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全文翻译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答:学而.第一【原文】1·11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 ...
  • 子曰父在观其志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答:3.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1、意思: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 2、出处:孔子《论语·学而篇》 3、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
  • 谁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答:【释义】孔子说:“评价一个人应该这样,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答: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能够延续父亲的家风、家训、价值观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父辈的美德,但不能盲从,...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_百度知...
    答:翻译: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解读:】《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所谓孝,就是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这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
  • 《论语·学而篇第一》1.1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答:【原文】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①其:这里指儿子。②行(Xíng):指行为举止。【译文】孔子说:“他父亲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举止。如果的哦年不改变他父亲的那些行为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解读...
  • 父母在,观其志,父母没,观其行。
    答:意思是: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出自哪里﹖
    答:【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答:释义:评价一个人应该这样,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解释:①没(音同“末”),去世。②改,改变,与当初的行为操守不一致。③道,原则、操守。出处:《论语...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
    答:具体解释这句话中的字词意思,“其”实代指,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行的读音是xìng,指行为举止等;三年在这里并不是三年的意思,而是指多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道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

  • 网友评论:

    祁韩15235808127: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含义? -
    32702莘屠 :[答案] “观其志”父在之时,以父亲为倚靠.自己所做之事并不是为自己而做.应该是要使父母安心.一切要以令父母安心为出发点,同时亦是要达到的目标,别无二念. 观其行”是观其居丧之事也.古人守孝三年.及三年要在制中.这三年要清心寡欲,...

    祁韩15235808127: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32702莘屠 :[答案] 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祁韩15235808127: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论语》哪一篇 -
    32702莘屠 :[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

    祁韩15235808127: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意思 -
    32702莘屠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祁韩15235808127: 初中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翻译 -
    32702莘屠 :[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 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祁韩15235808127: 论语学而篇第十一则翻译 -
    32702莘屠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看他志向是否符合父亲的理想?);父亲死了,考察他的行为(是否遵循父亲的理想,原则);长时间坚持父亲的处事准则和人生目标,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你觉得孔子的说法不对还是翻译不对?

    祁韩15235808127: 下列论语的翻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
    32702莘屠 :[答案]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祁韩15235808127: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
    32702莘屠 : 以下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关于这一段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

    祁韩15235808127: 翻译有关于孝道的以下论语论语学而第一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
    32702莘屠 :[答案] 1、父亲(长辈)在的时候,考察这个人的志向是不是真的和父亲长辈的要求相符,父亲长辈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是否还和以前一致.父亲去世之后能够有三年遵从父亲长辈的传统,这就称得上孝了.”2、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

    祁韩15235808127: 论语学而篇第10的则翻译 -
    32702莘屠 :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

    热搜:文言文现代文互翻译器 \\ 《论语》原文全文 \\ 在线翻译入口 \\ 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 \\ 文言文《活板》翻译 \\ 父没观其行没的读音 \\ 贤贤易色事父母 译文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感悟 \\ 文言文翻译器在线翻译转换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 论语父在观其志原文及翻译 \\ 父在,观其志 \\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帮也全文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礼之用和为贵全文注释译文 \\ 古今翻译器入口 \\ 古文翻译器在线翻译 \\ 父在观原文和翻译 \\ 子曰父在观其志的全文启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