐨勮妭鏃ユ湁鍝簺?
    绛旓細鐏妸鑺傛槸鐧芥皯鏃忓唴閮ㄥ敮涓鍏卞悓鐨勮妭鏃銆傝浜庣櫧鏃忔皯瀹讹紝鎷夌帥鍜屽嫆澧ㄤ笁澶ф皯绯诲唴銆傛槸鐧芥棌鍏ㄥ勾鑺傛棩涓櫎鍘绘眽婧愯妭鏃ュ鏈姝e紡鏈闅嗛噸鐨勬湰鍦熻妭鏃ワ紝鍦ㄧ櫧鏃忔枃鍖栫敓娲讳腑鍗犳湁閲嶈鐨勪綅缃傜浉姣斾箣涓嬶紝瀹樻柟璁ゅ彲鐨勭櫧鏃姘戞棌鑺鈥濅笁鏈堣鈥滀粎浠呮祦琛屼簬娉涙幢娴峰尯鍩熺殑鍗楀ぇ鐞嗕竴甯︼紝鍏跺奖鍝嶅拰閲嶈鎬ц繙涓嶅強鐏妸鑺傘傜伀鎶婅妭琚畝鍗曞湴璁ゅ畾涓哄綕鏃...
  • 灏戞暟姘戞棌鐨浼犵粺鑺傛棩鏈夊摢浜?
    绛旓細3. 鈥滈偅杈炬厱鈥濇槸钂欏彜鏃忕殑浼犵粺鑺傛棩锛屾剰涓衡滃ū涔愩佹父鎴忊濓紝瀹冩爣蹇楃潃涓版敹鐨勫枩鎮︺傛瘡骞村啘鍘嗗叚鏈堝垵鍥涘紑濮嬬殑涓烘湡浜斿ぉ鐨勯偅杈炬厱澶т細鏄挋鍙ゆ棌鐨勯噸瑕佽妭鏃ャ傚ぇ浼氬寘鎷憯璺ゃ佽禌椹佸皠绠瓑浼犵粺椤圭洰锛屾湁浜涘湴鏂硅繕浼氫妇鍔炵敯寰勩佹嫈娌炽佺鐞冪瓑浣撹偛椤圭洰銆4. 娉兼按鑺傦紝鍙堢О鈥滄荡浣涜妭鈥濇垨鈥滄璐哄皻缃曗濓紝鏄偅鏃忓拰鍏朵粬涓浜涙嘲璇姘戞棌...
  • 灏戞暟姘戞棌鐨勮妭鏃ユ湁鍝簺?
    绛旓細闃挎槍鏃 鐏妸鑺 鍐滃巻鍏湀浜屽崄浜旀棩 寰锋槀鏃 娉兼按鑺 鍐滃巻鍥涙湀鍗佷簲鏃 浼氳鑺 鍐滃巻涔濇湀鍒濆崄 涓滀埂鏃 鍦g邯鑺 浼婃柉鍏版暀鍘嗕笁鏈堝崄浜屾棩 娉兼按鑺 鍐滃巻浜屾湀浜屽崄涔濇棩 寮鏂嬭妭 浼婃柉鍏版暀鍘嗕節鏈堜笁鍗佹棩 鎾掔 鍐滃巻涓冩湀鍒濅竴 鍙ゅ皵閭﹁妭 浼婃柉鍏版暀鍘嗗崄浜屾湀鍗佹棩 灏濇柊鑺 鍐滃巻鍏湀鍗佷簲鏃 渚楁棌 鑺﹀瀯鑺 鍐滃巻鍏湀鑷充節鏈 鐧芥棌 涓夋湀琛 ...
  • 灏戞暟姘戞棌鐨勮妭鏃ユ湁鍝簺
    绛旓細绾宠タ鏃 绫虫媺浼/妫掓浼氾細浜旀湀鍗佷簲鏃ワ紝涔犱織锛氳禌椹佸啘鍏蜂氦鏄撲細 绁ぉ锛氳妭鏈熶笉瀹氾紝涔犱織锛氱骞存眰涓帮紝娑堢伨闄ら偑 楠¢┈澶т細锛氫笁鏈堜竷鏈堬紝涔犱織锛氱壊鐣滀氦鏄 涓夋湹鑺傦細浜屾湀鍒濆叓锛屼範淇楋細璧涢┈銆佽烦鈥滈樋鍝╁摡鈥濄侀噹椁 涓冩湀浼氾細涓冩湀涓棳锛屼範淇楋細澶х壊鐣滀氦鏄撱佸姝 姘戞棌鑺傛棩鎽╂浜 鏈濆北鑺傦細涓冩湀浜屽崄浜旀棩锛屼範淇楋細绁嫓濂崇銆...
  • 灏戞暟姘戞棌鏈夊摢浜浼犵粺鑺傛棩
    绛旓細灏戞暟姘戞棌鐨浼犵粺鑺傛棩鏈浠ヤ笅鍑犵锛1銆佽挋鍙ゆ棌銆傝挋鍙ゆ棌鐨勪紶缁熻妭鏃ヤ富瑕佹湁鏃у巻鏂板勾锛岃挋鍙よ涓衡滄煡骞茶惃浠佲濓紝鍗崇櫧鑹茬殑鏈堛傝挋鍙ゆ棌鐨勫勾鑺備害绉扳滅櫧鑺傗濇垨鈥滅櫧鏈堚濓紝杩欎笌濂堕鐨勬磥鐧界揣瀵嗙浉鍏虫剰銆傛澶栬繕鏈夐偅杈炬厱銆侀┈濂惰妭绛夈2銆佹湞椴滄棌銆傛湞椴滄棌鐨勮妭鏃鍩烘湰涓婁笌姹夋棌鐩稿悓锛屼富瑕佹湁鏄ヨ妭銆佹竻鏄庤妭銆佺鍗堣妭銆佷腑绉嬭妭銆佽佷汉鑺傜瓑...
  • 灏戞暟姘戞棌鐨浼犵粺鑺傛棩鏈夊摢浜
    绛旓細姣忓勾鍐滃巻6鏈堝垵鍥涘紑濮嬬殑涓烘湡5澶╃殑閭h揪鎱曪紝鏄挋鍙ゆ棌浜烘皯鐨勭洓浼氥傞偅杈炬厱澶т細鐨勫唴瀹逛富瑕佹湁鎽旇筏銆佽禌椹佸皠绠佸椹佷笅钂欏彜妫嬬瓑姘戞棌浼犵粺椤圭洰锛屾湁鐨勫湴鏂硅繕鏈夌敯寰勩佹嫈娌炽佺鐞冪瓑浣撹偛椤圭洰銆4銆佹臣姘磋妭锛屼害绉扳滄荡浣涜妭鈥濓紝鍙堢О鈥滄璐哄皻缃曗濓紝鏄偅鏃忋侀樋鏄屾棌銆佸竷鏈楁棌銆佷饯鏃忋佸痉鏄傛棌浠ュ強娉拌姘戞棌鍜屼笢鍗椾簹鍦板尯鐨勪紶缁鑺傛棩...
  • 鏀堕泦10涓灏戞暟姘戞棌鐨勮妭鏃
    绛旓細10涓灏戞暟姘戞棌鐨勮妭鏃锛氶侀緳鑺傘佷笁鏈堜笁鎯呬汉鑺傘佹臣姘磋妭銆佺伀鎶婅妭銆佸叚鏈堝叚灞辨瓕鑺傘佸皾鏂拌妭銆佸敘鍛愯妭銆佷細琛楄妭銆佽嫍骞磋妭銆侀┈濂惰妭銆1銆侀侀緳鑺傦細閫侀緳鑺傛槸鍌f棌鐗规湁鐨勮妭鏃ワ紝姣忛㈢洓涓栥佸簞绋煎ソ銆佺敓娲诲瘜瓒虫椂灏变妇琛岄侀緳鑺傘傛墍璋撯滈侀緳鈥濇槸閫佺キ鍝佺粰榫欑锛屾剰涓洪緳绁炲紑鎭╃収椤撅紝甯︽潵濂芥棩瀛愶紝鎵浠ヨ鎶ヨ阿榫欑銆2銆佷笁鏈堜笁鎯呬汉...
  • 鏈夊摢浜涘皯鏁版皯鏃忕殑浼犵粺鑺傛棩?
    绛旓細灏戞暟姘戞棌鐨浼犵粺鑺傛棩鏈锛氬偅鏃忔臣姘磋妭銆佸.鏃忕キ榫欒妭銆佷笢涔℃棌寮鏂嬭妭銆佸倛鍍虫棌鍒鏉嗚妭銆佸綕鏃忕伀鎶婅妭绛夌瓑銆1銆佸偅鏃忔臣姘磋妭 鍌f棌娉兼按鑺傦紝娴佽浜庝簯鍗楃渷鍌f棌浜烘皯鑱氬眳鍦扮殑浼犵粺鑺傛棩锛屽浗瀹剁骇闈炵墿璐ㄦ枃鍖栭仐浜т箣涓銆傛臣姘磋妭鍙堝悕鈥滄荡浣涜妭鈥濓紝鍌h绉颁负鈥滄鍫瘮杩堚濓紝瑗垮弻鐗堢撼鍌f棌鑷不鍖哄拰寰峰畯鍌f棌鏅鏃忚嚜娌诲尯鐨勫偅鏃忓張绉版鑺傛棩涓...
  • 鎴戝浗灏戞暟姘戞棌鑺傛棩鏈夊摢浜?
    绛旓細5. 鍌堝兂鏃忥細鍌堝兂鏃忎富瑕鑺傛棩鏈闃旀椂鑺傘佺伀鎶婅妭銆佹敹鑾疯妭绛夈傚垁鏉嗚妭鏄倛鍍虫棌鐨勪紶缁熻妭鏃ワ紝鍏锋湁鎸戞垬鎬с6. 钘忔棌锛氳棌鏃忎俊浠拌棌浼犱經鏁欙紝涓昏鑺傛棩鏈夎棌鍘嗘柊骞淬侀叆娌圭伅鑺傘佹荡浣涜妭绛夛紝钘忓巻骞存槸鏈閲嶈鐨勪紶缁熻妭鏃ャ7. 澹棌锛氬.鏃忔槸涓浗浜哄彛鏈澶氱殑灏戞暟姘戞棌涔嬩竴锛屼俊浠板師濮嬪畻鏁欏拰绁栧厛宕囨嫓銆備富瑕佽妭鏃ユ湁鈥滀笁鏈堜笁鈥濇瓕鑺傘...
  • 鎴戝浗灏戞暟姘戞棌鑺傛棩鏈夊摢浜鑺傛棩?
    绛旓細3. 涓鑺傦細涓鑺傛槸姹夋棌鍜屽叾浠灏戞暟姘戞棌鍏卞悓搴嗙鐨勪紶缁熻妭鏃ワ紝閫氬父鍦ㄥ啘鍘嗗叓鏈堝崄浜斾妇琛屻傝繖涓澶╋紝浜轰滑浼氳祻鏈堛佸悆鏈堥ゼ鍜岃繘琛屽悇绉嶄紶缁熺殑姘戜織娲诲姩銆4. 鍝堝凹鏃忔按榫欒妭锛氬搱灏兼棌鏄腑鍥戒簯鍗楃渷鐨勪竴涓皯鏁版皯鏃忥紝浠栦滑鏈変竴涓嫭鐗鐨勮妭鏃鍙仛姘撮緳鑺傘傝繖涓妭鏃ラ氬父鍦ㄥ啘鍘嗗叚鏈堜簩鍗佸洓涓捐锛屼汉浠細绌夸笂浼犵粺鏈嶈锛屾墜鎸佹按榫欑伅娓歌...
  • 扩展阅读:各民族节日一览表 ... 中国的24个传统节日 ...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节日大全表 ...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 ... 少数民族特色节日风俗 ... 56个民族各节日大全 ... 各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 ... 56个有哪些传统节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