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选萃:聪明(一)

    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聪明。常言“耳聪目明”,指的就是眼睛和耳朵这两个器官性能良好。现在大家讲“聪明”,多指它的引申义,也就是脑瓜机灵、智商超群。

    先看左宗棠(1812-1885)先生一副:

聪明不在尘埃里,能事应推德业余。

    看上联“ 聪明不在尘埃里 ”,这一句出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的一首诗(改动了一个字),题目为《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

君知六凿皆为赘,我有一言能决疣。

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聪明不在根尘里,药饵空为婢仆忧。

但试周郎看聋否,曲音小误已回头。

    东坡先生嬉笑怒骂皆可入诗,这首可见一斑。

    根据这首诗题目给出的信息,王都尉应该是苏东坡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耳朵出了点毛病,什么毛病呢?不知道。有了这个事,就又有了一个作诗的题材。有人写了一首七言律诗,东坡先生以同样的韵脚跟着写了这一首,“次韵”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互相唱和是很有品味的社交形式,是中国雅文化的经典形态。你写一首,他和一首,大家一来一往,互相品评,既对当前的事物交换了认识和见解,又对优美的汉语进行了把玩和开发,还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和友谊,一举数得,岂不妙哉。

    我们看一下这首诗的颔联(8句中的的第3、4两句):

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 病客巧闻床下蚁 ”,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原文如下:

    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维谷。”

    据此,我们看东坡先生这一句的意思——王都尉耳朵有毛病了,苏东坡就联想到殷仲堪的父亲曾经因为身体虚弱,听到床下蚂蚁相斗就好像斗牛一样激烈。

    “ 痴人强觑棘端猴 ”,说的是《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

    燕王征巧术人,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大家看,这里的卫人是个骗子,说自己能在植物的刺尖上雕刻出母猴,也就是东坡诗中所谓的“棘端猴”。在燕王被铁匠提醒(雕刻总得需要刻刀吧,刻刀总不会比刺尖还小吧)、识破他的诡计后,这个卫人就吓得逃跑了。

    东坡先生此处的意思是:只有傻子,才会非要看所谓的“ 棘端猴 ”不可呢?

    这两句结合起来看,我猜东坡先生是想说——耳朵再好、能把蚂蚁打架听得像斗牛一样清晰;眼睛再好,能看清刺尖上雕刻出的母猴,这真是耳太聪、目太明了!但是,这样的聪明又有什么价值呢?

    大家接下来看第5句,“ 聪明不在根尘里 ”,东坡先生给出了答案——真正的聪明不在于眼睛、耳朵搜集了多少信息,而在于脑子有没有提炼、加工这些信息,进而形成更高价值的能力。

    回头再看左先生的上联,“ 聪明不在尘埃里 ”,这里的“ 尘埃 ”指的大概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蚂蚁打架、刺尖母猴”吧,不要把你的聪明才智浪费在这些东西上面。再说得精炼一些,就是——要有大智慧,不耍小聪明。

    当代文化学者鲍鹏山曾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有一道题目: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如果你能把它变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它是有意义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和目标,他只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对他不仅没用,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并且他特别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

    于是,他天天等着别人提问,以期收获别人的敬佩。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都点胡萝卜,别人吃得很香,他却只等着一个问题。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大家看,有多少人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了!

    再看左宗棠先生的下联,“ 能事应推德业余 ”,意思大致是——做事先做人,品德最重要。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永远是排第一位的。

    接着看张宗祥(1882-1965)先生一副: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一联大家耳熟能详,不用多说了。

    下面看唐驼(1871-1938)先生一副:

知难行不易,见远识方高。

    上联“知难行不易”,说的好像是新文化运动干将胡适博士的主张。胡博士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知难,行亦不易》,大家看其中的两段:

    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从实际经验(也就是“行”)上得来:知一点,行一点;行一点,更知一点,——越行越知,越知越行,方才有这点子知识。三家村的豆腐公也不是完全没有知识,他做豆腐的知识比我们大学博士高明得多。建筑高大洋房的工人也不是完全没有知识,他们的本事也是越知越行,越行越知,所以才有能工巧匠出来。

    ……医学是最难的事,人命所关,故西洋的医科大学毕业年限比别的学科都长二年以上。但读了许多生理学,解剖学,化学,微菌学,药学,……还算不得医生。医学一面是学,一面又是术,一面是知,一面又是行。一切书本的学问都要能用在临床的经验上;只有从临床的经验上得来的学问与技术方才算是真正的知识。一个医生的造成,全靠知行的合一,即行即知,即知即行,越行越知,越知越行。熟读了六七年的书,拿着羊皮纸的文凭,而不能诊断,不能施手术,不能疗治,才知道知固然难,行也大不易也!

    大家看这里,胡适博士把“知难行不易”说得很透彻。胡先生写此文的主旨,就是要反驳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知难行易”。中山先生是医生出身,胡博士就用医学来反驳他。

    说到“知”和“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了。且看王阳明先生《答顾东桥书》中的一段论述: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

    大家看王阳明先生,就是拿“吃饭”、“走路”这样的寻常事情来说明“知行合一”。

    下联“ 见远识方高 ”,和前一联的“ 聪明不在尘埃里 ”差不多。欲生大智慧,得有大境界。欲穷千里目,就需要更上一层楼。

    接着看于右任(1879-1964)先生一副:

义随周旋积,理以精神通。

    上联“ 义随周旋积 ”,就是“知行合一”,“ 义 ”就是“知”,“ 周旋 ”就是平日里的反复实践,就是“行”。大聪明、大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积累淬炼出来的。

    下联“ 理以精神通 ”,就是要多思考,多分析,要将实践所得转化为理论认知。孔夫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褚时健先生74岁才开始种橙子,数年之间竟成了“中国橙王”,就是人家在实践中善于思考嘛。

    下面看严复(1854-1921)先生一副:

知者不言以阅众甫,为于未兆是谓微明。

    上联“ 知者不言以阅众甫 ”,是说——有大智慧的人,总是静静地观察着新事物、新情况的萌芽与发展。

    下联“ 为于未兆是谓微明 ”,上联的观察就是为了这里的行动。既然高人具有先于一般人的洞察力,那他当然也就能——乘势于初起,防患于未然了。 

    孟子说: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要想乘势,首先得有发现“势”的智慧。从古到今,不管是商鞅、贾谊、凯撒、但丁,还是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马化腾等牛人,都有这样的大智慧。

    对于“乘势于初起”,知命媒体人李翔先生在其所著的《趋势》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桑德伯格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她出生在华盛顿,毕业于哈佛大学,当过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的助理。

    本来,桑德伯格在美国东部政界发展得非常顺利。但2001年时,她想去硅谷找一份更有活力的工作,于是她拿到了谷歌的Offer。

    当时谷歌刚刚成立3年,还算不上一家大公司。谷歌给出的职位和薪资,距离当过财政部长助理的桑德伯格的期望值很远。从东部到西部,从政界到商界,从大机构到小公司,职位、薪酬、环境,种种落差,让桑德伯格非常犹豫。

    当时谷歌的CEO施密特跟她说了一句话,立刻转变了她的看法,让她毫不犹豫地加入谷歌。

    施密特对她讲:“如果有人在火箭上给你提供了一个位置,不要考虑位置好坏,先上去再说。”

    对于“防患于未然”,东坡先生在其名文《晁错论》中有一段精辟入微的议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接着看清代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1812-1961)先生一副:

君子有远虑,志士多苦心。

    这一副是胡先生临别赠友的。大家看看款识是如何说的:

    诚甫十兄年大人胸有千秋,目营四表,忧先天下,忠爱盹盹。中和之气,正大之情,圭角不形,准绳在手,而心弥苦矣。林翼结交十八年,从政滇中又三年,知己之谊,今当远行,作此志别,非敢阿好也。癸丑年冬,胡林翼并识。

    癸丑年冬,也就是1853年冬天,此时胡林翼卸任贵州地方官。对于相交多年的知己,“君子有远虑,志士多苦心”这两句话既是赞颂,更是期许。

    我们看清代中兴四大名臣中的另外两位——左宗棠和曾国藩,也曾有这样的惺惺相惜。1872年,曾国藩先生去世后,一生恃才傲物的左宗棠送去了这样的挽联: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与胡先生的联语一样,为国为民,肝胆相照,真所谓君子之交,在义不在利也。

    细观胡林翼先生一生,也真无愧于“君子有远虑,志士多苦心”。

    胡先生自幼聪颖异常,8岁时就被陶澍(清代名臣,官至总督)先生看中,定了娃娃亲。20岁那一年,家乡发大水,胡先生多方奔走,筹款赈灾。在初期努力无果的情况下,说服百里之外的岳父家先出银2000两,以作表率示范。在他的不懈奔走下,当地不少富户终被感动,出钱出力,解了一时之忧。

    胡先生25岁考中进士后,先做了几年京官。为了施展自己经国济民的抱负,35岁时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做地方官。1853年,在贵州辗转7年的胡先生以四品道员卸任、带兵赴湖南湖北。不到2年时间,胡先生即以才干、军功升任代理湖北巡抚。

    湖北是当时清军与太平军作战的主战场。胡先生一手调和内部矛盾,一手应对太平天国。1861年,本已积劳成疾的胡先生,在长江上看到西洋轮船来往如飞的情景,为中国的衰败落后痛心不已,咳血而亡,终年50岁。

    由胡林翼先生此联,又不免使人想起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西汉奇才贾谊。

    贾谊少负才名,20岁之前就被地方官延为上宾,21岁即被征召到中央政府担任高级顾问。后来多年辗转地方,虽然不大被重用,但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为朝廷建言献策。33岁时,先生在积愤忧郁中与世长辞。

    我们看贾谊给朝廷建言的《治安策》中的一段: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贾谊这篇文章写于汉文帝时期。大家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都很熟悉吧,这里的“文”就是汉文帝。这么好的时代,为什么贾谊要这样危言耸听呢?竟然讲“现在的局势,就好像睡在快要燃烧起来的柴禾堆上,太危险了”,这不是和主流宣传在唱反调吗?

    如果我们穿越到当年去问贾谊,他可能会动情地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再看贾先生在《治安策》中针对当时的诸侯王问题给出的建议: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汉朝建立时,开国皇帝刘邦封了不少诸侯王。这种策略可以看作是对秦朝高度集权政策(不分封诸侯王)的校正。但是到了汉文帝时期,这些势力膨胀、虎视眈眈的诸侯王,就成了国家长治久安的一大顽疾。针对这个问题,贾谊深谋远虑,建议朝廷“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也就是用武力去消灭这些诸侯王是不现实的。而相反的,可以通过分封更多的诸侯王来逐步化解这个问题——诸侯王越封越多,单个诸侯王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弱,这样对朝廷的威胁自然就会越来越小了。

    我们知道,到了汉文帝的孙子汉武帝的时代,诸侯王的威胁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被解决了。贾先生的苦心远虑,也终于被后人理解了。

    对于贾谊的才识与际遇,笔者曾写过一首小诗:

贾生少负奇崛名,汉文有道未见功。

远虑苦心谁人识?百年回望叹英雄!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鑱槑(涓)
    绛旓細澶у鎺ヤ笅鏉ョ湅绗5鍙,鈥 鑱槑涓嶅湪鏍瑰皹閲 鈥,涓滃潯鍏堢敓缁欏嚭浜嗙瓟妗堚斺旂湡姝g殑鑱槑涓嶅湪浜庣溂鐫涖佽虫湹鎼滈泦浜嗗灏戜俊鎭,鑰屽湪浜庤剳瀛愭湁娌℃湁鎻愮偧銆佸姞宸ヨ繖浜涗俊鎭,杩涜屽舰鎴愭洿楂樹环鍊肩殑鑳藉姏銆 鍥炲ご鍐嶇湅宸﹀厛鐢熺殑涓婅仈,鈥 鑱槑涓嶅湪灏樺焹閲 鈥,杩欓噷鐨勨 灏樺焹 鈥濇寚鐨勫ぇ姒傚氨鏄滄病鏈変粈涔堜环鍊肩殑铓傝殎鎵撴灦銆佸埡灏栨瘝鐚粹濆惂,涓嶈鎶婁綘鐨勮仾...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鑾斁鏄ョ浣虫棩杩,鏈闅鹃闆ㄦ晠浜烘潵
    绛旓細    鈥︹︿綔灏忔ゼ浜岄棿锛屼笌鏈堟尝妤奸氾紝杩滃悶灞卞厜锛屽钩鎸规睙婵戙傚菇闃抭霉杈藉xi貌ng锛屼笉鍙叿鐘躲傚瀹滄ラ洦锛屾湁鐎戝竷澹帮紱鍐疁瀵嗛洩锛屾湁纰庣帀澹帮紱瀹滈紦鐞达紝鐞磋皟铏氱晠锛涘疁鍜忚瘲锛岃瘲闊垫竻缁濓紱瀹滃洿妫嬶紝瀛愬0涓佷竵鐒讹紱瀹滄姇澹讹紝鐭㈠0閾摦鐒躲傜殕绔规ゼ涔嬫墍鍔╀篃銆    鍏涔嬫殗锛屾姭楣ゆ皡锛屾埓鍗庨槼宸撅紝...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蹇剰(涓)
    绛旓細涓嬭仈鈥 绉璇敓鑺辩膊娆查 鈥,鏄鈥斺斾竴绡囦竴绔,绁為噰椋炴壃,澶╄姳涔卞潬,缇庝笉鑳滄敹銆 涓婅仈鍒氬仴,涓嬭仈鏌旂編,鍒氭煍骞舵祹,姝f槸楂樻墜浣滄枃鐨勬儻甯告墜娈点 鎺ョ潃鐪嬮粍瀹捐櫣(1865-1955)鍏堢敓涓鍓: 瑙傚彶鐩厜鏄庤嫢鐢,涓烘枃杈炴皵鐩涗簬娼 涓婅仈鈥 瑙傚彶鐩厜鏄庤嫢鐢 鈥,鏄鈥斺斿鐣岄潪鍑,鐪煎厜楂樿秺,瀵逛簬鍘嗗彶璁拌浇鐨勫惈娣烽殣鏅,甯歌兘鎶簯鎷ㄩ浘銆...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璇讳功(涓)
    绛旓細    澶у鐪嬩笂鑱旓紝鈥 鍧愭嵁涔﹀煄瀹硅穻鎵 鈥濓紝涔︽埧灏辨槸鎴戠殑灏忓畤瀹欙紝鎴戠殑鍦扮洏鎴戝仛涓伙紝鍗冪绁炴父瀹圭嫭姝ワ紝涓囧嵎鍙や粖浠绘嵀闃栥傗滆穻鎵堚濅袱涓瓧锛屾妸鑷繁鍦ㄤ功鎴库滃偛鐫ㄤ竾鐗┾濄佲滀笉鍙竴涓栤濈殑鎯呮佸啓寰楁儫濡欐儫鑲栥    涓嬭仈鈥 骞冲垎鏈堝湴瓒崇浉缇 鈥濓紝鎰忔濆ぇ姒傛槸鈥斺旀湀鍏夋俯鏌斿湴娲掕惤鍦ㄥぇ鍦颁笂...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鑾斁鏄ョ浣虫棩杩,鏈闅鹃闆ㄦ晠浜烘潵
    绛旓細    鏇剧偣杩欓噷璇寸殑鏄槬澶╋紝鑰屽垬绂归敗鍒欒绉嬪ぉ鏇村ソ锛氣 鏅寸┖涓楣ゆ帓浜戜笂锛屼究寮曡瘲鎯呭埌纰ч渼 鈥濄    鍏跺疄鏄ュ绉嬪啲锛屽摢涓鑺備笉濂斤紵鐜嬬鍋乧h膿ng鏇惧湪銆婇粍宸炴柊寤哄皬绔规ゼ璁般嬩腑杩欐牱鍐欏埌锛    鈥溾︹︿綔灏忔ゼ浜岄棿锛屼笌鏈堟尝妤奸氾紝杩滃悶灞卞厜锛屽钩鎸规睙婵戙傚菇闃抭霉杈藉...
  • 涓浗鍙や粖鏍艰█瀵硅仈閫夎悆
    绛旓細鍘熸枃鍦板潃:涓浗鍙や粖鏍艰█瀵硅仈閫夎悆鍘熸枃浣滆:chinahong2012鏍艰█浠ュ鑱旂殑褰㈡垚鍐欏嚭鏉,鍙皳鏄摬瀛︿笌鑹烘湳鐨勬渶浣崇粨鍚,鐧捐涓嶅帉鑰屽張浣撳懗鏃犵┓銆傝繖浜涘彜浠婃牸瑷瀵硅仈澶у灞炰簬浜虹敓鍝插鏂归潰鐨,璁稿鑱旇鑷充粖浠嶄互涔︽硶褰㈠紡鎸傚湪璁歌澶氬浜虹殑涔︽埧鍜屽鍘,璁稿浜哄拰瀛︾敓鍒欐妸鑷互涓哄ソ鐨勫鑱斿啓鍦ㄦ墘椤,浣滀负搴у彸閾互鑷珛鑷銆傚鏋滅敤鐜颁唬鏁欒偛瀛︾殑瑙傜偣...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鐭ヤ氦(涓)
    绛旓細    鈥 鏈卞叕鎺 锛堥煶鈥滆壋鈥濓級 鏉ヨ鏄庨亾浜庢睗锛屽綊锛岃皳浜烘洶锛氣樺厜搴湪鏄ラ涓潗浜嗕竴涓湀銆 鈥欌    鏈卞叕鎺烇紙鍚嶅厜搴級鏄▼棰紙1032-1085锛夌殑寮熷瓙锛屽惉鑰佸笀璋堢粡璁洪亾銆佸儚娌愭荡鍦ㄦ槬椋庝腑涓鏍疯垝鏈嶏紝鎴愯鈥滃娌愭槬椋庘濆氨鏄粠杩欐潵鐨勩傚ぇ瀹剁湅锛岃兘鏈夋槬椋庝竴鏍风殑鎰熻锛岃繖涓嶄粎闇瑕...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鏋楁硥(涓)
    绛旓細鎴戜滑鍏堟潵璇翠竴璇翠汉鍜屽ぇ鑷劧(涔熷氨鏄滄灄娉夆)鐨勬儏鎰熴 鍏堢湅姊佸北鑸(1723-1815)瀛﹀+涓鍓: 鍙湁浣欓棽鍒拌瘲閰? 鏈兘鎶涘緱鏄箹灞便 鐪嬭繖涓鑱,鈥 鍙湁浣欓棽鍒拌瘲閰?鏈兘鎶涘緱鏄箹灞 鈥,鈥 璇楅厭 鈥濇槸闇瑕佲 浣欓棽 鈥濇墠鑳戒韩鍙楃殑,鑰屸 婀栧北 鈥滆繖涓ぇ鑷劧鍒欐槸浣犳棤璁哄浣曚篃鏃犳硶鈥 鎶涘緱 鈥濈殑銆傗 璇楅厭 鈥濇槸鏈,鈥...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鐢熸剰(涓)
    绛旓細    鎺ョ潃鍐嶇湅濮氱姸鍏冪殑鍙︿竴鍓細鏍戣壊杩炰簯鏄ユ潮婕紝椋庡厜鐫鑽夋棩鏅存槑銆    杩欎竴鍓啓鐨勬槸鏄ユ棩姝f祿锛岀櫥楂樻湜杩滐紝鏃犻檺鐢熸満锛屽敖鏀剁溂搴曘    杩欎袱鍙ュ嚭鑷寳瀹嬫闃充慨鐨勩婂嚭鐪佹湁鏃ヤ功浜嬨嬶紝鍘熻瘲濡備笅锛氬噷鏅ㄥ皬闆ㄥ帇灏樿交锛岄棽蹇嗙櫥楂樻湜绂佸煄銆傛爲鑹茶繛浜戞槬娉辨辑锛岄鍏夎憲鑽夋棩鏅存槑銆...
  • 涔︽埧瀵硅仈閫夎悆:瀵勬墭(涓)
    绛旓細    娓呬唬鎺㈣姳鐜嬫枃娌伙紙1730-1802锛夋湁涓鑱 锛    浜嬭嫢鍙紶澶氬叿鐧栵紝浜洪潪鏈夊搧涓嶈兘璐     涓涓汉鐨勬墠鑹哄鏋滆兘缁忓緱璧锋椂闂寸殑鑰冮獙銆佷紶涔嬪悗涓栵紝閭d竴瀹氭槸鍥犱负浠栧ソ涔嬫垚鐧栥傛瘮濡傜帇缇蹭箣鐨勪功娉曪紝鑻忎笢鍧$殑璇楁枃锛屾垨鑰呰鏋氱殑闅忓洯缇庨锛岀摝鐗圭殑涓囪兘钂告苯鏈恒   ...
  • 扩展阅读:书房极品七言对联 ... 书房七字对联大全 ... 佛教钟鼓楼对联 ... 20幅书房最佳对联 ... 书房对联大全霸气 ... 书房里贴一副对联 ... 书房励志对联 ... 适合书房的对联有哪些 ... 适合书房挂的对联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