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伤仲永》

  •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伤仲永》的意思???急急急!!!
    答:方仲永父亲觉得这是件有利可图的事,就每天带仲永向同县的人到他们家里去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我很久就听闻此事了。明道年间,我跟从父亲回到家乡,曾在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们叫他作诗,已经与我过去所听到的水准不能相比较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家去,问起...
  • 伤仲永全文翻译
    答:伤仲永全文翻译: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为主旨,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
  • 《伤仲永》的意思?
    答:“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伤”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层意思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层意思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
  • 《伤仲永》的全文意思
    答: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和普通人差不多了。”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就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条件比一般...
  • 《伤仲永》文言文整理
    答:1. 《伤仲永》文言现象整理关于作者王安石的介绍,《伤仲永》文中的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3.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宦新义》残卷、《...
  • 《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的翻译
    答: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家的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使同族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地相处为内容,传送全乡的秀才观赏这首诗。从此,指定物品让...
  • 王安石《伤仲永》内容是什么
    答:伤仲永 北宋朝(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
  • 《伤仲永》王安石 诗的内容是什么?
    答: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
  • 伤仲永的译文是什么?
    答: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
  • 《伤仲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伤仲永的故事: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

  • 网友评论: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
    24622汤蓝 :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 文章内容 -
    24622汤蓝 :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原文和解释 -
    24622汤蓝 : 一、全文浏览nbsp;nbsp;伤仲永nbsp;(王安石)nbsp;nbsp;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译文王安石的《伤仲永》要译文谁会谁来会的回答后对的我另加分 -
    24622汤蓝 :[答案] 江西省金溪县有个人叫方仲永,家里世代都是耕田为生.在仲永五岁的时候,虽然还未曾认识书具,却有一天忽然啼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非常惊异,到邻居家借来书具给他,他立即书写了四句诗,并自已署上名字.这首诗以赡...

    林琬18936069824: 古文<伤仲永>的翻译
    24622汤蓝 : 古文标题:伤仲永 出处或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王安石 诗的内容是什么? -
    24622汤蓝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的预习笔记《伤仲永》的解释 -
    24622汤蓝 :[答案] 【 伤仲永 王安石译文】金溪县人方仲永,世代务农.方仲永五岁时,还不认得笔墨纸砚,一天忽然哭闹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很奇怪,就向近邻借来给他.方仲永马上写下了四句诗,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那诗表达了孝养父母,团结宗...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全篇解释,王安石简介 -
    24622汤蓝 :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

    林琬18936069824: 《伤仲永》文选自(?)作者(?)字(?),(?)朝文学家 -
    24622汤蓝 :[答案]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 王安石 ,字介甫.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官至丞相,是新党的领袖.

    林琬18936069824: 王安石伤仲永王安石的伤仲永原文是怎么样的啊?忘记了,不好意思啊,
    24622汤蓝 :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热搜:伤仲永比喻什么 \\ 《登飞来峰》 \\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 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 \\ 伤仲永文言文原文 \\ 伤仲永用来讽刺什么 \\ 伤仲永的故事原文 \\ 伤仲永的人生哲理 \\ 《伤仲永》的故事 \\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注释 \\ 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 \\ 方仲永为什么最终成为一般人 \\ 王安石伤方仲永的故事 \\ 伤仲永被删除出教材 \\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 伤仲永故事及启示 \\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 伤仲永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 为学伤仲永原文 \\ 伤仲永课文原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