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于的用法 明了一点。不要写一大堆。

\u6587\u8a00\u6587\u4e2d\u4e4b\u7684\u7528\u6cd5

\u4f60\u77e5\u9053\u6587\u8a00\u865a\u8bcd\u201c\u800c\u201d\u7684\u4e3b\u8981\u7528\u6cd5\u5417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与作状语后置在句子结构上非常相似,所以,人们一般与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初中教材常见的于的用法有以下五种:

1、在,一般在地点前。
例如:《曹刿论战》:战于长勺。《出师表》 :躬耕于南阳。
2、对,一般后面跟对象。
例如:《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3、比:表示比较的对象。
例如:《鱼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4、被
例如《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因为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初中教材只此一例)

如果答案对你有帮助,请点击【选为优质答案】O(∩_∩)O谢!
如有疑惑,请继续追问。
祝你进步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③<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

扩展阅读:原文译文礼法 ... 于的用法 文言文举例 ... 于的三种用法 文言文 ... 文言文于字用法归纳 ... 初中于的用法 文言文 ... 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文言文之的12种用法 ... 一键生成文言文转换器 ... 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