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原文

  • 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答:《史记·朝鲜列传》原文 作者:司马迁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
  • 史记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答:《管晏列传》原文: 【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
  • 司马迁史记第七卷项羽本纪原文翻译
    答:司马迁的著作《史记》第七卷所记载的就是本纪,里面都是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有着秦末汉初时期的项羽光辉而壮烈的一生。对于想了解盖世英雄项羽的人来说,这本项羽本纪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原文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的原文及准确的翻译!谢谢...
    答:一、原文:《王翦将兵》节选自汉 司马迁《史记》卷73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
    答:《老子韩非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原文及翻译见下。 原文: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全文
    答:司马谈十分重视自己史官家世的传统和史官的职责,曾慨叹说:“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史记·太史公自序》)所有这些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
  • 史记·太史公自序全文
    答: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 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
  • 《史记—陈丞相世家》的原文,译文是什么
    答:《陈丞相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该传是一篇关于陈平的传记。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多次替刘邦出谋划策,为刘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本文写了陈平的一生,但突出刻画的是他的谋略。司马迁将最能体现陈平智谋的言行重点地加以描绘,显示出本文结构严谨,剪裁得当。 司马迁写陈平的智谋主要从两个方面...
  • 《史记》
    答:《史记》,原来的名字叫《太史公书》,既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的总集。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历史。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十岁左右开始接受教育,曾先后跟随大儒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公羊春秋》,他的思想...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
    答:司马迁《史记》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

  • 网友评论:

    薛泥19563376507: 司马迁史记(西汉著书籍) - 百科
    9332唐郊 : 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

    薛泥19563376507: 请问有人知道司马迁的《史记》的全译文吗? -
    9332唐郊 :[答案] 史记权译、汉书全译和战国策部分翻译

    薛泥19563376507: 求司马迁的《史记》中“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原文. -
    9332唐郊 :[答案] 司马迁不为困难所压倒,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材料,足迹踏遍了山山水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河渠书》中:“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太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

    薛泥19563376507: 史记典故原文+翻译 -
    9332唐郊 :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八月已亥,赵高欲为乱②,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③,持鹿献于二世④,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⑤.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

    薛泥19563376507: 司马迁的史记
    9332唐郊 : 《史记》共130篇,52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薛泥19563376507: 《史记》的资料
    9332唐郊 :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薛泥19563376507: 史记的资料
    9332唐郊 :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薛泥19563376507: 司马迁的史记讲了些什么内容? -
    9332唐郊 :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薛泥19563376507: 《史记》记载的是由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历史 黄帝开
    9332唐郊 :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热搜:《史记》原著全文 \\ 史记白话文在线阅读 \\ 《史记》全文免费阅读 \\ 易经原文全文 \\ 《史记》原著及译文 \\ 《史记》原文 \\ 《史记》全篇 \\ 司马迁《报任安书》 \\ 《史记》原文及翻译 \\ 孟子三章课文原文 \\ 《报任安书》原文 \\ 史记全文免费阅读白话文 \\ 《史记》电子版 \\ 史记白话文 \\ 史记的全部篇目 \\ 史记全文翻译及原文 \\ 史记全文免费阅读 \\ 史记原著全文 \\ 司马迁史记原文及翻译 \\ 史记原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