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为什么特别重视耻

  • 顾炎武廉耻是什么意思?
    答:顾炎武的廉耻观可以分为内廉和外耻两个方面。内廉是指一个人的内心道德规范和道德自律,这种内在的廉正精神是人的修养和素质的体现,它要求人们不断自我修正,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品德。外耻则涉及到人的行为和举止,是指一个人的言行和行为符合大众的感受和社会公德,表现出公正、诚实、公正、敬业等良...
  • 历史上的顾炎武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顾炎武的学术主张有两点,一是行己有耻,二是博学于文。他虽然学习理学,但是不为理学所束缚,在理学之外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哲学思想。顾炎武形式上言行合一,严于律己,不符合他行为规范的事情,他都会言辞拒绝。顾炎武的政治思想都集中在日知录里面,他最重视的观点是风俗。上面已经说了,虽然顾炎武学习理学...
  • 顾炎武的<<与友人论学书>>的翻译内容是比往来南北...
    答:回答:近来我来往于南方北国,很承友朋们以尊师之礼相待,这其实有点像向瞎子问道,实不敢当。我独自以为,百年来以来的学者常常说心说性,却茫茫然不得其真谛。性命与仁,夫子是很少谈到的,人性与自然规律,子贡没有听说过,人性与命运的道理出自易传,未曾多次与人谈起,他在与士人的答问中,只是说“修行自...
  • 顾炎武治学给我们的启示
    答:行己有耻 所谓“行己有耻”,即是要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顾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等处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属于“行己有耻”的范围。有鉴于明末清初有些学人和士大夫寡廉鲜耻、趋炎附势而丧失民族气节,他把“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二者的关系...
  • 中国历史学家的顾炎武
    答:顾炎武的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的训诂之学皆有研究。他反对理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心、理、性、命”,注重广求证据,开清朝朴学风气。他提出”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古训,他还特别重视廉耻,认为“土而不先言耻,则为无...
  • 文言文翻译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答: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
  • 顾炎武的名言
    答: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日知录》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顾炎武 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 5、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 6、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7、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
  • 明清之际的儒学·顾炎武·对理学的评论
    答:对此,顾炎武指出,世儒所津津乐道的“性命之理”,是圣人罕言、贤者未闻的。古代儒学的特点,正在于使学问归于平易可循,于个别(器)中求得一般(道)。 针对晚明士林空疏浮泛的学风,顾炎武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主张:“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 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
  • 文言文翻译顾炎武字宁人
    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4. 顾炎武精勤 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就据鞍默诸经...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者为什么都是儒家思想
    答:因为在中国历朝历代不是儒家思想的各种思想都被视为旁门左道,给主流社会儒家士大夫打压。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

  • 网友评论:

    梁桦13446306749: 廉耻顾炎武翻译作者认为四者之中,耻尤为要的原因 -
    51020汝呢 : 一个个知耻的人又怎么廉,知耻而后勇.正因知耻而在处事上会先考虑该与不该行或不行能否得到认可或为人而不耻.因此耻是关键.

    梁桦13446306749: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是如何解释“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最好在150字左右 -
    51020汝呢 :[答案]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分别出自《论语》的《颜渊》篇和《子路》篇,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顾炎武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成了他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 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

    梁桦13446306749: 廉耻中为什么耻最为重要 -
    51020汝呢 : 廉耻 [lián chǐ] [解释] 廉操与知耻 廉耻,即廉操与知耻,出自《荀子·修身》.另有散文《廉耻》,作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梁桦13446306749: 顾炎武的廉耻对我们的今天有何借鉴 -
    51020汝呢 : 所谓“行己有耻”,即是要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顾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等处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属于“行己有耻”的范围.有鉴于明末清初有些学人和士大夫寡廉鲜耻、趋炎附势而丧失民族气节,他把“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二者的关系.

    梁桦13446306749: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 -
    51020汝呢 : D试题分析: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特别强调人的道德的作用,认为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深远.故选D.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有道德;B C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治学问的方法问题.

    梁桦13446306749: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廉耻 顾炎武 ①⑴《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诚然,礼、义,治人之大法;... -
    51020汝呢 :[答案] 1.国运兴衰2.内容上指出“四维”的重要性;结构上引出议论话题(引出下文对“廉”“耻”关系和有羞耻心的重要性的论述).3.D4.划线处用“松柏后凋”“鸡鸣风雨”两个比喻来表明“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

    梁桦13446306749: 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也讲过:“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
    51020汝呢 :[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梁桦13446306749: 顾炎武说:“博学为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祈盼! -
    51020汝呢 :[答案] 最不愿意替人写作业,费事还好,唯怕提问者只图应付老师,不肯弄懂弄通,耽误自己.看你这个不像是作业,话都写错了,还就写一半. 给你些思想: 顾炎武原文是这样的“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

    梁桦13446306749: 顾炎武《廉耻》中“行已有耻”中 行 的意思 -
    51020汝呢 : 答案:“行已有耻”中 行 的意思是“行动”,即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动.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请采纳,谢谢支持!

    热搜:廉耻顾炎武专升本 \\ 顾炎武的廉耻观启发 \\ 顾炎武廉耻结合现实 \\ 顾炎武对后世的影响 \\ 顾炎武的廉耻的启示 \\ 顾炎武主张人要有耻 \\ 顾炎武的善于抓住机遇 \\ 顾炎武的廉耻观是什么 \\ 顾炎武《廉耻》现实意义 \\ 顾炎武的一生真相 \\ 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 顾炎武的廉耻带来的启示 \\ 对顾炎武的评价 \\ 顾炎武对中国的影响 \\ 廉耻顾炎武阅读答案 \\ 概括顾炎武的廉耻观 \\ 顾炎武是个什么样的人 \\ 对顾炎武的认识 \\ 顾炎武最著名的一句话 \\ 顾炎武廉耻第一段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