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弟人物介绍


吴松弟
吴松弟,男,1954年生,浙江泰顺人,1986年参加工作。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史和历史经济地理(以宋代和近代为主)、中国人口史和移民史(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东南沿海区域史。
中文名:吴松弟
外文名:WuSongd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温州
出生日期:1954年(甲午年)6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代表作品:《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中国近代经济地理》9卷本;
个人经历
1954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
1982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1986年7月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
1990年至1992年师从谭其骧院士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
1995年5月起副教授
1999年9月起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12月起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
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2015年12月起复旦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6年02月起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2014.8任满)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5-)
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12.6-)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2013.11-)
《历史地理》主编
《温州通史》主编
《中国人文田野》编委
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长
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
获奖情况
独立或排名第一
1、1995年6月,被评为复旦大学跨世纪人才、百名优秀青年教师。
2、1996年独著《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获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著作奖二等奖(一等奖缺)。
3、2002年独著《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获中国宋史研究会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
4、2006年8月,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评为2006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
5、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获第15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
6、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获上海市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其它奖项
1、1991年作为上海史学界的青年代表,参加在西安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会议。
2、独著《中国古代都城》所属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任继愈主编)1992年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第二届希望杯优秀图书奖,1992年第三批优秀畅销书奖。
3、合著《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1995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合著《简明中国移民史》1996年获上海社会学科成果著作三等奖。
5、6卷本《中国移民史》(担任第3卷、第4卷作者)获1998年上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一等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6、合著《中国历史人文地理》2002年获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7、6卷本《中国人口史》(担任第3卷作者)2003年获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研究项目
独立承担
1、宋代南方人口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991年。
2、近七百年来东南沿海主要港口经济腹地的变迁,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93年。
3、点校《欧阳修全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资助项目,1996年。
4、近代以来北方主要港口城市—腹地的经济互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
5、港口-腹地和近代现代化的空间过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2005年。
6、长三角地区经济地理过程和区域差异,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项目,2008年。
7、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2011年。
8、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年。
9、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题研究课题,2011年
10、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整理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1年。
主要参加者
1、国家历史大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参加审稿并承担交通图组的部分图稿编绘任务,已完成。
2、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和文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
3、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已完成。
4、中国移民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
5、中国人口史,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
学术交流
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日本大阪大学、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日本学习院大学担任客员研究员或客座教授。
先后在欧洲第17次汉学大会(瑞典隆德)、美国地理学家年会(美国西雅图)、东海(日本海)地名国际学术讨论会(韩国汉城)、国际宋史学术研讨会(中国台北)、东亚国际交流与中国沿海的交通和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大阪)、纪念晚清中国海关总税司罗伯特·赫德学术研讨会(英国伦敦)等重要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

先后于1994年至1998年(合作者:日本大阪大学滨岛敦俊教授)、2000年至2004年(合作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PeterK.Bol教授)、2006年(合作者:美国哈佛大学PeterK.Bol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刘杰副教授)在浙江嘉兴、湖州、金华、温州(泰顺)、上海(崇明)进行10余次中外联合历史文化调查,总共时间超过200天。
学术著作
先后出版6部学术专著,另有合著、主编著作多部,内容涉及中国移民史与人口史、中国经济史与经济地理、东南沿海区域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以及部分通俗读物。
主要代表作包括: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百年经济拼图》,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港口:腹地与北方的经济变迁(1840-1949)》,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全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和2015年陆续出版(第一卷,绪论和全国概况,本卷主编和主要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整理者,并撰写“书目提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279册,其中的199册2014年9月出版,80册2015年出版。
《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合著,邹逸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
学术论文
前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地理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代表性论文包括:
1.浙江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地理科学》1988年第8卷第2期。
2.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合作,执笔人,《求是》1993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3年第4期转载。
3.客家南宋源流说,《复旦学报》199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12期转载,华东师大《客家学研究》第4辑(1997年)转载,广东梅州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客家学辑刊》(1998年)转载。
4.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1997年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第2期转载。
5.宋代户口的汇总发布系统,《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6.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2年第2期转载,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编《南宋史研究论丛(上)》,杭州出版2007年,第415-438页转载。
7.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教育部委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地理学》2004年第5期转载。
8.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第一作者,《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第7期转载。
9.TheimpactoftheopeningofTianjinoneconomicchangeinitshinterland,FrontiersofHistoryinChina,SelectedPublicationofChineseUniversities,Volume1,Number2.April2006,publishedbyHighereducationpress.与樊如森合作。
10.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7年第1期转载。
11.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7年第2期转载。
12.中国历史地理学の过去と现在,秋野_译,载日本《都市文化研究》第10期,2008年3月出版
13.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史学月刊》200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09年第1期转载。
14.从人口为主要动力看南宋经济发展的限度兼论中西生产力的主要差距,《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11年第2期转载。
15.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侯甬坚合作,《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30卷第6期,第30卷第12期。
16.TheeconomicconnectionbetweentheopeningportcitiesofChinaandEastAsiaduring1843-1949,TheJournalofKoreanStudies,No.26,Feb2012,pp.119-142,CenterforKoreanStudiesInhaUniversity,Korea.吴松弟、王哲。
17.近代中国开埠通商的时空考察,《史林》2013年第3期,吴松弟、杨敬敏,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3年第10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3年第6期转载。
18.近代中国海关贸易资料摘编的可靠性分析——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例,吴松弟、伍伶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4年第2期转载。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革命及其性质,《南国学术》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5年第3期转载。
20.旧海关出版物与近代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5年第4期转载。
21.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和主要贸易港的变迁,《史学集刊》201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5年转载。
苦读人生
吴松弟:我的苦读人生
我出生在浙江地势最高的山乡泰顺县罗阳镇。罗阳虽然是县城,但改革开放前其实只是一个人民公社,居民绝大多数是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我出生时,父母年事已高,在我幼小时便相继亡故。当帮助照料病中母亲的邻居深夜将我叫醒,告诉我母亲已经离我而去时,我还睡在母亲的脚后头。当时我才8岁,不知哭泣,只是发呆。自此以后,我成为农村的五保户,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便成了住校生。那时生产队很穷,仍给我提供了差不多10年的每年360斤的稻谷。除此之外,出租自家房屋获得的每月2元的租钱成为我多年生活费的另一主要来源。由于小学时经常吃不饱,我长得又小又瘦。
孤儿在书中成长
8岁的年龄正是最需要父母疼爱的时候。每当周末同学纷纷离开学校以后,我面对空空的宿舍,沉浸在深深的孤寂和凄凉之中。幸好小学附近是县图书馆,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个图书馆很小,书也不多,但摊放在报架上的一份份报纸杂志,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当课后周末,我都到县图书馆看报读书。直到1974年参军离开泰顺,我都是县图书馆为数不多的常客之一。
每当寒暑假,我都要到在温州市居住的我唯一的亲人、年龄比我大许多的姐姐那里度假。位于五马街的新华书店,又成了我假期读书的好去处。后来,姐夫调到瑞安县新华书店工作,我假期读书从书店的门市部,一直读到书店的仓库。
“文革”开始以后,学校停课,在那个人妖颠倒的日子,读书成了我劳作之余的全部乐趣所在。无论白天多累,晚饭后我总是习惯到县图书馆看书读报。我又到供销社的废品收购站找书看,每找到一本,便视如至宝,购回阅读。冬日里,邻居小伙看中我一人之家,是最好的玩牌赌钱的地方,叫门再三,我装聋作哑,拒之门外,继续读自己的书。
我对地理一向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国开始与较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每当与一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报纸都要刊登有关这个国家的资料。我将这些报纸上抄来的资料和废品收购站找来的地理书上的资料,揉为一体,编写各国地理,举凡自然、经济以及政治情况,都有简要的说明。此外,又将中国各省的市县镇名称,以及报刊出现的大工厂的名字,分类抄写,汇编成文。又逐句背诵《宋词三百首》,模仿格律,试着写词。此外,介绍各国历史的著作、政治经济和哲学的教科书,以及中医中药的书,只要找到,无不浏览阅读。虽然我兴趣广泛,但当时无书可读,只好找到什么看什么。
1974年我应征入伍,来到大兴安岭当铁道兵。第一年在施工连队,繁忙艰苦的劳动和训练,又加缺少图书,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中读读报纸。第二年幸运地调到师机关,工作之余的读书时间多了。通过朋友的帮助,读了《第三帝国兴亡史》、《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以及有关文学创作的书。
一本本图书,一张张报纸,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给我。一个个正面人物,成了我的朋友。我体会着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道德理念,领悟了人生的前进方向,书也成了我的导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各门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并始终担任年级学习委员。加上学校老师、村中干部和善邻的关心,尽管生活是那么的艰难,道路是那么的坎坷,我总是充满自信地成长,并没有因自己是孤儿而自卑或自暴自弃,没有因经历曲折而迷失方向,也没有形成孤僻的性格。
命运在书中改变
读书伴随我成长,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之所以能够从基层连队调到师机关,除了工作认真之外,主要靠我好读能写,给领导留下的好印象。1978年全师集中六七百名军人考生集训,参加全国统考,考上本科仅2人,我是其中之一。我只有初二学历,如果没有多年的读书积累,那2人中肯定没有我。
我本科就读的东北师大是我国著名的师范大学,历史系更是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教授以及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新秀,他们学识渊博,诲人不倦。当时,东北师大像我们这种因“文革”辍学的人极多,大家饱尝过失学的痛苦,无不刻苦读书。
1982年,我从东北师大毕业,报考杭州大学的历史地理专业,准备成为陈桥驿先生的研究生。然而,因外语不及格考研失败,被总政治部分到西安的第二炮兵技术学院政治教研室任教。在陈桥驿先生的多次写信鼓励下,第二年我再次报考历史地理专业,当年全国只有复旦大学的邹逸麟先生招此专业,二十多人报名。我有幸被录取,开始进入这所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江南名校。
入学不久,便考虑研究方向。我想,人生在世,首先要吃饭穿衣,经济是第一要务,那就研究经济。我对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以来的南方经济特别感兴趣,于是决定先从宋代开始。全国地域太大,要选一个区域,江南研究者太多,东南沿海丘陵研究者较少,于是选定宋代东南沿海丘陵的经济开发作为研究题目。谁料这个选择,竟是此后多年研究宋代历史的开端。我在东北师大读书刻苦,成绩不错,但到了读研究生时才知道原先学的仍极为浅显,因此到复旦以后加倍努力。当时历史地理所只有五六个研究生,借书不受限制,我每每提着旅行包去借书,看了不少的书。又喜欢到学校的文科报刊阅览室翻阅杂志,从第一架上的第一本开始,到最后一架上的最后一本结束,无论什么,拿起放下,看到感兴趣的便坐下来仔细阅读。这种没有目的、不分专业的阅读,对于开阔视野、学科综合,其实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当硕士论文《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答辩时,谭其骧先生不问我宋代的问题而问我明代的问题,我从容回答,有根有据,得到老先生的青睐,将论文评为当时非常难得的“优秀”。我此后研究出唐入宋,从古到近,视野和思路尚觉宽广,或许也是得益于这种读书习惯。
至今为止,读书仍是我的第一兴趣,快乐之所在。如果一天不读书,不写几个字,便感到难受。积累至今,攒下满满一书房的书。我也从读书人,变成写书人,先后写过十余本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的著作。或许受我影响,我的一对双胞胎儿女从小也喜欢读书。我送他们的礼物,最多的就是书。每当我跑书店时,也带他们一起去,他们找他们喜欢的书,我找我需要的书。天长日久,他们的书也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更与日俱增。由于这样的原因,他们从小都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很好的学习成绩,最后都考上不错的大学。儿子尤其好学,文科理科,天上地下,历史地理,几乎没有不要看的书,门门成绩都名列前茅,高中尚未毕业便被美国长春藤盟校、著名的DartmouthCollege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
我通过个人的经历,深刻地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什么都喜欢,而首先要喜欢的应当是读书。财富需要,知识更需要。知识改变命运,知识自然也会给人带来财富。古代农业社会,有头脑的人靠“耕读持家”,即一边耕种,一边读书,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不缺。今天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对知识的追求更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 鍚存澗寮熶汉鐗╀粙缁
    绛旓細鍚存澗寮,鐢,1954骞寸敓,娴欐睙娉伴『浜,1986骞村弬鍔犲伐浣銆備笢鍖楀笀鑼冨ぇ瀛︽湰绉戞瘯涓,鑾峰巻鍙插瀛﹀+瀛︿綅,澶嶆棪澶у鐮旂┒鐢熸瘯涓,鑾峰巻鍙插纭曞+銆佸崥澹浣嶃傜幇涓哄鏃﹀ぇ瀛︿腑鍥藉巻鍙插湴鐞嗙爺绌舵墍鏁欐巿銆佸崥澹敓瀵煎笀,澶嶆棪澶у瀛︽湳濮斿憳浼氬鍛樸侀暱涓夎鐮旂┒闄㈠壇闄㈤暱銆佷腑鍥芥捣鍏冲彶涓庢捣鍏虫枃鐚浗闄呯爺绌朵腑蹇冧富浠汇佷腑鍥藉湴鐞嗗浼氬巻鍙插湴鐞嗕笓涓氬鍛樹細涓讳换銆傛浘浠绘暀鑲...
  • 鍚存澗寮鐨勮嫤璇讳汉鐢
    绛旓細鍚存澗寮燂細鎴戠殑鑻﹁浜虹敓鎴戝嚭鐢熷湪娴欐睙鍦板娍鏈楂樼殑灞变埂娉伴『鍘跨綏闃抽晣銆傜綏闃宠櫧鐒舵槸鍘垮煄锛屼絾鏀归潻寮鏀惧墠鍏跺疄鍙槸涓涓汉姘戝叕绀撅紝灞呮皯缁濆ぇ澶氭暟鏄啘姘戯紝鐢熸椿姣旇緝璐洶銆傛垜鍑虹敓鏃讹紝鐖舵瘝骞翠簨宸查珮锛屽湪鎴戝辜灏忔椂渚跨浉缁т骸鏁呫傚綋甯姪鐓ф枡鐥呬腑姣嶄翰鐨勯偦灞呮繁澶滃皢鎴戝彨閱掞紝鍛婅瘔鎴戞瘝浜插凡缁忕鎴戣屽幓鏃讹紝鎴戣繕鐫″湪姣嶄翰鐨勮剼鍚庡ご銆傚綋鏃...
  • 鏈夋病鏈夊啓涓ゅ畫鍘嗗彶鐨勫ソ涔?
    绛旓細鍥炵瓟锛氥婂畫鍙层嬨婄画璧勬不閫氶壌闀跨瘒銆嬨婁笁鏈濆寳鐩熶細缂栥嬨婂缓鐐庝互鏉ョ郴骞磋褰曘嬨婇偟姘忚闂诲綍銆嬨婄画閭垫皬瑙侀椈褰曘,鍚庨潰鏄幇浠d汉鍐欑殑鍛ㄨ喓鐨勩婂畫鍙查殢绗斻嬭櫈浜戝浗鐨勩婄粏璇村畫鏈濄嬫矆鏉惧嫟銆婂寳瀹嬫枃浜轰笌鍏氫簤銆 娌堟澗鍕ゃ婂崡瀹嬫枃浜轰笌鍏氫簤銆 璇歌憶蹇嗗叺:銆婂畫浠e杈呭埗搴︾爺绌躲 姹湥閾庛婁袱瀹嬭储鏀垮彶銆 鏂尝涔変俊銆婂畫浠e晢涓氬彶鐮旂┒銆 ...
  • 鏈夋病鏈夊啓涓ゅ畫鍘嗗彶鐨勫ソ涔?
    绛旓細鏈功浣滆呬綍蹇犵ぜ,1938骞寸敓,鐜颁负娴欐睙澶у鍘嗗彶绯绘暀鎺;寰愬悏鍐,1961骞寸敓,鐜颁负鏉窞鍑虹増绀惧壇鎬荤紪銆 钁涘墤闆勪富缂栥佸惔鏉惧紵钁椼婁腑鍥戒汉鍙e彶銆嬬涓夊嵎鈥滆窘瀹嬮噾鍏冩椂鏈熲,澶嶆棪澶у鍑虹増绀2000骞 鏈功鏄洰鍓嶈緝涓哄叏闈㈢殑鍏充簬杈藉畫閲戝厓鏃舵湡浜哄彛鍙茬殑涓撹憲銆傚叏涔︽悳瀵昏祫鏂欒緝涓哄畬澶,閫氳繃鑰冭瘉鑷寳瀹嬪垵鏈熻嚦鍗楀畫鍚庢湡鐨6涓爣鍑嗘椂鐐圭殑鍏ㄥ浗鍜屽垎鍖哄煙鎴...
  • 鏈夊摢浜涜缁嗚褰曞崡瀹嬫湯骞浜虹墿鐨勫巻鍙茶祫鏂?
    绛旓細8. 鍚存澗寮锛庛婁腑鍥戒汉鍙e彶路绗笁鍗仿疯窘瀹嬮噾鍏冩椂鏈熴嬶細澶嶆棪澶у鍑虹増绀撅紝2000锛352-370椤 9
  • 瀹嬫湞鐨勭患鍚堝浗鍔涙庝箞鏍峰畫鏈濈殑缁煎悎鍥藉姏浠嬬粛
    绛旓細鎵嶈兘鍏绘椿鏇村鐨勪汉鍙c傚畫鏈濅汉鍙e洜涓虹粡娴庡彂灞曘佹垬浜夌瓑鍥犵礌鐨勫奖鍝嶏紝鍦ㄥ悇涓椂鏈熸湁涓嶅悓鐨勬暟閲忋傛牴鎹鍚存澗寮銆婁腑鍥戒汉鍙e彶路绗笁鍗仿疯窘瀹嬮噾鍏冩椂鏈熴嬭杞斤紝瀹嬫湞浜哄彛鍦1124骞磋繘鍏ュ嘲鍊硷紝鍏ㄥ浗涓2340涓囨埛銆12600涓囦汉銆傝繖鏄腑鍥藉巻鍙蹭笂绗竴娆′汉鍙h秴杩1浜匡紙鍞愭湞浜哄彛鍦ㄥぉ瀹濆勾闂磋揪鍒板嘲鍊硷紝涓1540涓囨埛銆8050涓囦汉锛夈
  • 瀹嬫湞骞朵笉鏄竴涓Н璐Н寮辩殑鏈濅唬,瀹冪殑瀹為檯鍥藉姏绌剁珶鎬庢牱?
    绛旓細瀹嬫湞浜哄彛鍥犱负缁忔祹鍙戝睍銆佹垬浜夌瓑鍥犵礌鐨勫奖鍝嶏紝鍦ㄥ悇涓椂鏈熸湁涓嶅悓鐨勬暟閲忋傛牴鎹鍚存澗寮銆婁腑鍥戒汉鍙e彶路绗笁鍗仿疯窘瀹嬮噾鍏冩椂鏈熴嬭杞斤紝瀹嬫湞浜哄彛鍦1124骞磋繘鍏ュ嘲鍊硷紝鍏ㄥ浗涓2340涓囨埛銆12600涓囦汉銆傝繖鏄腑鍥藉巻鍙蹭笂绗竴娆′汉鍙h秴杩1浜匡紙鍞愭湞浜哄彛鍦ㄥぉ瀹濆勾闂磋揪鍒板嘲鍊硷紝涓1540涓囨埛銆8050涓囦汉锛夈傛竻鏄庝笂娌冲浘 褰撶劧锛屽湪浜哄彛鏁伴噺涓...
  • 鍚存澗寮熺畝浠鍙婅缁嗚祫鏂
    绛旓細鍚存澗寮銆佺帇鍝层 17. 杩戜唬涓浗寮鍩犻氬晢鐨勬椂绌鸿冨療,銆婂彶鏋椼2013骞寸3鏈,鍚存澗寮熴佹潹鏁晱,浜哄ぇ澶嶅嵃璧勬枡銆婁腑鍥借繎浠e彶銆2013骞寸10鏈熻浆杞,浜哄ぇ澶嶅嵃璧勬枡銆婄粡娴庡彶銆2013骞寸6鏈熻浆杞姐 18. 杩戜唬涓浗娴峰叧璐告槗璧勬枡鎽樼紪鐨勫彲闈犳у垎鏋 --浠ュ叏鍥藉勾杩涘嚭鍙i鍜屽悇鍏崇洿鎺ュ澶栬锤鏄撻涓轰緥,鍚存澗寮熴佷紞浼堕,銆婁腑鍥界ぞ浼氱粡娴庡彶鐮旂┒銆2013骞...
  • 瀹嬫湞鐨勭患鍚堝浗鍔涙庝箞鏍 瀹嬫湞鐨勭患鍚堝浗鍔浠嬬粛
    绛旓細鎵嶈兘鍏绘椿鏇村鐨勪汉鍙c傚畫鏈濅汉鍙e洜涓虹粡娴庡彂灞曘佹垬浜夌瓑鍥犵礌鐨勫奖鍝嶏紝鍦ㄥ悇涓椂鏈熸湁涓嶅悓鐨勬暟閲忋傛牴鎹鍚存澗寮銆婁腑鍥戒汉鍙e彶路绗笁鍗仿疯窘瀹嬮噾鍏冩椂鏈熴嬭杞斤紝瀹嬫湞浜哄彛鍦1124骞磋繘鍏ュ嘲鍊硷紝鍏ㄥ浗涓2340涓囨埛銆12600涓囦汉銆傝繖鏄腑鍥藉巻鍙蹭笂绗竴娆′汉鍙h秴杩1浜匡紙鍞愭湞浜哄彛鍦ㄥぉ瀹濆勾闂磋揪鍒板嘲鍊硷紝涓1540涓囨埛銆8050涓囦汉锛夈
  • 瀹嬫湞鐨勭患鍚堝浗鍔涙庝箞鏍 瀹嬫湞鐨勭患鍚堝浗鍔浠嬬粛
    绛旓細鎵嶈兘鍏绘椿鏇村鐨勪汉鍙c傚畫鏈濅汉鍙e洜涓虹粡娴庡彂灞曘佹垬浜夌瓑鍥犵礌鐨勫奖鍝嶏紝鍦ㄥ悇涓椂鏈熸湁涓嶅悓鐨勬暟閲忋傛牴鎹鍚存澗寮銆婁腑鍥戒汉鍙e彶路绗笁鍗仿疯窘瀹嬮噾鍏冩椂鏈熴嬭杞斤紝瀹嬫湞浜哄彛鍦1124骞磋繘鍏ュ嘲鍊硷紝鍏ㄥ浗涓2340涓囨埛銆12600涓囦汉銆傝繖鏄腑鍥藉巻鍙蹭笂绗竴娆′汉鍙h秴杩1浜匡紙鍞愭湞浜哄彛鍦ㄥぉ瀹濆勾闂磋揪鍒板嘲鍊硷紝涓1540涓囨埛銆8050涓囦汉锛夈
  • 扩展阅读:个人简历 ... 吴松弟 复旦大学 ... 吴松弟 ... 恶偶《天才缝纫》 ... 吴松弟教授 ... 恶偶十二袍 ... 吴松的老婆 ... 吴焕淦个人介绍 ... 邵湛的父亲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