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上原文及翻译

  • 人事部·卷五十七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又《檀弓上》曰: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春秋左传》曰: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敬,所谓六顺。 《毛诗陟岵》曰:陟彼岗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偕,俱也。
  • 文言文翻译“不得以为犹子而故纵惜也”翻译
    答:犹子——亲兄弟的子女,都可称“犹子”.指侄子.《礼记·檀弓上》:“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本指丧服而言,谓为己之子期,兄弟之子亦为期.后因称兄弟之子为犹子.汉 人称为从子.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太祖 高皇帝 笃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 世祖 武帝 ...
  •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是哪篇文言文
    答: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说明的道理是: 1、有志者事竟成! 2、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又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成功!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二翁登泰山 2.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原文翻译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 文言文翻译啊!!
    答:《礼记·檀弓上》:“君举而哭于后土。”郑玄注:“后土,社也。”《汉书·武帝纪》:“朕躬祭后土地祇,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陛下)前年祈后土,人获大穰。”20、第:府邸;住宅。21、锡赉:赏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夫赏训锡赉,岂关心解。”《旧唐书·郭暧...
  • 食做饲文言文
    答:——《礼记·檀弓上》 背弃[诺言]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接受,采纳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 祭献,享祀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掌管晦时祭祀) 另见sì;yì 5. 吃用古文怎么说 古文中用“食”、...
  • 马超字孟起文言文
    答: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
  •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这些都足以唤起了人们对孔子的深深同情和深切的感慨。也表明作者决意推行仁政,以告慰孔子泉下亡灵。 尾联既是孔子「昨日」的梦想,也是「今日」的现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一直都有拜祭孔子灵位的梦想,终得实现。「两楹奠」出自《礼记·檀弓上》,本表示出祭奠礼仪的隆重与庄严,用于此,更意为后世对孔子的万分敬重,...
  • 王昭君文言文翻译
    答:1. 文言文《王昭君》全文翻译 原文: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昭君自恃容貌,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国,故...
  • 曳杖歌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歌谣 , 生命 , 无奈感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泰山快要崩塌了么?那么我又该瞻仰什么? 屋梁快要断裂了么?那么我又将住在哪里? 贤能的人快要死去了么?我们又该仿效谁呢?赏析 关于孔子作《曳杖歌》前后的情况,在《礼记·檀弓上》、《孔子家语...
  • 长沮桀溺耦而耕的翻译是什么
    答: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解释:多年来就像孔子那样,辗转多地,南北驱驰,一意从政,而四处遭受挫折。还是学隐士长沮桀溺,隐居躬耕,不要学孔子四处奔波。诗词名称:《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

  • 网友评论:

    左哑19352908005: 礼记 檀弓上翻译 -
    25598鄢畅 : 伯高死在卫国,有人来向孔子报丧.孔子说:“我应该在哪里哭他呢?如果是兄弟,我就在祖庙里哭他;如果是父亲的朋友,我就在庙门之外哭他;如果是老师,我就在所住的正室里哭他;如果是朋友,我就在正室的门外哭他;如果只是泛泛之交,我就在郊外哭他.至于我和伯高的关系,如果哭于郊外,就显得太疏远;如果哭于正室,就显得太重.

    左哑19352908005: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亦已久矣”翻译 -
    25598鄢畅 : 全文的译文 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为它哭泣.”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来,说道:“天啊!我没有罪过呀!”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师,后来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没有可以为人特别称道的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曾子接着反问道你难道就没有罪过吗?“子夏听后仍掉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左哑19352908005: 《礼记·檀弓》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译文 -
    25598鄢畅 :[答案]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

    左哑19352908005: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25598鄢畅 : 《礼记.檀弓》一则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

    左哑19352908005: 翻译《礼记 檀弓上》的其中一段 -
    25598鄢畅 :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到:“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爱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左哑19352908005: 君子爱人也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这句话选自<<礼记.檀弓上>> 请求大师帮忙翻译一下.并告知其寓意. 如果回答齐全又好者,必给予额外的奖赏. 在下在... -
    25598鄢畅 :[答案] 不必你的奖励,只说说自己的译法: 说的是 君子对人(特指朋友)好是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他,而小人对人(也指朋友)好却是以自己对朋友(错误)的姑息来偏袒他 寓意不言而喻,是要叫人对待朋友也要讲“道义”!自己要注意修身以养德,要提...

    左哑19352908005: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礼记》) 的文章字词句的分析翻译 -
    25598鄢畅 : 有子问曾子道:“向先生(孔子)问过丧(当官然后失去官职)方面的事情吗?”(曾子)说:“听他说的是:'希望丧后赶快贫穷,希望死后赶快腐烂'.”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的确是)从先生(孔子)那听来的...

    左哑19352908005: 文言文翻译“不得以为犹子而故纵惜也”翻译 -
    25598鄢畅 :[答案] 犹子——亲兄弟的子女,都可称“犹子”. 指侄子.《礼记·檀弓上》:“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本指丧服而言,谓为己之子期,兄弟之子亦为期.后因称兄弟之子为犹子.汉 人称为从子.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左哑19352908005: 请帮忙翻译一下礼记檀弓上的晋献公将杀其世子到再拜稽首乃卒 -
    25598鄢畅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

    左哑19352908005: 求译文 “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出自《礼记 檀弓》 要求准确原文: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 -
    25598鄢畅 :[答案] 公叔文子(因为没有上文不能确定是人名还是称谓)死了,他的儿子戍向君主请求谥号,说:“家父过世有一段时间了,即将下葬,请您赐下谥号(如果是做卷子就别这么说了).”君王说:“过去卫国遭遇严重的饥荒,夫子施粥给国家饥饿的人,...

    热搜:礼记檀弓上原文及翻译 \\ 在线翻译入口 \\ 原文及译文全部 \\ 孔子过泰山侧全文翻译 \\ 檀弓下文言文翻译 \\ 《礼记檀弓》下文翻译 \\ 苛政猛于虎原文及翻译 \\ 檀弓下齐大饥全文翻译 \\ 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 \\ 礼记.檀弓蒙袂辑屦 \\ 檀弓上的正确翻译 \\ 礼记檀弓拼音版原文 \\ 礼记檀弓全部翻译 \\ 礼记檀弓上原文与译文 \\ 檀弓二则原文及翻译 \\ 礼记檀弓下翻译及原文 \\ 原文译文及注释 \\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的道理 \\ 礼记澶弓故事二则翻译 \\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