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止谤道路以目

  • 道路以目是什么意思
    答:出 处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示 例 此后要防的是“~”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故事 周厉王时的百姓 就民怨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要算周厉王禁谤了。周厉王施政暴虐,老百姓不免怨声四起。邵公就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
  • 古今中国的十大文字狱是哪些
    答:一、周厉王止谤 因周厉王暴虐,导致“国人谤王”。这里的“谤”当然不是今天所谓的“诽谤”,而是“指责”、“批评”、“谴责”的意思;说重一些,应相当于今天的“批判”、“咒骂”。他不高兴,派“卫巫”监视言论。一经发现报告上来,即被处死。结果“道路以目”。严禁言论让天下噤若寒蝉,对...
  • "道路以同"反映出哪个历史人物
    答:我想你打错了巴,应该是: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 太平 整理 《国语•周语上》和《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有被人们通常称之为“周厉王杀人止谤”的故事。周厉王统治周朝时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冤沸腾。厉王不听劝谏却采用特务手段对付人民,他派人去卫国(河南...
  • 厉王奔彘⑷补充
    答:厉王在位时期,实施了严格的专利政策,此举引发了国人的强烈不满。他采取极端手段,引入卫巫监控国人的行为,严禁民众讨论国家政务,任何违抗者都将面临严厉的惩罚。这样的高压统治使得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只能以沉默和回避的目光来表达不满,即所谓的"道路以目"。厉王对此颇为得意,声称已经成功遏制...
  • 邵公谏厉王止谤的赏析
    答:注意人民的疾苦,是一种具有民主因素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文章剪裁得体,详略适当,重点突出,前后照应。文章一开始交待了厉王暴虐以至于民怨沸腾的情况,结尾说三年后厉王被流放,呼应开头。这两部分都只有寥寥数语,语言非常精练,但像“道路以目”这样的描写,又极为生动传神。
  •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治理理念
    答:治理理念是让明白要广开言路,接受百姓的意见并及时改正自身的缺点,不能壅民之口。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前喻防...
  •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作者如何描绘为广开言路,政通人和的思想的?
    答:这篇文章文字简明,结构严谨,全文寥寥数百字,就扼要记述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停止“卫巫监谤”未成,终致国人起义、厉王被逐这一事件的始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深刻地指出企图用铁血政策、特务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防民之口,甚于...
  • 召公谏厉王饵谤
    答: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
  •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哪里
    答: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妙在善于运用比喻,贴切巧妙,论证生动...
  • 邵公谏厉王弭傍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1)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1)译文: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

  • 网友评论:

    扈肢13976197818: 有没有周厉王止谤的原文及翻译 -
    8965易卫 :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

    扈肢13976197818: 《邵公谏厉王谤》的整篇翻译 -
    8965易卫 :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

    扈肢13976197818: 邵公谏厉王弭谤 -
    8965易卫 : 首先,以治水为喻,说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主张. 其次,紧扣“宣”字,用排比句式,一口气说出12种向天子进言的措施和方式(上至公卿下至庶人,近臣亲戚、盲人老人、直接间接、讲唱说写),目的是广开言路,并指出:“王斟酌”就会“事行而不悖”. 再次,用“土之有山川”和“原隰之有衍沃”作比喻,进一步说“宣之使言”的重要意义,说明“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的道理,并明确指出其意义是“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最后,改变正面论述的语气,连用两个强有力的反诘句,从反面加强自己的议论.一方面对“壅”,即指周王的“障”和“弭谤”加以驳斥,一方面对周王沾沾自喜的表现加以反击和否定,从而照应了前文.

    扈肢13976197818: 道路以目的故事,每个人物的来历要说明 -
    8965易卫 : 原话: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自:《国语·周语上》 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统治周朝时把平民赖以谋生的...

    扈肢13976197818: 国人莫感言,道路以目是指哪一个国王残暴统治的表现
    8965易卫 : 周厉王. 《史记·周本纪》“周厉王,好利,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周厉王禁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其时“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但最后尝苦果的不是人民而是周厉王自己和他的西周王朝.

    扈肢13976197818: 道路以目目什么意?道路以目目什么意思
    8965易卫 : 《史记·周本纪》:“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故事:周厉王时的百姓民怨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要算周厉王禁谤了.周厉王施政暴虐...

    扈肢13976197818: 学过邹忌讽齐王讷谏有你对忠言逆耳有什么理解
    8965易卫 :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 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

    扈肢13976197818: 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是什么意?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是什么意思
    8965易卫 : “民不堪命矣 ”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公 谏 厉 王 止 谤 国 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9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扈肢13976197818: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是什么意思呢?
    8965易卫 :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见《国语·邵公谏弭镑》. 国人:指国都中的人.道路以目:指人们相遇于道路,不敢说话交谈,只是用眼睛相看以示意,意即敢怒而不敢言.这两句大意是:(西周)国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时不敢交谈,只用眼睛互相示意.周厉王暴虐无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受不了厉王的虐政,纷纷指责他的过失.厉王大怒,就召来卫国的巫者监督人民的言论,只要卫巫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周都中一片恐怖气氛,以致~.“道路以目”几个字把反动统治者暴虐无道,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的情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现已成了成语.

    扈肢13976197818: 道路以目的出处是什么?
    8965易卫 : [出处]《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镑 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 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 言,道路以目.”

    热搜:《召公谏厉王弭谤》 \\ 民不敢言 道路以目 \\ 召公谏厉王止傍 \\ 周厉王止谤原文 \\ 路人不敢言道路以目 \\ 厉王止谤原文及注释 \\ 召王谏厉王弭谤翻译 \\ 周厉王道路以目典故 \\ 周厉王道路以目是什么意思 \\ 道路以目是哪个皇帝 \\ 周厉王的典故防人之口 \\ 道路以目是什么生肖 \\ 《曹刿论战》原文 \\ 千字文全篇完整版 \\ 犹其有原隰衍沃 \\ 尘世茫茫无尽人生碌碌争先 \\ 厉王弭谤 \\ 召公谏厉王 \\ 周厉王止谤 \\ 左列钟铭右谤书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