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高于林风必摧下句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答:出自三国魏人李康《归明文选·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为:若一棵树在树林里面长得过于高大,必定是风先摧折的对象;若一土堆高过岸头,流水必定先湍之而急,推平而顺;行为出众的人,许多世俗之人必然要诽谤他。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出自?大意...
    答: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译文 忠直的言行触犯君主,独立的操守不合世俗,事理之势就是如此。所以如果一棵树比整个树林都秀美挺拔,那么...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答:此诗句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原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然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之奈何?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运命论》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创作的文学作品。此文是一篇亦骈亦散的论...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句是什么
    答:出自三国志·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 有谁可以帮我解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商于众,人...
    答: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途,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
  •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一个人即使聪明过人也要注意收敛,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才是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心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是什么意 ...
    答: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译文:忠直的言行触犯君主,独立的操守不合世俗,事理之势就是如此。所以树木高出树林,...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一句
    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是高出森林的大树总要被大风线吹倒,比喻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和指责。但却不知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李康的《运命论》,原文是“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
    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傲才往往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有道是,人言可畏。有的领导者可能因不辨真伪,偏听偏信,而对傲才横加制裁,或打入“冷宫”,结果人言虽然平息了,但人才也流失了。因此,领导者应正确对待人们对傲才的议论,一方面,对傲才要常...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的下一句是啥?
    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网友评论:

    褚柏19275234351: 古人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下一句请回答! -
    12930燕宏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褚柏19275234351: 请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句是什么? -
    12930燕宏 :[答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一个人即使聪明过人也要注意收敛,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才是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
    12930燕宏 : 原文 郑玄礼记注曰:负,背也.故木秀於林,风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广雅曰:秀,出也.论衡曰: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行高於人,众必非之.史记曰:商君说秦孝公曰: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前监不远,覆车继轨.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意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一个人即使聪明过人也要注意收敛,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才是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下句及大意 -
    12930燕宏 :[答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
    12930燕宏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下联是什么 -
    12930燕宏 : 不是联,语出三国时期魏人李康的《命运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褚柏19275234351: 木高于林的后半句是什么 -
    12930燕宏 : “木高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 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 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句是什么?
    12930燕宏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12930燕宏 : 它对应的下一句就是“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出自三国时期的《运命论》在三国时期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家社会非常的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句话也就是出于其中的,在当时也是非常的出名,以及流传至今.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棵树长得很高,已经超出了别的树木很多,那么狂风来的时候它必定是最先被折断的那个;同样的一个土堆要是高出了堤坝很多,那么湍急的水流来了并定会将他冲走;这人也是一样的,要是一个人的品行与众不同,那么人们必定会对他有所猜忌,这也就是人们的一种嫉妒心理在作祟.

    褚柏1927523435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一句是什么求解 -
    12930燕宏 : 原文:郑玄礼记注曰:负,背也.故木秀於林,风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广雅曰:秀,出也.论衡曰: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行高於人,众必非之.史记曰:商君说秦孝公曰: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前监不远,覆车继轨.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一个人即使聪明过人也要注意收敛,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才是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热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全诗 \\ 人生最高境界四句话 \\ 秀于林风必摧之下一句 \\ 堤高于岸浪必摧之 \\ 木秀于林完整的一句话 \\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生僻却美到爆的宋词取名 \\ 木秀于林褒义还是贬义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原文 \\ 千古奇文《运命论》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下一句 \\ 人间总有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 浪必摧之的上一句是啥 \\ 木秀于林下一句是什么 \\ 木秀于林后面两句 \\ 木秀于林这个词好不好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诗词 \\ 于秀于林风必摧之整句 \\ 风必摧之众必毁之出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