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唐+杜牧教学反思

  • 杜牧《赤壁》教学反思
    答:《赤壁》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最著名的七言绝句,在讲这首诗时我也是精心准备,讲完之后感觉教学中有创新之处但也有些不足,反思如下:优点: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怀古诗内涵的同时当堂背诵,从教学过程的检查中全班很多学生能够背诵。关于咏史诗历史背景的渗透也很到位,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这首...
  • 杜牧《赤壁》与我
    答:后两句,以小见大。诗人杜牧化用“借东风”的典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设想“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会怎样呢?”并直言,最终战斗的结果必是“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此,一者“铜雀台”,它是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
  • 赤壁唐杜牧的古诗
    答:《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这首诗的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 《赤壁》杜牧赏析
    答: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被销蚀...
  • 杜牧《赤壁》及赏析
    答: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
  • 求唐代杜牧诗作《赤壁》的中心思想
    答:《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
  • 赤壁杜牧的读后感
    答: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
  • 杜牧《赤壁》鉴赏
    答:诗词文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 杜牧《赤壁》有研究唐诗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唐朝诗人多数爱吹牛。因为凭借军功升职的机会比凭借文笔升职的机会大得多,因此很多诗人都幻想能以军功实现人生抱负,浪漫情怀一升起,笔下就不免有些浮夸,书生也想“谈笑静...
  • 急求!杜牧《赤壁》说课稿
    答:http://www.laobaixiao.cn/yuwen/dibace/80.html这是赤壁的说课稿学习《赤壁》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
  • 杜牧赤壁赏析
    答:《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作品原文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

  • 网友评论:

    赏喻13536334381: 古诗鉴赏 - 赤壁 -
    43484督奖 : 1.《赤壁》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答:运用了借用典故的写作手法.2.有人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你看如何?谈谈你的看法.答:“铜雀春深锁二乔”显得更含蓄一点,用二乔的命运代替国家的命运.“国破家亡在此朝”则显得太过直白,而且也失去了诗的神韵.PS:我本来就是新老师,所以你的问题我都能回答忽忽~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打你小报告的啦~(*^__^*) 嘻嘻……

    赏喻13536334381: 赤壁 古诗全文
    43484督奖 :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明】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萧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赤壁》 【清】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赏喻13536334381: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的后两句是议论,作者对赤壁之战提出的独特看法是什么... -
    43484督奖 :[答案] 1.讽刺赤壁之战周瑜打赢曹操是侥幸,而并非计谋取胜 2.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

    赏喻13536334381: 初二语文《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而发.诗... -
    43484督奖 :[答案] 1、沉沙之铁戟 三国 东吴 火烧赤壁2、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蕴含了“偶然的机遇会对历史变迁产生重大影响”的道理3、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

    赏喻13536334381: 赤壁怀古(唐)杜牧(古诗全文翻译) -
    43484督奖 : 白话译文如下: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喻13536334381: 阅读《赤壁》,回答问题赤壁(唐)杜牧<br/><古诗略>br
    43484督奖 : (1)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此小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赏喻13536334381: 关于《赤壁(唐.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
    43484督奖 :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 1、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

    赏喻13536334381: (十四)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本诗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 -
    43484督奖 :[答案] 1.【答案】 原因: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从它写起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作用:为下文作铺垫,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2.【答案】不好.原因:①以二...

    赏喻13536334381: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出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
    43484督奖 :[选项] A. 这首七言绝句诗以“赤壁”这一地名为题,实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 B.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C. 诗的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直接从正面揭示了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可谓一针见血,别出心裁. D. 诗中表达出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偶然性因素”这一深刻的哲理,对后人很有启示.

    赏喻13536334381: 杜牧的诗词 -
    43484督奖 :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2、秋夕唐代:杜牧银烛...

    热搜:赤壁杜牧教学反思简短 \\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简短 \\ 采桑子教学反思与不足 \\ 杜牧《赤壁》教学实录 \\ 梁朝伟荣获金像奖影帝 \\ 林志玲老公抢上热搜 \\ 赤壁教学反思优缺点 \\ 采桑子教学反思简短 \\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反思 \\ 渔家傲教学反思简短 \\ 春望教学反思简短 \\ 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 赤壁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 \\ 赤壁教学反思200字 \\ 满江红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 相见欢教学反思 \\ 赤壁杜牧教学实录 \\ 雁门太守行教学反思 \\ 赤壁杜牧优秀教学设计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