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明悟“袭明”之道,人生最苦难时,隐藏着涅槃的力量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善于行动的人,不会留下痕迹。

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破绽。

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

善于关门的人,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打开。

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

所以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而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物。

这叫作隐而不露的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如果不尊重善人的指导,不珍惜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即使自以为绝顶聪明,其实也是大糊涂。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老子的启示(一)善行无辙,善言无瑕

上一篇,开篇即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可以说是直抒胸臆,无丝毫拖泥带水。老子行文,绝不会有拖沓之嫌,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物尽其用。

这一章的开始没有像往常一样讲道理,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字面意思很通俗易懂,善于行走的人,你看不到他的踪迹。以前说过明道的人,有“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悟道后的“士”,做事秉承“四不”,他没有偏激,傲慢,自以为,爱炫耀是这些散乱且会干扰观察、分析客观规律的主观情绪,他们这样的人“深不可识”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了。只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没有多余的拖沓,人们怎么会明白他们呢? 即便是功成名就,悟道之人首先想到的是“月满则亏,物极必反”这样的道理,势必会做出“功成而退”保全其身的智慧选择。

既然如此,善行者无辙迹,就明了了,这是悟道之人的外在表现。善于行动做事,却不彰显,让人无迹可寻。

老子提倡“不言之教”,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见很看重“语言”的力量。老子哲学的核心是“无为”,既然“无为”,那便要“无言”。

一般没有深入理解老子思想的人,会以为“无为”是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什么都不做就是无为吗?显然老子不会犯这样低级错误, 老子通篇说“道”,“无为”是道的表现形式,凡是符合“道”,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才可以叫“无为”。

同理,“所谓不言之教”,不是不说话,而不是不说违背自然规律的话,既然不会违背规律,善言者自无瑕。我们常说会说话,会并不是花言巧语,夫子说那种人叫“巧言令色”,老子说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感觉不到他说的话,你只能看到他在做事。

“祸从口出”,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善言无瑕”的境界,说的越多错的自然也越多,很多人为自己召来祸患也许就是一句话的事,这种事情在生活里屡见不鲜,例子举不胜举。

但是道理明白了,遇到事情还是被情绪把控思维,非要一吐为快。说完了,当下情绪释放了,后果呢?老祖宗反复告诫,“三思而行”,思危,思退,思变,话要想好再说,即便做不到好无瑕疵,也能少但很多错误。

归其根源,问题出在主观情绪上,参杂了情绪的行为,会让事情变的更复杂,甚至更糟糕。管住嘴,就是管住了思想、情绪,不被情绪控制就能增长智慧,这是人生的真正修行。

“善数不用筹策”,算数好的人,就不用算盘和计算器,很多孩子心算非常厉害,他们就是善算的人。脑子比计算机还要快,一报数字,马上能出结果,所以善于算的人不需要工具,用的是头脑。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常人关门用的是门闩,用锁,这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没有门闩,没有锁,门怎么打开。这句话对应了第一句,“善行无辙”,因为他的行为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毫无痕迹可以观察,你就看不懂他在做什么。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真正会打结的人,不用绳子捆也解不开。“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心中有烦恼,何需绳索捆缚,便把人心牢牢捆绑,烦恼日日有,此心不得闲,“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离愁别绪、宠辱若惊,凡此种种常伴人心,人心有自寻烦恼的本领,就像在迷宫中打转。如果能走出迷宫的人,必然是智者,老子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不为情困,不为物累,宠辱不惊,云卷云舒。

老子的启示(二)何为“袭明”

如何是“善行无辙”?如何做到“善言无瑕”?老子举例,叙述了现象之后,开始了深度挖掘。

他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在圣人眼里,没有人可以被放弃,有用和无用永远是一体相对的。我们没看到对方的好处,但并不能说明对方没有优点。

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人必然不是平常意义上那种完美无缺的人,是人就会有优点和缺点,但是我们要观察对方的优点,并且学习,让自己进步。

看到对方的缺点,也不能紧抓着不放,对方的缺点来源于人的本性,所以即便是缺点也可以做为观察人性的参照,了解了人性,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庄子说“无用方是大用”,如果真能通过观察人性,从而严于律己,这的确是大用之用。

同样的道理,万物都有用处,我们觉着无用是自己的智慧境界还不够,没有发现它的用处。

通过细致的观察,能看到别人身上更多的优点,能看到万物更多的作用,继而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

老子把这种观察、并且付诸行动的能力叫做“袭明”,袭是延伸、扩展、继承的意思,字面上理解是继承发扬光明的思想。光明与黑暗是物质的一体两面,光与暗可以互相转化,这正是老子一直在阐述的思想,“富贵不能常保”,“功成身退”,看待问题,要用辩证的眼光,万物皆有用处。

“水满则溢”,“洼则盈”,人生到了黑暗处,看似已经没有了希望,似乎是绝路。但是 老子用“袭明”的道理告诉我们,继续坚持努力,至暗处,反而会伴随大气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不是空想、幻想,这是老子通过观察宇宙规律得出的结论。

人到高处,要居安思危,人生到了至暗处,要相信大道不欺,坚持不懈必然会看到光明。

老子能做到尊重每个人,善可以为师,不善,可以做为借鉴。人尽其用,凡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维度去分析观察,境界、胸襟与眼界的开阔息息相关。

尊重并不是表面的礼貌,表面的都是刻意。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把优点的人当成老师,对待有缺点的人也从内心尊重,尊重的出发点不是自己的立场与喜好,而是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改变自己的东西。

老子的启示(三)三层智慧

修养和智慧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自己的主观喜好做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凡事,以“我”喜欢,“我”以为的主观情绪为出发点,无论做人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层,尊重客观规律,学习用更开阔的视野去观察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逐步建立客观的思维理念,做到“贵其师,爱其资”。尊重老师,学会借鉴与反省。

第三层,已经完全具备了顺道而行的人生价值观念,不再用逻辑思维分析客观与主观的区别,所言所行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的高等境界。用老子的话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从外界的学习,转为纯内在的内观、感悟,心不随物转,“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初学以师教为贵,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于自己。从观察别人,过度为观察自己,再进一步由看懂自己,就能理解别人,看别人亦是在看自己,看的不是名相,看到的是真相与人性。佛家说:“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不贵其师”了,更不需要善其资了,好的都不要了,更不要说不好的了。善与恶都放在一旁,回归了本源的“道境”,做到了真正“无为”,看似混浊实则清澈,这是大智若愚的状态。

通透了“袭明”的道理,就有了智慧的三重境界,这就是“道的要妙”。

  • 銆婇亾寰风粡銆媩鏄庢偀鈥琚槑鈥涔嬮亾,浜虹敓鏈鑻﹂毦鏃,闅愯棌鐫娑呮鐨勫姏閲廮鐧惧害鐭 ...
    绛旓細鏃㈢劧濡傛,鍠勮鑰呮棤杈欒抗,灏辨槑浜嗕簡,杩欐槸鎮熼亾涔嬩汉鐨勫鍦ㄨ〃鐜般傚杽浜庤鍔ㄥ仛浜,鍗翠笉褰版樉,璁╀汉鏃犺抗鍙銆 鑰佸瓙鎻愬♀滀笉瑷涔嬫暀鈥,鍙堣:鈥滃瑷鏁扮┓,涓嶅瀹堜腑鈥,鍙寰堢湅閲嶁滆瑷鈥濈殑鍔涢噺銆傝佸瓙鍝插鐨勬牳蹇冩槸鈥滄棤涓衡,鏃㈢劧鈥滄棤涓衡,閭d究瑕佲滄棤瑷鈥濄 涓鑸病鏈夋繁鍏ョ悊瑙h佸瓙鎬濇兂鐨勪汉,浼氫互涓衡滄棤涓衡濇槸涓绉嶆秷鏋佺殑鐢熸椿鐘...
  • 璇銆婇亾寰风粡銆鎰熸偀浜虹敓涔嬮亾
    绛旓細璇銆婇亾寰风粡銆鎰熸偀浜虹敓涔嬮亾 绡1 椴佽繀璇:鈥滀笉璇汇婇亾寰风粡銆嬩竴涔,涓嶇煡涓浗鏂囧寲,涓嶇煡浜虹敓鐪熻皼鈥濄傝佸瓙鐨勩婇亾寰风粡銆嬪彧鏈夊尯鍖虹殑浜斿崈澶氬瓧,鍗磋〃杩颁簡鑷劧涔嬬悊,浠や汉鑼呭椤垮紑,鎰忎箟娣卞埢銆 銆婇亾寰风粡銆嬩富瑕佹槸璁鸿堪涓や釜鏂归潰:涓鏄笘鐣屾湰浣撯曗曡嚜鐒,鍗抽亾涓庨槾闃炽傞亾涓轰笘鐣屼箣鐪,鐢ㄩ槾闃虫垚鐗┿備簩鏄剰璇嗐傛剰璇嗕负鐗╃殑鏈,浠ヨ唉鏌...
  • 琚槑浠涔堟剰鎬濆晩?
    绛旓細琚槑锛鍑鸿嚜銆婅佸瓙銆鍗炽婇亾寰风粡路閬撶粡銆嬬浜屽崄涓冪珷锛氭槸浠ュ湥浜烘亽鍠勬晳浜猴紝鏁呮棤寮冧汉锛涙亽鍠勬晳鐗╋紝鏁呮棤寮冪墿銆傛槸璋撹鏄庛傗滄槑鈥濆瓧鎰忎负鐭ラ潤銆傗滆鈥濇湁缁ф壙锛岀户缁殑鎰忔濓紝涔熷氨鏄妸闈欑撼鍏ヨ嚜宸便傚叾瀹炴槸鍊掕繃鏉ヨ锛屽湥浜烘槸涓嶆晳浜猴紝鍙槸涓嶅純浜猴紝灏辨洿濂界殑鏁戜汉銆傚湥浜轰笉鏁戠墿锛屽彧鏄笉寮冪墿锛屽氨鏇村ソ鐨勬晳鐗┿傛棤涓鸿...
  • 閬撳痉缁绗簩鍗佷竷绔犲師鏂囧強缈昏瘧
    绛旓細鏈曡櫧鑿叉潗锛屾儫鐭ユ柉缁忎箖涓囩墿涔嬭嚦鏍癸紝鐜嬭呬箣涓婂笀锛岃嚕姘戜箣鏋佸疂銆——銆婂尽娉閬撳痉缁忋嬶紝鏄庡お绁 鑰佸瓙閬璐ぉ浜猴紝寰疯秴鍝佹眹锛岃憲涔︿簲鍗冧綑瑷锛屾槑娓呴潤鏃犱负涔嬫棬銆傜劧鍏跺垏浜庤韩蹇冿紝鏄庝簬浼︾墿锛屼笘鍥洪矞鑳界煡涔嬩篃銆——銆婂尽鍒堕亾寰风粡搴忋嬶紝娓呬笘绁 鑰佸瓙涔涔︼紝涓婁箣鍙互鏄庨亾锛屼腑涔嬪彲浠ユ不韬紝鎺...
  • 銆婇亾寰风粡銆,浣滀负閬撳缁忓吀钁椾綔,鍏朵富寮犳槸浠涔?
    绛旓細銆婇亾寰风粡銆嬶紝浣滀负閬撳缁忓吀钁椾綔锛屽叾涓诲紶鏄粈涔堬紵鑰佸瓙鐨勬濇兂瑙傚康鍙互鍒嗕负涓ら儴鍒嗐傚湪鏀挎不鏂归潰锛岃佸瓙涓诲紶鏃犱负鑰屾不锛屼笉瑷鑰屽柣锛涘湪涓汉鏂归潰锛岃佸瓙涓诲紶娓呭績瀵℃锛屼互闈欏埗鍔ㄣ傝佸瓙鏄腑鍥藉彜浠f槬绉嬫椂鏈熺殑鎬濇兂瀹讹紝鏄亾瀹跺娲剧殑鍒涘浜恒傝佸瓙鎬濇兂鐨勬牳蹇冩槸 "閬"銆備粬璁や负锛"閬 "鏄竾鐗╃殑鏈簮锛屼竾鐗╁繀椤婚伒寰湰婧愩備粬杩...
  • 銆寰烽亾缁忋鐨勫師鏂囨槸浠涔?
    绛旓細澶╁湴.澶╁湴涓婁笉鑳戒箙,鑰屽喌浜庝汉?鏁呬粠浜嬭岄亾鑰,閬撳痉涔;鍚屼簬寰疯,寰峰痉涔;鍚屼簬澶辫,閬撳け涔.淇′笉瓒,鏈変笉淇. 浼佽呬笉涔,璺ㄨ呬笉琛,鑷涓嶆槑,鑷槸涓嶅桨,鑷紣鏃犲姛,鑷煖涓嶉暱.鍏跺湪閬,鏇颁綑椋熻禈琛,鐗╂垨鏈夋伓涔,鏁呮湁閬撲笉澶. 鏈夌墿娣锋垚,鍏堝ぉ鍦扮敓,瀵傛紶!鐙珛涓嶆敼,鍛ㄨ涓嶆畣,鍙互涓哄ぉ涓嬫瘝.鍚句笉鐭ュ叾鍚,瀛椾箣鏇伴亾...
  • 銆婇亾寰风粡銆璁茬殑鏄粈涔堝唴瀹?鎯宠浜轰滑鏄庣櫧浠涔堥亾鐞?
    绛旓細閬撳痉缁忎富瑕佽杩颁慨韬佹不鍥姐佺敤鍏点佸吇鐢涔嬮亾锛鍖呮嫭鍋氫汉鐨勯亾鐞嗙瓑绛夛紝閮藉彲浠ュ湪浠庝腑瀛﹀埌銆傞亾寰风粡鐢辨槬绉嬫椂鏈熷摬瀛﹀鎬濇兂瀹惰佸瓙锛堟潕鑰筹級鎵钁椼傝疮绌垮叏涔︽渶閲嶈鐨勪袱涓瓧灏辨槸杈╄瘉锛屾兂瑕佷汉浠敤杈╄瘉鐨勬濈淮鍘绘兂浜嬫儏鎬濊冮棶棰橈紝鍩瑰吇鐙珛鐨勭簿绁炪銆婇亾寰风粡銆锛屾槬绉嬫椂鏈熻佸瓙锛堟潕鑰筹級鐨勫摬瀛︿綔鍝侊紝鍙堢О銆婇亾寰风湡缁忋嬨銆婅佸瓙銆...
  • 銆婇亾寰风粡銆绗簩鍗佷竷绔,鍘熸枃,璇戞枃,鑷В
    绛旓細銆愬師鏂囥 鍠勮锛屾棤杈欒抗锛涘杽瑷锛屾棤鐟曡蔼锛涘杽鏁帮紝涓嶇敤绛圭瓥锛涘杽闂紝鏃犲叧妤楄屼笉鍙紑锛涘杽缁擄紝鏃犵怀绾﹁屼笉鍙В銆傛槸浠ュ湥浜哄父鍠勬晳浜猴紝鏁呮棤寮冧汉锛涘父鍠勬晳鐗╋紝鏁呮棤寮冪墿銆傛槸璋琚槑銆傛晠鍠勪汉鑰咃紝涓嶅杽浜轰箣甯堬紱涓嶅杽浜鸿咃紝鍠勪汉涔嬭祫銆備笉璐靛叾甯堬紝涓嶇埍鍏惰祫锛岃櫧鏅哄ぇ杩凤紝鏄皳瑕佸銆傘愯瘧鏂囥 鍠勪簬琛岃蛋鐨勶紝涓...
  • 銆婅佸瓙銆鐨勫叏鏂囪В閲
    绛旓細銆婅佸瓙銆鍙堢О銆婇亾寰风粡銆銆 鍦ㄨ繖閲,灏嗗墠涓夊崄绔犵炕璇戝涓: 绗竴绔 閬撳彲閬,闈炲父閬;鍚嶅彲鍚,闈炲父鍚;鏃,鍚嶅ぉ鍦颁箣濮;鏈,鍚嶄竾鐗╀箣姣嶃傛晠甯告棤,娆蹭互瑙傚叾濡;甯告湁,娆蹭互瑙傚叾寰笺傛涓よ,鍚屽嚭鑰屽紓鍚,鍚岃皳涔嬬巹銆傜巹涔嬪張鐜,浼楀涔嬮棬銆 銆愯瘧鏂囥 鍙互璇村嚭鏉ョ殑閬,灏变笉鏄案鎭掍笉鍙樼殑鈥滈亾鈥濄傚彲浠ュ彨寰楀嚭鏉ョ殑鍚,灏变笉鏄...
  • 扩展阅读: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 道德经精髓就在三句话 ... 道德经最精髓的三句话 ... 道德经最经典的十句话 ... 佛道一如道德经 1一81 ... 道德经必背五十句 ... 帛书版道德经的危害 ... 道德经1-81章原文 ... 马王堆道德经原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