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8标准变焦镜头对比评测佳能卡口篇

" 【IT168评测中心】
对于不少初入摄影圈的朋友来讲,大光圈的标准变焦镜头往往是他们“烧”的第一笔器材。之所以这种大光圈的标准变焦镜头受到青睐,主要在于它们良好的拍摄通用性。当原厂镜头的成本超出我们预算的时候,副厂镜头自然是更加实惠的选择,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便是三大副厂为我们提供的这样一组镜头。

三大副厂的f/2.8标准变焦镜头(点此查看大图


三大副厂在这一规格的镜头上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非常和谐地推出了这三支焦距略有差异的镜头。而体现到产品价格上,这三支镜头则相差较多,焦距范围越大的镜头价格相应也更高。除了焦距范围这一固定的指标,具体各个镜头在性能上又有何差异?当我们购买一支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时应该如何取舍?这都是本文要寻求的答案。

佳能EOS 50D数码单反相机(点此查看大图


本文选取了三个品牌的佳能EF-S卡口镜头,用佳能EOS 50D作为测试平台。佳能EOS 50D具有1510万有效像素、配备佳能最新的DIGIC 4数字影像处理器,是当前这些镜头适用的(佳能APS-C画幅)最高级别机型。为了统一标准,测试中,我们主要选取18mm和50mm这两个焦距进行数据测试和样片对比,特殊情况会在文中进行特别说明。
尽管三支镜头光圈一样,焦距相差很小,但是它们的镜片结构却各不相同,图丽的光圈叶片也比另两支要多。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最近对焦距离在三支镜头中最为突出,最近对焦距离上可以实现1:3的图像放大率。此外,三支镜头的外观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体积、重量和滤镜口径都明显要大一些。

品牌

SIGMA

TAMRON

TOKINA

镜头全称

18-50mm F2.8

EX DC MACRO

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

16-50mm f/2.8(IF)Aspherical

镜片结构(组/片)

13/15

13/16

12/15

最近对焦距离

0.2m

0.27m

0.3m

广角端拍摄

69°18′

78°45′

82°4′

长焦端拍摄视角

27°54′

31°11′

31°3′

最小光圈

22

32

22

光圈叶片数

7

7

9

滤镜口径

72mm

67mm

77mm

重量

450g

430g

620g

直径

79mm

74mm

87mm

长度

85.8mm

81.7mm

97.4mm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这支镜头设计得比较紧凑,外观风格延续了适马一贯的传统,镜头外层的磨砂材质手感细腻。从各个部件的装配效果来看,这支镜头的制作工艺算得上精良,不枉镜头前端的金圈标识。

8955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点此查看大图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点此查看大图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镜身在广角端时最短,长焦端时前端镜筒会伸出大约3厘米。为了突出其微距拍摄性能,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还特别在伸出的镜筒上标出了图像放大率。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安装在佳能EOS 50D上(点此查看大图


为了防止携带中镜筒滑动,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镜身上还特别设计了变焦锁,不过实际上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变焦阻较大,并不会因为镜头部件的自身重量而伸出。在手动聚焦模式下适马的聚焦环操作手感轻盈,全程操作角度大约60度。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用于EOS机型时支持全时手动对焦,但自动对焦模式下,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聚焦环操作会带动驱动电机,操作力度和惯性都明显增大,难以进行精确的对焦控制。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点此查看大图


在技术方面,适马这支镜头使用了针对数码相机优化设计的超多层镀膜,镜片结构中包括非球面镜和超低色散镜片。此外,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也是一直内对焦镜头,镜头前端不会随对焦状态改变而旋转,便于配用偏光镜。
比较起来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跟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大致特征非常相似,它也是一支设计紧凑的镜头,镜头外层的颗粒感漆面比适马的磨砂表面更容易清洁一些。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点此查看大图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点此查看大图


可能跟焦距范围不无关系,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在变焦全程中前端镜筒会伸出大约4cm,重心变化较明显。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同样采用了宽大的变焦环设计,变焦阻较大,但不太均匀,它也具有变焦锁。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安装在佳能EOS 50D上(点此查看大图


用于EOS数码单反机型时,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也支持全时手动对焦,但是跟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镜头的状况一样,自动对焦模式下进行手动聚焦调整时操作手感较差。而且手动模式下,腾龙的聚焦环操作阻力也并不十分均匀。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点此查看大图


在光学结构设计上,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同样采用了低色散玻璃、非球面镜和内对焦机构,此外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还应用了腾龙的高折射率玻璃。
在三大副厂中,图丽多少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这支镜头也不例外,仅体积就比前述两支镜头大了不少。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镜身更多地使用了金属材质,整个镜头的可靠性更加出色,皱漆表层的质感保留着一些复古的味道。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点此查看大图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点此查看大图


由于光学结构的明显差异,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在变焦过程中前端镜筒有两段伸出,而且幅度较大。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也采用了内对焦设计,最前端镜筒在变焦和对焦过程中并不相对机身旋转,所以也可以放心使用偏光镜。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安装在佳能EOS 50D上(点此查看大图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对焦模式切换(点此查看大图


对焦离合器是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在操作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它将对焦模式选择开关融合在聚焦环上,切换、对焦的操作过程得到了更好衔接。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聚焦环非常宽,操作阻力均匀,对焦全程旋转角只有约45度,精确的对焦控制则需要细腻的动作。另外非常遗憾的是,配合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使用时,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并不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点此查看大图


光学技术上,图丽也为这支镜头应用了非球面和超低色散镜片,以解决色散和形状畸变问题。此外,由于使用了特别的镜片镀膜,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前端镜片的防水、耐脏性好于适马和腾龙的前述两支镜头。
适马、腾龙和图丽这三支镜头的广角端焦距顺次相差1mm,最大拍摄角度也有微小的差异。这1mm焦距对于实际拍摄效果有多大影响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于同一机位使用各个镜头广角端拍摄的照片来观察:

由于各个镜头的结构不尽相同,事实上它们的拍摄视角也不一样,于同一机(身)位同样焦距下拍摄的范围也有差异。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拍摄视角最广,在拍摄风光、建筑等题材时更具优势。
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所用的EF镜头接口采用了全电子界面,机身和镜头的兼容性、连接稳定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镜头自身的对焦驱动速度、对焦稳定性、准确性也都是我们测试的要点。

测试自动对焦驱动速度时,我们使用佳能EOS 50D配合这些镜头,选择中央对焦点,以1米距离的液晶显示器显示的黑白画面作为对焦对象,我们记录镜头从对焦于无穷远和最近状态到正确对焦的时间,分别记录为“始于远端”和“始于近端”。测试连拍速度时,我们将对焦模式设置为MF(手动对焦)。以下是平均对焦响应时间测试结果:

对焦响应时间(秒)

镜头

SIGMA 18-50

TAMRON 17-50

TOKINA 16-50

广角端

始于远端

0.4

0.4

0.3

始于近端

0.5

0.4

0.5

长焦端

始于远端

0.5

0.5

0.3

始于近端

0.7

0.6

0.6

从测试结果来看,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对焦速度响应时间最短;而具有较强微距对焦性能的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由于组件的对焦行程较长,所以对焦响应时间也是最长的。以此来看,如果在同样的场景中使用,三者的对焦响应速度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这三支镜头均未使用超声波马达来驱动自动对焦,对焦过程中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和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都有较明显的工作噪音,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对焦过程相对安静。在对焦稳定性方面,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表现差一些,对于同样对焦对象,它多次对焦的状态分布不均。而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则偶尔有对焦不够精确(我们常称之为“跑焦”)的情况,多次合焦点向同一方向偏移。
成像测试过程中我们先按照Imatest软件使用参考里提供的方法,使用测试样机在5000K标准色温灯(显色指数大于95%)照明下多次拍摄测试标板,然后再使用Imatest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数值,选取能代表平均水平的数值或者多次测试的平均值在本文里列表。

" 成像色彩:
不同镜头对于色彩的表现倾向可能存在差异,为此我们固定机身的白平衡和其他相关设置,然后使用不同的镜头来进行色彩测试。分析测试样机的成像色彩时,我们用佳能EOS 50D配合佳能标准镜头进行自定义白平衡设定,然后再用三支被测镜头拍摄X-rite ColorChecker SG色彩测试标板,然后进行色彩分析,可以获得成像色彩误差及白平衡误差等数据。列表中的白平衡误差数值为中灰色块的色温误差,这项值越接近零越好,如果这项值为正数,则表示成像色调偏冷,负数反之。色彩误差图中,Lab色域坐标里的方块表示拍摄对象的理想色彩(标准色彩),圆圈则表示所测试相机的成像色彩。

佳能标准镜头的成像色彩误差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成像色彩误差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的成像色彩误差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成像色彩误差

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佳能标准镜头,三支副厂镜头的成像色彩都有偏暖的倾向,其中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这种倾向最明显。不过这三支镜头都并不对某些特定色彩有特别表现倾向。

此外,我们测试了50mm长焦端同样曝光参数下的照片亮度,三支镜头中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的成像亮度最低,也就是说它的透光度较差;而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表现最好。
前文的色彩测试是在固定白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能够呈现出细微的差别。而事实上我们日常拍摄的时候,却不会用佳能标准镜头来测量色温而用副厂镜头来拍摄,所以我们又以EOS 50D配合各个镜头,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分别拍摄了相同环境下的样片:

从我们拍摄的大量样片来看,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成像色调的确有更加温暖的倾向,比如上面样片背景中的金色门把手就比较明显。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成像色彩最为淡雅。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在同样曝光参数下的照片亮度更低,以至于色彩显得深沉一些。
进行成像分辨率测试时,我们使用测试样机的光圈优先模式,在各档焦距和光圈下拍摄增强型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然后使用Imatest分别对成像的中心和边缘区域的局部对象进行数值分析。我们使用Imatest分析所获得的MTF50值作为参照,来考查相机的成像分辨率,测试结果的MTF50数值(单位:LW/PH,线宽/像高)表示该相机每成像高度中最多能分辨(对比度为50%)的黑白线条数。这项值越高表明该相机(镜头)的成像分辨率越高。以下是#所拍摄的分辨率测试标板,红色标示区域为测试样本区域。

增强型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

下面是三支镜头在18mm焦距上各个区域的成像分辨率对比:

从测试结果来看,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成像解析度表现较好,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在全开光圈下画面中心的图像锐度表现具有更大优势,但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表现则总体上更加均衡,二者的最优光圈都在f/5.0-f/9.0之间。
进行成像分辨率测试时,我们使用测试样机的光圈优先模式,在各档焦距和光圈下拍摄增强型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然后使用Imatest分别对成像的中心和边缘区域的局部对象进行数值分析。我们使用Imatest分析所获得的MTF50值作为参照,来考查相机的成像分辨率,测试结果的MTF50数值(单位:LW/PH,线宽/像高)表示该相机每成像高度中最多能分辨(对比度为50%)的黑白线条数。这项值越高表明该相机(镜头)的成像分辨率越高。以下是测试样机所拍摄的分辨率测试标板,红色标示区域为测试样本区域。

增强型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

下面是三支镜头在50mm焦距上各个区域的成像分辨率对比:

50mm焦距上的测试结果表明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在画面中央部分的图像品质表现仍有优势。但从画面边缘区域的品质,也就是整个画面的锐度均衡性来看,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的表现却是最好的。
我们用三支镜头的长焦端拍摄同一平面对象,使用光圈f/5.6,尽可能地保持构图范围一致。并取中央和边缘区域的局部样本来进行对比。

对比拍摄的对象,绿色框部分为对比样本区域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拍摄的画面中央区域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拍摄的画面中央区域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拍摄的画面中央区域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拍摄的画面边缘区域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拍摄的画面边缘区域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拍摄的画面边缘区域

画面中央部分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表现是最好的,墙壁质感清晰;而画面角落的情况则不一样,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画面质量衰减明显,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则是表现最好的,三者的画面均衡性表现出了差异。
分析成像色散时我们使用跟分辨率测试中相同的分析对象,这项值跟镜头素质关系密切,该值越低越好。以下是18mm焦距上三支镜头的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画面中央区域色散都不算明显。而在画面边缘区域,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色散表现最为明显,全开光圈时尤其严重。这在照片里会体现为绿色、红色的边界线条失真。
分析成像色散时我们使用跟分辨率测试中相同的分析对象,这项值跟镜头素质关系密切,该值越低越好。以下是50mm焦距上三支镜头的测试结果:

长焦端的成像色散仍然是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表现最明显,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则这一焦距上色散控制得比较好。
我们用三支镜头全开光圈(f/2.8)在的广角端拍摄同一处逆光的景物,这是一种色散表现非常明显的情景:

对比拍摄的场景,绿色框部分为对比样本区域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拍摄的画面中央区域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拍摄的画面中央区域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拍摄的画面中央区域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拍摄的画面边缘区域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拍摄的画面边缘区域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拍摄的画面边缘区域

样片中三支镜头的画面角落质量都比较差,受到色散的影响非常严重。综合看来,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拍摄的画面中的色散问题更加明显。
对于变焦镜头来讲,成像形状畸变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如果成像有太过明显的形状畸变,则非常不利于拍摄形状规则的对象,比如一些静物、建筑物等。

测试成像形状畸变时,我们使用测试样机拍摄平面上的方格,然后再用Imatest对成像进行畸变测试。列表中的数值是SMIA TV Distortion,这项值越接近零越好,此值为正数表示成像产生了正畸变,负数反之。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广角端的成像形状畸变测试结果

镜头焦距越短,枕形畸变越明显,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在广角端的成像形状畸变非常明显,而在同样焦距下,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表现则更差一些。
我们使用镜头的广角端、采用平均测光模式拍摄不能对焦的,照度均匀的白色物体,然后使用软件来进行失光度测试,获得边缘和四角的亮度与成像中心最高亮度的比值,这项值可以显示镜头的边角失光情况,反映了传感器的感光均匀度,它在100%以下,越大越好。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广角端全开光圈的失光度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广角端全开光圈的失光度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广角端全开光圈的失光度

测试表明三支镜头在全开光圈时都有比较明显的成像暗角,长焦端亦是如此。不过光圈收缩到f/5.6之后,这种成像暗角就基本消除而且保持稳定。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由于广角端拍摄视角更广,所以广角端成像暗角更明显一些。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在逆光环境下拍摄照片,这种情况下成像锐度往往明显下降,画面反差也会降低,画面里甚至会产生明显的眩光。下面是一组由三支镜头分别使用f/4的光圈于同一位置拍摄的逆光样片:

从我们拍摄的大量样片来看,在这种情况下,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拍摄的照片锐度最好,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则锐度不高,人物发丝总不如另外两支镜头拍摄的清晰。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是一只具有微距特性的镜头,标称的画面放大率能达到1:3。我们使用三支镜头分别在最高放大率(长焦端最近对焦)的位置拍摄同一花朵,来比较各自的画面放大率之差异:

从以上照片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微距拍摄性能更加突出,也能营造出更漂亮的浅景深、柔化背景效果。它更适合拍摄一些细小的对象,比如花卉、食物等。
在三支镜头中,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和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的光圈叶片数均为7片,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则采用了9片光圈叶片。这对各自成像的焦外效果是有影响的,我们用三支镜头的长焦端在同一位置全开光圈拍摄了一组对比样片,来观察各自的背景虚化效果:

对比拍摄的场景,绿色框部分为对比样本区域

从远处的焦外对象成像效果来看,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的背景效果显得生硬,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背景影像最为柔美。
" IT168评测中心观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及以上的数据测试和样片效果对比,我们对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和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这三支镜头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这三支镜头也有着各自的一些特点,我们建议读者朋友根据自己的需求状况和购买预算来进行选择。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点此查看大图


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是这三支镜头中焦距范围最小的,同时也是市价最低的,它的拍摄视角最小,比较起来广角性能有所缺失;但是它的微距拍摄能力是这三支镜头中最为出色的。这支镜头制作和装配工艺比较精致,操作体验较好,但是配合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性能较差。除了明显偏暖的成像色彩倾向外,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的成像性能表现让人满意,尤其有相当不错的成像锐度,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是一支性价比很高的镜头。

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点此查看大图


作为腾龙的SP系列高性能镜头,和另外两支镜头比较起来腾龙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的表现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在各个性能方面的中庸表现正如它刚好居三者之中的焦距范围。如果要说明显的优点,可能在部分焦段上画面边缘的锐度衰减得不那么厉害,是值得一提的,在拍摄静物和记录性照片方面能表现其长处。而性能上最大的缺点,则不能忽略它总体透光率较低的问题。

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点此查看大图


从我们测试的各个方面结果来看,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是一只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的镜头。它的焦距范围是最适合风光题材的,整个镜头的操作手感和物理可靠性非常好,并有优秀的防水、耐脏性能。此外,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和EOS 50D配合的自动对焦性能是这三支镜头中最好的,但遗憾的是它并不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便捷的对焦离合机构算是对此的一点弥补。成像性能方面,它柔美的焦外效果值得肯定,部分焦段上全开光圈的成像锐度较好。图丽16-50mm f/2.8(IF) Aspherical的缺点也较多的反映在成像性能方面,总体成像锐度不高,色散控制得不够好,这些对画面品质影响较多。

"
声明:

本文评测内容基于
送测样品个体,不保证这些个体能代表市售产品的总体水平。

  • F2.8鏍囧噯鍙樼劍闀滃ご瀵规瘮璇勬祴浣宠兘鍗″彛绡
    绛旓細姝ゅ,閫傞┈18-50mm F2.8 EX DC MACRO涔熸槸涓鐩村唴瀵圭劍闀滃ご,闀滃ご鍓嶇涓嶄細闅忓鐒︾姸鎬佹敼鍙樿屾棆杞,渚夸簬閰嶇敤鍋忓厜闀溿 姣旇緝璧锋潵鑵鹃緳SP AF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璺熼傞┈18-50mm F2.8 EX DC MACRO鐨勫ぇ鑷寸壒寰侀潪甯哥浉浼,瀹冧篃鏄竴鏀璁$揣鍑戠殑闀滃ご,闀滃ご澶栧眰鐨勯绮掓劅婕嗛潰姣旈傞┈鐨勭(鐮傝〃闈㈡洿瀹规槗娓呮磥涓浜...
  • 绱㈠凹24-70mm F2.8 GM II鍚岀被闀滃ご涓渶楂樼殑鍏夊鎬ц兘
    绛旓細14銆佷笌姝ょ浉鍖规晫鐨勫鎵嬪彲鑳芥槸閫傞┈ 24-70mm F2.8 DG DN Art锛浣嗛傞┈闀滃ご鍦ㄥ厜瀛︽ц兘鏂归潰涓嶅绱㈠凹 GMII銆備絾鑳滃湪浠锋牸闈炲父渚垮疁銆備紶缁熺殑澶у厜鍦堟爣鍑嗗彉鐒﹀張澶у張閲嶄笖鍙堣吹锛屼絾 FE 24-70mm F2.8 GM II 鐨勮〃鐜颁护浜哄悆鎯娿傝繖娆鹃暅澶撮潪甯歌交宸э紝鍦ㄥぇ澶氭暟鎯呭喌涓嬮兘鍏锋湁鍑鸿壊鐨勫垎杈ㄧ巼銆傚急鐐规槸鎶楅嗗厜鐨勮〃鐜般傛荤殑鏉...
  • 浣宠兘24-70闀滃ごf4鍜f2.8鍖哄埆
    绛旓細F2.8椋庢櫙銆佷汉鍍忔媿鎽勬晥鏋滀匠锛汧4椋庢櫙鎷嶆憚鏁堟灉涓嶉敊锛屼汉鍍忔媿鎽勮緝寮便
  • 榫欒吘a16鍙婂叾鍙傛暟鎬庝箞鏍(鍏ㄧ敾骞呮帹鑽 涓闈㈤暅瀛愮幆娓镐笘鐣岀殑闀滃ご)
    绛旓細浜哄儚鎷嶆憚灏煎厠灏擜F-S DX 17-55姣背锛F2.8鑵鹃緳A16锛孎2.8鎴戜滑鍦ㄤ汉鍍忔儏澧冧富棰樺鎷嶆憚锛屾祴璇曚簡杩欎袱涓ぇ鍏夊湀鏍囧噯闀滃ご銆備袱涓暅澶撮兘鏄敤50mm鐒﹁窛鍜屽紑鍏夊湀鎷嶆憚鐨勶紝涓や釜闀滃ご鐨勬暎鐐瑰満鏅樊涓嶅锛屼絾鑹茶皟鍜瀵规瘮搴︾暐鏈変笉鍚屻侼ik DX 17-55mm鐨勫姣斿害鐣ュぇ锛岃劯閮ㄨ偆鑹叉洿浜傝岃吘榫橝16鐨勫姣斿害姣旇緝骞筹紝鍠滃ソ鍥犱汉鑰...
  • 瀵屽+鏂版16-55mmF2.8鏈夊摢浜涗紭鐐瑰拰涓嶈冻鐨勫湴鏂?
    绛旓細浠ユ爣鍑嗗彉鐒︽棗鑸扮殑鏍囧噯鏉ョ湅锛杩欐灇瀵屽+16-55mmF2.8闀滃ご鐨勭患鍚堢礌璐ㄨ〃鐜拌繕鏄浉褰撲笉閿欑殑銆傚氨AF瀵圭劍鎬ц兘鏂归潰锛屽瘜澹殑纭槸鍋氫簡涓嶅皯鍔姏銆傛垜浠煡閬撴渶鍒濅竴浠F绯诲垪闀滃ご灏界鏈夌潃棰囦负涓嶉敊鐨勬垚鍍忕礌璐紝浣嗘槸琚汉璇熺梾鐨凙F閫熷害琛ㄧ幇鐨勭‘鏄瀵屽+鏈変簺鈥滃彈浼も濄傝繖鍏朵腑涓閮ㄥ垎鍘熷洜灏辨槸闀滃ご鐨凙F缁撴瀯璁捐鎷栦簡鍚庤吙锛岃屽叏鏂颁竴...
  • 瀵屽+16-55mm F2.8闀璇勬祴
    绛旓細鍦ㄤ粖骞寸殑CES涓,瀵屽+鍙戝竷浜哫F闀滃ご缇や腑澶т笁鍏冪郴鍒楅暅澶翠腑鐨勭浜屾鈥斺擷F 16-55mm F2.8銆備綔涓哄ぇ涓夊厓闀滃ご涓劍璺濇渶涓哄疄鐢ㄧ殑涓娆,16-55mm F2.8闀滃ご鏃犵枒鏄渶閫傛棩甯告媿鎽勫疄鐢ㄧ殑銆備綔涓哄瘜澹殑鏍囧噯鍙樼劍鏃楄埌,杩欐灇鎭掑畾F2.8澶у厜鍦堥暅澶寸殑琛ㄧ幇杩樻槸棰囦负璁╀汉鏈熷緟鐨勩傝繖棰楅暅澶翠篃鍦ㄨ繎鏃ユ潵鍒颁簡鎴戜滑鐨璇勬祴涓績,杩欐灇瀵屽+鏍囧彉鏃楄埌闀滆〃鐜...
  • 瀵屽+闀滃ご鎺ㄨ崘
    绛旓細鏂闀滃ごXF16-80mm F4 R OIS WR鍙樼劍姣旀渶澶э紝鍚屾椂鎷ユ湁涓嶉敊鐨勬斁澶у嶇巼銆備笁闃叉ц兘鍜岄暅澶撮槻鎶栭兘娌℃湁钀戒笅銆俋F16-55mm F2.8 R LM WR鏄瘜澹玐绯荤粺鐨鏍囧噯鏃楄埌锛屽父鏁F2.8鐨勫ぇ鍏夊湀鏄敮涓锛涙渶鍏堝彂甯冪殑XF18-55mm F2.8-4 R LM OIS锛屾嫢鏈夋渶杞荤殑鏈鸿韩澶栧舰鍜屽厜瀛﹂槻鎶栧姛鑳姐備絾鏄病鏈変笁闃叉ц兘锛岀劍璺濇湁闄愩傛垜浠...
  • 浣宠兘RF24-105f4涓嶳F24-70f2.8鐢昏川宸埆澶у悧?
    绛旓細浣宠兘鐨24-70f2.8鏄釜缁忓吀鍙樼劍闀滃ご锛屽ぇ涓夊厓涔嬩竴锛屼竴鑸緢澶氫汉閮芥湁姝ゅご锛岀壒鐐规槸鐢昏川姣旇緝濂斤紝鑹插僵椴滆壋娌规鼎锛屽湪鍚勭鍚勬牱鐨勬憚褰辨椿鍔ㄤ腑锛屾柟渚跨伒娲伙紝鎷嶆憚浼氳锛岄瀵艰璇濓紝鑱屽伐娲诲姩锛屽崟浣嶅伐浣滄儏鍐碉紝瀹跺涵鍚堝奖锛岃褰曞瀛愭垚闀匡紝 鏃呮父 鎷嶇収锛屼汉鏂囩邯瀹烇紝浜哄儚鎽勫奖锛岄鍏夋媿鎽勶紝璇佹嵁鐣欏瓨绛夌瓑锛屼笉绠℃槸涓汉杩樻槸鍗曚綅锛岄兘鏄竴鍙...
  • 浣宠兘EF 24-70mm f/2.8L II闀滃ご鏄惁鍊煎緱涓撲笟鎽勫奖甯堟姇鍏?
    绛旓細鍏ㄧ敾骞呬箣閫夛紝椤剁骇閰嶇疆鐨勮薄寰 24-70mm鐨勭劍娈碉紝鏄憚褰辫呬滑閽熺埍鐨勯粍閲戠粍鍚堬紝浠庡箍瑙掔殑骞块様瑙嗚鍒颁腑鐒︾殑缁嗚吇鎹曟崏锛屽嚑涔庤鐩栦簡鏃ュ父鍒涗綔鐨勬瘡涓涓钀姐傛亽瀹氱殑F2.8鍏夊湀锛屾槸杩欎釜鐒︽鐨勫穮宄颁箣浣滐紝琚獕涓鏍囧噯鍙樼劍闀滃ご涓殑鈥滅帇鑰呪濓紝涔熸槸浣宠兘澶т笁鍏冮暅澶撮樀瀹逛腑鐨勪竴棰楃拃鐠ㄦ槑鐝犮侺绾у搧璐紝宸ヨ壓鍗囩骇 浣宠兘EF 24-70mm f/...
  • 2470闀滃ご娴嬭瘎(瑙i噴2470闀滃ご鎺ㄨ崘)
    绛旓細绱㈠凹闃垮皵娉曠綉绔欙細瀵圭储灏兼柊鏍囧噯鍙樼劍FE 24-70mm F2.8 GM II杩涜浜璇勬祴銆侳E 24-70mm F2.8 GM II 鏈熷緟宸蹭箙鐨勫崌绾с傝佹GM鏄4200涓囧儚绱犵殑闈炲父濂界殑闀滃ご锛屼絾鏄5000涓囧儚绱犲拰6100涓囧儚绱犲氨鏈夌偣鍕変负鍏堕毦浜嗐傜浉鍙嶉傞┈鐨 24-70mm F2.8 DG DN Art 鍜 鑵鹃緳 28-75mm F2.8 Di III VXD 鍦ㄥ垎杈ㄧ巼鏂归潰浼...
  • 扩展阅读:佳能最实用的三个镜头 ... 三个定焦镜头推荐 ... 拍鸟最好的长焦镜头 ... 适马口碑最好的镜头 ... 适马镜头排行榜 ... 质量最好的大变焦镜头 ... 尼康最好的几款镜头 ... 富士副厂长焦镜头推荐 ... 富士微单相机排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