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 古文: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什么意思
    答: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吾:第一人称代词,意思是我。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 邵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及译文
    答:春秋末期·左丘明《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厉王虐,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
  • 关于西周的周厉王的故事
    答:周厉王,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约公元前857年即位,在位37年。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
  • 古文:''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其中 “弭”是“止”的意思 源于《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
  • 求郑伯克段于鄢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直译)
    答: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③矣!”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⑤。以告⑥,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⑦。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⑧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⑨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⑩,为民者宣⑾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⑿至于列士⒀...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翻译是什么?
    答: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召公谏厉王弭谤》: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翻译: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 请问:“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中的“乃”改如何翻译。
    答: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是什么句式的
    答:此为因果复句,意思是我能够制止诽谤的言论了,他们都不敢吭声了。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翻译
    答: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
  • 古文 召公谏厉王弥谤翻译
    答: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

  • 网友评论:

    房欣17638666228: 古文: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什么意思 -
    43151詹供 :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吾:第一人称代词,意思是我.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房欣17638666228: 邵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要简单) -
    43151詹供 :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房欣17638666228: 《国语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全文 -
    43151詹供 :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

    房欣17638666228: 跪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
    43151詹供 :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房欣17638666228: 古文 召公谏厉王弥谤翻译 -
    43151詹供 :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

    房欣17638666228: 帮忙翻译下古文 谢谢啦! -
    43151詹供 : 出自:《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 这是召公说的第5句和第6句.翻译: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乐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

    房欣17638666228: 下列各项中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43151詹供 :[选项] A.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翻译:人们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示意. B.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翻译:我能制止背后乱议论了,老百姓终于不敢吭声了. C.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翻译:多做好事,防备坏事,这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增多的办法. D.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翻译:如果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能有几个呢?

    房欣17638666228: 言 意思是什么 -
    43151詹供 : “言”的意思: ①<动>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②<名>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③<名>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④<名>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⑤<名>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助>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房欣17638666228: 胡可壅也?的胡是什么意思 -
    43151詹供 : 胡: 怎么,如何 ================= 胡可壅 ==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 ===================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

    房欣17638666228: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怎么翻译 -
    43151詹供 : 要结合全句理解.这句话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 吾能弭谤矣的弭是什么意思
  •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 吾能弭谤矣的弭怎么读
  •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的乃什么意思
  • 吾能弭谤矣翻译
  • 吾能弭谤矣弭的意思
  •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翻译
  • 吾弗能已矣
  • 吾能治矣
  • 吾弗能已矣怎么读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