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主旨

  • 石钟山记主旨是什么
    答:主旨: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出处:《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原文节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
  • 《石钟山记》主旨是什么?
    答:“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取深思熟慎取的态度。
  • 石钟山记赏析
    答:”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
  • 钟石山记原文及其翻译
    答:【内容主旨】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
  • 《石钟山记》的主旨句是?
    答:《石钟山记》的主旨句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石钟山记的赏析
    答:”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
  • 石钟山记中表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呀,谢谢啦~~
    答: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 石钟山《雁》的中心主旨
    答:主旨:记叙了两只大雁殉情而死的美丽而凄婉的故事,表现了大雁在困厄中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和宁死不屈服命运的可贵品质;人的残忍和冷酷。启示人们生命拒绝冷漠自私,爱情与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意义。1、该文通过描写一只大雁在受伤后无法跟随雁群南迁,后由人收养,被剪断翅羽,虽几经努力却仍然无法回归...
  •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答:《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结合课后练...

  • 网友评论:

    廉峰13715699592: 《冷泉亭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的主旨. -
    19138缑伦 :[答案] 本人觉得登泰山记表现了作者探寻美的心情,记叙了泰山沉浸在雪景中的奇美,给今人无限的遐想空间,表现了作者及其友人的志趣相投与探寻美的孜孜不倦

    廉峰13715699592: 石钟山记作者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
    19138缑伦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廉峰13715699592: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石钟山记 -
    19138缑伦 : 是苏轼的【石钟山】吗.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此文,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廉峰13715699592: 谁有《石钟山记》的点评? -
    19138缑伦 : 《石钟山记》是苏轼写的一篇记叙性文章,旨在通过石钟山的命名由来,阐明“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要获得真知必须实地考察,以掌握第一手资料.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结构紧凑,条理分明,是篇很好的记叙文.以下...

    廉峰13715699592: 石钟山记中心论点 -
    19138缑伦 : 你好!引用原文的话,中心论点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廉峰13715699592: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可以的,这是<<石钟山记>>全篇主题所在 -
    19138缑伦 : 对! 此句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 属于议论.

    廉峰13715699592: 一些文学知识问题蛮多的.1、石钟山记的中心论点是(文中话)2、序是一种文体,有自序和他序,前者与?(又称后记)相对,一般写在著作,正文的?.后... -
    19138缑伦 :[答案]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2、跋;前面;总结 3、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娜塔莎;聂赫留朵夫、卡秋莎·玛斯洛娃 4、安娜 5.现实主义文学 6、孝心;李密 = =亲给好评哦~

    廉峰13715699592: 苏轼《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苏轼石钟山记》
    19138缑伦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也正是作者写这篇记的原因.

    廉峰1371569959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 -
    19138缑伦 :[答案] ①游记以记叙为主,而后一句“…的哲思” ,说明文章也有议论的写法,所以这里可以填写“文章叙议结合”;②根据前一句“…对实践和为学…”可知,下面的文字是围绕“对实践和为学”两方面来谈的,根据后面的语境可...

    廉峰13715699592: 石钟山记有无深层含义 -
    19138缑伦 :[答案] 有,作者在篇末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见作者想要通过考察石钟山名字来历的始末告诉读者,对于事情的真相,我们不可以妄猜.

    热搜:石钟山记读后感 \\ 《师说》文章主旨 \\ 石钟山记抄写 \\ 原文译文及注释 \\ 石钟山记注释详细 \\ 《氓》全文主旨 \\ 石钟山记常考句 \\ 石钟山记朗读 \\ 石钟山记主旨的句子 \\ 石钟山记道理启示 \\ 石钟山记感悟400字 \\ 石钟山记特殊句式 \\ 《石钟山记》原文 \\ 《石钟山记》电子版 \\ 石钟山记拼音版 \\ 石钟山记课文电子版 \\ 石钟山记第一段 \\ 石钟山记主题思想 \\ 石钟山记注释大全 \\ 《石钟山记》背诵段落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