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u4e0d\u540c\u6c11\u65cf\u7684\u8282\u65e5\u98ce\u4fd7

\u5404\u4e2a\u6c11\u65cf\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u548c\u98ce\u4fd7\uff0c\u4f20\u7edf\u8282\u65e5\u548c\u98ce\u4fd7\uff0c\u7956\u56fd\u7684\u793c\u4eea\u4e4b\u90a6

\u4e2d\u534e\u6c11\u65cf\u4f20\u7edf\u8282\u65e5\u7684\u98ce\u4fd7\u4e60\u60ef\u6709\uff1a
1\u3001\u6625\u8282\uff1a\u6625\u8282\u662f\u6211\u56fd\u6700\u76db\u5927\u3001\u6700\u70ed\u95f9\u7684\u4e00\u4e2a\u53e4\u8001\u4f20\u7edf\u8282\u65e5\uff0c\u4fd7\u79f0\u201c\u8fc7\u5e74\u201d\u519c\u5386\u6b63\u6708\u521d\u4e00\u662f\u4e00\u5e74\u7684\u5f00\u59cb\u3002
\u6bcf\u5230\u5927\u5e74\u521d\u4e00\u8fd9\u5929\uff0c\u4eba\u4eec\u4fbf\u6709\u4e86\u62dc\u5e74\u3001\u8d34\u6625\u8054\u3001\u6302\u5e74\u753b\u3001\u8d34\u7a97\u82b1\u3001\u653e\u7206\u7af9\u3001\u53d1\u7ea2\u5305\u3001\u7a7f\u65b0\u8863\u3001\u5403\u997a\u5b50\u3001\u5b88\u5c81\u3001\u821e\u72ee\u821e\u9f99\u3001\u6302\u706f\u7b3c\u7b49\u6625\u8282\u4e60\u4fd7\u3002

2\u3001\u5143\u5bb5\u8282\uff1a\u519c\u5386\u6b63\u6708\u5341\u4e94\u591c\uff0c\u662f\u6211\u56fd\u6c11\u95f4\u4f20\u7edf\u7684\u5143\u5bb5\u8282\uff0c\u6b63\u6708\u5341\u4e94\u95f9\u5143\u5bb5\u3002\u5403\u5143\u5bb5\u3001\u8d4f\u82b1\u706f\u3001\u821e\u9f99\u3001\u821e\u72ee\u5b50\u7b49\u662f\u5143\u5bb5\u8282\u51e0\u9879\u91cd\u8981\u6c11\u95f4\u4e60\u4fd7\u3002

3\u3001\u6e05\u660e\u8282\uff1a\u6e05\u660e\u8282\u662f\u4e00\u4e2a\u5386\u53f2\u60a0\u4e45\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u3002\u6e05\u660e\u7684\u524d\u4e00\u5929\u79f0\u5bd2\u98df\u8282\uff0c\u4e24\u8282\u6070\u9022\u9633\u6625\u4e09\u6708,\u6625\u5149\u660e\u5a9a,\u6843\u7ea2\u67f3\u7eff\u3002\u5bd2\u98df\u8282\u7684\u8bbe\u7acb\u662f\u4e3a\u4e86\u7eaa\u5ff5\u6625\u79cb\u65f6\u4ee3\u664b\u671d\u201c\u58eb\u7518\u711a\u6b7b\u4e0d\u516c\u4faf\u201d\u7684\u4ecb\u5b50\u63a8\u3002
\u6e05\u660e\u8282\u662f\u91cd\u8981\u7684\u796d\u7940\u8282\u65e5\u4e4b\u4e00\uff0c\u662f\u796d\u7956\u548c\u626b\u5893\u7684\u65e5\u5b50\u3002\u6709\u8e0f\u9752\u90ca\u6e38\u7684\u4e60\u4fd7\u3002

4\u3001\u7aef\u5348\u8282\uff1a\u519c\u5386\u4e94\u6708\u521d\u4e94\u662f\u6211\u56fd\u4f20\u7edf\u7684\u7aef\u5348\u8282\uff0c\u7aef\u5348\u8282\u7684\u4f17\u591a\u6d3b\u52a8\u4e0e\u7eaa\u5ff5\u6211\u56fd\u4f1f\u5927\u7684\u6587\u5b66\u5bb6\u5c48\u539f\u6709\u5173\u3002\u8fd9\u4e00\u5929\u5bb6\u5bb6\u6237\u6237\u90fd\u8981\u5403\u7cbd\u5b50\uff0c\u5357\u65b9\u5404\u5730\u4e3e\u884c\u9f99\u821f\u5927\u8d5b\u3002\u4eba\u4eec\u5728\u8fd9\u4e00\u5929\u6d12\u626b\u5ead\u9662\uff0c\u6302\u827e\u679d\uff0c\u60ac\u83d6\u84b2\uff0c\u6d12\u96c4\u9ec4\u6c34\uff0c\u996e\u96c4\u9ec4\u9152\uff0c\u6740\u83cc\u9632\u75c5\u7b49\u4f20\u7edf\u6d3b\u52a8\u3002

5\u3001\u4e2d\u79cb\u8282\uff1a\u519c\u5386\u516b\u6708\u5341\u4e94,\u662f\u4e00\u5e74\u79cb\u5b63\u7684\u4e2d\u95f4\uff0c\u56e0\u6b64\u79f0\u4e2d\u79cb\u8282\u3002\u4e2d\u79cb\u591c\u4eba\u4eec\u4ef0\u671b\u5982\u7389\u5982\u76d8\u7684\u660e\u6708\uff0c\u81ea\u7136\u4f1a\u671f\u76fc\u5bb6\u4eba\u56e2\u805a\uff0c\u8fdc\u5728\u4ed6\u4e61\u7684\u6e38\u5b50,\u4e5f\u501f\u6b64\u5bc4\u6258\u81ea\u5df1\u5bf9\u6545\u4e61\u548c\u4eb2\u4eba\u7684\u601d\u5ff5\u4e4b\u60c5\uff0c\u6240\u4ee5,\u4e2d\u79cb\u53c8\u79f0\u201c\u56e2\u5706\u8282\u201d\u3002\u4e2d\u79cb\u4e4b\u591c\u8d4f\u6708\u3001\u796d\u6708\u3001\u5403\u6708\u997c\u7684\u4f20\u7edf\u4e60\u4fd7\u3002

6\u3001\u9664\u5915\uff1a\u9664\u5915\u662f\u4e00\u5e74\u4e2d\u6700\u540e\u4e00\u5929\uff0c\u4eba\u6c11\u5728\u8fd9\u4e00\u5929\u4e89\u53d6\u56e2\u5706\uff0c\u6bcf\u5230\u9664\u5915\u5bb6\u5bb6\u6237\u6237\u9616\u5bb6\u6b22\u805a\uff0c\u5168\u5bb6\u56f4\u5728\u4e00\u8d77\u5403\u5e74\u591c\u996d\u3002\u9664\u5915\u591c\u4e00\u8d77\u5b88\u5c81\uff0c\u8f9e\u65e7\u8fce\u65b0\uff0c\u4e92\u76f8\u795d\u8d3a\u9f13\u52b1\u3002\u5f53\u65b0\u5e74\u6765\u4e34\u65f6\u70b9\u71c3\u7206\u7af9\u8fce\u65b0\u5e74\u4e4b\u610f\u3002

1、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壮族,铜鼓节。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9、侗族,花炮节,侗、壮、仫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



1、蒙古族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

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

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2、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3、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 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

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

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笠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4、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5、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6、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7、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

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

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8、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

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

如今没有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是家家还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止虫蛀。

9、藏族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

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

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

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飓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10、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

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

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

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

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扩展资料:

习俗禁忌

旧社会,城乡居民禁忌较多,表现在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相沿成习。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带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淡化,禁绝。

1、喜禁

一年之内,同一户婚、嫁忌重;女婿看望岳父母,“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新媳妇正月不空房;送闺女回婆家,必须上午到;新媳妇清明不准在娘家;初五、十四日、二十三日新媳妇不出门;娶亲避丧,择妻忌眼下有痣者;生肖相克的男女不能结婚。

2、丧禁

身亡异地,尸体不能进内宅,灵柩须在宅外安放;身服重孝者,忌入办喜事之家, 更忌入新房;因自杀、雷击、生育身亡的人,不准进墓地,逾3年才准迁入;婴儿死亡,撂到“舍墓田”,不掩埋;未成年儿女死亡,谓“少亡”,不准进墓地,占地角掩埋。

3、房禁

正房不能矮于南屋,矮者脊上竖砖拔高;正房不能高于两邻的正房;屋冲路箭,须在冲向墙上设“太公在此”或“泰山镇宅”等字牌;闰月年不盖正房;挂屋必须矮于正房;大门口不能同堂屋门口相冲;栏圈不能与正房相冲。

4、客禁

赴宴,父子忌同席;给客人倒茶,忌把壶嘴对人;有长辈在场,不能占首席,要依辈次列座;男客在,女子不准入席;客未饭饱,主不能领先停餐。

5、疾禁

治病时,药不放“三台”,即窗台、锅台、炕台;处方忌反叠,借药锅子忌送还,由借者保存,谁用谁取;小孩生痘疹,大门口挑红,忌人忌响;看望病人要上午到,有下晌属阴之说。

6、节禁

春节这天,不动刀、剪、针之类的金属物;不扫地,不倒拉圾,不打水,更不口出恶言或打骂儿女。已出嫁之女春节忌住娘家。

7、其他禁忌

人到100岁,仍说99岁,忌说100岁;吃饭时,忌把筷子横担在碗上;借水桶用后,忌挑着送还,应挑着一个,用手提一个送还;挑着送者,要两桶水满,不能空桶。

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

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

新年伊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朝鲜族的“岁酒”: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又有55个少数民族,都是公国的公民,但是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风俗习惯、地域风情。

  1. 汉族过年的习俗: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春节时喜欢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2. 壮族过年的习俗壮:

    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壮族春节习俗中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

    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3. 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4. 满族的春节习俗: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5. 彝族的春节习俗:

    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6. 水族的春节习俗: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

    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7. 藏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8. 京族的春节习俗: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9. 苗族的春节习俗:

    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10. 傣族的春节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用泼水的方式祝福身边的人在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11. 黎族的春节习俗: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黎族人喜欢喝酒,过年多要酿酒,一般是糯米甜酒或者甘蔗酒。

  12. 侗族的春节习俗:

    叫“过年”。靠城镇附近的村寨,隆重热闹,年前,忙打年粑酿酒杀猪,备办年货,打扫门庭,张贴春联,互送礼品。除夕天,备香纸供品,燃香点烛,敬祭先祖。有的用“年饭”喂狗喂牛,以此答谢。夜间,炉火长燃,灯明不熄,喜迎新春。深夜酌茶放炮,迎新祭祖。

  13. 白族的春节习俗:

    在初一当天,按习俗不能到别人家,但可以到外面玩。早上起来,白族主妇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后到大门口拜祭,之后方可出门。吃完元宵,大人小孩便纷纷出门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到处鞭炮齐鸣,村村寨寨响起了欢快的白族唢呐,小伙子敲着八角鼓,姑娘们唱着白族调,打着霸王鞭,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树下且歌且舞。群众组织“洞经会”、“莲池会”引领舞龙队伍和财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户争着把龙和财神请进家中歌舞一番,以讨吉利。

  14. 土家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土家人民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所谓打糯米糍粑,据当地乡土志书记载:“系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约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粑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腊或茶油,先出砣,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玉圆光滑,讲究美观。

  15. 仫佬族的春节习俗: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16. 高山族的春节习俗:

    “围炉”,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17. 瑶族的春节习俗: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18. 羌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时期羌族人民欢聚一堂献上用面粉制成的小鸡、羊、牛,分食羊肉,将羊血洒到树林里。亲邻好友互相邀请,拜年作客,同饮“咂酒”(用青稞、大麦煮熟加酒曲酿成。饮用时,大家轮流用细竹管吸饮,边吸边向坛内添加清水,等其味后连酒渣一起分享)。大家边饮边演唱酒歌,内容多是祝福吉祥如意,或恭贺新禧,或酬谢和缅怀祖先的英雄业绩。

拓展资料: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

  1.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3.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4.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这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华五千年真是博大精深。

1、维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称朵帕。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

2、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

3、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 。

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

4、苗族:自由对歌,恋爱 。

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八、吃新年、龙船节、清明节等 。

5、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 。

6、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 节日:火把 。

7、白族: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 。

8、纳西族: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

9、傣族:孔雀舞 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扩展资料: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份:

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集体,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风习俗。

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

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1.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2.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 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

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笠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3.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

4.纳西族:

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是农历二月初八的三朵节,三朵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神”的盛大节日, 也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该节源于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纳西语叫“三朵颂”,就是“祭三朵”。其余还有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5.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6.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

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华夏称为三月三街节)。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华夏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屈氏),亦称屈原节、歌师节。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7.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百度百科



  • 55涓皯鏁姘戞棌鑺傛棩椋庝織
    绛旓細1. 鍝堝凹鏃忕殑鎵庡摡浣滆妭锛氬湪涓鏈堜竴鏃ワ紝涔犱織鍖呮嫭绁銆佸姝屻佽崱绉嬪崈浠ュ強瀹磋浜插弸銆2. 闃跨帥绐佽妭锛氬湪浜屾湀灞為緳鏃ワ紝涔犱織鍖呮嫭绁北銆佺キ绁栥佺キ绀炬灄绛夋椿鍔ㄣ3. 鏂扮背鑺傦細鍦ㄥ叓鏈堢涓鎴栫浜屼釜榫欐棩锛屼範淇楀寘鎷皾鏂般佺キ澶┿佺キ浜茬瓑銆4. 鑻︽墡鎵庤妭锛氬湪鍏湀锛屼範淇楀寘鎷姝屻佽烦鑸炪佺キ澶╃绛夈5. 鍗佹湀骞达細鍦ㄥ崄鏈堬紝涔犱織...
  • 涓浗鐨56涓姘戞棌閮鍚鏈変粈涔涔犱織鍛?
    绛旓細淇濆畨鏃忕殑鑺傛棩鍚岃澶氫俊濂変紛鏂叞鏁欑殑姘戞棌鐩稿悓,濡傚紑鏂嬭妭銆佸彜灏旈偊鑺傘佸湥绁鏃ョ瓑,瀹跺閮借鐐搁瀛愩佹补椁溿佽湝鍦堝湀鍜屾补棣銆 20銆佸竷渚濇棌 甯冧緷鏃忓磭鎷滅鍏,涓昏淇′话澶氱鍜岃嚜鐒跺磭鎷,浼犵粺鑺傛棩闄ゆ槬鑺傘佺鍗堣妭銆佷腑绉嬭妭澶,杩樻湁鈥滀簩鏈堜簩鈥濄佲滀笁鏈堜笁鈥濄佲滃洓鏈堝叓鈥濄佲滅墰鐜嬭妭鈥濈瓑,鏈闅嗛噸鐨勮妭鏃ユ槸鍐滃巻鈥滃叚鏈堝叚鈥濄 21銆佽揪鏂...
  • 56涓姘戞棌鏈夊摢浜鑺傛棩鍜椋庝織
    绛旓細1. 姹夋棌鐨勪紶缁熻妭鏃ュ寘鎷槬鑺傘佹竻鏄庤妭銆佸厓瀹佃妭銆佺鍗堣妭绛銆2. 鐧芥棌鐨勭伀鎶婅妭鍦ㄥ叚鏈堜簩鍗佷簲鏃ワ紝涔犱織鏄┍閭眰鍚夈佺姹備赴鏀躲涓夋湀琛鏄櫧鏃忕殑浼犵粺鑺傛棩锛屾椂闂翠负涓夋湀鍗佸洓鑷冲崄鍏棩锛屼範淇楀寘鎷墿璧勪氦娴併佽禌椹佽禌榫欒垷銆佹瓕鑸炪3. 绾宠タ鏃忕殑妫掓浼氬湪浜旀湀鍗佷簲鏃ヤ妇琛锛屼範淇楁槸璧涢┈銆傞椹ぇ浼氬湪涓夋湀涓冩湀锛屼範淇楁槸鐗茬暅浜ゆ槗銆備竷...
  • 56涓姘戞棌鐨勮妭鏃ラ淇鏈夊摢浜涘憿
    绛旓細- 鐏妸鑺傦細鍏湀浜屽崄鍥涙棩鑷充簩鍗佷簲鏃锛屼範淇楋細鐐圭伀鎶娿佹憯璺ゃ佹枟鐗涖佹瓕鑸炪- 鎻掕姳/鎵撴瓕鑺傦細浜屾湀鍒濆叓锛屼範淇楋細閲囬泦鏉滈箖鑺辨彃浜庡悇澶勫瘑鏋濊妭銆- 璺宠姦绗欒垶銆佽禌琛h妭锛氫笁鏈堜簩鍗佸叓鏃ワ紝涔犱織锛氳禌琛c佷笁鏈堜細銆4. 鑻楁棌锛- 鑺卞北鑺锛氫竴鏈堜笁鏃ワ紝涔犱織锛氬姝屻佽烦鑺︾瑱鑸炪佺埇鑺辨潌銆5. 钘忔棌锛- 鎴愪經鏃ワ細鍥涙湀涓鑷冲洓鏃ャ- ...
  • ...56涓姘戞棌,姣忎釜姘戞棌閮借繃骞村悧?浠栦滑鏈変粈涔堟牱涓嶅悓鐨杩囧勾涔犱織鍛...
    绛旓細鏄ヨ妭鏄眽鏃忔渶閲嶈鐨勮妭鏃,浣嗘槸婊°佽挋銆佺懚銆佸.銆佺櫧銆侀珮灞便佽但鍝层佸搱灏笺佽揪鏂″皵銆佷緱銆侀粠绛夊崄鍑犱釜灏戞暟姘戞棌涔熸湁杩囨槬鑺傜殑涔犱織,鍙槸杩囪妭鐨勫舰寮忔洿鏈夎嚜宸辩殑姘戞棌鐗硅壊,鏇村姞闊靛懗鏃犵┓銆 鍦ㄦ槬鑺傛湡闂,寰堝灏戞暟姘戞棌閮借涓捐鍚勭娲诲姩鏉ヨ〃绀哄簡绁,鍦ㄥ悇涓湴鍖虹殑涓嶅悓姘戞棌閮芥湁鐫鑷繁鐙叿鐗硅壊鐨勬槬鑺備範淇椼 钂欏彜鏃忊斾簲鏇村悆楗哄瓙,鏀鹃灜鐐笌...
  • 姘戞棌鐨浼犵粺鑺傛棩鏈夊摢浜?
    绛旓細鎹嗘垚鐏妸銆傚搴富濡囧垯鍑嗗鑺傛棩鐨勪細椁愩傚ぉ灏嗘櫄锛鍚瀹跺湪闂ㄥ墠鐐圭噧鐏妸銆5銆佸竷鏈楁棌鐨勫帤鍗楄妭 鍘氬崡鑺傛槸甯冩湕鏃忕洓澶х殑骞磋妭锛屾瘡閫㈠啘鍘嗕笁鏈堟竻鏄庤妭鍚7鏃ワ紝鍗抽槼鍘4鏈13鏃モ15鏃ヤ妇琛屻 鑺傛棩閲岋紝涓昏娲诲姩鏄浉浜掓臣姘达紝鍏朵华寮忓畬鍏ㄦ寜鐓у竷鏈楁棌鍙ゆ湸鐨勪紶缁熸柟寮忊斺旇繋鎺ュお闃崇殑涔犱織涓捐锛屾墍浠ワ紝浜轰滑绉颁箣涓鸿繋鎺ュお闃鐨勮妭鏃銆
  • 灏戞暟姘戞棌鐨勮妭鏃鏈夊摢浜?
    绛旓細2銆佸帤鍗楄妭 鍘氬崡鑺傛槸甯冩湕鏃忕洓澶х殑骞磋妭锛屾瘡閫㈠啘鍘嗕笁鏈堟竻鏄庤妭鍚7鏃ワ紝鍗抽槼鍘4鏈13鏃モ15鏃ヤ妇琛屻 鑺傛棩閲岋紝涓昏娲诲姩鏄浉浜掓臣姘达紝鍏朵华寮忓畬鍏ㄦ寜鐓у竷鏈楁棌鍙ゆ湸鐨勪紶缁熸柟寮忊斺旇繋鎺ュお闃崇殑涔犱織涓捐锛屾墍浠ワ紝浜轰滑绉颁箣涓鸿繋鎺ュお闃鐨勮妭鏃銆3銆佽姳灞辫妭 鑺卞北鑺傦紝涔熺О鈥滆俯鑺卞北鈥濄佲滆烦鑺扁濈瓑锛屾槸鑻楁棌鐨勪紶缁熻妭鏃ャ傛祦琛屼簬...
  • 56涓姘戞棌鐨浼犵粺鑺傛棩鍙椋庝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4. 褰濇棌鐨勭伀鎶婅妭鍦ㄥ叚鏈堜簩鍗佸洓鏃ヨ嚦浜屽崄浜旀棩锛岄櫎浜嗙偣鐏妸鐨勪紶缁燂紝杩樻湁鎽旇筏銆佹枟鐗涘拰姝岃垶绛変範淇楋紱鎻掕姳鑺傚垯鍦ㄤ簩鏈堝垵鍏紝浜轰滑浼氶噰闆嗘潨楣冭姳鎻掍簬鍚勫锛屽簡绁濊繖涓妭鏃ャ5. 鍏充簬鎴戝浗鐨勬皯鏃忔暟閲忥紝鐩墠瀹樻柟缁熻鍏辨湁56涓皯鏃忥紝鍏朵腑姹夋棌鏄富浣撴皯鏃忋傛眽鏃忎汉鍙e崰鍏ㄥ浗浜哄彛鎬绘暟鐨91.51%锛屾埅鑷2010骞达紝姹夋棌浜哄彛涓1,220,844,...
  • 56涓姘戞棌鐨勯淇鍜鑺傛棩
    绛旓細涔犱織鏄┍閭眰鍚夈佺姹備赴鏀躲傜撼瑗挎棌鐨勬妫掍細鍦ㄤ簲鏈堝崄浜旀棩锛屼範淇楁槸璧涢┈锛岄椹ぇ浼氬湪涓夋湀涓冩湀锛屼範淇楁槸鐗茬暅浜ゆ槗锛屼竷鏈堜細鍦ㄤ竷鏈堜腑鏃紝涔犱織鏄ぇ鐗茬暅浜ゆ槗銆佸姝屻褰濇棌鐨勭伀鎶婅妭鍦ㄥ叚鏈堜簩鍗佸洓鏃ヨ嚦浜屽崄浜旀棩锛屼範淇楁槸鐐圭伀鎶娿佹憯璺ゃ佹枟鐗涖佹瓕鑸烇紝鎻掕姳鑺傚湪浜屾湀鍒濆叓锛屼範淇楁槸閲囬泦鏉滈箖鑺辨彃浜庡悇澶勫瘑鏋濊妭銆
  • 涓嶅悓姘戞棌鐨勮妭鏃ヤ範淇
    绛旓細5銆佸竷鏈楁棌鍘氬崡鑺傛槸甯冩湕鏃忕洓澶х殑骞磋妭锛屾瘡閫㈠啘鍘嗕笁鏈堟竻鏄庤妭鍚7鏃ワ紝鍗抽槼鍘4鏈13鏃モ15鏃ヤ妇琛屻 鑺傛棩閲岋紝涓昏娲诲姩鏄浉浜掓臣姘达紝鍏朵华寮忓畬鍏ㄦ寜鐓у竷鏈楁棌鍙ゆ湸鐨勪紶缁熸柟寮忊斺旇繋鎺ュお闃崇殑涔犱織涓捐锛屾墍浠ワ紝浜轰滑绉颁箣涓鸿繋鎺ュお闃鐨勮妭鏃銆6銆佹掓棌涓昏鑺傛棩鏈夛細鏄ヨ妭锛屾掕绉扳滃悏浣冲鈥濓紝鍙堢О鐩嶅徃鑺傦紱浠欏コ鑺傦紝鍙堢О椴滆姳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