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课文朗读

  • 鹬蚌相争续写作文350字
    答:·《鹬蚌相争》说课稿(1)《鹬蚌相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阐明了一个深刻道理:双方争持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鹬蚌相争》...
  • 鹬蚌新记写作文50字
    答:1. 继写《鹬蚌相争》50字 【篇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今天上午,我预习三年级课文,读了一个故事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故事讲得是蚌张开壳晒太阳,鹬鸟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
  • 2008年上半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篇目和教案
    答:2008-05-26 13:34:21 《鹬蚌相争》教案[三年语文教案]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2、诵读古文,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3、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4、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
  •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
    答:2、对一些精彩的句子,教师的点评还不到位。(这也正是我苦脑的地方)3、对于重点词“毫不费力”处理得不太好,未能达到教材的要求。4、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这环节放在课本剧的表演后显得有点脱节。科组建议再读课文后即引导学生说出寓意,然后再表演出来。《鹬蚌相争》课后反思二 《鹬蚌相争》是...
  • 《鹬蚌相争》讲课提纲
    答:(一)概述 ·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鹬蚌相争》是一首古文,讲述的是鹬蚌互相争执,互不相让,最终被渔翁捉住的寓言故事。主要学习内容是生字的识记理解、朗读、语句的理解和寓意的体会。(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 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语言文字...
  • 求:学弈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快啊明天就要交了~~~`求求帮帮忙啊...
    答:《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 后期成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列子》被禁。汉初崇尚黄老,《列子》得行于世。汉武帝独 尊儒术,罢黜百家,《列子》散落民间。汉成帝求遗书...
  • 小学生如何背诵文言文
    答:《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 读了鹬蚌相争这篇课文与河蚌傻在哪
    答:鹬蚌傻在相互间为了利益而互相争斗,两者都不审时度势,互不谦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捡了一个便宜。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互相谦让,相互体谅对方,发生矛盾时都退让一步,这样就会避免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故。
  • 矛与盾 鹬蚌相争
    答:鹬蚌相争《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 【教育教学】浦江之约,返璞归真
    答:今日参加了第十届“浦江之约”小学语文名师课堂阅读教学展示活动,有幸聆听了吴忠豪教授题为《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的讲座、李伟忠老师的示范课《父亲的谜语》、姜树华老师的示范课《鲍氏之子》、陈金龙老师的示范课《鹬蚌相争》以及蒋蔚芳老师的评课,感受颇多,又一次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惟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

  • 网友评论:

    於初15857058640: 古文《鹬蚌相争》
    1811武万 :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翻译: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

    於初15857058640: 鹬蚌相争文言文朗读怎样停顿 -
    1811武万 :[答案]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於初15857058640: 鹬蚌相争(原文) -
    1811武万 :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於初15857058640: 五年级上册语文鹬蚌相争本文是一篇什么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什么 -
    1811武万 :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於初15857058640: 《鹬蚌相争》文言文译成现代文 -
    1811武万 :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

    於初1585705864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 -
    1811武万 : 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典故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

    於初15857058640: 《矛与盾》《鹬蚌相争》全文:《矛与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 -
    1811武万 :[答案] 1.矛盾是指那个人既夸矛,又夸盾,导致不能自圆其说. 2.矛盾是指蚌和鹬都互不相让,导致被渔夫抓走. 3.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

    於初1585705864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译文 -
    1811武万 :[答案] 原文 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蚌方出曝(暴)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⑨之为 鹬蚌相争(8张)渔夫⑩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节选...

    於初15857058640: 鹬()相争 -
    1811武万 : 鹬蚌相争(又称:蚌鹬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於初1585705864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 -
    1811武万 : 寓言故事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 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

    热搜:《鹬蚌相争》拼音版 \\ 《鹬蚌相争》的故事 \\ 小学课文《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 《鹬蚌相争》文言文 \\ 鹬蚌相争朗读视频 \\ 鹬蚌相争古文原声朗读 \\ 鹬蚌相争视频完整版 \\ 鹬蚌相争怎么读 \\ 鹬蚌相争小学课文原文 \\ 鹬蚌相争小古文完整版 \\ 《鹬蚌相争》阅读题答案 \\ 鹬蚌相争原文和译文 \\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 \\ 鹬蚌相争文言文拼音版 \\ 鹬蚌相争注音版 \\ 鹬蚌相争的故事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新编450字 \\ 鹬蚌相争原文注音版 \\ 鹬蚌相争小古文注音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