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李商隐的《瑶池》? 李商隐的《瑶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u674e\u5546\u9690\u7684\u7476\u6c60\u662f\u4ec0\u4e48\u610f\u601d \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u6025 \uff08\u4e5f\u5c31\u662f\u7ffb\u8bd1,\u4e0d\u8981\u5f04\u8d4f\u6790)

\u4f4f\u5728\u6606\u4ed1\u5c71\u7476\u6c60\u7684\u897f\u738b\u6bcd\u6253\u5f00\u5979\u7f8e\u4e3d\u7684\u7a97\u5b50\uff0c
\u8fd9\u91cc\u662f\u5979\u5f53\u5e74\u5bb4\u8bf7\u7a46\u738b\u7684\u5730\uff0c\u5f53\u5979\u5728\u7a97\u8fb9\u7b49\u5f85\uff0c
\u5e0c\u671b\u7a46\u738b\u80fd\u591f\u518d\u6765\uff0c\u5374\u53ea\u542c\u5230\u4eba\u95f4\u4f20\u6765\u7a46\u738b\u773c\u89c1\u5929\u5bd2\u5730\u51bb\uff0c
\u5317\u98ce\u96e8\u96ea\uff0c\u8def\u6709\u51bb\u4eba\uff0c\u5fc3\u4e2d\u60b2\u60af\uff0c\u5199\u4e0b\u7684\u54c0\u6c11\u8bd7\uff0d\u3008\u9ec4\u7af9\u6b4c\u3009\uff0c
\u54c0\u6028\u7684\u6b4c\u58f0\u4f20\u5230\u6606\u4ed1\u5c71\uff0c\u897f\u738b\u6bcd\u5fc3\u60f3\uff0c
\u7a46\u738b\u7684\u516b\u5339\u9a8f\u9a6c\u80fd\u591f\u65e5\u884c\u4e09\u4e07\u91cc\uff0c\u4f46\u662f\u4e3a\u4ec0\u4e48\u7a46\u738b\u4e0d\u518d\u5230\u6606\u4ed1\u5c71\u6765\u5462\uff1f

\u5e0c\u671b\u7b54\u6848\u5bf9\u60a8\u6709\u6240\u5e2e\u52a9\uff01

\u7476\u6c60

\u4f5c\u8005\uff1a\u674e\u5546\u9690

\u7476\u6c60\u963f\u6bcd\u7eee\u7a97\u5f001\uff0c\u9ec4\u7af9\u6b4c\u58f0\u52a8\u5730\u54c02\u3002

\u516b\u9a8f\u65e5\u884c\u4e09\u4e07\u91cc\uff0c\u7a46\u738b\u4f55\u4e8b\u4e0d\u91cd\u67653\uff1f

\u5168\u90e8\u6ce8\u91ca

1.\u7476\u6c60\u963f\u6bcd\uff1a\u300a\u7a46\u5929\u5b50\u4f20\u300b\u5377\u4e09\uff1a"\u5929\u5b50\u5bbe\u4e8e\u897f\u738b\u6bcd\uff0c\u5929\u5b50\u89de\u897f\u738b\u6bcd\u4e8e\u7476\u6c60\u4e4b\u4e0a\u3002\u897f\u738b\u6bcd\u4e3a\u5929\u5b50\u8c23\u66f0\uff1a'\u767d\u4e91\u5728\u5929\uff0c\u5c71\u9675\u81ea\u51fa\u3002\u9053\u91cc\u60a0\u8fdc\uff0c\u5c71\u5ddd\u95f4\u4e4b\u3002\u5c06\u5b50\u65e0\u6b7b\uff0c\u5c1a\u80fd\u590d\u6765\u3002'\u5929\u5b50\u7b54\u4e4b\u66f0\uff1a'\u4e88\u5f52\u4e1c\u571f\uff0c\u548c\u6cbb\u8bf8\u590f\u3002\u4e07\u6c11\u5e73\u5747\uff0c\u543e\u987e\u89c1\u6c5d\u3002\u6bd4\u53ca\u4e09\u5e74\uff0c\u5c06\u590d\u800c\u91ce\u3002'"\u300a\u6b66\u5e1d\u5185\u4f20\u300b\u79f0\u738b\u6bcd\u4e3a"\u7384\u90fd\u963f\u6bcd"\u3002

2.\u9ec4\u7af9\u6b4c\u58f0\uff1a\u300a\u7a46\u5929\u5b50\u4f20\u300b\u5377\u4e94\uff1a"\u65e5\u4e2d\u5927\u5bd2\uff0c\u5317\u98ce\u96e8\u96ea\uff0c\u6709\u51bb\u4eba\u3002\u5929\u5b50\u4f5c\u8bd7\u4e09\u7ae0\u4ee5\u54c0\u6c11\u66f0\uff1a'\u6211\u5f82\u9ec4\u7af9\uff0c\u25a1\u5458\u959f\u5bd2'\u4e91\u4e91\u3002"

3.\u516b\u9a8f\uff1a\u4f20\u8bf4\u5468\u7a46\u738b\u6709\u516b\u5339\u9a8f\u9a6c\uff0c\u53ef\u65e5\u884c\u4e09\u4e07\u91cc\u3002\u300a\u5217\u5b50\u300b\u3001\u300a\u7a46\u5929\u5b50\u4f20\u300b\u7b49\u8bb0\u8f7d\u4e0d\u4e00\u3002

\u6b64\u8bd7\u8bbd\u523a\u6c42\u4ed9\u4e4b\u865a\u5984\u3002\u9996\u53e5\u5199\u897f\u738b\u6bcd\u501a\u7a97\u4f2b\u671b\uff0c\u5019\u7a46\u738b\u800c\u4e0d\u81f3\u3002\u6b21\u53e5\u501f\u9ec4\u7af9\u6b4c\u58f0\u6697\u793a\u7a46\u738b\u5df2\u6b7b\u3002\u4e09\u56db\u53e5\u5219\u5199\u897f\u738b\u6bcd\u56e0\u7a46\u738b\u4e0d\u6765\u800c\u5fc3\u751f\u7591\u95ee\u3002\u65a5\u795e\u4ed9\u800c\u4ee5\u795e\u4ed9\uff08\u738b\u6bcd\uff09\u7684\u53e3\u6c14\u5199\u51fa\uff0c\u53e5\u53e5\u5bf9\u6bd4\uff0c\u4ee5\u89c1\u957f\u751f\u4e4b\u865a\u5984\uff0c\u6c42\u4ed9\u4e4b\u8352\u8bde\u3002\u300a\u674e\u4e49\u5c71\u8bd7\u96c6\u7b3a\u6ce8\u300b\u5f15\u7a0b\u68a6\u661f\u66f0\uff1a"\u6b64\u8ffd\u53f9\u6b66\u5b97\u4e4b\u5d29\u4e5f\u3002\u6b66\u5b97\u597d\u4ed9\uff0c\u53c8\u597d\u6e38\u730e\uff0c\u53c8\u5ba0\u738b\u624d\u4eba\u3002\u6b64\u8bd7\u7194\u94f8\u5176\u4e8b\u800c\u51fa\u4e4b\uff0c\u53ea\u7528\u7a46\u738b\u4e00\u4e8b\uff0c\u8db3\u6982\u6b66\u5b97\u4e09\u7aef\u3002\u7528\u601d\u6700\u6df1\uff0c\u63aa\u8f9e\u6700\u5de7\u3002"

李商隐——《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瑶池:传说中昆仑山上池名,西王母的居处。
黄竹,地名。传用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
穆王:西周人。传他曾乘八匹骏马拉的车西游至昆仑山,西王母宴之于瑶池,临别对歌,相约三年后再来,但不久便死了。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在诗人的想象中,神仙也是渴望爱情的。唐代皇帝不少因感于长生不老而痴迷,或为方士所欺(如宪宗),或因服丹而死(如武宗)。诗人有感于此,特借咏神仙故事,对迷求仙、荒唐不经的最高统治者予以有力的讽刺。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约定的日期已到,可心上人就是没有露面,西王母不由得打开绮窗向山下眺望,山下却传来阵阵搅动大地的哀歌。细细一听,这哀歌却是那穆天子所作的《黄竹歌》。诗的开篇只写西王母的疑窦重重,而不写“黄竹歌声动地哀”的原由,给读者留出思考想象的空间,尽得含蓄之妙。“动地哀”更是双“哀”共寓、一字领篇。第一哀是遍地哀鸿之“哀”,封建帝王“不问苍生问鬼神”整天沉迷于妄求长生不老的臆想之中,老百姓又怎能过上好日子呢?哀鸿遍地,穆天子的江山社稷也不会长久。第二哀是妄求长生不老未果,仍要命归黄泉的自我欺骗之“哀”。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可是帝王们为了永享人间尊荣,硬是逆天数而动,非要借助什么“灵丹妙药”来改变生命节律,不是他骗人,就是人骗他,不是盛年早衰,就是加速灭亡。“哀”字的运用,切中了被谴责者的要害,反映出诗人驾驭语言文字的非同凡响的技巧和能力。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尽管穆天子有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和无比的富贵尊荣,可他再也无法赴瑶池与西王母相会了,因为他的生命已经终结,骏马追不回,皇权换不回,西王母也等不回。纵观历史,同穆天子一样的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始终都想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他们的努力最终都是恨水东流,荒冢一堆。歌在人却亡,马骏人无奈,这主观多情与客观无情的强烈对比,表面上是在写周穆王的悲哀和贪婪,实则是对与诗人同代的唐朝帝王们不顾天下安危、不管百姓死活,一心只想长生不老求仙拜佛恶劣行径的揭露和讽刺。

瑶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注释】:
黄竹,地名。传用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穆王:西周人。传他曾乘八匹骏马拉的车西游至昆仑山,西王母宴之于瑶池,临别对歌,相约三年后再来,但不久便死了。

【简析】:
这是一首情诗。在诗人的想象中,神仙也是渴望爱情的。

我们在李商隐的〈嫦娥〉诗中,提到后羿到昆仑山向西王母乞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故事。西王母的神话,常被中国的诗人引用,更有趣的是有关西王母的容貌、性别,历代的记载不同。虽然诗人所描述的西王母都是丰姿曼妙的女子,但事实上西王母的形貌,在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中,他只是一只人状、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罢了。我们就透过李商隐的另一首〈瑶池〉诗来探讨这则神话故事。
这首诗首句的「瑶池阿母」,指的就是王母。〈黄竹歌〉是穆王作的哀民诗,八骏是穆王所骑的八匹骏马,它们的名字是:绝地、翻羽、奔宵、起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诗中的穆王是指周昭王的儿子满,在位五十五年。
诗的大意是说,住在昆仑山瑶池的西王母打开她美丽的窗子,这里是她当年宴请穆王的地,当她在窗边等待,希望穆王能够再来,却只听到人间传来穆王眼见天寒地冻,北风雨雪,路有冻人,心中悲悯,写下的哀民诗-〈黄竹歌〉,哀怨的歌声传到昆仑山,西王母心想,穆王的八匹骏马能够日行三万里,但是为什么穆王不再到昆仑山来呢?
有关西王母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头上戴花),是司(掌管)天之厉及五残(瘟疫、刑罚的怪神)。」
〈海内北经〉的记载则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王母取,食在昆仑北。」
这两则记载中,前一段所形容的西王母长相很可怕,后一段则增加了三只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同书〈大荒西经〉的描述较详细:「西海之南,流少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有白点)。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烧)。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这则记载对西王母所住洞穴周围的环境,又详细描述。《山海经》书中,有关西王母的神话,其记载大致如此。
其后《淮南子》〈览冥训〉有:「羿请不死之药于王母,姮娥(嫦娥)窃以奔月。」的说法,也就是我们上篇所讲的,这里对西王母的形貌没有说明。
但到了《穆天子传》中,对西王母的记载便有了很大的改变,《穆天子传》说:「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还)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再回到这里)』」。
这里的西王母已经由怪物变成一位会唱歌,会款待君王的主人了。而且还与穆天子相约来日再见。
再稍后的汉武故事中,有一段写西王母会见汉武帝,对西王母的描述更详细:「七月七日,上(指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气。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
这里的西王母是西方的王母,有玉女帮她驾车,有青鸟当她的从者。
《汉武内传》对西王母的形貌姿容,又有更生动的刻划:「王母上殿东向坐,着黄金褡襦(披风),文采鲜明,光仪淑目,帝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璚风文鸟,视之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西王母的神话,流传到汉朝,便成为一位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的美丽仙女,与最初虎齿豹尾的怪物相差十万八千里。
李商隐诗中的西王母,等待穆天子再来瑶池,除了前所举《穆天子传》中记载外,《列子》周穆王中也曾记载说:「穆天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遂宾于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二者可以互相比较。
李商隐用西王母的神话写这首诗,是带有讽刺意义的,诗中后一句「穆王何事不重来」,是以西王母唱歌邀请穆天子----「将子无死,尚能复来」,问穆天子如果没死,能不能再来瑶池作客?穆天子回答她,回去把万民安顿好,三年后会再来。然而西王母朝思暮盼,穆王没有再到瑶池,诗人故意用「何事不重来」的问句,便是讽刺人那有不死的,想求仙以求长生,毕竟只是妄想,用这种藉神话传说讽刺时事的写法,是希望对汉朝君臣迷信长生不死之术提出一些警示。

瑶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注释】:
黄竹,地名。传用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穆王:西周人。传他曾乘八匹骏马拉的车西游至昆仑山,西王母宴之于瑶池,临别对歌,相约三年后再来,但不久便死了。

【简析】:
这是一首情诗。在诗人的想象中,神仙也是渴望爱情的。

我们在李商隐的〈嫦娥〉诗中,提到后羿到昆仑山向西王母乞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故事。西王母的神话,常被中国的诗人引用,更有趣的是有关西王母的容貌、性别,历代的记载不同。虽然诗人所描述的西王母都是丰姿曼妙的女子,但事实上西王母的形貌,在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中,他只是一只人状、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罢了。我们就透过李商隐的另一首〈瑶池〉诗来探讨这则神话故事。
这首诗首句的「瑶池阿母」,指的就是王母。〈黄竹歌〉是穆王作的哀民诗,八骏是穆王所骑的八匹骏马,它们的名字是:绝地、翻羽、奔宵、起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诗中的穆王是指周昭王的儿子满,在位五十五年。
诗的大意是说,住在昆仑山瑶池的西王母打开她美丽的窗子,这里是她当年宴请穆王的地,当她在窗边等待,希望穆王能够再来,却只听到人间传来穆王眼见天寒地冻,北风雨雪,路有冻人,心中悲悯,写下的哀民诗-〈黄竹歌〉,哀怨的歌声传到昆仑山,西王母心想,穆王的八匹骏马能够日行三万里,但是为什么穆王不再到昆仑山来呢?
有关西王母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头上戴花),是司(掌管)天之厉及五残(瘟疫、刑罚的怪神)。」
〈海内北经〉的记载则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王母取,食在昆仑北。」
这两则记载中,前一段所形容的西王母长相很可怕,后一段则增加了三只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同书〈大荒西经〉的描述较详细:「西海之南,流少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有白点)。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烧)。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这则记载对西王母所住洞穴周围的环境,又详细描述。《山海经》书中,有关西王母的神话,其记载大致如此。
其后《淮南子》〈览冥训〉有:「羿请不死之药于王母,姮娥(嫦娥)窃以奔月。」的说法,也就是我们上篇所讲的,这里对西王母的形貌没有说明。
但到了《穆天子传》中,对西王母的记载便有了很大的改变,《穆天子传》说:「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还)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再回到这里)』」。
这里的西王母已经由怪物变成一位会唱歌,会款待君王的主人了。而且还与穆天子相约来日再见。
再稍后的汉武故事中,有一段写西王母会见汉武帝,对西王母的描述更详细:「七月七日,上(指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气。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
这里的西王母是西方的王母,有玉女帮她驾车,有青鸟当她的从者。
《汉武内传》对西王母的形貌姿容,又有更生动的刻划:「王母上殿东向坐,着黄金褡襦(披风),文采鲜明,光仪淑目,帝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璚风文鸟,视之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西王母的神话,流传到汉朝,便成为一位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的美丽仙女,与最初虎齿豹尾的怪物相差十万八千里。
李商隐诗中的西王母,等待穆天子再来瑶池,除了前所举《穆天子传》中记载外,《列子》周穆王中也曾记载说:「穆天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遂宾于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二者可以互相比较。
李商隐用西王母的神话写这首诗,是带有讽刺意义的,诗中后一句「穆王何事不重来」,是以西王母唱歌邀请穆天子----「将子无死,尚能复来」,问穆天子如果没死,能不能再来瑶池作客?穆天子回答她,回去把万民安顿好,三年后会再来。然而西王母朝思暮盼,穆王没有再到瑶池,诗人故意用「何事不重来」的问句,便是讽刺人那有不死的,想求仙以求长生,毕竟只是妄想,用这种藉神话传说讽刺时事的写法,是希望对汉朝君臣迷信长生不死之术提出一些警示。

《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1.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2.黄竹歌声:《穆天子传》卷五:"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员閟寒'云云。"

3.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此诗讽刺求仙之虚妄。首句写西王母倚窗伫望,候穆王而不至。次句借黄竹歌声暗示穆王已死。三四句则写西王母因穆王不来而心生疑问。斥神仙而以神仙(王母)的口气写出,句句对比,以见长生之虚妄,求仙之荒诞。《李义山诗集笺注》引程梦星曰:"此追叹武宗之崩也。武宗好仙,又好游猎,又宠王才人。此诗熔铸其事而出之,只用穆王一事,足概武宗三端。用思最深,措辞最巧

首先应该明白他为什么会写着这首诗,一般会认为这是一首情诗。可果真如此吗?李商隐处于晚唐时期,而当时的皇帝都是些昏庸无能之辈,他们都妄想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他们既找不到一个象神话中的鲁阳似的武士,可以把戈一挥,叫太阳倒退回来,自然就只好向炼金丹的道士求救了。穆宗李恒就是因为吃丹药送了命,文宗李昂时,民间传说皇帝叫郑注炼金丹,要拿小儿的心肝合药,闹得长安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武宗李炎本来不信佛教,但却相信了道士的鬼话,也是吃了金丹而飞天的。这些皇帝为了长生不老真是前赴后继,坚决的很。李商隐对这批昏庸的统治者入醉如狂的自杀行为是讽刺的一场尖锐。这首诗真是如此。为什么着么说呢?从表面上来看这诗是咏周穆王的事。自从周穆王回国以后,很久不见再来,西王母心中惦念,她在瑶池中掀起丝织的窗帘,向东远望,希望穆王再来一次。穆王盼不到,却听见他留传下来的黄竹之歌,悲哀的震动着大地。穆王的八骏本来跑得挺快的,为什么还不见他来呢?
这真的在写情诗吗?非也。李商隐虚构西王母念穆王的情节,是说连西王母所忆念的穆王,也无法起死回生,重游瑶池,徒留黄竹哀歌,供后人凭吊,何况你么们这些皇帝还不够这个格!你们还想着什么长生不老!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猛烈批判,而不是一首浪漫的情诗!欣赏诗一定要深刻!

  • 銆婄懚姹路鏉庡晢闅愩鍘熸枃涓璧忔瀽
    绛旓細鏉庡晢闅 鐟舵睜闃挎瘝缁獥寮锛岄粍绔规瓕澹板姩鍦板搥銆傚叓楠忔棩琛屼笁涓囬噷锛岀﹩鐜嬩綍浜嬩笉閲嶆潵锛熸潕鍟嗛殣鐨璇楅噷锛屽父杩愮敤鍙や唬绁炶瘽浼犺浣滀负涓昏棰樻潗锛屽熶互琛ㄨ揪鍏舵濇兂鎰熸儏銆傝繖棣栬瘲鍜屻婂濞ャ嬮兘鏄姝ゃ傞鍙ヤ腑鐨勨滅懚姹犻樋姣嶁濆嵆瑗跨帇姣嶏紝銆婄﹩澶╁瓙浼犮嬪嵎涓夎杞斤紝鍛ㄧ﹩鐜嬭タ娓歌嚦鏄嗕粦灞憋紝鍦ㄧ懚姹犱箣涓婂悜瑗跨帇姣嶈繘閰掞紝鏁呬簯銆傚叧浜庤タ鐜嬫瘝杩欎釜濂...
  • 鏉庡晢闅愮殑鐟舵睜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鐟舵睜 鍞 路 鏉庡晢闅愮懚姹闃挎瘝缁獥寮锛岄粍绔规瓕澹板姩鍦板搥銆傚叓楠忔棩琛屼笁涓囬噷锛岀﹩鐜嬩綍浜嬩笉閲嶆潵銆銆婄懚姹犮鏄攼浠h瘲浜烘潕鍟嗛殣鍒涗綔鐨勪竴棣栦竷瑷缁濆彞銆傝繖棣栬瘲鏄熷懆绌嗙帇瑗挎父閬囦粰浜鸿タ鐜嬫瘝鐨勭璇濓紝璁ュ埡鐨囧笣姹備粰鐨勮櫄濡勩傚叏璇楄櫄鏋勪簡瑗跨帇姣嶇浖涓嶅埌鍛ㄧ﹩鐜嬮噸鏉ワ紝鏆楃ず绌嗙帇宸叉晠鐨勬晠浜嬫儏鑺傦紝鏄剧ず浜嗘眰浠欏鎯充笌姝讳骸涓嶅彲閬垮厤鐨勫绔嬨
  • 鐟舵睜 鏉庡晢闅 鍙よ瘲鐨勬剰鎬濇槸浠涔?
    绛旓細鍏獜鏃ヨ涓変竾閲岋紝绌嗙帇浣曚簨涓嶉噸鏉 銆愭敞閲娿鐟舵睜锛氫紶璇翠负瑗跨帇姣嶅眳澶勩傞樋姣嶏細瑗跨帇姣嶃傘愯В閲娿戣タ鐜嬫瘝鎺ㄥ紑鐟舵睜浠欏鐨勭獥鎴凤紝缈橀鎶婂績鐖辩殑鎭嬩汉椤剧浖锛屻婇粍绔广嬫瓕澹板涔堝搥鎬紝鍙互鎶婃暣涓ぇ鍦伴渿鎾硷紝绌嗙帇鐨勯獜椹棩琛屼竾閲岋紝涓轰綍涓鍘讳笉鍐嶅洖杩 銆愯В鏋愩戝攼鏈濆磭濂夐亾鏁欙紝涓昏涓庣淮鎶ゅ叾缁熸不鐨勭鍦fф湁鍏炽備笖鏈変笉灏戝笣鐜嬪洜...
  • 璇磋鐟舵睜杩欓璇楄鍒轰簡浠涔堢幇璞?
    绛旓細鏉庡晢闅愮殑璇銆婄懚姹犮璁藉埡浜嗘眰浠欑殑铏氬銆傛櫄鍞愭湁鍑犱釜鐨-甯濊糠淇$浠欎箣閬擄紝鏈嶉涓硅嵂锛屽姹傞暱鐢燂紝浠ヨ嚧鏈嶉噾涓逛腑姣掕屾銆傝繖棣栬瘲灏辨槸璁藉埡杩欎竴鐜拌薄銆
  • 鐟舵睜鍙よ瘲濂藉彞璧忔瀽鍒嗘瀽
    绛旓細鐟舵睜寮瀹村悗锛岄棶鐢氬銆佽祴锜犳銆傛湁鐮屽簳鑺濆叞锛屾锭杈硅嫻钘伙紝娣戝痉鏂归珮銆傞椇涓銆佹灄涓嬫皵锛屾槸瀵诲父绌哄钃捒銆傜浉鏄犻奔杞╅粍缁讹紝琛岃喓楦鹃敠閲戠綏銆傝嚜鎯崐瀛愯鎭╁銆傛墍绁濇剰濡備綍銆傛効鍙版槦鏃佹槧锛屽鏄熼綈鐓э紝涔愯嚜闄堕櫠銆傝姖鐢伴槅椋庝綍鍦紝浣嗕粠浠娿佸瞾宀佹楂樻瓕銆傛暚涓婁竴鍗负瀵匡紝绁炰粰涔濋厺棣欓啰銆銆婄懚姹犮锛鏉庡晢闅锛夌懚姹犻樋姣嶇划绐...
  • 鐟舵睜鐨勫彜璇楃炕璇戝強鍘熸枃
    绛旓細銆婄懚姹犮鏄攼浠h瘲浜鏉庡晢闅鍒涗綔鐨勪竴棣栬瘲銆傚叏璇楀涓嬶細鐟舵睜闃挎瘝缁獥寮锛岄粍绔规瓕澹板姩鍦板搥銆傚叓楠忔棩琛屼笁涓囬噷锛岀﹩鐜嬩綍浜嬩笉閲嶆潵銆傛璇楁墍鍐欐槸绁炶瘽浼犺涓懆绌嗙帇瑗挎父涔嬩簨銆傘婂垪瀛惵峰懆绌嗙帇銆嬭浇锛氣滃懆绌嗙帇瑗垮贰鐙╋紝瓒婃槅浠戯紝涓嶈嚦寮囧北銆傚弽杩橈紝鏈強涓浗锛岄亾鏈夌尞宸ヤ汉鍚嶅亙甯堬紝绌嗙帇鑽愪箣锛屾棩涓庡亙甯堣銆傞棶鍋冨笀浣曡兘锛熷亙甯堟洶...
  • 寮曠敤绁炶瘽鏁呬簨鐨勮瘲鍙
    绛旓細寮曠敤绁炶瘽鏁呬簨鐨勮瘲鍙ユ湁鈥滃濞ュ簲鎮斿伔鐏佃嵂锛岀ⅶ娴烽潚澶╁澶滃績鈥濓紙鏉庡晢闅愩婂濞ャ嬶級锛屸滅懚姹犻樋姣嶇划绐楀紑锛岄粍绔规瓕澹板姩鍦板搥鈥濓紙鏉庡晢闅愩婄懚姹犮锛夛紝鈥滃ぉ闃跺鑹插噳濡傛按锛屽崸鐪嬬壍鐗涚粐濂虫槦鈥濓紙鏉滅墽銆婄澶曘嬶級绛夈傝В閲婁竴锛氬湪涓浗鍙や唬璇楄瘝涓紝寮曠敤绁炶瘽鏁呬簨鐨勮瘲鍙ュ薄瑙佷笉椴溿傝繖浜涜瘲鍙ラ氬父鍊熷姪绁炶瘽鏁呬簨鐨勮薄寰佹у拰瀵撴剰鎬э紝鏉ヨ〃杈...
  • 鐟舵睜鐨勫彜璇楀甫鎷奸煶
    绛旓細鍏堕獔浣撶珷濂忎笌鍝璇斾箣鏂囧洜褰㈠紡鐟颁附銆佹儏鏂囧苟鑼傝屽湪褰撴椂鏋佽礋鐩涘悕锛屾浘鑷紪涓恒婃▕鍗楃敳闆嗐嬬瓑锛屾潕鍟嗛殣杩樻槸鏅氬攼鏉板嚭璇椾汉锛屽叾璇楀悇浣撲勘鏈変匠浣滐紝灏や互浜斾竷瑷寰嬬粷鎴愬氨涓洪珮锛屼竷瑷寰嬭瘲鐨勯犺鏇存槸涓婅拷鏉滅敨鑰岀嫭姝ユ櫄鍞愩備富瑕佷綔鍝佹湁銆婄懚姹犮绛夈傛潕鍟嗛殣璇楁瓕鍦ㄣ婂攼璇椾笁鐧鹃銆嬩腑锛鏉庡晢闅愮殑璇椾綔鍗犲豢浜岄锛屾暟閲忎綅鍒楃鍥涖
  • 鏉庡晢闅愮殑銆婄懚姹犮鏁撮璇鎬庝箞璇?
    绛旓細銆愬叏鏂囨嫾闊炽憏谩o ch铆 膩 m菙 q菒 chu膩ng k膩i 锛宧u谩ng zh煤 g膿 sh膿ng d貌ng d矛 膩i 銆俠膩 jun4 r矛 h谩ng s膩n w脿n l菒 锛宮霉 w谩ng h茅 sh矛 b煤 zh貌ng l谩i 銆傘愬師鏂囥銆婄懚姹犮浣滆咃細鏉庡晢闅 鏈濅唬锛氬攼 鐟舵睜闃挎瘝缁獥寮锛岄粍绔规瓕澹板姩鍦板搥銆傚叓楠忔棩琛屼笁涓囬噷锛岀﹩鐜嬩綍浜嬩笉閲嶆潵銆傘愮炕璇戙戣タ...
  • 銆婂攼璇閴磋祻杈炲吀 涓冭█缁濆彞 鏉庡晢闅愩(鏉庡晢闅)鍏ㄨ瘲缈昏瘧璧忔瀽
    绛旓細鍞愯瘲閴磋祻杈炲吀 涓冭█缁濆彞 鏉庡晢闅 鏉庡晢闅 绯诲垪锛氬攼璇楅壌璧忚緸鍏 鍞愯瘲閴磋祻杈炲吀 涓冭█缁濆彞 鏉庡晢闅 澶滈洦瀵勫寳1 鏉庡晢闅 鍚涢棶褰掓湡鏈湁鏈燂紝宸村北澶滈洦娑ㄧ姹2銆 浣曞綋鍏卞壀瑗跨獥鐑3锛屽嵈璇濆反灞卞闆ㄦ椂銆傘愭敞閲娿 1璇楅涓浣溿婂闆ㄥ瘎鍐呫嬨2宸村北锛氫害绉板ぇ宸村北锛岃繖閲屾硾鎸囧反铚涔嬪湴銆3浣曞綋锛氫綍鏃躲傚壀鐑涳細鍓幓鐑涜姳锛屼娇鐑涘厜鏄庝寒...
  • 扩展阅读:李商隐《锦瑟》赏析 ... 贾生李商隐古诗赏析 ... 李商隐《无题》赏析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七夕》 ... 李商隐的《细雨》 ... 李商隐《七夕》赏析 ... 李商隐《瑶池》 ... 贾生李商隐赏析抑扬手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