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经典语序

1. 求初中的特殊语序的文言文句子

文言文解题技巧 一、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

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

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以注解文。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

例如1991年试题中有一句“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命题者给“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阝王邪 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

例如1994年“以给供养”一句中“给”,到底讲成“给以”还是“使……丰足?”似乎都可以。但从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丰足”。

因为何子平做为退职官员,“竭身运力”就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译法,是“在家奉养母亲,”还是“扶助母亲理家”?抛开词义的规定性不谈,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

因为这“理家”的重任还要靠年近八十的母亲,何子平何孝之有?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2. 急求经典文言文语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 文言的经典文言语段

王勃 人间龌龊, 抱风云者几人; 庶俗纷纭,得英奇者何有. 烟霞召我, 相望道术之门; 文酒起予, 放浪沈潜之地. 少留逸客, 塞雁飞鸣. 北斗横而天地秋, 西金用而风露降. 幽居少事, 野性多闲. 登石岸而铺筵, 坐沙场而列席. 琳琅触目. 朗月清风之俊人. 珠玉在旁, 鸾凤虬龙之君子, 汀州地远, 波涛溅日月之辉;人野路殊, 原隰拥神仙之气. 平郊树直, 曲浦莲肥.隐士泥清, 仙人水绿. 越林亭而极望,生死都捐. 出宇宙以长怀, 心灵若丧. 悲夫!秋者愁也, 酌浊酒以荡幽襟; 志之所之, 用清文而消积恨. 我之怀矣, 能无情乎?。

4. 文言文有哪些特殊语序

语序是汉语的一项重要语法手段。

所谓语序(又叫词序),就 是指句子各个成分的排列先后。文言文和白话文在语序上是基本 一致的。

如:主语在谓语之前,从殷墟的甲骨刻辞到先秦文言文 直到现代口语,都没有变化。但是,文言文语序也和白话文语序 有不同的地方。

文言文语序和白话文语序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动宾关系 上。白话文的宾语是放在动词后面的,而文言文的宾语在下列情 况下常放在动词之前: 第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常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如: ① 沛公安在?(《鸿门宴》)(沛公在哪里?) ②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您想讲什么?) ③ 何以战?(《曹刿论战》)(凭什么打仗?) 例①和例②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例③是放在介 词前面。 疑问代词作宾语,也有放在动词后面的,不过在文言文 中少见罢了。

如:“诸将云何?”(《汉书•陈平传》)(那些将军 说什么?) 在比较早的先秦典籍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作宾语也有放 在动词前面的。如: ④ 民具尔瞻。

(《诗经•节南山》)(老百姓都看着你。 ) ⑤ 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我责问这件事。) 在比较早的先秦典籍中,其他词作宾语也偶尔可看到前置的 情况。

如:“室于怒而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在家 里发怒而在大街上装出一脸怒色给人家看);成语“夜以继曰” (《孟子•离娄》)、“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这就 说明,原始汉语中宾语的位置本是可前可后的,而且,其中的代 词宾语则可能倾向于前置;后来,宾语后置才逐渐固定下来,成 为现代白话文的基本语序之一。

第二,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常放在动词前。女口: ⑥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多年供养你,却不肯 顾念我。 ) ⑦ 彼不我恩也。

(柳宗元《童区(6u)寄传》)(他不好好 待我。) ⑧ 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当时人没有赞同他的。) ⑨ 而良人未之知也。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但她 们的丈夫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 当然,否定句中宾语也有放在动词后面的。

如:“沛公不胜 杯杓。”(《鸿门宴》)“不害狼乎?”(《中山狼传》)大概说来, 否定句的宾语,先秦时代以前置为主,后置也已产生;汉以后, 后置逐渐占优势;南北朝以后,口语中否定句的宾语已完全和肯 定句一样后置了。

不过,由于古文家仿效先秦作品句式,后代文 言文中的宾语便保留了前置的形式。 文言文与白话文语序不同之处主要是宾语,但别的方面也有 小异。

如: 第一,介词“于”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常作补语,译成白话时 有的要改成状语。 第二,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多放在后面,修饰动词时放在前 面,也和白话文语序不合。

第三,疑问代词作为名词性谓语,也常在主语前面。如: ⑩ 谁可使者?(《廉蔺列传》)(可以担任出使任务的人是 谁?)(这个“谁”的位置,近似英语的who。)

⑪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经营的 是什么?) 例⑩按现代的语序是“可使者谁”,例⑪“何所营”按现代 语序是“所营何”。 第四,人称代词“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自” 放在动词之前,有人认为是状语,个人认为是一种宾语前置现 象。如: ⑫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⑬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史记•张仪列传》) 例⑫的“自哀”等于“哀自”,即为自己悲哀,与“哀之” (为他人悲哀)相对成文。

例⑬中“自为”等于“为自”,即为了 自己,与“为王”(为国王)相对成文。而且,现代汉语中不少以 代词“自”为词素的词语,都保存了 “自”作宾语前置的语法特 点。

如:“自欺欺人”,意即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5. 要经典的古文名句(100条)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

(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6. 求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以及如何整理文言文的语序

6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 鍙や唬鏂囪█鏂鐨璇簭鏈夊摢浜?
    绛旓細1銆佸璇墠缃 渚嬶細寰柉浜猴紝鍚捐皝涓庡綊?(鐤戦棶浠h瘝鈥滆皝鈥濅綔瀹捐锛屽璇墠缃傝搴忓簲涓衡滃惥涓庤皝褰掆濄)2銆鍒ゆ柇鍙 渚嬶細姝ゅ垯宀抽槼妤间箣澶ц涔熴(鈥滀篃鈥濊〃鍒ゆ柇璇皵銆)3銆佺渷鐣ュ彞 渚嬶細灞(zh菙)浜(y煤)浣滄枃浠ヨ涔嬨(鐪佺暐涓昏鈥滄粫瀛愪含鈥濄)4銆鐘惰鍚庣疆 渚锛氬埢鍞愯搐浠婁汉璇楄祴浜庡叾涓娿(璇簭搴斾负锛氫簬鍏朵笂鍒...
  • 鏂囪█鏂鍥涘ぇ鍙ュ紡
    绛旓細鏂囪█鏂囩殑鍥涘ぇ鍙ュ紡鏄細鍒ゆ柇鍙ャ佽鍔ㄥ彞銆佸掕鍙ヤ互鍙婄渷鐣ュ彞銆傚叾涓緝闅剧悊瑙g殑鏄掕鍙ャ傜幇浠f眽璇範鎯殑甯歌璇簭锛屼竴鑸负鈥滀富鈥旇皳鈥斿鈥濃滃畾锛堢姸锛夆斾腑蹇冭瘝鈥濓紝鍗充富璇湪璋撹鍓嶏紝璋撹鍦ㄥ璇墠锛屼慨楗拌鍦ㄤ腑蹇冭鍓嶏紱浣嗘湁鏃跺洜淇緸銆佸己璋冪瓑鐨勯渶瑕佽搴忎細鍙戠敓鍙樺寲銆備竴銆佸垽鏂彞 瀵瑰瑙備簨鐗╄〃绀鸿偗瀹氭垨鍚﹀畾锛屾瀯鎴愬垽鏂...
  • 璇簭鐨鏂囪█
    绛旓細鍦ㄦ枃瑷鏂囦腑鐘惰鍚庣疆涔熸槸涓绉嶅緢甯歌鐨勮搴忋傚.璇悗缃殑鎯呭喌:1銆佸惈鏈変粙璇嶁滀簬鈥濈殑浠嬪鐭浣滅姸璇;渚:闈,鍙栦箣浜庤摑,鑰岄潚浜庤摑銆(鑽瀛愩婂姖瀛︺)2銆佸惈鏈変粙璇嶁滀互鈥濈殑浠嬪鐭浣滅姸璇;渚:鍏峰憡浠ヤ簨銆(銆婂彶璁奥烽」缇芥湰绾)3銆佸惈鏈変粙璇嶁滀箮鈥濈殑浠嬪鐭浣滅姸璇;渚:鐢熶箮鍚惧墠,鍏堕椈閬撲篃鍥哄厛涔庡惥銆(闊╂剤銆婂笀璇淬)4銆...
  • 璐ョ哗鍘岃鏄儳銆傝繖鍙ヨ瘽鍦鏂囪█鏂涓璇簭鏄庢牱鐨?甯繖鍒嗘瀽涓涓,璋㈣阿_鐧 ...
    绛旓細鈥滆触缁╁帉瑕嗘槸鎯р濈殑璇簭鏄璇墠缃銆傛甯歌搴忔槸鈥滄儳璐ョ哗鍘岃锛堟儳鎬曞け璐ュ拰缈昏溅锛夆濓紝鈥滆触缁╁帉瑕嗏濇槸鍔ㄨ瘝鈥滄儳鈥濈殑瀹捐銆傛枃瑷鏂囦腑锛屸滄槸鈥濈粡甯告壙鎷呭府鍔╁璇彁鍓嶇殑鍔熻兘銆傚锛氬敮鍒╂槸鍥俱佸敮鍛芥槸浠庛佸敮鎵嶆槸涓剧瓑绛夛紝閮芥槸灏嗗浘鍒┿佷粠鍛姐佷妇鎵嶇殑瀹捐鏀惧湪鍔ㄨ瘝鐨勫墠闈紝鐩殑鍦ㄤ簬寮鸿皟鍜岀獊鍑哄璇
  • 娓烘负鍏簣鎬姝g‘璇簭
    绛旓細鏂囪█鏂囩殑璇簭鍊掕涓昏鏈夊洓绉嶏細1銆佷富璋撳掕銆傚湪鎰熷徆鍙ユ垨鐤戦棶鍙ヤ腑锛屼负浜嗗己璋冭皳璇屽皢瀹冩斁鍦ㄥ彞棣栵紝浠ュ姞寮烘劅鍙规垨鐤戦棶璇皵銆2銆瀹捐鍓嶇疆銆傚惁瀹氬彞涓唬璇嶅厖褰撳璇佺枒闂唬璇嶅厖褰撳姩璇嶆垨浠嬭瘝鐨勫璇互鍙婄敤涔嬪瓧鎴栨槸瀛椾綔涓烘彁瀹炬爣蹇楁椂鍊欙紝瀹捐閫氬父閮借鍓嶇疆銆傝屽張浣曠尽涔庯紵锛堜綍缇℃槸缇′綍鐨勫掕锛夎瘧锛氬張缇℃厱浠涔堝憿锛燂紙銆...
  • 璇枃鏂囪█鏂囪搴鍒嗕负
    绛旓細浠嬪鐭鍚庣疆锛氬:鍥ゅ叺涓変竾浜庡叧澶栵紝姝g‘鐨勮搴忓簲璇ユ槸:鍦ㄥ叧澶勫洡鍏典笁涓,杩欓噷灏嗗叾鍚庣疆.瀹捐鍓嶇疆锛氫緥濡傦細銆婇偣蹇岃榻愮帇绾宠皬銆嬶細鈥滃繉涓嶈嚜淇♀濅腑鈥滆嚜淇♀濆簲鐞嗚В涓衡滀俊鑷濄瀹氳鍚庣疆锛氬:鍖楀北鎰氬叕鑰,骞翠笖涔濆崄,闈㈠北鑰屽眳. 姝g‘鐨勮搴忓簲璇ユ槸:鍖楀北骞翠笖涔濆崄鐨勬剼鍏潰灞辫屽眳.
  • 鏂囪█鏂鐨璇簭鍜岀幇鍦ㄤ笉鍚屽晩~鏂囪█鐨勮搴忔柟娉曟槸鎬庢牱鐨
    绛旓細鏂囪█鏂囦腑鐢ㄧ枒闂唬璇嶁滆皝鈥濄佲滀綍鈥濄佲滃鈥濄佲滃畨鈥濈瓑鍋氬璇椂寰寰鏀惧湪鍔ㄨ瘝鐨勫墠闈備緥濡傦細銆婇缚闂ㄥ銆嬶細鈥滆壇闂洶锛氣樺ぇ鐜嬫潵浣曟搷锛熲欌濃滀綍鎿嶁濆簲鐞嗚В涓衡滄搷浣曗濄3銆佷粙璇瀹捐鍓嶇疆 鍦ㄧ幇浠f眽璇腑锛屼粙璇嶅悗闈㈣窡鐫瀹捐锛岀粍鎴愪粙瀹剧粨鏋勶紝鐢ㄦ潵淇グ鍔ㄨ瘝璋撹銆傚湪鏂囪█鏂囦腑锛屼粙璇嶅璇線寰缃笌浠嬭瘝涔嬪墠锛屽舰鎴愪竴绉...
  • 姹鏂囪█鏂甯哥敤瀛楃殑鎰忔濅互鍙婂浣曟暣鐞嗘枃瑷鏂囩殑璇簭銆
    绛旓細2013-12-29 姹傚垵涓殑鐗规畩璇簭鐨鏂囪█鏂鍙ュ瓙 2014-08-24 濡備綍瀛﹀ソ鍙ゆ枃 92 2012-11-01 濡備綍鍑嗙‘鐨勬妸鎻℃枃瑷鏂囩殑缈昏瘧? 2011-09-19 濡備綍鐞嗚В鍙ゆ枃 137 2007-04-21 鏂囪█鏂囩炕璇戠殑鏂规硶 1413 2017-12-17 姹傛枃瑷鏂囩炕璇 433 2013-11-24 鍋氭枃瑷鏂囬槄璇绘湁浠涔堟妧宸 81 鏇村绫讳技闂 > 涓轰綘鎺ㄨ崘: 鐗瑰埆鎺ㄨ崘 ...
  • 鏂囪█鏂鍥涚鍊掕鍙ュ紡鍙婁緥鍙
    绛旓細渚嬶細鐢氱煟锛屾睗涔嬩笉鎯狅紒鈥斺斻婃剼鍏Щ灞便嬫纭搴忔槸鈥滄睗涔嬩笉鎯犵敋鐭b濓紝寮鸿皟鈥滅敋鐭b濄傜編鍝夋垜灏戝勾涓浗鈥斺斻婂皯骞翠腑鍥借銆嬫纭搴忔槸鈥滄垜灏戝勾涓浗缇庡搲鈥濓紝寮鸿皟鈥滅編鍝夆濄浜屻佸璇墠缃 鏂囪█鏂囦腑浠ヤ笅鎯呭喌锛屽璇鍓嶇疆銆1銆佺枒闂彞涓紝鐤戦棶浠h瘝浣滃璇紝瀹捐鍓嶇疆銆備緥锛氬井鏂汉锛屽惥璋佷笌褰掞紵鈥斺斻婂渤闃虫ゼ璁般嬫纭...
  • 鑰岃诲浜庡笀鐨勬纭璇簭鏄粈涔
    绛旓細鑰岃诲浜庡笀(姝e父璇簭:鑰岃讳簬鏄笀瀛)鍏堕椈閬撲篃鍥哄厛涔庡惥鏄姸璇悗缃彞锛屾纭搴忔槸鍏堕椈閬撲篃鍥轰箮鍚惧厛 鏂囪█鏂囧彞寮忕殑鍒ゆ柇鏂规硶锛氭枃瑷鏂囩壒娈婂彞寮 鏂囪█鐗规畩鍙ュ紡锛屼竴鑸寚鐨勬槸鏂囪█鏂囦腑涓嶅悓浜庣幇浠f眽璇〃杈句範鎯殑鏌愪簺鐗规畩鐨勫彞寮忋備富瑕佹湁锛鍒ゆ柇鍙锛岃鍔ㄥ彞锛岀渷鐣ュ彞鍜鍊掕鍙绛夈備笅杈规垜浠妇渚嬪姞浠ヨ鏄庯細涓銆佸垽鏂彞锛氾紙...
  • 扩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互翻译器 ... 文言文在线翻译入口 ... 文言文白话文互译软件 ... 初中7-9年级必背古文 ... 文言文翻译器转换 ... 其斯之谓与正确语序 ... 文言文大全必背100篇 ... 小学3-6年级文言文 ... 文言文经典50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