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翻译及赏析 蒹葭解释翻译

\u84b9\u846d\u7684\u7ffb\u8bd1

\u300a\u84b9\u846d\u300b\u7684\u7ffb\u8bd1\u5982\u4e0b\uff1a\u82a6\u82c7\u9752\u82cd\uff0c\u6df1\u79cb\u7684\u9732\u6c34\u51dd\u7ed3\u6210\u971c\u3002\u610f\u4e2d\u4eba\u5c31\u5728\u5bf9\u5cb8\u6cb3\u8fb9\u4e0a\u3002\u9006\u6d41\u53bb\u627e\u5979\uff0c\u9053\u8def\u53c8\u9669\u963b\u53c8\u957f\u3002\u987a\u6d41\u53bb\u627e\u5979\uff0c\u5979\u4eff\u4f5b\u5728\u6cb3\u6c34\u4e2d\u592e\u3002\u82a6\u82c7\u7e41\u5bc6\uff0c\u6e05\u6668\u7684\u9732\u6c34\u672a\u5e72\u3002\u610f\u4e2d\u4eba\u5c31\u5728\u6cb3\u5cb8\u90a3\u4e00\u8fb9\u3002\u9006\u6d41\u53bb\u627e\u5979\uff0c\u9053\u8def\u9669\u963b\u6500\u767b\u96be\u3002\u987a\u6d41\u53bb\u627e\u5979\uff0c\u5979\u4eff\u4f5b\u5728\u6c34\u4e2d\u5c0f\u6d32\u3002\u82a6\u82c7\u7a20\u5bc6\uff0c\u65e9\u6668\u9732\u6c34\u672a\u88ab\u84b8\u53d1\u5b8c\u3002\u610f\u4e2d\u4eba\u5728\u6cb3\u5cb8\u8fb9\u3002\u9006\u6d41\u53bb\u627e\u5979\uff0c\u9053\u8def\u5f2f\u66f2\u53c8\u8270\u9669\u3002\u987a\u6d41\u53bb\u627e\u5979\uff0c\u5979\u4eff\u4f5b\u5728\u6c34\u4e2d\u7684\u6c99\u6ee9\u3002

\u300a\u84b9\u846d\u300b\u7684\u539f\u8bd7
\u84b9\u846d\u82cd\u82cd\uff0c\u767d\u9732\u4e3a\u971c\u3002\u6240\u8c13\u4f0a\u4eba\uff0c\u5728\u6c34\u4e00\u65b9\u3002\u6eaf\u6d04\u4ece\u4e4b\uff0c\u9053\u963b\u4e14\u957f\u3002\u6eaf\u6e38\u4ece\u4e4b\uff0c\u5b9b\u5728\u6c34\u4e2d\u592e\u3002
\u84b9\u846d\u840b\u840b\uff0c\u767d\u9732\u672a\u665e\u3002\u6240\u8c13\u4f0a\u4eba\uff0c\u5728\u6c34\u4e4b\u6e44\u3002\u6eaf\u6d04\u4ece\u4e4b\uff0c\u9053\u963b\u4e14\u8dfb\u3002\u6eaf\u6e38\u4ece\u4e4b\uff0c\u5b9b\u5728\u6c34\u4e2d\u577b\u3002
\u84b9\u846d\u91c7\u91c7\uff0c\u767d\u9732\u672a\u5df2\u3002\u6240\u8c13\u4f0a\u4eba\uff0c\u5728\u6c34\u4e4b\u6d98\u3002\u6eaf\u6d04\u4ece\u4e4b\uff0c\u9053\u963b\u4e14\u53f3\u3002\u6eaf\u6e38\u4ece\u4e4b\uff0c\u5b9b\u5728\u6c34\u4e2d\u6c9a\u3002

\u300a\u84b9\u846d\u300b\u7684\u8d4f\u6790
\u300a\u84b9\u846d\u300b\u4ee5\u79cb\u65e5\u6c34\u8fb9\u82a6\u82c7\u4e1b\u751f\u7684\u666f\u8c61\u63cf\u7ed8\u51fa\u4e00\u79cd\u6726\u80e7\u7f25\u7f08\u7684\u610f\u5883\uff0c\u4e0d\u4ec5\u6e32\u67d3\u4e86\u84b9\u82cd\u9732\u767d\u7684\u51c4\u6e05\u6c14\u6c1b\uff0c\u4e5f\u8425\u9020\u51fa\u4e00\u79cd\u6df1\u79cb\u7a7a\u5bc2\u60b2\u51c9\u7684\u6c1b\u56f4\uff0c\u8868\u73b0\u51fa\u4e3b\u4eba\u516c\u5185\u5fc3\u7684\u6005\u7136\u82e5\u5931\u3002

\u300a\u84b9\u846d\u300b\u662f\u4e2d\u56fd\u53e4\u4ee3\u73b0\u5b9e\u4e3b\u4e49\u8bd7\u96c6\u300a\u8bd7\u7ecf\u300b\u4e2d\u7684\u4e00\u9996\u8bd7\u3002
\u5168\u6587\u7ffb\u8bd1\uff1a
\u6cb3\u8fb9\u82a6\u82c7\u9752\u82cd\u82cd\uff0c\u79cb\u6df1\u9732\u6c34\u7ed3\u6210\u971c\u3002\u610f\u4e2d\u4eba\u513f\u5728\u4f55\u5904\uff1f\u5c31\u5728\u6cb3\u6c34\u90a3\u4e00\u65b9\u3002\u9006\u7740\u6d41\u6c34\u53bb\u627e\u5979\uff0c\u9053\u8def\u9669\u963b\u53c8\u592a\u957f\u3002\u987a\u7740\u6d41\u6c34\u53bb\u627e\u5979\uff0c\u4eff\u4f5b\u5728\u90a3\u6c34\u4e2d\u592e\u3002
\u6cb3\u8fb9\u82a6\u82c7\u5bc6\u53c8\u7e41\uff0c\u6e05\u6668\u9732\u6c34\u672a\u66fe\u5e72\u3002\u610f\u4e2d\u4eba\u513f\u5728\u4f55\u5904\uff1f\u5c31\u5728\u6cb3\u5cb8\u90a3\u4e00\u8fb9\u3002\u9006\u7740\u6d41\u6c34\u53bb\u627e\u5979\uff0c\u9053\u8def\u9669\u963b\u6500\u767b\u96be\u3002\u987a\u7740\u6d41\u6c34\u53bb\u627e\u5979\uff0c\u4eff\u4f5b\u5c31\u5728\u6c34\u4e2d\u6ee9\u3002
\u6cb3\u8fb9\u82a6\u82c7\u5bc6\u7a20\u7a20\uff0c\u65e9\u6668\u9732\u6c34\u672a\u5168\u6536\u3002\u610f\u4e2d\u4eba\u513f\u5728\u4f55\u5904\uff1f\u5c31\u5728\u6c34\u8fb9\u90a3\u4e00\u5934\u3002\u9006\u7740\u6d41\u6c34\u53bb\u627e\u5979\uff0c\u9053\u8def\u9669\u963b\u66f2\u96be\u6c42\u3002\u987a\u7740\u6d41\u6c34\u53bb\u627e\u5979\uff0c\u4eff\u4f5b\u5c31\u5728\u6c34\u4e2d\u6d32\u3002
\u539f\u6587\u5982\u4e0b\uff1a
\u84b9\u846d\u82cd\u82cd\uff0c\u767d\u9732\u4e3a\u971c\u3002\u6240\u8c13\u4f0a\u4eba\uff0c\u5728\u6c34\u4e00\u65b9\u3002\u6eaf\u6d04\u4ece\u4e4b\uff0c\u9053\u963b\u4e14\u957f\u3002\u6eaf\u6e38\u4ece\u4e4b\uff0c\u5b9b\u5728\u6c34\u4e2d\u592e\u3002
\u84b9\u846d\u51c4\u51c4\uff0c\u767d\u9732\u672a\u665e\u3002\u6240\u8c13\u4f0a\u4eba\uff0c\u5728\u6c34\u4e4b\u6e44\u3002\u6eaf\u6d04\u4ece\u4e4b\uff0c\u9053\u963b\u4e14\u8dfb\u3002\u6eaf\u6e38\u4ece\u4e4b\uff0c\u5b9b\u5728\u6c34\u4e2d\u577b\u3002
\u84b9\u846d\u91c7\u91c7\uff0c\u767d\u9732\u672a\u5df2\u3002\u6240\u8c13\u4f0a\u4eba\uff0c\u5728\u6c34\u4e4b\u6d98\u3002\u6eaf\u6d04\u4ece\u4e4b\uff0c\u9053\u963b\u4e14\u53f3\u3002\u6eaf\u6e38\u4ece\u4e4b\uff0c\u5b9b\u5728\u6c34\u4e2d\u6c9a\u3002

《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全诗的译文及鉴赏如下:

【译文1】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译文2】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作品鉴赏1】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佚名 古诗》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佚名 古诗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佚名 古诗、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佚名 古诗”、“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佚名 古诗》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佚名 古诗》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作品鉴赏2】

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也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佚名 古诗》、《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佚名 古诗》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诗经》的历代注家往往是求之愈深,却得到失之愈远的相反结果。况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见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历史观念》),对文本的阐释也具有当代性。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先以苍苍的《蒹葭》佚名 古诗起兴,再写男子追求意中人,所追的人在何方?在茂密的《蒹葭》佚名 古诗丛里,似见非见,时隐时现。这首诗用反复重章来表现悬念迭起。“苍苍”、“萋萋”、“采采”近义;白露“未霜”“未晞”、“未已”,内容也差不多。总之,这首诗的重章整齐、浅显,读起来节奏明快、动听。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蒹葭》佚名 古诗》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罢。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佚名 古诗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佚名 古诗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佚名 古诗》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追“伊人”的男子在经过了三次的追寻没有追寻到他的“伊人”由此可见所谓的伊人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与虚境。但是追梦男子并没有放弃,而是为了梦想而上下追寻,不怕艰难险阻。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佚名 古诗》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出处】

《蒹葭》——佚名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键词注解】

  1.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 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3.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4.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5. 一方:那一边。

  6.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7. 从:追寻。

  8. 阻:险阻,(道路)难走。

  9. 宛:宛然,好像。

  10. 晞(xī):干。

  11.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2. 跻(jī):水中高地。

  13. 坻(chí):水中的沙滩

  14. 涘(sì):水边。

  15. 右:迂回曲折。

  16. 沚(zhǐ):水中的沙滩。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佚名 古诗,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chǎn )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写之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蒹葭》佚名 古诗》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古诗意境】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原文:

蒹葭

佚名 〔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大片的芦苇密又繁,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高又陡。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注释:

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水中的沙滩
涘: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水中的沙滩。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任何东西,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很大。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文学知识扩展: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蒹葭》翻译】:

河边芦苇密又繁,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作品原文】:

《蒹葭》

佚名 〔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词句注释】:


【后世影响】:

《秦风·蒹葭》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明显。宋玉在《九辩》中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或是受了《秦风·蒹葭》的影响,由此可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秦风·蒹葭》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此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二首》)的诗句。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秦风·蒹葭》所表现主题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甚至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而当代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作《在水一方》,其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歌词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创作背景】: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诗,当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表达主题】:

《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名家点评】:



【蒹葭翻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

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蒹葭赏析】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作品概述】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和方玉润的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所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时这个区域的。


【描写意境】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心中爱人的追求。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作品原文】

《诗经·风·秦风·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注释】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凄凄”“凄”是“萋”的假借字“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

溯洄(sù huí)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溯洄:逆流而上。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游走这里指逆行。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代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现在写作“萋萋”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岛。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消失。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名家点评】

《诗经通论》云:“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


【诗经简介】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和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诗经》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史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相关争议】

争议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关于本句,众说纷纭。有说应该是“萋萋”,有人说应该是“凄凄”;到底是哪一个正确,容我们来分析分析。

观点一:“萋萋”是正确的

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中,明确印有“萋萋”二字。本人也是学生,老师教的也是“萋萋”,并要求考试一并填写萋萋,否则按错误处理。那么,为什么编者编入课文时选了“萋萋”?让我们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

凄: ①寒冷; ②形容冷落萧条; ③形容悲伤难过。

萋:〈书〉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

由此可见,在现代汉语中,正确的是“萋萋”二字,因为它的解释完全符合句意,然而“凄”字无一义项符合,若按“萋”字来译,即:形容蒹葭十分茂盛的样子。

观点二:“凄凄”是正确的

部分书籍上,也明确有“蒹葭凄凄,白露未晞”的字样;杨杰主编的《四书五经》中的《诗经》部分,也是明确地印有“蒹葭凄凄,白露未晞”的字样。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很正确

综上所述,据本人认为最早的《诗经》中应该是“凄凄“二字而并非”萋萋“,只不过是编修词典的人将其转化为了现代汉语罢了。所以,针对学生,要按照地区的考试标准和老师要求来答题,建议写作”萋萋“;在日常的阅读中,看见”凄凄“二字也不要认为它是错误的,就足够了。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蒹葭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译文对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⑴秦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蒹(jiān)葭(jiā):芦苇。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青苍,老青色。

⑵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⑶一方:另一边。

⑷溯洄(huí):逆流而上。洄,弯曲的水道。从:追寻。

⑸溯游:顺流而下。游,一说指直流的水道。

⑹宛:宛然,好像。

⑺萋萋:茂盛的样子。一作“凄凄”。

⑻晞(xī):干,晒干。

⑼湄(méi):水泮,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⑽跻(jī):登,升高。

⑾坻(chí):水中的小高地。

⑿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⒀已:止,干。

⒁涘(sì):水涯,水边。

⒂右:弯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蒹葭翻译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赏析

  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也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

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

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萋、晞、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涘、右、涘”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创作背景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诗,当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后世影响

《秦风·蒹葭》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明显。宋玉在《九辩》中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或是受了《秦风·蒹葭》的影响,由此可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秦风·蒹葭》的笔法。

其后的曹丕,从此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二首》)的诗句。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秦风·蒹葭》所表现主题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甚至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而当代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作《在水一方》,其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歌词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 钂硅懎鍘熸枃缈昏瘧鍙婅祻鏋
    绛旓細钂硅懎 浣氬悕 銆斿厛绉︺曡捁钁媿鑻嶏紝鐧介湶涓洪湝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涓鏂广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旈暱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澶傝捁钁悑钀嬶紝鐧介湶鏈櫈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箘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旇坊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鍧汇傝捁钁噰閲囷紝鐧介湶鏈凡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稑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斿彸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娌氥傝瘧鏂 娌...
  • 銆婅瘲缁忋嬩腑鐨勨滆捁闇炶媿鑻,鐧介湶涓洪湝,鎵璋撲紛浜,鍦ㄦ按涓鏂光濈殑缈昏瘧
    绛旓細杩欏彞璇濈殑鎰忔濇槸娌宠竟鑺﹁媷闈掕媿鑻嶏紝绉嬫繁闇叉按缁撴垚闇溿傛剰涓汉鍎垮湪浣曞锛熷氨鍦ㄦ渤姘撮偅涓鏂广傚嚭澶勶細銆婅瘲缁徛风Е椋幝钂硅懎銆嬶細鈥滆捁钁媿鑻嶏紝鐧介湶涓洪湝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涓鏂广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旈暱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澶傗濊瘧鏂囷細娌宠竟鑺﹁媷闈掕媿鑻嶏紝绉嬫繁闇叉按缁撴垚闇溿傛剰涓汉鍎垮湪浣曞锛熷氨鍦ㄦ渤姘撮偅涓鏂广傞嗙潃娴佹按鍘...
  • 钂硅懎鑻嶈媿,鐧介湶涓洪湝.鎵璋撲紛浜,鍦ㄦ按涓鏂,婧磩浠庝箣,閬撲笖闃婚暱;婧父浠庝箣...
    绛旓細鍑鸿嚜銆婂浗椋幝风Е椋幝钂硅懎銆嬶紝鏄腑鍥藉彜浠g幇瀹炰富涔夎瘲闆嗐婅瘲缁忋嬩腑鐨勪竴绡囥傚叏璇椾笁绔狅紝姣忕珷鍏彞銆傛璇楁浘琚涓烘槸鐢ㄦ潵璁ュ埡绉﹁鍏笉鑳界敤鍛ㄧぜ鏉ュ珐鍥轰粬鐨勫浗瀹讹紝鎴栨儖鎯滄嫑寮曢殣灞呯殑璐ゅ+鑰屼笉鍙緱锛涚幇鍦ㄤ竴鑸涓鸿繖鏄竴棣栨儏姝岋紝鍐欒拷姹傛墍鐖辫屼笉鍙婄殑鎯嗘呬笌鑻﹂椃銆傚叏璇楋紙鑺傞夛級濡備笅锛氳捁钁媿鑻嶏紝鐧介湶涓洪湝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
  • 璇楃粡銆婂吋钁嬪叏鏂
    绛旓細涓銆佸叏鏂 钂硅懎鑻嶈媿锛岀櫧闇蹭负闇溿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涓鏂广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旈暱锛涙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澶傝捁钁噭鍑勶紝鐧介湶鏈櫈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箘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旇坊锛涙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鍧汇傝捁钁噰閲囷紝鐧介湶鏈凡锛屾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稑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斿彸锛涙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娌氥2銆佽瘧鏂囨渤杈硅姦鑻...
  • 钂硅懎缈昏瘧
    绛旓細缈昏瘧锛氭渤杈硅姦鑻囬潚鑻嶈媿锛岀娣遍湶姘寸粨鎴愰湝銆 鎰忎腑涔嬩汉鍦ㄤ綍澶勶紵灏卞湪娌虫按閭d竴鏂广傞嗙潃娴佹按鍘绘壘濂癸紝閬撹矾闄╅樆鍙堝お闀裤 椤虹潃娴佹按鍘绘壘濂癸紝浠夸經鍦ㄩ偅姘翠腑澶傛渤杈硅姦鑻囧瘑鍙堢箒锛屾竻鏅ㄩ湶姘存湭鏇惧共銆 鎰忎腑涔嬩汉鍦ㄤ綍澶?灏卞湪娌冲哺閭d竴杈广傞嗙潃娴佹按鍘绘壘濂癸紝閬撹矾闄╅樆鏀鐧婚毦銆 椤虹潃娴佹按鍘绘壘濂癸紝浠夸經灏卞湪姘翠腑婊┿傛渤杈硅姦鑻...
  • 姹傘钂硅懎銆嬪師鏂囦笌,娉ㄩ噴涓缈昏瘧
    绛旓細钂硅懎 鍏堢Е 路 鏃犲悕姘 钂硅懎鑻嶈媿锛岀櫧闇蹭负闇溿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涓鏂广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旈暱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澶傝捁钁悑钀嬶紝鐧介湶鏈櫈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箘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旇坊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鍧汇傝捁钁噰閲囷紝鐧介湶鏈凡銆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稑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斿彸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娌氥傛敞閲...
  • 钂硅懎鍘熸枃鍙缈昏瘧
    绛旓細銆婄Е椋幝钂硅懎銆嬫槸涓浗鍙や唬绗竴閮ㄨ瘲姝屾婚泦銆婅瘲缁忋嬩腑鐨勪竴棣栬瘲銆傛璇楁浘琚涓烘槸鐢ㄦ潵璁ュ埡绉﹁鍏笉鑳界敤鍛ㄧぜ鏉ュ珐鍥轰粬鐨勫浗瀹讹紝鎴栨儖鎯滄嫑寮曢殣灞呯殑璐ゅ+鑰屼笉鍙緱鐨勩傝瘲璇璧忔瀽 銆婄Е椋庛嬩腑鐨勪竴浜涚瘒绔犲線寰婵鑽$潃涓绉嶈タ鍖楄竟閯欑殑鎱锋叏鎮插.鐨勫0闊筹紝鈥滀慨鎴戞垐鐭涳紝涓庡瓙鍚屼粐鈥濇垚涓哄畠鐨勫吀鍨嬮煶璋冦傝屻婄Е椋幝疯捁钁嬭繖棣栬〃鐜...
  • 璇楃粡钂硅懎鍙よ瘲缈昏瘧
    绛旓細銆婅瘲缁忋嬪唴瀹逛赴瀵岋紝鍙嶆槧浜嗗姵鍔ㄤ笌鐖辨儏銆佹垬浜変笌寰焦銆佸帇杩笌鍙嶆姉銆侀淇椾笌濠氬Щ銆佺キ绁栦笌瀹翠細锛岀敋鑷冲ぉ璞°佸湴璨屻佸姩鐗┿佹鐗╃瓑鏂规柟闈㈤潰锛屾槸鍛ㄤ唬绀句細鐢熸椿鐨勪竴闈㈤暅瀛愩傛垜绮惧績涓轰綘鏁寸悊浜嗚瘲缁钂硅懎鍙よ瘲缈昏瘧锛屽笇鏈涘浣犳湁鎵鍊熼壌浣滅敤鍝熴傝捁钁 浣滆咃細浣氬悕 钂硅懎鑻嶈媿锛岀櫧闇蹭负闇溿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涓鏂癸紝婧磩浠庝箣锛岄亾闃讳笖闀裤
  • 銆钂硅懎銆(浣氬悕)鍏ㄦ枃缈昏瘧閴磋祻
    绛旓細钂硅懎 浣氬悕 绯诲垪锛氬彜璇椾笁鐧鹃 钂硅懎 钂硅懎鑻嶈媿锛岀櫧闇蹭负闇溿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涓鏂癸紝婧磩浠庝箣锛岄亾闃讳笖闀裤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澶 钂硅懎钀嬭悑锛岀櫧闇叉湭鏅炪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箘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旇坊銆傛函娓镐粠涔嬶紝瀹涘湪姘翠腑鍧汇 钂硅懎閲囬噰锛岀櫧闇叉湭宸层傛墍璋撲紛浜猴紝鍦ㄦ按涔嬫稑銆傛函娲勪粠涔嬶紝閬撻樆涓...
  • 钂硅懎璇楄瘝鍏ㄦ枃缈昏瘧
    绛旓細銆钂硅懎銆嬭瘧涓虹櫧璇濊瘲 娌崇晹鑺﹁媷纰ц壊鑻嶈媿 娣辩鐧介湶鍑濈粨鎴愰湝銆傛垜閭f棩鎬濆鎯充箣浜 灏卞湪娌虫按瀵瑰哺涓鏂广傞嗘祦鑰屼笂瀵诲瑙呰 閬撹矾闄╅樆鑰屽張婕暱銆傞『娴佽屼笅瀵诲瑙呰 浠夸經灏卞湪姘寸殑涓ぎ銆傛渤鐣旇姦鑻囦竴鐗囪寕鐩 娓呮櫒闇叉按灏氭湭鏅掑共銆傛垜閭i瓊鐗垫ⅵ缁曚箣浜 灏卞湪娌虫按瀵瑰哺涓杈广傞嗘祦鑰屼笂瀵诲瑙呰 閬撹矾鍧庡澐鑹伴櫓闅炬攢銆...
  • 扩展阅读:《诗经 蒹葭》赏析 ... 《蒹葭》简要赏析 ... 蒹葭许渊冲翻译赏析 ... 《蒹葭》古诗翻译 ... 蒹葭翻译全文翻译赏析 ... 《蒹葭》原文翻译 ... 《蒹葭》全文 ... 蒹葭的千古名句赏析 ... 《秦风 蒹葭》赏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