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务必要记的历史知识(100分!) 中考成绩ABC分别是多少分?

\u521d\u4e2d\u82f1\u8bed\u5b66\u4e0d\u597d\u600e\u4e48\u529e\uff1f\u5982\u4f55\u624d\u80fd\u63d0\u9ad8\u82f1\u8bed\u6210\u7ee9\uff1f

\u521d\u4e2d\u82f1\u8bed\u5b66\u4e0d\u597d\uff0c\u4e00\u5b9a\u662f\u6ca1\u638c\u63e1\u5bf9\u65b9\u6cd5\uff0c\u5efa\u8bae\u540c\u5b66\u4eec\u53ef\u4ee5\u62a5\u4e2a\u5916\u6559\u73ed\uff0c\u8ddf\u7740\u5916\u6559\u4e00\u5bf9\u4e00\u5b66\u82f1\u8bed\uff0c\u80fd\u6709\u6548\u63d0\u9ad8\u82f1\u8bed\u6210\u7ee9\u3002\u3010\u514d\u8d39\u9886\u53d6\uff0c\u5916\u6559\u4e00\u5bf9\u4e00\u7cbe\u54c1\u8bfe\u7a0b\u3011\uff0c\u70b9\u51fb\u84dd\u5b57\u9886\u53d6\u514d\u8d39\u5916\u6559\u8bfe\u4e00\u8282\uff0c\u8fd8\u80fd\u514d\u8d39\u6d4b\u8bd5\u82f1\u8bed\u6c34\u5e73\u3002\u963f\u5361\u7d22\u82f1\u8bed\u57f9\u8bad\uff0c\u7eaf\u5916\u6559\u4e00\u5bf9\u4e00\u6388\u8bfe\uff0c\u5916\u6559\u90fd\u662f\u6709TESOL\u8bc1\u4e66\u7684\uff0c\u8bfe\u5747\u4e0d\u523020\u5143\uff0c\u5c31\u80fd\u8ba9\u5b69\u5b50\u8ddf\u7740\u4e13\u4e1a\u5916\u6559\u5b66\u4e60\uff0c\u8425\u9020\u201c\u7559\u5b66\u201d\u73af\u5883\u3002\u4e0d\u77e5\u9053\u5982\u4f55\u9009\u62e9\u82f1\u8bed\u673a\u6784\uff0c\u53ef\u4ee5\u767e\u5ea6\u54a8\u8be2\u201c\u963f\u5361\u7d22vivi\u8001\u5e08\u201d\uff1b\u5982\u679c\u60f3\u4e0b\u8f7d\u514d\u8d39\u82f1\u8bed\u8d44\u6e90\uff0c\u53ef\u4ee5\u767e\u5ea6\u641c\u7d22\u201c\u963f\u5361\u7d22\u5b98\u7f51\u8bba\u575b\u201d\u3002

A\u603b\u4eba\u6570\u6392\u540d\u7684\u524d25%\uff0c\u6bd4\u5982\u8bed\u6587A\u5c31\u662f\u4f60\u8bed\u6587\u6210\u7ee9\u662f\u6240\u6709\u4e2d\u8003\u8003\u751f\u4e2d\u7684\u524d25% \uff1b
\u603b\u5206A\u5c31\u662f\u4f60\u7684\u4e2d\u8003\u603b\u5206\u662f\u6240\u6709\u4e2d\u8003\u8003\u751f\u4e2d\u603b\u5206\u6392\u540d\u7684\u524d25%\u3002
\u5b66\u4e1a\u6210\u7ee9\u7ee7\u7eed\u91c7\u7528\u7b49\u7ea7\u5236\u5448\u73b0\u3002\u57ce\u533a\u4ee5\u8bed\u6587\u3001\u6570\u5b66\u3001\u82f1\u8bed\u3001\u6587\u4f53\u7efc\u5408\uff08\u653f\u6cbb\u3001\u5386\u53f2\u3001\u5730\u7406\u3001\u4f53\u80b2\uff09\u3001\u7406\u79d1\u7efc\u5408\uff08\u7269\u7406\u3001\u5316\u5b66\u3001\u751f\u7269\uff095\u4e2a\u5b66\u79d1\u5448\u73b0\uff0c\u6bcf\u4e2a\u5b66\u79d1\u6309\u53c2\u8003\u603b\u4eba\u6570\uff0c\u4ece\u9ad8\u5206\u5230\u4f4e\u5206\u7684\u987a\u5e8f\u5206\u522b\u536025%\u300130%\u300126%\u300110%\u30018%\u30011%\u7684\u6bd4\u4f8b\u7528A\u3001B\u3001C\u3001D\u3001E\u3001F\u516d\u4e2a\u7b49\u7b2c\u8868\u793a\uff0cF\u7b49\u4e3a\u4e0d\u5408\u683c\u7b49\u7b2c\u3002\u5404\u53bf(\u5e02)\u53c2\u7167\u57ce\u533a\u65b9\u5f0f\u786e\u5b9a\u5212\u5206\u6bd4\u4f8b\u3002\u5b66\u751f\u6709\u4e00\u79d1\u4ee5\u4e0a\uff08\u542b\u4e00\u79d1\uff09\u4e3aF\u7b49\u4e14\u8865\u8003\u540e\u4ecd\u4e0d\u5408\u683c\uff0c\u4e0d\u80fd\u6bd5\u4e1a\u3002

\u62d3\u5c55\u8d44\u6599\uff1a\u521d\u4e2d\u5b66\u4e1a\u6c34\u5e73\u8003\u8bd5\uff08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uff09\uff0c\u7b80\u79f0\u201c\u4e2d\u8003\u201d\u3002\u5b83\u662f\u68c0\u6d4b\u521d\u4e2d\u5728\u6821\u751f\u662f\u5426\u8fbe\u5230\u521d\u4e2d\u5b66\u4e1a\u6c34\u5e73\u7684\u6c34\u5e73\u6027\u8003\u8bd5\u548c\u5efa\u7acb\u5728\u4e5d\u5e74\u4e49\u52a1\u6559\u80b2\u57fa\u7840\u4e0a\u7684\u9ad8\u4e2d\u9009\u62d4\u6027\u8003\u8bd5\uff1b\u5b83\u662f\u521d\u4e2d\u6bd5\u4e1a\u8bc1\u53d1\u653e\u7684\u5fc5\u8981\u6761\u4ef6\uff0c\u8003\u8bd5\u79d1\u76ee\u5c06\u56fd\u5bb6\u8bfe\u7a0b\u65b9\u6848\u6240\u89c4\u5b9a\u7684\u5b66\u79d1\u5168\u90e8\u5217\u5165\u521d\u4e2d\u5b66\u4e1a\u6c34\u5e73\u8003\u8bd5\u7684\u8303\u56f4\u3002
\u5b66\u751f\u53ef\u6839\u636e\u4e2d\u8003\u6210\u7ee9\u62a5\u8003\u76f8\u5e94\u7684\u666e\u901a\u9ad8\u4e2d\u3001\u804c\u4e1a\u9ad8\u4e2d\u3001\u4e2d\u4e13\u3001\u4e2d\u6280\u3001\u4e2d\u804c\u7b49\u3002\u5176\u4e2d\u4ee5\u62a5\u8003\u666e\u901a\u9ad8\u4e2d\u4e3a\u4e3b\u3002\u4e2d\u8003\u8981\u8003\u8651\u521d\u4e2d\u6bd5\u4e1a\u751f\u5347\u5165\u666e\u901a\u9ad8\u4e2d\u540e\u7ee7\u7eed\u5b66\u4e60\u7684\u6f5c\u5728\u80fd\u529b\uff0c\u666e\u901a\u9ad8\u4e2d\u6559\u80b2\u8fd8\u662f\u57fa\u7840\u6559\u80b2\u7684\u8303\u7574\uff0c\u56e0\u6b64\uff0c\u4e2d\u8003\u65e2\u8981\u575a\u6301\u8003\u67e5\u57fa\u7840\u77e5\u8bc6\u3001\u57fa\u672c\u65b9\u6cd5\u548c\u57fa\u672c\u6280\u80fd\uff0c\u53c8\u8981\u575a\u6301\u8003\u67e5\u5b66\u79d1\u80fd\u529b\u3002
\u4e2d\u8003\u547d\u9898\u4e25\u683c\u9075\u5faa\u4e49\u52a1\u6559\u80b2\u8bfe\u7a0b\u6807\u51c6\u7684\u8981\u6c42\uff0c\u5145\u5206\u8003\u8651\u6559\u5b66\u60c5\u51b5\u3001\u4e49\u52a1\u6559\u80b2\u8bfe\u7a0b\u6539\u9769\u60c5\u51b5\u3001\u6559\u6750\u4f7f\u7528\u60c5\u51b5\uff0c\u6700\u5927\u9650\u5ea6\u5730\u6c42\u540c\u907f\u5f02\uff0c\u5145\u5206\u4f53\u73b0\u4e49\u52a1\u6559\u80b2\u8bfe\u7a0b\u6539\u9769\u201c\u5e73\u7a33\u8fc7\u6e21\uff0c\u5faa\u5e8f\u6e10\u8fdb\u201d\u7684\u57fa\u672c\u539f\u5219\u3002
2018\u5e744\u67083\u65e5\uff0c\u6c5f\u897f\u4ece2018\u5e74\u521d\u4e00\u65b0\u751f\u8d77\uff0c\u5c06\u521d\u4e2d\u6bd5\u4e1a\u3001\u9ad8\u4e2d\u62db\u751f\u201c\u4e24\u8003\u5408\u4e00\u201d\uff0c\u7edf\u4e00\u89c4\u8303\u4e3a\u521d\u4e2d\u5b66\u4e1a\u6c34\u5e73\u8003\u8bd5\uff0c\u9ad8\u4e2d\u9636\u6bb5\u5b66\u6821\u62db\u751f\u5f55\u53d6\u7684\u5b66\u79d1\u6210\u7ee9\u6765\u6e90\u4e8e\u5b66\u4e1a\u6c34\u5e73\u8003\u8bd5\u7684\u6210\u7ee9\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521d\u4e2d\u5b66\u4e1a\u6c34\u5e73\u8003\u8bd5_\u767e\u5ea6\u767e\u79d1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搞笑版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球!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纣说:痛快;
武王说:我也反了;
商亡了……
幽王说:点火;
褒姒说:刺激;
周也亡了……
干将说:我铸;
专诸说:我舞;
荆柯说:我刺;
赢政一躲:没刺着……
始皇说:我修;
姜女说:我哭;
陈胜说:有种;
项羽说:我举;
刘邦说:我斩;
秦亡了……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无为;
庄子说:我逍遥;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张良说:我出谋划策;
韩信说:我统帅三军;
萧何说:无运筹帷幄;
高祖说:老婆,怎么办;
吕后说:全喀嚓了。
文景说:我治;
武帝说:我兴;
光武说:我中兴;
献帝说:我说了不算。
张骞说:我通;
班超说:我也通;
苏武说:通个屁!
卫青说:我打;
霍去病说:我也打;
李广说:我还打;
昭君嫣然晕笑,遂天下太平。
董卓说:我势大;
吕布说:我人帅;
貂婵说:你们俩谁厉害。
董卓完蛋了。
曹操说:快帮我脱鞋迎老许;
刘备说:快给我牵驴来访诸葛;
孙权说:周郎自有妙计安天下;
周瑜说:加油,烧死老曹;
诸葛说:天下三分,人人有份;
司马昭说:向刘备同志学习;
晋开始了。
司马迁说:要想成功,不怕被宫;
班固说:我要出书;
司马相如说:一首赋稿费一千;
曹操说:抄家伙我要赋诗;
曹植说:命题作文有何难;
孔明说:我要写道动员令;
陶潜说你们累不累呀。
遂卷铺盖回家了。
朱温说:我同花顺;
萧道成说:我一条顺;
陈霸先说:重新洗牌……
杨广说:去扬州观花;
李渊说:消来公费旅游;
李世民说:魏征,你的意思;
李治说:老婆,你的意思;
武则天说:那还不如我说了算;
薛刚说:反了你了!
骆宾王说:鹅肥;
王勃说:情深;
李白说:酒美;
王维说:景幽;
孟浩然说:风流;
杜甫说:屋漏;
白居易说:抱想琵琶唱OK;
李商隐:我没话说了。
柴荣说:三武废费有我一份;
赵匡胤说:今年流行黄袍子
寇准说:带上瓶醋谈判去;
李刚说:保家卫国;
徽宗说:没保成;
钦宗说:我想回家;
金兀术说:没门……
赵构说:把姓岳的抓了;
岳飞说:我有何罪?
秦桧说:也许有……
陆游说:我要死了;
文天祥说:死得好,我为你喝彩!
完颜说:金大;
耶律说:辽大;
成吉思汗说:大你个球!
忽必烈说:亚欧大陆我说了算……
朱元璋说:高筑墙;
建文帝说:孙承祖业;
朱棣说:我找我爹;
严嵩说:清史留字;
崇祯说:袁崇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李自成说:歇会,找个小姐来;
吴三桂说:敢泡我老婆;
皇太极说:三桂是个好同志。
顺治说:爱江山更爱美人;
康熙说:江山好管儿子难教;
雍正说:说我狠,我就狠给你们看;
乾隆说:我爹是谁;
嘉庆说:和坤是我爹留给我的遗产……
施耐庵说:天罡盖地煞;
罗贯中说:曹刘震河腰;
吴承恩说:全盘西化;
曹雪芹说:读书人的事能算淫么;
蒲松龄说:我是另类我怕谁?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看我的。
慈禧说: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李连英说:有奴才伺候;
李鸿章说:九亿白银,小意思;
袁世凯说:窃国者为诸候?
蒋介石说:倭寇未灭何以为家
毛泽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剩下的我只有中国近现代史下半部分的总结了
1国共十年对峙:
一、 工农武装割据
1 武装起义 (1)八七会议――纠左、总方针、秋收起义
(2)起义:
A南昌起义:特点-沿用国民党旗帜
功绩-中共第一只部队
B秋收起义:特点-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湘赣边-修水、铜鼓、安源-长沙-
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
C广州起义:特点:建立苏维埃政权
损失:张太雷牺牲
(3)意义:A中国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开创新局面
C揭开转入农村序幕
2 井冈星火 (1)井冈山根据地:A三大斗争:
a游击政策
b土地革命
c工农政权
§第一块农村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a工农革命军
b南昌起义部分部队
c湘南农民武装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毛三篇文章――理论上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结合”典范
3 星火燎原 (1)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央――最大、最巩固、朱毛
左右江根据地――邓小平
(2)红军发展到十多万人
4“围剿”与反“围剿”:(1)时间:1930年底~1931年秋
(2)军事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
(2) 认识:毛军事思想重要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大发展。
5巩固政权 (1)政权: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A性质:工农民主政权
B影响:形成两权并立
(2)土地革命:
A必要性:土地问题是国民革命的关键
B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义务
C路线:对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核心: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认识:实质:变革生产关系
最大作用: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3)经济:A把农业放在首位
B兴办军需、民用工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提供经验
二、中日矛盾激化
1 日本侵华:
(1)原因:A独霸中国-根因
B实行“大陆政策”和“东方会议”
C摆脱经济危机-直接原因
D客观条件:a英法美――经济调整和绥靖政策
b德意――欧、非扩张
c蒋介石――全力打内战
(2)侵华:A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伪满建立
B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暂驻上海特权
C华北事变:a《何梅协定》
B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第二个伪满
(3)影响:中日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2 蒋介石:
(1) 对外:A政策: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B活动:a下令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
b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c签订《何梅协定》
(2) 对内:A政策:反共反人民
B活动:a“围剿”红军:第四、五次“围剿”
对长征红军进行尾追堵截
逼张杨“剿共”
b镇压抗日民主运动:镇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镇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c镇压学生运动—— 一二•九运动
PS:错误根源:将国内阶级矛盾(意识形态矛盾)置于民族矛盾之上
3 国民党爱国官兵:
(1) 分化原因:A民族矛盾激化
B蒋反动政策
C抗日民主运动影响
(2) 分化:A冯玉祥与吉鸿昌合作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多伦大捷
B蔡廷锴、李济深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抗日停战协定》
C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联共抗日(高潮)
4 民主人士:
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任主席,李济深任副主席
5 中共:
(1) 反蒋抗日:A“九•一八”,发表宣言——反对日本侵占东三省
B建立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主力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进行了第四、五次反围剿
E长征——战略大转移——陕北
(2) 逼蒋抗日:A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a 《八一宣言》
b 瓦窑堡会议
c 毛泽东报告
B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C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抓主要矛盾,实事求是,中共宗旨和性质决定
三 1931年至1937年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特征:
1 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2 在对日本侵华问题上,美英由纵容到遏制
3 中国革命重心因国民党军事围剿和红军长征,由赣南闽西转移到陕北
4 中共逐渐走向成熟,已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5 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
6 爱国志士和国民党爱国将领反对蒋妥协投降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7 蒋介石从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再到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全面抗战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原因:(1)根因:中日矛盾尖锐化
(2)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日本侵华日益威胁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
(3) 日本侵华活动日益加深与英美矛盾
2 过程:(1)初步形成:A 九•一八、一•二九、华北事变
B 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 正式形成:A 七七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
B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红军改编:西北主力-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新四军
D标志: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9
3 特点:国共两党党外合作
(1) 形成了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2) 两党有各自的政权、军队、地盘
(3) 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路线:
A洛川会议召开——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
B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C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D针对国民党反共高潮进行坚决回击
E加强根据地建设
F朱、毛命令人民军队大举反击
4矛盾斗争:
(1) 根源:国共两党阶级属性不同
(2) 反映:A两个政权、军队、战场、抗日路线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反共方针
C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定点:皖南事变
D中共提出“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5最大成果:抗战胜利
6最终破裂:原因:根: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反共反人民政策
合作目的已经达到,合作基础不复存在
标志:1947年春,蒋关闭和谈之门
二 两个战场:
1 两种抗战路线:
(1)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初期,面对日军大举进攻,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积极抗日。但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张由军队和政府抗日。这种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战场丧师失地,大半个中国陷落
(2) 共产党侧面战场:采取坚持抗战,拒绝投降政策,洛川会议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深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争,形势蓬勃发展。
(3) 本质区别:是否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抗战
(4) 造成区别地根源:两党阶级利益不同
2 两个战场关系:
(1) 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驱除日寇。
(2) 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积极地抗战,就没有敌后抗日战场的迅速发展;没有敌后抗日战场的迅速发展,就没有相持阶段的到来。
(3) 在相持阶段,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战略反攻阶段野不可能迅速到来。
(4)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民族革命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三 日本调整侵华方针:
1 原因:(1)相持阶段到来
(3) 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
2 调整:
(1)对国:A政治诱降为主
B军事进攻为辅
(2) 对共:A集中兵力军事进攻
B 敌后根据地大扫荡
(4) 沦陷区:经济掠夺、殖民统治
3 实质: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不变,执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4 影响:
(1)对国:A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南京伪“国民政府”
B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对共:处境更加艰难:日、伪、蒋三方——加强根据地建设 (3)日帝:A对国——枣宜、豫湘桂战役
B对共——“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四 日军侵华线索
1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实施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
2 相继攻占平津、上海、太原、南京、徐州、广州、武汉
3 调整侵华方针:重蒋——轻蒋
轻共——重共
灭亡中国
4 经济掠夺和殖民统治
5 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6豫湘桂战役和大陆交通线战役
五 中共情况:
1 防御阶段:
(1)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2) 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
(3) 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4) 平型关大捷是首次胜利
(5) 《论持久战》
2 相持阶段:
(1) 抗战:
A领导沦陷区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B百团大战
C反“扫荡”斗争: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2) 维护统一战线
A“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B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
C对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坚持抗战,揭露蒋阴谋
(3) 建设根据地:
A政权:“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
B经济: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C思想:延安整风——肃左反右
内容:反主观主义~即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4) 七大:
A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B内容:毛——《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国家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全党空前团结§最重要
C意义:为争取“两个胜利”准备条件。
3反攻阶段
4 综上:中共政策调整:
(1) 政权:苏维埃政府~抗日民主政权
(2) 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双减双交
(3) 军队: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
(4) 对蒋:推翻~承认
§主矛变化
六 国民党情况:

1准备抗战,自卫抵抗+
2 国共合作,组织四大会战
3政策反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4反共高潮,两次会战
§既要投降,又进行抵抗;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日寇亡我之心不死,阶级属性
解放战争
一 线索:
1宏观:
(1)国共关于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较量
(2)这种较量经历了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两大阶段
2微观:
(1) 国民党:
A政治专制独裁,陷于孤立
B经济崩溃,危机加深
C军事接连失利,士气低落
D外交卖国求援
E必然覆亡
(2) 共产党:力量不断壮大
(3)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 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1 时局:
(1)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 国内阶级矛盾
(2)美国对华政策:扶蒋反共——美全球战略组成部分
(3)蒋介石反动政策方针:独裁内战
(4)中共政策:和平、民主、独立、统一、团结
2 斗争:
(1) 重庆谈判:A国共目的、政策不同
B成果:国民党被迫接受了和平建国方案,《双十协定》有利于人民
C局限:人民军队和政权问题未达成协议
D意义:中共取得政治成功
(2) 重庆政协:A依据:《双十协定》规定
B代表: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主派——民资阶级,共产党——广大人民利益
C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人民军队和政权合法化问题的延续
D政治决议——有利于人民
E结果:国民党撕毁协议
三 人民解放战争分期:(1946.6~1949.9)
1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内线作战
2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内、外线作战
3 决战:1948.9~1949.1,消灭敌人主力
4 和谈:1949.1~1949.4,北平谈判
5 渡江作战:推翻国民政府
6 解放全国:
四 解放战争发展过程:
1 全面内战爆发:
(1) 原因:根本原因: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本质
直接原因:国民党完成内战准备,准备武力统一
(2) 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晋冀鲁豫、山东、晋绥根据地
(3) 初期:国民党占有经济、军事优势,共产党拥有政治优势
(4) 粉碎全面进攻:条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制定正确军事方针- 战术上重视
表现:八个月作战,歼敌70万
(5) 粉碎重点进攻:地点:山东和中原
陕北: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相继取得四个战役胜利;歼敌3万
山东:孟良崮大捷,歼敌3万
2 发展:
(1) 战略反攻:南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鄂豫皖
陈谢大军豫陕鄂
陈粟大军豫皖苏
其他解放区:华北——石家庄,西北——延安,
(2) 战略决战:条件:敌: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数量下降;打内战,不得民心
我:军队数量增加;装备改善;解放区土地革命完成;国统区反蒋第二条战线
胜利: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3 胜利:
(1) 七届二中全会:背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召开:1949春,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转移
发展经济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促进革命胜利的方针
新中国基本政策
总任务:两个转变
三个告诫
作用:解决了革命过渡问题————联系党建
(2) 北平谈判:目的:国民党:蒋-元旦求和声明-缓兵之计;李-划江而治
共产党: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苦难
首席代表:周恩来、张治中
成果:《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结果:蒋拒绝签字
(3) 渡江战役:战线:东至江阴,西至湖口
时间:1949.4.21~23
作用:推翻国民政府
(4) 胜利因素:中共:五点~领导,思想,军队,统战,群众支持
国民党:政治失民心,军气不扬,腐败,美援断、蒋桂裂
结论:走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历史的选择
五 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发展状况
1 国统区危机:
(1) 军事:接连失利,士气低落
(2) 政治:
A伪制宪国大遭到广泛抵制
B 国共关系破裂,标志:撤销驻扎南京、上海、重庆中共代表团
C 制造一系列惨案
D 中共领导反蒋第二条战线
(3) 经济崩溃
(4) 外交:《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
2 解放区发展:
(1) 土地革命胜利完成:原因:
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总路线
成果:
作用:促进解放战争发展
(2) 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ps:重庆谈判于北平谈判共同点:
1. 都是国民党提出的
2. 都是国民党接和谈之名,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3. 主动权都在共产党手中
4. 和谈期间,共产党都作了两手准备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
一. 中国的建立和巩固:
1. 条件:
(1) 前提: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国民政府统治推翻
(2) 方针: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
(3) 人心:广大人民用户中共建立新中国
2. 建国:新政协.
(1) 中心议题:讨论建国
(2) 决议:《共同纲领》
选举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决定了首都、国旗
(3) 性质: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3. 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会
(1) 国家领导宣誓就职
(2) 任命政务院总理和外长
(3)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4. 开国大典
5. 历史意义
6.巩固政权

O(∩_∩)O~呵呵
但愿能够对你有帮助!

我只有中国近现代史下半部分的总结了
1国共十年对峙:
一、 工农武装割据
1 武装起义 (1)八七会议――纠左、总方针、秋收起义
(2)起义:
A南昌起义:特点-沿用国民党旗帜
功绩-中共第一只部队
B秋收起义:特点-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湘赣边-修水、铜鼓、安源-长沙-
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
C广州起义:特点:建立苏维埃政权
损失:张太雷牺牲
(3)意义:A中国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开创新局面
C揭开转入农村序幕
2 井冈星火 (1)井冈山根据地:A三大斗争:
a游击政策
b土地革命
c工农政权
§第一块农村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a工农革命军
b南昌起义部分部队
c湘南农民武装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毛三篇文章――理论上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结合”典范
3 星火燎原 (1)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央――最大、最巩固、朱毛
左右江根据地――邓小平
(2)红军发展到十多万人
4“围剿”与反“围剿”:(1)时间:1930年底~1931年秋
(2)军事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
(2) 认识:毛军事思想重要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大发展。
5巩固政权 (1)政权: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A性质:工农民主政权
B影响:形成两权并立
(2)土地革命:
A必要性:土地问题是国民革命的关键
B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义务
C路线:对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核心: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认识:实质:变革生产关系
最大作用: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3)经济:A把农业放在首位
B兴办军需、民用工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提供经验
二、中日矛盾激化
1 日本侵华:
(1)原因:A独霸中国-根因
B实行“大陆政策”和“东方会议”
C摆脱经济危机-直接原因
D客观条件:a英法美――经济调整和绥靖政策
b德意――欧、非扩张
c蒋介石――全力打内战
(2)侵华:A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伪满建立
B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暂驻上海特权
C华北事变:a《何梅协定》
B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第二个伪满
(3)影响:中日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2 蒋介石:
(1) 对外:A政策: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B活动:a下令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
b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c签订《何梅协定》
(2) 对内:A政策:反共反人民
B活动:a“围剿”红军:第四、五次“围剿”
对长征红军进行尾追堵截
逼张杨“剿共”
b镇压抗日民主运动:镇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镇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c镇压学生运动—— 一二•九运动
PS:错误根源:将国内阶级矛盾(意识形态矛盾)置于民族矛盾之上
3 国民党爱国官兵:
(1) 分化原因:A民族矛盾激化
B蒋反动政策
C抗日民主运动影响
(2) 分化:A冯玉祥与吉鸿昌合作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多伦大捷
B蔡廷锴、李济深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抗日停战协定》
C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联共抗日(高潮)
4 民主人士:
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任主席,李济深任副主席
5 中共:
(1) 反蒋抗日:A“九•一八”,发表宣言——反对日本侵占东三省
B建立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主力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进行了第四、五次反围剿
E长征——战略大转移——陕北
(2) 逼蒋抗日:A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a 《八一宣言》
b 瓦窑堡会议
c 毛泽东报告
B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C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抓主要矛盾,实事求是,中共宗旨和性质决定
三 1931年至1937年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特征:
1 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2 在对日本侵华问题上,美英由纵容到遏制
3 中国革命重心因国民党军事围剿和红军长征,由赣南闽西转移到陕北
4 中共逐渐走向成熟,已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5 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
6 爱国志士和国民党爱国将领反对蒋妥协投降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7 蒋介石从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再到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全面抗战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原因:(1)根因:中日矛盾尖锐化
(2)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日本侵华日益威胁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
(3) 日本侵华活动日益加深与英美矛盾
2 过程:(1)初步形成:A 九•一八、一•二九、华北事变
B 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 正式形成:A 七七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
B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红军改编:西北主力-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新四军
D标志: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9
3 特点:国共两党党外合作
(1) 形成了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2) 两党有各自的政权、军队、地盘
(3) 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路线:
A洛川会议召开——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
B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C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D针对国民党反共高潮进行坚决回击
E加强根据地建设
F朱、毛命令人民军队大举反击
4矛盾斗争:
(1) 根源:国共两党阶级属性不同
(2) 反映:A两个政权、军队、战场、抗日路线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反共方针
C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定点:皖南事变
D中共提出“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5最大成果:抗战胜利
6最终破裂:原因:根: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反共反人民政策
合作目的已经达到,合作基础不复存在
标志:1947年春,蒋关闭和谈之门
二 两个战场:
1 两种抗战路线:
(1)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初期,面对日军大举进攻,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积极抗日。但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张由军队和政府抗日。这种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战场丧师失地,大半个中国陷落
(2) 共产党侧面战场:采取坚持抗战,拒绝投降政策,洛川会议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深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争,形势蓬勃发展。
(3) 本质区别:是否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抗战
(4) 造成区别地根源:两党阶级利益不同
2 两个战场关系:
(1) 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驱除日寇。
(2) 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积极地抗战,就没有敌后抗日战场的迅速发展;没有敌后抗日战场的迅速发展,就没有相持阶段的到来。
(3) 在相持阶段,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战略反攻阶段野不可能迅速到来。
(4)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民族革命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三 日本调整侵华方针:
1 原因:(1)相持阶段到来
(3) 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
2 调整:
(1)对国:A政治诱降为主
B军事进攻为辅
(2) 对共:A集中兵力军事进攻
B 敌后根据地大扫荡
(4) 沦陷区:经济掠夺、殖民统治
3 实质: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不变,执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4 影响:
(1)对国:A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南京伪“国民政府”
B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对共:处境更加艰难:日、伪、蒋三方——加强根据地建设 (3)日帝:A对国——枣宜、豫湘桂战役
B对共——“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四 日军侵华线索
1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实施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
2 相继攻占平津、上海、太原、南京、徐州、广州、武汉
3 调整侵华方针:重蒋——轻蒋
轻共——重共
灭亡中国
4 经济掠夺和殖民统治
5 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6豫湘桂战役和大陆交通线战役
五 中共情况:
1 防御阶段:
(1)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2) 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
(3) 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4) 平型关大捷是首次胜利
(5) 《论持久战》
2 相持阶段:
(1) 抗战:
A领导沦陷区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B百团大战
C反“扫荡”斗争: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2) 维护统一战线
A“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B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
C对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坚持抗战,揭露蒋阴谋
(3) 建设根据地:
A政权:“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
B经济: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C思想:延安整风——肃左反右
内容:反主观主义~即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4) 七大:
A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B内容:毛——《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国家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全党空前团结§最重要
C意义:为争取“两个胜利”准备条件。
3反攻阶段
4 综上:中共政策调整:
(1) 政权:苏维埃政府~抗日民主政权
(2) 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双减双交
(3) 军队: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
(4) 对蒋:推翻~承认
§主矛变化
六 国民党情况:

1准备抗战,自卫抵抗+
2 国共合作,组织四大会战
3政策反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4反共高潮,两次会战
§既要投降,又进行抵抗;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日寇亡我之心不死,阶级属性
解放战争
一 线索:
1宏观:
(1)国共关于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较量
(2)这种较量经历了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两大阶段
2微观:
(1) 国民党:
A政治专制独裁,陷于孤立
B经济崩溃,危机加深
C军事接连失利,士气低落
D外交卖国求援
E必然覆亡
(2) 共产党:力量不断壮大
(3)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 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1 时局:
(1)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 国内阶级矛盾
(2)美国对华政策:扶蒋反共——美全球战略组成部分
(3)蒋介石反动政策方针:独裁内战
(4)中共政策:和平、民主、独立、统一、团结
2 斗争:
(1) 重庆谈判:A国共目的、政策不同
B成果:国民党被迫接受了和平建国方案,《双十协定》有利于人民
C局限:人民军队和政权问题未达成协议
D意义:中共取得政治成功
(2) 重庆政协:A依据:《双十协定》规定
B代表: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主派——民资阶级,共产党——广大人民利益
C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人民军队和政权合法化问题的延续
D政治决议——有利于人民
E结果:国民党撕毁协议
三 人民解放战争分期:(1946.6~1949.9)
1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内线作战
2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内、外线作战
3 决战:1948.9~1949.1,消灭敌人主力
4 和谈:1949.1~1949.4,北平谈判
5 渡江作战:推翻国民政府
6 解放全国:
四 解放战争发展过程:
1 全面内战爆发:
(1) 原因:根本原因: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本质
直接原因:国民党完成内战准备,准备武力统一
(2) 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晋冀鲁豫、山东、晋绥根据地
(3) 初期:国民党占有经济、军事优势,共产党拥有政治优势
(4) 粉碎全面进攻:条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制定正确军事方针- 战术上重视
表现:八个月作战,歼敌70万
(5) 粉碎重点进攻:地点:山东和中原
陕北: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相继取得四个战役胜利;歼敌3万
山东:孟良崮大捷,歼敌3万
2 发展:
(1) 战略反攻:南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鄂豫皖
陈谢大军豫陕鄂
陈粟大军豫皖苏
其他解放区:华北——石家庄,西北——延安,
(2) 战略决战:条件:敌: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数量下降;打内战,不得民心
我:军队数量增加;装备改善;解放区土地革命完成;国统区反蒋第二条战线
胜利: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3 胜利:
(1) 七届二中全会:背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召开:1949春,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转移
发展经济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促进革命胜利的方针
新中国基本政策
总任务:两个转变
三个告诫
作用:解决了革命过渡问题————联系党建
(2) 北平谈判:目的:国民党:蒋-元旦求和声明-缓兵之计;李-划江而治
共产党: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苦难
首席代表:周恩来、张治中
成果:《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结果:蒋拒绝签字
(3) 渡江战役:战线:东至江阴,西至湖口
时间:1949.4.21~23
作用:推翻国民政府
(4) 胜利因素:中共:五点~领导,思想,军队,统战,群众支持
国民党:政治失民心,军气不扬,腐败,美援断、蒋桂裂
结论:走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历史的选择
五 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发展状况
1 国统区危机:
(1) 军事:接连失利,士气低落
(2) 政治:
A伪制宪国大遭到广泛抵制
B 国共关系破裂,标志:撤销驻扎南京、上海、重庆中共代表团
C 制造一系列惨案
D 中共领导反蒋第二条战线
(3) 经济崩溃
(4) 外交:《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
2 解放区发展:
(1) 土地革命胜利完成:原因:
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总路线
成果:
作用:促进解放战争发展
(2) 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ps:重庆谈判于北平谈判共同点:
1. 都是国民党提出的
2. 都是国民党接和谈之名,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3. 主动权都在共产党手中
4. 和谈期间,共产党都作了两手准备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
一. 中国的建立和巩固:
1. 条件:
(1) 前提: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国民政府统治推翻
(2) 方针: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
(3) 人心:广大人民用户中共建立新中国
2. 建国:新政协.
(1) 中心议题:讨论建国
(2) 决议:《共同纲领》
选举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决定了首都、国旗
(3) 性质: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3. 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会
(1) 国家领导宣誓就职
(2) 任命政务院总理和外长
(3)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4. 开国大典
5. 历史意义
6.巩固政权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封建王朝阶段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终结封建主义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公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然后记住最基础的朝代顺序吧,还有比较有名的皇帝,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生平,简单的就可以了,毕竟初中生!
建议买本上下五千年来看,简史,但也能增长不少历史知识!

第1 是肯定是咯
上课认真2.下课多看看书 3. 不懂的可以问老师 ,同学,有以上几点不讲是 100分 90分不是问题

  • 鍒濅腑鍘嗗彶鐭ヨ瘑鐐规荤粨
    绛旓細(2)鏃ユ湰鏂归潰:搴旀瑙嗗巻鍙查棶棰,绉瀬銆佷富鍔ㄣ佸Ε鍠勮В鍐虫垬浜夐仐鐣欓棶棰,涓嶈鍋氫激瀹充腑鍥戒汉姘戞儏鎰熺殑浜,鍔姏鍙戝睍涓棩涓ゅ浗浜掓儬浜掑埄銆佸弸濂藉悎浣滅殑鐫﹂偦鍏崇郴銆(3)涓浗鏂归潰:搴旂墷璁扳滆惤鍚庡氨瑕佹尐鎵撯鐨勫巻鍙鏁欒,鍔姏鍙戝睍缁忔祹,澧炲己缁煎悎鍥藉姏,鎻愰珮鍥介檯鍦颁綅,鍔犲己鍜屾棩鏈殑缁忔祹鏂囧寲浜ゆ祦,鍔姏淇冭繘涓棩鍏崇郴鐨勫弸濂藉彂灞曘備笁銆佷腑缇庡叧绯1. 甯歌冭闂:...
  • 銆愬綊绾炽戝叏鐭ヨ瘑-涓浗鍘嗗彶蹇呯煡100浜+姒傝
    绛旓細鎬濇兂鐨勪氦铻嶄笌鍙橀潻缃㈤粶鐧惧锛岀嫭灏婂剴鏈浘鏄Е姹夋椂鏈熺殑鎬濇兂涓诲锛岃屽畫鏄庣悊瀛︺侀槼鏄庡績瀛︾殑鍏磋捣鍒欏睍鐜颁簡鍝插鎬濇兂鐨勫鍏冨寲銆備粠鍟嗛瀰鍙樻硶鍒扮帇瀹夌煶鍙樻硶锛屾敼闈╁缁堟槸鎺ㄥ姩绀句細杩涙鐨勫紩鎿庛傜鎶涓庤壓鏈殑鐠鐠ㄩ洉鐗堝嵃鍒锋湳涓庢椿瀛楀嵃鍒锋湳鐨勫彂鏄庯紝涓嶄粎璁板綍浜鍘嗗彶锛屼篃淇冭繘浜鐭ヨ瘑鐨勪紶鎾傚攼璇椼佸畫璇嶃佸厓鏇诧紝姣忎竴鏃舵湡鐨勬枃瀛︾懓瀹濋兘鏄腑...
  • 鍏勾绾鍘嗗彶涓婂唽閲嶇偣鐭ヨ瘑闂瓟鑳岃100棰
    绛旓細1. 鍙や唬鏂囨槑鐨勮緣鐓岀瘒绔犱粠涓崕鏂囨槑鐨勮捣婧愬埌绉﹀鐨囩殑缁熶竴锛岃繖娈鍘嗗彶涓紝姣忎釜鏈濅唬鐨勫叴琛版洿鏇匡紝閮芥槸鎴戜滑璁板繂涓殑閲嶇偣銆傛瘮濡傦紝绉︽湞鐨勯儭鍘垮埗鍜岄暱鍩庣殑澹附锛屼綘浜嗚В澶氬皯鍛紵2. 涓濈桓涔嬭矾鐨勮锤鏄撳線鏉ヤ笣缁镐箣璺殑寮閫氾紝杩炴帴浜嗕笢瑗挎柟锛屼笉浠呮帹鍔ㄤ簡缁忔祹浜ゆ祦锛岃繕淇冭繘浜嗘枃鍖栦氦娴侊紝杩欐槸鍏勾绾у巻鍙蹭腑涓嶅彲蹇借鐨勪竴鐜備綘鑳借杩...
  • 鍒濅腑鍔″繀瑕佽鐨勫巻鍙茬煡璇(100鍒!)
    绛旓細3銆鍘嗗彶鏈夋棤鏁扮殑閫夋嫨,閫夋嫨鍦ㄦ煇涓汉鎵嬮噷: 绉︿箣鏉庢柉,鍔╃海涓鸿檺,鐒氫功鍧戝剴;姹変箣鐜嬭幗,涔︾敓娌诲浗,涓濉岀硦娑;鍞愪箣瀹夌灞,瀹夊彶涔嬩贡,鐢辩洓杞“;瀹嬩箣鐜嬪畨鐭,鍙樻硶缁存柊,鐢辨不鑰屼贡;鏄庝箣鍚翠笁妗,涓宸变箣绉,寮曠嫾鍏ュ;娓呬箣琚佷笘鍑,鍗栧弸姹傝崳,鍙嶅鏃犲父銆 4銆佸唴蹇у皬浜哄共鏀,澶栨垰銆佸瀹樸佸悗瀹;涓咖瀹樺満鑵愯触,瀹橀煎繀鐒舵皯鍙;澶栧咖姘戞棌...
  • 鍒濅簩涓婂鏈鍘嗗彶閫夋嫨棰100閬(瑕佺瓟妗)
    绛旓細鍏勾绾鍘嗗彶涓婂唽鏈熸湯澶嶄範閫夋嫨棰(鍚瓟妗) 涓銆佸崟椤归夋嫨棰(姣忓皬棰2鍒,鍏40鍒) 1.灏忔槑瑕佷簡瑙f湁鍏宠繎浠i娓巻鍙插彶瀹,鍙互鏌ラ槄 A.銆婂崡浜潯绾︺ B.銆婂寳浜潯绾︺ C.銆婇┈鍏虫潯绾︺ D.銆婅緵涓戞潯绾︺ 2.鈥滃ぇ灏嗙杈瑰皻鏈繕,婀栨箻瀛愬紵婊″ぉ灞便傛柊鏍芥潹鏌充笁鍗冮噷,寮曞緱鏄ラ搴︾帀鍏炽傗濇璇楀弽鏄犱簡 A.鏋楀垯寰愬厖鍐涗紛鐘佸悗寮鍙戞柊鐤嗙殑...
  • 鏈夊叧浜庤鎴戝浗鍘嗗彶鐭ヨ瘑鐨勫緥瑷鍚?
    绛旓細涓浗鍘嗗彶甯歌瘑澶у叏 1銆佸凡鐭ョ殑鍦ㄤ腑鍥藉鍐呯敓娲荤殑鏈鍙よ佺殑鍘熷浜虹被锛屾槸鈥滃厓璋嬬尶浜衡濄傚湪涓浗浜戝崡鐪佸厓璋嬬泦鍦板彂鐜扮殑棰楀彜浜虹被鐗欓娇鍖栫煶锛岀粡绉戝閴村畾锛岃窛浠婄害鏈170澶氫竾骞翠簡銆2銆佺害70鈥斺20涓囧勾鍓嶏紝鈥滃寳浜尶浜衡濓紙绠绉扳滃寳浜汉鈥濓級锛岀敓娲诲湪鍖椾含鍛ㄥ彛搴楅緳楠ㄥ北鐨勬礊绌撮噷銆3銆佸寳浜汉宸茬粡鐭ラ亾浣跨敤澶╃劧鐏備汉绫荤涓娆...
  • 鍘嗗彶鏁呬簨澶у叏100绡(鎺㈠鍘嗗彶鐨勮叮鍛充笌鏅烘収)
    绛旓細涓銆併婂巻鍙叉晠浜嬪ぇ鍏100绡囥嬬畝浠 銆婂巻鍙叉晠浜嬪ぇ鍏100绡囥嬫槸涓鏈敱澶氫綅鍘嗗彶瀛﹀鍜屼綔瀹跺悎浣滅紪鍐欑殑涔︾睄锛屽叾涓寘鍚簡100涓敓鍔ㄦ湁瓒鐨勫巻鍙鏁呬簨锛屾兜鐩栦簡涓浗鍜屼笘鐣屽悇涓椂鏈熺殑鍘嗗彶浜嬩欢鍜屼汉鐗┿傝繖浜涙晠浜嬩笉浠呯敓鍔ㄦ湁瓒o紝鑰屼笖鍏锋湁寰堥珮鐨勫巻鍙蹭环鍊煎拰鏅烘収鍚ず锛屽彲浠ヨ璇昏呭湪杞绘澗鎰夊揩鐨勯槄璇讳腑浜嗚В鍘嗗彶銆侀鎮熶汉鐢熴備簩銆佸浣...
  • 涓冨勾绾鍘嗗彶绗竴鍐屽涔犳彁绾
    绛旓細12銆佹牴鎹垜浠杩囩殑鏈夊叧鏂囧瓧婕斿彉鐭ヨ瘑鍙互鍒ゆ柇,杩欏潡鏂圭爾涓婄殑鏂囧瓧搴旇灞炰簬 A銆侀摥鏂 B銆佸ぇ绡 C銆佸皬绡 D銆侀毝涔 13銆佷负绉︽湞鈥滄捣鍐呯殕鑷b濇牸灞鏈缁堝舰鎴愬瀹氬熀纭鐨勫叧閿垬褰规槸 A銆佸煄婵箣鎴 B銆侀暱骞充箣鎴 C銆佹闄典箣鎴 D銆佸法楣夸箣鎴 14銆佽タ姹夊垵骞存浘缁忓嚭鐜拌繃鎴戝浗灏佸缓绀句細鍘嗗彶涓婄涓涓洓涓栧眬闈傚綋鏃,姹夊垵缁熸不鑰呴潰涓寸殑...
  • 鍘嗗彶鐭ヨ瘑
    绛旓細灏卞叾鎬ц川鑰岃█,鍥鍘嗗彶瀛瀹朵滑鑰冨療鐨勮搴﹀拰鍑哄彂鐐圭殑涓嶅悓,鑰屾湁鈥滄椿鍔ㄢ濊銆佲滃闂濇垨鈥滃鏈濊銆佲鐭ヨ瘑浣撶郴鈥濊銆佲滅瀛︹濊銆佲滆壓鏈濊鍜屸滀竴鍗婃槸绉戝,涓鍗婃槸鑹烘湳鈥濊銆佲滄暣鍚堚濊绛夌瓑涓嶅悓鐨勭晫瀹氥 鍦ㄩ┈鍏嬫濅富涔夊巻鍙插璇炵敓涔嬪墠,浜轰滑涓鑸粠骞夸箟涓婃潵鐣屽畾鍙插,鍗冲鍙插鐨勫畾涔変笌瀵瑰巻鍙茬殑瀹氫箟寰寰鏄悓涓鐨,寰堝皯鏈変汉...
  • 闅嬪攼鍘嗗彶瀹炶
    绛旓細3.闅嬪攼鏃舵湡鐨勫巻鍙鏁呬簨 1銆佸畨鍙蹭箣涔 瀹夊彶涔嬩贡鏄腑鍥藉攼浠g巹瀹楁湯骞磋嚦浠e畻鍒濆勾(755骞12鏈16鏃ヨ嚦763骞2鏈17鏃)鐢卞攼鏈濆皢棰嗗畨绂勫北涓庡彶鎬濇槑鑳屽彌鍞愭湞鍚庡彂鍔ㄧ殑鎴樹簤,鏄悓鍞愭湞浜夊ず缁熸不鏉冪殑鍐呮垬,涓哄攼鐢辩洓鑰岃“鐨勮浆鎶樼偣銆 杩欏満鍐呮垬浣垮緱鍞愭湞浜哄彛澶ч噺涓уけ,鍥藉姏閿愬噺銆 鍥犱负鍙戣捣鍙嶅攼鍙涗贡鐨勬寚鎸ュ畼浠ュ畨绂勫北涓庡彶鎬濇槑浜屼汉涓轰富,鍥犳浜嬩欢...
  • 扩展阅读:扫一扫题目出答案 ... 初中历史知识大全 ... 初中历史知识点电子版 ... 初一必考100题免费 ... 初中历史100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开窍最佳方法 ... 初中历史100个必考点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 初中学历史的诀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